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嘴簕
藥材名稱:老鼠足跡
名稱出處:《陸川本草》
概況
異名:地胡椒(《陸川本草》),拳頭菊(《廣西植物名錄》)。
基源:為菊科鵝不食草屬植物鵝不食草的全草。鵝不食草屬全世界約17種,中國約2種。
原植物:鵝不食草Epaltes australis Less.
形態:一年生草本。莖枝鋪散或匍匐狀,長6~20cm,基部多分枝,有細溝紋,無毛或被疏粗毛。葉通常無柄或具長5~7mm的短柄;葉片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1.5~3cm,寬5~11mm,頂端鈍,稀有短尖,基部漸狹,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無毛或疏被柔毛。頭狀花序扁球形,徑約5mm,側生、單生或雙生;總苞半球形,總苞片4層,綠色,幹膜質,無毛,頂端渾圓,鈍或略尖,花序全為管狀花,外圍為雌花,簷部3齒裂,紫色;中央管花兩性,簷部4裂,裂片三角形。瘦果圓柱形,約有10稜,頂端截形,基部常收縮,被短柔毛;無冠毛。花果期3~11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4冊.458頁.圖6330)
生境與分佈:生於旱田或曠野沙地上,分佈於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印度,泰國,中南半島、馬來西亞至澳大利亞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夏、秋季採收、除去雜質,一般鮮用。
藥性
性味:《陸川本草》:“辛,溫。”
功效:祛瘀,理氣,止痛,止血。
主治:跌打損傷,赤眼腫痛。 ①《陸川本草》:“去瘀,止痛。治跌打腫痛,天行赤眼。” ②《廣西藥用植物名錄》:“止血理氣。治內傷,功近石胡荽。”
用法用量:外用:搗敷。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陸川本草》:“治赤眼腫痛:老鼠足跡、田基黃、梨頭草各9g。搗爛敷合谷穴。左眼痛敷右,右眼痛則敷左。”
▸ 做人靠心,不靠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