苧麻根
藥材名稱:沙棗
名稱出處:《新疆中草藥手冊》
概況
異名:四味果(《綱目拾遺》),銀柳(遼寧)。
基源:為胡頹子科胡頹子屬植物沙棗的成熟果實。胡頹子屬全世界約80種,中國約55種。
原植物:沙棗Elaeagnus’angustifolia L.(E.hortensis M.B.Marsch.),又名香柳、刺柳(《中國高等植物圖鑑》),桂香柳(河南),吉格代(維名),則給德毛道(蒙名)。
歷史:《綱目拾遺》果部以四味果之名始載本種,雲:“出祁連山,木生如棗,刻以竹刀則甘,鐵刀則苦,木刀則酸,蘆刀則辛,行旅得之,能止飢渴。”按上所述似為本種。
形態:落葉喬木或喬木,高5~10m,無刺或具刺,刺長30~40mm,亮紅棕色。幼枝密被銀白色鱗片,老時脫落,呈慄褐色。單葉互生,具銀白色纖細的柄,長5~10mm,葉片薄紙質,長圓狀披針形,長3~7cm,寬1~1.3cm,基部楔形,全緣,頂端鈍尖或鈍形,上面幼時具銀白色圓形鱗片,後部分脫落,下面灰白色,密被白色鱗片,有光澤。1~3花簇生於小枝下部葉腋,花銀白色,密被銀白色鱗片,芳香;萼筒鐘形,長4~5mm,上端4裂,裂片寬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3~4mm,內面被白色星狀柔毛;無花瓣;雄蕊4,幾無花絲;花柱上端彎曲,有圓錐形花盤包圍於花柱的基部。果橢圓形,長9~12mm,直徑6~8mm,粉紅色,密被銀白色鱗片,果肉粉質,乳白色。花期5~7月,果期8~10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969頁.圖3668)
生境與分佈:生於山地、平原、沙灘、荒漠,栽培或野生。分佈於遼寧、河北、內蒙古、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河南。
生藥
採集:果熟時採摘。藥材生產於甘肅、陝西、內蒙古、新疆。
鑑別
性狀:果實矩圓狀橢圓形或近球形,長1~2.5cm,直徑0.7~1.5cm;表面黃色,黃棕色或紅棕色,具光澤,被稀疏銀白色鱗毛,一端具果柄或果柄痕,另端略凹陷,兩端各有放射狀短溝紋8條,密被鱗毛。果肉淡黃白色,疏鬆,細顆粒狀。果核卵形,表面有灰白色至灰棕色稜線和褐色條紋8條,縱向相間排列,一端有小突尖,質堅硬,剖開後內面有銀白色鱗毛及長絹毛。種子1粒。氣微香,味甜、酸、澀。
顯微 果實橫切面:花托部分肥厚,表皮細胞1列,外被角質層,有時可見銀白色鱗毛;其下為薄壁組織,外側2~4列細胞多角形,排列緊密,內含黃色至棕色物質,其餘細胞排列疏鬆,內含草酸鈣針晶、方晶和桂晶。最內為果核,由多層纖維和厚壁細胞組成,排列緊密,非木化,外側(果心線部位),有外韌型維管束8個,木質部分成數束,每束內端有~個樹脂道,果核內表面有長絹毛。果皮菲薄,為數列長方形薄壁細胞。種皮表皮細胞類方形,外壁增厚,其下為數列頹廢的薄壁細胞。殘留的1~2列胚乳細胞和子葉細胞均含糊粉粒及油滴。(圖見《中藥志》.第3冊.第2版.422頁.圖271)
理化:取脫脂樣品粉末5g,用乙醇100ml,置沙氏提取器中迴流2小時,提取液濃縮至20ml,點於矽膠G板上,以齊墩果酸為對照,以環已烷-氯仿-丙酮(7∶2∶1)為展開劑,展距12.5cm,噴25%磷鉬酸乙醇溶液,加熱顯色。(圖見《中藥志》.第3冊.第2版.423頁.圖272)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化學性質
含黃酮類[1]。果中主要含40%的糖(其中果糖佔20%),10%左右的蛋白質[2],8種黃酮甙類化合物(總黃酮甙水解後得甙元為山柰酚)[3],蘋果酸、維生素C、少量鞣質[4]。
附 葉含咖啡酸、綠原酸、新綠原酸、(Neochlorogenic acid)[5]、楊梅樹皮素[6]、山柰酚-7-對-香豆醯-3-D-葡萄糖甙(Kaempferol-7-p-coumaroyl3-D-glucoside)、異鼠李素-3-D-葡萄糖-D-半乳糖甙(Isorhamnetin-3-Dgluco-D-galactoside)、3-D-葡萄糖-D-半乳糖基-阿魏醯異鼠李素(3-DGluco-D-galactoferuloyl isorhamnetin)[7],還含兒茶素、表兒茶素、阿魏酸、大量維生素C(0.14%~0.35%)、氨基酸、糖、鞣質[8]。
參考文獻
[1] CA 1940;34:69706 [2] Атлас лекарственных растений СССР 1962:312。
[3] CA 1971;75:93353c。
[4] CA 1977;87:2398f。
[5] CA 1971;74:95420b。
[6]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1982;1(7):1523。
[7] Pol J Pharmacol Pharm 1973; 25:599。
[8] 中草藥 1986;17(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