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輔助人員

[拼音]:Kunyu Wanguo Quantu

[英文]:Great Universal Geographic Map

明萬曆年間義大利人M.利瑪竇(1552~1610)在中國編繪的世界地圖。萬曆三十六年(1608)由明宮廷藝人摹繪12份。現存本即此12份之一,南京博物院收藏。此本原是六幅條屏,今裝裱為一大幅。通幅縱 168.7釐米,橫380.2釐米。圖首右上角題“坤輿萬國全圖”6字。主圖為橢圓形的世界地圖,此外並附有一些小幅的天文圖和地理圖:右上角有九重天圖,右下角有天地儀圖,左上角有赤道北地半球之圖和日、月食圖,左下角有赤道南地半球之圖和中氣圖;另有量天尺圖附於主圖內左下方。各大洋繪有各種帆船共 9艘,鯨、鯊、海獅等海生動物共15頭,南極大陸上繪陸上動物共8頭,有犀牛、象、獅子、鴕鳥等。

摹繪本大體上只用了 3種色彩:南北美洲及南極洲為粉紅色,亞洲為土黃色,歐洲和非洲近於白色。少數幾個島嶼的邊緣暈以硃紅色,山脈用淡綠色勾勒,海洋用深綠色繪出密密的水波紋,顯得汪洋浩淼。五大洲各用硃紅色書寫,其他地名包括國名均為墨書,以字型大小作為區別。

圖中文字,除地名及有關該地附註說明外,主要有兩部分:一部分是對世界地圖和諸小圖的說明。其中有利瑪竇署名的兩篇,即全圖說明和“論地球比九重天之星遠且大幾何”;其他說明均不署名,有九重天說明、天地儀說明、四行論 (即古希臘的世界由四元素構成的學說 )、晝長晝短說明、量天尺說明、日月食說明、中氣說明、南北兩半球說明,此外還有太陽出入赤道緯度表、橫度裡數表。另一部分是序文題跋,有利瑪竇的自序以及李之藻、陳民志、楊景淳、祁光宗的題跋。圖中摹有印記 3個,其中2個為橢圓形,1個為正方形,均是耶穌會的會徽。

利瑪竇編繪的世界地圖,主要參考了奧爾蒂利等人繪的地圖。16世紀時,澳大利亞大陸尚未被發現,因此當時歐洲人繪的世界地圖只有五大洲,即利氏圖上的歐邏巴、利未亞(即非洲)、南、北亞墨利加、墨瓦蠟泥加(即南極洲)。四大洋在圖上則均有反映,它們是大西洋、大東洋 (即太平洋)、小西洋(即印度洋)、冰海(即北冰洋 )。圖上大陸和島嶼的形狀雖然不盡正確,特別是南半球與實際情況出入更大,可是就世界海陸輪廓而言,已基本完備了。

圖中的中國部分,則參考了《大明一統志》中的附圖、羅洪先的《廣輿圖》、喻時的《古今形勝之圖》、徐善繼、徐善述的《地理人子須知》一書所附的《中國三大幹龍總覽之圖》以及《楊子器跋輿地圖》等,並注意吸取這些輿圖的長處。

儘管利氏地圖在圖形輪廓和文字說明方面還有很不精確甚至錯誤之處,但在當時已不失為東亞地區最詳盡的世界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