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皮
藥材名稱:野香薷
名稱出處:雲南
概況
基源:為脣形科冠脣花屬植物雲南冠脣花的乾燥全草。
原植物:雲南冠脣花Microtoena delavayi Prain(M.deLavayi Prain var.vera Prain;M.tenuiflora C.Y.Wu)
形態:多年生草本,高1~2m。莖四稜形,被短柔毛。葉心形至心狀卵形,長5~16.5(18)cm,寬3~13(14)cm,先端短尖,基部截狀楔形至心形,邊緣具小突尖的圓齒狀粗鋸齒,兩面被短伏毛。二歧聚傘花序,腋生,或組成頂生的圓錐花序;總梗長1.5~6cm;花萼鐘形,長約6.5cm,寬約3mm,齒5,狹披針形,後面1齒長約3mm,其餘4齒長1.5~2cm。花冠黃色;盔藍色,冠筒基部寬約1.5mm,至喉部寬達5.5mm,冠簷二脣形,上脣盔狀,直立,下脣與之等長,先端3裂,裂片圓形,中裂片較大。雄蕊4,近等長,花絲無毛;花柱先端極不等二淺裂;子房裂片球形,無毛。小堅果扁圓狀三稜形,直徑約2mm,黑褐色。花期8月,果期9~10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66卷.67頁.圖版10.10~20)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2200~2600m陰溼的林內、灌叢中或林緣、路邊及草坡上。分佈於雲南西北部、中部、中南部至西部。
藥性
主治:《新華本草綱要》:“腹痛,風溼痛。”
▸ 愛笑的鯊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