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達納

[拼音]:Yemen Minzhu Renmin Gongheguo

[外文]:The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of Yemen/Jumhuriyah al Yamaniyah ad Dimuqratiah ash Sha‘biyah

亞洲西部國家。簡稱“民主葉門”。位於阿拉伯半島南部。南臨亞丁灣和阿拉伯海,當亞、歐、非海上交通要衝,戰略要地。陸鄰阿拉伯葉門共和國、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曼。面積336869平方公里,人口222.5萬(1984)。首都亞丁。

地處阿拉伯高原南部,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海拔1000~2700米。沿海為狹窄的低平原;東北部為魯卜哈利沙漠一部分,內地是一系列平行山脊所組成的高原,接近平原處常成陡崖,阻隔沿海與內陸交通。山脊和高原被許多陡崖溝谷所切割,地形破碎,岩石裸露,區域性有風積黃土。高原向東低降到300米以下,高原上散佈有許多大小涸河,其中哈德拉毛河全長640公里左右,冬季只部分河段常年有水,部分滲入地下,河段乾涸。谷地土層肥厚,並有山水灌溉,是主要農業區,沿河有許多居民點。此外,中部的哈季爾涸河,西部的拜納河和圖班河等,沿岸水源比較充足處都是灌溉農業區。

全境屬熱帶沙漠氣候,酷熱,雨量稀少。沿海平原11月至翌年4月盛行東北風為涼季,1月平均氣溫在20℃以上;6~9月為熱季,7月氣溫常超過38℃。內陸高原氣溫較低,夏季較涼,冬季較冷,有霜凍和降雪,雨量隨高度遞增。夏季盛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由於風向多與海岸平行,降雨不多,年降水量僅50毫米,只有鄰近葉門的山地形成地形雨,年降水量750毫米,從西往東減少,接近阿曼附近地區為250毫米。高原以北沙漠地區幾乎終年無雨。地面植被隨地勢和降雨變化而異,海拔1000米以下有少數帶刺灌木,較高地區生長濃密叢林,著名的乳香產在海拔1000米以上雨水較多地帶。

人口稀少,平均每平方公里 7人,主要集中分佈在各涸河谷底綠洲和沿海港口,亞丁集中近1/6的人口。沿海居民多靠捕魚、海上貿易和港口服務工作為生。沙漠邊緣地區居民多從事遊牧業。居民絕大部分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以遜尼派為主。阿拉伯語為國語。

歷史上民主葉門和葉門曾是一個國家。公元 7世紀都是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16世紀後受奧斯曼帝國統治。1839年英國侵佔亞丁,以後不斷擴張,組成“亞丁殖民地”。嗣後又迫使亞丁東、西鄰近的25個蘇丹國和酋長國,組成“亞丁保護地”。1959~1963年,英國又將“亞丁殖民地”以及13個蘇丹國和酋長國組成“南阿拉伯聯邦”。原“亞丁保護地”未加入“聯邦”的部分,則稱“南阿拉伯保護地”。當地人民為擺脫殖民統治,展開武裝鬥爭,於1967年贏得獨立,成立南葉門人民共和國。1970年改稱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

農牧業國家。獨立後,實行“經濟解放政策”,頒佈國有化法和土地法,加強國營企業和農業、漁業合作化,國民經濟有一定發展。1982年全國約54%的勞動力從事農業;農業總產值4058萬美元,僅佔國民生產總值3%,糧食和畜產品均不能自給;可耕地只佔全國土地面積0.6%,已耕地約佔可耕地58%,水澆地佔已耕地12%。耕地零星分散,主要在土地肥沃和有灌溉水利的綠洲和梯田上。1982年新建農牧業專案39個,其中包括灌溉系統、 養畜場、農業指導和研究中心。主產粟子、小麥、大麥、玉米、馬鈴薯、蔬菜等。經濟作物以棉花為主,拉赫季、艾赫沃爾和阿比揚是主要植棉地。此外,有芝麻、菸草和咖啡等。水果有檸檬、香蕉、杧果等。椰棗樹多種在地勢較低的河谷沿岸。牧畜主要有駱駝、牛和羊。海上漁業資源豐富,漁業較發達,產值約佔國民生產總值的 15%。1981年魚產量 13.3萬噸。主產金槍魚、鯊魚、龍蝦等。穆卡拉、希赫爾和亞丁是漁業中心。沿海鹽產豐富。

獨立後,工業有所發展,1982年工業總產值2.23億美元,佔國民生產總值16.5%。建有紡織、印染、製革、造船、水泥、鋁製品、傢俱、芝麻榨油、食品加工等工廠。1954年利用進口原料在亞丁建立煉油廠,60%產品供出口。工業大部分集中在亞丁。

境內無鐵路。海運是沿海主要運輸工具。國內運輸主要依靠公路、駱駝和空運。1981年公路總長6500多公里,其中鋪面公路1065公里;以亞丁為中心,東通沿海各城市和哈德拉毛地區及內地,西部有分別通葉門和曼得海峽地區的公路。全國有7個機場,亞丁為國際機場所在。

對外貿易發達,轉口貿易尤盛。與70多個國家有貿易關係,同西方和日本的貿易額佔50%以上。1977年以來,加強同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和阿拉伯國家的經濟關係。1979年被接納為經互會觀察員。進口以機械裝備、建築材料為主,佔進口額一半以上,糧食佔1/3。出口以魚產品、棉花、皮張、咖啡、原鹽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