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治療腹瀉的方法

  腹瀉是一種常見症狀,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糞質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過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膿血、粘液。下面我們具體瞭解下。

  

  ***1***控制感染:根據致病菌選用相應的抗生素治療。一般可用氨苄青黴素、慶大黴素、複方新諾明、氟呱酸等抗生素。

  ***2***補液:輕度脫水可口服補液鹽,嚴重脫水可靜脈輸液。

  ***3***治療休克:調整微迴圈紊亂,糾正酸中毒,可應用血管擴張藥及鹼***物。

  ***4***對症支援治療:腹瀉次數過多者可用止瀉劑,伴有心衰、腦水腫、休克肺、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等;應及早給予對症治療。

  療法中運用推拿的推、捻、捏、提、按、抹等手法,配合其他推拿手法與穴位,治療小兒秋季腹瀉有較好的療效。

  補脾土:脾土穴在拇指橈側邊緣,醫者用左手食、拇指捏住小兒大拇指,用右手指腹循小兒拇指橈側邊緣向掌根方向直推。

  揉板門:板門穴在手掌大魚際平面,醫者用右手拇指指腹旋揉小兒手掌大魚際。

  揉外勞:外勞宮穴在小兒手掌背正中,醫者用右手食指指腹,按揉小兒手掌背中心的外勞宮穴。

  運內八卦:內八卦穴在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至中指根橫紋約2/3處為半徑作圓,內八卦穴為一圓圈。醫者用左手捏住小兒手指,用右手拇指在小兒掌心做圓圈運動。

  摩腹:腹指小兒腹部,醫者用四指指腹或全掌放在小兒腹部做圓周運動。

  按揉足三裡:足三裡穴在膝下三寸外側一寸,醫者用拇指或中指指腹在足三裡穴做按揉。

  捏脊:捏脊時,主要將手法作用於小兒後背的脊柱及兩側,脊柱屬中醫督脈,主一身之陽,捏脊可調理陰陽,健脾補腎。操作時,醫者以雙手食指輕抵脊柱下方長強穴,向上推至脊柱頸部的大椎穴。同時雙手拇指交替在脊柱上做按、捏、捻等動作,共捏六遍。第五遍時,在脾俞、胃俞、膈俞做捏提手法。六遍結束後,用兩手拇指在小兒的腎俞穴輕抹三下即可。捏積療法在每日晨起或上午操作效果最佳。

  快速治療腹瀉的護理:

  腹瀉嚴重者早期禁食給腸道適當的調整時間,緩解期可食用少油膩、少渣、高蛋白、高熱能、高維生素的半流質食物,如細軟少油的米湯、稀粥、面以及淡茶水、果汁等。早期吃些清淡米湯,中期好轉後最好吃麵條等流質食品,這些食物既易於消化吸收,並含有人體所需的大量電解質,又可補充熱量和維生素。少吃多餐。

  2、腹瀉患者不能吃什麼食物:

  1*** 少吃甜食:因糖類易發酵和脹氣。

  2*** 儘量減少吃蔬菜:許多新鮮蔬菜如小白菜、韭菜、菠菜、捲心菜等均含有亞硝酸鹽或硝酸鹽,一般情況下這些蔬菜對身體沒有不良影響。但當人處於腹瀉、消化功能失調,或胃酸過低時,腸內硝酸鹽還原菌大量繁殖,此時食入上述蔬菜,即使蔬菜非常新鮮,也會導致中毒而引起腸原性紫紺。

  3*** 生冷的水果:如番石榴、梨、菠蘿、楊桃、柿餅等生冷瓜果。

  4*** 經油煎、油炸的食物:肉類、蛋、火腿、香腸、醃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