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中山陵有感相關作文20篇

遊中山陵有感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748字

我們在這次研學中,去了許多的地方,其中我感觸最深的就是中山陵。

美麗的中山陵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鐘山,他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導師孫中山先生的陵寢。鐘山風景區?齲?猩攪昝婊?紗?萬餘平方米。他是在1926年春動工的,一直到1929年夏建設完成,1961年成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列為首批年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它是國家五A級旅遊景區,主要建築有:博愛訪,墓道,陵門,石?,碑亭,祭堂和墓室等,從空中看中山陵像一個“自由鍾”。主要景點有:音樂臺,光華高,永豐社,永慕店,中山書院等建築,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築第一陵”。

我們到了中山陵的大門口以為他不大,可是我們到了裡面之後我發現這裡好大。我剛走到一個往中山陵的墓道旁天空中就下起了小雨,好像老天和我們一起悼念孫中山先生一樣,讓我們心中充滿了莊重與肅穆,墓道兩旁栽滿了松柏,這些松柏在這冬季的雨中越發顯得鬱鬱蔥蔥,它們不正像孫中山先生不屈的鬥爭精神嗎?我看到每一棵松柏都有3~4層樓那麼高,它們枝丫向四周張開著,這也像孫中山先生的高風亮節正在我們華夏民族發揚光大。之後老師讓我們注意數臺階,我覺得臺階沒什麼好數的。但我看到了一幕令人吃驚的畫面,就是中山陵從低處看不見平臺都是臺階,從最高的地方往下看不見臺階都是平臺,聽導遊老師說這是設計者的高明之處,設計者想告訴“我們中國的革命之路是坎坷不平的,所以從下向上都是臺階,而作為革命的先驅者孫中山的眼界是開闊的,同時他也堅信中國的未來是陽光大道,所以從上看是平臺”。我們爬了很久才爬上孫中山的謁陵,我數了一下有390多個的臺階,我們登上頂瞻仰了孫中山的雕像,然後拍了幾張照片才下山。

我覺得中山陵的設計真是匠心獨運!

遊中山陵 篇2

高二作文 ,836字

南京以其豐厚的歷史底蘊吸引著萬千遊客前往。這座城市宛如烈酒,醇香濃郁,令人回味無窮。

莊嚴肅穆的中山陵位於南京市東郊鐘山風景區,依山而築、岡巒前列、屏障後峙、氣勢磅礴、雄偉壯觀。

當漫步在蒼翠開闊的中山陵大道時,法國梧桐掩抑著絲絲日光,滑落腳尖,觸控著你渾身上下每一處肌膚。深吸一口氣,鮮草的芬芳與泥土的清新沁人心脾。試想,這迎風搖擺的法國梧桐是否是孫中山獻給宋美齡最長情的告白呢?

整個中山陵建築群以牌坊、墓道、陵門、石階、碑亭、祭堂、墓室為中軸線。放眼望去,大氣而又自然!

中山陵前蒼茫平川,後距巍峨碧障,氣象萬千。拾級而上,共392級臺階。眼界一級級抬高,一級級接近青天白日。

孫中山曾在遺囑中說過:“吾死之後,可葬於紫金山麓。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所在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現在細細想來,這確是我們偉大的中山先生最好的安葬處。

登上石階,漫山風光盡收眼底。無論是密集的人群,又或是成群的樹木,都讓人心曠神怡。這八萬平方米的建築群彷彿被收入囊中,我似乎可坐看風雲變幻。

我站在陵前高臺上,看出整座陵墓在青山綠樹的環抱之中,樹木婆娑,豔陽高照,寧靜而肅穆,涼風習習。我想,孫中山先生生前創下的破除帝制,建立共和,乃千古不滅之功,與天地共存,日月同光,後人建造如此規模巨集大的陵墓紀念他,不為過分。

整個墓區平面如鐸形,取“木鐸警示”之意。陵墓採用青色琉璃瓦,晴天象徵著藍天,也符合中華民國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青天也象徵著光明磊落,崇高偉大的人格和志氣,青色的琉璃瓦則顯示孫中山為國為民的博大情懷。孫中山提出的三民主義,即—民族、民權、民生。就是這樣的理論方針,為中國人民走出霧霾,擁抱陽光,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我們需永遠銘記在心,我們要明白今日之生活來之不易,我們得學習孫中山先生的浩然正氣,我們需闊步前行,為建設富強中國而努力拼搏!

巍巍中山陵,浩蕩有正氣!這景色無法盡入筆下,但我們以憧憬的心情進入中山陵,並時刻銘記:報效祖國,努力前行!

遊中山陵 篇3

國二作文 ,747字

遊了大半個南京,都在尋找著屬於歷史的痕跡。今天,我來到了中山陵。

下著小雨的紫金山有如仙境。陵區遊人不多,顯得空曠、安靜。

踏上中山陵的第一平臺,便算是進入陵區了。雨過天晴,抬頭望去,一縷暖陽照射在博愛坊上。“博愛”二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對映在臺階上,如沐浴在孫先生慈祥卻又堅定目光下一般。

走在陵門與博愛坊間的林蔭大道上。1929年6月1日,孫先生的靈車就是沿著這條大道緩緩駛來。送殯隊伍長達五六裡,沿途靜靜地瞻仰群眾達五十餘萬人。墓道盡頭的陵門旁,一對石獅子分列兩邊,張著嘴坐著,守衛著他們的國父,守衛著陵門上的“天下為公”。路旁的參天大樹就是這樣靜靜地站著,石獅子也就是這樣靜靜地坐著,從遷葬遺體的1929年到備受欺凌的1937年,從抗戰勝利的1945年到建立新生的1949年,再到現在。

走過731級石階,宛如走過那段追尋著四萬萬人振興夢的歷史。走上碑亭,墓碑上只有三行簡單卻剛勁有力的字——“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

太簡單了!沒有長篇累牘的生平介紹,沒有歌功頌德的豐功偉績,沒有激動人心的豪言壯語,卻讓人銘記在心!

臺階的盡頭便是祭堂,裡邊的孫先生塑像,拿著書端坐著,凝視著遠方,目光好似能看透一切不公,看透一切未來,又似乎在看著中華民族遠大的復興之路,眼神中滿是對國家的愛。“吾死之後,可葬於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錚錚之言猶在耳邊。

伴著微風,我走下石階。回頭往上看,本在鐘山南麓的中山陵卻宛如坐落在鐘山之巔。我心中默唸:這座山下,埋葬著一個偉大的靈魂,影響著中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遊中山陵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481字

當你乘坐著飛機,從紫金山上呼嘯而過時,你會發現,山的南麓懸掛著一座巨大的“警示鐘”。這座大鐘又像是一條巨大的中華龍,蜿蜒盤旋在這高大的青山之上。這,就是孫中山先生的長眠之地,一座以雄偉壯觀而聞名於世的中山陵。

步入中山陵,只見青山,藍天映襯著孫先生的墓室,令人眼前一亮。墓室位於山頂,從門口到濟堂共有392級臺階,這些臺階象徵著當時中國的39200萬同胞。從下往上看,是隻見臺階而不見平臺的,這他代表著革命道路的艱難坎坷。從上往下看,是隻見平臺而不見臺階的,所以這又代表著偉人那開闊的視野。從祭堂向下方俯視,只覺得神清氣爽,為中山陵的雄偉氣勢所折服。

孫先生的祭堂更是壯觀。只見祭堂大門上方,懸掛著孫先生親手題寫的小匾。上題“天下為公”。這代表著他濃厚的憂國憂民之情,對國家、對人民深深的牽掛。步入堂內,首先映入眼框的是孫中山先生的乳白色雕像。雕像上的孫中山,身著白色長袍,端坐於雪白的石座之上。他昂首挺胸,目光深邃,就像一個哲學家,思索著一個尚未解決的難題。

中山陵的雄偉壯觀,享譽天下,至今還讓人讚歎不已!

遊中山陵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871字

每到節假日,我都會出去玩一玩,看一看,歷歷數來,去過的地方也不少了,南京的景點更是去了又去,好些地方都玩得很痛快,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座陵寢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一想起就熱血沸騰,滿心欽佩……

聽爸爸說,中山陵他帶我去過,但那時還在上幼兒園,自然記不起來,但在好多書籍中都看過中山陵的文章,所以充滿了嚮往。爸爸看我這麼惦記就約定週六出發,到中山路走一遭,一聽這個好訊息,我開心極了,一蹦三尺高,恨不得插上翅膀飛過去。

於是說走就走,先是坐地鐵,而後轉公交,一路輾轉,總算到了景區,裡面熙熙攘攘,遊人如織,好不熱鬧,跟廟會趕集似的。

穿過大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巍然屹立的牌坊,上面寫了“博愛”兩字,爸爸告訴我,博愛不僅是孫中山先生的偉大人格,也是南京市的城市精神。孫中山先生高瞻遠矚,天下為公,深受兩岸人民的愛戴和崇敬。

過了博愛坊,繼續向前,是許多臺階,每隔一段臺階就是一處大平臺,一共走了三段平臺,分別代表著孫中山先生。臺階盡頭就是景區的精華景點——孫中山紀念館。裡頭陳列著孫中山的雕像,先生,正襟危坐,目光如炬,端莊肅穆,一副憂國憂民的神情都寫在了臉上,雕像栩栩如生,好像還活在我們身邊一樣。只是這樣一個偉人卻沒有看到革命成功的那一天就帶著遺憾早早離世了。他逝世後,全國上下都很傷心。為了紀念這麼偉大的領袖,光大先生的思想,國民黨政府就專門設計建築了中山陵。

這裡,飽含著人民的敬仰與愛戴;這裡,飽含著人民的緬懷和悲痛;這裡,同樣飽含著對革命信仰的傳承與堅守。孫中山雖然去世了,但他的仁愛精神永垂不朽,他的革命理想永垂不朽,就像我們每年都要學習和發揚的雷鋒精神一樣,光芒四射,四季常青,深入人心。

孫中山先生的光輝人格值得我們學習,他的豐功偉績值得我們歌頌。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來課本中都的那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們也要努力以先生為榜樣,向先生看齊,做新時代的好學生,好公民。

我帶著崇敬之心戀戀不捨地離開了中山陵。

遊黑山谷有感 篇6

國一作文 ,965字

喜歡水,不單單是因為想成為“靜水深流”的人,也不單單是因為“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的情感,更不單單是因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而是因為她告訴了我處世的態度。

“泉眼無聲惜細流,綠蔭照水愛晴柔”,下到谷中,便見一小潭。雖左側有“懸泉瀑布,飛漱其間”,但她卻安靜溫婉,默默地看著被山石割出的半月天。木棧橋上人來人往,卻未驚動伊人一絲一毫。未知名的花伸出長臂,輕觸其膚。不知何時,孩童吹出了五彩的泡泡,泡泡在草間飛舞,觸到利劍似的樹枝石頭,化為小小的水滴降下,尚有幾個繽紛泡泡飄至潭裡,在平靜的水面上翩躚……

水之溫爾,亦若人之性格。倘若我為水一樣的人,想必可以溫婉容人的。

“素湍綠潭,迴清倒影”。行走於兩岸石壁上的棧橋,觀賞著滿眼碧綠。忽見一支清水從山間噴湧而出,有微微的弧度,恰似傾城一笑。水流激起一圈水花,白與綠相互交融,形成涼爽的青藍色;水擊石的??(pīngpīng)聲在山谷迴響,形成一曲極為美妙的樂曲。指尖觸著青苔上的顆顆水珠,風從遠方姍姍而來。落葉從某處的樹上飄下,她們不用同一種姿態下落,變換著,靜默著落入水中。落花隨水流去,在某個階梯下失去蹤跡,不禁想到“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意戀落花”的悽美意境。水中的魚兒,“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鳥兒在水邊嬉戲歡唱……

水之美,亦若聖人之心,倘若我為水一樣的人,想必有純潔崇高的思想。

搖晃的浮橋上,人心也隨之動盪不安。不知從何時何地起,奔瀉而下的懸泉瀑布變得如此沉穩,靜靜地在潭裡默然;再向前去,水又變得急了。不是她的心躁,而是因為那沿途上的參差不齊的石頭。她縱然會在其間受傷,可它不屑一顧,愈發激烈,似要衝到遠方。她激起的浪花,撲騰著來到浮橋上;遊人們歡叫著,左右踩著,來回搖晃,一如蘭陵王入陣曲一樣氣勢磅礴。

水之堅強,亦若對待困難之態度。倘若我為水一樣的人,想必可以在歷經挫折後,堅定向前。

水這三種品質,讓我不經意間喜歡上了水。願未來的我,成為水一樣的人……

遊中山陵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523字

南京的中山陵是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陵寢。

金秋十月,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了南京中山陵參觀。

穿過彎彎曲曲的林蔭大道,就看到了花崗石砌成的牌坊,四根石柱擎天而立,上有中山先生手書“博愛”兩個鎏金大字。白的石柱,青的瓦,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高大雄偉。

拾級而上,映入眼簾的是一座三孔石拱門,中間的匾額上刻著“天下為公”四個大字,這就是中山陵的陵門。中間的一孔門又高又大,矗立著中山先生的紀念碑。繞過紀念碑,抬頭往上看,只能看到緩緩上升的臺階,升到最高處,便是祭堂了。

祭堂倚靠著蔥鬱的大山,巍峨醒目。在通往祭堂的正中間的石階上,有著以紅花為底,黃花做成“中國夢”的花壇,把祭堂襯托得更加雄偉壯觀了。

登上祭堂的平臺向下望,看到的又都是平臺,剛才的石階一個都沒有了,這設計得真是太巧妙了!再看祭堂的正面,中門上鑲嵌著孫中山先生手書的“天地正氣”四個大字,門額上還刻有“民族、民權、民生”三個詞,這就是中山先生作為革命家的偉大思想。

進入祭堂,站在中山先生的雕塑面前,我感慨萬千:他是那麼的高大,那麼的威武,那麼的令人敬佩。

遊泉林山莊有感 篇8

記敘文 ,684字

天氣逐漸轉涼了,休息了幾天的太陽公公推開了烏雲密佈,露出了燦爛的笑容。“秋遊啦!秋遊啦!”宣傳委員興奮地宣佈著好訊息。

早上八點半出發。一路上同學們說說笑笑的,熱鬧極了。路上的風景很美,有個村莊看似古老,但卻帶有點特別,如同宮殿般獨具風味,宮殿的屋頂是用“人”字形建築的,紅色的瓦片像魚鱗般井然有序。

隨著同學們的歡聲笑語,我們來到泉林山莊。首先,來到的是遨遊太空,此時的人並不多,一下子就可以玩了。同學們為了安全起見,都把安全帶系得緊緊的,就連大力士都解不開。當機器旋轉起來時,頭暈目眩,昏天暗地,轉得連東南西北也分不清了。

緊接著,我們玩的是荷里活鬼城。剛進去時,很陰森,很安靜,也很恐怖,如同來到地獄般。當我們來到道師指點時,被他嚇了一大跳,全都倒在一起,但為了活著走出去,我們一窩蜂爬了起來,如同飢餓的人群撲向麵包般,奮不顧身,勇往直前。

到最關鍵時刻了,在我們面前有五扇門,其中一個門的外面站著只鬼望著我們,當我們要走過去時,那隻鬼忽然間張開雙手,如同十幾天沒有吃過食物的“吸血鬼”,恨不得將我們一口吞沒。嚇得我們傻呆呆地站在那裡,不知道該走哪個門。後來,“吸血鬼”終於大發慈悲為我們指明方向。

終於快到出口時,有隻身穿大白衣,袖子長得看不見手腳的“蝙蝠鬼”在後面追著我們,嚇得我們頭也不回地直往前衝。

午餐過後,我們來到空中飛人。看著蜿蜒起伏,高低不同的隊伍,我忽然想到長城。確實這隊伍特別長,排了將近一個小時,只為了玩那一分鐘。當然,我認為這是值得的,因為至少我們嘗試了在空中“飛翔”的滋味。

雖然,泉林山莊去了無數次,但每去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和收穫。

走進書中的世界——讀《湖光山色》有感 篇9

讀後感 ,744字

書,就像一片凋零的楓葉。它在空中旋轉飄舞。跌落在平靜的水面。讓你泛起一圈圈漣漪。書,就像漫天飛舞的雪花,他把漫山遍野妝點成銀裝素裹的童話世界,帶給你歡聲笑語。

古人常說:“書中自有黃金路,書中自有顏如玉。”書能帶給我們豐富的知識開啟一本好書,就像進入童話世界。我的意志深深被其吸引。我感到此時,我就是書中的主角。偌大的天空任我翱翔,我騰躍到空中,傲視群山。是書,讓我有了探索的空間。使我充實我的精神世界。

閱讀群書,發現書中常湊起一曲撩人的歌曲,靜靜地聆聽。是荷塘月色的沉靜,是《紅樓夢》的優雅。伴隨它的節奏,我的精神也慢慢地昇華。內心隨著書中的節奏,伴著舞蹈。音樂的節奏時而激昂憤概,時而無聲寂靜。就像初生的紅日,沉靜有帶著幾分絢爛。

書中的文字能帶領我們領略其中的意境。以無聲襯有聲,給你縈繞不絕的音樂之美,“別有憂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帶你領略荒漠景色,以極逼真生動的語言,簡單的文字書寫“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抒發個人的真摯情感,寫出一片忠誠“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就是書本帶給我們的真切感受。書與我們的感情深深交織在一起,難以割捨。

書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昇華我們的人格。一本好書,可以磨礪我們的內心,影響我們的品格。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人,背後一定有一本值得信仰的書。讓我們拿起一本好書,走進書中的世界。領略書中帶給我們的歡樂。不知不覺中,我已經被書中的情節深深感染。是書改變我們的人生;是書讓我們得以揚帆起航。我手中握著一本書,它為我在黑暗中點亮了一盞燈;我手中握著一本書,它為我在迷航中指明前進的方向。是否可以讓我帶著書去航行世界?

走進書中的世界,與化成生活的點點滴滴,生活在書中的世界,使我感到萬分幸福。暢遊在書中的世界,像是握著時代的領航標。

中山陵遊記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560字

暑假,爸媽帶我去了金陵古都—南京。

南京是一座充滿歷史感的古老城市,歷經六朝古都、百年曆史的滄桑變化。中山陵就在南京市東郊紫金山南麓的鐘山風景區內。

中山陵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寢。中山陵坐北朝南,面積共8萬餘平方米,中山陵的主要建築有:牌坊、墓道、陵門、石階、碑亭、祭堂和墓室等。

走進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孫中山先生手書的“博愛”二字在牌坊上方,也叫博愛坊。體現了孫先生胸懷天下的情懷。沿著墓道往前走,遠遠地可看見藍青色的建築屋頂,氣勢磅礴。墓道兩旁種滿了枝葉茂密的松柏,好像一排排站崗的哨兵,昂首挺胸,陪伴著孫中山先生。風驚動松針,松針在枝幹上舞蹈,沙沙作響的聲音彷彿在祭奠孫中山先生。再往裡走,看到了一座巨集偉的牌坊,上面寫著“天下為公”,意思是:天下是屬於公眾的,是天下人的天下,而不是哪一個人的。

拾級而上,經過了三百多級石階,我們到達了中山陵的最高點—祭堂。祭堂前的門廊上刻著孫中山先生所倡導的“三民主義”,即:民主、民權、民生。走進孫中山的陵墓,一座由漢白玉雕刻的孫中山先生的雕像栩栩如生,他莊嚴而又親切的微笑著。看著他的雕像,我的心裡充滿了敬仰,他的形像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裡,我的腦海中……

這就是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我永遠都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