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麥家舊居相關作文20篇

走讀麥家舊居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649字

淅淅瀝瀝的春雨中,我懷著虔誠、膜拜的心情前往大源蔣家村的麥家舊居。一路上,我曾無數次想象,那個即將到達的地方,會是怎樣的呢?

終於到了!我們先來到大源民樂小學的麥家書屋。一進書屋,映入眼簾的是琳琅滿目的書籍,到處都是書的氣息。我們靜靜地坐在書屋裡,聆聽史老師給我們介紹書屋的情況和麥家的求學之路。通過史老師的介紹,我才真正認識了這位了不起的富陽作家。置身在這樣古色古香的書屋裡,我彷彿看到了求學時的麥家正坐在書屋裡,一會兒低頭沉思,一會兒提筆寫作。據說他創作的《解密》曾被退稿17次,一次次的失敗並沒有使他放棄文學夢。是勤奮,是執著,成就了他的文學夢。

走出書屋,穿過蜿蜒曲折的小路,我們來到了麥家舊居。走進院子,環顧四周,周圍都是古老而陳舊的木頭房子。院子中央有兩口大缸,我猜大概是接雨用的吧。走進屋裡,只見一排排擺放得整整齊齊的桌子上,放著一疊疊厚厚的書。我趕緊找了個位子坐下來,挑了一本探案類的書看了起來。書中離奇的故事情節把我帶入了案發現場。正當我看得津津有味時,老師卻把我從幻想中拉了回來,帶著我們來到大水缸前面,齊聲誦讀麥家《致信兒子》節選:你要愛自己,更要愛他人,愛你不喜歡的人,愛你的對手。愛親人朋友是人之常情,是天理,是本能,是平凡的;愛你不喜歡的人,甚至仇人敵人,才是道德,才是修養,才是不凡的。兒子,請一定記住,愛是翻越任何關隘的通行證,愛他人是最大的愛自己……

歸家之時,我想:人的一生可以平凡,也可以精彩。無論做前者還是後者,我們都應該像麥家說的那樣,愛自己,更要愛他人!

走讀麥家舊居有感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695字

走讀麥家舊居是在一個春雨綿綿的日子,空氣是溼潤的,心情也隨之溼潤起來……

伴著滴嗒的雨聲,我們走進了蔣家村民樂小學—-麥家的母校,在麥家書屋,在史老師的深情介紹裡,我對麥家—-這位富陽了不起的作家有了新的認識,更多的是敬佩,得知麥家叔叔曾經和民樂小學五年級的同學共度了三天快樂的時光,不禁有些羨慕那些同學們,能如此近距離的走近麥家,那該是多麼榮幸的事啊!

在麥家書屋我們文學院的夥伴們還捐增了自己帶來的圖書,為麥家書屋的壯大貢獻一點點自己的力量,也是非常有意義而又無限榮光的事情。

接著我們在麥家書屋發現一個別具特色的地方,那就是—“落葉歸根”。其實,是一張書桌,書桌上擺放著一個巨大的老根。書桌正上方,有一盞帶有銀杏落葉的燈。老根,枯葉,這便是“落葉歸根”,民樂小學設計這個,是希望從這兒出去的孩子,長大無論多有名,都能回母校看一看。

春雨綿綿,帶著泥土的芬芳,雨點落在屋簷上,打出清脆的聲音,彷彿鋼琴中彈出一曲舒緩的旋律,伴著優美的旋律,我們又來到了麥家舊居,雖然沒有看到麥家,但看到滿屋子的書,我們不禁安靜的讀起書來,似乎在和麥家叔叔進行著心靈的溝通,在院子裡,我們集體朗誦了麥家寫給兒子的一封信《致信兒子》,我邊讀邊思考:“愛是什麼?”不一會兒,我的疑問便得到了盛老師的解答。兩個水缸,安靜的院子,古色古香的房子,再加上我們這些“朗誦家”,倒有一番別有的趣味呢!

回到家裡,我又一次拿出《致信兒子》,默讀了兩遍。啊,我終於感受到了,感受到了麥家對他兒子那種深深的父愛;啊,我終於明白了,愛是一種最偉大的事物,它是我們看不到的,卻是我們能感受到的。

麥家舊居之行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976字

這是陰雨綿綿的日子,雨珠是晶瑩的,像水晶般透亮。斜斜細細的雨絲隨著輕盈飄逸的雲霧把天地間都朦朧起來。滴答—滴答—在水塘與人們的心中,濺起細小的玉珠,漾起圈圈優美的漣漪。

乘車,一路前行,雨滴在車窗上勾勒出幅幅生動的圖畫,留下優美旋繞的線條,自己卻銷聲匿跡。

在民樂小學,麥家的母校,我首先就遠遠望見一棟漆的雪白的建築,那是教學樓,威嚴的雪松下,是小規模的孩童的遊戲設施,使那挺拔的雪松莫名有了幾分父親的味道。旁是塑膠跑道,邊上綴著幾株垂楊柳,依依地佛著柳條。這使我有些驚詫:大概校長也是愛美的。挺拔的雪松有威嚴,有氣勢,依依楊柳有幾分柔弱姿態,算是各類樹間很美麗的,這位校長倒也是不怕柳絮的輕浮麻煩的吧。

順著樓梯上去,只見側面的走廊清潔,教室也窗明几淨,學校的大方美觀倒是盡顯無疑。到四樓,進圖書室,地毯柔軟,書架簡潔,圖書整齊。再前進,便是又一間書室,一面牆壁上木製書架擺放了整整一牆的獎狀和獎盃,正中是一張特別的書桌,它像博物館的展覽櫃,中間的隔層擺放著古老的樹根。用沙土掩了部分的樹根還有巧妙的設計:銀杏葉被沙土半掩著,頂上燈罩上又再鋪滿銀杏葉,柔和的燈光顯出幾分昏黃,是“落葉歸根”的喻意。

告別了這所在風風雨雨中執意堅持教學,執意堅持百年不倒的學校,我們來到了麥家舊居。這裡佈置的很文雅,一看就知道,這是讀書人的調調。這裡到處都是書,書桌,牆上還匾著用書法寫上勤勉自己的話語,如“靜思”、“勤學”之類。進門,左面雪白的牆上有藝術字“福”優雅地盤旋於上,地上擺著幾盆茂綠的花草。往右望去,不大的空間一覽無餘。那是一條長長的書桌,各類各色的書籍兩本三本堆積於其上,被劈成兩半的青竹平放於桌面,清澈的水從兩節竹子中汩汩流出,流到書桌下的石臼水槽中去,其上有浮萍。燈光柔和,氣氛幽靜,真當是讀書的好地方!再進一間窄窄的小屋,面前是一圓形書架,其上或擺著書,或立著植物又有一茶壺倒扣著兩隻茶杯,這屋裡的幽靜、文雅令人為之陶醉。屋後,是竹籬小院,鵝卵石鋪路,青竹筆直,籬外的一樹桃紅玉蘭格外惹眼。這生活的格調令人為之傾倒,大概麥家也是個會享受生活的人吧!

我們又匆匆參觀了蔣家祠堂,之後打道回府了,路上我在想:“實踐出真知”,可手中的書本也不能放下,讀書,一是為了汲取知識,二是為了修身養德,“落葉歸根”,人到底還是不能忘本的。

記走讀孫曉梅故居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1101字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留下一首讚歌……”新中國成立70週年了,我們的祖國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棟棟高樓聳立,一天天寬敞的馬路直通南北,老百姓的生活也蒸蒸日上。

但是,你可曾知道,新中國成立之前,整個國家滿目瘡痍,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正是一位位革命英雄拋頭顱撒鮮血創造瞭如今的美好生活。憶苦思甜,今天,盛老師帶領著我們一行人走尋英雄足跡,緬懷先烈,不忘國恥。

首先我們來到了富春山館,一進去,引入眼簾的是一副副名人簡介,正當我們在孫曉梅的畫像前駐足觀看孫曉梅的簡介和手抄家書時導遊走了過來:“小朋友們,你們今天要學習的人物就是孫曉梅,請你們仔細看看下面的簡介。”孫曉梅,原名小蠻,又名肖曼,出生在一個封建大家庭中,她從小性格倔強,勇敢,受進步書刊的影響下投身於革命,可是在護送共產黨員的回途中不幸被日寇抓捕,殺害於南京,年僅29歲。聽完導遊姐姐的介紹後,我們沉重地拿著手抄家書,那是一封寫給孫曉梅母親的信,我們自覺地排成一排大聲地朗讀這封家書,整個大廳都回蕩著我們高亢激昂的朗讀聲,久久都不能散去。

接著,我們坐上了大巴車,前往龍門—孫曉梅故居,不到一個小時的車程,大巴車停在了一座民風淳樸的村子旁,我們陸陸續續地下了車。只見村子四面環山,一朵朵野花兒綻放,一株株小草挨挨擠擠地生長,一幢幢古樸瓦房依舊保留了當年的風貌。我們跟著孫校長有過一條小溪,穿過一條條小巷,來到了村子中央的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這座四合院看起來非常老舊,灰磚舊瓦。我們跨過門檻,走進屋子裡,裡面的一桌一椅好像都在訴說歷史故事,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歷史氣息。這是盛老師走過來對大家說:“同學們,這裡就是孫曉梅故居,大家請看,這是孫曉梅銅像……”聽完盛老師講解了孫曉梅的抗日事蹟,最後被日寇殘忍的殺害,我緊緊地捏緊拳頭,對當時的日軍恨得咬牙切齒,同時又深深地對孫曉梅的英勇事蹟欽佩不已。“你們可以幾個人一組,做一個表演,還原一下當時孫曉梅被捕的時候,對日寇寧死不屈的情景”盛老師接著說。於是,我們五個人一組,分別飾演日軍和孫曉梅,我雖然當時飾演的是日軍,面對飾演孫曉梅的同學時,每喊出一句:“快,槍斃了她,槍斃了她”的時候,心裡卻像在滴血一樣不捨。整個表演下來後,同學們對孫曉梅視死如歸的氣概又一次深深地折服。

富陽的抗日英雄還有好多好多,一個個的名字都刻在了紀念碑上,一段段的歷史永遠都不曾忘記,更有許許多多的無名英雄在抗戰中犧牲,我們如今這麼美好的生活多麼地來之不易啊,我們這一代人擔負的又是怎麼樣的重任,我們要時刻不忘歷史,不忘英雄的腳步,好好學習,用知識的力量去保衛我們的祖國。

天空和大海——讀《城南舊事》有感 篇5

讀後感 ,958字

“我就分不清天空和大海。金紅的太陽,是從藍色大海上升起來的呢?還是從藍色天空升起來的呢?”

小小的英子閉上眼睛默默地想。她把自己想象成躺在一艘擁有白色帆布的小船裡,亦或者是睡在柔軟雲層上的小小人兒。

記得,她曾對“小偷”說過,自己沒見過海,所以不知道海長什麼樣子,也分不清海和天到底有什麼區別。但那個“小偷”卻說,她總有一天會分清的。那個“小偷”語調中的悲傷、蒼涼與無奈讓她恍惚了。她不明白。在她看來,那個“小偷”是一個好人,因為他是一個好哥哥,他做的一切只不過是為了供弟弟讀書。但是,在英子周圍的所有人都說那個小偷是壞蛋,是壞人。這讓英子十分的困惑和無力。

“我將來要寫一本書,我要把海跟天分清楚,我要把好人跟壞人分清楚,我要把瘋子和賊子分清楚,但是我現在卻是什麼也分不清。”

這曾一度成為英子的願望,在小英子的眼中,一切都是美好的,她的世界是乾淨的。她從來不在自己的世界裡上鎖,總是任由人們進進出出。

她和被人們認為是瘋子的秀貞結下了友誼;她和“小偷”寫下承諾,甚至認真地聽著“小偷”的故事。

也許,在英子的眼中並沒有絕對的對或錯,孰是孰非。她的可愛就在於憑著自己的意願去做事,不為是非所困擾。

天空和大海,好人和壞人。天空和海洋本來是一體的,他們都是藍色的;好人和壞人本質上是相同的,他們都為了一己執念而努力。其實,壞人不壞,主要在於我們是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還是用本真的眼光去看待。

“小偷”之所以對英子說。總有一天她會分清海與天的區別,應該就是篤定在那個動盪的年代,誰都無法保持自己的本真吧。就算是單純的小英子,也許也會在成長中迷失自己,隨波逐流,用大部分人的眼光去看問題,看世界吧。

這也是時代的結症所在,天空和大海,原本同樣美麗的東西,人們卻要因為自己的意願而要將他們一較高低,並用自己的要求來衡量它們的本質。從而尋找一個平衡點,來滿足自己的某些需求。

而這篇文章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我們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糾結纏綿。雖然天真,卻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

小孩子之所以可以無憂無慮,就是因為他們單純並且善良。或許,我們每一個人反而要向小孩子學習,學習他們用一顆善良的心去看待世上的一切人和事物,畢竟,是非善惡不是絕對的,用一顆悲憫、同情的心去看待,世界也許就會是另一番景象,而自己也會變得善良而真誠。

只為走——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6

讀後感 ,1646字

開啟書的扉頁,看到的是這麼一句話:“文化的旅程是苦、澀,在這千年的嘆息中講訴苦旅。”這句話使我對這本書產生了一種迫切的好奇,恨不得一股腦的把它全部塞進腦袋裡。但是我做不到也不能這麼做,一本好書值得我去細細地品讀,而不是囫圇吞棗。

我是一個沒有真正旅行過的人,什麼名勝古蹟、文化風景、生態花園等等我都沒有真正的體會過,熟悉這些美麗風景也只是影視螢幕上的一剎那。模糊、虛幻、沒有方向感。這些華麗的華麗都顯得那麼沒有真實感。從《文化苦旅》這本書的扉頁到尾頁就像是在作者的帶領下旅遊了一番。西湖、天一閣、道士塔的莫高窟等等景象一幕幕在我腦海中劃過,是那麼的清晰、真實。有質感。就像作者初遊西湖時的感受,如臨故地,我也像是曾經去過這些地方看過、玩過、感受過。

中華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而這其中所受的波折也跟其歷史長度成正比,幾經波折,不斷改變。文化遺產的幾經磨難後有的還屹立於世,有的銷聲匿跡,有的破爛不堪,有的失去原來的本色,沒有了以前的原貌,有的儲存稍好。文化,不只是只有物質文化這一種,還有一種非物質文化的精神文化。各國各民族,各地的風俗人情,傳統習俗都可以被稱為非物質文化。

第一次看《文化苦旅》,是在一個炎熱的午後,無所適從地在書架上翻著書,這本書就來到了我的眼前。從風沙繚繞的莽莽大漠到小家碧玉的江南小巷,作者用作為一箇中國人的身份,走遍大江南北,也帶著一個個讀者,去感受那華夏五千年曆史的興衰與悲涼。他的語言就如同她所說的莫高窟壁畫一般細膩,每一筆都蘊藏著豐富的內涵。

在三峽畔,綠意喚醒了倦意,湖上飛卷著曼舞的白雲,湖明如鏡,山青如洗,殘陽噴射出的金光從浮雲的指縫中溜走卻難逃水的千手、山的族群,它融化在水裡,隱匿在山裡。湖底有許多小魚追逐著,倏的,霧悄然地瀰漫了,過了一會,風也輕快地來了,吹皺了一湖春水,霧便也順從地退開了。她泛舟湖上,似乎想撫平那湖面,想撫平他悸動的心。此風此景,為停佇在榮華上的世人,招魂。

簷角如懸崖,風鈴似滄海,他無言地扭身看了看柳侯祠中的樹,花被夕陽燃燒,而那一片片輸液早已泛黃,看著那一片片泛黃的樹葉如他的心一般直墜向地面。在造虹的小雨中,蟬聲沉落,蛙聲升起……雨下一整夜,他的愁溢位就像雨水,他的思念如園中的落葉厚厚一疊。天空中慘白的日兒勾住了哀傷,夜似乎太長被你的心凝成了冰霜。晨曦的光風乾了最後的一絲哀愁,雨洗淨了掛滿思念的高牆。

這本書,很苦。寫書的人,更苦。

隨心所欲地慢慢翻閱,與耳邊的喧囂隔絕,留下一片心靈淨土,啜飲著文化的甘泉,印刻著行旅的記憶。只要順從著他的牽引,鬧鬨便是紊然不亂的條理。只需跟隨他的腳印,一路上都是幻美絕倫的風景:枝幹虯曲蒼勁的臘梅,飄渺冷豔的西湖,狂暴雄大的廬山瀑布……餘秋雨鄙棄陳詞濫調,細膩又不失大氣的筆觸下描寫著一幅蒼勁渾厚的山水畫,書寫著一首抑揚頓挫的詩歌,哼唱著一支輕柔婉約的小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沏人心的歷史感懷,用悠長的歌謠譜寫出心中的悸動。這如同一塊天然的璞玉,把瑕疵與光澤一併展現,一切都未經雕琢,一切都回歸它本來的面目。我領略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創造的神話般的都江堰,三峽那翻滾咆哮的長江水,見識了中國華麗的文化瑰寶之地莫高窟與天一閣,拜訪了清新婉約的江南小鎮、精緻的蘇州園林。

山重水複,無言地大地上,總有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嘆。

既然是漂泊旅程,那麼每一次的留駐都將是新的出發。無需華麗的辭藻來凸顯文章的深度,聽他娓娓道來,感受到那深邃蒼涼的歷史命運和對中華大地深深的眷戀。總有無盡的柔情,總有磅礴的氣勢,總有那份身臨其境。四壁的文字間,可以讓我受到怎樣咆哮的狂風在我指尖遊走,怎樣綿長的細雨帶給旅人無盡的鄉愁,怎樣迴旋的流水唱著抑揚有致的去掉。的確,餘秋雨陛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走,不為那終點,只為這已經劃下的曲線;走,不管能抵達哪裡,只為已經耗下的生命。我願一直走下去,為了在文化旅程中實現自我的價值,為了尋找那一份美的本源。

若有隱之心,處處皆是終南山——讀《借山而居》有感 篇7

讀後感 ,975字

冬子,一個80後的詩人、作家,花4000元買下了終南山上的一棟房子,安然的過起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居生活。終南山上沒有城市的燈紅酒綠,車水馬龍,只有春的百花盛開,夏的鳴蟬炎日,秋的落葉飄零,冬的白雪皚皚。

借用我一個喜歡的作家曾經說過的一段話:有人就像野草,給他一畝三分地,一座茅草屋,上有破瓦遮漏雨,下有茅草墊硬床,就算是依靠乞討過活,他也能活得好好的;有人像那瓷器,裝它的盒子得是上等的黃梨木,包裹他的非得是那絲滑的梨絨絹不可,還得讓人細聲細語的伺候著,生怕一個不小心就碎了;而有人像那鷹,就算懵懂跌下懸崖也要高飛,不願被束縛只願翱翔於天空,在碧海之上藍天之下自由的長鳴。

冬子就像那鷹,他不願束縛,渴望自由。他不願被束縛在這個到處都是“鐵盒子”的地方。他不願把未來寄託在虛無縹緲的城市,於是他果斷地離開了這個牢籠,選擇了終南山,過上了他的隱居生活。

我羨慕於他的果敢斷然,想要自由,便去追尋自由;我羨慕他的悠遊自在,養上幾隻脾氣溫和的狗,帶著一隻滿臉陰鬱的貓,還有幾隻名字老土的鵝,以及那實行一夫多妻制的雞。閒來無事搭搭門前的石頭路,坐在院子裡畫畫自己的雞鵝貓狗,怎一個閒字了得?

“沒有收入怎麼生活”是別人在得知他這樣一個“終南隱士”後最常問的問題。生活成本背後的“何不食肉糜”其實只是個一葉障目的寓言故事。事實上,當你的身份和生活水平越高,你對消費的需求也就越大。這樣一來,你的生活成本也就越大。不知不覺間,物質就綁架了你,自由便成了空話。“餓肚子沒什麼,自由被禁錮才是最不能容忍的,反正一夢百年,不過如此。”好一個“反正一夢百年不過如此”,當我們問他“沒有收入怎麼生活”的時候,其實拋開物質束縛後的自由便是最好的答案。

但相比於其他“清華、北大博士生畢業後隱居深山不用水電”的“走火入魔”式返璞歸真,冬子的“隱居”反而顯得更加真實。他並不排斥使用高科技產品,不排斥使用那些一切能使他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的東西。同樣都是迴歸傳統,該斷哪個不斷哪個,怎麼選擇呢?他的標準就是,哪個讓你的生活更好,就接受哪個;哪個讓你的生活變得焦慮了,就斷哪個。用他的話來調侃,若是嵇康活到了現在,肯定也會和阮籍、山濤在社交軟體上互相關注吧?

這個世界愈加浮躁,我們就愈要冷靜;時代的洪流縱然愈流愈快,我們愈要停上一停。

若有隱之心,處處皆是終南山。

珍惜童年——讀《城南舊事》有感 篇8

讀後感 ,688字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操場邊的鞦韆上只有那蝴蝶停在上面……”童年是純真的,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快樂的。我們的童年雖然無憂無慮,但我更羨慕一位小女孩的童年,她就是《城南舊事》的主人公—英子。

半個多世紀前,小英子隨著爸爸媽媽從臺灣來到北京,一切都讓英子感到新奇,為之著迷。惠安館門前的瘋女子秀貞,遍體鱗傷的妞兒,在草叢出沒的小偷,朝夕相伴的奶媽宋媽,還有疼愛英子的爸爸,他們都曾和英子一同生活過,卻又一一悄然離去。50多年過去,如今遠離北京的英子,對這一切依然情意繾綣。那一縷哀愁,深深地印在她童稚的記憶裡,永不消退。

作者的描寫,把我帶進了北京城南,那一幅幅美好、純真的畫面,那一陣陣歡樂的笑聲,還有那一個個可愛的孩子在玩耍的情景全部在我的眼前展現出來,我是多麼的羨慕小英子呀!羨慕她那自由自在、五彩繽紛的童年。

《爸爸的花兒落了》是我感觸最深的一章,英子用“花兒的凋謝”隱喻爸爸的離世是那麼的悽美,英子彷彿一下子長大了,她平靜地接受現實,決定擔負起照顧家庭的責任。反觀自己,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裡,有爸爸媽媽、哥哥姐姐的疼愛,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很少去顧及旁人的感受,缺乏責任感。看完這本書,我也好像長大了,開始思考我的責任,我也要像英子一樣,學會關心別人,照顧家庭……

童年,是一幅美麗的畫卷;童年,是冬天裡的陽光;童年,是雨後的彩虹;童年,是滋潤萬物的雨水……全書以“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孩子”結尾,英子揮手告別了她歡樂的童年。看到這裡我才想到,是呀,我的童年所剩不多啦,我們要好好地珍惜童年,讓我們一起牢牢地抓住那五彩繽紛的童年吧!

讀《城南舊事》有感 篇9

讀後感 ,786字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陽奪目光輝;一本好書,可淨化一個人的心靈。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城南舊事》。它像一滴清水折射了我心中的太陽。

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作品以少年心態來記敘作者自己在老北京城南的一段童年生活。書中配有照片,圖文並茂;古城的殘片,大樹的幾根垂落枝條。瓦礫中存留的枯葉,臨街老店被塗蓋的字號,半扇院門的插閂,屋頂上的花盆……讓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舊”這個字的深刻含義。

童年,是每個人記憶的開始,是一個夢的符號,它代表經歷滄桑的人對純真年代的懷念。童年是回憶時含著淚的微笑。

讀著《城南舊事》,我彷彿走進了書裡。看著林英子在城南度過的美好的童年時光,它們就像是一股涓涓細流,靜靜地,緩緩地滲入我的腦海之中,在我的心頭盪漾起一絲漣漪;駱駝隊,惠安館,衚衕的井兒,鬧市僻巷,草叢中……這些地方所一一浮現的人物;那冬日暖陽下的駱駝隊,兒時的小夥伴妞兒,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躲在草叢中的小偷,斜著嘴笑的蘭姨,不理“我們”的德先叔和“我”朝夕相伴的宋媽以及最後因肺病而去世的父親,都與“我”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但他們都在歲月的步影中漸漸消失……童年的美夢,頓然破碎。可以說,童年時的分分秒秒都是一個人記憶中的重要段落。

當讀到小英子與那個瘋女人玩耍時,我的心一下子懸了起來,真擔心秀貞會做出傷害英子的事;當看到英子知道好夥伴妞兒就是秀貞的“小桂子”時,我為英子感到驕傲,一個六歲的小孩子,竟然那麼知友情,懂友愛。我醉心於作品之中,時而為作者提心吊膽,時而又輕鬆愜意。當讀完全書,我終於明白作者的童年之所以精彩萬分,是因為她擁有一顆純淨善良的心!

林英子的思想像金子般閃亮,如瑪瑙般純淨,似牡丹樣鮮豔。

這本《城南舊事》像夏浪裡的一縷清風,讓我們懂得童年的美好時光的可貴,我們應該珍惜童年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它們常存在我們的記憶深處,永遠,永遠……

讀《致家長的一封信》有感 篇10

讀後感 ,412字

倡導、誘導、培養孩子學會感恩是家長、學校,及整個社會的責任。感恩,是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美德和優良傳統,是人類的本性,是和諧社會的需要。

教育孩子學會感家庭親人的撫育之恩,感師長的教導之恩,感社會的關愛之恩,感黨和政府的培養之恩。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的家長責任重大。

為此,我作為孩子的爺爺,作為家長學校的學員,為教育孩子學會感恩沒少花心思。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儘量自己做要求孩子在學習之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小時。例如掃地、收拾餐桌、洗碗、給家人盛飯、倒茶、輕微的勞動等等。同時耐心細緻的教會孩子一些勞動技巧,培養孩子的勞動興趣。讓孩子懂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讓孩子懂得心疼家人。懂得為什麼要尊敬老師,懂得只有從小養成好習慣、好行為,將來才能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的道理。

不敢誇口,我的孫女(四一班)應安文的感恩思想還算是濃厚的。在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也是積極向上的。

當然,這些都應歸功於我們敬愛的老師們,人民教師人人敬!

讀《城南舊事》有感 篇11

讀後感 ,921字

在我呀呀學語時,媽媽就經常手捧一本書給我讀裡面的故事,當我在老師手把手的教育下,學會了自己閱讀書籍後,我知道了書可以帶給我們許多的快樂與享受。

今年暑假,媽媽向我推薦了一本兒童讀物,名字叫《城南舊事》,它是由臺灣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寫的一部自傳體小說。作者以飄逸的文字,輕盈的筆調,借書中的主人公小女孩兒英子一雙充滿童真的大眼睛,描繪了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北平(也就是現在的北京)的市民生活。她純真稚嫩的言語,流暢清新的敘述,讓我看的津津有味兒,如醉如痴!

書中,主要描寫了林海音童年在北平城南的小衚衕裡經歷的一個個小故事。《惠安館》描寫的是因為新生的女兒被父母送走而變得瘋瘋癲癲的惠安館女子素貞,以及時常被養父母虐待的小夥伴兒妞兒,善良的小英子(林海英)以自己的方式幫助了這對不幸的母女相認,結果迎接她們的只有死亡;《我們看海去》描寫的是善良純真的小英子與為了供養弟弟讀書而走上邪路的小偷結下了友誼,兩人約定一起去看海,而英子卻無意中成了“出賣”朋友的人;《蘭姨娘》描寫的是單純可愛而又處境危險的蘭姨娘,勇於衝破封建舊家庭的束縛,追求自己的幸福;《驢打滾兒》描寫的是為生活所迫丟下自己的親生兒女不顧卻去給別人做奶孃的宋媽,因為丈夫好吃懶做,沉迷於賭錢,結果痛失一雙兒女的悲慘經歷;我最喜歡的是最後一個故事《爸爸的花兒落了》,在小英子小學六年級畢業的典禮上,得知親愛的爸爸去世了,家中的頂樑柱從此倒了,而作為家中的長女,她底下還有六個年幼的弟弟妹妹需要她照顧,小英子從此告別了無憂無慮的童年,才十二歲的她,小小年紀就承擔起了照顧家庭的責任!

作者筆下講述的故事,都是那麼平淡,無一絲一毫的刻意渲染,卻在字裡行間留露出作者撫慰他人的心靈,同情他人命運的真摯情感!

讀了這本書,我想起了前年我到過的北京,是多麼地繁華,多麼地富有現代氣息!而作者筆下的城南,那時候還處於舊時代,貧窮,落後,老百姓的生活處處是苦難,是無盡的悲歡離合!我慶幸自己出生在一個美好的時代,對比書中的小英子,我是多麼幸福啊!

我愛閱讀,我深深迷戀於《城南舊事》,作者林海音筆下的童年,是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沒有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有的是對人生的從容豁達以及對童年的無盡眷戀!

頌歌獻給黨立志跟黨走讀後感 篇12

讀後感 ,600字

讀了《頌歌獻給黨,立志跟黨走》這本書,我知道了共產黨是歷史上最偉大的黨,無論是黨的領導人,還是普通的黨員,都懷著隨時為共產主義獻身的崇高信仰。

自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以改造中華,振興中華為己任,克服種種困難,最終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謳歌我們的歷史,有多少革命烈士投身到了革命事業當中去,是共產黨把人民,從苦海中解救了出來並給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相信“愛黨敬黨頌黨’是每個人的心聲。

為了革命事業,毛澤東主席一家獻出了多位親人的生命,為了解放中國,董存瑞等人用自己的生命為新中國掃除障礙……歷史上這樣的革命英雄數不勝數,其中,我最敬重的是劉胡蘭。劉胡蘭在血淋淋的鍘刀面前臨危不懼,大義凜然,她斬釘截鐵地說:“怕死不當共產黨!”最終被敵人鍘死在鍘刀之下。她就這樣為了黨的事業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毛主席曾為她提筆:“生得偉大,死得光榮。”

作為一名生在21世紀的小學生,能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上課,我們應當珍惜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幸福生活。我們要爭當熱愛祖國勤奮好學,活潑開朗的好少年,長大後努力工作報效祖國。遇到困難時,我們也要想到今日幸福生活之來之不易,要堅持不懈,不輕言放棄,成為一個對社會和祖國有用的人。

我們何其幸運,生在一個和平安逸,科技發達的時代,這是一個幾代共產黨人努力奮鬥換來的時代,作為祖國的希望,我們將擔負祖國的未來,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繼往開來,讓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走在回家的小路上 篇13

國二作文 ,936字

路燈適時地亮起來,給他鍍上了一層金暈,也把這條回家的小路照得通亮。

琳從學校回家,要走一條又窄又長的小路。

這條小路旁栽滿了大樹,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屏障。琳很放心,因為這條小路只有她和幾個同學知道,這也是她們回家的最快捷的路。今天,琳像往常一樣踏上了這條小路,平時一同回家的同學留校打掃,幽靜的小路上只有琳一個人。

前半段路,琳走得很輕鬆,一路上,她捉了幾隻慌慌張張飛過的大翅膀蝴蝶,還順手拉了拉那條經過小路的貓的尾巴。然而,當週圍開始越來越靜時,琳又開始害怕起來。周圍這麼安靜啊!不知道會不會出什麼事呢!琳開始胡思亂想,裙襬輕輕撫過的小野花也顧不上採了,因為雙手已經開始有些發顫。幾隻蝴蝶被放掉了,琳在放掉蝴蝶後的一秒鐘就開始後悔:為什麼要放掉它們呢?有些生氣也是好的啊!

後悔是沒有任何用處的,蝴蝶早飛走了,手裡抓著的只有被汗水濡溼的皺巴巴的裙襬。琳環顧四周,天已經微微有些暗了,而路燈還沒亮起。最可怕的是,背後響起了一個不屬於自己的腳步聲。樹的影子落在小路上,陽光的影子卻在漸漸變淡,很快就要和黑暗融為一體。琳的心裡更加害怕了,腳步也在不停地加快,小皮靴越過茂密的草叢,發出“沙沙”的響聲。路上有青苔,滑溜溜地鋪開。

琳邊用接近小跑的速度走著,邊在腦海裡搜尋著關於走夜路時遇險的事例。對了,還有媽媽說過的,不要走小路,最近有壞人在這附近……琳越想越害怕,心裡期盼著快點走出這條小路,家就在不遠處了。

突然間,從背後傳來“小姑娘”的喚聲,是個中年男人的聲音。琳的雙腿不住地打著戰,速度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更快了,接近飛奔。媽媽說過,壞人就是一箇中年的男人……琳握住書包帶子,讓咣噹作響的書和文具盒緊貼在背上。背後的那個男人也開始加速跑了,喚“小姑娘”的聲音越來越近。琳開始跑不動了,但一想到燈火通明的大路就在眼前,她又有了信心。在接近路口的地方,中年男人到底還是追上了琳。

琳聲音顫抖著問:“叔叔,您有什麼事嗎?”

中年男人喘著粗氣,額頭上綴滿了汗珠。他把手上的錢包遞給琳,說:“小姑娘,我在路口看見你的錢包掉了,追上來還給你,下次要小心點啊!”

琳愣住了。中年男人已經走了。路燈適時地亮起來,給他鍍上了一層金暈,也把這條回家的小路照得通亮。

琳站了很久,在小路的邊緣。

讀懂家風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728字

我總覺得他不夠關心我,總覺得他不像其他父親那樣,總覺得他對我有些冷漠……

在我眼裡,他好像只是滿足我基本的生活需求,而不會認真地來關心我。在我的世界裡,愛很簡單:在孩子睡著後,父親去房間瞧一眼;在一次次跌倒中,有一雙父親般溫暖的大手和一句鼓勵、一絲安慰;在成功的喜悅中,可以一起歡笑;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玩笑,也是愛存在的證據。可是,不管我得到多麼優秀的結果,迎來的永遠只是一句來自父親口中的“努力努力再努力”。

記得有一次下雨,滂沱的大雨無情地擊打著大地,校門口的道路上擁擠不堪。電話中,爸爸竟說讓我自己走回家。雨滴不留一絲情面,沉重地拍落在我的肩上。我只好頂著徹骨的寒風,獨自撐一把傘,此刻我多麼渴望家的溫暖。我幻想著他見到我狼狽的模樣,會心疼,會訝異,會後悔。我甚至期待著他會突然出現在下一個路口。可當我推開家門的那一刻,家裡空無一人,那一刻心中的失落無以復加。待到他把車子開到家的時候,只是匆忙地做了幾個菜。他把菜端到桌子上,看見我溼透的衣服和耷拉著的頭髮,輕聲說了一句:“雨下得那麼大,等一會再走嘛。長大了,要學會照顧自己了……”

他說要我向別的孩子學習,是啊,別人都可以,我沒有理由放棄。

那一次他要求我去鍛鍊,我們倆就去打了羽毛球。第二天,我的右臂已經麻木了,酸得不行。吃飯的時候,我就向他抱怨,他只是淡淡地說:“我以為怎麼了呢,誰叫你平時不多鍛鍊鍛鍊呢?”我沒有再說話,低頭吃飯時發現米飯上躺著兩塊我愛吃的糖醋排骨……我一下子明白了!

他是關心我的!看似冷淡的回覆,其實卻包含著濃濃的父愛。他用另一種方式告訴我如何堅強與忍耐,教會我如何抵禦風寒。我終於明白他為什麼工作再苦也從未喊過一聲累,受傷了從未喊過一句疼……一切都是因為那所謂堅強的家風!

讀《城南舊事》有感 篇15

讀後感 ,618字

暑假期間我讀了一本好書,它就是臺灣作家林海音寫的《城南舊事》。

看到這本書的封面我就跟隨著主人公林英子來到了20世紀30年代末的老北京。

惠安館有個被大家叫做“瘋子”的女人秀貞。可是英子並沒有因為秀貞是個“瘋子”而害怕她遠離她,反而成為了最懂秀貞的人。英子慢慢通過對秀貞的瞭解,知道了秀貞的心病。當她無意中發現自己的小夥伴小桂子就是秀貞失散多年的女兒妞兒時,英子不僅幫助秀貞母女重逢,還把媽媽的金手鐲拿出來送給她們做盤纏,讓秀貞帶著女兒去找她的爸爸,一家三口早日團聚。英子這種善良、助人為樂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我。

英子在雜草叢中發現被警察通緝的“小偷”哥哥,在和這個哥哥的交談和接觸中瞭解到這個“小偷”並不像人們說的那麼壞,他是因為太窮又想讓母親吃飽,還想讓弟弟能多讀書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出此下策,於是英子為這個大哥哥保守了祕密。“小偷”的事件反映了當時社會最底層的這些窮苦人家的最基本的願望都不能實現的悲慘處境。

這部小說讀完了,小說裡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也沒有刀光劍影的鬥爭,寫的不過是“瘋女”、宋媽、“小偷”、蘭姨娘、父親等人的生活命運。人,是最平凡的人;事是最平凡的事。但這些童年往事卻歷歷在目,雖然這些美好的人、事、物都離英子漸漸遠去,但沒有遠去的卻是英子童年裡最珍貴的回憶。英子的這些童年故事,也勾起了我對自己童年的回憶:那些曾令我們歡笑哭泣的小事、那些幾乎被我們遺忘的笑容、那段成長的純真歲月……都永遠的印在我的腦海深處。

走過那條舊巷 篇16

國三作文 ,1188字

那是一條很老的巷子,我在那裡生活了十六年。

像大多數的巷子一樣,它坑坑窪窪,窄得只容得三輪車通過。兩側都是些低矮的瓦房,房角以上很大的面積早已或深或淺地發黑。某些人家會在門口種自家的菜,裝土的是一些廢棄的盆具。各家的炒菜聲、交談聲、小孩的哭聲,在這兒都能聽到。

小時候,對巷子的記憶並不怎麼深刻,只記得巷口有口井。幾乎隔三差五,我便會扛著那沉沉的搖把同奶奶去巷口,奶奶卻不准我沾水,說是怕溼了懶得給我洗,我卻好幾次偷偷地戲水,弄溼了也不敢吱聲。對於當時的那些房屋,我唯一印象深刻的是那些簷冰。那時候的雪好像年年都來,水滴從簷上滴下結成了冰又長又尖,剔透的樣子令人嘴饞,小孩們都嚷嚷著讓各家的大人摘下,然後一個人個或用手玩弄或拿它當寶劍自詡天下無敵。

父母外出打工,從小我就跟堂哥住在奶奶家,哥哥自然也帶著我幹過許多壞事。作為一個女生,我也常常跟哥哥與巷子裡其他小頑童玩一些男生的遊戲。我們抓過蚱蜢,弄哭過鄰家的小孩,也光著腳成群地宣過戰。那時的我們天不怕地不怕,搖晃在整條巷的每個角落,傻傻地笑、傻傻地跳,也做些傻傻的事。那時的爺爺總是會在飯點到處找我們,然後,只有在竹棍的嚇唬下我們才會乘乘回家。

我的爺爺家境不好,在很小的時候就給地主放牛,後來到了部隊,才認得了字。奶奶家中賣罐子,家境還不錯,因此讀了很多書,是個文化分子。爺爺在巷子裡與老人打字牌,奶奶喜歡在家裡看報。爺爺負責炒菜,奶奶負責煮飯。奶奶有時會說爺爺鹽放多放少,爺爺則像個小孩賴賬不認。就這樣,一天天,一年年。

我開始自己上學,也開始觀察這條小巷。奶奶還是像以前那樣早起給我做飯,每天一個煎蛋,清晨的巷子有一層水霧在上浮著,牆角有一片徵的青苔,但沾了汙水。一路過去,小胖的讀書聲、鄰家小妹對奶奶的撒嬌聲,還有各家不同的炒菜聲,清晨的小巷沒那麼安靜。

我肩記著奶奶的教誨,上課一直認真聽講,把背挺直。有時巷中會做傳蕩著奶奶用方言跟我說字詞的聲音,那是她在給我聽寫,奶奶不懂拼音,經常一捱就要捱過大半個鐘頭。但奶奶教給我的學習態度讓我在學業上一直拔尖。

後來,我變得不再那麼聽話,常因為”我在旁邊沒有作聲,靜靜地看著奶奶染黑的頭髮又逐漸變白。

巷子中的小孩也少了,當年那些頑童們也各奔東西,透過樹葉映出些零落的斑駁,枯黃的。每天這時候,總有一群老人坐在巷中的一條長凳上,說著些誰先去世的話題,夕陽散在她們的臉上,她們笑著。就這樣,一坐坐到天黑。天上的星星不多,巷道中有著她們碎碎的交談。

去年冬天,父母將我接回了新買的房子。進夥那天,凌晨三點,你送我到巷口。寒風吹弄著您那頭白髮,月光下我看不清你的神情。你踽踽地走著,我想扶你,你卻不讓。到了巷口,我離去,卻看到您站在巷口久久沒有往回走,街燈下您的身體那樣瘦弱,我仍舊看不到你的神情,也不敢去看。我哭了。

那條巷子依舊在那,坑坑窪窪,奶奶晒在外面的鞋?天沒收了。

讀《城南舊事》有感 篇17

讀後感 ,458字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伴隨著耳邊《送別》輕靈的旋律,我的腦海裡又浮現出《城南舊事》那充滿淡淡憂傷的故事。

《城南舊事》進述了小姑娘林英子的童年。悽慘的秀貞母女,為了弟弟不得不偷錢的青年,敢於抗爭的蘭姨娘……這些命運坎坷、性格各異的人物在小英子的童年匆匆來去。它並不是一本有趣的書,而是一段充滿濃濃思念,淡淡憂傷的往事。

書中的文字很柔軟,卻能觸碰到人心中最快樂的記憶—童年的遊戲。在那個貧困的時代,孩子們想方設法創造出各種遊戲,踢紙錢、喂小雞、吊嗓子……他們的遊戲花樣百出,無拘無束。這些遊戲我們從沒有聽說過。與爸爸聊《城南舊事》後,爸爸從一個角落裡翻出了他小時候的玩具,我們一起在小區裡滾鐵環,吹柳哨度過了一個美好的下午。

世間有諸多悲歡離合,不論是多親密的朋友,總會有說再見的一天;即便是再熟悉的人,總會有離開的一天。而我所做的,或許只有珍惜我們相處的每一天。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

“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合上書,房間裡飄著一股淡淡的幽香。我知道,那是回憶的味道。

讀《城南舊事》有感 篇18

讀後感 ,1132字

困惑的童年讓我不知所措,

一個一個的問號,

連無所不知的度娘都無法解答。

我想,長大了,

我就懂啦!—題記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城南舊事》,在那裡我認識了惠安館的瘋子秀貞,被親生父母遺棄的可憐娃妞兒,逃出施家的蘭姨娘,因避風頭躲在“我”家的德先叔……在那裡,我認識了很多的人,見識了許多事。複雜交錯人與事讓我簡單的小腦瓜充滿了問號。

好人?壞人?

好人?壞人?這個問題困惑了小英子,在她眼裡,瘋子秀貞溫柔善良,沒幹什麼傷害別人的事兒,可是大家都避她如瘟疫,蘭姨娘大膽爽朗,她喜歡蘭姨娘,可是為什麼她又要破壞“我們”幸福的一家,躲在草叢裡的年輕人挑起了長兄如父的重擔,他是好哥哥,又為什麼要去做小偷,好人?壞人?小英子分不清,就像她分不清天與海。

好人?壞人?我也分不清書中人物的好壞。愛德華。詹納,他發明了天花疫苗,救了百萬人的性命,他是天使,是救世主,可是他做實驗的物件殘酷的指向了我們兒童,幾十個兒童在他手裡失去了生命,他又是惡魔。約爾遜,曼德拉,他是黑人的上帝,但也曾暗暗策劃了數十次的暗殺,他的手上沾滿了鮮血。

好人?壞人?生活中周圍的人我更是分不清了。外婆對我無限慷慨,無論什麼要求都能答應,可是一進菜場,她又分角必爭,為少付一毛兩毛沾沾自喜;阿姨對待別人,總是十二分的禮貌,有時卻對外婆大呼小叫;媽媽就更過分了,待人接物總是和和氣氣,對我卻經常“秋風掃落葉”

好爸爸?壞爸爸?

在小英子的童年裡,爸爸在她心中的位置舉足輕重,他是壞爸爸嗎?的確是,他有了善良的媽媽,有了可愛的“我”和弟弟妹妹,可是他仍要跟蘭姨娘好,爸爸有點壞。當我想賴學躺在床上不肯起來,可惡的爸爸狠打“我”一頓,爸爸壞透啦。他是好爸爸嗎?“我”捱了一頓揍,委屈地去上學,爸爸又關心地拿來了夾衣,對“我”噓寒問暖;當我膽小不敢上臺演講,爸爸送我他的人生信條:“遇到困難,硬著頭皮上,就能闖過去”,爸爸雖然不在了,卻是我一輩子的靠山。

比對我自已,我也有這樣一位爸爸,一天到晚都是“工作!工作!工作!”都沒時間關心我,我多想對他說:“爸爸,你能不能不要出差!多在家裡陪陪我,我有題不會的時候,多想讓你坐在我身邊,聽你給我細心地講解。”可是,爸爸依然每天忙著工作,我心裡有怨氣,這個壞爸爸!可有時我又是多麼念他的好啊!每次出差回家,總能聽到爸爸巨集亮的聲音:“小寶貝,爸爸回來啦!猜猜我給你帶什麼好東西啦!”爸爸萬歲!騎車、游泳、打球,我學會的每一項技能,都有爸爸的一份功勞,是他耐心地教會我騎車怎樣穩住車把,是他一遍遍親自示範教我如何換氣,是他不厭其煩教會我打球如何換位……

時空不同,我與小英子的困惑卻是相同的。我期待著快快長大,長大了,也許這些困惑就能解了吧!

讀《城南舊事》有感 篇19

讀後感 ,543字

讀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心中有一種淡淡的傷感。那老北京城南的小街大院裡發生的事情,如煙如霧如在眼前。作者對童年的美好回憶,對母親的痛惜、關愛之情,縈繞在字裡行間,讓人難以忘懷。而我對其中那位瘋子的感觸尤深。

在所有人的眼中,秀貞就是個瘋子。她的孩子妞兒是她的心肝寶貝,可是妞兒被帶走了,去遙遠的地方賣藝謀生去了。秀貞難以接受這一切,從此變得瘋瘋癲癲。當她看到小英子時,她以為是自己的孩子,高興地叫著妞兒,把她抱在懷裡。這時,英子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把秀貞當作瘋子,而是深深地感受到她心中的母愛。從此,英子和秀貞之間有了一種依戀,有了一份牽掛,也讓英子懂得了母愛的偉大,即使是瘋子,對孩子的愛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的確,母愛是偉大的。我們的生活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比如愛迪生,老師和同學都嫌棄他學習不好、愛搗亂,可他的母親從不嫌棄,總是堅定地認為他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最終愛迪生也確實不負重望,成了偉大的發明家,還救了他母親一命。汶川大地震中,母親把孩子緊緊地護在懷裡,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孩子的安全。前幾年,一位母親暴走一月,去除了自身脂肪肝,捐肝救子的事,再一次證明了母愛的偉大。

讀《城南舊事》,看歲月靜好,秀貞、英子在書中、在我的眼前晃動,晃出了深深淡淡的漣漪,讓我體會著母愛的偉大。

走進沙家浜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667字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沙家浜,我已經遊覽過好幾次了,可每次去都有新的收穫。星期六上午,我又走進了沙家浜。

進入蘆葦塘風景風,彷彿走進了一幅水鄉風景畫。清澈平靜的湖水宛如一幅美麗的綢緞。走近一看,一群魚兒在水草叢中竄來竄去,不時,漂出一個個水泡泡。一隊小鴨子在水面上嬉戲追逐。遠處,幾葉滿載遊客的小舟從蘆葦叢中慢悠悠地飄出來。突然,一艘快艇從湖面掠過,濺起一朵朵潔白的浪花,彷彿在一匹翠綠的絲綢上繡上了一圈雪白的的蓮花。密密麻麻的蘆葦有兩米多高,秋風吹過,挺拔的蘆葦發出嘩啦啦的笑聲。金黃的葦杆、狹長的葉片、雪白的蘆花跳起了歡樂的舞蹈。遠處,竹橋、小屋、涼亭、籬笆、柳林、時隱時現;茶館、酒樓、戲臺,佇立塘邊。

沙家浜蘆葦塘位於陽澄湖與昆澄湖之間,水產資源豐富。中午,我剛踏進水上餐廳,主人立即把生津清火的糯米鮮藕、細膩爽口的鯽魚燉蛋、營養豐富的紅燒鱔魚、回味無窮的蟲草燉鱉,擺上了餐桌。我一邊暢飲甘甜清爽的蘆根茶,一邊品嚐著天下聞名的陽澄湖大閘蟹。

到了沙家浜一定要去春來茶館。我在七星灶旁手端茶碗,觀賞對面戲臺正在表演的京劇《沙家浜》片段。當地的老爺爺告訴我,沙家浜蘆葦塘裡到處流傳著抗日軍民同仇敵愾、並肩作戰的傳奇故事。阿慶嫂是當時無數從事地下抗日聯絡工作同志的縮影,她們為了掩護新四軍、搶救傷員、傳送情報,巧妙地與敵人周旋,是常熟人民的驕傲!爺爺滔滔不絕地講起了英雄故事,把我帶進了抗日烽火中的沙家浜……

晚霞映紅了蘆葦塘,今日的沙家浜一是幅畫,是一首歌,是一個壯麗的舞臺。沙家浜人民每天都在這裡上演著威武雄壯的話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