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魯智深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讀魯智深有感 篇1

讀後感 ,583字

一天晚上,弟弟想要四大名著的書,媽媽當晚就從網上下單。兩天後,書就到了,我開啟後,包裝很好,我看了看水滸傳和三國演義的目錄和資料,西遊記基本知道。等弟弟回來,我先不告訴他隱藏著,弟弟看出不對勁,當他看到書時,心裡樂開了花。

中午放學,晚上趴在床上也在看,我喜歡紅樓夢,有時候,只看紅樓夢沒意思,就看看水滸傳。剛開始,只看後面,覺得前面沒意思。後來,無意中翻到第三章,看到一位身高體胖的圖,他就是魯達。為了幫助一對父女,殺了人,跑了半個月,才逃到代洲雁門縣,又被那個父女搭救。後來,外面風聲越來越緊,被介紹到寺院,出家當和尚,法號,智深,魯智深愛喝酒吃肉,因受不了寺院的規矩,多次犯規,被長老介紹到東京的寺院。

到那裡,在看菜園,菜園附近有二三十個流氓無賴,經常到菜園偷菜,這天,他們又來了,想把魯知深,推到菜坑。

魯智深熱情招呼他們,可後來,魯智深反而把他們推到菜坑裡

後來,二十三個潑皮都拜魯智深為師父。一日,魯智深竟然拔一棵楊柳樹,我覺得心裡有些不舒服,或許是因為他胖的原因,力氣也大。我問媽媽,知不知道魯智深?媽媽不知道,我又問爸爸,當我說出魯智深這個名字,爸爸很快說出,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我好驚訝,爸爸怎麼知道的?媽媽也驚訝的說,你爸怎麼知道的?

再看水滸傳時,我對魯智深好佩服,如果現在,也沒有人能把楊柳的根拔出來。假如我見了他本人話,那真的是難以想象啊!

慈母情,深似海——讀《慈母情深》有感 篇2

讀後感 ,810字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慈母情深》。它講述了一位平凡的母親為了整個家拼命的工作,一天她的兒子突然來找她要錢買一本書,這對母親來說是天價,原以為母親不可能給他,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母親卻爽快的答應了,並從破爛不堪的口袋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卷揉地皺皺的毛票,快速地塞在他的手中。那時所有人都驚呆了,這是母親用一天的生活費為兒子買了一本“閒書”,而令人不解的是那可是她來之不易的血汗錢呢!值得嗎?而她卻樸實地說:“我挺愛他喜歡看書的!”

忽然我的喉嚨被什麼東西卡住似的,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情不自禁的落了下來。我彷彿看見了一位偉大的母親站在我的面前,雖然她穿的是粗衣麻布,住的是窄小又破爛的毛草屋。可她有一顆難得的愛子之心呀!

這時我回憶起了自己的母親。她是多麼的疼我、愛我、有什麼好吃的、好穿的都留給我。自己卻穿得那麼樸素!可我卻做出了那麼多對不起她的事。我傷透了她的心,她總是大人不計小人過呀!一次又一次原諒我。想起過去我對媽媽的是是非非我真羞愧萬分呀!我多麼想將功補過呀!我多麼想對母親說:“媽媽,對不起!”可是……

大家都說,母愛如山,直到今天,我才真真切切的理解了這句話。“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媽的孩子像塊寶……”聽到了嗎?我們是多麼幸福呀!因為我們有一位媽媽,我們的媽媽雖然有些嚴厲,老愛批評我們,經常拿我們跟別的孩子比,但是她是因為想讓我們努力上進,才會說出這種話。難道母親真的覺得我們不如別的孩子嗎?不,不是的。不管你是否聰明,媽媽都會很愛你,因為你是她的孩子。每個母親的教育方式都不同,有些母親可能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所以才會這麼極端吧。但是,請不要責怪你的母親,也不要痛恨你的母親,因為你的母親給了你生命,就這一點,你就沒有任何理由埋怨她。

我們很想對媽媽說,我愛你,我們很想對媽媽說,別那麼累,休息會兒吧!但是,不善言辭的我們,卻總是開不了口。其實,說出那三個字並沒有什麼,讓我們大聲地對媽媽說:“我愛你!”

智慧的明燈——讀《紅書包》有感 篇3

讀後感 ,810字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確實,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我們精神的財富,從書中,我明白了真誠與善良,懂得了寬容與忍讓……其中,我最喜歡讀的就是《紅書包》這本書,它讓我受到很多啟發,令我百看不厭。

本書中,秦文君阿姨寫出了小學生在生活和學習方面常遇到的問題,並給予瞭解決的辦法。例如《攀比》這個小故事就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有一天,“我”看到同班女生揹著一個漂亮的紅書包,“我”非常羨慕,便纏著父母給“我”買。在買書包的過程中,父親的膝蓋還被車給撞破了。終於,“我”得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紅書包。第二天,當“我”揹著紅書包興高采烈地到學校時,卻發現那位女生又換了一個嶄新的、更漂亮的紫色書包……

看到這裡,我不禁想起了我以前也有過這樣的毛病:當看到別的同學有好看的筆袋,我就讓爸爸給我買;看到別人有漂亮的公主裙,我馬上叫媽媽給我買;看到別人有美麗的貼畫,我就讓奶奶給我買;哪怕看到別人吃了什麼小零食,我也都讓爺爺去給我買,有一次,我還因此拉了肚子。看了上面的故事,我才明白了秦阿姨在結尾說的那句話的意思:世界上最美的東西莫過於存著的愛美的心。以後我再也不和別人攀比了,再也不做那些沒有意義的事情了,應該把心思放到學習上來。

書中的另一個故事《神祕的吉祥物》,教我怎樣才能獲得友誼。文中的苗禾子性格內向,沒什麼朋友。而同學史麗卻恰恰和她相反:朋友很多。苗禾子認為這是史麗的吉祥物—小木兔的功勞。可是,最終她明白了:要有發自內心的快樂和自信,才能獲得友誼。

想起我剛入學時,性格也十分內向文靜,不愛和別人說話,我覺得大家都不喜歡我,所以我很自卑。後來,我慢慢試著和別人交流,朋友便漸漸多了起來,我也變得開朗活潑了,整天都很快樂。這個故事也告訴了我獲得友誼的祕訣。

本書中還有很多小故事,它們教給我為人處事的道理,給予我戰勝困難的勇氣。它們如同一曲曲美妙的音樂,在我的心底盪漾,好像一盞盞智慧的明燈,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讀《阿凡提的智慧》有感 篇4

讀後感 ,567字

假期的一天,我很無味,於是拿了一本書看,它就是《阿凡提的智慧》。這本書告訴了我,什麼叫智慧。

開啟這本書,我看到了一個《獻雞分雞》的故事。阿凡提送給國王一隻雞,他們把雞烤好,然後阿凡提給國王雞頭,因為“頭頭吃頭頭”;把雞背給王后,因為王后是王國的主婦,國王的主心骨;把兩隻雞爪給兩位王子,讓王子們踏著國王的足跡,體貼民間苦樂,管好國家;最後把兩個雞翅給兩位公主,讓她們遠走高飛,嫁到美好的地方去。雞肚子就歸阿凡提吃,因為吃進肚子裡好講話。後來,巴依也來送雞,送了五隻雞給國王,巴依不會分,只好請阿凡提來分。阿凡提說:“國王和王后一隻雞,數量為三;兩個王子一隻雞,數量也為三;兩個公主一隻雞,數量還是三。”最後兩隻雞阿凡提一本正經地拖到自己面前,因為阿凡提和兩隻雞,數量加起來剛好是三。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昨天的一件事。我碰到了一個不會寫的字,就使勁地想,不停地回憶,我心裡非常的煩躁,卻沒有冷靜地思考。我被媽媽批評了一頓後,就知道要先空著,等一下再查字典。我剛想查的時候,又想出了一個更好的辦法。那就是查《阿凡提的智慧》,因為我不會寫的就是這本書裡面的字。

阿凡提遇到困難的時候沒有慌張,而是冷靜地思考。他兩次分雞不僅自己沒吃虧,反而賺大了,就是因為他會想辦法。讀完這個故事之後,我知道了冷靜加思考就等於智慧!我們應該多向阿凡提學習!

讀《非法智慧》有感 篇5

讀後感 ,807字

科幻類的書裡,其實有很多很多的知識。有關於高科技類的、有關於人的純真情感與貪婪慾望的……《非法智慧》,就是一本這樣的科幻類圖書。

放假的前幾天,我在班級圖書角中發現了一本《非法智慧》。我興趣大起,用空餘時間讀完了它。它的大概內容是這樣的:

初一女孩桑薇考上了夢九中學,她想找到一年前幫助過她的夢九中學初二學生—陸羽。可是,連班主任段夢老師都否定,學校沒有叫做陸羽的人!晚上,桑薇和同學們被初二學生邀請參加“歡迎會”,但實際上這更像殘忍的黑社會!更神祕的是,這幫初二學生的頭頭兒,竟是幫助過桑薇的陸羽!他竟然變成了一個冷酷無情的人,並且改名叫梅山!為了喚醒陸羽的記憶,桑薇四處探查,又不小心進入了一家神經醫院,被院中的人追捕。在同學郭周的幫助下,才得以逃出。沒想到,一向活潑的郭周,竟是知情者!陸羽竟是因為植入了瓢蟲晶片而變得如此奇怪!而晶片的研發人,竟是陸羽幾年前就因火災而死去的爸爸陸翔風!桑薇和郭週一起去尋找陸翔風的兄弟陸翔雲,希望能瞭解到一些情況。驚人的是,幾年前的火災燒死的不是陸翔風,而是陸翔雲!而陸翔風教授就是帶桑薇數學課的老師俞天明!就這樣,桑薇被捲入了一場高科技陰謀之中……

從這本書中,我得到了幾個知識和道理:

NO1人類有著第二大腦。這是一個科普類知識,為了這個瓢蟲晶片的手術以及控制能力做鋪墊,告訴我們腸胃是人體的第二大腦。

NO2要互相幫助。郭周和陸羽是很要好的朋友,在陸羽被控制的時候,郭周就想盡辦法去幫陸羽擺脫控制;桑薇和陸羽只不過是點頭之交的朋友,卻和郭週一樣,想盡辦法幫他。這不就是在教育我們要相互幫助嗎?

NO3要正確的利用科技技術。這是作者的中心思想,也是我們最需要注意的。就像書中所說的,利用的正確,能救得了精神病的人;利用的錯誤,就能控制別人甚至殺人。我們不能讓這樣的事發生,不僅自己不能做,也要阻止別人這樣做,這樣社會才能夠變得更美好。

讀《弟子規》有感 篇6

讀後感 ,805字

讀了我們的國學經典《弟子規》,從這本書中我受到了許多啟發。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讓我感到十分慚愧。記得有一次,媽媽在染頭,不小心染膏進眼睛裡了,喊我幫忙。我卻只顧玩,很久才慢吞吞地應答。害得媽媽的眼睛得了眼病,打了好多天的點滴。現在想起來,我實在是太不應該了。要知道,媽媽頭上那一絲絲銀髮是因我而生的。“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清晨要早起,晚上要遲睡。人的一生很短暫,轉眼間從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個人都要珍惜此時的寶貴時光。我們所知道的魯迅先生,一生都在與時間賽跑。他在課桌上刻的“早”字至今還印在我的腦海中。地球上最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經常對助手說:“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要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就是我的座右銘,所以我會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個和時間賽跑的人。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做姐姐的要愛護弟弟,做弟弟的要尊重姐姐。姐弟之間能夠和睦相處,對父母的孝心也就包含在其中了。知道了這些以後,每次我有好吃的和好玩的東西,我都會惦記給我的小表弟留一部分的,從不一個人享用。家裡人都我誇我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媽媽也一直以我為榮。在和表弟相處的時候,我還學會了寬容別人,學會了體諒父母。

“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業無變。”出門要告訴父母一聲,回來要通報一聲,以免父母掛念。平時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選定的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輕易改變。以前我去哪裡玩,都不告訴父母,回來的時候也不聲不響的。自從我知道了這句話後,決心改掉這個壞毛病,做一個讓父母放心的好孩子。

《弟子規》是一面鏡子,我每讀一句都能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啊!《弟子規》真是我的良師益友,我要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讀弟子規深有感,聖人指引我向前,尊老愛幼應在先,親情友情記心間,孝敬父母無怨言,兄妹和睦一家歡,家庭和諧國平安,為國為民做貢獻!

讀《草房子》有感 篇7

讀後感 ,714字

剛翻開書,就不禁被書中的人物與故事情節深深吸引住了,全書都洋溢著一種別樣的情懷,使人激情澎湃,思潮起伏。

本文敘述了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六年中,他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感動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愴與優雅,垂暮老人在最後一瞬間所閃耀的人格光彩,在體驗死亡中對生命的深切而優美的領悟,大人們之間撲朔迷離且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感糾葛……這一切,既清楚又朦朧地展現在少年桑桑的世界裡。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啟蒙教育的六年。

讀完這篇文章,在我眼前立即勾畫出這樣一幅景象:瀰漫著幽香,懵懂純真,一個可望不可即,浪漫溫馨的童話世界。

在本篇文章中,我最喜歡一個叫‘桑桑’的男孩,他是油麻地小學的學生,好奇心極強想象力豐富,總喜歡做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但他也是一個善良純真,講義氣,勇敢,樂於助人的好孩子,特別是幫助保護紙月不被壞學生欺負。

在諸多章節中,最令我心絃一震的是一篇關於‘禿鶴’的故事,敘述了:禿鶴因認為禿子是一種恥辱,而帶著帽子上學。一次,桑桑和朋友們把禿鶴的帽子掛在了旗杆頂上,大家都在嘲笑他。之後禿鶴便不在戴帽子了,但在一次會操時老師要他戴帽子,可在途中他又忍不住扔掉了帽子……這一篇故事告訴我,不要因為自身的缺陷而自卑,要向前看,時刻提醒自己是最好的,是最棒的,要自信,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曹文軒老師曾說過:“美的力量絕不亞於思想的力量,一個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變為常識,只有一個東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我十分認同這一觀點,但我更堅信’如果‘愛’是時間的話,那你就是‘永恆’!‘

追隨永恆,追隨童真。

讀《西遊記》有感 篇8

讀後感 ,664字

吳承恩寫的小說《西遊記》,我們耳熟能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書裡有生動有趣的文字、個性鮮明的人物,使我記憶猶新,從小就百看不厭,愛不釋手。

孫悟空是《西遊記》裡主人公,是個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著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鬥。敢與玉皇大帝鬥,叫響了“齊天大聖”的美名;敢於妖魔鬼怪鬥,火眼金睛絕不放過一個妖魔;敢於一切困難鬥,決不退縮低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

說起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滿身毛病,好吃,好佔小便宜。他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他有時愛撒謊,可笨嘴拙舌地又說不圓;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可是人們並不厭惡豬八戒,相反卻感到十分真實可愛。

沙和尚是勤快的,不像豬八戒好吃懶做。遇到困難時,總是知難而進,與悟空一起解決問題。可是也有缺點,那就是不會反抗別人。

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活絡、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龍馬雖說沒有什麼大本事,但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心當好後勤,不好出風頭。

唐僧四人都有缺點,孫悟空的毛躁,豬悟能的懶惰,沙悟淨的沉默,唐僧的懦弱。可是他們卻帶著各自的缺點取到了真經,並修成了正果。這說明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是完美的。只要取長補短、團結他人,就能在我們的生活上,在學習中取完真經,修成正果!

讀《品三國》有感 篇9

讀後感 ,1006字

三國,是一段精彩紛呈又讓人眼花繚亂的歷史;三國,是一個英雄輩出又充滿陽剛之氣的時代。

“夢裡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在三國前前後後九十年這一段歷史中,烽火連天,餓殍遍野,戰事頻繁,民不聊生。然而,亂世出英雄,越是滄海橫流,越能顯出英雄本色。

歷史往往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因此,魏蜀吳三國剛一滅亡,史書的記載就眾說紛紜,學者的看法也各不相同,三國曆史的戲劇性讓它成為了史學文學家們甚至是老百姓垂青的物件。

有那麼一個人,他雅量,機敏,風趣,深沉卻又狡詐,詭譎,冷酷,殘忍。千百年來褒貶不一,終難蓋棺定論。個性十足又如此富戲劇性。不難想出,他就是—曹操。

曹操在歷史上的形象並不是很好,很多史學文學家都不喜歡他。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在我看來,讓他們痛恨的,還是曹操說了“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這麼一句話。如果換了別人,一定會反過來說,但是這真的做得到嗎?也就只有曹操一個人坦率地說了出來,至少,他是一個“真小人”,而不是“偽君子”。

《三國演義》中有云: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寫的就是曹操,也可以說是對曹操的一個評價。亂世如三國,曹操身處其中也就只能成為一個梟雄了。但無論是梟雄還是能臣,曹操都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初中時曾經學過一首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若沒有足夠的雅量,又怎能寫出如此氣勢的詩賦?怎能成為一個重量級的人物?怎能成就如此大的一番事業?

在各類正史野史中,經常會談及曹操的笑,大笑,苦笑,嘲笑,冷笑,譏笑……似乎他始終都是在笑。就算是做錯了事,打了敗戰,曹操也會笑。因為他豁達開朗,大氣磅礴,他是一個性情中人和本色英雄。而且曹操也十分風趣與可愛。據《三國志》載,建安十六年曹操西征馬超、韓遂時,和韓遂在戰場上約見,韓遂的士兵聽說曹操親自出場,都爭先恐後伸長脖子要看他。曹操便大聲說:“你們是想要看曹操吧?告訴你們,和你們一樣也是個人,並沒有四隻眼睛兩隻耳朵,只不過多了點智慧!”在戰場上,曹操仍然如此灑脫風趣,更不用說在平時生活中曹操是如何了。

在《品三國》中,作者易中天從一個更平民化,更客觀的角度去評價和分析三國故事。歷史總是真真假假,是非紛爭,無人說得清。但在《品三國》中,你將看到一段段更客觀、更全面的三國史,一個個更客觀、更全面的人物。

讀《狼王夢》有感 篇10

讀後感 ,775字

暑假我讀了一部小說《狼王夢》,文中寫了一個名字叫紫嵐的母狼在與獵人的惡狗決鬥的時候,突然分娩。這時,紫嵐已無力反擊,為了保護她自己的孩子,頑強地忍受著被狗咬傷的痛苦。這種對孩子的愛,是多麼的偉大啊!

其實,這種愛也常常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一次,我和媽媽要去阿姨家玩。這次我們坐火車去,所以我特別興奮。到了火車站,看到那裡人山人海,我在裡面蹦來蹦去,跳個不停。過了一會兒,聽見媽媽在叫我:“快回來!坐火車了!”我聽了,急忙跑去。車站廣播員叫道:“請各位旅客抓緊時間上車,列車馬上就要開走。”我焦急了,跑到了車門前,就向前一跨,“啊!”我大叫一聲,腳被卡在候車臺和火車之間的縫隙裡,我用力拔,使勁扭也拔不出來。我開始緊張起來了。

列車播音員又說:“列車準備開走。”媽媽聽後驚呆了,露出驚慌失措的表情。旁邊的乘客也望著我發愣。我的心開始痛苦的呻吟。

“吱”的一聲,門開始關了,我怕得閉上了眼睛,死亡正在我的身邊呼喚。突然,我感覺到有人將我拉了出來,抱在了一邊,“啪”門關上了,我沒事。雖然我的腳非常痛,但我感到自己很幸運。我慢慢地睜開眼睛,發現自己平安無事,就鬆了一口氣。我迫不及待地看了一下媽媽,我非常吃驚,媽媽的手竟然被門卡住了,好險只卡到了皮,她咬緊牙關,忍住眼淚,用力地拔了出來。那塊皮又紫又紅,可她裝著沒事,還對我說:“沒事了,下次一定要小心哦。”我傷心地痛哭起來……

汶川大地震的時候,整個房屋都在劇烈晃動。房子倒塌時,其間一位婦女為了不讓自己生出來才幾個月大的孩子死去,用自己的身軀頂住從頭上掉下來的水泥板塊,自己犧牲了。當孩子被救出來的時候,看到孩子媽媽的手機,上面還有一條還沒發出的簡訊。上面寫著:孩子,如果你還活著,就記住,媽媽永遠愛你!

……

母愛是偉大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沉浸在母愛之中,感受到了母愛的溫暖,我們要珍惜母愛,回報母愛。

愛國,更需要年少——讀《岳飛傳》有感 篇11

讀後感 ,860字

愛國,原本對於我來說是個很模糊的概念。在家裡,我知道得做個孝順父母的好孩子;在學校,我懂得要做個尊敬老師的好學生。至於怎麼熱愛我們的國家,我以前總覺得那是長大以後的事,我還沒有很深的認識。直到我讀了《岳飛傳》這本書後,才有了深度的體會。

岳飛在中國是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他是宋代時期著名的抗金名將。傳說出生時,家中屋脊上落下一隻大鳥,鳴叫幾聲後就飛走了。因此他的父親為他取名“岳飛”。他自幼父親早逝,在師傅周侗的教誨下學習文學、武藝和兵法。長大後天資聰穎,膂力過人,很早就表現出優秀的軍事才能。他甘守清貧,不貪濁富,當宋朝受到金國的侵略時,他的母親為了讓他一生不忘報效國家,在他的背上刺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

從那以後,岳飛便時刻記住母親的教導,把“精忠報國”做為自己一身的準則,儘管他在39歲時便遇奸臣所害致死,可他的愛國精神卻在中國大地上永遠流傳,而且成為了無數中國人學習的榜樣。

古往今來,有許多像岳飛這樣的偉大英雄,如從小就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周恩來總理,為拯救中國大眾而棄醫從文的魯迅先生,第一個登上太空的楊利偉叔叔……我從心底裡敬佩像他們這樣的人,他們偉大的愛國精神將流傳千古!在這些英雄身上體現的是中華優秀兒女的種種可貴精神和品質,這些可貴精神與品質成為我們少年兒童今後學習和人生道路上努力向前的精神動力和寶貴財富。

作為中華兒女的一員,我們生活在無比幸福的新時代,國家每年用大量的經費來培養我們,讓我們在裝置先進地學校裡學習,可慚愧的是我們並沒有好好地珍惜。儘管我們現在年紀還小,還談不上怎樣報效我們的祖國,但是我們可以好好地學習,多讀書,多看報,長大以後建設祖國,使我們的國家更強大,更美好。熱愛我們的祖國,努力鑽研,不知道的東西,勤問;不懂的東西,勤學;看到好文章,勤讀;重要知識點,勤問。要像岳飛一樣,精忠報國,不懼危險,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昌盛。

我要大聲地告訴所有我的同齡人—愛國,更需要年少。只有我們今天好好地學習,一定會有回報祖國的一天!一定會有實現自己“中國夢”的一天!

讀《詹天佑》有感 篇12

讀後感 ,615字

前幾天,我們學了一篇課文《詹天佑》,我被主人公的愛國精神打動了。

《詹天佑》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在清朝末年,詹天佑頂著壓力接受修築京張鐵路這個任務,詹天佑以身作則,敢於創新,想出了別人都想不到的辦法修築鐵路,他不怕困難,在他的主持下,京張鐵路比原計劃提前兩年竣工,給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讚揚了詹天佑的接觸和愛國精神。

在詹天佑的眾多優點中,我覺得最值得我學習的是他不怕困難的精神。詹天佑在修珠鐵路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的困難,但他都說用自己的智慧—克服了。還經常勉勵自己。說到這兒,我想起一件發生在我身上的不光榮的事。

四年級時,我參加了書法班。開始,因為我沒有經驗,練的一塌糊塗,還是老師手把手地教我寫,在老師傳授了我一些方法後,我開始有進步了。於是,我天天刻苦練字,確定自己有了一些進步之後才停筆。但在堅持練了一個學期之後,我支撐不住了,覺得太難了,加上老師佈置的作業多,我就沒有心思練字了,於是我便退出了書法班。

五年級上學期,學校展覽了一些書法作品,我好奇地也去湊熱鬧。我一幅幅地看著,突然,眼前一亮,這是一幅寫得多麼漂亮的字呀!剛勁有力,鳳舞龍翔,細看署名,竟然是比我晚半個學期進書法班的學弟!我的臉不由自主地紅了起來,我慚愧地低下了頭……

學習了《詹天佑》這篇課文之後,我與詹天佑相比有多大的差距啊!我明白了:做沒有勇氣的逃兵,永遠只是一個膽小鬼。只有迎難而上,堅持不懈,我相信我沒有什麼困難可以阻擋了我們。

讀《西遊記》有感 篇13

讀後感 ,871字

每當我翻開《西遊記》時,總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動活潑的,小時候的我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但今時今日,不變的是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我的領悟卻變了。

《西遊記》是一部神魔長篇章小說,這部小說主要記敘了唐僧師徒四人自貞觀十三年離開東土,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拜佛求經、修成正果的故事。我驚歎於吳承恩那豐富的想象力,孫悟空的直率急躁、豬八戒的好吃懶做、沙和尚的忠厚老實、唐僧的慈悲善良卻又昏庸頑固……,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悄然躍在紙上,令人百讀不厭。

我曾驚羨孫悟空騰雲駕霧的瀟灑、變幻多端的奇妙,但我更敬佩的是他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精神。取經路上,妖魔鬼怪數不勝數,降妖除魔的功勞也數他最大。每次唐僧被妖怪擄走,豬八戒嚷著要分行李,沙和尚大多時候也在一旁無奈地唉聲嘆氣,只有孫悟空輾轉打聽師父下落,與妖怪鬥智鬥勇,不斷去找別人幫忙,直到救出唐僧,才繼續趕路。

唐僧的是非不分、昏庸頑固曾令我多次嘆息。他不辭勞苦,不畏艱險,意志堅強,慈悲善良。是一個虔誠執著的佛教徒,在取經的過程中堅定,從不懈怠動搖,不為財色迷惑,不為死亡屈服,憑著堅韌不拔的精神,終成正果。但卻不聽從孫悟空的勸告,屢次誤入魔口。

最忠厚的是沙僧,他不像孫悟空一樣急躁,也不像豬八戒一樣好吃懶做,更不像唐僧那樣是非不分,他忠厚老實,一心想取到真經,令我感嘆不已。

豬八戒,他好色好吃好玩,貪婪懶惰,所以得名“八戒”。他遇到困難時,只想著退縮。當他取得真經時,還埋怨佛祖師父、師兄都成佛,就他得了個“淨壇使者”,讀到這兒,我不禁啞然失笑。

《西遊記》讓我領悟到辦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絕非易事,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經歷了眾多的險難。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就拿我們的學習來說吧,我們經歷的每一天又何嘗沒有困難呢?考試、升學、應聘……又何嘗僅僅是九九八十一難呢?戰勝困難的過程,就孕育了成功的基礎,繼而摘到成功的果子。唐僧師徒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是他們互相幫助,取長補短,才得以成功,這又讓我懂得了想要辦成、辦好一件事,必須大家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才能成功!

讀《名人傳》有感 篇14

讀後感 ,798字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題記

如果說美麗的衣服裝點了我們的外裝,那麼書便開啟了我們的靈魂;如果說清醒的美景帶給我們美,那麼書便給了我們理性的思考。用它獨具的冷靜淨化我們的心靈,用它獨具的睿智昇華我們的思想……讀《名人傳》它給我們帶來強大的精神動力。《名人傳》是一部獨具魅力的人物傳記,它是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罗蘭所寫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的總稱,《名人傳》是一部諸多不幸遭難者依靠善良的心靈和高尚的品格戰勝各種困難的書。

捲縮在陰雨綿綿的心緒裡,度貝多芬,我似乎能看到,他那雙眼睛在濃重的眉毛下面炯炯閃光,像荊棘叢中的火焰,燃燒著孤獨苦難。在他的世界裡沒有聲音,可他的心裡卻充滿了音樂,充滿了這個世界上最完美的音樂!閉上雙眼,我的耳邊彷彿響起一曲命運交響曲,他去走了心靈的陰暗,換醒了靈魂。面對這個在逆境中奮起的生命,我學會了堅強。

漂浮在優哉遊哉的虛榮中,我似乎能看到,一位老人在昏暗的燈光下,靜靜思考,然後小心翼翼的剔除不夠完美的細節。面對世人欽佩的眼光,他的一生像一塊沒有雕飾的石頭,充滿了痛苦和平靜。面對這個用畢生精力創造的不朽的生命。我學會了堅持。

倘佯在寧靜安詳的氛圍中,我似乎能看到,一個閃亮的靈魂,如一束火焰燃燒在俄國廣袤的大地上。他蔑視貴權,親近百姓,為追尋生命的意義,一生都在苦苦跋涉,他向人間播撒愛的種子,鼓勵人們堅持信仰,追求美好的一切。面對這個為真理和正義譜寫人生的崇高的生命,我學會了高尚。

貝多芬用自己的痛苦為世界帶來歡樂的樂章,米開朗琪羅以一生的心血奉獻出震撼心靈的傑作,托爾斯泰躺在病床上還關心著萬千生靈,一生都在傳播愛的種子和寬容的思想。

三位巨人的一生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就自己的卑劣之處。所以,我們要從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在未來的路上堅持、頑強的奮鬥!

感動——讀《草房子》有感 篇15

讀後感 ,935字

著名作家於青說過:“盪漾於全部作品的悲憫情懷,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日趨疏遠,情感日趨淡漠的當今世界中,也顯得彌足珍貴、格外感人。”這段話精闢介紹了《草房子》的本質特色。的確,讀完本書,留給我的是深深地感動。

《草房子》的主人公是一名既成熟又幼稚的小男孩桑桑。在我眼中,他是一個近乎完美的小男孩,天真、善良、機敏,有他這個年齡應有的調皮,小腦袋裡裝滿了詭計。心情不好時,藏在心裡,發洩在自己心愛的鴿子上,害的鴿子四處逃竄,看到這裡我就忍俊不住:桑桑啊,桑桑,你幹嘛不說出來。對紙月的關心,默默藏起來,不露痕跡,可真是“人小鬼大”。我感動於作品的“真”。

人性的“善”令我久久不能平靜,感動之時淚水悄然滑落。一開始看秦大奶奶,我實在時憎惡她:賴在油麻地不走也就罷了,可是你故意把鴨子趕到校園、放進教室,豈不是太過分?可往後看,看到秦大奶奶給小女孩梳漂亮的辮子,任由男孩子在她寶貝的艾草地上打滾嬉鬧,我竟然有點喜歡她了。後來,自家的鴨子管住了,不再打擾學生學習了,甚至還能將其他人家跑進學校的鴨子一個個趕走。嗯,這才是我心中的秦大奶奶。時間就這樣平靜的流逝,秦大奶奶也年邁體弱了,一次為了救落水的孩子差點淹死,在麻油地人們的千呼萬喚下,好不容易醒來,好幾天才能下地走動。看到這裡我想:“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她再也不會下水救人了。可不久她竟然為了撈學校裡掉進池塘的南瓜,永遠的離開麻油地,看到這裡我已經泣不成聲,“你怎麼這樣傻,就為了學校的一個南瓜!”秦大奶奶走了,留下身後的一片艾草,留給麻油地人們無盡地回憶,留給我純真的感動……

“此時無聲勝有聲”。桑桑病了,父親揹著他四處求醫,默默地走在泥濘的小路上,紙月看見了,急忙抱著稻草鋪在他們將要經過的小橋上,生怕他們滑倒,可自己卻被淋溼了;細馬,邱二爺的過繼兒,就在邱二爺病的快不行了,在寒冬裡,到河邊柳樹下,冒著凜冽的寒風,用瘦弱的身軀去刨樹根,急了就用手去挖,雙手血淋淋的……邱二爺走後,和邱二媽一起撐起一個家。

令我感動、回味無窮的還有很多,讀《草房子》,如跟一群善良、純真的麻油地孩子在交談,放飛思緒,真情在麻油地上空蕩漾,留下無盡地感動,我彷彿跟淳樸的麻油地人們在一起,我此時真正領悟到“餘音繞樑,三月不知肉味”。

經典中的經典——讀《水滸傳》有感 篇16

讀後感 ,439字

暑假裡,我讀了《水滸傳》這本書。《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施耐庵。《水滸傳》的主要內容是:北宋末年宣和年間爆發的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規模雖然不大,但一度聲勢很盛,後來卻接受了“招安”,也就是向官方投降,而最終宋江等人又被殺害了。

《水滸傳》是描寫古代農民起義的偉大史詩。書中塑造了一大批生動的人物形象,一百零八將中至少有70位以上是形象鮮明,令人久久不忘卻的。此外還有一批非常生動的人物,如高衙內,王婆,潘金蓮,何九樹,牛二,黃文炳等等。水滸中的一百零八將,每個人都有一個能深刻地概括了其人的本質特點的綽號,例如黑旋風李逵,智多星吳用等等。宋江是梁山上主要領導人,晁蓋死後一直坐第一把交椅。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人物,一方面仗義疏財,廣交江湖好漢,有很強的組織能力和指揮才能,而另一方面他又有著濃厚的忠君思想,所以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打出的旗號是替天行道。

讀了這部小說之後,我感覺寫的太精彩了,把人物寫的栩栩如生,讓人讀了之後回味無窮,不愧是經典中的經典。

讀《金蟒蛇》有感 篇17

讀後感 ,4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