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地黃

藥材名稱:土木香

名稱出處:《圖經本草》

概況

異名:祁木香(《河北藥材》),藏木香(《中藥志》),瑪奴(藏族名),熱散衣勒特孜(維吾爾族名)。

基源:為菊科旋覆花屬植物土木香或總狀土木香的根。旋覆花屬全世界約100種,中國有20餘種。

原植物:土木香nula helenium L.,總狀土木香Inula racemosa Hook.f..又名藏木香(《中藥志》)。

歷史:為常用中草藥。土木香之名,原出自《圖經本草》。祁木香之名系因本品栽培於祁州(今河北安國)而得名。經本草及商品藥材考訂,土木香原植物為菊科旋復花屬植物土木香及同屬相近種總狀土木香的根。《中國藥典1977年版》,以藏木香名收載,1985年版和1990年版,改以土木香(藏木香)名收載。《中藥志》1982年版分別收載土木香和藏木香。兩種植物雖同為菊科旋復花屬,藥用功效相似,但蒙醫所用藏文處方“瑪奴”為土木香的根,而藏區藏醫所用則為總狀土木香的根。

形態:多年生草本,高1~2m,全體被短柔毛。主根肥大,圓柱形或長圓錐形,有香氣。莖直立,具縱稜。基生葉有柄,橢圓狀披針形,長25~50cm,寬10~15cm,頂端急尖,基部漸狹下延成翅狀,邊緣具不整齊粗鋸齒,表面粗糙,背面密被白色或淡黃色絨毛;莖葉較小,互生,無柄,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頂端急尖,基部耳狀,半抱莖。頭狀花序腋生或頂生,具短柄或長柄,排成傘房狀花序;總苞片5~6層,外層葉質,寬卵圓形,頂端鈍,常反折,被茸毛,內層長圓形,頂端卵圓狀三角形,幹膜質,最內層線形。舌狀花黃色,雄性,舌片線形,長2~3cm,寬2~2.5mm,頂端有3~4淺裂;管狀花兩性,5齒裂。瘦果4~5面形,有稜和細溝,長3~4mm;冠毛汙白色,長8~10mm.花果期6~9月。(圖見《中藥志》.第1冊.第2版.87頁.圖61)

生境與分佈:生於低山河谷及河邊。分佈於新疆;東北及河北、陝西、甘肅、河南、浙江有栽培。廣泛分佈於歐洲、亞洲中部和西部,原蘇聯西伯利亞至蒙古北部。

總狀土木香與土木香的主要區別在於:頭狀花序排成總狀,無花序梗或有短花序梗;莖常有分枝。花果期6~9月。(圖見《中藥志》.第1冊,第2版,91頁,圖64)。生於海拔700~1500m的水邊荒地、河灘或溼潤的草地。分佈於新疆天山和阿爾泰山一帶;陝西、甘肅、湖北、西藏有栽培,北京也有少量栽培。

生藥

栽掊 對氣候適應性較強,宜於砂質壤土上種植。忌連作。於9~10月收穫時,切取根頭,按其大小和芽的多少,順其自然生長狀況,再切成數塊,每塊有壯芽1~2個,作種用。栽時,在整好的畦上開行株距各33cm的穴,深10cm左右,每穴栽種塊1個,芽頭向上。栽後覆土或蓋上土雜堆肥。每年結合中耕除草,用人畜糞水或過磷酸鈣肥追施2~3次;及時摘除花莖,促使根部發育。亦可在春季用種子繁殖。

採集:霜降後葉枯時採挖,除去莖葉、鬚根及泥土,截枝,較粗的縱切成瓣,晒乾。藥材主產於河北。新疆、甘肅、陝西、四川、河南、浙江等地亦產。

鑑別

性狀:根圓柱形或長圓錐形,稍彎曲或扭曲,少數為圓錐狀的短段或不規則和塊片,長10~20cm,直徑5~20mm;表面深棕色,具縱皺紋及不明顯的橫向皮孔,頂端有稍凹陷的莖痕及棕紅色葉柄殘基;根頭部稍膨大,多以切開或斜切成截形,邊緣稍向外反捲。質堅硬,不易折斷,折斷面不平坦,稍角質樣,乳白色至淺黃棕色,形成層環明顯,木部略顯放射狀紋理。氣微,味微苦而灼辣。以根粗壯、質堅實、香氣濃者為佳。

理化:取樣品粉末適量,按“木香”項下方法進行薄層色譜以土木香內酯為對照。(圖見《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圖138)

加工炮製:取原藥材,揀盡雜質,水潤後切成厚片,晒乾。或麩拌煨黃後使用。

化學性質

根及根莖含揮發油1%~3%,油中主成分為土木香內酯(Alantolactone)、異土木香內酯(Isoalantolactone)、二氫土木香內酯(Dihydroalantolactone)、二氫異土木香內酯(Dihydroisoalantolactone)、土木香酸(Alantolic acid)、土木香醇(Alantol)、原奠(Proazulene)[1]。

另含菊糖達44%,乙酸達瑪二烯酯(Dammaradieny lacetate)、無羈萜(Friedelin)、豆甾醇和谷甾醇[2,3]。

從藏木香中分離出土木香內酯、異土木香內酯、β-谷甾醇及其甙[4],別土木香內酯(Alloalantolactone)(1)[5]和藏木香內酯(Inunal)(2)和異別土木香內酯(isoalloallantolactone)(3)[6]。

參考文獻

[1] Хцмця прмродных Соедцненецu 1974;10:254 。


[2] 藥學雜誌(日) 1963;83:801 。


[3] CA 1970;72:397509t 。


[4] CA 1978;89:16017o 。


[5] Indian J Chem Sect B 1983;22B(3):286 。


[6] Phytochemistry 1985;24(9):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