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生花美術教學設計(通用15篇)
妙筆生花美術教學設計(通用15篇)
作為一名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物件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妙筆生花美術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妙筆生花美術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
第12課 妙筆生花(活動二)
教學目的:
(1)學習和掌握中國畫的筆墨技巧,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中國傳統繪畫的興趣。
(2)運用中國畫的表現方法,把握筆墨的濃淡變化表現出花卉和蔬果的形象特徵。
教學過程:
一、欣賞活動。
中國名家花鳥畫欣賞,使學生對中國畫花卉有一個初步的印象,並向學生進行評析,激發學生的繪畫興趣。
二、觀察活動。
教師在黑板上隨意幾筆示範花卉的畫法(強調隨意幾筆),使學生更直觀地瞭解畫法。並感受到學中國畫並不是很難的事,增強學生信心。學生仔細觀察教師示範,為嘗試繪畫做準備。
三、嘗試活動。
請幾位學生上臺,透過剛才的觀察,試畫一幅。其他學生在下面自己試畫。學生透過觀察自己嘗試繪畫,親身感受一下繪畫的樂趣。
四、練習活動。
教師再次具體講解繪畫步驟,學生在具體步驟的指導下再次進行練習。
教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講評,指出不足,發揚優點。
五、再欣賞活動。
學生透過觀察媒體的演示其他花卉的不同畫法,學習花卉的其他畫法。教師再次示範,邊畫邊講解具體繪畫步驟並板書
1.用硃砂畫花瓣,側鋒用筆
2.淡墨中鋒畫枝
3.淡墨側鋒添葉
4.濃墨中鋒畫蘊含蕊、葉筋
學生自己練習教師用多媒體展示其他不同畫法的花卉,並簡單示範,使學生掌握不同的畫法
六、創作活動。
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繪畫知識,進行自由創作繪畫。學生再次進行綜合創作
七、點評活動。
教師對學生的繪畫進行講評,學生自己對自己的繪畫進行自評或互評。
妙筆生花美術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感受並瞭解中國畫的形式美,培養學生對我國傳統繪畫藝術的熱愛。
2、學習和掌握中國畫的筆墨技巧,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中國傳統繪畫的興趣。
3、運用中國畫的表現方法,把握筆墨的濃淡變化表現出花卉和蔬果的形象特徵。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瞭解水墨繪畫的表現方法及筆墨技巧。
難點: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對工具的熟悉和控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匯入新課: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精彩的影片資料,你們想不想看一看?下面,請同學們看大螢幕,這位畫家表現的是什麼內容?是以哪種繪畫形式表現的?(出示影片課件)大家說的都很好,一支小小的毛筆,輔以水、墨、宣紙、色彩,能把世間萬物都表現的淋漓盡致,真是——妙筆生花呀!(板書課題)
2、明確目標:本節課我們將共同學習《妙筆生花》這課。
3 、預期效果:老師相信大家一定能夠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出絢麗多彩的作品。
二、民主導學
任務一:學生自主探究。
下面,請同學開啟課本第28頁,結合圖示,感受“妙筆生花”妙在何處?(生自學課本中的作品,感受中國畫的筆墨變化韻味,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大家可以嘗試表現一下麼?
哪位同學能到前面給大家演示一下?(請一名同學上臺演示)
師生共同評價。
教師講解示範,學生學習和了解中國畫的筆墨技巧。
妙筆1、用筆:
中鋒與側鋒:中鋒圓厚,一般表現線條、點厾;側鋒活潑,可表現大的塊面。
順鋒與逆鋒:順鋒流暢,逆鋒老辣。
妙筆2、用墨(一):
墨分五色。即:焦、濃、重、淡、清。如音樂中的唱名,透過墨色變化產生畫面節奏和韻律的美感。
妙筆3、用墨(二):
濃墨:精神。淡墨:清雅。
枯墨:蒼勁。溼墨:滋潤。
妙筆4、用墨(三):
蘸墨法。積墨法。
潑墨法。破墨法。
任務二:師生合作探究。
自然界的花形態多樣,顏色豐富。我們畫家筆下的花也不例外。(出示課件)
1、齊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曾被授予 “人民藝術家” 稱號。齊白石出身貧寒,但他學習刻苦,在詩、書、畫、印等方面均達到很高的造詣,成為中國現代美術大師。他的作品博採眾家,融合了傳統文人畫與民間美術的特點,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面貌。如紅的花(還有印章)、綠的葉、黑的字、白的紙互相對比,豔而不俗。
2、董壽平(1904-1997)當代著名畫家、書法家。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榮寶齋顧問,北京中國畫研究會名譽會長,山西省文物研究會名譽會長。董壽平筆下梅花,濃淡相宜,扶疏有致。老杆嫩枝一齊擱,開合有致,枝條舒展,枝茂花繁,繁中有簡,簡中有繁,繁而不亂,簡而有據,開闢了一片欣欣向榮、歡快舒朗的賞梅新天地。
3、吳冠中,江蘇宜興人,當代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他力圖把西方油畫與中國傳統藝術精神、審美理想融合到一起。作品和諧、清新的色調,寧靜、淡美的境界,產生一種抒情詩般的感染力。
任務三:學生自主創作。
安排學生在限定的時間裡自由畫出自己感興趣的花卉作品。
採用所學妙法,大膽運用水墨色,畫一幅你所熟悉的花卉圖。
三、總結
1、你認為哪幅畫是你心目中的妙品呢?妙在哪裡?
2、小結本課。
只有親近自然,不斷學習,才能真正做到“妙筆生花”。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中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筆墨功底,畫畫更多題材的好作品,將中國畫藝術發揚光大。
妙筆生花美術教學設計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領域,在《彩墨遊戲》一課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水墨畫的興趣,在“玩”的基礎上,運用己瞭解的水墨畫的基本表現方法來描繪表現各種不同物體形象。讓學生在充分的藝術實踐中發揮主動性,啟發想象,達到兒童思維能力的訓練,進而達到兒童基礎情感的培育和自身個性的發展。
2、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情況的把握,我確定本課三點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熟悉中國畫工具、材料,初步掌握簡單的傳統寫意技法。
能力目標:運用中國畫的表現方法,把握筆墨的濃淡變化表現花卉的形象特徵。
情感目標:透過對中國畫的學習,使學生感受中國畫的形式美,培養學生對傳統藝術的熱愛。
根據課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我把教學重點確定為:有意識地塗抹點染表現濃淡乾溼效果的花卉圖。
教學難點:墨色的濃淡幹溫效果與物象表現有機結合。
二、說學情
透過《彩墨遊戲》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體驗墨色在生宣紙上的豐富變化,學生好奇心強,思維活躍,隨意性強,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現畫面,本課十分合適學生大膽表現。但是學生對用筆用墨較拙手,缺少變化,在“潤筆”方面掌握不夠。
三、說教法
創設良好的課堂學習情境是有效地激發學生藝術創造力的必要手段。藝術課程的學習尤其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而影片欣賞具有很強的衝擊力。同時依照教學方法的最佳化原則和本課內容特點,我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範例教學法、演示法、練習法。
四、說學法
在學法上主要透過觀賞、探討,嘗試體驗進行創造表現,以達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表現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說教學過程我分為五個環節進行。
(一)欣賞激趣
開始上課了,我充滿激情地說:“同學們,看,神筆馬良來到了我們的教室。”(緊接著我用出示神筆馬良圖)“請同學們仔細看看,神筆馬良手中拿的是什麼筆?”學生的回答是毛筆後,我接著說:“神筆馬良給我們帶來了一幅神奇的畫,想不想看?”(接下來繼續播放國畫動畫)讓學生感受傳統中國畫之美。
看了國畫動畫,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調動起來,情緒隨之高漲,他們目不轉睛地看著動畫卡片。
這時,我順勢引出問題,剛才的畫是用什麼工具、材料作畫的呢?誰知道請說說。
學生在我的提問下紛紛舉手踴躍發言。接著我根據學生的發言進行小結:“同學們真聰明,對了就是毛筆、中國畫顏料、墨汁、宣紙等為中國畫工具、材料。”
然後,我趁勢引入課題,進行板書:
《妙筆生花》(活動一)
二、探討方法,嘗試體驗。
這裡我分兩個小環節進行。
1、觀察
我用出示韓墨的《雨餘秋更清》
我讓學生仔細觀察,並同桌互說這幅畫給你什麼感受?接著全班交流,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我進行小結:“塗抹點染的墨痕在宣紙上可以產生濃淡乾溼的變化。能引起豐富的聯想,再添上幾筆又有了生動的形象。”
在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寫意畫的形式美之後,學生開始按捺不住,躍躍欲試,這時學生的作畫慾望開始顯露出來。我繼續火上澆油。“陳老師今天也帶來了一支神奇的毛筆,讓我們也來試一試,好嗎?”。緊接著,我開始在宣紙上示範畫線條,給學生直觀感受不同的線。這時學生的動手作畫慾望完全被激發了出來。接著我讓學生根據影片上的要求和示範嘗試筆墨。我層層推進,接下來我用出示四幅小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這四幅小圖,做如下訓練,看看有什麼變化!意圖:讓學生嘗試體驗墨色的豐富變化。
a、用筆調淡墨後,在筆鋒上蘸濃墨一筆畫完。
b、用筆調墨後,在筆鋒上蘸較濃的顏色一筆畫完。
c、先用墨畫,再用色染。
d、先用色畫,再用墨點。
讓學生小試牛刀之後,我緊扣教學目標,繼續引導學生分析練習作品,進行想象,“你覺得這幅畫象什麼?”學生會說:“象花,五顏六色的鮮花。”隨之進入第三個環節。
三、提出要求,即興創作。
展示花卉示範作品,我直觀演示花卉畫法。為了讓學生創作出有個性的作品,我不急於讓學生馬上創作,而是讓學生接著欣賞課本上的學生作業。(指導學生欣賞課本上優秀的學生花卉作品,透過欣賞優秀的作業後,學生的心中已經勾勒出一幅美麗的花卉圖。)我趁熱打鐵,提出作業要求:(出示)
運用線的組織變化和墨色的不同,用自己的方式大膽嘗試畫一幅花卉圖。
四、實踐、展示創作過程
學生根據繪畫構思嘗試,老師巡堂輔導,鼓勵膽小的學生大膽用筆作畫。同時迴圈播放學生優秀作業,為繪畫基礎差的學生提供參考。
五、展示評述,學習拓展
將若干學生的作業在黑板上展示,給學生美好愉悅的視覺感受。
讓學生對作業互相進行評價交流,這樣,不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評價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在分享勞動成果中獲得成就感和學會繪畫技巧。這樣整節課就在學生快樂的`享受勞動成果中結束。
妙筆生花美術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瞭解水墨繪畫的簡單知識,知道古人“墨分五色”的表現方法。
2、能利用摺疊的紙巾為工具描繪不同的點、線、面及墨色變化來表現花的效果。
3、在嘗試、實踐、探索中感受水墨造型的趣味,初步培養對水墨國畫的興趣。
教學重點:
初步瞭解水墨繪畫的表現方法。
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對工具的熟悉和控制。
教學過程:
一、“妙筆生花”一詞的由來。
學生根據課前資料的收集進行介紹。
教師總結:成語出自唐代馮贄《雲仙雜記》一書中:“李太白少夢筆頭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在詞義中,更是體現了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表現。
二、妙想添畫:初識水墨。
1、帶墨點的紙。
教師出示一張帶墨點的紙,強調“變廢為寶式的妙筆生花”:“誰來出出主意?”
學生談設想。
2、展示本節課工具,尋找我們的“妙筆”。
教師引導學生利用紙巾摺疊,製作工具筆。
4、學生展示試畫。
教師根據試畫作品講筆的使用:“不同角,不同力度組合產生不同的繪畫效果。”
5、 嘗試:用紙巾繪畫點、線、面。
學生簡單介紹筆的使用,並談對紙張的初步感受,教師提醒繪畫時對水、墨的控制。
三、欣賞、感受:中國水墨繪畫中的花卉作品。
學生談直觀感受並在觀察中尋找畫面的點、線、面元素。
四、《牡丹圖》中的墨色變化。
1、出示水墨《牡丹圖》,並與牡丹花照片對比,思考:如何表現花瓣的色澤變化?
2、介紹古人理論:墨分五色。出示五色課件圖:焦、濃、重、淡、清。
師:透過墨與水的調和產生墨色的深淺變化,透過用筆產生漸變、層疊的效果,從而使畫面更加生動、自然。
3、學生嘗試:
(1)、出示課件要求:A、先墨後水;B、先淡後濃;C、先墨後色;D、先勾勒後塗色。學生理解畫法,並選擇任意兩種嘗試畫花。
教師提示:清潔的保持,作品、工具的放置。
(2)、組內交流繪畫方法和效果。
(3)、選擇一幅花添畫枝葉。
4、學生展示、介紹。
利用了那一種墨色方法?
五、小組創作:瓶花。
要求:小組合作,完成一幅瓶花的集體創作。
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六、展示、評價:水墨瓶花。
引導學生從點、線、面構成及墨色造型方面進行評價。
七、拓展、延伸:水墨國畫。
1、中國畫發展中的工具、技法、作品介紹。
2、繪畫態度:只有親近自然,不斷學習,才能真正做到“妙筆生花”。
3、看看紙巾中的“妙筆生花”。
八、下課,收拾工具,清潔環境。
妙筆生花美術教學設計 篇5
製作意圖:孩子們一般認為語言活動就是枯燥的講述,所以參與的情緒不高,針對這個現象,我們用提線指偶的新穎形式,增加幼兒與材料的互動交流,透過指偶空間位置的變化,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達到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目的。
教育價值:
1、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2、加強幼兒互相協作的意識。
選用材料:廢舊紙盒、亮片紙、毛線、卡紙、紅色帆布、銀紙
製作方法:
1、用廢舊紙盒加上亮片紙做包裝裝飾,紙盒內糊一層銀紙;
2、“舞臺”上用毛線及各色亮紙加以裝飾;
3、在紙盒上部用紙刀裁一小窄邊;
4、將做好的指偶固定上細線,線上的另一端纏上紙卷,卡在小窄邊上;
適應年齡:5—6歲
地點:語言區
操作方法:幼兒透過提拉指偶,配合故事情節進行講述。
(3)提高生活中的環保意識。
活動目標
1、瞭解元宵節的由來,感受元宵花燈多樣的美。
2、大膽討論製作花燈的方法並嘗試自制花燈,體驗自制花燈的樂趣。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4、培養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環境準備:在教室或走廊佈置出一塊區域用於幼兒懸掛製作好的花燈。
課件準備:“元宵習俗”組圖;《元宵節》動畫影片;“花燈展”組圖;“花燈”手工組圖。
材料準備:塑膠瓶、紙盒、剪刀、彩色筆、顏料、繩子、彩紙、皺紋紙、橡皮泥、吸管等。
活動過程
一
出示組圖請幼兒說一說元宵節的習俗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你們是怎麼過元宵的呢?
——一起來看看圖片上的人們是怎麼過元宵的吧。
二
播放影片引導幼兒瞭解元宵節的由來
——元宵節有這麼多好玩又有趣的習俗,那你們知道元宵節是怎麼來的嗎?一起來看看影片瞭解一下吧。
三
出示組圖引導幼兒欣賞花燈感受花燈的美
1、出示組圖“花燈展—花燈造型”,引導幼兒欣賞花燈的造型。
2、出示組圖“花燈展—花燈色彩”,引導幼兒欣賞花燈的色彩。
3、出示組圖“花燈展—花燈圖案”,引導幼兒欣賞花燈的圖案。
四
出示組圖發放材料自制花燈體驗自制花燈的樂趣
1、激發幼兒製作興趣。
2、出示手工組圖“花燈”,鼓勵幼兒大膽討論花燈的製作方法。
3、發放操作材料,鼓勵幼兒自制花燈,教師巡迴指導。
4、引導幼兒從花燈的造型、圖案、色彩等方面分享作品。
5、請幼兒將製作好的花燈佈置在環境中,鼓勵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花燈,共賞花燈。
妙筆生花美術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掌握色彩基本知識,瞭解明度、純度的概念和純度漸變的調配方法。
2、過程與方法:要求學生透過色彩純度漸變的調配練習,學會色彩,掌握其繪製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分析色彩對比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培養對色彩的漸變的興趣,體驗出純度漸變的藝術風格,提高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瞭解純度的概念,感受純度漸變的構成規律,練習掌握其繪製的方法。教學難點:探索純度漸變的規律,繪製豐富的純度漸變圖案。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的學習用品,做好學習準備。
二、匯入新課:
1、師吟誦《論語》中的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我們都學過哪些色彩方面的知識?板出課題
設計意圖:利用傳統文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複習鞏固已學知識。
三、講授新課:
1、師介紹純度、色相、明度合稱為色彩三要素。
2、師吟誦唐代杜牧的“學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
3、在小組內交流自己對色彩的純度的理解,派代表進行彙報。
4、閱讀小知識,瞭解純度的概念。
5、師吟誦南朝劉勰的“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6、欣賞書中的畫家作品,感受色彩的純度在作品中的應用及其效果。
7、小組討論:A、說說書中紅顏色和黃顏色的純度是如何變化的?B、什麼是複色?C、色彩的純度與調色時顏色的數量有什麼關係?D、對比純度變化的作品,哪一幅純度高,哪一幅純度低?分別給人怎樣的美感?E、使一種顏色的純度發生變化,有哪些方法?
四、藝術實踐:
用色彩純度的變化畫一幅畫,要正確調色、塗色,保持作品的乾淨、整潔。設計意圖:知道色彩三要素,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正確認識色彩的純度,體會純度所產生的畫面效果。利用傳統文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鼓勵學生多練、多看,重視合作學習。
1、學生藝術實踐,教師巡視指導。
2、滲透《弟子規》中的“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利用傳統文化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
五、課堂總結:分組展評優秀作品。
六、板書設計:
課題
高純度(加入灰色或其他色)→低純度
七、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和了解色彩的視覺規律,引導學生感受色對比的形式美感,運用色彩的對比完成一幅有動感的作業。
2、過程與方法:透過欣賞藝術作品中色彩的對比,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教學重點:如何用色彩的對比關係表現動感。
教學難點:對比色的運用及畫面動感的表現。
教學突破:透過教師講解、作品欣賞和教師演示來突破。
教學準備:圖畫紙或彩色影印紙、剪刀、膠水、課件
教學設計:
一、匯入新課
課件展示幾幅利用對比色製作的有動感的紙貼畫作品。
提問:這些作品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二、講授新課
出示課題:讓色彩動起來
1、欣賞課本上法國安德烈德蘭的作品《查靈克羅大橋》。
(1)課件介紹畫家
野獸派畫家的藝術共性是色彩明朗、筆觸粗獷。這幅作品正是畫家時斷時續的追隨野獸派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2)組織小組探究以下問題:
作品中運用了哪些顏色對比?給你什麼感受?這幅畫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分組討論小組反饋
2、分析課本第11頁左上角第三、四、五幅作品。
3、提問:這幾幅畫是如何利用色紙產生色彩對比的?我們如果要用對比色作貼畫可以怎樣利用色彩或彩紙?
學生討論:如表現風景,可以選擇紅色的底.用綠色的紙剪貼一些樹,再用其他對比色剪貼一些形象??
4、這些作品能給我們動感,除了色彩還和其他什麼因素有關係?教師引導學生感受如何對比色紙剪出有動感的形象。
三、作業設計:
利用對比色製作有動感的紙貼畫作品或畫一幅色彩畫。
學生作畫,教師個別指導。
四、課堂小結:
組織學生作品展並評價。出示部分用對比色畫的水粉畫。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妙筆生花美術教學設計 篇7
教學方案
教學目標
1、運用想象,按自己的意願,畫出一張漂亮的畫。
2、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美術遊戲中學會使用畫紙,嘗試以不同筆觸、不同畫材組織畫面。
難點:引導學生體會不同筆觸、不同畫材賦予畫面的不同效果。
課前準備:
讓學生帶來各種顏料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評述上節課的學習情況和學生作業,引入課題。
二、新課教學
1、講一講各種繪畫材料不同的作用和效果。
2、發動學生自己動手用不同的繪畫材料在同一幅畫中進行繪畫。
3、指導學生用自己的想象畫一些簡單的圖案,用各種色彩美化畫面。
4、可以讓學生自己用自己的方法進行亂塗。
三、指導學生作畫,巡迴指導
1、學課本中的範畫如“我的小手”,透過命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調動學習積極性。
2、學生自己命題:xxx花朵,或小腳進行創作。
妙筆生花美術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用多種感官認識與感受泥土;
2、培養學生的藝術觀察能力和創造想象力;
3、在自由造型中探索塑形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嘗試用泥表現生活,塑造形象掌握團、捏、揉、和、接、插等手法的運用。
教學準備:
器皿、各種不同質地、顏色的土、水、泥(橡皮泥)
教學過程:
一、匯入:
老師帶來幾隻瓶子,請小朋友聞一聞是什麼味道?你認為這是什麼東西?(泥土)-----------揭題
二、辨別:
出示幾杯不同質地、不同顏色的土:沙土、營養土、黏土、山泥等,請小朋友辨別一下這些泥的區別:
讓小朋友出示自己找到的泥土,你的泥土是從什麼地方找到的?在找土的過程中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聞一聞:為什麼有不同的氣味?(有水,有草的味道。嗅覺是通往情感體驗的橋樑)
看一看:是什麼顏色的?(黑、棕、土黃、紅等,用視覺感受色彩是美術欣賞的要素)捻一捻:有什麼感覺?(軟、硬、鬆散、黏溼,觸覺感受培養敏銳的藝術感受能力)
三、交流:泥土有什麼用途呢?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感受中交流:種花、種糧食做瓷器(china的來歷),做工藝品等,從中瞭解泥土對我們人類的重要性。
四、嘗試:泥與土有沒有區別?(土較硬,泥較軟。)用什麼樣的土可以製成可以造型的泥?(自由發表意見)請幾位同學做實驗,引導學生區別土質。
實驗證明用黏土較好。
五、玩泥:每位小朋友準備好一塊黏土,設法做出自己想要表現的東西,體驗塑形的各種方法:捏、搓、團、壓、印、揉、拉等。
妙筆生花美術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透過欣賞和表現使學生感受雕刻藝術的獨特魅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學生自主探索掌握蘿蔔的基本雕刻方法;
3、根據完成的蘿蔔雕刻形象進行創編活動,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合作能力;
4、培養學生髮現美、表現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初步掌握蘿蔔的雕刻方法。(如刻、翻折、嵌等)
教學難點:能運用掌握的雕刻方法完成一件蘿蔔雕刻作品,並進行創編活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式、蘿蔔、牙籤、刀、創口貼等。
欣賞、激趣匯入
1、匯入談話。播放“蘿蔔王國”的化妝舞的動畫。
2、提問:你們能說說都看到哪些可愛的形象?
3、教師板畫蘿蔔。
4、揭示課題,板書“雕”。
今天這一堂課我們就要來學習、研究怎樣把一個個普通的蘿蔔經過我們的巧手雕刻、裝飾,讓它們變成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1、師生問好。
2、欣賞“蘿蔔王國”。
3、仔細觀察畫面,描述在舞會上看到的形象。
4、確立本課學習研究的主題。
本課採用探究式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在觀察比較中探究,在自主學習中探究,在質疑問難中探究,在問題解決中探究,在實踐活動中探究;採用研究性學習,小組協作學習等方法,促進學生自主發展。整個教學過程分為四個階段進行。
一、這一階段的教學目標有:
1、學生能自己觀察化妝舞會上的形象,掌握觀察方法,為學生的想作鋪墊。
2、欣賞教師的範作(製作成動畫)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
3、學生透過欣賞能提出疑問(這麼美的蘿蔔雕刻作品是怎麼做出來的?)確立本課探索研究的主題。
二、主體參與,實踐探索
1、出示一個形狀奇異的蘿蔔,引導學生進行想象。
(根據這個蘿蔔你們來想想看,它可以做個什麼形象?)
2、小結。
根據蘿蔔的外形,顏色去想適合的形象的方法叫做“依物賦形”。
3、指導學生運用這種方法進行想象練習:
請大家看看這一個蘿蔔(與前一個不同)用“依物賦形”的方法來想想看,它又可以做什麼形象?
4、師生共同探索如何雕刻一件蘿蔔雕刻作品(獅子),滲透常用雕刻方法技巧的示範。
5、提出疑問:如果你根據手中的蘿蔔外形實在想不出它像什麼時你會怎麼辦?
6、出示製作要求,鼓勵學生在具體制作過程中繼續探索新方法,發現新問題。
a、發揮想象,大膽構思。
b、分組合作,創編木偶劇。
c、細心雕刻,注意安全。
7、以小組為單位與學生交流探索新的雕刻方法和困難,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
1、根據一個有特點的蘿蔔從不同角度進行想象。
2、根據另一個不同形狀顏色的蘿蔔進行想象,啟用思維,為具體制作時的“想”作好鋪墊。
3、學生一起討論,出謀劃策,協助老師完成一件雕刻作品,在解決問題中掌握雕刻方法技巧。
4、回答問題。
(根據已有的學習、生活經驗提出自己的方法)
5、明確製作要求,小組合作。
①各小組在輕緩的音樂中創作,並創編木偶劇。
②向老師、同學推薦自己的新方法並提出所遇到的困難,師生共同交流研究。
這一階段是本節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情感體驗和知識建構的過程。其教學目標是:
1、培養學生的自主研究學習的能力;2、透過探索、研究掌握雕刻方法、技巧;3、培養學生的想象創造能力,根據蘿蔔的特點進行大膽想象、創造;4、讓學生體驗到與人協作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這一階段中最大限度的減少了教師的講授,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自主發展的需要,儘可能讓學生在雕蘿蔔的活動中學習,在“主動”中發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新的雕刻方法、技巧中創新,這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製作中的問題,讓學生自主發現、自主解決,方法讓學生自主尋找,如翻折等方法的靈活運用,蘿蔔的顏色搭配,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更精緻,更完美等。雕刻過程讓學生自主探究。
這一階段的教學流程中有學生製作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採用個人、小組、集體等形式。因為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僅是透過教師傳授獲得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下,藉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透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一方面學生透過新舊資訊的雙向作用,形成個體的知識建構;另一方面透過交流,學生可以聽到不同的見解,使學生的認識不斷修正、完善、豐富和提高。所以適時組織學生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三、作品交流、欣賞評價
1、出示蘿蔔城化妝舞會場景,
2、拉出幕布,鼓勵學生大膽上臺表演木偶劇,欣賞作品。
3、評價作品。
小組表演木偶劇,互相展示作品,欣賞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四、這一階段的教學目標是:
1、讓學生在木偶劇的表演交流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再次啟用學生的創新思維。
2、讓學生在相互交流欣賞中學會反思與評價。
3、在欣賞交流中促進知識的進一步建構。
五、拓展延伸
1、總結本課的學習情況。
2、提問: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說說完成一個蘿蔔雕刻作品大概要經過哪幾個步驟。
3、對本課的學習拓展延伸,播放玉雕、根雕等作品圖片。
1、學生透過本節課的探索歸納出製作蘿蔔雕刻的一般步驟。
2、欣賞根雕、玉雕等藝術品,感受美,拓寬視野。
六、本課的總結采用欣賞、激勵的方式。
由學生總結雕刻一件完整的蘿蔔作品的一般步驟方法,為學生的探索研究學習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探究學習,從而達到會學。因課時有限,學生完成的作品並不都是非常精細完美的,這時讓學生欣賞一些精美的高雅的玉雕、根雕藝術品,這本身便是一種無聲的激勵,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思路:原來除了蘿蔔還可以用這些材料雕刻。教師再把本課學習遷移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在課後繼續用生活中其他材料進行雕刻,美化生活。
妙筆生花美術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體驗與發現:
體驗人物誇張和樂趣,發現舞蹈動態的美
實踐與創造:
運用各種方法進行舞姿的創作。我為老師跳個舞
欣賞與評論:
欣賞作品的色彩的動感,並能口頭表達。
知識點:
知道我為老師跳個舞畫中的前後主次關係。我為老師跳個舞
技能要求:
運用油畫棒塗染的繪畫方法表現畫面。
教學重點:
畫出誇張的動態及舞蹈動作。
教學準備:
教具:
油畫棒、記號筆
學具:
油畫棒、記號筆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匯入
1、讓同學回憶電電視裡、生活中和節日活動的歡樂舞蹈的氣氛,小組自編舞蹈,以表達對老師的祝賀。
2、做到某一個動作時請他停止不動,保持原動作。然後讓學生講述他的姿
態是怎樣的(手腳如何放的)?老師在黑板上把他的動作畫下來。
二、繪畫過程:
(1)先畫一個舞蹈動作。
a 用塗染的方法來創作。
b 塗時從中心向外塗染。
可以外向內塗染。
可以塗圓的可塗長的。
只要你需要什麼造型,想塗什麼造型可隨意的出現。
c用塗染的方法畫出動態誇張的舞姿者,同時要注意色彩的濃淡搭配。
d跳舞的動態大膽創作,可打破雙腳著地的常規,也可畫出翻跟斗的、倒立動
作。
(2)一個人跳舞很單一,不熱鬧,要體現快樂的場面,用塗色的方法,畫出許多跳舞的朋友。
三、作業要求:
能畫出跳舞人的動態感覺。
能用前後重疊的方法進行創作。
四、評講
看誰跳的最美。
妙筆生花美術教學設計 篇11
一、教學重點
師生一起協作完成“集體大樹”的製作
二、教學難點
剪或撕“名字樹葉”的方法
三、課業型別
工藝製作
四、教具準備
剪刀、彩紙、“集體大樹”的範圖、教學課件
五、學具準備
剪刀、膠水、彩紙
六、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匯入新課:
教師出示“集體大樹”的範圖,介紹這棵大樹代表我們的班集體。
1、提出問題:如何才能使這棵大樹變得完整?並且我們都能來到這個集體中?
2、結論:製作樹葉——寫上名字——貼在大樹上。
3、教師小結:這棵大樹代表我們的班集體:一年級X班,但它不是一棵完整的樹,只有我
們每位同學都來到這裡,成為它的一員,這棵樹才能茁壯地成長。
(三)講授新課
1、教師出示外形和製作方法不同的兩片樹葉,樹葉上寫著老師的名字,老師做自我介紹。
2、教師展示其中一片對稱形樹葉
提出問題:如何製作出這種對稱形樹葉
3、教師總結並演示實驗結果:對摺——從開口處剪或撕樹葉的一半——展開成為完整的葉子
(教師輔助演示)
4、提出問題:葉子是什麼形狀的?
5、出示課件:樹葉的常見形狀、顏色和特殊形狀、顏色
6、教師小結:大家一起動腦筋,用自己的方法來製作“名字樹葉”,看誰的樹葉最好、最漂亮。
教後記:
看誰塗得更好看
分析:
畫筆和色彩對兒童有著強烈的吸引力,自幼兒時期,他們就喜歡在隨意的塗抹中體味色彩對視覺的衝擊;體味創造的成就感;體味快樂;這種體味是審美的搖籃。在學習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認識色彩,注意統一糾正某些顏色的不規範名稱。本課在認識色彩的基礎上讓學生自由選擇畫筆,自由組織、塗色,以點、面、線、勸、刮等不同方法塗色,感覺不同的畫筆、不同的方法所帶給畫面的不同視覺感受,也使學生體會到色彩的搭配與組織的變化帶來的不同效果。並且學習敢於大膽組織畫面,為今後的學習與創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妙筆生花美術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一)透過感知活動,觸發學生去發現和思考物體特徵、形狀、共性;
(二)在遊戲中教會學生觀察和會提出問題,能用繪畫工具大膽地表現滾動現象,創作出有故事情節的畫面;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準備:各種各樣能滾動的物體,水彩筆、油畫棒;
教師課前準備:電腦課件、實物等。
教學重點
透過師生共同創設地有趣的感知活動,調動學生主動性,發揮體驗和表現的能力。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表現自己所見、所想,在感知基礎上啟發學生髮散思維,展開創作。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課件:畫面上滾動出西紅柿、大蘋果、小足球並配以卡通聲音。
師:它們是從滾動樂園來的小使者,接你們到滾動樂園去做客的,你們想去麼?板書課題:《滾動樂園》
(二)聯想觀察
師:滾動樂園裡都有什麼呢?
課件展示:滾動樂園裡圓形的物體。
師:什麼物體可以滾動呢?
(三)對比感受
師:方形或其他形狀的物體可以滾動麼?
實驗:方形物和圓形物的滾動。
小結:只有圓溜溜的物體才好滾動。
請同學閉上眼睛,把手伸進桌鬥裡摸一摸:那些物體能滾動?那些物體不能滾動?
(四)感知體驗組織遊戲
(五)觀察聯想在剛才的滾動遊戲中,那些物體滾動的最快?為什麼?
(六)欣賞作品課件展示:優秀學生作品。
(七)愉快表現提出作業要求。教師巡視輔導,參與解決繪畫中存在問題。(八)講述評價
(九)課後拓展
妙筆生花美術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科目:
《彩虹橋》
教學時間:
一小時
教學目標:
培養兒童對色彩的認識能力,提高兒童的記憶能力和觀察力,以及提高兒童對顏料的興趣感,讓兒童瞭解部分顏色的調合,並開發兒童的想象力來裝飾“彩虹”。
教學重點:
兩種不同色彩的顏料混合後所變成另外一種顏色的過程,變後的顏色是由那兩種顏色相結合的。
教學難點:
兒童對色彩的理解,動手能力相對較弱。
教學方法:
以彩虹的顏色和形狀的形式開頭,以此來吸引兒童的注意力,並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提及到本節課所講課程的重點,或部分重點,主要以學生動手為主,老師引導為輔的教學方法來進行。
教學過程:
1.彩虹有幾種顏色?彩虹的形狀?彩虹是什麼時候出現?出現在什麼地方?(老師在提問的時候先讓學生回答,老師再做講解和補充)
2.介紹畫材:排筆、顏料、調色盤等(主要以學生能夠理解的話)
3.動手繪畫
A:畫彩虹(單個色彩的繪畫)
B:彩虹有幾種顏色?只有紅、黃、藍三種顏色如何調出其他顏色來?(老師以變魔術的方法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或讓孩子自己用兩個手指沾上不同的顏色,和在一
教學材料:起變出的顏色)黃加藍——綠、黃加紅——橙、紅加藍——紫、綠加藍——青
C:發揮兒童的想象力在彩虹上畫一些東西(如:雲,小鳥,太陽等等,老師記住他們在畫面上畫出的有特點、有意思的東西,到時候給家長講解)
4.兒童自己講解自己畫面上的內容。(給家長講解) 排筆、水粉顏料、紙、水桶、畫板、透明膠布(窄)
妙筆生花美術教學設計 篇14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用線條大膽表現各種形態的花
2.幫助幼兒體驗審美愉悅和創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好看的花兒示範畫
2.油畫棒和沙皮紙
活動過程:
一、預熱階段:
故事匯入:在森林裡,有一個花仙子,有一天,它聽到了一段美妙的音樂,跳起了舞蹈,許多小花跟著她一起跳起來,都變成了最美麗的花。
二、圖形刺激:
1.幼兒聽故事與老師一起跳舞。
2.請幼兒欣賞小花是怎麼跳舞的(欣賞示範畫)請幼兒說說這些花在幹什麼,學學它的姿態。
3.教師演示好看的花兒。
三、創造表現:
1.全體幼兒在故事中做畫.
2.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運用各種線條創造性地畫小花。
3.及時表揚有創意的幼兒,讓幼兒體驗創造成功的快樂。
四、作品賞析:
請幼兒欣賞各種美麗的花,佈置幼兒的作品展。
活動反思:
幼兒在整個活動中,專注度高,思維活躍,表現慾望強,能夠大膽、自信地表達創造。在學習過程中,每個孩子都能夠充分自主地探索和交流,有良好的對美好事物的感受、審美體驗以及同伴間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合作的交往能力,透過操作作品的展示,可以看出幼兒的個體水平經驗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明顯提高,卷、搓、貼技能得到發展。尤其是江天愛小朋友,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創作性地製作花朵,且大膽、自信。
教師在此活動中能充分尊重幼兒意願、凸顯幼兒的主體位置,讓孩子們自主嘗試、探索,獲得認知、能力的發展。對於小班幼兒,能夠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用遊戲匯入、圖片觀察、談話討論、合作創作等方法激發孩子的參與興趣,鼓勵孩子大膽表達,並耐心傾聽並給予積極回應和鼓勵。在孩子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干預,不做過多要求,當孩子需要幫助時再給予具體的指導。對於重難點的把握和解決,也能做到主次分明,環節緊湊,使目標達成度高。
最後結束環節因時間因素,評價不全面,沒有讓每個孩子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成功體驗。
一、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活動,大膽、清晰地進行講述,並能耐心傾聽他人的講述。
2、會用繪畫形式創造性表現想象內容。
3、體驗分享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課件《會想辦法的魚》、錄音機。
2、蠟筆和紙若干,幼兒表演的道具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1、你喜歡魚兒嗎?為什麼?
2、瞧,誰來了?
(二)結合圖片,瞭解情節。
1、內容:一天,魚媽媽和小魚們在水中游來游去,真高興呀。忽然,從水面上吊下來一個鮮美的魚食,小魚們都想游過去吃,魚媽媽連忙攔住了他們。
2、提問:(1)小魚們在幹什麼?心情怎樣?
(2)它們發現了什麼?想幹什麼?
(3)誰來了?是怎麼做的(攔住小魚),又會怎麼說(不能吃,這是魚餌,吃下去會沒命的)?為什麼要這樣?
3、介紹魚餌——引誘魚兒上鉤的魚食。
(三)討論交流,發散思維。
1、小魚們真的很想吃那鮮美的魚餌,但又不能被魚鉤鉤住,該怎麼辦呢?
2、個別幼兒回答。
3、幼兒大膽想象並進行繪畫。
4、請幼兒依據自己繪畫的方法進行表述。
(四)觀察結果,體驗成功。
小魚們吃到鮮美的魚餌了嗎?是怎樣吃的?(分享)
(五)貼上圖片,完整講述。
1、講述線索:小魚們在什麼地方玩,心情怎樣?忽然發現了什麼,想怎樣?
魚媽媽怎麼說又怎麼做的?它們想了什麼辦法吃到了魚餌?心情又怎樣?
2、幼兒自由看圖講述,並給故事取名。
3、個別幼兒集體前講述。
溫馨寄語:為了成為帥氣漂亮幼師的好朋友,我們一直在努力,每天都在更新,下次一定還要來哦。 O(∩_∩)O
妙筆生花美術教學設計 篇15
活動目標:
1.透過對比,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基本特徵,能夠區分四種圖形。
2.能夠用多個圖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等)進行拼圖。
3.透過嬉戲,進展觀看力、想象力量,動手力量,激發探究的慾望。
活動重點、難點:複習鞏固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的熟悉及圖形的轉換關係。
活動預備:
1.魔法盒—奇妙的口袋(內裝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
2.貼畫紙張;預備大小不同的圖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黑色勾線筆、固體膠。
3.課件《圖形變變變》。
活動過程
(一)開頭部分:
師:“小伴侶們,前幾天魔術王國的國王給了我一件珍寶--奇妙的口袋,裡面有許多奇妙的東西,你們想不想知道里面有什麼呀?
老師念兒歌:“魔法口袋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摸出來看看是什麼?”
摸出一個正在方形,問:“這是什麼?它們是什麼外形的?(正方形)為什麼說是正方形的?“問:日常生活中還有那些東西是正方形的?(啟發幼兒說出)再念兒歌:“魔術口袋東西多,請某某小伴侶來摸一摸。”
當幼兒摸到後,要求說誕生活中還有哪些這樣的物品?嬉戲反覆進行。
(3)老師總結:魔術口袋裡的東西有的是圓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邊說邊指相應的物品)(4)你怎麼知道它是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
(5)老師總結:
圓形:圓滾滾,沒有角,滾來滾去真能跑;三角形:三條邊,三個角,像座小山立得牢;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四個角一樣大,方方正正本事好。
(二)嬉戲:折一折:
1.老師用長方形演示,折一折,折出了兩個長方形。
2.請幼兒自己動手摺一折其它的圖形,看一看,想一想,能折出什麼圖形。
(三)嬉戲:
貼一貼1.放課件《圖形變變變》。老師展現有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組成的圖片,請幼兒說一說這幅圖由哪些圖形組成,找出其中的圖形寶寶。
2.拼一拼,貼一貼:請幼兒有供應的各種圖形,自己貼一幅喜愛的圖案。
(四)活動延長:找一找日常生活中的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