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裡的微笑相關作文20篇

雪地裡的微笑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631字

什麼事最讓我難忘呢?是撿錢包、扶老奶奶過馬路、還是別人伸出的援手?我的記憶搜尋器慢慢停留在了那一年……

一年級的冬天,我跟隨家人回到了老家——新疆。冬天的新疆大雪紛飛,景色壯美,我最喜歡了。有一天,大人們都沒空,我便獨自去滑雪。當我興沖沖地上了雪山。哇!四周都是白茫茫的雪世界,太美了,彷彿置身於童話王國。空氣寒冷而新鮮,激發著人的“鬥志”。

我迫不及待地穿上滑雪鞋,“嗖”地一聲就向下滑去。由於對地形不熟悉,所以我總是掌握不好方向,一不小心就滑進了樹林裡。樹林裡石子很多,很顛簸。我預感不妙,但已經來不及停住,瞬間被一個樹枝絆倒,摔進了雪裡。不好!我的腰似乎動不了了,兩肋像被緊緊夾住似的,呼吸困難,而且疼痛難忍。我渾身發抖,無法動彈,想大聲呼救,可是聲音卡在喉嚨裡發不出來。我幾乎絕望了,誰能來救我!我要離開這兒!風淒涼地吹著,樹上偶爾落下雪來。周圍靜的可怕,我感到恐懼……

終於,在我要快要昏過去的時候,一雙溫暖的手抱住了我。我慢慢地睜開眼,模糊地看見一張著急又關切的臉龐。那是一位美麗的姐姐!姐姐大喊:“這裡有個小妹妹!快來人呀!”沒過幾分鐘,一群救援人員趕來了,他們把我抬上了直升機,送到了安全的救護站……

其實,世間的溫暖無處不在,最讓我難忘的就是那一張溫暖的臉龐。

雪地裡的笑聲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723字

我們上三年級那年冬天下了一場大雪,從那次以後就再沒有下過。可是今天,我又一次聽到了雪地裡的笑聲。

我今天早上來到學校,沒有像往常一樣去班裡,而是直接去了操場。這是因為—同學們有一個“冬天的約定”。我來到操場,果然不出所料,同學們都在雪的“party”上狂歡。在雪地上,有的打滾,沾一身雪也不拍掉;有的在打雪仗,鼻子、頭髮上沾滿了雪。我問他們:“你們不怕感冒嗎?”他們卻回答:“這樣才玩出了雪仗的真正意義啊!”他們分好了工,有人運雪,有人堆,有人剷平,還有人……看著他們的手凍得通紅,還幹得那麼起勁,我也要獻出自己的一點愛心—我把手套借給了同學,班裡的同學笑了起來,雪人也笑了起來。

我踩到雪上,它並不像冰那樣硬,也不像泥那樣軟,而是一踩就凹下去,發出“吱吱”的聲音,變硬,一抬腳,留下一個深深的印記,這不單單是腳印,而是童年的記憶。當我還陶醉在銀裝素裹的世界裡的時候,“嘭”,我被一團晶瑩的雪球擊中,原來是趙興宇。我不甘示弱,馬上捏起一團雪,朝他扔去,玩得不亦樂乎。

最有意思的要數滾雪球。我先製作了一個簡簡單單的雪球,然後,讓雪球在雪地裡瘋狂地滾動,一直滾到我再也推不動為止。就在這時,同學們來幫助我了,我們齊心協力,共同推動著巨型雪球,直到我們班所有男生一起推也推不動為止。老師出了個好主意:再滾個小點的雪球,不就是雪人了嗎?妙極了!我們齊心製作。今天,大家都愛說“滾”字,平時生氣時才會說出如此不文明語言,看來,大家都很激動啊!我們的雪人制作好了,大家搶著拍照留念呢!

雪給我們帶來了歡樂,我們比兩年前下雪的時候還要激動開心!大家堆雪人、打雪仗、滾雪球……雪地裡到處都是我們銀鈴般的笑聲!

雪地裡的笑聲 篇3

國一作文 ,537字

“下雪了,下雪了!”我趴在窗戶上大喊著,鵝毛大雪從天空紛紛揚揚落了下來,大地片刻間變成了銀色的世界……

走進校園,操場上像鋪上了一層白色的地毯,同學們在操場上打雪仗、堆雪人、玩雪,他們就像白雪中翩翩起舞的蝴蝶一樣。

下午第一節是體育課,體育老師宣佈帶我們去打雪仗,我們別提有多開心了。我們像離弦的箭一樣迫不及待地衝向操場。一到操場,同學們就變成了一個個小“軍人”,都在準備“子彈”。忽然“啪”地一聲,我還沒有裝好“子彈”就被打中了。我轉過身一看,原來是種奕涵。我只是笑了笑,沒有對他發起“進攻”。有同學問我為什麼不還擊,我告訴他,我準備製造一顆“原子彈”去“轟炸”他。種奕涵還蹬鼻子上臉了,又砸了我一下。“嘿嘿,種奕涵你完了!”我心裡默唸著,拿起我的白色“原子彈”。種奕涵看情況不妙,一溜煙兒跑了,我怎麼能讓他跑掉呢?我奮力追了上去。離他越來越近了,我使勁一扔,居然打中了。種奕涵“啊”地一聲,我一看,他被炸成了“重傷”。我乘勝追擊,把他打得東躲西藏,在我的“火力壓制”下,他只好乖乖地舉手投降。再看看其他同學,也是你追我打,一個個也都變成了“花臉貓”,真快樂啊!

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下課鈴響了,我們依依不捨地走進教室,操場上空蕩蕩的,可是我們的笑聲卻依舊迴盪在操場上。

雪地裡的笑聲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610字

2019年1月15日,迎來了入冬以來的第一場大雪,我可高興啦!因為盼望了很久,我可以玩堆雪人、打雪仗的遊戲了。

上午,我和爸爸走出家門,來到樓下,驚奇地發現地上、樹上全是白茫茫、亮閃閃的一片。

我和爸爸找了一塊雪厚的地方,開始動手堆雪人。我們倆一人滾了一個雪球,大的做身體,小的做腦袋。然後,我們又用從家裡帶來的小道具給它認真地打扮:用兩顆黑色的豆子做眼睛,用胡蘿蔔做鼻子。爸爸吩咐我:“去撿些枯草來,做它的頭髮。”“好咧!”我得意極了。誰知,一不留神,我重重地摔了一跤,旁邊的路人都哈哈大笑。爸爸撿來幾根小棍子,插在雪人的身上做它的手,又給它圍上了一條紅色的圍巾。“你看看,還差點兒什麼?”爸爸對我說,“它還沒有嘴巴呢!”於是,我隨手撿來一個桔子皮放在它的鼻子下面,眼前便是一個超級萌的雪人啦!我覺得自己簡直就是一個雕塑家。

正洋洋得意呢,突然,“啪”的一下,雪人垮了,“誰在搗亂?”我扭頭一看,發現一個小弟弟正捂著嘴壞笑。我又氣又急,連忙抓了一大把雪朝他拋過去,小弟弟撒腿就跑。我正要去追他,爸爸攔住我說:“重新整理一下就好了嘛!你堆的雪人可不結實,看看,鼻子都歪了!”

哈哈哈……銀白色的世界留下了我們歡樂的笑聲。

成長的步伐不會停止——讀《天堂裡的微笑》有感 篇5

讀後感 ,727字

在這次國慶長假裡,我仔細閱讀了《天堂裡的微笑》這本短篇小說集,它令我受益匪淺。

《天堂裡的微笑》這本書是李學斌叔叔的作品。這本書主要敘述了“我”開始很不懂事,患了癌症的母親身體薄得像一張紙,每天在醫院裡吃飯、睡覺、打針、吃藥、看書、上網,“我”居然覺得這樣的生活很愜意。“我”每天在家嫌奶奶做的飯不好吃,垂涎媽媽的“病號飯”。慢慢地,面對爸爸和奶奶的憂愁嘆息,媽媽軟成一灘泥的身子,“我”開始懂得“心痛”。最後,媽媽去了天國,“我”明白了:媽媽可以在家休養時也住在醫院,是為了讓“我”慢慢適應沒有她的生活;媽媽戴著漂亮的假髮,是為了不讓我發現她因化療掉光了頭髮而傷心。“我”慢慢長大了,努力學習,認真生活,完成媽媽的心願。“我”知道,媽媽會一直看著我,在那向陽山坡的最高處……

仔細想一想,文中的“我”從一個不懂事的孩子慢慢成長起來,我們又何嘗不是呢?我們經常因為一點小事而跟爸爸媽媽吵起來,有時候明知道自己無理,可還要強詞奪理。就是這一次次“碰撞”,讓我們在父母的教誨中發現了自己的可笑,在父母的關愛中明白了是與非、對與錯,在不知不覺中長大,讓我們對自己的父母說一聲“謝謝”。

記得有一次,我坐在書桌旁寫作文,可是怎麼也沒有頭緒,於是便想放棄了。這時,媽媽走了過來,她親切地對我說:“孩子,想想你的夢想。”聽了媽媽的話後,我想:對,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文學家。夢想是靠付出和行動來實現的,我要是現在放棄了,那不就是半途而廢了嗎?說完,我便又拿起了本子寫了起來。同學們,讓我們在成長的路上磕磕絆絆走下去,摔倒了再爬起來,即使是重傷,大不了休息幾天再上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只要踏踏實實地走過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讓我們向著自己的夢想前進吧!

雪地裡的春暖花開 篇6

國三作文 ,1617字

就像童話的嚴寒老人,用身軀蘊出了暖春。那是不是花開的聲音。

—題記

整個寒假都沒有下雪,零星點兒也沒見著,也沒有雪籽,連雨水都甚稀少。出乎意料地,返校的第一天,便立馬見著了冰雹,第二天又下起了雪籽,打得教室外的雨篷啪啪作響,而第三天,校園裡竟真的開始紛紛揚揚地飄起了雪,銀裝素裹的天地,勾起了一大群孩子愛玩的天性。

隨之而來的,可還有徹骨的寒冷。都說江南水鄉溫暖,實際上對於居住在這兒的人們來說,冬天雪裡的這種溫度,也夠叫人膽顫了。

雪卻也下得薄,根本無法盡興—就算再厚一點,估計也是不行的。寒流來襲,我們一個個被凍得直哆嗦,四肢都僵得失去知覺了,哪還有玩雪的興致!帶了“裝備”的,帽子、圍巾、手套齊齊上陣,可還是覺得不夠。那些沒有“裝備”的就更別說了,一個個都把手使勁往袖子裡縮,把頭往衣領裡拱,卻仍然牙關戰戰,真恨不得蜷成一個團裹在衣服裡;更有想象力豐富的笑侃“我長大後要做一個服裝設計師,就把被子捲起來,中間縫一個拉鍊,再在兩肩旁邊分別安一個帶拉鍊的出口,有事手就從這裡出來,沒事就窩在被子裡,保準暖和實用!”哎,我是由衷地希望他快快長大,快造被子衣!

雪一直沒停,還有越來越大的趨勢,在凜冽的寒風中飛旋,撐把傘也擋不住,搖搖晃晃地時不時撞上我的面頰。努力再把手往袖中縮一縮,隔著袖子勉強抵住傘柄,頂著傘向目的地前進。風太大了,傘都要撐不住了,發出“吱咯”、“吱咯”的呻吟,我只有把臉向傘內貼近再貼近,都快看不見前方了。我只得低下頭瞥路走,注意前面的腳步,小心不踩到別人的腳後跟。

艱難地走了半晌,我偷偷地把頭往傘外挪了一點,眼看就快到了。收回目光時,我突然嚇了一跳—怎麼好像有個人在我旁邊!我趕緊把傘移到上方,好好看路,順帶瞟了瞟剛才我旁邊那人。原來是一位四十左右的中年男人。咦!他好像沒撐傘!怎麼會沒傘呢?不會看錯了吧?我又悄悄地打量了一下,居然真沒打傘!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趕上了他。一張蠟黃的臉上隱著些點黑,額上鐫刻著似是被風乾了的溝壑,略微擰眉,雙頰大概是被凍的,微微發紅,而且緊抿著嘴巴。他身材也算不上高大,雙手卻牢牢捆著一大團厚被子,被套都繃直了。哦,應該是位來這送被子的父親。感覺得到他的用力,是將被子緊緊往身上貼。而仔細端詳下,他的身子好像有些向那側傾斜。雪花飄落下來,停在了他夾雜著些花白的頭頂上,停在了他皺皺的黃襖上,只有少許實在沒有辦法遮住而遺落下來的雪絲,偷偷爬上了厚棉被。

那位父親的腳步匆匆,奈何被子太大,身子又是斜著的,可惜實在是再也快不起來。“呼—”愈發肆意。而他一直只是抿著脣,腳步不停。他又看了看一側的被子,不時往上提一提,往裡緊了緊,眉毛又擰起了點,但卻一直在快走。他似乎又矮了些。“呼—”一陣風夾著雪在我臉上劃過,我感到了一陣酸澀。

這一幕何曾熟悉。那一天爸爸把傘給了我和媽媽,要我們在大廈裡等,自己冒雨衝到了停車的地方,為了不讓我們擔心,途中都未曾用袖子或手臂遮擋。等到他把車開了過來,我進車後一看才發現爸爸衣服全溼了,可他卻一直笑著說“沒事……沒事……”;還有一次,爸爸來校換被子,倏而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沒備傘的他不知有什麼神奇魔法,被子竟然沒有一處被打溼。晚上我蓋被子睡覺時,全身都被捂得暖乎乎的,心裡感動極了。可是第二天我照例打電話回家時,電話那頭卻傳來了沒掩飾得住的噴嚏聲,那一天,我爸爸……不知道今天晚上,這位同學會不會同我一樣也有一個溫暖的夢呢?

至今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那位父親沒有打傘,許是真忘記帶傘了,又或是是打著傘不好保護被子……我只看見,在寒冷的冬日裡,父親笨拙地用身子遮擋著霜雪,一直守護,傳遞著溫度。所以即使是在雪地裡,小苗也能快樂地成長,成長到足以撐起一片春天。“啪—啪—啪—”,帶著笑意的聲音在雪地裡縈繞。你聽,那是花開的聲音,是舒展的眉頭,還是彎起的嘴角?

雪地裡的思考 篇7

高二作文 ,1709字

行走在鋪滿白雪的鄉村小路上,我緊張了一個學期的心情忽然放鬆了。四顧茫茫,天地間一片銀白。昔日光禿禿的樹幹的枯枝新裹了一層雪花,銀裝素裹,在冬日的郊野沉靜的等待。它們等待什麼呢?不得而知。“既然是一棵棵的樹,那就永遠地堅守這一方土地吧。”我似乎有了無盡的優越感,忽然有了無盡的力量,興奮地在雪花鋪就的路上亂跑一氣,累了,停下來。回首間,兩行雜亂的腳印,深深地。心情瞬間靜了下來。一路行來,那是你現在的路啊!

同樣是雪中行走,但走出了一條坎坷、堅持的路。那是宋濂。

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一襲披著雪花的身影一步一個腳印的艱難跋涉而來。他揹負著書箱,拖拽著沉重的鞋子,身形疲憊但眼光明亮。他堅定地前行,跋涉。身後留下了兩行深淺不一的腳印。遠處的腳印已經被新雪填滿,新的腳印隨著他的身影新鮮生動。這樣的行走,這樣的腳印,是一條造就宋朝大學士的堅韌不拔的路。行走在路上,你怎樣走,你就會擁有怎樣的路。昔日青蘿山房讀書客,明朝開國文臣第一人。

思緒到此,我禁不住握緊了拳頭。不知不覺間,身後的腳印蔓延已遠,整齊而有節奏。

印在雪地上的腳印,有深有淺,清晰可見;走向人生的腳印,雖難以體現,卻讓人回味感嘆。宋濂是這樣,世上所有的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路,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只要有人走就成了路。史鐵生,在一個人最光鮮亮麗的年齡失去了用以行走的雙腿,在他的身後再也不會出現腳印,有的只能是輪椅的車轍;在他的面前再也不會有路,有的只能是悲哀傷痛。但是他硬是憑藉著堅韌頑強的毅力,走出了一條充滿陽光的人生之路。在這條路上,他觸控人生,感知世界。在菊花盛開的秋日,他用真實的文字表達真摯的情感,那是對母親的懷念。合歡樹下,物是人非,對母親的思念、同情和感傷,又怎一個“忍”字了得?身在鬧市,心回西北,他滿懷深情地吟唱起《黃土地之歌》,人生行至此處,怎麼會有如此的深情?這是他在跌跌撞撞地摸索時,尋找到的路啊!這條路,他行得艱辛,滿含心血和淚水,但是卻滿溢著幸福和欣慰。“走吧,前行,只要不停止,前面就有路。”這是對史鐵生說,還是對自己說?恍然間,腳步堅定起來,積雪傳出“嘎吱”“嘎吱”的聲音。

行至大路,雪地上腳印繁密了,已經分不清哪些腳印屬於哪一個人,但我知道,這腳印肯定是不同的。每個人面前都有一條路,每條路都是不同的。有的長,有的短;有的寬,有的窄;有的曲,有的直。

國學大師黎錦熙聘請的那位抄寫員,他與其他的抄寫員都不一樣,他把和自己想法相同的文稿留下來,其他的一概丟掉。這哪是“抄寫”,這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辦報紙。這個人很有思想,特立獨行。這個人就是毛澤東。在後來的革命生涯中,他總是出其不意,給中國帶來一個個光明。過雪山,行草地,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護百姓,打游擊,用星火燎原、各個擊破的措施。他帶領中國人民走出了一條通向勝利的獨特之路。這是一條寬闊的路,也是一條曲折的路;這是一條鋪滿黑暗的路,也是一條通往光明的路。獨特的人,獨特的行走,走出了一條讓世界強國歎服的路。雪花紛飛中,我好像剛從建國的歡鬧中走出,滿臉帶著勝利的微笑。腳印也更繁密有致了。

從大路上折回來,我欣賞著剛才和現在留下的腳印,腦海中不同的行走姿態雜沓而來,有的昂首闊步,有的奮步急趨,有的優遊閒適,有的莊重嚴肅……似也眼花繚亂;而他們身後的路也異彩紛呈,彰顯不同的個性。

孔子領眾弟子,徒步周遊列國,行得艱難,路卻是一條“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執著之路;屈原隻身孤影,行吟澤畔,形容枯槁,走得勇毅,路是一條“來吾道夫先路”的堅貞勇毅之路。泰戈爾攜一方詩箋,行於草畔林間,神思邈遠,走的宛轉精緻,路是一條“天空不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的淡然之路;還有梭羅持一柄斧頭,造兩間茅屋,日日耕種、寫作,走的是迴歸自然求真的路……

又回到出發的起點,回望這一路的足跡,有的雜亂,有的整齊,有的沉穩有力,有的繁密有致。而那些樹還在那兒等待,等待蝴蝶翩翩?等待春生秋落?“不,”我笑了一下,“不是等待,它們也在行走。它們的腳在地下行走,枝幹是它們生命的軌跡和高度。不動的是身軀,行走的是生命。”

只有堅持地行,才有獨特的路。我重又走進雪花,走向屬於自己的路。

雪地裡的金鑰匙 篇8

高三作文 ,731字

以前,外婆說誰在雪地裡找出一把金鑰匙,他就擺脫貧窮。金鑰匙在外婆眼中是開啟財富的大門,但我現在要說的是一把教我們在社會中為人處事的金鑰匙—寬容。

有些人會慣於用刻薄的眼光看別人,認為錯誤是不可原諒的,而同樣的錯誤犯在自己身上時就會使出萬能的金鑰匙—寬容。那麼,他的人際關係呢?無疑是很糟糕的,所以說,作為金鑰匙的寬容是對別人的寬容。

如果有那麼一天發現,自己竟已被人排除在寬容的物件範圍之外,想一想是否自己忽視了對他人的寬容。

社會是一張人際關係的網,扣著每個人,當任何一段之間有了糾紛,打了結,就會牽起很多一連串的不和諧。此時金鑰匙就是化解人們之間的“結”的寬容。寬待他人,他人寬待你,種種不諧調才能迎刃而解,隨之而來的是良好的人際關係,良好的生活工作環境,令身在其中的每個人都受益匪淺。

很多時候,人們習慣於高喊“理解萬歲”的口號,其實,理解的背後就是寬容。理解是心理上的,寬容是行為上的,理解是抽象的,而寬容是具體的。

寬容不僅能幫助自己,也能幫助別人。他人受到挫折時,或許我們付出的一點微不足道的寬容就能幫助他人重新拾起信心,走出逆境。

年幼的孩子犯了錯,父母溫柔地撫摸他的頭,會使孩子正視自己的缺點,並自覺地改正。考試失敗的學生,父母的寬容會讓他們在失敗中重新站起來。這樣,父母就能融洽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子女才能在寬容的呵護下得以成長。

寬容是一把金鑰匙,它打開了人際關係上的枷鎖,它既能幫助自己,也能幫助別人,使整個社會形成一種謙讓和諧的風氣。

雪地裡,一群人正在尋找金鑰匙,殊不知,金鑰匙正掛在他們的腰間。有了寬容這把金鑰匙,相信開啟的不僅僅是財富之門。

伸出雙手,拿出金鑰匙—寬容,明天就會因為它而變得更美好。

燭光裡的微笑觀後感 篇9

觀後感 ,746字

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燭光裡的微笑》這部影片。這部電影十分感人,講述的是一個姓王的女老師和她的學生之間發生的感人事蹟。

王老師患有心臟病,但她卻毫不猶豫地擔起了一個誰也擔不起也不敢擔的重擔—當一個全校學習最差班的班主任。

這個班的紀律十分差勁。上早自習,別的班的同學都在認認真真地朗讀課文,而這個班的一幫學生卻在大吵大鬧;上課時別的班都在認認真真地聽講,而這個班的一幫學生卻像進了自由市場,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王老師非但不責罵學生,反而給他們講道理,用自己那寬廣的胸懷,像溫柔的春雨一樣,滋潤著每個學生的心田,澆灌著他們那幼小的心靈。

班裡有一個名為小鵬的學生,他的父母因非法賭博、倒賣黃碟被公安局抓捕。小鵬沾染上了父母的惡習,成了一個遊手好閒的孩子。王老師瞭解他家裡的情況,就把小鵬領回自己的家,像慈母一樣照料小鵬,使小鵬第一次感到了家庭的溫馨。

終於,王老師的辛苦沒有白費,幼小的種子發芽了,學生們都成為了好孩子。而王老師卻在一次爬山的時候心臟病突發,永遠地離開了她熱愛的工作和她熱愛的學生們。

看了這部影片,我已是熱淚盈眶。我們身邊的許多老師不就和影片中的王老師一樣嗎?影片中的王老師,其實就是中國千千萬萬個老師的真實寫照。老師就像一支支火紅的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老師就像一把把金色的鑰匙,為我們開啟智慧的大門,引領我們進入知識的殿堂;老師就像一座座平凡的大橋,讓學生通過他們,走向文明的彼岸;老師就像一塊塊紅色的磚,壘起了一幢幢高樓大廈……

老師對我們抱有多麼大的期望啊!他們期望我們成為傑出的精英,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他們無私地奉獻著,把自己的青春和精力都貢獻到了學校,貢獻到了他們熱愛的工作崗位上。在這裡,我想對所有的老師說:“謝謝您,親愛的老師,您辛苦了!”

燭光裡的微笑 篇10

國一作文 ,904字

微笑是一首優美的音樂,讓人心曠神怡,微笑是沙漠裡的一弦清泉,讓人看見希望,微笑是喧囂中的一陣清風,輕輕拂去人心靈的塵埃。仔細回想起來,那個燭光裡的微笑是那麼親切,讓我直到現在還難以忘懷……

那天,爸爸媽媽因為有事所以一早出去了,留我一個人在家。“滴答,滴答”隨著鬧鐘的擺動,時間也迅速地過去了,一會兒就從下午變到了晚上。這時,我正坐在書桌前專心致志地寫作業。突然,房間裡的燈一下全滅了,四周漆黑一團。我坐在書桌前的那扇窗戶剛好沒關,一股寒冷的大風吹來,把那窗戶吹得嘩嘩作響,那窗戶前的窗簾也被吹得晃來晃去。此情昆景,真有點像恐怖電影裡的那番滋味兒。知道停了電後,我迅速地把桌上的東西收拾好,膽戰心驚地去尋找打火機和蠟燭。我邁開腳步,小心謹慎地走向客廳。突然,我好像觸到了什麼東西,嚇得我又叫又跳。待我仔細一看,原來是我自己撞到了房間的木門。“唉喲媽呀,原來是虛驚一場。”我邊拍自己的胸脯邊想。於是,我又慢慢地向客廳走去,找了一會兒可還是什麼都沒看到。這時我放棄了,心想:這漆黑一片的,哪能找到呢?所以,我拿了一床被子,坐在沙發上,把自己裹得像個粽子似的等著爸爸回家。

我孤零零地坐在沙發上,周圍死一般的沉寂,空氣也彷彿凝固了一般,這時幾乎連我自己的呼吸聲都能聽見,於是我頭腦裡就莫名其妙地出現了一些妖怪、幽靈等畫面。

突然,一聲急促的敲門聲打斷了我的思緒,我結結巴巴地問了句:“誰……誰呀!”“是我,你的鄰居劉阿姨呀!”一聽到這熟悉的聲音,我彷彿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迅速地走到門前開門。門開了,一道橘黃而又柔和的燭光映入我的眼簾。劉阿姨對我笑笑,她的笑通過燭光展現在我的面前,顯得那麼慈祥、友善。“停電了,阿姨知道你爸媽不在家,又怕你家裡沒有蠟燭,所以給你拿來了一根蠟燭。”“哦,謝謝阿姨,謝謝阿姨。”我感激得不知說什麼好,只得一個勁兒地說謝謝。“好,既然你拿到蠟燭了,我就先走了,你自己一個人小心點哦。”“好,再見,劉阿姨。”語音剛落,我的心裡就好像湧起了一股暖流,令我心潮澎湃,激動不已。

我再次坐到沙發上,剛才的害怕和惶恐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那橘黃色的燭光雖不夠明亮,但已足夠照亮我心田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