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模型

[拼音]:jianzhu gongyehua

[英文]:building industrialization

按照大工業生產方式改造建築業,使之逐步從手工業生產轉向社會化大生產的過程。它的基本途徑是建築標準化,構配件生產工廠化,施工機械化和組織管理科學化,並逐步採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新成果,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快建設速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質量。

基本內容

主要有:

(1)改革傳統的建築材料,發展新型輕質、高強、複合、高效能材料和組合部件,以改善建築功能。

(2)逐步實現建築標準化,在統一模數制、協調建築尺寸和建築引數的基礎上,首先實現建築構配件標準化,形成可以互換通用的系列化標準產品,滿足各種標準設計如房屋單元和功能單元定型的需要;進而以房屋建築為物件,根據一定的技術經濟要求,把相關的科研、設計、材料和構配件生產以及機械裝備、施工工藝和組織管理等各方面統一協調起來,形成砌塊、大板、框架、盒子等多種型別的建築體系。

(3)建立各種建築構配件、裝飾材料、商品混凝土以及其他建築製品等專業工廠,發展工廠化生產。

(4)發展建築機械製造工業,用現代施工機具裝備建築業,減少手工操作,用機械操作代替體力勞動,提高施工機械化水平。

(5)改革經營管理方法,實現組織管理科學化。推行專業化與協作,採用現代科學手段和管理方法,組織立體交叉平行流水作業,以充分利用時間和空間,縮短工期,使最終產品能夠分期分批地配套交付使用,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歷史沿革

18世紀60年代產業革命後,隨著大工業的崛起,以及城市發展和技術進步,對建築業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20世紀初,歐洲興起新建築運動,主張建造房屋應該象製造機器一樣,採用標準構件,實行工廠預製、現場機械裝配,從而為建築轉向大工業生產方式奠定了理論基礎;到20世紀20~30年代,建築工業化的理論初步形成,並在一些主要的工業發達國家相繼試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歐一些國家急需解決房荒,但勞動力嚴重不足,因此推行了建築工業化並取得了成效;其後,迅速傳播到東歐、蘇聯、美國和日本。60年代,不少國家出現了建築工業化高潮,一些發展中國家也開始起步。50年代中期,中國在北京等地開始試驗。1956年,國務院釋出《關於加強和發展建築工業的決定》指出:“為了從根本上改善我國的建築工業,必須積極地有步驟地實行工廠化、機械化施工,逐步完成對建築工業的技術改造,逐步完成向建築工業化的過渡。”經過20多年的實踐,發展了建築標準化,建立了工廠化和機械化的物質技術基礎;在一些大中城市和工礦區,因地制宜地發展了傳統技術和現代技術相結合的建築體系,並逐步向一個城市、一個地區全面建築工業化的方向發展。據1983年統計,中國已編制建築通用標準圖924冊,不少地區編制了本地區的統一產品目錄;各類鋼筋混凝土構件生產的工廠化程度和主要工種工程綜合機械化程度都已超過50%,其中樁基工程機械化程度為99%,起重吊裝工程為95%,預製和現澆混凝土工程為73%,土石方工程為62%;在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系統1982年新建的住宅建築中,採用工業化建築體系的比重,北京市高達70%左右,不少城市在20%以上。

建築工業化是一個逐步過渡、長期發展的過程。在中國,堅持從實際情況出發,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發展的方針;並堅持改造傳統工藝,引進先進技術,推廣多層次的適用技術,推行工廠生產與現場預製相結合,混凝土預製與現澆相結合,機械化、半機械化與改良工具相結合的技術政策。

參考書目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GuidelinesforGovernment Policies and Measures for the Gradual Industrialization ofBuildinɡ, United Nations,New York,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