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布朗溫泉

[拼音]:weishengsu

[英文]:vitamin

維持生物正常生命現象所必需的一類小分子有機物。動物體內或者不能合成維生素,或者合成量不足,所以必須由外界供給。有些維生素如 B6、K等能由動物腸道內的細菌合成,合成量可滿足動物的需要。動物細胞可將色氨酸轉變成煙酸(一種B族維生素),但生成量不敷需要;維生素C除靈長類(包括人類)及豚鼠以外,其他動物都可以自身合成。植物和多數微生物都能自己合成維生素,不必由體外供給。許多維生素是輔基或輔酶的組成部分。

維生素的種類很多,化學結構與生理功能各不相同,如果人或動物食物中維生素的含量不足或機體吸收不良則發生維生素缺乏病,所以過去把維生素叫做維他命。

根據溶解性,可把維生素分為兩大類:水溶性維生素,包括B族維生素及維生素C;脂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D、E、K等。

有些物質在化學結構上類似於某種維生素,經過簡單的代謝反應即可轉變成維生素,此類物質稱為維生素原,例如 β-胡蘿蔔素能轉變為維生素A;7-脫氫膽固醇可轉變為維生素D3;但要經許多複雜代謝反應才能成為尼克酸的色氨酸則不能稱為維生素原。

維生素的命名過去多數依其生理功能或發現早晚等用英文大寫字母命名。例如:維生素 A、B、C、D、E等。隨著化學結構的闡明又有化學命名,現已有國際統一命名規定(表1)。

生物學意義

維生素可調節物質代謝,缺乏維生素時細胞內一些代謝反應不能進行,平衡失調,影響細胞及組織功能,甚至引起生物死亡。

所有水溶性維生素都參與催化功能,B族維生素是許多種輔酶的組成成分(表1),這些輔酶擔負著氫、電子或基團的轉移。它們參與由酶催化的糖、脂肪、蛋白質及核苷酸等的代謝,維生素C參與許多羥化反應。水溶性維生素在動植物細胞中廣泛存在。

脂溶性維生素的功能沒有 B族維生素那樣清楚。維生素K參與一些蛋白質中谷氨酸的羧化,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維生素A為視紫蛋白的組成部分。

需要量

動物因種屬不同,對維生素的需要量有很大差異。就個體而言,因食品組成、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的影響,需要量有很大差別,目前制定的人的維生素需要量足以滿足不同生理情況或工作條件下的需要。

缺乏病

維生素攝入不足所引起的疾病。病情的輕重,依缺乏的程度而不同。症狀中有些是屬於特徵性的,如缺乏維生素A時的夜盲症;有些症狀是非特徵性的,如缺乏維生素B1時,表現為胃口不佳、生長不良等。症狀也因動物種屬不同而有差異。一些症狀在補充維生素以後,恢復正常;有些雖然補充維生素也不能恢復,成為永久性的損傷,如眼角膜、神經組織損傷等。

維生素缺乏分為原發性(食物性)與次發性兩種。前者指食物中攝入量低於正常需要;後者指食物中維生素含量充足,但由於存在某種疾病或特殊生理條件,如腸道吸收不良,慢性酒精中毒、懷孕、餵乳等造成的缺乏。

維生素B1

因其分子中含有硫及氨基,故稱為硫胺素,又稱抗腳氣病維生素。它主要存在於種子外皮及胚芽中,米糠、麥麩、黃豆、酵母、瘦肉等食物中含量最豐富,此外,白菜、芹菜及中藥防風、車前子也富有維生素B1。提取到的維生素B1鹽酸鹽為單斜片晶;維生素B1硝酸鹽則為無色三斜晶體,無吸溼性。維生素B1易溶於水,在食物清洗過程中可隨水大量流失,經加熱後菜中B1主要存在於湯中。如菜類加工過細、烹調不當或製成罐頭食品,維生素會大量丟失或破壞。維生素B1在鹼性溶液中加熱極易被破壞,而在酸性溶液中則對熱穩定。氧化劑及還原劑也可使其失去作用。維生素B1經氧化後轉變為脫氫硫胺素(又稱硫色素),後者在紫外光下可呈現藍色熒光,利用這一特性可對維生素B1進行檢測及定量。

維生素B1在體內轉變成硫胺素焦磷酸(圖1)(又稱輔羧化酶),參與糖在體內的代謝。

因此維生素B1缺乏時,糖在組織內的氧化受到影響。它還有抑制膽鹼酯酶活性的作用,缺乏維生素B1時此酶活性過高,乙醯膽鹼(神經遞質之一)大量破壞使神經傳導受到影響,可造成胃腸蠕動緩慢,消化道分泌減少,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障礙。

人體每日需要量2毫克。維生素 B1缺乏時發生腳氣病,此病分乾性與溼性兩類。乾性腳氣病表現為體重減輕、肌肉消瘦、周圍神經炎及肌肉無力等症狀;溼性腳氣病有明顯的全身性水腫。

體內如維生素B1過多,極易隨尿排出,未見因體內堆積而造成中毒的情況,大劑量應用於治療時,亦未見副作用。

維生素B2

又稱核黃素,為桔黃色物質,可溶於水有黃綠色熒火,它對熱較維生素B1穩定,但易受光照射破壞,如果一瓶牛奶在日光下照射 2小時,則維生素B2大多破壞。肝、酵母、雞蛋、綠葉蔬菜及牛奶中含量較多,小麥及穀物發芽時含量增高。

維生素B2有可逆的氧化還原特性,它在體內是許多種氧化還原酶類的輔酶(圖2),缺乏維生素B2則許多物質不能氧化,因此它對物質代謝有很大影響。當人體內維生素B2缺乏與其他B族維生素缺乏同時出現時,常見的症狀是脣炎、舌炎、陰囊皮炎、瞼緣炎以及角膜血管增生、混濁、潰爛、畏光等,雞缺乏維生素B2則下肢癱瘓、蛋不能孵化等。人體每日需要量為2~3毫克。

抗癩皮病維生素

即維生素PP,化學命名為尼克酸或尼克醯胺(圖3),兩者能在體內相互轉化。煙酸為白色針狀結晶,微溶於水;尼克醯胺為白色結晶,易溶於水。藥用者一般為尼克醯胺,因尼克酸有一時性血管擴張作用。這種維生素較為穩定,一般烹調不致失活。酵母、花生、肝、魚及瘦肉中含量豐富,也可工業合成。

尼克醯胺在體內與核糖、磷酸、腺嘌呤組成脫氫酶的輔酶Ⅰ及輔酶Ⅱ。這兩種輔酶結構中的尼克醯胺部分具有可逆的加氫和脫氫的特性,在生物氧化中起著遞氫的作用。糖、脂肪及蛋白質代謝中均需要此類輔酶參加。

這種維生素在自然界分佈甚廣,人體內尚可由色氨酸轉變成尼克酸,但合成量一般不足以滿足人體需要。

人體每日需約20毫克。玉米中缺乏尼克酸及色氨酸,長期單食玉米,有可能發生缺此種維生素的疾病。

人缺乏此種維生素時,表現為神經營養障礙,初時全身乏力,以後在兩手、兩頰、左右額及其他裸露部位出現對稱性皮炎,治療時除補充此維生素外尚需補充其他 B族維生素。大劑量的尼克酸能擴張小血管和降低血膽固醇的含量;臨床上常常用以治療內耳眩暈症、外周血管病、高膽固醇血癥、視神經萎縮等。

維生素B6

包括三種物質,即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 (圖4)。吡哆醇在體內轉變成吡哆醛,吡哆醛與吡哆胺可相互轉變。酵母、肝、瘦肉及穀物、捲心菜等食物中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6。維生素B6易溶於水和酒精,稍溶於脂肪溶劑;遇光和鹼易被破壞,不耐高溫。

維生素B6在體內與磷酸結合成為磷酸吡哆醛或磷酸吡哆胺。它們是許多種有關氨基酸代謝酶的輔酶,故對氨基酸代謝十分重要。

人體每日需要量約 1.5~2毫克,嬰兒每日需0.4毫克。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6,且腸道細菌也能合成,所以人類很少發生維生素B6缺乏症。但異菸肼和青黴胺都是維生素B6的拮抗劑,用這兩種藥分別治療結核病和肝狀核變性時,則需要同時補充維生素B6,否則會發生神經炎等症狀。

生物素

又稱維生素H,為無色長針狀結晶,具有尿素與噻吩相結合的駢環,並帶有戊酸側鏈(圖5),能溶於熱水,不溶於有機溶劑,在普通溫度下相當穩定,但高溫和氧化劑可使其喪失活性。它存在於肝、蛋黃、奶、酵母等食物中。

生物素與酶結合參與體內二氧化碳的固定和羧化過程,與體內的重要代謝過程如丙酮酸羧化而轉變成為草醯乙酸,乙醯輔酶A羰化成為丙二醯輔酶A等糖及脂肪代謝中的主要生化反應有關。它也是某些微生物的生長因子,極微量(0.005微克)即可使試驗的細菌生長。例如,鏈孢黴生長時需要極微量的生物素。

人體每天需要量約100~300微克。生雞蛋清中有一種抗生物素的蛋白質能和生物素結合,結合後的生物素不能由消化道吸收;造成動物體生物素缺乏,此時出現食慾不振、舌炎、皮屑性皮炎、脫毛等。然而,尚未見人類生物素缺乏病例,可能是由於除了食物來源以外,腸道細菌也能合成生物素之故。

葉酸

由喋呤、對氨基苯甲酸及穀氨酸結合而成,富含於蔬菜的綠葉中故名(圖6)。肝、酵母、黃豆及蛋中含量也較豐富,亦可化學合成。葉酸是黃色結晶,微溶於水,在酸性溶液中不穩定,易被光破壞。食物在室溫下儲存,其所含葉酸也易損失。

葉酸在體內轉變成四氫葉酸,後者是許多種酶的輔酶。四氫葉酸傳遞一碳基團在化合物之間的交換,這些一碳基團包括甲基(-CH3)、羥甲基(-C啹OH)、甲氧基(-OCH3)、亞胺甲醯基 (-CO-NH)。一碳基團的轉換是膽鹼、絲氨酸、組氨酸、DNA等生物合成時的必需步驟。

人體缺乏葉酸主要表現為白細胞減少,紅細胞的體積變大,發生鉅細胞性貧血。中性白細胞的分葉數不是正常時平均2~3葉,而是5葉以上的白細胞數顯著增加。

人的腸道細菌能合成葉酸,故一般不易發生缺乏病。但當吸收不良,代謝失常或組織需要量過高以及長期使用腸道抑菌藥(如磺胺類)等時,皆可引起葉酸缺乏。

人體每日需要量約400微克,孕婦需要量增加一倍。每日治療量約5~10毫克。

維生素B12

即抗惡性貧血維生素,又稱鈷胺素,含有金屬元素鈷,是維生素中唯一含有金屬元素的(圖7)。它與其他B族維生素不同,一般植物中含量極少,而僅由某些細菌及土壤中的細菌生成。肝、瘦肉、魚、牛奶及雞蛋是人類獲得維生素B12的來源。商品可從製造某些抗生素的副產品或特殊的發酵製得。

維生素B12是粉紅色結晶,水溶液在弱酸中相當穩定,強酸、強鹼下極易分解,日光、氧化劑及還原劑均易破壞維生素B12。它經胃腸道吸收時,須先與胃幽門部分泌的一種糖蛋白(亦稱內因子)結合,才能被吸收。因缺乏“內因子”而導致的B12缺乏,治療應採用注射劑。

脫氧腺苷鈷胺素是維生素B12在體內主要存在形式。它是一些催化相鄰兩碳原子上氫原子、烷基、羰基或氨基相互交換的酶的輔酶。

體內另一種輔酶形式為甲基鈷胺素,它參與甲基的轉運,和葉酸的作用常互相關聯,它可以增加葉酸的利用率來影響核酸與蛋白質生物合成,從而促進紅細胞的發育和成熟。

缺乏維生素B12時會發生惡性貧血,人體對B12的需要量極少,每日注射1微克即可治療此病。

維生素C

能夠治療壞血病並且具有酸性,所以稱作抗壞血酸。在檸檬汁、綠色植物及番茄中含量很高(圖8)。抗壞血酸是單斜片晶或針晶,容易被氧化而生成脫氫壞血酸,脫氫壞血酸仍具有維生素C的作用。在鹼性溶液中,脫氫壞血酸分子中的內酯環容易被水解成二酮古洛酸。這種化合物在動物體內不能變成內酯型結構。在人體內最後生成草酸或與硫酸結合成的硫酸酯,從尿中排出。因此,二酮古洛酸不再具有生理活性。

維生素C是最不穩定的一種維生素,由於它容易被氧化,在食物貯藏或烹調過程中,甚至切碎新鮮蔬菜時維生素 C都能被破壞。微量的銅、鐵離子可加快破壞的速度。因此,只有新鮮的蔬菜、水果或生拌菜才是維生素C的豐富來源。

植物及絕大多數動物均可在自身體內合成維生素C。可是人、靈長類及豚鼠則因缺乏將L-古洛酸轉變成為維生素C的酶類,不能合成維生素C,故必須從食物中攝取,如果在食物中缺乏維生素C時,則會發生壞血病。這時由於細胞間質生成障礙而出現出血,牙齒鬆動、傷口不易癒合,易骨折等症狀。由於維生素C在人體內的半衰期較長(大約16天),所以食用不含維生素C的食物3~4個月後才會出現壞血病。

因為維生素C易被氧化還原,故一般認為其天然作用應與此特性有關。維生素 C與膠原的正常合成、體內酪氨酸代謝及鐵的吸收有直接關係。

維生素C有多種用途,除用於防治壞血病及種種出血性疾病外,還可緩解鉛化物、砷化物、苯及細菌毒素等的毒性作用。近年來還有人提出大量應用維生素 C可減輕感冒症狀及改善心肌功能等,但其機理未明。此外,由於它本身易於被氧化,又可用作油脂及食品的抗氧化劑。

人體每天需要量20~30毫克。妊娠後期及哺乳期為50 毫克。治療時甚至用到 10g/天或更大。但有人提出,有鐵離子(Fe2+)存在時維生素C可促進自由基的生成,因而認為應用大量是不安全的。

維生素A

不飽和的一元醇類,屬脂溶性維生素。由於人體或哺乳動物缺乏維生素A時易出現乾眼病,故又稱為抗乾眼醇。

已知維生素A有 A1和 A2兩種,A1存在於動物肝臟、血液和眼球的視網膜中,又稱為視黃醇,天然維生素A主要以此形式存在。A2主要存在於淡水魚的肝臟中。

維生素A是含有β-白芷酮環的多烯醇。維生素A2的化學結構與A1的區別只是在β-白芷酮環的3,4位上多一個雙鍵(圖9)。

維生素A1是一種脂溶性淡黃色片狀結晶,熔點64℃,維生素A2熔點17~19℃,通常為金黃色油狀物。

維生素A分子中有不飽和鍵,化學性質活潑,在空氣中易被氧化,或受紫外線照射而破壞,失去生理作用,故維生素 A的製劑應裝在棕色瓶內避光儲存。不論是A1或A2,都能與三氯化銻作用,呈現深藍色,這種性質可作為定量測定維生素A的依據。

許多植物如胡蘿蔔、綠葉蔬菜、玉米等含類胡蘿蔔素物質,如α、β、γ-胡蘿蔔素、隱黃質、葉黃素等。其中有些類胡蘿蔔素具有與維生素A1相同的環結構,在體內可轉變為維生素A,故稱為維生素A原,β-胡蘿蔔素含有兩個維生素A1的環結構,轉換率最高。一分子β胡蘿蔔素,加兩分子水可生成兩分子維生素A1。

在動物體內,這種加水氧化過程由 β胡蘿卡素-15,15′-加氧酶催化,主要在動物小腸粘膜內進行。

食物中,或由β-胡蘿蔔素裂解生成的維生素A在小腸粘膜細胞內與脂肪酸結合成酯,然後摻入乳糜微粒,通過淋巴吸收進入體內。動物的肝臟為儲存維生素 A的主要場所。當機體需要時,再釋放入血。在血液中,視黃醇(R)與視黃醇結合蛋白(RBP)以及血漿前清蛋白(PA)結合,生成R-RBP-PA複合物而轉運至各組織。

維生素A的主要作用是:

(1)維持一切上皮組織健全所必需。缺乏時,上皮組織乾燥、增生、過度角化,抵抗微生物感染的能力降低。例如淚腺上皮分泌停止,能使角膜、結膜乾燥,發炎,甚至軟化穿孔。皮脂腺及汗腺角化時,面板乾燥,容易發生毛囊丘疹和毛髮脫落。

(2)促進生長、發育及繁殖。缺乏維生素A時,兒童生長髮育不良,骨骼成長不良,生殖功能減退。

(3)構成視覺細胞內感光物質的成分。維生素 A在脫氫酶作用下可氧化生成視黃醛,視黃醛與光感受器(視杆細胞和視錐細胞)中不同的視蛋白結合產生各種不同吸收光譜的視色素,如視紫紅質、視紫質等。視色素為感光物質,它們吸收光子會引起一連串的物理化學變化,產生感受器電位。這種感受器電位通過視網膜上各種神經細胞轉變為脈衝形式的神經衝動,傳至大腦,產生視覺。

現已知道,視網膜中的視紫紅質可以在感光過程中不斷地分解與再生並且構成動態平衡。視色素在暗處時,其中的視黃醛以11-順構型存在,稱為11-順視黃醛,而在感光後則迅速轉變為全反型視黃醛。伴隨構型的改變,視色素出現褪色反應,並分解為反式視黃醛和視蛋白。

反式視黃醛經微光照射,又可重新轉變為11-順視黃醛,並與視蛋白結合形成視紫紅質,從而保證視杆細胞能持續感光,出現暗視覺,也就是在微弱光線下可以看到事物的輪廓和形狀。

但是,組成視紫紅質的視蛋白和視黃醛經常不斷地進行分解代謝,因此需要不斷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A。倘若維生素A供應不足,桿狀細胞中視紫質合成減少,會導致暗視覺障礙──夜盲症。

近年來有人報道維生素A具有抗癌作用,但是機理尚不清楚。

正常成人每日維生素 A的需要量約為5000國際單位(IU,一個國際單位相當於0.3微克維生素A)。哺乳期婦女及孕婦需要量要適當增加。但是長期過量應用維生素A,例如成人每天服用50000IU持續數月或嬰兒服用18500~60000IU持續幾周,可能發生中毒症狀。常見的中毒症狀有頭痛,食慾減退,噁心,皮膚髮癢,皮疹及脫髮,骨及關節疼痛,肝脾腫大等。在大鼠實驗中還發現,大鼠在中期妊娠時,一時予以大劑量維生素A可造成子代先天性缺陷。故孕婦使用時,劑量不宜過大。中毒時,測定血液中維生素 A的含量可以協助診斷。正常人血液中維生素A的濃度為50~150IU%。

維生素D

為類固醇衍生物,屬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D與動物骨骼的鈣化有關,故又稱為鈣化醇。它具有抗佝僂病的作用,在動物的肝、奶及蛋黃中含量較多,尤以魚肝油含量最豐富。

天然的維生素D有兩種,麥角鈣化醇(D2)和膽鈣化醇(D3)。植物油或酵母中所含的麥角固醇(24-甲基-22脫氫-7-脫氫膽固醇),經紫外線啟用後可轉化為維生素D2。在動物皮下的7-脫氫膽固醇,經紫外線照射也可以轉化為維生素D3,因此麥角固醇和7-脫氫膽固醇常被稱作維生素D原(圖10)。

在動物體內,食物中的維生素D2和D3可在小腸吸收,經淋巴管吸收入血,主要被肝臟攝取,然後再儲存於脂肪組織或其他含脂類豐富的組織中。

在人體中的維生素 D主要是D3,來自於維生素D3原(7-脫氫膽固醇)。因此多晒太陽是預防維生素 D缺乏的主要方法之一。

維生素D2及D3皆為無色結晶,性質比較穩定,不易破壞,不論維生素D2或D3,本身都沒有生物活性,它們必須在動物體內進行一系列的代謝轉變,才能成為具有活性的物質。

這一轉變主要是在肝臟及腎臟中進行的羥化反應,首先在肝臟羥化成 25-羥維生素D3,然後在腎臟進一步羥化成為1,25-(OH)2-D3,後者是維生素D3在體內的活性形式。

1,25-二羥維生素 D3具有顯著的調節鈣、磷代謝的活性(圖11)。它促進小腸粘膜對磷的吸收和轉運,同時也促進腎小管對鈣和磷的重吸收。在骨骼中,它既有助於新骨的鈣化,又能促進鈣由老骨髓質遊離出來,從而使骨質不斷更新,同時,又能維持血鈣的平衡。

由於1,25-二羥維生素 D3在腎臟合成後轉入血液迴圈,作用於小腸,腎小管,骨組織等遠距離的靶組織,基本上符合激素的特點,故有人將維生素 D歸入激素類物質。維生素D有調節鈣的作用,所以是骨及牙齒正常發育所必需。特別在孕婦、嬰兒及青少年需要量大。如果此時維生素D量不足,則血中鈣與磷低於正常值,會出現骨骼變軟及畸形:發生在兒童身上稱為佝僂病;在孕婦身上為骨質軟化症。

1克維生素D為 40000000國際單位。嬰兒、青少年、孕婦及餵乳者每日需要量為400~800單位。

長期過量服用維生素 D即使每天服用量僅為1800國際單位,也會使兒童輕微中毒,引起噁心、嘔吐、腹瀉、口渴,體重減輕,多尿及夜尿等症狀。嚴重中毒時則會損傷腎臟,使軟組織(如心、血管、支氣管、胃、腎小管等)鈣化。

維生素K

屬脂溶性維生素。 由於它具有促進凝血的功能,故又稱凝血維生素。常見的有維生素K1和K2。K1是由植物合成的,如苜蓿、菠菜等綠葉植物;K2則由微生物合成。人體腸道細菌也可合成維生素K2。現代維生素K已能人工合成,如維生素K3,為臨床所常用。維生素K均為2-甲基-1,4-萘醌的衍生物。維生素K1是黃色油狀物,K2是淡黃色結晶,均有耐熱性,但易受紫外線照射而破壞,故要避光儲存。

人工合成的K3和K4是水溶性的,可用於口服或注射。臨床上使用的抗凝血藥雙香豆素,其化學結構與維生素K相似,能對抗維生素K的作用,可用以防治血栓的形成。

維生素K和肝臟合成四種凝血因子(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Ⅶ,Ⅸ及Ⅹ)密切相關,如果缺乏維生素K1,則肝臟合成的上述四種凝血因子為異常蛋白質分子,它們催化凝血作用的能力大為下降。人們已知維生素 K是穀氨酸γ羧化反應的輔因子。缺乏維生素 K則上述凝血因子的γ-羧化不能進行,此外,血中這幾種凝血因子減少,會出現凝血遲緩和出血病症。

此外,人們公認維生素K溶於線粒體膜的類脂中,起著電子轉移作用,維生素 K可增加腸道蠕動和分泌功能,缺乏維生素K時平滑肌張力及收縮減弱,它還可影響一些激素的代謝。如延緩糖皮質激素在肝中的分解,同時具有類似氫化可的鬆作用,長期注射維生素K可增加甲狀腺的內分泌活性等。

在臨床上維生素 K缺乏常見於膽道梗阻、脂肪痢、長期服用廣譜抗菌素以及新生兒中,使用維生素K可予糾正。但過大劑量維生素K也有一定的毒性,如新生兒注射30毫克/天,連用三天有可能引起高膽紅素血癥。

維生素E

又名生育酚,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主要存在於蔬菜、豆類之中,在麥胚油中含量最豐富。

天然存在的維生素E有8種,均為苯駢二氫吡喃的衍生物,根據其化學結構可分為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二類(圖12),每類又可根據甲基的數目和位置不同,分為α-、β-、γ-和δ-四種。

商品維生素E以 α-生育酚生理活性最高。β-及γ-生育酚和 α-三烯生育酚的生理活性僅為α-的40%、8%和20%。

維生素E為微帶粘性的淡黃色油狀物,在無氧條件下較為穩定,甚至加熱至200℃以上也不被破壞。但在空氣中維生素E極易被氧化,顏色變深。維生素E易於氧化,故能保護其他易被氧化的物質(如維生素A及不飽和脂肪酸等)不被破壞。

食物中維生素E主要在動物體內小腸上部吸收,在血液中主要由β-脂蛋白攜帶,運輸至各組織。同位素示蹤實驗表明,α-生育酚在組織中能氧化成α-生育醌。後者再還原為 α-生育氫醌後,可在肝臟中與葡萄糖醛酸結合,隨膽汁入腸,經糞排出。其他維生素E的代謝與α-生育酚類似。

維生素E對動物生育是必需的。缺乏維生素E時,雄鼠睪丸退化,不能形成正常的精子;雌鼠胚胎及胎盤萎縮而被吸收,會引起流產。動物缺乏維生素E也可能發生肌肉萎縮、貧血、腦軟化及其他神經退化性病變。如果還伴有蛋白質不足時,會引起急性肝硬化。雖然這些病變的代謝機理尚未完全闡明,但是維生素E的各種功能可能都與其抗氧化作用有關。

人體有些疾病的症狀與動物缺乏維生素 E的症狀相似。由於一般食品中維生素E含量尚充分,較易吸收,故不易發生維生素 E缺乏症,僅見於腸道吸收脂類不全時。維生素E在臨床上試用範圍較廣泛,並發現對某些病變有一定防治作用,如貧血動物粥樣硬化,肌營養不良症、腦水腫、男性或女性不育症、先兆流產等,近年來又用維生素E預防衰老。

成人每天的維生素E需要量尚不清楚,但動物實驗結果表明,每天食物中有50毫克即可滿足需要。妊娠及哺乳期需要量略增。

參考文章

乳中含有哪些維生素?乳製品怎樣防治維生素B1缺乏?雞什麼是營養不良和需要量增加引起的維生素B12缺乏內科怎樣自我診斷維生素A缺乏病面板科與傳染維生素A攝入越多越好嗎面板科與傳染維生素有哪些護膚作用?美容/塑身如何留住蔬菜中的維生素C?飲食為什麼牛肝與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不宜同食?飲食為什麼胡蘿蔔與含維生素C的食物不能共食?飲食為什麼說有些維生素與美容有關?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