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古城一日遊相關作文20篇

鳳凰古城一日遊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670字

正月初一,我們一家人開著汽車去鳳凰古城遊玩。汽車在連綿起伏的群山中飛奔,湛藍的河水和壯麗的峽谷彷彿一幅幅美麗的山水畫一般。可是我卻沒有心思看這裡的景色,因為鳳凰古城的景色比這裡的景色好看多了。聽說那裡的美景聞名天下、人傑地靈,一聽就是旅遊的好地方。

大約經過了兩個小時的驅車,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鳳凰古城。遠遠望去,映入眼前有一條又長又細的江,“她”就是沱江,是鳳凰人民的母親河。大部分景色都聚集在沱江的兩岸,苗家特有的建築——吊腳樓。就坐落在沱江的上游,吊腳樓的下層佔地很不規則,一端以河岸為支撐點,另一端則是在河的上面,充滿著苗族特有的風情。小橋流水,青瓦矮樓,那氣息令我不由精神大振。一戶戶人家的屋簷下掛著火紅的燈籠,彷彿令人置身於千百年前,更增添了節日的氣氛。木製小橋上美麗的苗族姑娘一邊哼著小曲,一邊踏著輕盈的步子走著。一切都是那麼的淳樸和和諧。

我們先來到了沈從文的故居,一進故居,就能看見品種不一、五花八門的作品,在這個時候我想:沈從文天天認真學習,才能寫出那麼優秀的作品,我要向他學習。最後我們吃了當地特色小吃——蝦餅。蝦餅圓圓的,像碗一樣,中間是凹進去的,而四周則是凸出來。蝦餅吃起來又香又脆,真是讓人回味無窮啊!

時間過地真快,轉眼間就到了傍晚,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要回去了,今天帶著滿滿的收穫和一絲絲遺憾,因為這裡的美景還沒有欣賞完,聽說夜景更加迷人,我下次一定還會回來的,再見了——鳳凰!

鳳凰古城一遊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522字

很早就聽說美麗的鳳凰古城了。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去了湖南,此行讓我大飽眼福。

古城有許多小街小巷,各種色香味俱佳的特色小吃令人垂涎三尺,小店主“嘭嘭”地錘著錘砸酥,滿頭大汗的廚師們煎著臭豆腐。街道兩旁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很多苗家婦女在賣東西,有賣苗家銀飾的,有賣薑糖的,還有賣玩具的……悠閒的行人東溜溜西轉轉,挑選著各種商品,不一會兒手中就多了一個個大包小包。

我跟在大人後面慢慢地逛著街,欣賞著古城的風貌。走著走著,遠方傳來“嘩啦啦”的流水聲,我趕緊加快腳步跑上前。

哇!呈現在我眼前的是一條清澈的河流—沱江,河面上有一塊塊輕盈小巧的跳腳巖,跳腳巖像一把巨大的梳子在梳理著水面。我小心翼翼地跳到對岸。遠遠望去,高七層、有著六個翹角的萬名塔宛如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立在江邊,萬名塔不遠處還有一架大水車,翻滾的水車不斷地把水從低處運到高處。

沱江泛舟開始了,我興奮不已地坐上了船。“喀拉”一聲,船發動了。我注視著沱江邊的吊腳樓,用竹竿支撐著的吊腳樓似乎搖搖欲墜,令人膽戰心驚。吊腳樓與柳樹倒映在水面上,像一幅美麗的畫。

美麗的古城被連綿起伏的山峰包圍起來,山連著山,水連著水,美得無法形容。

我愛這南方的美麗小城—鳳凰古城。

炭河古城一日遊 篇3

國小二年級作文 ,549字

在九月二日的早晨,爸爸為了我暑假沒有去旅遊,所以滿足我的願望去夢寐以求的寧鄉炭河古城。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順利到達了目的地炭河古城,剛進門口我被這充滿古代氣息的景象震驚了,彷彿自己置身於那個年代。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四面方尊女神像,相傳那是周武王的妃子宁妃娘娘,在裡面則是看到將士們飛舞著戰旗、騎著戰馬、彷彿在說:“衝啊!將士們衝啊!”,進入古城時,我們則是奔向大劇院裡去看一生必看的演出—炭河千古情,我們找了好位子並坐下靜靜的觀看演出,演出開始了,場上的人們停止了話語,首先我看到的是一些被官兵捉來的苦工,苦工們每天都要背那些沉重的大石頭,目的是要造四羊方尊,每當我看到苦工一個個累得倒下時,我的眼睛便會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而他們的皇上則被妲己的誘惑,天天不理朝政,看到這裡時我的心中憤憤不平,最可憐的是周武王,他的妻子寧妃為了造出四羊方尊而跳進火海之中,周武王為了給寧妃報仇,一直苦練用兵,最後周武王率領不到五萬大軍去攻擊紂王的十七萬大軍,展開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戰,最後勝出的是周武王這是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多不勝少的傳奇。

緊接著我們去了鬼屋和充滿神祕的周公街、還去了恐怖的太子陰魂聽音室,我們還去了……

天色漸漸黑了起來,於是我們的炭河古城一日遊便到了尾聲。

古城一日遊 篇4

國二作文 ,674字

國慶節期間,我來到了我的家鄉無棣縣一個美麗的地方,那裡的風景優美,古建築壯觀,吸引了許許多多的遊客。這裡就是有名的古城。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海豐塔,海豐塔有13層高,又名唐塔,始建於唐貞觀年間,是無棣燦爛文化之象徵。歷唐宋元明,至清末,文人學士,賢相名卿次比輩出,無棣故此名聲大振,世人無不刮目相看。

在海豐塔下有一眼深井,很深很深的,直通渤海灣。修建海豐塔就是為了鎮住這個海眼。要是沒有海豐塔鎮著,井裡的水就會冒出來。當地有句民諺:倒了海豐塔,淹了無棣縣。這口井的位置並不是在塔的正下方,而是在塔的外面偏西南的方向,離塔並不是很遠,大概有五米。1848年以前井口還是敞著的,無棣解放後這裡成了機關單位,由於此井在六旅統治時期向井裡投擲過共產黨人,井裡有不少屍骨,因此這口井便用鐵板蓋了起來。

聽導遊向遊客講述:傳說當地有一位老頭,很想知道這口井到底有多深,因為這口井是神井,人們不敢隨便往裡面放東西,於是,就弄了幾十丈的繩子拴了塊銀錠往下探,幾十丈的繩子都用完了,結果還沒觸碰到水面。老頭一看不行,就換了個方法,弄了一串銅錢,往井裡一扔,就把自己的眼袋鍋子點上,看看到底多長時間這串銅錢能碰到水面,老頭一袋煙抽菸了,拿起菸袋鍋子正想往鞋底磕菸灰的時候,聽到“咚”的一聲,銅錢入水了。……

然後我們來到了大覺寺,大覺寺有著1360多年的歷史,文物價值極高。在大覺寺旁邊還有唱京戲的,聚集了很多遊客在欣賞。到了晚上,整個古城燈光絢麗、流光溢彩,在湖中心還有划著船唱歌的,在小亭子上還有跳舞的,很是賞心悅目。我們說著笑著,家鄉的變化真大呀,我愛我的家鄉。

荊州古城一日遊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721字

去年的國慶節,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有大姨一起,乘著爸爸的車,去荊州看望姐姐。順便到古城遊玩。

乘坐四個多小時的車,到荊州去了姐姐的學校。第二天,我們叫上姐姐一起去遊玩。

一個多小時就到啦。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寬闊的護城河。它猶如一面翡翠色的寶鏡,倒映著堤邊的小樹,城牆,城樓和許多的遊客的身影,這幅圖畫美極了。我迫不及待地往前走,一座九個石孔的拱橋橫跨在護城河上。從橋上走過去就到了城門下。我抬頭望去,門洞的上方刻著兩個金燦燦的大字一一一荊州。上面掛著兩個古銅色的大鐘。我知道這個大鐘是在古代,敵人來時警告城內居民,準備防備襲擊的工具。

穿過城門上了臺階。我就看到一把關羽的大刀立在那裡。我連忙跑過去。一手扶著大刀,一手擺著OK的姿勢。讓媽媽給我和大刀留影。

好多的遊客:有些遊客跟穿著鎧甲的“土兵”拍照,有些遊客在和石頭雕像拍照留影,有些遊客騎著“戰馬“拍照留影,還有些遊客站在古城樓前集體拍照留影。我也和“士兵”和“戰馬”留了影。

我們一家人一起往前走,我看到了真正的古城牆。牆體是用石頭砌成的。我用手摸著城牆,牆面上還長著苔蘚,牆縫裡冒出了小芽。外公告訴我。這城牆是用糯米汁拌洋桃漿混合磚石砌成的。城牆的總長是105km,高8。83米,是我國府城中儲存最完美的古城牆。我在心裡想,外公知道的可真多啊!

我牽著外公的手來到城樓。一樓裡面的物品琳琅滿目,看得我眼花繚亂。大姨給我買了一個公主用的粉色的皇冠披紗,好漂亮,我好喜歡。很快我們逛完了城樓下了臺階,我看到了三臺鼓古炮,我興奮地拉著姐姐和古炮留影,看著這龐然大物,哦!原來大炮是這個樣子的。

這次荊州的旅遊,我學會了好多的知識,觀賞了好多美麗的奇景,是最有意義的一次旅遊。

古城一日遊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1099字

今年暑假,我們沒有出去玩,因為我太忙了,因此我很失望,於是媽媽就帶我們來了一次就近之旅。

我們首先去了迎薰門廣場,想象中的廣場非常好玩,有碰碰車、打槍的、還有電動小車,還有很多好吃的,可到了跟前一樣都不想玩,覺得太沒意思了。我們在廣場上站著,抬頭看到了長長的古城牆,於是我們決定先去城牆上溜一圈。

我們從迎薰門進入古城內,爸爸說以前這裡叫大南門,因為它在古城的南面。“那為什麼現在叫迎薰門呢?”我問爸爸。“迎薰門是什麼意思?”爸爸也不太清楚,我們回去查閱了資料才知道,迎薰門這個名稱是明朝最後一次修築城牆時,當時的縣太爺題寫的。迎薰的意思是歡迎東南方來的和薰之風。

在迎薰門的門洞裡有兩條深深的、長長的印痕,我們仔細讀了旁邊的介紹,上面說這是古車轍,車轍就是馬車車輪走過後留下的痕跡。它又深又長是因為以前有的馬車車輪邊框外包著青銅和鐵,因此對路面的傷害比較大。而平遙明清時期做生意的很多,票號也很多,所以車馬出入自然也多,於是就在這石頭路面形成了深深的車轍印。這是我們曾經繁榮和輝煌的見證。

進了迎薰門往左拐,就可以上城牆了,可以走臺階,也可以爬坡上去,臺階和坡都有,這是為了人和工具武器都能方便地上下城牆。所以說在古代城牆主要是用來防止外來入侵的,同時也能有力地打擊敵人。城牆上的城樓和垛口就是觀察敵情、射擊用的。聽姥姥說城牆也是用來抵擋洪水的,在她小時候,有一次洪水就把城外老百姓的家和莊稼都淹了,但她們卻好好的。

我們還沿著城牆的牆根走了一遭,看見有的地方安裝了先進的儀器,爸爸說那是與電腦相連的測量儀,只要縫隙再大一點點,電腦就會馬上顯示出來,工程師們也會在第一時間知道,然後研究制定有效的方法來預防和保護。有的地方的土牆壁已經有了很深的溝、很大的洞,我想城牆年紀大了,需要我們的保護。我還細細地聽了導遊的介紹,心中很佩服古代人的聰明和吃苦精神,也更加覺得我們應該用心去保護古城牆。

下一站我們去了明清街。大街小巷裡,碗託、牛肉、油糕、莜麵栲栳栳的叫賣聲、吆喝聲不絕於耳。我們在明清街上吃了老豆腐、碗託、轟炸大魷魚、米糕、糖葫蘆……哈哈,太過癮了!媽媽還向我們講了她小時候在明清上住著,正月十五看紅火的情景,我想著肯定熱鬧極了!

在古城裡遊了一遭,知道了很多知識,平遙真不愧是“世界文化遺產”。

下午出來了,我們還在迎薰門廣場上搭了帳篷休息了一下,哥哥和我兩個人吵吵鬧鬧沒把帳篷搭好,最後還是在爸爸的幫助才搭好,帳篷真舒服呀,本想在裡面好好的睡一覺,結果卻是玩鬧了一番。天漸漸黑了,我們只好收了帳篷。

雖然這個暑假沒去遠點的地方玩,也沒有去大城市,更沒去遊樂場玩,但我還是比較滿意這一天的。

鳳凰古城遊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411字

暑假的時候,我和弟弟、媽媽、舅舅、外婆一起到鳳凰古城遊玩。那裡晚上的景色很美!

白天,我們在河岸邊玩。河岸邊可棒了,有石墩子橋,木橋,亭子橋;還有很多賣東西的,比如:女生的首飾,各種小玩意;男生的劍、槍、摩托車等等。晚上,我們在水邊玩。亭子橋下離岸近的一段河水是淺的,我率先到裡面去玩水。我穿著涼鞋直接走到冰涼的水裡,舒服極了!我沿著河邊一直走,都有點後悔穿裙子了,因為越往前走水越深,都已經快到我的膝蓋了,而裙子的長度正好在膝蓋上面。我害怕把裙子弄溼,所以就從水裡出來了。這個時候,河對面的客棧都亮起了燈,好美啊!

我們還去做了魚療。給你介紹一種魚吧,它的名字叫親親魚,是世界上最小的魚,你把腳放到水裡,他便會“親”你的腳,把你腳上的細菌吃掉,讓你的腳白白的。我迫不及待地想試一試,剛開始覺得癢,慢慢地感覺越來越舒服,告訴你一個祕訣哦,當你癢的時候,你就左右晃一晃,就不癢了哦。

好了,這就是鳳凰古城一日遊,我開心極了!

遊鳳凰古城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0字

隱約間,我們來到了鳳凰古城。

白天的古城和夜晚的古城極不同,雖說兩者都是在同一地點,但是給人的卻是兩種不同的感受。而我,更愛這夜晚的城。

一出門,就能聞到泥土和水、草的清香味兒,在溼潤的空氣裡靜靜地醞釀。而沱江邊那無數燈光將我們引向那裡。

沱江,幽暗,與天同色。而它兩旁的古城,古城中的燈,則是夜空中的點點繁星。七彩的繁星,就這樣靜靜地亮著,如此耀眼,它照亮了古城的輪廓,給這古色古香的地方添上新的色彩,同時也照亮了我的心。城外則是群山繚繞,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有那樣幾盞燈,隱藏在叢林深處,照出深綠色,照出幾棵樹,照出幾枝葉兒,照出它獨特的神祕。江邊的老樹,紋路深陷,像垂釣的老人,時而又像照鏡子的少女。

最有趣的,便是那湖面。

無數星星點點,七彩光輝都毫無保留的照映在江面上,被它揉碎。成條,成線,成面,成片,不同方向,花一般的綻放。也許是水草搗的亂吧,不同顏色,不同紋路,不同方向,亂而美。每一束光都被江面拉長,每一顆星點都被江面放大,然後將一切相結合,天堂般奇幻。好不容易找到一塊兒平靜的江面,好小一束光撒在平面上,很透亮。我用手輕撫了下它,碎了,散了,如正開放的花兒,當外面一層消失後,裡面有竄出一朵新的,直到全部消失。

然而,當你放眼望去,用心感受,便會發現原來這一切的一切都如此平靜,安詳,毫無嘈雜之聲。他們在向你絮絮低語,再講述屬於這裡的故事。

遊鳳凰古城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578字

湘西之旅的第二站是位於湘西西南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鳳凰古城,據說那裡是湘西很有魅力的一個古城,我想:那裡是不是和我的家鄉塘棲古鎮一樣呢,帶著嚮往我來到了鳳凰古城。

首先,我們參觀了沈從文故居。聽導遊姐姐介紹說沈從文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大師,他還出過一本叫《邊城》的書,非常有名。聽到這我就迫不及待想去看看沈從文先生寫書的地方是怎樣的呢?走進書房,只見一張木質的大桌子靠在窗邊,桌上放著一本發黃的書,書的一旁擺著一方硯臺和筆擱,筆擱上架著一排毛筆,書房的牆上用玻璃框展示了沈從文先生的很多作品,上面可都是他的真跡哦!雖然沒有讀過沈從文先生的這本書,但我很期待去閱讀……

夜幕降臨,鳳凰古城顯得格外繁華,兩岸的店鋪傳出湘西苗族土家族歌唱家宋祖英的歌聲,酒吧也熱鬧極了,射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芒倒映在沱江水面上,美麗極了,就像一張美麗的畫卷,正當我陶醉其中時,突然發現爸爸不見了,我回頭一看,哦,原來他正在拍照呀!我也激動地換上了苗族服飾,裝扮成“小宋祖英”,擺起POSE,讓爸爸用鏡頭記錄下這美麗的瞬間。

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一座石橋邊,石橋是由一塊塊方形的小石塊鋪在水面上搭成的,石頭表面離水面大約只相差10釐米,我和我的小夥伴手拉手小心翼翼地踩著一塊塊小石塊趟過沱江水來到對岸,我回頭望著這奔流不息的沱江水和眼前的喧鬧與繁華,忽然在想:過去的鳳凰古城難道也是這樣的嗎?

鳳凰古城遊記 篇10

國二作文 ,2061字

“月光如銀子,無處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為黑色。身邊草叢中蟲聲繁密如落雨。間或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忽然會有一隻草鶯‘落落落落噓!’囀著它的喉嚨,不久之間,這小鳥兒又好像明白這是半夜,不應當那麼吵鬧,便仍然閉著那小小眼兒安睡了。”

坐在大巴上,藉著微弱的燈光讀著《邊城》。文學巨匠沈從文的語言雖樸實,卻將他魂牽夢繞的故鄉描寫得如詩如畫,蕩氣迴腸,也一同將這座靜默深沉的小城推向了全世界。看著書中描寫的美好,我急忙跳下了大巴,希望快點揭開鳳凰古城的神祕面紗。

鳳凰·夜

我去過許多古城,但從未見過其他古城的夜比鳳凰的夜還美。

站在橋上俯瞰,華美的燈光包裹著整座古城。河岸兩邊,放眼望去,每一個吊腳樓都發出璀璨的光芒。寬廣的沱江水,被兩岸繁華的古城夜色渲染的亦幻亦真,波光粼粼的江面五彩斑斕,倒映著古城的倩影。

沱江的兩岸,遊人如織。我走在岸邊的青石路上,感受著這座古城吹來的微風。古香古色的吊腳樓排立於江邊兩岸,以百年來不變的形態矗立著,飛簷翹角,彰顯百年滄桑歲月的痕跡,黃色的暖光讓我也恍惚迷失於古代與現代之間。來往的人欣賞著夜色,時不時傳來苗族阿妹們銀鈴般的笑聲。

漫無目的地閒逛著,突然聽到苗族老奶奶叫賣荷燈的聲音:“荷燈,荷燈,賣荷燈嘞!”巡聲望去,一個老奶奶提著一籃荷燈,一邊走,一邊吆喝,叫賣聲中混著濃濃的鄉音,聽起來像唱歌兒一樣。我拿著錢,找奶奶買了一個最大的荷燈。“小姑娘,放燈時在心中許下願望,如果燈能順利漂至江心,並順水而下,願望很快就能實現。”老奶奶邊笑著,邊教我怎麼放荷燈。在爸爸和老奶奶的幫助下,我將荷燈輕輕推向江心,在心中默唸“家人身體健康”的願望,目送著我的荷燈緩緩地流到河中央,隨著其他荷燈一起順流而下,帶著我們美好的願望向遠方漂去。

天上,星河流轉;江中,光影斑斕。有詩云:“繞城沱水荷燈滿,盛世迎春應佳節。”雖然現在不是春節,但作為一種地方文化,放荷燈已經成為一種祈禱、期盼和祝福的方式。望著緩緩流動的沱江,耳旁的喧囂彷彿都靜了,身邊的人流彷彿都散了,只留下我與這古城。我的心意彷彿與她相通了。我的耳邊還回旋著苗族老奶奶混著苗語的漢語,眼前浮現起苗族和土家族阿妹的甜美笑容。醉了,醉了,醉在了這迷人的夜色裡,醉在了夜色渲染的人兒裡。

鳳凰·晨

五點半起床,隨著導遊在無人的街道上游逛。沒有了明亮的燈光,沒有了遊人的喧鬧,清晨的鳳凰一片安靜祥和。曲徑通幽的深街長巷,沒有一絲嘈雜,只有導遊輕輕的聲音走在青石板上發出的聲音。

導遊帶著我們向小巷的深處走去,一邊講起了許多有關湘西苗寨的神祕傳說。一群死屍,額頭上貼著黃色的符咒,在趕屍人的指揮下,一跳一跳地行進在夜色裡,便是此地流傳的湘西趕屍。傳說當地人如果在外身亡,一定要請人將屍體運送回家鄉安葬,這便有了趕屍這個行當。當地山勢險要山路崎嶇,運送屍體多半選在夜間進行,便逐漸籠罩上了神祕的色彩。在湘西人眼中,生於故鄉,哪怕在外面漂泊一生,死後也一定要回到故鄉,安息在熟悉的土地,回到這擁有豐富文化的沃土。

行走在古城的小巷中,繞著繞著,又繞回了沱江邊。古樸的沱江水靜靜地流淌,古城樓上的晨鐘悠然傳來,江中漁船數點停泊在岸邊柳下。遠處的吊腳樓一寨挨著一寨,下面懸空的地方有幾根圓木撐著,有著參差不齊的屋頂。它們成熟,穩重,像一位老者,向我訴說著百年來的風風雨雨。透過它們,我好似看到了幾百年前的鳳凰。

這時,忽見一支竹筏順流而下,筏上的艄公撐著一支長篙在打撈清理著江中漂浮的水草。我的眼前浮現起了沈老先生筆下的鳳凰。恍惚間,翠翠彷彿站在了我的面前,微笑著向爺爺走去。沱江上彷彿又出現了趕鴨子的人,追趕著鴨子在水中拼命遊著。“城中的戍軍長官,為了與民同樂,增加這節日的愉快起見,便把三十隻綠頭長頸大雄鴨,頸膊上縛了紅布條子,放入河中,盡善於泅水的軍民人等,下水追趕鴨子。不拘誰把鴨子捉到,誰就成為這鴨子的主人。於是長潭換了新的花樣,水面各處是鴨子,各處有追趕鴨子的人。”不同於《邊城》中的是,現在無論是誰,都可以一同下水抓鴨子,人與鴨子的競賽,熱鬧非凡。

湘西文化,自我踏上這片土地起,便在我的心中駐紮。只可惜,湘西的那神祕的行當,已經面臨失傳。苗語和土家語,這些沒有文字,只能靠世世代代口頭相傳的語言漸漸沒落,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逐漸消失!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向外跑,卻忘記了家鄉那濃厚的文化,卻忘記了發揚它,傳承它。但正因鳳凰深厚的文化底蘊,愈加神祕的色彩,才吸引著更多人來追尋它,探究它,尋找散落在古城中的祕密。

在鳳凰流淌的不僅僅是沱江,更是那深厚的文化啊!正因有了那迷人的文化,正是有了為湘西文化傳播付出一生的人,才成就了湘西,才成就了鳳凰。

願有更多的人來欣賞她的美,瞭解她的文化,讓湘西文化深入更多人的心中,讓鳳凰古城駐進更多人的夢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