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荊葉
藥材名稱:竹茹
名稱出處:《神農本草經集註》
概況
異名:竹皮(《金匱要略》),青竹茹(《神農本草經集註》),淡竹皮茹(《別錄》),淡竹茹(《食療本草》),麻巴(《草木便方》),竹二青(《上海常用中草藥》)。
基源:為禾本科剛竹屬、箣竹屬和牡竹屬中一些竹種的莖稈所刮下的外皮層或其次一層。剛竹屬全世界有50餘種,除少數種外,中國均產。箣竹屬全世界約120種,中國約60種。牡竹屬全世界約35種,中國約20餘種。
原植物:正品竹茹一般為2種: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 var.henonis(Mitf)Stapf ex Renaie(Phyllostachys henryi Rendle),又名甘竹(《廣群芳譜》),白竹(江蘇),毛金竹(浙江)。人面竹Phyllostachys.aurea Carr.ex A.et C Riviere,又名箣竹(《綱目》),布袋竹(《臺灣植物誌》)。另有數種也較廣泛地作為竹茹應用:粉綠竹Phyllostachys glauca McClure,又名淡竹(江蘇)。桂竹Phyllostachys makinoi Hayata。篌竹Phyllostachys nidularia Munro,又名花竹(貴州),槍刀竹(浙江),筆筍竹(廣東)。剛竹Phyllostachys viridis(Young)McClure。青稈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撐篙竹Bambusa pervariabilis mcClure。粉單竹Bambusachungi McClure[Lingnania chungii(McClure)McClure]。大頭典竹Dendroclamopsis beecheyanus(Munro)Keng f.var.Pubescens(P.F.Li)Keng(Sinocalamus beecheyanus(Munro)Mcclure var.pubescens P.F.L1),又名大頭甜竹(《中國竹類植物誌略》)。慈竹Dendrocalamus affinis Rendle(Sinicalamus affinis(Rendle)McClure)
歷史:始載於(《神農本草經集註》)。歷代本草均有記載其功效。如《綱目》謂可治:“傷寒勞復,小兒熱癰,婦人胎動。”清黃宮繡《本草求真》:“竹茹味甘而淡,氣寒而滑,凡因邪熱客肺,肺金失養,而致煩渴不寧,膈噎嘔逆,惡阻嘔吐、吐血、衄血等症者皆當服此。”《中國藥典1985年版》指明竹茹為“淡竹、青稈竹和大頭典竹”。畢培曦(竹的藥用價值初探)指出:“民間尚有用撐篙竹和粉單竹的”。根據所用竹種分佈情況來推斷,長江流域以散生竹中的淡竹為主,次為人面竹、桂竹、篌竹、粉綠竹、剛竹等。華南與西南地區以叢生竹種中的青稈竹為主,其次有大頭典竹、粉單竹、撐篙竹、慈竹等。
形態:淡竹呈小喬木至喬木狀;罕為灌木狀。新稈綠色,老後變灰綠色,每節有2分枝。籜鞘玫瑰紫色,背部常密生有毛,無斑點,緣有纖毛;籜耳紫色,耳緣有毛;籜葉三角形或三角狀披針形,綠色至淡紫色。小枝著葉2~4枚;葉鞘無毛或有微毛;葉舌常綠色;葉片長7.5~16cm,寬1~2cm。小穗叢扇形,2~4枚聚生於最後小枝的頂端。筍期4~5月。(圖見《江蘇植物誌》.上冊.圖250)
生境與分佈:生於低山丘陵或平原上。廣佈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
人面竹與淡竹的主要區別為竹稈的下部節間常短縮腫脹如人面,或其節環互動歪斜。筍期4~5月。(圖見《江蘇植物誌》.上冊.160頁.圖255)生於平原和丘陵地區。分佈於江蘇、浙江、福建,各城庭園常栽培供觀賞。
剛竹與淡竹的主要區別為竹稈表面呈豬皮狀粗糙,在放大鏡下可見白色晶狀小點或小穴;籜鞘為草黃底色上有褐色斑紋;葉片在冬季常轉變為黃綠色。筍期5月中旬。(圖見《江蘇植物誌》.上冊.圖238)常生於丘陵或平原。分佈於長江流域。
粉綠竹與淡竹的主要區別為新稈均勻被粉而呈粉綠色;籜鞘無毛;暗紫紅底色上有褐色斑紋,籜耳及繸毛常退化至不存在。筍期4月下旬。(圖見《江蘇植物誌》.上冊.156頁.圖242)常生長於丘陵或平原。主要分佈於華東。
桂竹與淡竹的主要區別為老稈綠而帶淡棕色,稈籜淡棕色有深褐色斑點。筍期5月中旬。(圖見《臺灣植物誌》.第5冊.727頁.圖版1492)常生於可達海拔1550m的山坡上,自然分佈僅限於臺灣全省。
篌竹與淡竹的主要區別為老竹稈的每枝梢僅有1枚葉片;籜鞘橄欖綠色至淡綠色,上部有白色縱條,中下部有紫色縱條;籜耳很大,腫脹彎曲如鐮刀形;籜葉大而貼生,綠色,基部兩側與籜耳相連。筍期4~6月。(圖見《江蘇植物誌》.上冊.圖248)生於山坡,平原或水邊、分佈於長江流域。
青稈竹與淡竹的主要區別為稈叢生;竹稈自基部第一節即開始分出多枝;籜鞘無毛,具兩枚不等大的籜耳和高2.5~3.5mm的籜舌。筍期秋季。(圖見《中國竹譜》35頁.圖3)生於山坡、平原、河溪邊。原產廣東省。
大頭典竹與淡竹的主要區別為竹稈高達15m,節間圓筒形,常呈之字形折屈,每節具3分枝;分枝極開展,枝鞘具葉8~16枚;葉片矩狀披針形,長約20cm,寬約3.5cm,或長可達30cm,寬達7cm。筍期6~7月。(圖見《中國主要植物圖說·禾本科》.71頁.圖48a及48b)生於平原或山坡。主產廣東省。
慈竹與淡竹的主要區別為稈叢生,高達10m,粗達6cm,節間貼生長約2mm灰白色或灰褐色小刺毛,毛脫落後,則於稈上留有小凹痕或小疣點;葉片質薄,長10~30cm,寬1~3cm。筍期6~9月或12月至次年3月。(圖見《中國主要植物圖說·禾本科》.75~77頁.圖52a及52b)常生於平原或低丘。分佈於陝西、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
粉單竹與淡竹主要區別為稈叢生,頂梢常低垂,節間被白蠟粉且較長,一般長60~80cm或更長。筍期秋季。(圖見《中國竹譜》14頁及圖2幅)常生於溪河邊。分佈於廣東、廣西兩省。
撐篙竹與淡竹的主要區別為稈叢生,其下部節間和籜鞘在幼時常具淡黃色條紋;兩枚籜耳不等大。筍期秋季。(圖見《中國竹譜》.26頁及圖2幅)生於山坡、平原、溪河邊。廣佈於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生藥
採集:砍取莖稈,颳去外層皮,將中間層刮成絲狀,晾乾。
鑑別:本品為不規則的絲條,捲曲成團狀;長短不一,寬5~7mm,厚約0.5mm,淺綠色或黃綠色,略粗糙,纖維性,有縱直的紋理。體輕鬆,質柔軟,有彈性。氣微,味淡。以色黃綠、絲均勻。細軟者為佳。
加工炮製:常用的炮製品有竹茹和姜炙竹茹。 ①竹茹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和硬皮,切段或揉成小團。 ②姜炙竹茹 取淨竹茹,加薑汁拌勻,置鍋內用文火炒至黃色,取出,晾乾,每竹茹100kg,用生薑10kg或乾薑3kg。此外,尚有炒制,硃砂制等炮製方法。
貯藏:置乾燥處,防黴,防蛀。
化學性質
含有cAMP磷酸二脂酶抑制作用的成分,為2、5-二甲氧基-p-苯醌(2,5-Dimethoxy p-benzoquinone)、p-羥基苯甲醛(p-Hydroxy benzoaldehyde),丁香醛(Syringaaldehyde)等。
藥理
竹茹粉在平皿上對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大腸桿菌及傷寒桿菌等有較強的抗菌作用。
參考文獻
西北獸醫學院校刊 195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