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穿造句

(1)聽到你說話,我就立刻石化..

(2)然而在秦刻石這一精神目的實現的過程中,同時也創立了一種可以使書法更長久留存的形式,開拓了一個新的藝術天地.

(3)在其東南邊的懸巖上,有一橫長形刻石,岩石南面比較光滑,刻有一幅六人騎馬的出行圖,畫面之大。

(4)秦刻石則是在此前石鼓文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碑系開山之作.

(5)海嘯之後,人們準備刻石紀念這次災難的受害者.

(6)在磨石磨木漿的生產中,磨石的刻石是一項重要的技術課題,傳統的刻石技術存在諸多缺點。

(7)西安碑林收藏有許多刻石珍品.

(8)近幾年來,日本書法界為保護大基山的鄭道昭刻石先後捐資630萬元,建造了四個保護碑亭,成為佳話。

(9)秦代頌體文學成就體現在李斯七篇刻石文上。

(10)時光流轉,千年歲月也只能在腐朽的歷史刻石留下烙痕,在茫茫紅塵俗世之中,何謂真法!一塊石頭,一個少年,一份情思,一段隱沒的傳奇,命運的軌道開始偏移。

(11)宋代晏袤評《開通褒斜道刻石》時就稱“今《何君碑》不傳”。

(12)中,嶗山廟宇碑碣毀壞殆盡,所幸摩崖刻石質地堅硬,有的高不可及,鑿砸困難,殘存尚有100餘處。

(13)這一情形,其實和秦始皇琅邪刻石自我標榜諸言辭中所謂“皇帝之功,勤勞本事”,“憂恤黔首,朝夕不懈”,“細大盡力,莫敢怠荒”的說法大體一致的。

(14)南崮海拔510米,山巔有龍興寺,尚存金代刻石多處;北崮海拔542米,有兩條登山通道,其一順巨石巖隙,蜿蜒而上,路窄坡陡。

(15)因以刻石之詞命寅恪,數辭不獲已,謹舉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後世。

(16)盧元忌置碑僻據山阜,崔瑗刻石枕康衢。

(17)因以刻石之辭命寅恪,謹舉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後世。

(18)初,太宗以文德皇后之葬,自為文,刻石於昭陵;又琢石象平生征伐所乘六馬,為贊刻之。

(19)上親制《起義堂頌》及書,刻石紀功於太原府之南街。

(20)延壽等以其眾降,因名所幸山為駐蹕山,刻石紀功焉。

(21)很有可能你所談到的在墳墓中如此多的知識,一張羊皮稿,或一塊刻石,可能被送到幾乎全部無意識的發掘者。

(22)上面刻下的是秦獻公十一年作的十首四言詩,是我國最早的刻石文字,經過失而復得,得而復失。

(23)我是那上京應考而不讀書的書生,來洛陽是為求看你的倒影,水裡的絕筆,天光裡的遺言,挽絕你小小的清瘦,一瓢飲你小小的豐滿,就是愛情和失戀,使我一首詩又一首詩,活得像泰山刻石驚濤裂岸的第一筆……溫瑞安

(24)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修建豪華的阿房宮和驪山墓,先後進行五次大規模的巡遊,在名山勝地刻石紀功,炫耀聲威。

(25)在清代碑學書法風潮中,諸多文人書家關注北朝碑版書跡,對其中眾多出自民間的刻石書法,以文人書法之“雅”融通其天真拙樸之別趣,開闢出新境界。

(26)至今許多名勝古蹟、佚事傳聞與書法有關,匾額楹聯、摩崖刻石、聖旨諫書都是一件件的藝術品。

(27)進入石屋,葉峰就瞧見一個身穿藍衣,粉妝玉砌的少女在為一個手持刻刀,正在雕刻石雕的老者倒酒,酒是乳白色的,散發出羊奶的香味(造 句 網)。

(28)他還積極為敦煌旅遊景點和市區門面作詩撰聯,通過掛匾刻石,烘托文化氛圍。

(29)學習隸書傳統,除東漢時期的碑刻外,還有古隸階段的木牘、簡帛、刻石,其風格之多樣、造型的奇特、趣味的多變,會給學隸書者提供豐富的資訊。

(30)北宋滅後蜀以後,宋太宗趙光義鑑於後蜀政治腐朽、不戰而敗的歷史教訓,下令將這16個字頒於各府州縣,刻石立於大堂前,以警醒各級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