南非

[拼音]:hunheyan

[英文]:migmatite

由混合巖化作用形成的岩石。它是變質岩和岩漿岩之間的過渡巖類。混合巖這個名詞由芬蘭地質學家J.J.塞德霍姆於1907年提出。他認為這種岩石是由較老的岩石(原巖)和外來的花崗質岩漿或巖汁 (ichor)混合形成,並以脈狀體分佈於岩石中。大致同時,瑞典的P.J.霍爾姆奎斯特認為混合巖中的脈狀體沒有外來物質的加入,它是原巖通過變拯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90829.html' target='_blank' >史忠熳饔枚:罄從腥巳銜竊揖?溶)融作用生成。對混合巖成因的解釋,尚未取得一致意見。其實,這兩種現象,在自然界都存在。

特徵

混合巖的礦物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定向排列。混合巖中含有不同比例的基本未變或變化較小的原巖組分或“古成體”和新生組分或“新成體”。原巖組分活動性一般較差,而新生組分多屬活動組分。在原巖組分中除不同成分的長石或一定的石英外,常含較多的黑雲母、角閃石、輝石等鐵鎂礦物。新生組分一般主要由長英質或花崗質,有時由含鉀、鈉等的流體交代原巖組分而生成。其中有的來源於附近的花崗質侵入體,有的可能來自更遠或更深的地方。有時這種新生組分主要是原巖經變質分異或經部分熔(溶)融形成的矽酸鹽流體相的產物。

形成

在形成過程的初級階段,岩石中的新生組分,往往形成長英質或花崗質的各種脈狀體或不規則條帶,以長石為主的交代斑晶,分佈於原巖組分中,兩者間的界限往往較清楚。稱新生組分為脈體,原巖組分為基體。隨著混合巖化程度加深,混合巖的組成和結構,向著均勻化方向發展,外表漸呈厚層狀和塊狀。原巖組分已受到較深的改造,在組成物質或外貌上,都不易同新生組分區別,其中屬於交代成因的,原巖幾乎全部經歷交代作用,屬於就地熔融的,則在最後凝固以前,大部分可能曾達到流體狀態。

型別

國際上對混合巖的分類命名還沒有統一。20世紀初以來,北歐地質文獻中出現了以外貌形態命名的混合巖型別。

(1)脈狀混合巖,指含有一定數量近於平行的淺色長英質或花崗質脈狀體的混合巖,多呈厚度不等的層狀特徵。其中的脈狀體有的認為屬外來注入性質,有的認為是由原巖(變質岩)分泌(分異)作用所形成。

(2)角礫狀混合巖,指深色的角閃質岩石被不規則淺色長英質或花崗質脈狀體穿切而成大小不等的角礫狀岩石(圖1、2)。

(3)網狀混合巖,指含有模糊的淺色網狀或樹枝狀長英質細脈的混合巖。

(4)霧迷巖又稱為雲染巖,指呈星雲狀外貌的混合巖。其中含有微細的網狀、雲霧狀或亂絲狀長英質脈,並有模糊的、顏色較深(含黑雲母或角閃石等)的殘留小條紋或小斑點(圖2)。中國程裕淇後來又增加了下列以形態命名的混合巖。

(1)眼球狀混合巖,指含有一定數量平行或半平行排列、由交代形成的眼球狀長石(大多為鉀長石)的混合巖。原巖一般為角閃質岩石、黑雲變粒巖或黑雲斜長(二長)片麻岩。

(2)條帶狀混合巖,指顏色和礦物組成差別明顯的、呈條帶狀互層的混合巖(圖3),其中深色(含鐵鎂礦物較多)和淺色(含長英礦物較多)條帶交替出現的最為常見。

(3)條痕狀混合巖,指不同顏色的礦物成分呈不規則條痕狀分佈的混合巖。

(4)均質混合巖,指礦物成分分佈均勻、微呈面型方向性排列的混合巖(圖4),礦物成分近似花崗質岩石。

40~50年代以來,提出了反映混合巖化程度不同的一些混合巖名稱。對只受輕微混合巖化作用的變質岩,冠以“混合質”或“混合巖化”等詞;對混合巖化最終產物類似花崗岩的岩石稱為混合花崗岩;對介於混合質變質岩和混合花崗岩之間的岩石統稱為混合巖。中國長春地質學院對其中混合巖化較弱的稱為“注入混合巖”,對混合巖化較深的稱為“混合片麻岩”。

顯微鏡下特徵

混合巖的礦物粒度都比原巖的增大。主要由交代作用形成的混合巖中,長石(鉀長石、奧長石或鈉長石)含量比原巖中明顯增多,長石和石英具縫合線結構(圖5a、c)、蠕英石結構(圖5b)、交代條紋和反條紋結構、交代棋盤結構(圖5c)、淨邊結構(圖5a)、交代斑晶等。主要由熔融作用形成的,則顯示一定的礦物結晶順序,如鉀長石和石英的他形充填現象等;此外,斜長石有重熔“淨邊”,但其鈣長石含量較內部稍高。

參考書目

程裕淇、沈其韓、劉國惠、王澤九:《變質岩的一些基本問題和工作方法》,中國工業出版社,北京,1963。

程裕淇:有關混合巖和混合巖化作用的一些問題──半個世紀以來某些基本認識的回顧,《中國地質科學院院報》,16號,1987。

K.R. Mehnert,Migmatitesandthe Origin of Granitic Rocks,Elsevier Pub.Co.,Amsterdam,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