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淨化自己心靈的名言
辱人以不堪必反辱,傷人以己甚必反傷。
[清]金纓《聯璧?接物》
面諛之詞,有識者未必悅心;背後之議,受憾者常若刻骨。
[清]金纓《格言聯璧?接物》
既與人同樂,亦不得不與人同憂。
[南朝宋]劉義慶《》
待人接物要想到別人是重要的,也應該把別人當作重要的人來對待。你與人相處時要考慮對方的感情。我們怎樣對待別人,也會同樣去考慮別人。
(美)馬克斯威爾?馬爾茲《你的潛能》
待小人宜寬,防小人宜嚴。
[清]金纓《格言聯璧》
待人有道,不疑而已。
《二程遺書》
律己則寡過、繩人則寡合。
[宋]林逋《省心錄》
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
《禮記?中庸》
修己以安人。
《?憲問篇》
寬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毋使人無所容。
[清]金纓《格言聯璧?接物》
高論而相欺,不若忠論而誠實。
[漢]王符《潛夫論》
誰若想在困厄時得到援助,就應在平日待人以寬。
(波斯)薩迪
莫道是非終日有,果然不聽自然無。
[明]高明《琵琶記》
莫倚離枝從繁響,也須回首顧螳螂。
《宋詩紀事》莊元光《詠蟬》
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子?漁父》
損己者,物愛之;厚己者,物薄之。
[漢]張良《陰符經注》下篇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論語?衛靈公》
稱人之善,多過其實,不失為君子;物人之惡,或損其真,寧免為小人。
[明]錢琦《錢公良測語?淳風》
愛人者則人愛之,惡人者則人惡之。知得之己者,則知得之人。
《孔子家語?賢君》
禍莫大於不仇人而有仇人之辭色。
[明]呂坤《呻吟語?補遺》
欲紓人之憂,先念憂之所自;欲救人之病,先思病之所由。
[唐]白居易《策林》
盛喜中不許人物,盛怒中不答人簡。
[清]錢大昕《恆言錄》卷六
推美行過,德之至也。
《晉書?王祥列傳》
船幫水,水幫船。
[清]範寅《越諺》卷
得放手時須放手,可饒人處且饒人。
[明]沈採《千金記》
做官當如將軍對敵,做人當如處子防身。將軍失機,則一敗塗地;處子失節,則萬事瓦裂。
[明]錢琦《錢公良測語?規世》
尊重的表示,對那些富於高尚思想和有榮譽感的人,有很大的力量。
(古希臘)蘇格拉底
尊重別人的長處,在任何情況下都平等待人的人,才是道德高尚的人。
(俄)蘇霍姆林斯基《青年一代的道德理想》
遊與邪分歧,居與正為鄰。
[唐]白居易《續座右銘》
謗我者宜聞言內省,侮我者宜曲意求親。當應承處須努力,有便宜處宜讓人。
《古今圖書整合?家範典》
善驚以遠害,利食而忘患。
《孔子家語?六本》
善者親之,以治吾不善;不善者親之,以成吾善。
[宋]崔敦禮《篤言》卷下
善觀人者索其終,善修己者履其始。
[明]鄭心材《鄭敬中摘語》
敬以持己,謙以接人。
[明]薛?《從政名言》卷二
短綆不可以汲深,曲大不可以語道。
[唐]白居易《禮部試策第五道》
傍人莫自誇高品,當局方知下子難。
[明]薛?《薛文清公文集?棋》
聰明二字不可以自許;慷慨二字不可以望人。
[清]李惺《西漚外集?藥言》
寡於欲,讓於賢,卑己而尊人。
《禮記?表記》
贊人陷人皆是口,推人扶人皆是手。
[清]馬輝《簡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