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飛蜥
藥材名稱:梧桐子
名稱出處:《履巉巖本草》
概況
異名:瓢兒果、桐麻碗(《四川中藥志》)。
基源:為梧桐科梧桐屬植物梧桐的乾燥種子。梧桐屬全世界約15種;中國有3種,其中有2種供藥用。
原植物:梧桐Firmiana platanifolia(L.f.)Marsili[Sterculia platanifolia L.f.;Hibiscus simplex L.;Firmiana simplex(L.)F.W.Wight]。
歷史:始載於《本經》,稱桐葉、桐花,均不能定為何種桐樹。《證類本草》載有梧桐插圖。《綱目》雲:“其莢長3寸許,五片合成,老則裂開如箕,謂之橐鄂,其子綴於橐鄂上,多者五、六,少或二、三,子大如胡椒,其皮皺”。《本草經集註》和《植物名實圖考》也有收載。根據以上所述,今考證均系本種。
形態:落葉喬木,高達16m。樹皮青綠色,平滑。單葉互生;葉柄約與葉片等長;葉片心形,掌狀3~5淺裂或深裂,直徑15~30cm,裂片三角形,頂端漸尖,基部心形,表面近無毛,背面略被星狀短柔毛;基出脈7條。圓錐花序頂生,長20~50cm,下部的分枝長達12cm,被短柔毛;花單性,無花瓣;花淡黃綠色;萼5深裂幾至基部,裂片長條形,向外捲曲,長7~9mm,外面被淡黃色短柔毛,內面僅在基部有柔毛;花柄與花近等長;雄花的雄蕊柱與萼裂片等長,下半部較粗,無毛,花葯約15個,不規則地生於雄蕊柱頂端;退化子房梨形且小;面性花的子房圓球形,被毛;雌花的雌蕊具柄,5心皮的子房部分離生,子房基部有退化雄蕊。蓇葖果膜質,有柄,長6~11cm,寬1.5~2.5cm,被短絨毛或近無毛,每一蓇葖中有種子2~4個;種子球形,有皺紋,直徑約7mm。花期6~7月,果期8~10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823頁.圖3376)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1900m以下的村邊、路旁,常栽培作行道樹。分佈於中國華東、中南及河北、四川、貴州、雲南;原產中國。日本也有分佈。
生藥
栽培:適生於溫暖溼潤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均可種植。用種子繁殖,隨採即播,或將種子用溼沙層積貯藏至次年春播。在苗床上按行距30cm開淺溝,然後條播或點播,每畝用種量5~8kg。播後覆土3~4cm,並蓋草保溼,待幼苗出土時逐漸揭去蓋草。育苗期間結合間苗進行中耕除草,按20~25cm株距定苗。當幼苗高1m以上時,即可移栽定植。春、秋兩季均宜移植,株行距各6m左右,穴深30~35cm,穴內用腐熟廄肥、糞土摻混後施入穴底,覆適量土後栽苗1株。栽後澆水定根,封垵。成活後進行粗放培育管理。
採集:秋季種子成熟時將果枝採下,打落種子,除去雜質,晒乾。藥材主產於江蘇江陰、蘇州、宜興、浙江杭州、蘭溪,甘肅,河南,陝西及廣西也產。
鑑別
性狀:種子球形,狀如豌豆,直徑6~9mm;表面淡綠色至黃棕色,微具光澤,有明顯隆起的網狀皺紋。質輕而硬,外層種皮較脆易破裂,內層種皮堅韌,剝除種皮,可見淡紅色的數層外胚乳,內為肥厚的淡黃色內胚乳,油質,子葉兩片薄而大,緊貼在內胚乳上,胚根在較小的一端。氣、味均微。
顯微 種子切面:最外層為1列排列整齊的石細胞,向內為1列扁平的長方形細胞,再向內為10數列排列不整齊的薄壁組織,向內有2列左右排列緊密的結晶層,幾乎每個細胞均含有方晶。內種皮為排列整齊的柵狀層。向內數列細胞為外胚乳。內胚乳細胞排列緊密,除含脂肪油外,還含澱粉粒及糊粉粒。(圖見《中藥志》.第3冊.第2版.576頁.圖367) 粉末淡黃色。 ①外種皮石細胞表面觀多角形,直徑6~22μm,側面觀長方形,長38~48μm,胞腔小。 ②內種皮柵狀層,細胞長柱狀,長約190μm,兩端平截,直徑10~13μm,層紋及胞腔不明顯。 ③外胚乳,為淺紅棕色薄壁細胞,細胞壁連珠狀增厚,直徑15~30μm。 ④澱粉粒單粒球形、長橢圓形、廣卵形、梨形或不規則形,直徑3~13μm,臍點點狀、短縫狀、人字狀及星狀,層紋不明顯。(圖見同上)
貯藏:置乾燥處,防蛀。
化學性質
種子油含蘋婆酸(Sterculic acid)。
參考文獻
藥學雜誌(日) 1970;90:1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