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筆架山相關作文20篇

走進筆架山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8字

在我們歷史悠久的古銅都,有一座奇特的山峰——筆架山。一座山體三個山頭,中間高,兩邊低,遠遠望去,它就像一個巨大的筆架置放在天地之間。

“遠看成嶺側成峰”,側面望去,它就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間蜿蜒盤旋,仰望天空,它好像下一刻就騰空而起,飛入雲霄。長方形的青石臺階依山而砌,那是銀光閃閃的龍鱗吧!山頂一座紅色的小亭飛簷翹角,那是高昂的龍頭吧!山間芳草滿坡,那是飄逸的龍鬚吧!

走進山中,綠樹成蔭,一陣風起,綠濤起伏。山,變成了海,樹,變成了浪花,人,彷彿置身在大海里。山風不僅和海風一樣清涼,風裡還夾雜著花草的清香。

進入林間,鳥兒們“嘰嘰喳喳”叫著,好像在開朗誦會,讚美著筆架山的優美環境。又好像是在舉辦賽歌會,比一比誰的歌聲更嘹亮,更動聽。遊人駐足聆聽,抬頭望著那長著紅腳爪,綠羽毛,圓腹,尖嘴的鳥兒,頓生愛慕之心。

拐進石階旁的小徑,那裡長著一叢叢青翠欲滴的竹子,有的筆直,有的橫斜,千姿百態,像是一群身穿綠裙的少女在山坡上跳舞。

走到山下的廣場,一個荷花狀的大花壇凌空屹立,壇中有海棠、秋菊、桂花等,一片奼紫嫣紅。使勁一嗅,一股淡淡的芳香撲鼻而來。花葉上的色彩在不停跳動,湊近一看,才發現那是一一群浪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

臺階、綠樹、飛鳥、翠竹、鮮花,織成了筆架山的水墨畫卷。

走進太白山 篇2

國二作文 ,844字

“太白積雪六月天”,意為太白山的積雪在六月也不融化。我家住在太白山附近,所以從小我就對他有一種崇敬之情。暑假,爸爸就帶我去了一回。

走到山腳,一股涼氣撲面迎來,但也絲毫不減當地老鄉火一樣的熱情。秦嶺下臥著一座小城,大街小巷是那麼熱鬧。而遠處的太白山,更顯出一種莊重的氣概。像頭頂白帽的老爺爺,慈祥的望著自己的子孫。山上植被豐茂,綠樹叢生。幾縷雲煙縈繞山間,十分含蓄。

走進山中,踏著溼潤的泥土,嗅著青草芬芳,使人神清氣爽,疲勞頓消。大片叢林擋住了外界的喧囂,知了和鳥鳴聲頓感悅耳,真是“蟬噪林欲靜,鳥鳴山更幽”。一路與潺潺流水為伴,河水翻卷著,衝擊著,濺出朵朵浪花。朝著白皚皚的山頂進發,越往上走越感涼意。再往前走,一堆怪石擋住了由上而下的河流,河水從巨石底部汩汩流出,個別地方水流急,流量大,出口小,似噴泉噴出,只是噴的並不高,但也流露出一種不屈於困難,勇往直前的陽剛之氣。向上看,旁邊山峰怪石嶙峋,有些四方凹去一大塊,河中巨石像是從上滾下來的。

前方一大片湖面,走進它,便能感到徹骨的寒意,湖水應該是太白積雪融化後通過九曲十八彎的河道流入此湖,讓我想起了官員為慈禧太后鑿冰的故事。

當年清政府昏庸無能,被八國聯軍打敗後,慈禧太后倉皇逃至西安,雖是在逃命,仍然吃喝享樂,那是夏天,慈禧太后要喝冰鎮酸梅湯,可炎炎夏日哪裡有冰呢?有人報告說:“太白上有積雪,應該會有冰。”官兵馬上派人趕往100裡外的太白山,鑿到冰後趕了回來,慈禧太后這才眉開眼笑。

我仍然繼續向上,努力攀爬,到達山頂時已是晚霞滿天,望著遠方落日餘暉,天邊的火燒雲也在蔓延,山上的積雪也漏出淡粉色,顯出羞澀之情。山間的河也彷彿流的不是冰水,而是一縷縷跳躍的陽光。山腳的湖泊中,陽光全凝聚在那一分地方。湖面波光粼粼,金光閃閃。漸漸地,天邊的火燒雲暗淡了,一點點在消退,山間的陽光也不再流動了。我禁不住打了個哆嗦。

這次太白山之遊,讓我領略到了太白山那讓人應接不暇的美景。見證了千古名句“太白積雪六月天。”我愛祖國!我愛太白山!

家鄉的筆架山 篇3

國小一年級作文 ,264字

我的家鄉在錦州,那裡物產豐富,風景優美,也有很多的景物,我最喜歡的是筆架山了。

筆架山既是一座山,也是一個島,山與沙灘中間有一條小路。漲潮的時候大海把小路淹沒了,這時想去島上的人就要坐船到島上,退潮時就可以從小路上走到筆架山上,漲潮會把一些小魚、小蝦、貝殼等生物衝上小路,走在路上的人們可以撿到很多很多的貝殼、小魚、小蝦。

島上綠樹成蔭,從島上看海面,海面猶如一面鏡子乾淨,早上海面都浸在白色的霧裡,很像童話中的仙境。

中午太陽出來了,那早上的霧慢慢散去,正是游泳的好時機。

晚上還可以在海邊散步呢!

我愛我的家鄉,我愛筆架山。

走進武當山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491字

在中國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著許多歷史悠久的名勝古蹟,比如清澈見底的九寨溝,粗獷有“野”性的索溪峪,壯觀的丹江口大壩……但最令我神往的,還是那古色古香的武當山了。

武當山是十堰的三張名片之一,它是一項巨集偉的皇家工程,是十堰的一道豔麗風景。

武當山是綠的。一走進武當山,便能看見裡面全是綠油油的一片,聳立在小道兩旁的楊樹、柳樹、松樹、榆樹如同戰士一般挺立著,一陣風吹過,翠綠的葉子便隨風舞動,“沙、沙”作響,從遠處望去,這種綠盡收眼底,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武當山是美的,每當有霧時,武當山便被籠罩在其間,像一個少女蒙上了一層面紗一般,只能若隱若現地看到朦朧的山體。陽光一照,反射出七色光,是那樣的讓人賞心悅目。

武當山是野的。山連綿不斷,高聳入雲,或直插雲天,或橫攔綠水,有的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有的相對相依,宛如“熱戀情人”;有的婷婷玉立,則好似“窈窕淑女”。爬著這樣的山,看著腳下的萬丈深淵,都忍不住兩腿打顫,望著迎面突然攔過來的岩石,人們都不免會驚歎:這山可真是野啊!

雲圍繞著山,再加上泉水叮咚,綠樹紅花,就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人在山中走,美景不勝收”啊!

筆架山公園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513字

筆架山公園是深圳的市政公園,那裡古木參天,綠蔭環繞,流水潺潺,是個美麗的公園。

因為離家不遠,所以我和媽媽週末經常去玩,最喜歡的就是它的綠道了。筆架山綠道兩旁的樹非常高大,遮天蔽日的,夏天走綠道非常涼快,空氣清新,微風拂過,帶來青草味和各種花的香。筆架山的植被保護的非常好,有原始森林的感覺。綠道中間還有個健身場所,那裡有吊環、蹺蹺板等遊樂設施,所以有好多老人孩子在這裡玩,充滿了歡笑聲。

在健身器材旁有條“祕密通道”,這段小路很隱蔽,也很安靜。走一小段後,就會發現一個小木橋,橋下是清澈的小水潭,這裡大樹非常多,有棵大樹像個臥佛一樣橫貫潭面,有好多“鬍鬚“垂在水面上,景色美麗,這裡很像遊戲《神廟逃亡》的場景,所以我非常愛這個“祕密通道”。

筆架山的最高峰叫筆冠峰,第二峰叫筆俊峰。站在筆冠峰上,視野非常開闊,雖然沒有其他名山“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的風景,但是能看到深圳的高樓,還能看到體育館的全貌。

筆架山腳下有條小河,河道旁楊柳依依,陽光照在水面上,像千萬條金線在跳舞。非常美麗。媽媽說是水廠的再生水,小河清澈見底,水淺的只能淹到我的腳踝,我很喜歡在這裡玩水,快活極了!

筆架山公園真是個景色優美的好地方呀!

走進浮邱山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518字

星期三上午,我們搭車去了浮邱山春遊,春遊的活動地點是浮邱山。我們開始搭車去浮邱山,一路上我欣賞到許多的優美景色,歡聲笑語,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

走近浮邱山,我看見了浮邱山。浮邱山是我看到過最大的山,我們開始出發了,在爬的路上,一直在看各種風景,浮邱山的風景很美。在上來的路上,我觀察到了那裡一些古代詩人的字。爬到半山腰的時候,就會有許多的人擺攤,賣吃的和水。然後,我買了一些吃的,吃飽了再繼續向前進發,最後走到了最頂上的時候,發現上面的食物很貴,買一瓶水都要四塊錢,心想我今後還真得節約用錢才行。然後我走到了一座廟門前,一位阿姨走過來,堵上了門,聽這位阿姨說:“我們班級和其他班級有同學偷了這位阿姨的四瓶水,然後那阿姨又把我們的老師罵了一頓。一會兒,有位阿姨的媽媽挺身而出,把四瓶水的錢出了。這位阿姨是我們班同學的媽媽,這個同學叫曾錦繁。最後我們開始下山,下山的時候我看見了銀杏樹,銀杏樹的葉子很特別,也很有形。然後我追上了我們班的同學王俊,我看見他受傷了,我陪著他下了山。

終於下了山,正好也到了吃飯的時候,吃的菜有窩筍、魚火鍋、炒蛋等……。吃了飯之後,我們七小組拍了一張合照,紀念我們在浮邱山的經歷。

我們搭上車走去桃花路小學中……

走進浮邱山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1393字

明天我們要去爬浮邱山我的心情有點兒興奮。

晚上我睡不著覺,心裡興奮不已,一想到明天就要去春遊,心裡無比興奮,心裡想著:明天什麼時候來呢?

第二天清晨,我早早的起了床,早早的去了學校,我們在教室等待老師的到來。7:20老師來了,同學們也幾乎到齊了,大家在各種無比愉快的心情登上了通往浮邱山的車。在車上,雖然人多了點,擠了點,也無法阻擋我們愉快的心情。

來到浮邱山下,同學們陸續下車,同我們一起爬山的有79、80、82這幾個班級。82班比我們快,老早就已經開始爬山了,於是我心裡出現了一個念頭,就是超過82班。

我跟著大部隊,慢慢的登山,我心裡想:這麼慢的速度哪能追上前面的82班呢?於是我加快了速度,跟著幾位同學開始爬山。

走著走著,突然看見了馬老師,沒想到馬老師比我們還要快,於是我又多了一個任務,不但要超過82班,也要超過馬老師。我不想再跟著小分隊了,獨自向馬老師跑去。

當然,我也會累,在跑了一陣子後,我已經筋疲力盡了。找了個陰涼的地方休息了一下,在我休息的時候,我被周圍的景色迷住了。周圍全是綠樹、紅花和綠茵茵的小草,竹子一群一群的一片片的,綠綠的葉子,香香的花,小樹也長出了綠綠的枝芽,微風吹著我的臉龐,我一下子恢復了體力。

我又站起來了,向著前方跑去,看見了82班的同學。

我一下子增加了一點兒信心,在微風中加速前進,終於趕上了比我們早出發的82班,當然,在我休息的時候,我的小分隊也火速趕了上來,我們也是一起趕上了82班。

我們來到了半山腰,太陽用溫暖的懷抱,抱了我們似的,我們頭上、背上都出了好多漢。我們在半山腰休息了一會兒,看到了在山腳的不一樣的景色,周圍四處是山,到處都是美麗的景色。

話不多說,我們又繼續登山,在路上,我們時走時停,有時我們坐在地上休息一會兒,有時我們會在景色美的地方拍照,不然你這一爬就等於白爬。

我和莫巨集偉脫離了小分隊,大概是因為體力不足,跟不上腳步吧,我們隨著82班的幾位朋友一起前進。

一路上,綠樹成陰,百花盛開,不知道用什麼樣的詞語來形容,只能說到處都是綠色的海洋。

我們趕上了馬老師,和她一同前行,不過很快我又落後在馬老師後面。我們到了位於浮邱山第三高的地方,從上往下看,就等同於看一幅美麗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山下,田野綠得像綠色的地毯,房子小得像一個玩具小車一樣小,人更像一隻小螞蟻,風涼涼的吹著,送著我們繼續向山頂使去。

沒過多久,我們到了浮邱山第二高的地方,從這看下去,和剛才差不多。看到遠處去,你會看到一座座綠茵茵的山,向它吼叫,還會有回聲傳來呢。

既然到了這兒,就肯定就離山頂不遠了,我們快速的走著,越走越快,越快越興奮,終於看到了不遠處的山頂,我們興奮不已,向著山頂跑去,終於爬上了山頂。

在山頂稍做休息時,我們拍了很多照片,也拜了拜佛,然後大家帶著喜悅和滿足下了山,在下山的過程中,我們看到美麗的景色,我們下了山,進了飯店,準備吃中飯。

一桌十二個人,全部到齊了之後,發碗、筷子、杯子。菜擺上了,火鍋擺上了,眼前的一幕使我驚呆了,各種各式的菜應有盡有,讓我們飽“餐”了一頓。吃完飯後,大家把帶的零食拿出來分享,玩具也拿出來一起玩。

大家快快樂樂的過了一個上午,我們坐著車回到學校,放了學,回了家,享受著今天的快樂。其實最棒的寶藏不是金銀財寶,而是合你的朋友、同學、家人、老師,一起去春遊中的過程才是最大最好的寶藏。

筆架山一日遊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646字

我去過許多地方,也爬過許多山,但我認為最美的還是家鄉的筆架山生態文化園。

筆架山生態文化園位於清澗縣城西邊以清澗獨特的紅色革命文化和溝壑丘林風景為主題修成的生態文化園,因為山的形態像筆架,所以就叫它筆架山生態文化園。

清晨,爸爸駕著車,順著山勢沿著蜿蜒盤旋的山路走進筆架山,坡道兩邊樹木叢生,山上綠樹成蔭,綠草遍地,遠遠望去,連綿不斷的山脈,盡顯了黃土高坡的風格。

生態園的每一座山便有一處景,每一處景有不同的特色,七處景觀,錯落有致,別俱風格。

首先來到“紅棗苑”,廣場中間屹立著一個很大的紅棗標本,是“棗都文化的象徵”,廣場四周欄上記載了有關棗的許多妙論,使棗都文化名揚天下。

其次,我們又來到了“石板苑廣場”,入口處橫貫著一塊巨大的石板,石板上刻著“石魂”,無疑這是“石板之鄉”的精髓。繞石條在臺階上側立著一塊正方體的大石頭,石頭的每個面都雕刻著地方特色文化的畫面。看來,“精美的石頭會唱歌”並不是一個傳說。為了不枉此行,我特意與石板合影留念。

最後,我們來到了“烈士陵園”。神聖高大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矗立在廣場中央。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氣概,生生不息。廣場四周松柏蒼翠挺拔,好像在表達對先烈的緬懷之情。

我喜歡筆架山的自然景色,更喜歡筆架山的生態文化,我希望筆架山精神永存,魅力永駐。

我愛筆架山,更愛我的家鄉!

登筆架山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633字

週六,天氣晴好,天空中沒有一絲雲彩,藍得像一潭藍藍的清澈的水,我和桐桐一起去筆架山公園玩。

筆架山比蓮花山高很多,也陡峭得多,我們才剛開始爬了不到十分鐘,就累得氣喘吁吁。我們停下來休息,坐在臺階上往下看,下面的臺階上一個行人也沒有,高大的樹木篩下的一縷縷金色陽光投在灰色的臺階上,剛好一陣秋風拂過,樹葉發出悅耳的沙沙聲,幾片火紅的香樟樹葉翩然落下,真是一幅秋意盎然的美景!

我嗅著林木特有的香味,閒閒地看著身旁的樹林,發現一束陽光剛巧照射著一片碧綠的、略帶水珠的苔蘚,綠綠的苔蘚微微反著光,真漂亮啊!我摳出了一小塊,握在手裡,繼續往上爬。

我們互相鼓勵著,在休息了幾次之後終於登上了山頂,腿都痠軟了。

站在山頂上,沐浴著涼爽的秋風,我們往山下看,只見許多高樓都在我們腳下,籠罩在淡淡的雲霧中。

休息了一陣,我們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踏上了平坦的柏油路下山。這時,我突然看到了一棵棵滿樹繁花的異木棉,我和桐桐跑過去,驚喜地欣賞它們那滿樹粉紅的花朵。這時,一陣風吹來,一朵朵美麗的異木棉花在風中像小風車般慢慢旋轉著落在了地上,多美好的感覺啊!

下山後,桐桐感嘆道:“爬筆架山好累哦,不過下山時看到的異木棉好美,不枉費我們那麼辛苦爬上去。下次我要從柏油路直接走上來欣賞異木棉,今天太累了,都沒有精力仔細欣賞。”

平常我在路邊也見過很多次異木棉,但從來沒感覺異木棉像今天這麼美,我想,可能是因為爬山時十分辛苦,所以在見到異木棉時才會覺得它格外美麗吧。

走進阿里山 篇10

國二作文 ,878字

走進阿里山,汽車顛簸,山路崎嶇。我掀開車窗上藍色的布簾,透過一叢叢青翠欲滴的熱帶棕櫚樹,目光穿越大片大片在清涼山風中此起彼伏的樹林,逐漸揭開阿里山雲霧繚繞的面紗。

大巴停下了,我急急背上包跳下車,貪婪地左顧右盼這秀麗的風光。空氣清新,晴空萬里。面前矗立在綠茵茵樹叢中的是一塊斑駁的石碑,紅藍相見的彩繪勾勒出一個個神祕莫測的圖騰,行楷書寫的”阿里山達娜伊谷”幾個赤色的大字,由此煥發出一種原始野性的美感。

我攀上一段陡峭的石坡,伴著石坡兩側奇麗怪異的各色植物,聞著不知名的野花、綠草摻著泥土腥味的特殊清香,來到這座高大的“達娜伊谷吊橋”前。穿過繪著斑斕彩繪壁畫的層層古老巖壁,站在微微搖晃的吊橋上俯瞰—山巒疊翠間掩映著的樹木叢林,清澈的涓涓細流在光滑滾燙的卵石間流淌,在陽光下星星點點,熠熠生輝。

走過紅木與竹搭建的劇場,沁涼的空氣撲面而來,不需要任何降溫器具。大自然饋贈以高山族人民天然的“冷庫”,我隨意找個位置坐下,靜靜注視著地板上紅藍的部落圖紋,沉浸在這清新卻又野性的氛圍中。一陣高亢激昂的音樂聲打破寧靜,只見劇院角落的小草屋門口閃過一抹彩色,俊美強壯的阿里山少年和清秀高挑的阿里山姑娘,踩著嘹亮的歌聲款款而來……少年們身著白色亞麻布馬褂、黑布短褲,額上和腰間繫著紅白相間的麻繩,目光似欲飛的雄鷹般堅毅幹練,手持長矛,舞得我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少女們深邃明亮的雙眸被親切溫暖的笑容襯得明星般璀璨,烏黑如瀑的長髮間細緻地編進了彩虹般的髮帶,隨著百褶裙像盛開的花兒一樣旋轉開來,髮帶像一隻只彩色的蝴蝶上下翻飛,煞是好看。韻味十足的舞蹈和淳樸的山歌,記錄了高山族人民純粹無瑕的美麗文明。

阿里山——古老的高山部落在這裡繁衍生息,在這裡刻下薪火相傳的歷史印記,他們用靈巧的雙手和過人的智慧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臺灣東部的這塊瑰寶,靜靜地臥在寶島的土地上,靜靜地煥發出原始野性的光彩。

我走近了阿里山,我走進了阿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