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統計

[拼音]:Tingbogen

[外文]:Nikolaas Tinbergen (1907~)

英籍荷蘭動物學家,現代行為生物學奠基人之一。1907年4月15日生於荷蘭海牙。自幼對博物,特別是鳥類生活,有濃厚興趣,後進萊頓大學攻讀生物學,30年代在萊頓大學任教期間從事動物行為的研究。他不僅具有敏銳觀察力,而且善於設計實驗,在複雜的環境背景上發現誘發動物行為的原因(他稱之為符號刺激)。例如他發現三角泥蜂(Philanthustriangulum)是靠辨識地面標記而得以返回巢穴,但辨識獵物時卻需要依靠視覺、嗅覺和觸覺3種感官。他利用模型測試,證明銀鷗幼雛啄親鳥鳥喙求食的動作是由親鳥鳥喙上的紅斑引起的。他還觀察了三棘魚的求偶行為,雄魚至生育季節腹部轉為紅色,並紛紛建立各自領域,招引雌魚交配。此時如有其他雄魚入侵,便會引起領主的攻擊。他利用模型測試發現,引起攻擊反應的是雄魚腹部的紅色。此期間,他還於1938年至奧國與K.Z.洛倫茨短期合作,研究不同的鳥卵模型對孵卵親鳥的刺激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荷蘭被德軍佔領後,他受拘禁直至戰爭結束。1949年他再度開始與洛倫茨合作,並於同年應邀至英國牛津大學工作。洛倫茨強調進化觀點,強調比較方法,而當時的牛津大學也重視進化的研究,因此廷伯根的研究重點也從此轉向了行為的進化。到英國後,他曾參加著名的對工業黑化現象的研究。有學者提出,受工業汙染地區的樹皮色暗,暗色的樺尺蠖 (Bis-ton betularia)變種受到保護而繁殖起來;廷伯根的觀察證明,工業汙染區的鳥類主要啄食淡色蛾,從而支援了這個假說。不過,他在50~60年代最重要的工作卻是對鷗類的比較研究。他系統地觀察了鷗類間交換資訊所用的各種動作,並據此試圖推匯出這些行為的進化過程。70年代中,他又試圖將行為生物學的研究方法用於研究人類行為,這時期他研究了嬰兒孤獨症(坎納氏綜合徵)。

20世紀上半葉,廷伯根和洛倫茨等歐洲行為生物學家與美國的比較心理學派代表了兩種對立的傾向。前者強調現場研究,他們對多種生物的本能行為進行了長期的觀察、研究,後者主要在實驗室條件下工作,重點研究了大白鼠等少數幾種動物的學習行為。50年代後,雙方逐漸接近,互相得到補充。1963年廷伯根總結了自己對行為生物學的觀點,他提出,行為生物學的研究內容有四:行為的動因;行為的發育;行為的生存價值;行為的進化。他認為,行為生物學的研究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自然狀態下進行觀察,描述行為的內容及其發生背景。第二階段則要通過實驗進一步探討行為的動機、發育和生存價值,並嘗試重建進化過程。他的重要著作有:《本能的研究》(1951)、《動物的社會行為》(1953)及《銀鷗世界》等。1973年,因廷伯根的開創性貢獻,他和洛倫茨及K.von弗裡施共獲首次頒發給行為學研究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