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羊花

藥材名稱:九管血

名稱出處:《植物名實圖考》

概況

異名:矮莖硃砂根、開喉箭(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中藥大辭典》),血黨(《中藥志》),散血丹(《廣西藥用植物名錄》)。

基源:為紫金牛科紫金牛屬植物九管血的全株。紫金牛屬全世界約300種,中國約70種。

原植物:九管血A.rdisia brevicaulis Diels,又名活血胎(《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歷史:本品始載於《植物名實圖考》,雲:“九管血生南安,赭莖根,高不及尺,大葉如桔葉而寬,對生,開五尖瓣白花,梢端攢簇。俚醫以為通竅,和血,去風之藥。”綜合文獻,即為本種。

形態:常綠小灌木,高10~15cm;具匍匐生根的根莖,淡紫棕色,肉質。幼枝被微柔毛,除側生特殊花枝外,無分枝。葉柄長1~1.5cm,被細柔毛,葉片堅紙質,卵狀披針形或狹卵形,長7~14cm,寬2.5~4.5cm,頂端鈍尖,基部圓形成闊楔形,邊緣微波狀,有腺點,表面無毛,背面被微毛,具疏腺點;側脈10~13對,近邊緣上彎,連成不規則的邊緣脈。傘形花序,著生於側生花枝頂端,花枝長2~5cm,花序下有1~2片葉,其餘無葉;花兩性,5數;花萼基部連合,萼片披針形或卵形,長約2mm,具腺點;花瓣粉紅色卵形,長5~7mm,頂端急尖,外面無毛,內面被疏柔毛,具腺點;雄蕊的花葯披針形,背部有腺點。漿果狀核果球形,直徑5~6mm,紅色,有腺點,宿存花萼與果梗通常為紫紅色。花期6~7月,果期10~12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3冊.221頁.圖4396)

生境與分佈:多生於海拔400~1260m的山谷、山坡林下陰溼處。分佈於中國西南及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

生藥

採集:夏秋季採收。

加工炮製:洗淨,切碎,晒乾或鮮用。

藥性

功效:通竅利咽,和血祛風。

主治:咽喉腫痛,白喉,跌打損傷,風溼關節痛,風火牙痛。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①《中草藥土方土法》:“防治白喉:鮮矮莖硃砂根60g,加水1000g,小火煎2小時,濾去渣。分8份,每隔2小時服1次。” ②《中草藥土方土法》:“治腰痛:矮莖硃砂根,泡酒服,每日2次。” ③《湖南藥物志》:“治跌打損傷:九管血根30~60g。煎水兌酒服。” ④《湖南藥物志》:“治風溼關節痛、咽喉腫痛:九管血根15~30g,雞血藤30g。水煎服。” ⑤《湖南藥物志》:“治胃痛,風火牙痛:九管血根15g,水煎頻服;或研末每次服9g,每日2~3次,牙痛可擦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