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生遠志

藥材名稱:楮實

名稱出處:《別錄》

概況

異名:楮(《別錄》),班

(《圖經本草》),楮桃樹(《救荒本草》),醬黃木(《嶺南採藥錄》),楮樹(《植物名實圖考》),角樹子、野楊梅(《江蘇植物誌).構泡(《重慶草藥》),構樹子、谷木子(《上海常用中草藥》),谷樹、構樹(《江西中草藥學》),楮實子、構桃子(《陝西中藥名錄》),沙紙樹、木沙樹、沙樹木(《廣西藥用植物名錄》)。

基源:為桑科構屬植物構樹的果實。

原植物:構樹Broussonetia papyrifera(L.)L′Herit.ex Vent.(Morus papyrifera L.),又名構、谷、楮(《海南植物誌》)。

歷史:構樹,原名楮《別錄》首載,列為上品。《本草經集註》謂:“此即今楮樹也,南人呼谷紙,亦為楮紙。”《綱目》載:“楮、谷乃一種也,不必分別,惟辨雌雄耳,雄者皮斑而葉無椏叉,三月開花長穗,如柳花狀,不結實,歉年人採花食之;雌者皮白而葉有椏叉,亦開碎花結實如楊梅,半熟時,水澡去子,蜜煎作果食。二種樹並易生。葉多澀毛,南人剝皮搗煮造紙,亦緝練為布,……。”根據以上敘述,並考證《植物名實圖考》之附圖,與本植物一致。

形態:落葉喬木,高10~20m。有乳汁,樹皮暗灰色,平滑或淺裂;小枝粗壯,密被絨毛。葉互生;葉柄長3~5cm,密被柔毛;托葉早落;葉片寬卵形至長圓狀卵形,不裂或不規則的3~5裂,幼枝或小樹上的葉更明顯,長7~20cm,寬6~15cm,頂端漸尖,基部圓形或淺心形,邊緣有鋸齒,表面深綠色,具糙伏毛,背面灰綠色,密被柔毛;基出脈3條。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成柔夷花序,腋生,長3~8cm,下垂,花被片4,基部合生,雄蕊4枚;雌花序頭狀,直徑1.2~1.8cm,苞片棒狀,先端有毛,花被管狀,花柱側生,絲狀。聚花果球形,直徑2~3cm,肉質,成熟時桔紅色;小核果扁球形。花期4~7月;果熟期7~10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1冊.481頁.圖962)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200~1200m的山坡、山谷、平原或村鎮附近。分佈於中國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朝鮮、日本、越南、印度也有分佈。

生藥

栽培:對氣候的適應性較強,對土壤選擇不嚴,但以土層深厚、肥沃、溼潤為佳。用分株繁殖,在冬季選擇健壯的結果母樹,將根部挖傷或挖斷,次年春季根部受傷處,萌生出幼苗,撫育1~2年即可移栽。移栽可在冬季落葉後或早春進行,行株距各5m,每穴栽植1株。在成片造林時,應栽些雄樹,以利授粉。栽後注意中耕除草和撫育管理。也可在春季進行種子播種育苗,第2年出圃定植。

採集:秋季採摘成熟果實,洗淨,晒乾,除去灰白色膜狀花被。藥材主產於河南、湖北、湖南、山西、甘肅。

鑑別

性狀:果實偏圓形或扁卵圓形,長2~2.5mm,直徑1.5~2mm,厚至1mm;表面紅棕色或棕色,有網狀皺紋或瘤狀突起,一側有縱稜脊隆起,另側略平或有凹槽,有的具子房柄,偶有未除淨的灰白色膜質花被。果皮堅脆,易壓碎,膜質種皮緊貼於果皮內面,胚乳類白色,富油質,胚彎曲。氣無,味淡。

顯微 果實橫切面:果皮表皮細胞類方形或徑向延長,壁薄。其下為1列柵狀細胞,波狀排列,細胞壁細條狀增厚,壁粘液化,有殘留細條狀增厚部分。含晶厚壁細胞1列,最內的厚壁細胞層次及界限不清楚,僅見增厚壁的紋理。種皮細胞1列,內壁及側壁增厚,表面觀垂周壁呈緊密的念珠狀增厚。胚乳及子葉薄壁細胞富含脂肪油及糊粉粒。(圖見《中藥志》.第3冊.第2版.616頁 圖390)

理化:取樣品粗粉0.1g,加乙醚2ml,冷浸20分鐘,濾過,濾液揮去乙醚,殘渣加氯仿0.5ml溶解,點於矽膠G板上,以環乙烷-乙醚-冰醋酸(7∶3∶0.1)為展開劑,展距10cm,碘蒸氣顯色。(圖見同上.圖391)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化學性質

果實含皁甙0.51%、對香豆酸(P-Coumaric acid)[1]、維生素B、油脂。種子含油31.7%,油中含非皂化物2.67%,飽和脂肪酸9.0%,油酸15%,亞油酸76.0%[2]。

參考文獻

[1] 江蘇省植物研究所等.新華本草綱要.第2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13。


[2] 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