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南非的習俗禮儀介紹

關於南非的習俗禮儀介紹

  習俗就是習慣,風俗;個人或集體的傳統、傳承的風尚、禮節、習性。形成風俗的事件都挺大,挺普遍,而習俗可大可小,可普遍也可特殊細小。前者與風俗同,後者就只能用"習俗"不能用"風俗"。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南非的習俗禮儀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1)社交禮儀

  南非社交禮儀可以概括為“黑白分明”,“英式為主”。所謂“黑白分明”是指:受到種族、宗教、習俗的制約,南非的黑人和白人所遵從的社交禮儀不同;英式為主是指:在很常的一段歷史時期內,白人掌握南非政權,白人的社交禮儀特別是英國式社交利益廣泛的流行於南非社會。

  以目前而論,在社交場合,南非人所採用的普遍見面禮節是握手禮,他們對交往物件的稱呼則主要是“先生”、“小姐”、或“夫人”。在黑人部族中,尤其是廣大農村,南非黑人往往會表現出與社會主流不同的風格。比如,他們習慣以鴕鳥毛或孔雀毛贈予貴賓,客人此刻得體的做法是將這些珍貴的羽毛插在自己的帽子上或頭髮上。

  (2)服飾禮儀

  在城某地之中,南非人的穿著打扮基本西化了。大凡正式場合,他們都講究著裝端莊、嚴謹。因此進行官方交往或商務交往時,最好穿樣式保守、色彩偏深的'套裝或群裝,不然就會被對方視做失禮。外,南非黑人通常還有穿著本民族服裝的習慣。不同部族的黑人。在著裝上往往會有自己不同的特色。

  (3)餐飲禮儀

  南非當地白人平日以吃西餐為主,經常吃牛肉、雞肉、雞蛋和麵包,愛喝咖啡與紅茶。非黑人喜歡吃牛肉、羊肉,主食是玉米、薯類、豆類。不喜生食,愛吃熟食。南非著名的飲料是如寶茶。在南非黑人家做客,主任一般送上剛擠出的牛奶或羊奶,有時是自制的啤酒。客人一定要多喝,最好一飲而盡。

  (4)習俗禁忌

  信仰基督教的南非人,忌諱數字13和星期五;南非黑人非常敬仰自己的祖先,他們特別忌諱外人對自己的祖先言行失敬。跟南非人交談,有四個話題不宜涉及:

  一、不要為白人評功擺好。

  二、不要評論不同黑人部族或派別之間的關係及矛盾。

  三、不要非議黑人的古老習慣。

  四、不要為對方生了男孩表示祝賀。

  拓展閱讀

  關於南非的社交習俗禮儀

  南非共和國,簡稱南非,位於非洲大陸的最南端。東邊是印度洋,西邊是大西洋,西南邊的尖角——好望角,是這兩大洋的分界點。在蘇伊士運河開鑿以前,歐洲和亞洲之間的船隻往來都得經過好望角。現在,從印度洋沿岸去歐洲、美洲的許多船隻,尤其是大油輪,還是要經過這裡。因此,南非的地理位置在世界交通和戰略上,具有重要的價值。

  南非人在商務來往時,隨時穿著保守式樣的西裝,拜訪須提前約定。南非商人十分保守,交易方式力求正式,許多生意是在私人俱樂部或對方家中做成。在此地做生意,若使用過於細膩的手段或說話兜圈子則常不被人理解,想以這種方式達到目的多半行不通,想說的話就大膽直率地說出來好了。

  南非一年四季都很溫暖,雨量也很少。在7、8月間(當地的冬天)來此出差的人,最好準備一點較為保暖的厚衣服。

  在南非,不僅是高速公路兩旁,就連市區街道的中央也設有綠地,道路寬廣而整齊,不過交通事故也不少。配備無線電的計程車很容易叫,並且安全。

  據報道,南非經濟的最大支柱是黃金和金剛石,其中黃金佔資本主義世界流通量的75%,而金剛石則佔90%,貨幣為南非蘭特(Rand)。

  按南非交易的訂約、交貨、付款等三件大事來說,是偏重於英國式型別的,而不管是荷蘭系或英國系企業,都如此。由具有決定權的負責人出面商談,屬權力集中型的。因此,商業談判不會拖時間。當然,也希望我方商談代表,也要具有決定權。他們很遵守約定,付款方式也很規矩。

  南非處在海拔平均1200米的高原地帶,因此,氣候並不炎熱,住起來很舒適,而全年只穿西服就夠了。拜訪最好選擇2-5月,9-11月去,避免聖誕節與復活節前後前往。因當地有不少猶太商人,應注意避開猶太節日。許多商人一年兩次度假:12月至次年1月、6-7月。

  入境時要有簽證,分成Visitor(訪客)與Resident(住民)兩邊檢查。務必要以Visitor名義通關才輕鬆。由於電視、錄放相機、高爾夫球杆等需要付稅,檢查甚為嚴格。禁止帶入淫穢雜誌。海關免稅香菸400支、酒1瓶。南非幣出入境限攜100南非蘭特,外幣不限,入關先申報數額,出關時可攜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