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梁啟超故居相關作文20篇

遊梁啟超故居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467字

老師為了提高我們的作文水平,在一個晴空萬里的星期六,“五會”作文老師帶我們來到了梁啟超故居遊學。

一走進梁啟超故居,就看見了梁啟超的銅像,梁啟超的身材高大挺拔,一手叉腰,一手拿著書卷。

再往後邊走,那裡有一個彎彎曲曲的樓梯,樓梯下還有一個池塘,裡面遊著許多的小魚,我們拿起魚料,讓這鮮小魚吃得飽飽的,有的小雨穿著一身金色的拖尾裙,有的穿著雪白的衣裳,真像一群淘氣的小公主啊!

再往左邊走,進入會客廳。廳堂是戶主用於會客,閒坐談的地方。正堂上一對明國春天大花瓶,正是廳堂擺設的習俗。那兒有一幅金木雕彩瓷畫—《八仙圖》掛在牆壁上。還有一把木梯用於上神閣上香等。

往前走,那就是怡堂書室了,怡堂書室是梁啟超的父親樑寶瑛教書的地方。其中有個南耳北房:1892年梁啟超上京考試落第後回來居住的地方,越年生下長女樑思順。還有一個正堂:是梁啟超父親了樑寶瑛教學的場所,梁啟超小時候就在此讀書(這類私塾在明清時普遍出現)。最後,就剩下北面耳房:是樑寶瑛教學休息的地方。

啊!時間過得飛快!眨眼又要到下一站了。我念念不舍地離開了梁啟超故居。

遊梁啟超故居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474字

為了提高我們的作文水平,培養我們的觀察能力,在一個星期六的早上老師帶我們來到了美麗的梁啟超故居遊玩。

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進了裡面,我首先來到了梁啟超紀念銅像下。只見銅像中的梁啟超身材挺拔,一身西洋裝扮,一手叉腰,一手緊握書卷,目光堅毅執著,曾經他倡導新文化運動,支援五四運動,他的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我接著經入梁啟超故居。梁啟超故居建於清光緒年間,古色古香的青磚土瓦平房,由故居、怡堂書室、迴廊等建築組成。

接著穿過紀念館的大門是一個擺放特色紀念品和梁啟超家族相關書籍的地方的大廳,裡面還有一個放映室,在不知疲憊地給遊客播放著關於梁啟超的生平事蹟……。過了這個大廳,來到了真正的紀念館,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築,白色兩層樓建築,有騎樓門廊、拱形門,門前有一水池。裡面裝著很多金魚。水池周邊很淺,恰好一條魚的深度,這裡的魚似乎不怕生,經常成群結隊的來岸邊的水域遊玩,魚兒們的鱗片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漂亮,惹很多遊客紛紛駐足觀看,歡笑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在這裡玩得真快樂啊!

時間過得真快,如拉出的箭一樣一穿而過,我捨不得離開,我希望下次還能來。

遊梁啟超故居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90字

上個星期,作文老師為了提高我們的作文上的水平,帶我們去梁啟超故居參觀。

進入大門,映入眼簾的是梁啟超先生的銅像,他身材高大,一手叉腰,一手握書卷,穿著一身西裝,一副彬彬有禮的模樣,讓我對梁啟超先生產生敬佩之情。

順著小路走,我們來到了梁啟超紀念館,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築,白色的牆壁、拱門、還有蜿蜒的樓梯。進入大堂內,可以看到梁啟超先生的矽膠像。他右手握著毛筆,左手緊握著拳頭託著左臉頰,似乎在深思熟慮。這個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梁啟超先生,彷彿帶著我們穿越回清光緒年間。

向外眺望,看見一面人工湖,像一面鏡子,湖水清澈見底,還能看見金魚在水中嬉戲。同學看見金魚,就紛紛觀望,駐足痴望地圍在湖邊,向金魚們投食。金魚們見有食物到來,就成群結隊地奔向魚料,像獵人們追捕獵物。它們用珍珠似的眼睛望著我,嘴裡時不時吐出幾個泡泡,嘴巴一張一合,好像在哀求我們:“小朋友們,再給我們一些食物吧,我們的肚子在唱”空城計“。看著小金魚們那副可愛的樣子,我有向魚群中投了幾粒魚料。它們爭奪食物的時候尾巴像牡丹花的花瓣。金魚們聚在一起,變成了一朵盛開的牡丹花,真漂亮啊!

他們搖著白紗般尾巴向我們游來,還時不時把頭探出水面。彷彿在跟我們致謝:”謝謝你們賞賜的食物。“同學們看著金魚在水中嬉戲的模樣,忍不住鬨堂大笑,歡笑聲中充滿湖邊,盪漾在我們的耳邊。

快樂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梁啟超故居。

遊周恩來故居 篇4

國一作文 ,563字

清晨,一輛輛大巴車駛向淮安周恩來故居,我們滿懷著激動之情,踏上了遊周恩來故居之旅!

經過長達三小時的路程,我們來到了紀念館,步入紀念館,映入眼簾的便是周總理高大人像,他深邃的目光望向遠方,不知在思考著什麼?我猜,應該是想著怎樣使國家更加強大吧!

走進大廳,四周的牆上掛著與周總理有關的故事和照片,每一張都記錄著周總理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為中華民族所付出的一切又一切!

參觀完紀念館,我們來到故居,還未走進故居,便一眼望見門的上方掛著高高的門匾,書寫著“周恩來同志故居”,紅底金字,是鄧小平爺爺題寫的。

我們走到周總理的書房前,書櫥裡放著許多書,牆上掛著字畫,我不禁想起了周總理曾說過的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從這裡我們看出周總理是多麼的勤奮好學呀!從小就立志要振興中華的偉大志向!真了不起!接著我們來到了周總理的臥室。周總理的臥室只有一張床,幾個板凳和一些洗漱用品,牆上幾幅簡單的畫,無不彰顯著這間屋子的主人—我們敬愛的周總理是那麼的樸素,簡樸!接著,我們看到了一塊石頭上刻著兩個字—騰飛,象徵著,這裡就是大鸞騰飛的地方,在這之後,我們還參觀了周總理的家室,以及他的妻子鄧穎超紀念園。

周總理無時無刻地為人民服務,為國家服務,永遠留在了我們每個人的心目中,無法忘卻那個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少年!

遊蔡元培故居有感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398字

蔡元培是浙江紹興人,原籍諸暨,是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同時也是中國首任教育總長。

這次我們參觀了蔡元培故居,到了蔡元培故居,同學們各自都忙碌起來。有的拿出手機拍照,有的吃起了零食,還有的人抄起了蔡元培的資料。我一邊參觀一邊瞭解到:蔡元培是1868年出生,他提倡新學,創立了愛國學社,從事教育和革命活動,當然還有很多值得我們驕傲的生平事蹟。我還在石牆上看到:蔡元培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自我犧牲精神。看到這裡,我深深被蔡元培先生的精神而感動了。於是我走到蔡元培先生的石像下,發現有一句話:“中國為一人,天下為一家”。說的真有道理,作為少先隊的我們,更要學習蔡元培的這種精神思想。

通過這次參觀,我覺得蔡元培先生的許多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蔡元培先生的自我犧牲精神,這讓我感受到了我們要為大家著想,有時候小小的犧牲也能換來大大的成就,我要以他為榜樣,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遊蔡元培故居有感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515字

今天,我們要去遊蔡元培故居了,我好開心啊!我一早起床,草草的吃了早飯,把要帶的零食放入揹包,走出家門,這就開始秋遊了。

到學校後,我衝進了班級,只見許多同學擠在一起,原來他們都在看手機、平板什麼的,我放下包,走到了教室外,我很無聊,所以只能看風景。我一邊看風景一邊想象著蔡元培故居的風景。我想蔡元培故居應該和魯迅故里差不多吧。

不一會兒,我們上公交車了,從裡面看,世界像被一層薄紗蓋著一樣,真是太美了。馬上,我們就到了蔡元培廣場,廣場上有一個巨大的蔡元培?A石像,它是坐著的姿勢。我們走了一小段路,我們就走到了蔡元培故居門前。

故居的門是用木頭做的老門,周圍有兩三棵盆栽,很素雅。門檻保護的很好,用玻璃框起來了。走進去一瞧,有三個房間,中間的房間裡有蔡元培的半身像,上面有一些白色的假花。每一個房間裡都有蔡元培的經歷。突然,我發現許多同學圍在一起,我也聚過去,哦,原來是一個長方形的水缸,裡面有許多硬幣放在三個碗裡,還有兩條小魚。除了這些房間,還有一些小房間,裡面都有紅繩攔著,應該是為了不被我們破壞。我還看見了蔡元培的寢室。蔡元培故居很美,畢竟是名人住過的地方。房子裝飾的很漂亮,到處都有植物。

不一會兒,我們回去了,真留戀哪!

遊蘇步青故居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729字

今天,我和姑姑去蘇步青故居遊玩,我們約上晨晨姐姐一起去。出門前,我帶上筆和本子,準備記錄一下那裡優美的風景。

在騰蛟鎮政府前下了車,我的眼前一亮。一條白蛇般的石板橋盤在我面前,走在這條長長的石板橋上,陽光正照在我的身上,橋下溪水在歡快地流淌,似乎唱著快樂的歌歡迎我的到來。穿過石板橋,沿著鵝卵石鋪成的小路,一路欣賞著古老的打鐵鋪,聽著店鋪裡傳出來的叮叮噹噹的鐵錘敲打聲,我們來到蘇步青故居。

故居門前有一片旺盛的菜地,菜地裡的菜有著綠油油的葉子,在太陽底下閃閃發光。我被這片綠包圍了,不由自主地把腳邁進了菜地。我深深吸了一口氣,真清新啊。要不是姐姐把我拉出了菜園,我肯定會像只蜜蜂,停留在綠的世界裡,忘記了外面的世界。

走進蘇步青故居的大門,院子裡有一間矮矮的木結構平房,我們走進平房,屋子裡陳列著很多戰爭時期的炸彈模型和20世紀的生活用品。平房對面的蘇步青爺爺雕像很高大,雕像的底座上刻著蘇步青爺爺的簡介。蘇步青爺爺是一位優秀的數學家,他的努力為祖國爭得了榮譽,我要像蘇步青爺爺學習,長大以後也要當一名為國爭光的科學家。

游完蘇步青故居,我們又來到了棋王碑林。棋王碑林是棋鄉人民為了紀念百歲棋王謝俠遜而建造的。棋王碑林裡有關於百歲老人謝俠遜的介紹。我們在棋盤前玩,一盤沒下完的棋吸引著我,那是周恩來爺爺和謝俠遜老先生對奕的《共抒國難》的殘局。我不懂棋局,在棋盤前站了會,便和姐姐去了雕像前拍照留念。

依依不捨地離開蘇館,夕陽正照著棋王碑林,四周青翠的竹林更加翠綠,拾級而下,一幅幅棋盤在夕陽的餘輝中更顯壯觀。我們即將上車離開,我的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這裡的小橋、溪水,青綠的環境,深深地吸引著我,還有蘇步青和謝俠遜老先生的事蹟像電影一樣,在我的腦海裡回放。

遊宋慶齡故居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757字

我和媽媽來到偉大的國母—宋慶齡奶奶的故居。故居位於後海北河沿。後海是個面積不大的湖,就在故居的旁邊,空氣顯得格外清新。雖然只要5元的學生票,但來這裡參觀的人並不多,從而使這故居格外靜謐。

我和媽媽走進了故居的大樓。一層是會客室和廚房,二層是臥室兼書房。裡面擺放的物品很陳舊,但卻充滿了書香和溫馨。廚房非常狹窄。“估計啊,要是三個廚師在廚房一同下廚,可能都不能轉身哩!”媽媽不禁說道。不會吧,國母的廚房竟然這麼小?為什麼這麼樸素、簡陋?我帶著滿腦子的問號不知不覺地隨著媽媽來到了宋奶奶的臥室兼辦公室。宋奶奶的辦公桌與我的小學習桌一樣簡單,我想象中應該像電視裡的大老闆桌一樣大,一樣氣派呢。床頭還掛著象徵吉祥如意的夏威夷多利恆花刺繡畫,是宋奶奶照美籍日本朋友送給她的真花繡的,宋奶奶希望花永不凋謝,友誼長存!

走出大樓,我們又看到了飼養鴿子的鴿子房。宋奶奶生前喜歡養鴿子,因為鴿子象徵和平,同時也為紀念孫中山爺爺—他也喜歡鴿子。天津國際信鴿事業集團的負責人出於對宋慶齡國母充滿景仰,送給宋奶奶12對鴿子,分別取名叫:“和平、友誼、發展、海峽、迴歸、統一、中國、富強、繁榮、世界、康樂、大同。”“宋奶奶真是個偉大的和平使者啊!”我終於忍不住讚歎道。

宋奶奶因為參加多次革命戰爭而不幸流產,這更是使她喜愛小孩子。我還記得她有句話一再強調:“有些事是可以等待的,但少年兒童的培養是不可以等待的。”她獲“加強國際和平”斯大林國際金獎,獎金10萬盧布,全都將捐給和平婦幼保健院了。這正說明她喜愛孩子,熱愛和平。

這時,我們已經走出了故居。但我的腦海中依然為了別人,甘願辛苦自己;熱愛孩子,熱愛和平;學習成績優秀,會多種外語的她怎能不受人尊敬、被人尊稱為“國母”呢?

這次去國母宋奶奶的故居,收穫還真不少!

遊曾國藩故居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419字

星期天,陽光明媚,爸爸媽媽帶我去曾國藩故居遊玩。一路上我高興的哼著歌兒,望著沿途美麗的風景,好想伸手擁抱大自然。

將近一個半的車程我們到達了目的地—曾國藩故居。故居佔地面積四萬平方米,建築面積一萬平方米。下車了,天空中一面帥旗迎風飄揚,展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個大大的荷花池,但現在已經過了荷花開放的時機,只有漸漸枯萎的荷葉矗立在水中央。我們從石墩上走過來到石拱橋,橋上還可有曾國藩的詩詞。池塘邊的一排柳樹在微風中輕輕的擺動著它的長髮,好像在跟我們打招呼。

我們來到了一棟老房子,這就是曾國藩的故居。走進大門是一個很大的四合院子,路的兩旁各有一塊大草坪,草坪綠綠的,軟軟的。我們跨過一道道門檻參觀了各間房,房間裡擺設著床,書桌,櫃子,八仙桌,紡織機……這些都有著很長的歷史。

接著我們來到後山,走在一條石板路上,兩邊由鐵鏈圍著,防摔也可以供遊客坐上休閒一會兒。上山的樹高大挺拔,它們都生長有一百多年了。

遊覽結束,我們踏上回家的路。

遊曾國藩故居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558字

今天,陽光明媚,天氣格外的好。我、媽媽、太公、爺爺和舅舅突發奇想,準備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我們打算去曾國藩故居參觀。

一路上,舅舅開著車,我們大家說說笑笑,不一會兒就到了目的地。

下車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面巨大的紅色帥旗,經過帥旗,我們從一個小門進去,沿著石板路來到了曾國藩的家。

曾國藩的家呈長方形,有一個大大的院子和很多房間,每個房間都乾淨寬敞,牆上掛著曾國藩的名言和給子孫後代的家訓。遊客們大都駐足觀看,有些還頻頻點頭。可我卻被他家院子外的小吃街吸引,小吃街有賣吃的,賣玩具的,各種各樣的東西,新奇又有趣,老闆們一陣陣的吆喝聲,驚走了旁邊小樹林的小鳥。

穿過小賣街,正對著曾國藩家大門的是一片大大的荷塘。沿著石橋往荷塘中央走去,正值冬季,荷花凋謝,荷葉破敗,荷塘裡沒了往日的生機,看上去一片狼藉。我坐在荷塘邊,看著眼前慘不忍睹的景象,腦子裡一點點的浮現出夏日美麗的荷塘:粉粉嫩嫩的荷花在碧綠的大圓盤中綻放開來,青蛙們在荷葉間愉快歌唱,魚兒們在水中穿梭……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忽然,一陣風吹過,樹上金黃的葉子隨風搖擺,有幾片樹葉飄了下來,落在了我的臉上,把我從幻想中叫醒。

遠處,爺爺和舅舅在喚我該回家了。我站在遠處一座小山坡回望曾國藩故居全景,看到大帥旗正迎風飄揚,好像在對我們說:“再見,希望你們再來!”

遊毛澤東故居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680字

毛澤東故居座落在韶山,到了這裡已是下午時分。但見:這兒山清水秀,空氣格外清新。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毛澤東少時上學的私塾,環繞著私塾的是一汪清澈見底的小湖。據說這裡曾經是毛澤東少時游泳的地方。岸邊的垂柳隨風搖曳,顯得格外婀娜多姿。在私熟的西北角,毛澤東居住過的泥瓦房座落在綠樹成蔭的山腳下。緊鄰故居正大門有一個荷花池,儘管荷花已經凋謝,但是荷葉並沒有因此失去它的風姿,依然清脆地朝天開放著……這兒可真是一副呈現美好大自然的農家風光啊!

好不容易從這片美景中回過神來,我和爸媽便隨著湧動的人群進入故居正大門。進入大門是一個堂屋,和鄰居家公用的,穿過堂屋便來到了毛澤東父母的臥室。儘管他家原是當地的富農,但也顯得非常儉樸,除了床之外,其它地擺設也只有一盞煤油燈和一張小桌。繼續前行來到廚房,一眼就看到一個大灶,可不象我們現在的煤氣灶,是需要有人管著燒柴的。導遊介紹:少時毛澤東非常好學,但不忘幫家裡幹活。經常是在大灶一邊燒柴火一邊不忘捧著書本。

出了廚房,接著朝左走,看到的是豬欄、牛欄,以及毛澤東和胞弟的臥室。這些房間經過百年的歷史滄桑,但依然那麼保持原樣、完好。

私塾和故居相比要顯得氣派些,教室在樓上,隔著門檻我看到了毛澤東少時坐過的座位。看著這些座位,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他當年搖頭晃腦讀書的情景,耳邊也彷彿有了那之乎者也的讀書聲。私塾的牆上有一副副毛澤東少時勤奮苦讀、熱心助人、智鬥富家公子的一些故事。看到這些,我對毛澤東的敬意更深了。

從私塾出來,又經過門前的那片湖,我不禁俯下身子,用手撥動著這充滿靈氣的山水,眼前彷彿又出現了少時毛澤東在湖裡游泳戲水的情景。

遊朱自清故居 篇12

國二作文 ,1106字

“這平鋪著,厚積著的綠,著實可愛。她鬆鬆的皺纈著,像少婦拖著的裙幅;她輕輕的擺弄著,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朱自清先生當年與友人遊玩溫州(瑞安)仙岩梅雨潭,寫下游記名篇《綠》,那是他終生難忘的“溫州的蹤跡”。以前只知先生曾在揚州住過,故居仍存,觀者絡繹不絕;後聞先生在溫州市區亦有故居一處,今日於四營堂巷50號得以一見先生在溫州的“蹤跡”。

午後一點,陽光輕灑,在高樓簇擁間,一座低矮的、頗具江南特色的三進合院出現在眼前。沒有想象中的古宅舊院,沒有想象中的粗糙門檻,取而代之的是精緻的橫匾、光滑的石階、用顏料刷成的斑駁灰牆。聯想到先前的舊城改建,真正的“故居”遷移重建,才有了現在的模樣。步入門後四方小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個深褐色水缸,以為是用來接水的,湊近一瞧,水面上鋪開一層暗綠色植物,一條紅魚兒不經意在繁葉間露出倩影,又倏地藏身於大片的深綠中,引起圈圈漣漪,淡淡的金黃色陽光在水面上浮動,忽然輕巧地躥開,尾後曳著一根長長的水草。紅綠相襯,別有一番生機。

邁進前堂,正對門的牆壁上掛著大幅的朱自清畫像,他身著黑色長衫,膝上攤開一本書,算不上英俊出眾,卻平實清秀,小小的圓框眼鏡為他添上一份儒雅書生氣。兩側牆上是先生不同時期的照片。過道往右是一間廂房,中間櫃子裡擺放的是先生的書信、手稿。再向右走,又是另一間房了。當中的牆上是一副山水畫和一句詩—“蹤笛潭影綠,簾卷海棠紅”,巧妙地將先生的《綠》《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的內容融進了詩中。旁邊就是這兩篇散文展示,我先前是讀過的,可再次回味,更覺其語言清雅樸素、意境優美,讀一遍則體味的情感太淺太淡了。

轉而往裡走,輕輕跨過門檻,這間房中的雕刻板上講述了朱自清先生的生平經歷和有關故事。從前,我只讀過他的散文,卻未曾瞭解過他的生活。面對這嶄新的“故居”,獨有院子裡的灰磚墨瓦、門窗上的木質雕花,難以感受到時間的流逝,而憑藉這些資料,彷彿得以窺見一絲當時生活的景象。更得知,先生曾多次發表反內戰、反飢餓的講演和文章,與學生一起參加此類的遊行示威,抗議國民黨政府對學生的鎮壓。他是怎樣偉大的一位革命民主主義戰士啊!是怎樣在疾病纏身、貧困潦倒的情況下,始終保持著一個愛國知識分子的高尚氣節和可貴情操的啊!多麼令人敬佩!

轉眼已是下午三點,我不得不收拾起紛亂的思緒。有這樣一位學者,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生活過,且為它的風光所吸引,所讚歎,所留戀—甚至在與友人的信中寫下“溫州之山清水秀,人物雋永,均為弟所心繫”—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熱愛它呢?

冬日午後,於朱自清先生的故居中,我深深感受到溫州的文化與風情,內心頗為充實與溫暖。

遊曾國藩故居 篇13

國小四年級作文 ,687字

曾國藩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理學家、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者,曾被封為“一等毅勇侯”。懷著對曾國藩的敬仰,我們來到了他的故居。

剛進曾國藩故里,就被眼前一望無際的荷花驚呆了,那“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景象讓人駐足驚歎。順著曲曲折折的荷田小道,我們幾個小朋友邊吹泡泡,邊賞風景,其他遊客卻把我們當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我們蹦蹦跳跳地來到一面碩大的“帥”字旗下,仰望這莊嚴的旌旗,看著那醒目的“帥”字,我思緒萬千,浮想著這位身經百戰的老帥當年帶兵打仗,叱吒風雲的場景。

繞過半月形的大型荷塘,我們從懸掛著“毅勇侯第”的大門口進入院內,這裡寬敞明亮、前坪後屋,另有一番天地:古色古香的青磚碧瓦房屋一字排開,像列隊的士兵等待我們的到來,兩邊沿中軸線對稱。聽說這座侯府是我國目前儲存得最大最完整的鄉間侯府。

跟著導遊穿行在曾國藩和他家人曾居住過的各個屋子裡,看到了皇帝親筆賜予的“勳高柱石”的牌匾,毛澤東及蔣中正的題詞,這些先人對他的評價極高,還看到了曾國藩寫的家書,明白了他們家族百年長盛的原因;聽著導遊滔滔不絕、津津樂道地講述往事,我和遊客們都嘖嘖稱讚;想著這位傳奇人物的生平軼事,我也暗暗下決心要向他學習,幾個小朋友的手握得緊緊的。

我懷著崇敬之情端詳著這裡的每一處建築,每一幅畫,每一個字。彷彿看到了曾國藩老先生在教導我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遊孫中山故居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1193字

告別金秋的九月,我們隆重的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國慶節——祖國69歲的生日!在這個重要的節日中,到處充滿喜慶的氛圍,街道上、商店門口、住宅小區及商業中心都紛紛掛起五星紅旗,到處成了紅色的海洋。大家都興高采烈為祖國慶賀生日,也為祖國而感到自豪!

在這個歡樂的節日中,我將迎來一位遠道而來的新朋友。她叫陳墾,來自從遙遠的潮州,是一個樂觀向上,能文能武的女孩子,我很期盼見到她。她們一家將與我們共度國慶假期。

我們準備帶他們來到國家5A景區國父的舊居——孫中山故居進行參觀學習。到達故居排隊入門處人頭湧湧,沒想到國慶放假期間,有太多的遊客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所以景區非常多人,在裡面參觀也要排隊。景區排隊參觀,用鐵馬回形針形成隔離,不到50米的距離,我們走了近500米,我們隨著人群向前緩慢蝸牛式挪移。終於輪到我了!我們終於進入了孫中山故居的核心——孫中山以前居住過的房子。

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棟紅白相間的,有兩層的小洋樓,它的上下各有六個拱門作為裝飾,門口有一個小庭院,在我的右手邊有一棵以前孫中山先生親手種過的酸棗樹,在已經變得歪歪斜斜,快要倒了似的。進這棟房子,映入眼簾的是中空的客廳,背後的牆壁分為上下兩層。一樓的兩邊分擺子古樸木質的桌子和椅子,二樓的櫃子上擺放的是孫中山祖先的牌位。客廳左拐,我們來到的是孫中山先生的臥室。整齊的擺放著她的床,書桌,還有梳妝檯,通過我的仔細觀察,我發現他的床有點特別,他不像我們現在睡的床長方形的,而是有些四四方方,看起來像正方形,木質的床板上還有些精美的雕花。因為它的長和寬看上去很相似,所以我在猜想:孫中山先生是不是不太高呢?隨後我們進入了廚房,在右手邊靠牆的東西,它是有長磚壘起來的,怎麼說呢,它長約1。2米,寬約40釐米,正面看過去就像兩個太陽花。腦海裡思索著:這個東西好熟悉呀!嗯……這不就是我們家廚房的煤氣灶嗎?拿100多年前的煤氣灶長的就這樣啊。這樣的設計在房子裡廁所紅磚製作馬桶也是可以可見一斑。為證明西洋文化對孫中山的影響非常的大,這樣他才能夠設計出這樣前衛,有中西結合的房子。

參觀完孫中山以前居住的地方,我們向孫中山紀念館出發。孫中山紀念館是一棟外表大理石的兩層建築物,入眼簾的是孫中山先生的演講的雕像,雕像的背後有一道敞開的門。代表著中國在孫中山先生的帶領下,推翻封建帝制,創立資本資產階級共和國,走向世界!很多的遊客都與孫中山先生的雕像合影留念,我們也不例外。

麵館的一二樓介紹了孫中山先生一生的事蹟,參加的革命運動,對革命所作的貢獻以及珍貴的圖片和資料還有情景展示。我更深一步的瞭解這位偉大的革命先驅,感受到他“天下為公”的偉大的精神!

通過這次的參觀,堅定了我認真學習,為實現夢想而不斷努力進步!

遊曾國藩故居 篇15

國一作文 ,1205字

曾國藩,中國歷史上公認的聖人之一,除了孔子和王陽明,還有一位便他,這位晚清名臣,“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可是關於他的事蹟我還真的沒有了解過呢!

暑假裡到湖南雙峰,第二天我們就到了曾國藩故居。

進入外面的大門,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個半圓形的湖,湖上亭亭玉立著一大片一大片的荷花,六月的荷花開得正好,如同少女羞澀的微笑般粉紅粉紅的。荷葉很大,看上去得有臉盆大小,它們在水中擠擠挨挨的,只留出了幾處縫隙,可以看到荷下的水略有些渾濁,但每一個遊客都絲毫不會在意,吸引他們的是滿湖荷花的光豔亮麗。

向後方轉身,便是曾國藩的家,名為富厚堂。不得不說曾國藩家真大啊,那時候只有一個詞,那便是:震撼!兩座山之間,都是故居的範圍,不知道是當時舊地,還是後人開闢出來的。

跨入故居的大門,便是一條略舊的石板小路,直通正堂,小路兩側栽培著翠綠的小草,綻放出了勃勃生機。樓頂上,灰色的四角彎彎翹起,樓的後山上種植著許多槐樹,不,應該說是樹林,簡直太大了。粗壯的槐樹隱天蔽日,樹之高,不知多少米也,形成了鬱鬱蔥蔥的綠色屏障,將主樓和東西兩側的偏樓護了個嚴嚴實實,給陳舊的建築增添了一抹生機。靜謐,安詳,站在院裡,縈繞在心頭的便是這樣的感覺,周圍的景色,用陶弘景的話來說,“實是欲界之仙都”。

思雲館也在這裡,那是曾國藩在回家奔喪期間住過的房子,可惜門是鎖著的。同樣位於後山的鳥鶴樓,卻讓我們一飽眼福,裡面放著一尊大鼎,上面優美的弧線,構成了這個鼎的花紋,鼎身自然是用鋼鐵做的,我算著大概有一兩百斤吧。

富厚堂的精華在於藏書樓,曾藏書達30萬卷,是我國儲存完好的最大的私家藏書樓之一,在這裡擺放著幾把椅子,看著簡單的擺設,我們彷彿能觸到主人的氣息,看到曾國藩在深夜靜靜地坐在這裡,手持一本書,苦讀冥思。我通過牆上的牌子瞭解到,曾國藩是清末洋務運動的洋務派,他們的洋務運動進行了30年,最終失敗了,但是,卻成功的促進了中國的發展,讓中國有了與侵略者一戰的實力,是歷史上的大功臣。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曾國藩的六戒: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這幾句話,教給了我們近乎全部的人生哲理。其中第六戒給了我很大觸動,也認為最有用,“凡成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人謀居半,天意居半。”它告訴我們,若想成功時則需識盡天下物,而才能只是幫助成功的存西,而成功並不是由天註定,一半由天,一半由人。曾國藩就是一個這樣的人,他雖天資不是很好,但是經過自己多年苦讀,依然與孔子、王陽明齊名,靠的就是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

遊覽曾國藩故居完畢,我還久久不願離開,看著後山的蔥蘢,看著一湖荷花,我知道,讓自己留戀的不只是這些美景,更有樓裡飄蕩的聖人的氣息,在這裡,我學會了很多,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向著理想的方向去努力,不斷前行!

鄧小平故居遊記 篇16

記敘文 ,1044字

走進這座璀璨的偉人藝術園林—鄧小平故居,我們的整個身心都如同進入世外桃源般飄飄欲仙了……

緊攥著幾張展票,望著前面絡繹不絕的“長龍”,我的心也越來越激動、興奮。小平爺爺—這位舉世聞名的偉人,用自己瘦小卻堅毅的身軀撐起了這座不朽的文化瑰寶!

金色的大門高高矗立,門前兩頭威風凜凜的石獅子為其增添了一絲別樣的韻味。遊人如織。我們費勁地融進了這熙熙攘攘的人群,一步步蹣跚地向前走著……

剛剛踏進大門,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大片蒼翠欲滴的竹林,綿延不絕地伸向前方。一棵棵的翠竹有著一種我說不出來的綠色之美:像無暇的翡翠,像蓬勃的青筍,像透徹的清河。來來往往的人鮮少駐足觀賞這些堅韌不拔的戰士們,我卻深深地被他們迷住了:看哪,它們一排排緊緊地挨在一起,不正是那血濃於水的至親嗎?一陣和熙的秋風拂過,小戰士們竟翩翩起舞了……

帶著悠然自得的好心情,我們不知不覺間來到了古園林!古木參天的景象在我們的面前徐徐展開了:蒼蒼茫茫的梧桐,高大挺拔的松柏,嫵媚迷人的銀杏……它們是那麼的大:圓潤的身軀起碼要好幾個壯漢才能合抱住;它們是那麼的野:時而抖抖身子,時而對天長嘯;它們是那麼的高:一個個直插雲天,筆直的“腿”深深紮根,我們吃力地仰頭只能看到它的年輪、身影……

秋天,是這些自然間的“守護神”穿上盛裝盡情舞蹈的季節!於是,不管是德高望重的大樹爺爺,還是隻有細細身軀的“無名小卒”,都大汗淋漓地跳著一隻只優雅的舞蹈,完全停不下來。那些金黃色的樹葉便是一串串夢幻而又調皮的音符,在碧空慢慢地打著旋兒舒緩地飄落……多麼美輪美奐的景象啊!遊人都深深地沉醉了。

告別了梧桐樹爺爺,松柏哥哥等好朋友,我們繼續閒庭信步。

“嘩嘩譁”,是什麼聲音如一陣清脆的小曲傳入我們的耳畔?順著那源頭,我們忙不迭地往前探尋著。哦!找到了!原來是這小池在啼唱呢!清澈見底的河水悠悠地流淌著,像一個輕述憂愁的姑娘。

“嘩嘩”這動聽婉轉的聲音伴隨著我們來到了這片整潔的空地,看到了一做挺拔屹立的銅像,那就是鄧小平爺爺的塑像了!古銅色的身軀堅定地站立著,一襲莊嚴的軍裝;慈祥溫和的雙眸靜靜凝視遠方,目光中流露出無限的安寧與希望;右手微微彎曲著,食指顫顫地指著前方。凝視著這座銅像,我的心中升起一股無名的敬佩,神聖不可侵犯……

我們一路歡聲笑語,怡然漫步。望見了美麗的“金水池”,遊覽了神奇的後花園,參觀了小平爺爺古老的住宅……

夕陽西下,我們念念不忘地望向小平爺爺故居的一花一木,一草一樹,一山一水,心中泛起無比的快樂……

鄧小平故居遊記 篇17

記敘文 ,1044字

走進這座璀璨的偉人藝術園林—鄧小平故居,我們的整個身心都如同進入世外桃源般飄飄欲仙了……

緊攥著幾張展票,望著前面絡繹不絕的“長龍”,我的心也越來越激動、興奮。小平爺爺—這位舉世聞名的偉人,用自己瘦小卻堅毅的身軀撐起了這座不朽的文化瑰寶!

金色的大門高高矗立,門前兩頭威風凜凜的石獅子為其增添了一絲別樣的韻味。遊人如織。我們費勁地融進了這熙熙攘攘的人群,一步步蹣跚地向前走著……

剛剛踏進大門,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大片蒼翠欲滴的竹林,綿延不絕地伸向前方。一棵棵的翠竹有著一種我說不出來的綠色之美:像無暇的翡翠,像蓬勃的青筍,像透徹的清河。來來往往的人鮮少駐足觀賞這些堅韌不拔的戰士們,我卻深深地被他們迷住了:看哪,它們一排排緊緊地挨在一起,不正是那血濃於水的至親嗎?一陣和熙的秋風拂過,小戰士們竟翩翩起舞了……

帶著悠然自得的好心情,我們不知不覺間來到了古園林!古木參天的景象在我們的面前徐徐展開了:蒼蒼茫茫的梧桐,高大挺拔的松柏,嫵媚迷人的銀杏……它們是那麼的大:圓潤的身軀起碼要好幾個壯漢才能合抱住;它們是那麼的野:時而抖抖身子,時而對天長嘯;它們是那麼的高:一個個直插雲天,筆直的“腿”深深紮根,我們吃力地仰頭只能看到它的年輪、身影……

秋天,是這些自然間的“守護神”穿上盛裝盡情舞蹈的季節!於是,不管是德高望重的大樹爺爺,還是隻有細細身軀的“無名小卒”,都大汗淋漓地跳著一隻只優雅的舞蹈,完全停不下來。那些金黃色的樹葉便是一串串夢幻而又調皮的音符,在碧空慢慢地打著旋兒舒緩地飄落……多麼美輪美奐的景象啊!遊人都深深地沉醉了。

告別了梧桐樹爺爺,松柏哥哥等好朋友,我們繼續閒庭信步。

“嘩嘩譁”,是什麼聲音如一陣清脆的小曲傳入我們的耳畔?順著那源頭,我們忙不迭地往前探尋著。哦!找到了!原來是這小池在啼唱呢!清澈見底的河水悠悠地流淌著,像一個輕述憂愁的姑娘。

“嘩嘩”這動聽婉轉的聲音伴隨著我們來到了這片整潔的空地,看到了一做挺拔屹立的銅像,那就是鄧小平爺爺的塑像了!古銅色的身軀堅定地站立著,一襲莊嚴的軍裝;慈祥溫和的雙眸靜靜凝視遠方,目光中流露出無限的安寧與希望;右手微微彎曲著,食指顫顫地指著前方。凝視著這座銅像,我的心中升起一股無名的敬佩,神聖不可侵犯……

我們一路歡聲笑語,怡然漫步。望見了美麗的“金水池”,遊覽了神奇的後花園,參觀了小平爺爺古老的住宅……

夕陽西下,我們念念不忘地望向小平爺爺故居的一花一木,一草一樹,一山一水,心中泛起無比的快樂……

遊矛盾故居 篇18

國小五年級作文 ,743字

放假了,我們來到了烏鎮的茅盾故居,買好了票,我便歡天喜地地走上前。啊,這裡山清水秀,小橋流水人家充滿江南水鄉的清韻。清晨,我們踏著小鎮上青青的石板路,沿著清清的湖水,在小鎮上漫步。一陣風吹來,又新鮮又涼爽,把湖邊的垂柳的小辮子甩到胡面上,平靜的湖邊蕩起漣漪。小鳥在枝頭清脆地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好像歡迎我們的到來。遠處的小拱橋靜靜的臥在水面,和水裡的倒影合成了一個大大的圓。這裡的老房子都是白牆黑瓦馬頭牆,在青山綠水的映襯下靜而安詳。這就是矛盾居住的地方。

“矛盾原名沈德鴻,筆名茅盾、郎損、玄珠等,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化活動家以及社會活動家。出生在一個思想觀念頗為新穎的家庭裡,從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後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畢業後入商務印書館工作,從此走上了改革中國文藝的道路,他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中國革命文藝的奠基人之一。”旁邊的導遊說啊,這裡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這裡有故時的衣裝,價值連城的布匹,各國的錢幣和一些名人生活的地方與簡介。還有許多演出呢,我和媽媽走著走著,突然,人流越來越擠,他們為什麼擠在一塊呢?原來,湖中間有一條船,用身子固定著。船上有一小間屋子,屋前有一大片空地,拍著許多各式各樣的兵器,讓人眼花繚亂。表演的是武術,將會在一定的時間表演。我一聽有表演看,眼疾手快地拉著媽媽停止了急匆匆的步伐,和媽媽一同在岸上等待演出了開始。隨著時間漸漸退移。表演終於開始了,再傳裡的人一位位有序走出,各拿了一樣兵器,在船上舞來舞去,迎來我們的掌聲和喝彩。就說玩棍子的吧。他雙手連貫地將手中的木棍耍得輕鬆自如。一會兒想電風扇的扇片一樣轉來轉去,一會兒像孫悟空打妖怪似的揮舞著棍子,好像一點也沒有難度。

這就是茅盾故居,一個儲存古今中外的地方,我以後再慢慢和你。

遊魯迅故居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393字

魯迅是我們紹興的一個名人,也是一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上次暑假,大阿姨和哥哥來我們紹興遊玩,我們去了魯迅故居。首先,我們進入了魯迅的家,魯迅的家可大了,七拐八彎的,好像在走迷宮似的。

魯迅家的後面有個百草園,那是魯迅小時候的樂園,裡面有許多品種不一的植物,看得眼花繚亂,真想知道魯迅以前在這裡是玩得多麼開心。

在魯迅家門前有幾尊銅像,一邊是魯迅的繼祖母搖著扇子在講故事,另一邊魯迅雙手託著下巴,聚精會神地在聽祖母講故事,我看著看著,就感覺自己也沉靜在魯迅繼祖母的故事中。

走出魯迅的家扣,我們沒走多久就到了三味書屋,那是魯迅小時候上學的地方,在魯迅的桌子上還能看見一個“早”字,這是因為有一天,魯迅給爸爸買藥就遲到了,還被老師罵,魯迅就在上面刻了一個“早”字,提醒他不要遲到。從此,魯迅再也沒有遲到過。

走累了,我們到一家店裡買了兩盒臭豆腐,那味道真好吃。

魯迅的家的環境好美啊!

遊魯迅故居 篇20

國小二年級作文 ,337字

今天我們去秋遊,地點是魯迅故里。我們坐上了大巴車,在車上我想那會是怎麼樣的地方呢?魯迅長什麼樣子呢?

想著想著就到了,車一停,同學們像出了籠子的小鳥,蹦著跳著,跟著老師走在石板路上,過了一個又一個臺門,兩旁的屋子和東西舊舊的、有的還破破的。

我們來到了一個屋子,上面四個大字引人注目,原來就是“三味書屋”。一進去,我迫不及待想去找老師說過的“早”字,可是太遠看不清楚。我還想去那桌子上坐會兒,玩一下時間穿越,跟魯迅一塊兒上課。聽導遊阿姨在講故事,我聽了一會兒,故事裡魯迅刻了“早”字以後,再也沒有遲到了。我也想把早字記在心裡,上學不遲到,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在王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還去看了魯迅的銅像,他的目光看上去很嚴肅,很堅定,但我感覺很親切。我想他一定是一個偉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