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生花
[拼音]:Changcheng
[英文]:Great Wall
由綿亙的城牆和關隘、敵臺、烽火臺、城堡等組合而成的中國古代軍事防禦工程體系。從春秋戰國到明代的2000多年間,有 8個諸侯國、10多個王朝修築過長城。其中,橫貫中國北部的秦、漢、明長城,均超過5000公里,俗稱萬里長城。
簡史
長城是中國古代諸侯國之間、封建王朝與民族統治集團之間軍事鬥爭的產物。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互相征伐,戰爭頻繁,彼此為防禦計,先後各在封土邊疆築起數百至數千裡的長城。公元前7世紀,楚國在繒關(今河南方城)東北率先興修方城(即楚長城),隨之,齊、魏、韓、燕、趙、秦和中山等國相繼興築。此後,秦、漢、北魏、東魏、北齊、北周、隋、遼、金及明等朝代,均興築長城,規模最大的當推秦、漢、明三代。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秦統一六國後,為防止諸侯勢力復辟,拆毀了原六國之間的長城;為抗禦北方匈奴威脅,命大將蒙恬督率數十萬軍民,將原秦、趙、燕三國北方的長城,修整連成一體,稱秦長城,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北傍陰山,東至遼東,綿延萬餘里。(見彩圖)
西漢初,北方匈奴多次南犯。高祖劉邦率軍反擊,曾被匈奴冒頓單于圍於白登(今大同東北)。文帝時,匈奴一度逼近京畿,威脅長安。武帝為消除北方邊患,在主動出擊匈奴的同時,大規模重築長城,包括:復繕秦長城,增築河西長城(一線自黃河沿岸向西至酒泉、玉門,一說至鹽澤;一線起酒泉北折至居延)和塞外列城。漢長城的總長度約 1萬公里,是中國古代最長的長城。
明初,元朝統治者後裔伺機南下復辟;中期,蒙古瓦剌部興起,屢次南犯;後期,又受東北女真族威脅。因此明代多次修築長城,歷時200多年,始完成西起甘肅嘉峪關,經寧夏衛、榆林衛、山海衛向東延伸至鴨綠江邊(山海衛至鴨綠江邊一段,亦稱壕垣)的明長城,長達6300餘公里。通常所指的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山海關段,即為明長城的主要部分 (見彩圖)。
此外,還有北魏修築的東起赤城、西至五原和東起居庸關、西至河曲的兩道長城,合計達1500餘公里。北齊修築的西起總秦戍(今山西大同附近)東至渤海的長城,達1500餘公里。金代曾先後修築過新舊兩道長城。新長城東起今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尼基爾鎮,西至包頭附近,長約2500公里。舊長城位於新長城以北,橫亙於今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和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長約700公里。
兵要
歷史上,鑑於北方少數民族的奴隸主和貴族時常南犯,防不勝防,若“屯兵戍守,寡則艱於應敵,多則困於轉輸”,有的政治家主張築長城以抗禦。西漢晁錯提出“高城深塹”,“發卒以治塞”。西漢桑弘羊認為,“不能無城堡而御強暴”,“有備則制人,無備則制於人”。北魏高閭向孝文帝獻策:“北狄……所長者野戰,所短者攻城。若以狄之所短奪其所長,則雖眾不能成患,雖來不能內逼”,主張“於六鎮之北築長城,以御北虜。雖有暫勞之勤,乃有永逸之益,如其一成,惠及百世”。可見古人對長城之倚重。
長城的佈局,主要是根據軍事態勢、地理形勢和地形情況而定。秦、漢兩代分別奠都咸陽、長安(今陝西咸陽、西安)。是時,匈奴佔河南(今黃河以南之河套地區),據河西(今甘肅河西走廊地區),均威脅京畿,故“所急在西北”,因而秦“收河南,築長城”;漢北擊匈奴。增築河西長城和塞外列城。明朝遷都北京後,先有蒙古瓦剌部入犯,後有女真進逼,東勝(今內蒙古托克托縣治)棄守,大寧(今內蒙古寧城以西)淪失,大同、宣府、薊州裸露,土木堡之戰,英宗被虜,進而危及京師,故“所急在東北”。所指東北,包括遼東、薊州、宣府、大同四鎮。遼東鎮西經山海關與薊州相連,京師有事,可東西應援。薊州鎮有燕山山脈橫貫全境,地勢險要,為京師天然藩屏。宣府南望京師,北控沙漠,攻者犯京,首當其衝;大同為東犯京師、南犯山西必窺之地。因而,明代東北部長城,經大同、宣府沿燕山至山海關,再沿遼西走廊西側,經北鎮東折達鴨綠江邊。
山西位處京畿左翼,與燕冀互為脣齒。太行山逶迤屏擁於東,黃河蜿蜒阻隔於西,大同蔽護於北,內地山巒起伏,通道少,險隘多,雁門、寧武、偏頭三關尤為緊要,古人稱:“全晉安危視三關”,三關安,則全晉安;“全晉安,則京師安”。故於三關一線向東經平型、倒馬、紫荊至居庸諸關築內長城。為加強三關防禦,在偏頭關外築四道城牆,雁門關外築大石牆3道,小石牆25道。並在靈丘以南,沿太行山,經今淶源、井陘至邢臺以西的黃澤嶺,修築一條南北長城,以為京畿翼側屏障。
長城的選址,是“因地形用險制塞”。凡有險要,劈山築城,斷谷起障,使天然地形與人工築城互為補充。長城是以關隘、敵臺為重點,烽火臺為前哨,城牆作依託,點線結合,以點護線而形成的完整防禦工程體系。城牆是長城的主體,隨地勢而築,在山地多建在山脊或陡崖上,使城牆更加高峻難攀;在平地通常建在江河沿岸,以形成江河和城牆兩重障礙。關隘,是長城的要害部位,防守重點,多設在高山峽谷險要之處,或河谷會合轉折之地,或平川往來必經之路,以少數兵力扼守,即可收“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效。敵臺騎牆構築,與城牆連成一體,是戍守長城的重要戰鬥工程設施。烽火臺也稱煙墩或烽燧、烽堠,多建於山頂、高阜視野開闊之處,遇有敵情,晝則燃煙,夜則舉火,專供傳遞軍情所用。此外,在重要關隘內外交通方便、利於運動、易守難攻之地,還建有獨立的城堡,作為屯兵、儲糧之處,亦作掩護、支援之用。歷代長城各有其特點,惟明代,由於軍隊裝備火器,在長城重要地段南北修築了許多城堡、敵臺和煙墩,並在重要城堡加築羅城、翼城,以增多防禦層次,加大防禦縱深;沿長城一線還設定都司和衛所,在配置體系和建築技術方面更臻完備。
武備
自秦漢以來,歷代王朝,常在長城沿線設重兵戍守。秦始皇設隴西、北地、上郡、九原、雲中、雁門、代郡、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和遼東12郡,進行戍守和墾殖。漢於河西置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並在河套地區築朔方城,移民屯戍。明置遼東、薊州、宣府、大同、榆林、寧夏、甘肅、太原和固原 9鎮。每鎮轄若干衛、所、關、口、寨、營、堡等。據《讀史方輿紀要》和有關史料記載,其中:遼東鎮,轄區長城975公里,設衛25、所11、關2、營堡100,守備兵力99875人;薊州鎮,轄區長城600公里,設關113、寨72、營43、城11、堡61,守備兵力78620人;宣府鎮,轄區長城606公里,設衛10(一說12)、所1、關堡28,守備兵力126395人;大同鎮,轄區長城347公里,設衛8、所7、堡583,守備兵力54150人。長城沿線共設關、寨、營、堡等 1400餘個,計有守備兵力60餘萬,多時達 100萬人左右。
長城是中國曆代各族勞動人民高度創造力和智慧的結晶。在主要以刀、矛、弓、箭為作戰武器的古代,高大堅固的長城,對防禦遊動不定的騎兵,保護中原經濟文化發展,保障人民生活安定,發展邊遠地區農牧生產,以及保護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都曾起過重要作用。但修築長城,工程浩大,勞民耗資,曾給當時廣大勞動人民帶來繁重勞役和沉重負擔,甚至死亡。如今,長城雖已失去其原有軍事價值,卻仍然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中華民族歷史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