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歸真實相關作文20篇
迴歸真實 篇1
國二作文 ,560字無論是美顏相機還是“反美顏”應用軟體,其中各有利弊。藉助美圖秀秀的神效,雖滿足了愛美之心,可這種自欺欺人是“聰明”還是“傻”,每個人心中都有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答案。
迴歸真實在我耳畔盪漾開來。真實是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真實是李白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真實是杜甫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古人敢於面對真實,在真實中尋得幸福與慰藉,而今人為何要沉浸於虛偽之中呢?真實美化後雖能得到一時的短暫幸福感,可長此以往,當美化的真實被瞬間打回原形,你又該何去何從呢?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直面淋漓的鮮血,為何你卻不敢直面真實的自己,不敢直面真實的生活呢?如果一昧沉浸在自己所美化的生活內,你又敢如何正確給自己定位,如何去追尋你內心真正所想,也許你所認為美化的美好可能會束縛住你,羈絆你。迴歸真實才是真理。那所謂的“美化”像一層薄薄的窗紙,不費吹灰之力,一捅就破。當現代人人都帶著虛偽的面具去生活時,生活還會絢麗多彩嗎?
當然,我們必須深省,如何迴歸真實?迴歸真實,必須正視自己,只己之短,補己之長。真實必須迴歸,虛偽必須被摒棄,當我們直面真實,虛偽將無處可存,在現在的社會,人人只有直面真實的自己,放下自己虛偽的心,才有機會獲得自己所想;只有人人迴歸真實,社會才能進步,中國才能更加富強。
迴歸真文學 篇2
高一作文 ,72字迴歸天然,還生命以真實 篇3
高二作文 ,922字沒有雄鷹的搏擊長空,黃鶯仍可於樹上秀出佳音,沒有大海的波瀾壯闊,小溪仍可於山間青石作伴,沒有大樹的挺拔身姿,鳥兒仍可於土間抹上新綠,沒有天鵝的曼妙身姿,鴨子仍可在魚池中自由游泳。何必刻意模仿他人呢?杜麗娘說得好,迴歸天然,還生命以真實吧。
找準自己的位置,迴歸天然,還生命以真實吧。
戴上面具,偽裝他人又怎會輕鬆自在呢?華晨語唱,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火花。的確,大千世界,人人有異,固然異彩紛呈,找準自己的位置,把堅守本身,迴歸天然。還自己以真實的面孔!陶公一去30年中的迴歸天然,重返南山,飲酒採菊好不愜意。李白也曾貴妃研磨,力士脫靴,但他深知自己的位置,只願舉杯邀明月,守望敬亭山。李叔同亦有芳草外,碧連天,夕陽山外山的詩情,但他找準自己的位置,走向青燈黃卷,常伴佛前,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把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當做必然,找準自己的位置吧,迴歸天然,還生命以真實。
善取良友的忠言,迴歸天然,還生命以真實!
忠言逆耳利於行,喧囂的人群裡,我們的確很難一直保持清醒,所以面對親朋好友的諄諄良言,請理智聽取!唐太宗以魏徵為鏡,才沒能讓一國之君的位高權重矇蔽了視聽,察納雅言,以真實的自己創下貞觀之治,齊威王聽的謅忌良言,不以王位顯赫而禁止他人挑錯,迴歸天然中的萬朝來賀,不戰而屈人之兵,相反,晉靈公不聽趙盾勸諫,一意孤行,桃園不義,最終國破家亡。商紂王不聽。比干忠言,執意妄為,留得千古罵名,聽一聽良友的忠言吧,他能讓你褪去浮華,找回最初的自己。
拒絕他人的奉承,迴歸天然,還生命以真實。
正所謂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阿諛奉承者並非善類,所以請拒絕他人的奉承,以免抱憾終生。拒絕他人的奉承,行醫者才能迴歸天然,細究藥理,懸壺濟世之學者才能迴歸天然,深挖知識,教書育人。為商者,才能迴歸天然,堅守誠信,生意興隆。從政者才能迴歸天然,恪盡職守,平步青雲,奉承與恭維如那妖嬈的罌粟,美豔超群,卻會讓你陷入無盡的深淵,找不到自我,拒絕他們才能迴歸天然,堅守本真,掌握自己,還生命的真實。
嬉戲水間的鴨未必比不上白天鵝,迴歸天然做自己,還我生命以真實,掌握命運之方舟,行我人生之航程,我願意真誠的微笑去揭下世人的面紗,還世界一片姿態萬千,美麗紛呈。
拒絕“秀”,迴歸人性本真 篇4
高二作文 ,870字我們身邊一些人重金錢和利益,有人為了得到私利不惜做“秀”,這種勢利的思想觀念,使得人與人之間心生隔膜,無法真誠交往。為了能真誠交往,我們應拒絕“秀”,迴歸人性本真。
貝多芬說過:“即使為了帝皇的寶座,也絕不出賣真理。”然而,在這物慾橫流的社會,不少人被“浮雲”遮蔽了雙眼,忘了本心,與“真理”背道而馳。孔方曾是農民的兒子,他經過萬般努力踏上了仕途,他曾經承諾要當人民的好公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然而,他終究抵制不住金錢的誘惑,忘記了本心,種下了罪惡的種子,最終鋃鐺入獄。
為了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展現人性的光輝,我們應拒絕“秀”,迴歸人性本身。我們熟知的《爸爸去哪兒》,《變形記》等電視節目或表達深沉厚重的父愛,或展現青少年的蛻變。儘管內容不盡相同,卻給觀眾帶來最真實的情感,讓每一位觀眾都備受感動。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這些節目的製作人在其他媒體分分追逐利潤與收視率的熱潮下,始終不為所動,拒絕了“秀”,迴歸本心,傳播著這個世界上最真實的情感與最質樸的愛,讓每一位觀眾感動、感悟、感恩。
為了實現夢想,實現人生價值,我們應拒絕“秀”,迴歸本真。司馬遷經歷了常人無法想象的恥辱,卻依然鎮定自若,忘卻屈辱,以頑強的意志,赤誠之心完成了一部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紀傳體史書—《史記》。其祕訣就是他能堅持本心,為最初的夢想著成信史而奮鬥,為了實現自己的承諾而堅持不懈。貝多芬是堅守者,他的痛苦莫過於失聰,卻不肯屈服於命運;他貧窮,卻不趨炎附勢,也不迎合潮流,始終保持獨立的人格;他孤獨,卻能以熱誠的赤子之心愛人類;他從未享受過世界的歡樂,卻創造了歡樂世界奉獻給全世界。這一切都是他堅守本心,迴歸人性本真的結果。“人之初,性本善”。如若你走進了虛假的誤區,迷惘無助,放下一切偽裝,去看看你的本心吧,也許能幫助你認清現實,走到屬於自己的路。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其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其赤”。迴歸人性本真才能不被外界所擾,在喧器中尋求一分寧靜,在俗塵中覓得一片淨土,在樸實中保留一份高貴。真實才是一種感動人心的正能量。
突破思維桎梏,迴歸生命本真 篇5
國三作文 ,885字出自齊白石之手的青蝦可謂是中國國畫界的一絕。晚年時,齊老面對案頭水碗,畫蝦三變:儘管所用筆墨減少,可是蝦的形體卻在燈光的照耀下愈顯通透。
試想,若齊老每次畫蝦是“依葫蘆畫瓢”,又怎能詡其為國畫的一大高峰?
誠然,生命的本真便在於其靈動性,若只是整日執拗於畫蝦即蝦,依樹畫樹,便會囿於思維固化的桎梏,宛若一個牽線木偶:儘管形體是屬於你的,可思想卻禁錮在了規章制度的條條框框中。
蘋果總裁庫克近日發表了這樣的擔憂:“我不擔心人工智慧會像人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
而這樣的擔憂並非無依可循:學生為通過導師考核,抄襲他人著作,寧可失信於他人,也不願自我思考,自欺欺人;商家為了利益的可觀,致使一個個山寨產品橫空出世;上車時,年輕力壯者一哄而上,倒是婦孺老弱被衝撞得踉踉蹌蹌。這些人,都是為了一己私利,像機器一般,將思維束縛在了利益至上的促狹中。
劉亞洲曾說:“思想是人類最感性的器官,只有思想才能造成傷口,也只有在傷口處才能產生思想。有思想的人,在這個時代,或者說,在任何時代都註定是少數。”誠然,聲色犬馬的繁華,無不從各個方面考量著人們的內心,以促使更多的人去突破思維的桎梏,完善扭曲的價值觀與同情心,去迴歸生命的本真,使其靈動,煥發光彩。
泰戈爾說:“我的須,我的發是白的,但我的心,卻永遠都是青的。”歲月的流遷,染白了須與發,可若思維依舊澄澈,那生命之藤便永遠垂青。正如梭羅在瓦爾登湖上以親身實踐,度過了兩年又兩天的清淡生活,為此,他還曾自豪地說:“我沒有將自己年輕的光陰虛擲在工業中,或是學校的講臺上,對此,我一點兒也不後悔。”梭羅,正是用自我踐行來向人們詮釋:一個人一生所需其實真的很少,不要落入了思維梭設下的陷阱:名利,誘惑,而平淡恰恰治癒了扭曲的價值觀,找回了人性中所缺失的悲憫之心。
勇於突破思維的桎梏,生命也因此昇華,熠熠生輝。正如陶潛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亦如東坡的“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古代先賢的超世曠達,不正是今時之人所追求的生命本真嗎?
讓我們勇敢掘開瓦礫,讓清泉湧流……
迴歸本真,享受生活 篇6
迴歸本真,享受生活作 ,886字現代社會中,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只能用一些空餘的時間進行閱讀,購物,社交等一系列生活。這一種生活的方式被稱為碎片化生活。
據《人民日報》調查結果顯示,網路、報紙和電視是受訪讀者最重要的三種資訊渠道。並且通過採訪發現近四成的人習慣於“先看標題,如果感興趣就往下看”,另有32、99%的人會“挑喜歡的版面或欄目看”,從頭到尾的閱讀完整張報紙的人卻不到15%。
面對讀者閱讀時間的減少和碎片化趨勢,我認為這種生活方式一直持續發展下去對於社會和人們來說是不利的。我們應該要回歸本真,放慢節奏,享受生活的樂趣。
碎片化閱讀會使人們降低對內容真偽的辨識能力。碎片化的閱讀通常源於網路,但是網路上的文章是自由的,只要你有自己的見解,有自己的觀點就可以發表,並被人們閱讀。雖然在網路上不乏有好的文章被髮表出來,比如名為“羅輯思維”的威信公眾帳號,他秉承死磕自己,愉悅大家的理念,將有種、有趣、有料的各種段子融入話題內,引領孩子們獨立、理性的思考。
然而釋出謠言製造輿論,以搏人眼球的文章也是屢見不鮮,比如在今年年初在朋友圈裡大量轉發一條提醒大夥最近不要吃魚的訊息,其訊息說,邵武某醫院,多人感染SK5病毒死亡中央電視新聞已播出暫時別吃魚肉,酸菜特別是草魚,酸菜魚,水煮魚。實際上這些都是假的。經記者向疾控專家證實,根本不存在SK5病毒。因為民眾對內容真偽的辨識能力的降低這些虛假的訊息被當成是真的,造成了恐慌。
碎片化的閱讀再讓我們變得輕鬆的同時,也讓真正有效的閱讀變得更加艱難。碎片化的閱讀它將文章的深度放到最淺,使讀者不需要思考就可以一目瞭然,就好像每天都在不停更新的娛樂新聞,如同場中美色,一眼即過。但真正的書刊,報刊卻是有邏輯性的,他需要人們去思考它的深意,並反覆閱讀。正如孔子所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正是由於碎片化閱讀的全民化、普及化、簡易化、輕鬆化,讓讀者產生了惰性閱讀思維。從碎片化閱讀發散到我們的生活,網上購物,微信,QQ聊天都是惰性思維的體現,這些都不利於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由此看來,我們應該放慢生活的節奏,迴歸本真,享受生活,並體驗生活中的樂趣。
迴歸生活本真 篇7
高二作文 ,884字材料中老師說的“所有好看、昂貴的杯子都被用了,剩下那些樸素、便宜的杯子”一席話,不禁引人深思:我們是否迷失了自己,還是正處在迷失自我的途中?面對燈紅酒綠的生活和眼前的浮華,我們如何保持內心的那份平靜,迴歸生活的本真?
生活的本真是什麼?我們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個詞,恐怕能夠解釋:返璞歸真。幾乎每個人都在為房子、車子和票子拼命地忙碌,用最昂貴的東西去修飾自己的生活,在努力將自己的生活過得蒸蒸日上,像材料中所暗示的,生活就像一杯咖啡,那些各式各樣的杯子,就是我們想要給它披上的浮華的外套,咖啡的質量不因為杯子而變得更好,甚至有的時候,還會因為挑選杯子的樣式而掩蓋我們想要喝咖啡的本質。
生活和自然緊密相連,“生”與“活”組成“生活”一詞。萬物生長、活潑靈動詮釋出生活的含義。你是否因為天氣預報,不再關注蔚藍的天空和清新的空氣。詩人陶淵明放棄官場生活隱居田園,寫下千古名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因為追求生活的奢華活得疲憊不堪,他們忘了自己為何追求生活,在追求生活質量時忽略欣賞與享受本真的生活。
朋友的姐姐從美國留學歸來,本可以憑她紮實的學力被一些大中城市的科研機構聘用,但她居然效仿陶潛,遠離城市的喧囂,在郊外接幾間小屋,過起了“房前種花,屋後種菜”的田園生活。她說她聞不慣街市的油煙味道,聽不慣機動車尖利的轟鳴聲響,寧肯與大自然為伍,每天早鍛鍊,白天讀書、寫作、勞動,晚間欣賞優美的鄉野景色,讓自己的心靈歸於寧靜。很多人為她這位女博士的選擇而惋惜、不解,她卻說,這才是本真的生活!
本真生活的意義在於,去掉繁複的裝飾和表面的浮華,直接顯露天然的本色。事實上,過度的物質追求,浮躁的空虛精神,往往讓人失去本性。清除表面的虛榮,正本以清源,回到以人為本的生活,這才是放鬆身心的生活,才不至於付出昂貴的代價。因此,讓我們去親近大自然吧!腳踩土地,擁抱微風,眺望藍天。我們不曾遺忘生活的本真,只是在時間的長河中迷失了一些路,如果可以,讓我們拋掉一切,返璞歸真,又有何不可呢?
細細品味“生活”這杯咖啡吧,別太在意盛咖啡的“杯子”!
千帆過盡,不忘初心。
做真實的自己,不與別人相比 篇8
高一作文 ,749字我們生活在社會的這個大家庭中,各有各人的長處,各有各人的差異。我們要做最真實的自己,不與別人攀比,不要在乎別人的看法。
材料中拿金盃玉喝水得人覺得自己富貴,那瓷碗泥杯喝水的人覺得自己貧賤,而有些哀傷。喝水就是為了解渴,喝得痛快。而這兩個人都沒有達到這種效果。唯有那個用手捧水喝的人才體會到了解渴的感覺。所以說不要與別人去比較,做最真實的自己就好。
陶淵明使我們大家所熟知的。他們“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事蹟更是被人們傳頌。陶淵明被貶後,沒有自暴自棄,傷心欲絕。而是過著隱居悠遊自在的生活。他不與人攀比,淡泊名利,不追名逐利才過得這樣悠閒自在,快樂自足。所以說不要與別人比較,追名逐利,做最真實的自己就好。
著名的《永州八記》是柳宗元寫的。這是他被貶後所著作的。雖然著名,但其中仍有表現悲傷,憂愁的詩句。劉宗元對自己被貶的事一直不能忘懷最後還是抑鬱而亡。他希望過宮場生活。所以說不要去追名逐利,不去與別人比較,做最真實的自己,體會內心最真實的感覺就好。
郭敬明所著作的《小時代》為廣大讀者所喜愛,最後被拍成電影。郭敬明本是個作家,突然變成導演,有些業內人士就會瞧不起他。當拍完《小時代Ⅰ》時,許多人就評價這部電影是個爛片,不符合現在的生活。但郭敬明沒有被這些流言所擊垮,也沒有去和那些受到好評的電影作比較,或是更改自己的作品。而是應廣大觀眾的需求又拍了《小時代Ⅱ》《小時代Ⅲ》。最終票房依舊持續上升,還打破了記錄。郭敬明成功了。因為他沒有去追逐別人,沒有和別人進行比較,只是按照自己真實的想法所以他成功了。所以說不要與別人比較,做最真實的自己就好。
現代社會中有太多愛攀比得人,去追逐名利,在乎別人的看法,而忽略了做真實的自己。所以我們要跟隨內心的感受,不要去和別人比較,做一個輕鬆、快樂、最真實的自己!
心記德,迴歸純潔 篇9
高三作文 ,960字晨鐘暮鼓,修身齊家,是我們的心在鍛鍊;格物致知,誠意心正,是我們的心在薰陶。
心中常記德,讓我們的心靈迴歸純潔,揚起人生之帆。
路漫漫其修遠兮。人生的路途上會遇到太多艱難的抉擇,面對金錢的誘惑,有多少人喪失了道德之心,成為無德之人;面對權貴,有多少人迷失了自我,走上迷途。因此喚起道德的醒悟,讓心靈迴歸純潔。
擁有道德之心,成為醫壇頂峰。技不在高,而在德;術不在巧,而在仁。醫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你是白衣天使,給人以健康、溫暖;你是有德之人,給人以光輝、智慧。你用實際行動詮釋你對愛的智慧,對德的敬仰。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這是你心中有德,歸其純潔的結果。
你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直。心中有德,你不隨波逐流,一心追求醫德,濟世救人;心歸純潔,你沒有被金錢迷惑,為權貴迷失自我,而是始終堅守最純潔的醫德。
二十一世紀伊始,生活質量不斷提高,高鐵的速度已超出了我們的想象,而道德的奔跑速度卻被遠遠地甩在後面。這不得不令我們反思。佛山“小悅悅”事件昭然顯示了十八名路人對道德的無視。紅十字會假借助貧名義,將募捐的錢裝進自己的腰包,虛無慈善等等。這些事是對道德底線一次又一次的觸碰。社會道德的淪喪是人們的心漸漸遠離德的結果,是心歸卑汙的結果。
那我們如何才能把德放在心中,褪去那浮塵,抵抗金錢、權貴的誘惑,讓我們的心靈歸於純潔呢?
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知識即美德。”是的,只有我們專注知識,讓心靈不斷汲取營養,使它處於純潔的環境中,我們才能提高身體素質,真正成長。也只有這樣,社會才能穩定,人民才能安居樂業,國家的全民素質會不斷提高。
當面對著一個道德逐漸淪喪、人心愈加冷漠的社會,我們的心開始迷茫。政府對石方麗的表彰,雖然有彰顯其道德之心,但更多的是增加了自身偽善的面孔,因而失去了最純潔的德和原本的價值。作為人民的政府,請不要放棄真善美,不要放棄德。簡軫曾說:“菩提樹下覓青石,靜待,看滄海桑田。”儘管滄海桑田,我們的心還要在菩提樹下保持最原始的模樣—德在心,心歸純潔。
德在心,褪去那灰暗的面紗,保持心靈的純潔,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橋樑,成就社會的祥和與安定。德在心,心歸純潔,揚起人生之帆。
做真實的我 篇10
國二作文 ,651字我身邊形形色色的人,性格迥異,他們或爭強好勝,或隨波逐流,或囂張跋扈,或溫和嫻靜。總之,這些人與我形成了格外鮮明的對比。
他們緊緊把握著內心,而我,卻因膽小,害怕周圍人對我露出不懷好意的目光,而斂住了自己的內心,開始戴上一個善於偽裝的面具。久而久之,我在面具下丟掉了自己的心。
我多麼羨慕別人口吐蓮花,妙語連珠語驚四座的語言天賦。我也極力把自己偽裝得侃侃而談,可是我錯了!大錯特錯。我並沒有豐富的人生經驗,去進行所謂的“社交”。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裝出來的成熟就顯得異常可笑,待我發覺朋友們都離我遠去的時候,一切都來不及了。
是啊,來不及了。早已將自己精心隱藏在面具下的我,想要去發現自我,又談何容易!
我惆悵地行走在雨後溼潤的小路上,花的芳香,夾帶著雨後清新的氣息撲面而來,蟬鳴聲不絕於耳,紛擾著我的思緒。我迷茫地看向前方,卻發現雨後的草葉更加鮮嫩,花朵更加飽滿,地上鋪滿了被雨拍打下來的落葉,化作落紅為新生的生命提供養料。剎那間,我的腦海中靈光乍現,而後抬起腳步飛快地向家奔去,連踩到地上的水窪時濺起的水珠打溼了褲子也不在意了。
回到家,我翻箱倒櫃,硬是把幾年前我畫的第一幅畫給尋找到了。紙張已經皺得不成樣子,但紙上的內容仍清晰可見。畫上的內容很奇特:淺紫的天空,金色的雲朵,五彩繽紛的草葉和各種碧綠色的花,還有那遍地幽深的黑色落葉。可就是這幅畫,讓捧著它的我激動得熱淚盈眶!
我終於發現了我的內心、我的自我!它天真、絢爛、單純、可愛,又有些小任性,經常會幻想一些不切實際的事情,這才是最真實的我呀!
體味真實、純潔的心靈——品《海蒂》有感 篇11
讀後感 ,995字生活中不缺少美,但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那這雙眼睛在哪找呢?我想去書中尋覓,因該會有一些驚喜吧!
國慶長假,翻開了我心儀已久的大部頭,那是一本叫《海蒂》的世界名著,粉色的封面上有個蹦跳的小女孩,給人一種稚嫩、純潔無暇之感,那個書中的叫海蒂的小女孩,有著黃連一般苦的命運,但是她卻有著如同蕁麻草一般的堅韌和頑強,但我最喜歡她那天真、活潑、純潔的心靈。只有四歲的海蒂被她的小姨送到了山頂上她外公的住所,她的外公,很凶狠,很可怕,沒有人和他住在一起,他也沒有鄰居,偌大的山頂上也只有他一個人居住,恐怖、冷漠籠罩著他。這讓我為小海蒂之後的生活捏了一把汗。可卻沒想到的是,海蒂天真活潑,調皮可愛的性格感染了外公,也改變了外公的脾氣。海蒂的天性,使她得到一點點恩賜都高興好一陣子。她有個好朋友,湯姆,湯姆的家很小,還有個雙目失明的奶奶,湯姆是個放牛娃,而他也是在外出放牛時認識的海蒂。他們天天在山上採花,在野花叢中奔跑,躺在寬闊的草原上大聲說話,放聲大笑,還記得那次海蒂把她親手做的禮物帶著來到半山腰湯姆的家,她看到了奶奶,高興地上前親吻她,並且用她甜甜的嘴巴吧嗒吧嗒的,使得奶奶非常喜歡海蒂天天都會問湯姆,海蒂什麼時候來。
書的前半部分,一直都在描述海蒂的活潑與純真,更可貴的是他對唐門的奶奶的孝心和不離之心,這讓我感受到了在當下社會人與人之間最原始的親密,也因為海蒂的可愛和孩童般的真實讓人心中添了一絲暖意。
在海蒂長大後,下山上學,以及被她小姨帶出這個世界,來到人性顯露的真實性世界時,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不過感到慶幸的是,她遇到的好人比心靈骯髒的人多。她寄居在一位富翁家裡,同他的女兒一同在家裡上課,學知識,學禮節,雖然要面對邪惡的管家,使得海蒂懂得了人心的邪惡和外面世界的黑暗,但是也因為善良的富翁使得海蒂明白善良的重要性。
但是她是多麼想回到山上,她是多想念她外公的溫馨小屋,也是多麼想念外公那一縷縷白鬍子和外公被她逗樂的笑臉,還有她最好的朋友湯姆,最疼她的奶奶,每次想到這些堅忍的淚水就會潸然落下,而我也會因此感到鼻子酸酸的。
海蒂最後回到了外公的身邊,我是多麼替她感到高興!海底待人的真實、衷心、以誠相待,都是怎樣的可貴,她的天真可愛,純潔真實讓人不得不珍惜她,而我也不得不對當時社會的醜惡感到心痛,正是由於醜陋與美麗,虛偽與真實的強烈碰撞,構造了海蒂的人物形象,而她不也正是我所追求的嗎?
迴歸大自然 篇12
國二作文 ,617字期末考試結束了,暑假也來了,可我還是有很多壓力未能夠釋放出來,愈想愈煩躁……
於是,我獨自來到了鄉下的一處小村子。這裡景色優美,美麗的花草觸手可及,就好像課本《桃花源記》裡的世外桃源一樣。遙望遠處,花草樹木多得怎麼望也望不盡頭。深吸一口氣“噝—”的一聲,清爽的空氣一下子就竄進我的身體裡,那叫一個爽!
閉上眼睛,彷彿置身在世外桃源,耳邊時不時捕捉到風吹過草叢的聲音,這種聲音總是伴著蟬的歡叫,這所謂是大自然中最有活力的聲音。
這神仙般的享受使我想起了陶淵明的詩句“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是啊,人生活在都市的吵吵鬧鬧中,有時也要放鬆身心,迴歸自然,把身心交給大自然,理清頭緒,再踏征途!
這個仙境般的大自然讓我情不自禁地著迷,於是我決定寄居在這個美麗的村子裡,好讓自己好好地欣賞大自然。
吃完晚飯後,我在後山的樹林裡散步,夏風時不時透過茂密的葉子迎面撲過來,讓人舒服至極。走著走著,溫暖的夏風越來越大,傳來一聲聲海浪拍打海岸的聲音,我興奮地向海邊跑過去。忽然一幅美麗的畫卷展現在我的眼前:海面上翻滾著凶猛的海浪,夕陽給大海鍍上的金粉早已被大浪弄得凌亂不堪,這與周圍的樹林搭配在一起,充滿了生命力。我在沉思著……
在回村子的路上,我的步伐越來越輕鬆,身心一點兒憂愁也沒有,原來我不知道什麼時候返璞歸真了。
大自然,是人類的故鄉,即使沉迷片刻,回過神來原來亦是滿目的碧綠,無限的生機勃勃,鋪滿人生的道路。
於是,我不再煩躁。
迴歸內心的平靜 篇13
高三作文 ,831字晝夜更替,時代在發展,世界在喧鬧。而周國平的日子彷彿遠離塵囂,平淡安靜。
是的,許多人在燈紅酒綠中迷失了自己,被喧囂的暗湧所掩埋。為何不抽離其中,迴歸屬於自己內心的那一片淨土呢?
迴歸內心的平靜,感受生活的美好。詩人陶淵明淡泊名利,遠離世俗,嚮往著安靜的田園生活。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享受著簡樸與自然的氣息。他“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志在於“閒看庭前花開花藍,望天上雲捲雲舒”,來使自己的內心迴歸平靜,擺脫塵囂的紛擾。飽受痛苦折磨的心靈,終於在寧靜中得以安撫,不禁喟嘆:“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迴歸內心的平靜,才發現生活是如此美好。
迴歸內心的平靜,塑造淳樸的品性。每當來到美麗的山村,總能看到小孩子們那天真無邪的笑容,紅撲撲的臉蛋,活蹦亂跳的身影無不散發出簡樸真實的氣息。而生活在城市喧囂的人們在繁忙中丟失了許多寶貴的東西。有的人為財產爭得頭破血流,有的人為利益不擇手段,在他們身上只看到了一種莫名的躁氣。我們是否好好停下自己奔波的腳步,迴歸內心的平靜,別讓功名利祿的枷鎖束縛自己,別讓社會的浮躁磨滅了人性的淳樸與良知。是的,讓我們迴歸內心的平靜,做一位淳樸簡單的人。
迴歸內心的平靜,更好的提高自己。蘇軾在官府為國辦事,可惜他的鋒芒畢露最終把他送入黑暗—他被流放到一個荒涼之地。但這也是一種安靜,沒有喧囂的地方。在這樣一片黃土上,他的心因此迴歸了平靜,靜靜的思考和琢磨,使他悟出了許多,他的思想和靈魂因此得以洗滌和生活,從此留下了一篇篇流傳千古的絕麗佳文。黑暗變成了晴天,他暫時忘卻了痛苦,因為他早已沉浸在他那安靜的世界裡。迴歸內心的平靜,你會找到一個更好的自己。
對於中學生來說,迴歸內心的平靜是很重要的。因為學習切忌浮躁,而回歸平靜是反省自己,總結自己的最佳途徑,在反省中更好地找出問題去改正,提升自己。
世界雖喧鬧,但人心可以平靜。讓我們學會迴歸內心的平靜,做最真實的自己,驅散社會的浮躁。這樣,世界才能更和諧美好地發展!
這是一件真實的事情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552字讀三年級那年,我們一家被親戚請去農家樂吃飯,可就在那天,發生了一件讓我難忘的事情。
農家樂有一半建在一條小河上。那天,吃完了飯,大人們在聊天,我跟妹妹就在旁邊玩耍,突然發現不遠處的斜坡上有個小碼頭。好奇心正盛的我們,一個拿起一把水果刀,一個拿著一雙筷子,開始了我們的探險之旅。
腳底下的木板晃晃悠悠,“吱吱”作響,令人不寒而慄。不久,眼睛適應了黑暗,我們這裡戳戳,那裡挖挖,玩得“不亦樂乎”。媽媽在上面大聲喊著:“快上來,那下面太危險!不要掉進水裡……”語音剛落,妹妹就“撲通”一聲掉進了水裡!“媽媽!爸爸……”我一邊驚恐地大喊,一邊死死抓住妹妹的手。我的腳開始打滑,與此同時,彷彿有一股巨大的力量一直把妹妹往下拉,妹妹只剩下一張臉在水面上了!電光火石之間,爸爸趕過來了,“咚”地一聲跪了下來,我感覺木板晃悠了一下,找回了重心,死死拽住了妹妹……
一切恢復風平浪靜後,我發現爸爸走路有點不正常,仔細一看,他的膝蓋紅紫一片,還有的地方正在向外滲血,可爸爸沒顧得上處理這些,而是急切地對我們說:“孩子啊,如果爸爸不在,那會怎樣啊?下次一定不要去危險的地方玩啦!”妹妹或者是怕了,她狠狠地點了點頭,跑上了房間裡哭了很久。
從此,每當看到爸爸的膝蓋上那道抹不去的傷口,我便會想起這件真實的事,到現在還有一些後怕。
黑暗點亮了光明——熄燈一小時的真實感受 篇15
國小六年級作文 ,781字當我們能在臺燈學習時,應感到幸福;但我們在美麗璀璨的燈光下享受美餐時,應滿懷感恩;當我們在燈下和家人觀看電視時,更要懂得知足。當我們能用上一度電,能吃上一粒飯,能用上一滴水時,就應感到幸福以及感恩。因為有很多人都沒想我們一樣享受著優質的生活,還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用不上一度電,不能吃上一粒飯,不能用上一滴水。感恩吧!會得到更多的!
上星期六晚上,我和家人一起度過了黑暗的一小時,我所能看見的空間都是黑乎乎的,我和家人坐在沙發上,當我失去光明時會害怕,因為平時都是開著燈的,只有睡覺才會看見黑暗。可是那些貧困落後的地方里的孩子,從沒見過燈,他們的日子就是黑暗,他們心中充滿恐懼,這是時一幕幕貧困孩子對光明渴望的情景就顯現在我的眼前。
當我想去倒杯水來喝的時候,我看不見眼前有什麼,只管往前走,誰知就碰到了桌腳,弄得腳一大塊淤青。我感覺到我的腳很疼,這時我又聯想到那些貧困孩子,他們到底摔倒過多少次?他們的身上又會有多少傷口?他們流過多少血?在黑暗中不管想做什麼事都會很不方便,但是他們也沒有辦法,因為他們面對的就是黑暗,他們沒有能力去改變什麼。平時我都在光明中度過,我想做什麼也很方便,不會因為黑暗而摔倒,也不需要去渴望光明。當我成長在優質的生活環境中,繁華城市裡,我真的要珍惜。
可能我們都不用自己操心,我們能吃飯,能喝水,能洗澡,能用電,這都是很裡說當然的事,但這對貧困人民來說,這是一種奢望,這是一種想都不敢想的事。我們能夠學習,能夠和家人一起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就應該去珍惜,儘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用自己的能力去報答社會,關心更多貧困人民,給他們更多能量。
讓我們節約用水,用電,少浪費糧食,這樣我們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雖然這種力量很小,但所給予他們的是大能量,從自己做起,去幫助貧困人民,讓我們一起點亮他們的黑暗。相信這是對他們最大的鼓勵!
迴歸自然——讀《尋找魚王》有感 篇16
讀後感 ,993字“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人一個星期裡形成的心靈上的交流與親近,勝於上流社會的人花十年時間建立起來的這種感情。”—馬拉丁
《尋找魚王》講述的不是一個山野男孩如何成為一個偉大的魚王的成長故事,而是初經世事的少年如何在成長中對自然有所領悟,學會對世界懷有悲憫、崇敬的心。故事讀來看似與尋常的兒童文學無異,可是來回摸索,會發現薄薄的頁紙裡,濃縮了許多精華。
故事發生在大山深處的少年家。那裡流傳著“魚王”的傳說。有人說他是魚鷹之子,是捕魚的曠世高手。八歲的男孩帶著好奇出門遠遊,開啟了尋找“魚王”的征程。
男孩找到了一位老人—老“魚王”的後代,也是一位捕魚的能手。在深山中,他們一起度過了難忘的時光。他們在大水坑裡、泥地裡捕魚,也曾在冰凍的湖面上鑿個小口捉魚,秋天到菜地裡拔花生、挖地瓜,冬天就炒一炒地瓜糖、花生和豆子,烹煮美味的大魚,雪夜裡喝些小酒……一幕幕,似乎是很平常的生活片段,可我卻從沒經歷過。這不禁讓我沉思。
科技以光的速度發展著。在這個新世紀,因為新科技的牽引,人們的生活愈加方便,同時也在與大自然背道而馳,漸行漸遠。我們的童年就是最好的例子。作者筆下的童年是多彩豐富而充實的,而我們中小學生如今筆下的童年,又有多少件是真實的,發自於內心的真性情,來自自然中?想到這,心中頓時覺得荒涼。
就像張煒說的,“現代的孩子生活在網路時代,這個時代讓孩子博學,也讓孩子無知。比如關於大自然的真實感受、肌膚摩擦中才能產生的一些情愫,在這個時代是稀缺的。這是人類生存的大不幸。講述真正具有原生性的大地故事,大概是必須要完成和領受的一個時代任務。”不僅是孩子們,生活在城市裡的人皆是如此。忙碌的生活,發達的科技改變了我們的初心,生活節奏一步步急促起來,往日那種“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的氛圍,那種“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的心情,就是在睡夢中也很難找尋。
品著這本書,我常想起沈從文的《邊城》裡“在風日裡長養著”的湘西女孩翠翠。她善良、淳樸、自然。而我們正是需要翠翠這樣的性情,需要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經歷,從而獲得心靈深處的寧靜與迴歸。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人的內心總要有一片淨土,就像這充滿鄉土氣息的詩句所描繪的,最平凡,最普通,最實在的,完全出於自然中。
《尋找魚王》令我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與紙醉金迷、八街九陌都不一樣的廣袤天地。
是“與時俱進”,還是“迴歸” 篇17
高三作文 ,1156字近年來各地中小學教材的不斷翻新,是教材跟上時代發展腳步的與時俱進,與此同時社會上出現的重印民國國語課本被買斷貨的現象,是國人對傳統文化的迴歸,這兩種截然相反的現象不僅讓我思索,現代教育何去何從?
我認為“迴歸”當與“與時俱進”並重。
從治學角度而言,民國政府注重教育,主張道德教育,以美感教育完成道德,並且當時的名人名士肩負起編纂教材的重任,例如《開明國語課本》便是由葉聖陶主義,豐子愷主圖的,他們嚴謹的治學態度使這些教材成了用心之作,貼近孩子的心靈,在詩意與美中增添了思考與引導,相比現在的課本更使小學生感興趣,反觀現在的教材面目可憎,由於對一些道德的拔高使得一些人物不夠鮮活,拔高式的教育內容自然讓孩子覺得乏味又深受其害,然而不僅如此,課本常常漏洞百出,令廣大教師與學生同呼教材的質量差。種種原因都應歸結於全社會對教育的輕視,名人名士不屑於參與編寫中小學教材,又因經濟原因縮減成本降低教材質量,沒有好的教材又怎會有好的教育?現代的作家專家多處於自己的學術文化層面去創作是否也應當繼承民國時期名人名士的那種責任的擔當,那種愛國情?
從發展角度而言,當今世界形式告訴我們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文化入侵甚至比經濟入侵更可怕,更能毀滅一個民族,發展觀告訴我們,要發展自然要向前看,但文化的發展當是繼承併發揚的。只有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批判繼承,推陳出新,才能保持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特性,試想若中國教材全是外國的先進思想,那將是多麼可怕的事,將千年積澱的寶藏拋棄,而去追捧那些外來文化,那將不僅是文化的不幸,更是民族的消亡。恐怕老祖宗都會從墳墓中爬出來咒罵我們這群不肖子孫吧!但若僅僅注重國學,而對時代文化棄之不理的話,毫無疑問是不行的。看日本、韓國、美國,他們重視本國的文化發展,在經濟強盛的同時文化產品也在全球湧流,顯而易見這是他們把握時代特徵同時立足本國文化的結果。
思及去年的魯迅文章從中小學課本中刪除的新聞,對此我很贊同魯迅的文章具有時代背景,有太多的隱晦是語言是我們當代人難以理解的,還會加重中小學生的學習負擔,讓他們喪失學習興趣,也許有些人主張魯迅文章具有深刻的時代意義,但即便如此,學生若是有興趣完全可以在課外或是時機成熟之時再去進行研究,相比在啟蒙式教育中的內容,我覺得興趣與思考更重要。由此可見“與時俱進”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我認為“與時俱進”還是“迴歸”不應當只是教材編寫者與政府思考的問題,更應是全社會共同討論的問題。我們應當共同參與國家教育方案的制定,畢竟中國是人民的中國,未來是中國人民的未來。
一本小小的教材折射出的是社會對教育的輕視,對傳統文化的棄置。我們應該清楚的意識到立足本國文化並注重創新的重要性。繼承自古以來嚴謹的治學風氣與社會責任擔當,批判繼承,推陳出新,以此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真實的謊言 篇18
高一作文 ,862字一直都作為真實的對立面存在,但謊言偏偏又是一個無比真實的東西,而真實,有時其實又是一個虛假的謊言。世界的複雜性造就了這對奇怪的組合,而謊言與真實的交織讓這個世界更加複雜。
不要認為謊言是人創造出來的,鱷魚裝成水上的枯木以偷襲來飲水的動物,海葵把自己打扮得無比鮮豔,其實卻暗藏巨毒,豬籠草那甜蜜的汁液後便是昆蟲們的地獄。這些生物們所遵守的從上代傳下來的生存方式不也是另一種謊言嗎?所說說,謊言不是人創造的,而是萬物生來便會的,只不過人將它發揚光大了。
謊言是絕對的,真實是相對的,自從人們學會記事之後,每年都會產生許多的真理,但經過時間的磨礪後,大多數真理都已被扔入了謊言的垃圾箱。亞里士多德這個名字相信上學的人都聽過,他最有名的不是他的文學或思想成就,而是他所攢出的許多關於物理的制定,在經過兩千多年後,這些原本被以為是真理的。制定幾乎全被證明為謊言,他也因此被我們作為天料。但是,亞里士多德他知道自己的制定是謊言嗎?那兩個名字間的人知道這些判定是謊言嗎?他們到死都認為這些判定是真理,我聽說過一句話:一塊鐵,我說它沒有雜技是因為有的雜質我發現不了,神說它沒有雜質是因為有的雜質神也發現不了!同樣的道理,我們所謂的真實又不過是沒有被我們揭發的謊言罷了,也許將來我的這句話也會被證明是謊言,不過我等不到那天了。
謊言分有意與無意之說。但兩者都是人生中必要的組成部分。無意的暫且不說,有意的謊言卻是有著巨大用處。良藥苦口,忠言逆耳,真實的東西總是尖銳鋒利的,為了保護自己或他人不受傷害,謊言便成為了最有效的質牌。畢竟,在有人的心靈,身體甚至生命即將受到傷害的時候,也就沒有必要去比較謊言與真實了。要知道,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真實,是每個人都向往的。謊言,則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因為沒有人能坦誠到不需要去欺騙,更沒有人有勇氣將自己的所有的祕密都公之於眾。
人人都追求真實,卻沒有人能完全做到,人人都厭惡謊言,可它卻是必不可少。不過,我們不能只因幾處謊言的汙點就忽略了周圍真實的空白。也許這個世界本身就是一個謊言,但它畢竟是真實的。
找回真實的自我 篇19
高三作文 ,782字近年來,隨著文化藝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人新事物開始湧現:“芙蓉姐姐”、“超級女聲”、“加油好男兒”……為了出名,越來越多的人為惜花重金“重塑自我”—整容、包裝、炒作……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在這令人炫目的巨浪的衝擊下,不知有多少人迷失了自我,丟掉了自己的本真,拋棄了自己的個性,一味模仿。為了喚醒青少年們覺睡的心靈,我呼籲:找回真實的自我,保持心靈的純真。
其實,每個人生來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個性的魅力。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去追逐他人,模仿別人,讓自己成為一個“翻版”甚至是“盜版”。記得福建東南電視臺有一個名叫“開心一百”的節目,就是專門為那些模仿明星的人開辦的,我也看過幾次。每一次看到都有不少的選手模仿諸如“謝霆鋒”、“張柏芝”之類的當紅明星。我感覺他們就像一群小丑,極力將自己塗沫得同別人一樣,可到頭來卻還是大不如人,不僅如此,他們的那種做作矯情更令人作嘔,而自己卻渾然不知。這些人的心靈已經長滿了雜草,他們滿頭滿腦充斥著“出名”二字,他們在時代潮流的巨大沖擊中完全迷失了自我,喪失了自己的個性。最後只能成為譁眾取寵的跳樑小醜。
然而,在我們的社會中仍不乏一些頭腦清醒,不隨波逐,保持自我的人。他們沒有被時代的巨浪衝昏頭腦,仍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諸如勞動模範李素麗,她數十年如一日始終保持著自己的本色—真誠待顧客。無論潮流怎麼變,她始終如一,保持著自己的個性,保持真實的自我,保持美好的純潔的心靈,她無須包裝,無須模仿,卻始終是人們心中最亮的一顆“星”,她做真實的自己,因而活得有意義。
青少年朋友們,在我們這多姿多彩的花季裡,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保持自己獨特的個性,不應輕易隨波逐流,我們要在時代的浪潮中,找回真實的自我,做自己,用一顆純真、美好的心靈去迎接巨浪的衝擊。勇敢地衝向勝利的彼岸,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
返璞歸真 篇20
國二作文 ,541字“我的生命因為偕了萬物一同浮泛在空間的蔚藍,時間的墨黑中,正在快樂著呢。”
看膩了浮光掠影,每次,總披上一件與自己不符的外衣,去與人交流,壓在城市的幻影之中,虛假的活著。但,泰戈爾此番話語,清新脫俗,在最真的形態中展現自己的單純與快樂。這在一世的虛情假意之中是少見的,或許,他的內心,依舊清澈透明,沒有被世俗染上濃墨重彩的色調,不多的筆墨卻能直探心底,令人和他一樣去感受。
在濃重而渾濁的客氣之中,他的揮筆,如一仙子般,他的氣質,湮滅了社會的虛無,它好似指引著我們,衝出現實社會的囚籠,去探尋,發現。
它,引領著,來到了一處古街,青石板路,相比烏色的柏油路,要厚重了許多,相比單薄的柏油路,我更喜歡厚實的石板路,柏油路太薄,承受不了歷史的肆虐,只有那石板路,才經得起歲月的風吹雨打,看,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坑,便是它存在的證據,而柏油路在它的面前,幾乎是小巫見大巫,不值一提。
說罷,它又帶領著來到了一方庭院,古樹蒼天,所見之處,芳草碧綠,漫步於庭院之中,感受古韻之味。品一杯清茶,靜享寧靜之樂。古人的智慧,創造的奇蹟,沒有當下“美”的華麗,她的奢華;有的,只是簡單,樸素,如此平凡之物組合在一起,竟是這樣的和諧!
華麗的包裝下,不一定有著令人驚歎之心,返璞歸真之美,才更富有一番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