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草

藥材名稱:小葉桑

名稱出處:《廣西藥用植物名錄》

概況

異名:小巖桑(《貴州草藥》),野桑(《廣西藥用植物名錄》)。

基源:為桑科桑屬植物雞桑的葉。

原植物:雞桑Morus australis Poir,(Morus acidosa Griff.)

形態: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15m。枝開展;冬芽大,圓錐狀卵形。葉互生;葉柄長1~1.5cm,被毛;托葉披針形,早落;葉卵形,長5~14cm,寬3.5~12cm,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截形或近心形,邊緣有粗鋸齒,不裂或3~5裂,上面粗糙,下面脈上疏生短粗毛;基生脈3出。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序長1.5~2.5cm,被柔毛,具短梗,花綠色,花被片4,覆瓦狀排列;雄蕊4枚,與花被片對生,退化雌蕊陀螺形;雌花序較短,卵圓形,長約1cm,密被白色柔毛;花被片4,長圓形,結果時增大成肉質,子房1室,柱頭2裂與花柱等長,宿存。聚花果長1~1.5cm,成熟時紅色至暗紫色。花期3~4月,果期4~5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1冊.958頁.圖957)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200~1500m的山坡林下灌叢和村落附近。分佈於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及陝西、甘肅。朝鮮、日本、印度也有分佈。越南、寮國、柬埔寨間有栽培。

藥性

性味:甘、辛,寒。

功效:清熱解表。

主治:感冒咳嗽,頭痛,咽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