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鷂北鷹意思

拼音 nán yào běi yīng

釋義 鷂、鷹:兩種猛禽。在南為鷂子,在北為老鷹。比喻性格嚴峻的人。

成語出處 《晉書·崔洪傳》:“叢生棘刺,來自博陵,在南為鷂,在北為鷹。”

簡體字 南鹞北鹰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用法 作賓語、定語;指性格剛直嚴峻的人

成語故事 晉武帝時期,御史大夫崔洪為人剛正不阿,清正廉潔,他以敢於直言為著稱,曾經多次直言進諫晉武帝,受到武帝的重用。朝中很多大臣都十分怕他,評論他是:“叢生棘刺,來自博陵,在南為鷂,在北為鷹。”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