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駕駛模擬訓練

[拼音]:Tangsen lilun

[英文]:Townsend theory

解釋氣體放電機制的最早理論。由英國物理學家J.S.E.湯森於1903年提出。湯森在實驗中發現,當兩平板電極之間所加電壓增大到一定值時,極板間隙的氣體中出現連線兩個電極的放電通道,使原來絕緣的氣體變成電導很高的氣體,有放電電流通過,間隙被擊穿。湯森用氣體電離的概念解釋這一現象。他設想有n0個自由電子在電場作用下由陰極向陽極運動,只要電場足夠強,電子在與氣體分子碰撞時會引起後者電離,發展成電子崩。若每個電子在電場中移動單位距離時產生的電離次數為α(湯森電離係數),則可推知n0個自由電子在由陰極向陽極運動中經過距離n後將增加到n0ead,而每個電子產生的正離子-電子對數為ead-1。正離子在電場作用下向陰極運動,設每個正離子撞擊陰極時引起的電子發射(稱二次電子發射)的概率為r,則n0個自由電子引起電離後產生的二次電子數為rn0(ead-1)。要使放電持續不斷,則需使rn0(ead-1)=n0或r(ead-1)=1,這就是湯森自持放電的條件,又稱湯森判別式。

對於不同間隙介質都有不同的臨界擊穿電場強度Ec(大氣中約30kV·cm-1)。間隙中的電場E低於Ec時,間隙不會擊穿。在湯森判別式中,電離係數α 隨外加電場強度E的增強而增大,因此電子的電離效應也加強。α 值必須足夠大才能產生足夠的電離次數及離子數,滿足自持放電條件使間隙被擊穿。實際過程比這要複雜一些,例如間隙中空間電荷的積累會引起電場畸變;陰極表面還存在光電發射和其他粒子轟擊陰極表面的過程;間隙氣體中還有光電離和電附著作用等。雖然自持放電包括的過程比較複雜,但判別式的形式仍是

其中rm為包括了各種陰極表面過程的二次電子發射概率,μ為氣體吸收係數。利用高速示波器可以測出放電發展過程中的電流變化。電流的週期性變化說明間隙中電離、陰極發射電子等一次次的迴圈。不滿足自持條件時的放電,電流逐步減為零,此時間隙中氣體未擊穿,仍保持絕緣狀態。湯森理論只適用於氣壓比較低、氣壓與極距的乘積(Pn)比較小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