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眼鱒
[拼音]:qiebianxian
[外文]:shear line
呈氣旋式轉變的兩股方向不同的水平氣流的分界線,在等壓面圖上表現為風向的一條不連續線。雖然從流場角度看,熱帶輻合帶、鋒、颮線等天氣系統也都具有切變線的特性,但在天氣學中,切變線一般指低空850百帕或 700百帕等壓面上的天氣尺度天氣系統。在切變線上經常存在氣流的水平輻合和上升運動,容易產生雲雨天氣。
東亞地區,特別是中國,暖季的850百帕或700百帕等壓面圖上,常出現近於東西向的切變線,它大多是在低壓槽變窄、槽線由南北向轉為東西向過程中,槽前的西南氣流和槽後東北氣流非常逼近的情況下形成的。西南氣流一部分來自中國沿海,一部分來自孟加拉灣,是潮溼的熱力不穩定氣流;東北氣流來源於已經變性的極地空氣。在切變線南側常產生一條與其平行的雨帶。在切變線上,常有範圍達幾百公里的低渦東移。相應於低渦的移動,常有暴雨中心東移。這種切變線一般很穩定,能在一地區維持5~7天。每逢梅雨時期,切變線常在江淮流域活動,隨著盛夏來臨,又穩定在淮黃之間,是中國暖季重要的降水天氣系統。夏季青藏高原中部 500百帕等壓面上,也常出現穩定的東西向切變線,其上也有低渦活動,是造成高原夏季降水的重要天氣系統(見青藏高原氣象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