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擺渡人有感相關作文20篇

靈魂擺渡——讀《擺渡人》有感 篇1

讀後感 ,785字

一葉輕舟,孤獨地漂泊在水面上,而水面卻被陽光晒的金黃,抬頭才發現陽光上還有團團烏雲。

擺渡人,是岸與岸之間的相接,更是靈魂與靈魂的相擁。當他們直面生存、死亡與愛,哪一個會是最終的選擇?如果生命進行再次輪迴,他們又願為此付出怎樣的代價。

克萊兒。麥克福爾,《擺渡人》的作者,一個極其平凡的人,卻寫出了不平凡的作品,塑造出來的主人公崔斯坦和迪倫都是那樣的令人深省。這是一個史詩般動人的故事,它令人激奮、恐懼、溫暖、迴歸人性、引人深思。

上帝為了幫助孤苦無依的靈魂,找到回家的路,便為每個靈魂安排了一個擺渡人,陪伴他們一起走過這段艱難的路程。崔斯坦,迪倫的擺渡人,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沒有屬於自己的相貌性格,唯獨擺渡人的身份能證明他的存在,護送靈魂是他的職責也是他的使命,歷經千辛萬苦後,只為一個靈魂得到歸宿,而自己卻沒有歸宿,周而復始地完成宿命的輪迴。或許也正是他這樣,後來才會有一個女孩出現在他的生命裡,改變他,讓他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也讓他找到了自己最終的歸宿。當他為了自己所愛的,所想要得到的東西時,他可以奮不顧身甚至捨棄生命,只為守護一個無形的承諾,堅持不懈地追求,直到最後。他也得到了他最初嚮往的幸福。

但,崔斯坦和迪倫之中到底誰才是真正的擺渡人?是崔斯坦還是迪倫,沒有定數,記得有部電影中說:“怯懦囚禁人的靈魂,希望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而迪倫用生命和靈魂的不懈追求告訴我們:禁錮我們的從來不是有形的鐵鏈和枷鎖,而是來自我們心中無形的膽怯和對未來的恐懼與擔憂。你的信念決定你自己的人生,只有無所畏懼的自由靈魂,才能抵達美麗的彼岸,才能擁有美好的結局。或許,在過程中有多麼的不盡人意,多麼的坎坷,但想想總是美好的,當場最終擁有了圓滿,你會感謝那些挫折,因為是他們讓不可能變成可能,讓夢想照進了現實。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讀擺渡人有感 篇2

讀後感 ,914字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靈魂擺渡人?”

這個暑假我看了一本很有趣的書,與其說這是一本書,不如說這是一個美好的故事。這本書講述了一個關於十五歲女孩迪倫的經歷。迪倫是一個在學校裡很不合群的女孩,孤獨而混亂。她最好的朋友轉學了,身邊剩下一幫只會冷嘲熱諷的同學,加之和母親關係太過一般,她一直期待著想去尋找自己的父親,其實是為了擺脫這種看不到任何希望,壓抑到窒息的生活。因為生活在單親家庭,迪倫十分缺少父愛。身邊的環境使她更加想念父親,想念自己成長道路上缺失的那份溫暖與陪伴,這感覺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於是她決定起身去找父親,尋找那份父愛。不幸的是,迪倫乘坐的列車發生了意外。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自信地以為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此時,迪倫看到不遠處的山坡上一個男孩的身影。那是崔斯坦。男孩彷彿就是為了等待迪倫而等待著。是的,崔斯坦就是迪倫的擺渡人,迪倫已經在事故中不幸遇難了,崔斯坦就是上帝為了幫助孤苦無依的迪倫找到回家的路。現在他的任務是陪伴迪倫走過最艱難的這段路。崔斯坦對迪倫來說很特別,他的笑容令人內心寧靜,他的孤傲又有些神祕莫測。最重要的是,他讓迪倫年輕的生命中第一次有了渴望許久的安全感:無論發生什麼,迪倫的身邊一直都有一個崔斯坦陪伴著她。他們一起經歷艱難險阻,攜手走過泥濘的沼澤地,渡過危險的湖區,在安全屋裡烤火休息。

兩人在荒原中相伴相行的故事深深地溫暖了我:他們相互陪伴,相互照顧,從陌生變得互相有好感,爭吵,擁抱……當崔斯坦被惡魔拽下去的時候,迪倫苦苦等了他兩天,而幾乎失去意識的崔斯坦在聽到迪倫大聲喊著:“崔斯坦,我需要你”的時候,意識突然清醒,回到了她的身邊。仿若時光靜止,所有的情愫都凝固在美好的瞬間。但一切事物就算再美好也躲不過分別,到了路途的終點,再向前就是天堂了,也就是在這迪倫勇敢地表白了崔斯坦,但他不能,剩下的路他無法陪她走下去,他不是救世主也無法改變自己和迪倫的命運,所以在分界線處崔斯坦別無選擇地走了,去迎接下一個靈魂,開始他新的任務。而迪倫卻執意放棄輕鬆的生活,重回險象環生的荒原,只為找到他,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她不p嚮往自由的內心,才能使你得到自己渴望的。

讀擺渡人有感 篇3

讀後感 ,698字

這本克萊爾麦克福爾寫的《擺渡人》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單親女孩迪倫坐火車去看望父親,不料半路上遇到了車禍,她沒能倖免,她的靈魂隨著“擺渡人”踏上了去往靈魂歸宿的路。不向命運屈服的迪倫堅決要返回人間,她獨自踏上回往人間的路,一路上困難重重,但她都沒有放棄,並且再次遇到了她的擺渡人,最後不向命運屈服的迪倫克服重重困難,成功帶著她的擺渡人回到了人間。

我很敬佩迪倫,因為她不向命運屈服,用自己的勇敢鼓舞他人,讓所有的人都充滿自信,用樂觀的思想看待未來。

這個故事令我回憶起一件往事。在一次騎行活動中,我們的團隊要騎行大約6千米的公路。我騎得渾身都是汗,終於堅持不住了,靠在路邊看著大隊人馬一個接著一個從我身邊疾馳而過。一個女生騎到我身邊,關心的問我:“你怎麼了?”“累。”我上氣不接下氣的擠出一個字。那個女孩同情的望著我說:“別放棄啊,也許你的努力是值得的呢。”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跨上了自行車,用盡全身力氣騎到了目的地。

那兒真美啊,有清澈見底的小溪,茂密的竹林,古香古色的石板路,秋葉緩緩飄落,像金色的蝴蝶……,我看著眼前那如夢如幻的景象,想起那個女生,才恍然大悟。那個女生就是我生命中的“迪倫”,她用鼓勵的眼神向每一個人訴說“別放棄啊,也許你的努力是值得的呢。”她發自心扉的叩問激勵每一個人朝著目標努力邁進!

每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像迪倫這樣的人,也許是你的父母,也許是你的同學,也許是你的老師,甚至有可能是一位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他們激勵著你,鼓勵你,帶動你,而困難可以比作一片荒原,那些“迪倫”們會帶著你走出它,向著美好的未來前進!我也要成為像迪倫一樣的人,讓鼓勵相互傳遞。

讀《擺渡人》有感 篇4

讀後感 ,922字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15歲的單親女孩迪倫,同學的嘲諷、好友的離開、母親的不理解,這一切,都讓迪倫感到無比痛苦,所以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卻不料在途中遭遇事故,她以為她是唯一的倖存者,但事實卻與之相反。迪倫在一片荒原之中,她遇到了她的擺渡人——崔斯坦。崔斯坦引領著迪倫,帶她穿越茫茫荒原,將她帶到了靈魂的歸處。兩人從相識到相知再到最後的依賴,變得密不可分,迪倫最終尊重了自己內心的想法,重返荒原,與崔斯坦一起回到了人間。

在我看來,迪倫比其他的任何一個被擺渡靈魂都要高貴。當她得知自己已經死亡的時候,她的內心並不是沒有波瀾,但她更多的是接受,是面對;當她安全抵達自己靈魂的歸宿,她仍願意遵從內心,義無反顧地跨越結界,回到荒原,尋找她的靈魂擺渡人,即便前途困難重重,即便有著灰飛煙滅的危險。至少,我沒有像她一樣的坦然與勇氣。這是一場豪賭,贏了,或許還會有活的希望;輸了呢,便一無所有。

“為了再次擁有這份感受,值得冒永遠沉淪的風險嗎?”

“值得。”

崔斯坦也何嘗不是這樣的呢?他是一個擺渡人,他的工作是將靈魂安全帶到另一個世界,僅此而已。他沒有感官,不用睡覺,不用吃飯,直白地說,他根本就不是一個人類,僅僅只是一個虛無縹緲的行屍走肉罷了,但他遇到了迪倫,他們之間有著心靈的交匯,迪倫用自己的單純感化了崔斯坦。“我變成了一個……人”這是故事的結尾,崔斯坦發現了自己會流血後說的一句話,他將自己的真心全部交給了迪倫,所以在迪倫提出要與他一起返回人間時,崔斯坦雖然覺得有悖常理,但依然義無反顧地去做了。“你不用害怕,我會保護你的。我保證。”崔斯坦完全履行了自己不變的承諾,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勇敢呢?

用勇敢去擺渡,沒有到達不了的彼岸。在這趟奇幻的旅途中,迪倫和崔斯坦完成了涅??重生般的蛻變。

“當我們直面生存、死亡與愛,哪一個會是最終的選擇?”所謂的黑暗,其實均源自於內心,勇敢地做自己,或許就能得到最終的答案。

觀《擺渡人》有感 篇5

觀後感 ,530字

擺渡人是城市裡的超級英雄,擺渡就是把人從痛苦中解救出來。用快樂和溫暖,抵抗這個世界的悲傷。

作為一名鍾愛暖心故事類電影的文藝女青年,這種電影自是趕在首映就去觀看,光影縱橫的世界裡,情緒被影片中的人物情感所帶動,哭哭笑笑,有感動有動容亦有疑惑羨慕與不解。即便之後觀眾的評論褒貶不一,卻依舊願意遵從自己最初的感受。

電影改編多次與原著早已大相徑庭,故事頗為零散,畫風也是香港電影慣有的感覺,但總體上足夠華麗精美。作為賀歲檔電影,片中邀請了諸多明星大咖,以梁朝偉、金城武為主的“五人幫”當屬其中代表。故事以“擺渡人酒吧”作為載體,金牌擺渡人的職責即為失意中的人們進行擺渡,一旦預約,即時生效,會全心全意助你上岸,無論失戀或是工作失意,金牌擺渡人從未失手,也以為自己無需擺渡,可其實他們的故事才是影片的牽引。陳末何木子、管春和毛毛,或悲或喜,愛過恨過擁有過便是一生。

另一個牽動人心的故事,鄰居女孩小玉年少時對偶像馬力早已心生崇拜,因緣巧合成為朋友,後來馬力失戀又夢想飄搖的時候,是小玉一直陪在他身邊,並拼盡全力為其築夢,不勝酒力依舊應然參賽,即便如此,她終究只是馬力身邊的過客,可是誰又能說她錯了呢?在她的人生中多了這樣一段經歷,愛過努力過併為之付出過便也不後悔了。

讀《說做人》有感 篇6

讀後感 ,843字

做人之道,對於我這樣半大不小的少年來講,無疑是一個高深的話題。可是,本來對該如何做人只是一知半解的我,在讀了它之後,也逐漸對做人有了新的認識。它是什麼呢?它呀,是一篇論點明確的的議論文:《說做人》,大家也一定很好奇,這樣一篇能夠讓人在讀了之後,便有一種撥開雲霧見陽光的清晰感的好文章,內容會是何等的精彩呢?別急!慢慢看下去,你的迷惑就能解開了!

“做人並不難,但有些人總是不同意。因為那些說做人難的人整日把自己裝在套子裡,套子外面雕著精美的人像,套子裡卻是令人窒息的空氣。”、“偽善的人須時時戒備著,惟恐一不小心露出馬腳;偽善的人又時時在擔心著,害怕自己的醜臉被人識破;偽善的人還時時緊張著,暗中監聽著別人的言語,從別人的口風中,猜疑著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這樣,他的思想總是得不到休息,如此做人,豈能容易!”、“做一個真正的人,就應該在大言不慚和矯揉造作之間保持等距,既不誇誇其談,也不忸怩作態。”、“總而言之,要做就做一個有骨氣、有脊樑的堂堂正正之人!”。以上,就是文章《說做人》的大概內容。此文的作者筆風尖銳,就著做人難不難的問題發表看法。先指出做人難在於虛偽;然後,論述做人並不難,關鍵在於“對別人坦白”、做“賢人”、做真正的人。厲害啊,一舉兩得,既告訴了我們該如何做人,又道出了表裡不一之人的可憐之處。

讀完這篇文章後,我在深思。我並沒有資格去指責偽善之人的虛偽,因為其實我自己跟他們一樣,一直在以假面目示人:有一次,我的同班同學劉穎娜來我家裡玩。在參觀我房間的時候,不小心打碎了我放在桌子上的珍貴海螺。當時我很傷心、很生氣,甚至想上去打劉穎娜一頓,但是顧及到劉穎娜的班長身份,我還是強忍住憤怒假裝大方地對她說:“沒關係,沒關係,打碎了還可以再買。倒是你,有沒有被剛剛飛濺起來的海螺碎片傷到啊?”……想到以前,我自嘲地勾了勾嘴角,之前,自己還真是虛偽啊。

不過,在讀了《說做人》之後,我已經懂得了做人之本。在這裡我誠懇地告誡大家一句:做人就得站直,挺起脊樑,做一個正直的人!

讀《稻草人》有感 篇7

讀後感 ,622字

在炎炎夏日裡,書籍成了我生活的一種愜意,而葉聖陶的《稻草人》卻讓我百感交集。

文章是以一篇篇小故事而形成的,他知識面廣、資訊量大、文字流暢、內容豐富、插圖生動、可讀性強;它讓我在暑假中輕鬆愉快的開拓視野,增長知識,懂得道理;它提高了我的綜合素質,成為我的精神食糧。

其中,快樂的小白船、善良的“小傻子”、稀奇的種子、尊貴的富翁、堅持不懈的鯉魚、同情的眼淚、祥兒的胡琴和動聽的曲子、盡明盡責的稻草人。這些故事讓我感受頗深,善良的傻子讓我學會了從容善待地人,堅持不懈的鯉魚教會我什麼叫堅持不放棄,敬職敬責的稻草人讓我心生苦澀……

《稻草人》這篇短文最讓我心動心痛,它的眼淚是我對窮人和乞丐更加憐憫,每當我讀到稻草人裡的飛蛾降臨產子時,我的心也揪了起來,恨不得轉進書裡趕走飛蛾,唉!

書中的小朋友、小動物被人們刻畫的是的十分完美,讓我能很自然的融入其中,真想穿越到那個別有洞天的世界裡去看一看,感受一下啊!跟著波瀾起伏的故事情節,我會笑,會傷心,會開懷大笑甚至還會為他們流下傷心同情的淚水。

曾經在一本書裡看到過葉聖陶老先生說過:“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在讀寫的基礎中,他強調“唯有先讀,才能寫好作文。”古人說的勞於讀書,悅於作文,也是這個道理。

正是文章裡的天真、無邪、純潔、堅持不懈、快樂、傷心才奏成了這一支美妙的樂曲。閱讀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陶冶學生的情操,增加學生的知識,啟迪學生的智慧。所以,讓我們來譜寫自己美妙的人生,爭當做一個書香家庭吧。

讀《稻草人》有感 篇8

讀後感 ,611字

很多人都認為稻草人是沒有生命的,包括我。可是當我在這個暑假讀了《稻草人》這篇小說之後,我的想法從此有了改變。作者葉聖陶老先生帶給了我一個不一樣的稻草人。

可能有的人還是認為稻草人就是一個農民伯伯扎的一個家人,移動也不能動的站在田地裡嗎?會有什麼有意思的,可你們不要小看稻草人哦,她的魅力可不是你們所能想象的。

這個稻草人非常的盡職盡責,要是拿牛跟他比,牛比他懶惰多了,有時躺在地上,抬起頭看天。要是拿狗跟他比,狗比他頑皮多了,有時到處亂跑,累的主人四處尋找。稻草人他安安靜靜的看著田地,手裡的扇子輕輕搖動,趕走那些飛來吃稻穗的小雀。他不吃飯,也不睡覺,就是坐著歇一歇也不肯。

可能有些人又會問啦,這個稻草人為什麼會這麼盡責,應當是他的主人對它很好吧。這我就要說了,他的主人對它說好不好,說壞不壞,它的主人是一位可憐的老太太,那我主人經歷可不平凡她很孤獨,一人苦力種一塊地,所以稻草人對她擁有一刻憐憫的心,如果你看到了稻草人的相貌,你一定會認為這個稻草人真是太盡責了。

稻草人是農民親手做的。他的骨架子是細竹枝,肌肉和面板是隔年的黃稻草。破竹籃子和殘荷葉都可以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臉平板板的,分不清哪裡是鼻子,哪裡是眼睛。他的手沒有手指,卻拿著一把破扇子—其實也不能算拿,不過用先拴住扇柄掛在手臂上。

這個稻草人的相貌就是如此平凡,稻草人在心中暗暗定下,決心,他一定要好好守護這片稻田,不再讓任何蟲子來侵略了。

讀《稻草人》有感 篇9

讀後感 ,375字

最近,我想念了一位“教育家”,它所說的每一個故事都令我印象深刻,它是誰?它的名字叫《稻草人》!

其中有一個故事讓我難以忘記,那就是《燕子》。它主要講了一隻小燕被泥彈打傷了,被可愛而善良的青子和玉兒收養,在他們精心呵護下,小燕子的傷口恢復了,她們還幫助小燕找到了媽媽。

我最喜歡的是青子和玉兒。因為我在他們倆的身上看到了閃光點:要有愛心,保護動物。

我也曾在生活中看過許多這樣的人,他們面對著許許多多流浪在外面的小貓、小狗,就把他們帶回家裡,用心收養它們。也許有人認為這種舉動並沒什麼重要的,但是我認為失去它們很嚴重!因為如果沒有這些人的話,更多的小動物生活會非常艱難,而且社會也會因為缺乏愛心變得異常冷漠。所以我們要有一顆愛心,保護動物,這樣世界的空氣才會變得更甜更美好。

我們的一小份愛心就是添了一份大光彩,我們快行動起來,讓世界各處開滿愛心之花!

讀《稻草人》有感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581字

在假期裡,我看了一本書—《稻草人》。這本書是葉聖陶爺爺寫的,據說這本書是中國第一部童話集呢!裡面有許多感人的故事,比如,新的眼淚、玫瑰和金魚等。

在這本書裡面,《一粒種子》這個故事讓我感觸很深。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有一粒種子,有核桃那麼大,聽說,要是把它種在土裡,開出的花特別美、特別香。結果這一粒種子就被一個國王撿到了,國王叫人把土篩了又篩,澆的水濾了又濾。可是兩年過去了,種子還是沒有發芽,國王生氣了,把那種子扔到池塘裡,後來那粒種子輾轉到了富翁、軍人手裡都沒有發芽。最終到了農夫的手裡,農夫就把這粒種子種了下去,天天耕、鋤、澆,樣樣都做到了,經過精心伺候,沒幾天那粒種子就發了芽,又過了幾天,它就開花了。花瓣是紅的,蕊是金黃的,一種香味放出來,誰走近進了,沾在身上就永遠不散。

這個故事告訴我: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生存的規律,如果違背這種規律,就會產生反效應。種子的成長需要合適的環境和合適的人選。文中的國王、富翁、商人、士兵就沒有按照生長規律,所以沒有把種子養大。

我們人本身也是存在一定的自然規律的,比如我們每天早上起床開始一天的學習和工作,晚上休息,我們遵循它,會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有益健康。如果你違背生活規律,白天、黑夜顛倒,結果會嚴重地損壞自己的身體健康。

所以,我們平時還是要遵循生活和自然規律,不要輕易地違背一些既定的法則和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