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猴
藥材名稱:人蔘果
名稱出處:《陝西中草藥》
概況
異名:人頭七、開口箭(《中藥大辭典》)。
基源:為蘭科角盤蘭屬植物角盤蘭的全草。角盤蘭屬全世界約40種,中國約35種。
原植物:角盤蘭Herminium monorchis(L.)R.Br.(Herminium tanguticum Rolfe)
形態:陸生蘭,高5.5~35cm。塊莖球形,直徑約8mm。莖直立,無毛,下部生2~3枚葉。葉狹橢圓狀披針形或狹橢圓形,長4~10cm,寬1~2.5cm,近急尖,基部漸狹略抱莖。總狀花序圓柱狀,長達15cm,具多數花;花苞片條狀披針形;花瓣近於菱形,向頂端漸狹,或3裂,中裂片條形,頂端鈍;脣瓣肉質增厚,與花瓣等長,基部凹陷,近中部3裂,中裂片條形,長約1.5mm,側裂片三角形,較中裂片短;退化雄蕊2枚,顯著;柱頭2裂,叉開;子房無毛。(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5冊.621頁.圖8072)
生境與分佈:生於山坡草地。分佈於中國東北及河北、陝西、甘肅。原蘇聯、朝鮮、日本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秋季採挖,晒乾用。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
藥性
性味:甘,溫。
功效:強心補腎,生津止渴,補脾健胃,調經活血。
主治:神經衰弱,失眠頭昏,煩躁口渴,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2g;或泡黃酒飲。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陝西中草藥》:“治虛勞貧血,兩眼昏花:人頭七、盤龍七、鳳尾七、太白洋蔘、黃精各9g,細辛、黨蔘、黃芪各6g,水煎服。”
單方應用:①《陝甘寧青中草藥選》:“治神經衰弱,頭昏失眠:人頭七9~12g,水煎或泡黃酒服。” ②《西藏常用中草藥》:“治貧血腹瀉,營養不良:人蔘果15~30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