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種雞的飼養方式是什麼

  肉用種雞為人們提供各種特色的蛋、肉等食品,為人們提供廉價優質的動物蛋白。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肉用種雞的飼養方式,一起來看看。

  肉用種雞的飼養方式

  1.肉用種雞的飼養方式與飼養密度傳統飼養肉用種雞的全墊料地面飼養法,由於密度小,舍內易潮溼和窩外蛋較多等原因,現今很少採用。目前採用比較普遍的肉用種雞飼養方式有如下3種:

  ***1***漏縫地板有木條、硬塑網或金屬網等漏縫地板,均高於地面約60釐米。金屬網地板需用大量金屬支撐材料,但地板仍難平整,因而配種受精率不理想。硬塑網地板平整,對雞腳很少傷害,也便於沖洗消毒,但成本較高。目前多采用木條或竹條的板條地板,地板造價低,但應注意刨光表面和稜角,以防扎傷雞爪而造成較高的趾瘤發生率。此型別每平方米可養5.2只。

  ***2***混合地面漏縫結構地面與墊料地面之比通常為6:4或2:l。舍內佈局常是在中央部位鋪放墊料,靠牆兩側安裝木***竹***條地板,產蛋箱在木條地板的外緣,排向與舍的長軸垂直,一端架在木條地板的邊緣,一端懸吊在墊料地面的上方,這便於雞隻進出產蛋箱,也減少佔地面積。混合地面的優點是:種雞交配大多在墊料上,比較自然。在兩側木板或其他漏縫結構的地面上均勻安放飼槽與自流式飲水器***槽***。雞每天排糞大部分在採食時進行,落到漏縫地板下面,使墊料少積糞和少沾水。這類混合地面的受精率要高於全漏縫結構地面,飼養密度稍低一些,每平方米養種雞4.3只。

  ***3***籠養近年來肉種雞籠養方式有逐漸增加的趨勢。較早的籠養是群籠,每籠養2只公雞16只母雞。由於肉種雞體重大,行動欠靈活,在金屬底網上公母雞不能很好地配種,受精率偏低,產蛋後期更嚴重,因此實際生產中採用者甚少。而每籠養2只種母雞的單籠,採用人工授精,既提高了飼養密度,又獲得了較高而穩定的受精率,因而採用者日趨增多。

  雞的價值

  雉雞是雞形目雉科雉屬的1種。又名野雞,山雞,雉,環頸雉,項圈野雞。在中國,除青藏高原的大部分以外,分佈遍於全國。體長90~100釐米米。雄鳥羽色華麗。在華東所見的雉雞,頭頂黃銅色,兩側有白色眉紋。頦、喉、後頸均黑,有金屬反光。頸下有一顯著的白圈,所以通稱為環頸雉。背部前為金黃色,向後轉慄紅,再後為橄欖綠,均具斑雜。尾羽甚長,主為黃褐色,而橫貫以一系列的黑斑。胸呈金屬帶紫的銅紅色,羽端具錨狀黑斑;下體餘部亦多斑雜。平時棲息於有草叢和樹木的丘陵,嚴冬遷至田野間,覓食昆蟲、植物種子、漿果和穀物。腳強善走,翅短,不能高飛和久飛。叫聲單調而低沉。繁殖時期,在丘陵的草叢間隨地營巢,把枯草、落葉等鋪在地面凹處。每窩產卵6~14枚,通常1年孵2窩。雉雞在中國有19個亞種。

  蟲子雞

  所謂的蟲子雞.是在生態環境下,採用蛆蟲飼養而得名,這些雞或在雜草叢生,或在依山傍水,或在綠樹成蔭的生態環境下享受著天然生態大自然賜予的蟲子美食,自然生長.蟲子雞食用的蠅蛆等昆蟲活性蛋白被譽為21世紀人類全營養食品.蠅蛆蛋白含有大量對人體有著特殊作用的幾丁質,抗菌肽還含有人體必須的多種氨基酸和蛋白質.據介紹:蟲子雞終生以高蛋白蠅蛆為主食,富集了昆蟲的"能量",成為昆蟲蛋白最理想的載體.所以這種雞肉鮮味美,口感好,營養豐富.具有天然的清香,有補氣益血,善補虛弱,滋腎益脾的作用。

  雞毛

  雞毛分家雞毛和野雞毛,露在體外的稱外羽,貼皮遮沒部分稱絨羽。羽毛的產量為雞活爪的7. 6%-8. 6%,如能廣泛收集、加工利用,可製出大肚的枕芯、被墊、背心、軍用睡袋等,大羽毛還可制羽毛扇、羽毛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