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畜的飼養方式是什麼

  牲畜的飼養方式一般指牲畜就食飼料的方式,包括以飼料就牲畜與以牲畜就飼料兩種基本型別。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牲畜的飼養方式,一起來看看。

  牲畜的飼養方式

  放牧 畜牧業中最早的飼養方式是完全利用天然飼料的遊牧。遊牧適合牲畜在自然環境中生活的習性,天然飼料又是地球上分佈最廣的植被,且能自然更新,在牲畜稀少的古代是遊牧用之不竭的飼料資源,因此遊牧曾是人類很長曆史時期中的重要生產活動。隨著牲畜增多,出現了畜多草少的矛盾,依靠放牧的畜牧業便轉入長期停滯的階段。直到生產力發展了的近代,開展了草地改良,放牧才又得到發展。天然草地的改良,是放牧條件的大變化,是使天然草地不斷減少天然成份和增加人工成份並最終成為人工草地的過程;也是放牧所利用的飼料從自然資源變為人類勞動的產品的過程,以及逐漸改遊牧為定牧的過程。放牧這種歷史悠久的飼養方式,對開發、利用大面積草地至今仍有重要意義。由於電圍欄、畜牧業機械、畜用化工產品的廣泛使用,以及飛機播種,放牧地水利工程的興建,優良品種和疫病防治新技術的推廣,生產管理的改進,而使放牧逐步走向現代化。

  舍飼 舍飼是從作為放牧的補充開始的。由於放牧受到天然飼料的限制,種植業成了越來越重要的飼料基地,舍飼逐漸變為主要飼養方式。舍飼的發展反映畜牧業對種植業的依賴增加,也反映畜牧業在農區的發展。舍飼為發展不適於放牧的畜禽,擴大畜牧業的內容提供了條件;同時加強了人對牲畜的控制,有利於採用新技術。工廠化飼養是舍飼的現代化,可全面控制環境,使牲畜成為整個畜產品工廠機器系統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從而顯著地提高了畜牧業的勞動生產率。

  半舍飼 半舍飼有的是由於放牧不能滿足飼料的需要,故補以舍飼;有的則是舍飼畜牧業為了利用可供放牧的飼料資源,如附近的天然草地、田邊野草等。半舍飼的形式有的是白天放牧,晚間舍飼;有的是夏秋放牧,冬春舍飼;也有的是育成階段放牧,育肥階段舍飼,並在地區上形成同一牲畜先在牧區育成,後在農區育肥。飼料工業的發展,新增劑與補充飼料的廣泛應用,使完全不結合舍飼的純粹的放牧趨向減少。

  有時飼養方式也指畜牧業中的經營形式,如中國集體所有制合作經濟中的牲畜統一飼養或公有私養***分散給社員家庭飼養***,私有私養***社員私有的牲畜分別由各自飼養***等。

  牲畜養殖的注意事項

  1、飼養管理。農村養殖戶應結合自身實際的餵養情況,對其資金開支做好分類審定,不同性質的開支採取不同限額或定額的付款方法,確保資金及時到位,並有效監控,合理使用,力爭使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2、疫病防控。畜禽疫病防控是有效預防重大動物疫病發生的基礎。養殖戶堅持“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理念,嚴格按照當地的免疫程式,適時開展。比如對養豬場內外環境定期消毒滅源的同時,還應注意豬群體表及時噴灑消毒、飲水消毒等。

  3、養殖規模,飼料制粒機之前就說過畜禽吃的太飽不利於自身健康,其養殖規模劃分的不合理也是如此,唯有“適度”發展養殖,才能帶來最大的經濟收益。

  4、無毒害處理。畜禽牲畜飼養過程中,那些病死或染疫動物很容易導致疫病傳播流行,給他人健康、財產造成損害。因此,養殖戶要嚴格執行“四不一處理”***不宰殺、不食用、不出售、不轉運,進行無毒害化處理***的相關規定,確保農村的生態環境不受養殖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