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書

[拼音]:Gucike

[英文]:Karl Gutzkow (1811~1878)

德國作家。生於柏林,父親是小官吏。自1829年起先後在柏林、海得爾堡、慕尼黑學習哲學、神學、語言學和新聞學。1831年與沃爾夫岡·門採爾在斯圖加特辦《文學報》。1835年因門採爾告密,與海涅以及“青年德意志”派作家被德國聯邦議會以“褻瀆宗教”、“有傷風化”的罪名禁止出版書籍,還在曼海姆被判監禁10周。1838至1848年在漢堡主辦《德國電訊》雜誌。1849年任德累斯頓劇院藝術顧問。1852至1856年主辦《家庭消遣》週刊。1862年遷居魏瑪,任席勒基金會祕書長。他是“青年德意志”文學的主要代表,從激進自由派立場出發,撰寫了大量鍼砭時弊的政論。他最成功的詩體悲劇《烏里爾·阿考斯塔》,針對19世紀30、40年代關於宗教問題的辯論,表現了反對教會教條的教權、提倡容忍的主題。著名喜劇《達爾杜弗的原型》(1844),諷刺德國現狀,特別是文字檢查制度。重要小說有受法國女作家喬治·桑影響創作的《多疑女人瓦莉》(1835)。9 卷本《精神騎士》(1850~1851)試圖拋開傳統小說寫法,全面反映社會問題,但他的自由主義、空想社會主義幻想,使他無法忠實而深刻地反映現實。另一部 9卷本“時代小說”《羅馬魔術師》 (1859~1861)和3卷本歷史小說《弗裡茨·埃爾羅特》(1872)試圖對社會作概觀性描寫,但藝術上都不成功。中篇小說《阿姆斯特丹的撒都該教徒》(1834)、《虛無主義者》(1853),都以現實主義手法表現了社會批判內容。傳記《少年時代》(1852~1873)和《我的生活的回憶》(1875),提供了許多研究文化史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