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與儒相關作文20篇

論道與儒 篇1

國二作文 ,911字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將這兩首詩PK一下,似乎正好代表道家和儒家,每個人對它們都有不同的理解,對於道家和儒家的思想也有著不同的看法。今天我們就來“微語論道儒”。

《飲酒》中的前四句表現了一種避世的態度,也就是對權位、名利的否定。最後兩句是全詩的總結,實際是說人與自然的和諧,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邏輯的語言不足以表現它的微妙與整體性。其實道家強調的是自耕自食、簡樸寡慾的生活方式,重視人和自然的統一與和諧。完美的生命,只能在迴歸自然中求得。

《春望》這首詩結構緊湊,圍繞“望”字展開,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結合。由開篇描繪國都蕭瑟的景色,到眼觀春花而淚流,耳聞鳥鳴而怨恨,再寫戰事持續很久,以致家裡音信全無。最後寫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展示出詩人憂國憂民,感時傷懷的高尚情感。

相比而言,我更欣賞《飲酒》的意境。陶淵明所追求的是賞祖國大好河山,過悠然閒適、淡泊名利的生活。人世間,很多人追求的是在官場上叱吒風雲,獲得權力、地位和名譽。但是要得到這一切,必須要費盡心機、裝腔作勢、吹牛拍馬。人與人見面,內心不再單純,每個人都各懷心思,人與人之間爾虞我詐。倘若有一天社會真的變成了這樣,其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放棄追名逐利,過一種閒適淡泊的生活又何嘗不好?道家便是如此灑脫。

儒家則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詩中杜甫牽掛著國家,牽掛著百姓的安全,牽掛著戰事的進展,牽掛著家人的安危,牽掛著自己。他的心中牽掛了太多太多,每天心中牽掛這麼多事情,所以杜甫才會“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再看看道家的代表陶淵明,自己在庭園中隨意地採摘菊花,無意中抬起頭,目光恰與南山相會。這就是自然的平靜與完美,他不會像世俗中的人那樣焦慮不安,那樣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東西。他好像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達到了完美的境界。

在道家和陶淵明看來,世間總有那麼一些趨炎附勢、同流合汙的人是無法體驗到這種生活理趣的,而這種悠然忘我的心境,儒家的杜甫也未必能體會得到吧?

茶道與人道 篇2

高二作文 ,1003字

茶之愛,除餘者亦眾矣,然古人而或今之長者往往以品其味而有所得,吾獨以品其形而有所感。

濯纖塵通亮之杯,置以茶,沸水衝之,觀茶之千姿百態而得其樂。或曰,茶之所以為茶者,豈不揚名於其味絕也?餘獨以為茶之韻現於形,豈可以俗味而障目也哉!弗信,姑隨愚細觀之。

水中之茶,初觀之,若游龍驚鳳,或相望,或鬥趣,或手足相挽以示結盟之意。熟視之,方覺雜而不亂,始念昔之孟德,陳精兵據赤壁決雌雄於孫劉。舳艫千里,旌旗蔽空;攻守依法,進退有度。令人心馳神往,崇敬焉?嘆惋焉?

茶之現實者,其性率真,不待舒展逐奔杯底而去,大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之氣概。視其心無旁騖,用心一也,茶葉皆有所指,或箭步疾行,或悠哉遊哉,若有所思。而率直者,不及水中沉浮,不曾臨波而舞,直截了當,奔心之所指。於是時,吾感矣,茶如是者何也?竊作是解:茶之現實者,汲水於浮游之際,便發而直取。憶修往昔,備敗走投表,引忍待發。伺機東山再起,以其蓄銳而直取也。

茶之浪漫者,猶夢未醒,其真不知所適也。遊離中層漂浮者,翩翩狀,若蜻蜓振翅,舞動霧嵐霞光:飄飄然,似貴妃醉酒,傾倒滿朝文武;慼慼焉,又如眷侶執手相看淚眼,牽動幾許離愁別緒。至底有時者,似回首省親,即而急返,似恐夫君歸來,遙望無炊煙而飲憾。可見,茶之浪漫者,喻為蘇子之偏舟,銀漢之鵲橋,不為過矣!

茶之沉穩者,優雅、從容而博己。山之沉穩,立風雨而不動姿色,人之沉穩,“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然茶之沉穩者,不乏“魚翔淺底”之灑脫,伯牙雅曲之迂迴,張儀巧語之頓挫。沉穩者,亦有驚人之志也,當己力不足自保,為人覬覦垂涎,便盤馬彎弓,蓄勢伺機,一發便猶幽林響箭,關隘伏兵,進以取天下,退以保全身,豈為不智也?

茶之輕浮者,漂漂乎如漫天雪舞。內無春華甘泉之實,外無悅目可餐之色,於是有文人墨客乘機而譏焉。笑其歧路漫漫,曲折而無章法;笑其群舞之不依節律,浮沉參差,且自以為美。曾不知,草有良莠,種有優劣。彼輕浮者,若鴻毛,上不足以翔於天,下不屑融於水。茶道乃人道。久視茶之態而終有所悟,人常有眼高手拙而招搖者,常見欺於人,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豈不符茶道也哉!

茶之形若是,於是餘有嘆焉:浮生若茶,一杯一世界。餘於前路,必常攜茶以往,並日參者乎己,以醒吾身,以養吾性,是故,明現實之深邃而不盲趨,尋人生之意趣而不妄隨。人於塵世,不妄自尊大,亦不妄自菲薄;博己厚人,厚德載物,文質彬彬而後君子也!

論張與弛 篇3

高一作文 ,821字

孟子論辯,善用語勢,於風平浪靜之末藏破竹之勢,輾轉迂迴之間直指所取,張弛有度,不急不躁,聽者拜首於無形之中。大千世界之無窮變幻,人生事理之風起雲湧,向有其遵循的不變規律。誠難一言以蔽之。然吾觀之,張弛之理,執行其間,奧妙高深。

《三國演義》中有言: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則山川一統,政治清明,於泛泛黎民而言,自可暫免於戰亂流離之苦,耕作田壟之間,享日出日落之天福,於草木蟲魚,也落個耳根清淨,此可謂之“弛”。一日生揭竿之事,必有乘水摸魚者,諸候割據,軍閥混戰,在所難免,此百姓之災也,生死難料,顛沛流離。亂世出英雄,也出斷腸之詩。“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這便是天下割據之“張”。

天下之張弛,猶百姓內心之張弛。且張之愈緊,弛愈鬆。張弛之度,如拉弓射箭,拉之愈緊,射之愈遠。推究其根本,則取決於拉弓之人。小孩拉弓,張無力,射不遠;待其長成,氣衝斗牛,射鵰猶易矣。視中國之進步,九州之發展,猶如小孩之成長,從初之小張小弛,至後之大張大弛。從過去的兩個世紀看,中國正處於大張大弛之中。

古今中外,胸懷大志者無數,而終有成就者,惟懂張弛之理者。夫張弛者,蓄勢以待發也。孔明韜略,緣其學之久,心智也大。古之大成者,無不如此。

拿破崙身材矮小,而志不小,厚積而薄發,終成一代傳奇。在波濤洶湧的法國大革命中時起時伏,正是懂得張弛之理,才於低谷中東山再起,雖然最終客死海中,誠難測也。

毛澤東,四渡赤水,用兵如神。正是因為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毅然北上長征,鑄就了中國共產黨不屈的靈魂,開闢了又一片廣闊的天空。此如翻山越嶺,於險處謹慎,謂之“張”,遇著駭然之景,也能盡情享受,謂之“弛”。

一張一弛,須張弛有度。過於張,則心力交瘁,大傷元氣;過於弛,則放任自由,望其本來目的,當然不可以。

歷史張弛之理,自有其執行的內在規律,而人生事理之張弛,惟取決於自身的把握。把握了張弛之理,必有“去留無意,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任天外雲捲雲舒”之境界。

論道德 篇4

國二作文 ,836字

如果說智慧是彼岸,那麼道德便是此岸;如果說智慧是根芽,那麼道德便是花葉;如果說智慧是山頂,那麼道德便是山腳。沒有哪一種智慧可以離開道德的根源,也沒有哪一種智慧可以超越道德的範疇!

古人云:世間萬物相輔相成。那麼便可以說“智”離不開“道”,“慧”離不開“德”。一個人可以沒有智慧,但決不能沒有道德。因為但丁曾說過:道德常常能彌補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市場經濟的建立,人民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但同時也流露出了人們道德意識的淺薄。如今,社會上的人們熱衷追求身外之物,最終由溺愛變成了為目的而不擇手段的無知的愛,失去了道德,失去了做人的原則。然而這猶如洪水般的猛獸也在我們的生活中奏出了不和諧的音符!

我曾在電視上看到這樣一個例子: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在過馬路時,看到老人摔在路邊,便情不自禁地跑過去攙扶,本以為會得到老人由衷的感謝,但卻成為了老人將大學生告上法庭的重要證據。我看後,心情久久無法平靜下來,甚至幾次潸然淚下,不禁問道:誰是誰非,誰對誰錯,亦是你亦是我?一個剛踏入社會的青年人,有著一顆純樸,善良的心,他是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但又渺茫無知著。他雖沒有傲人的家世,沒有令人贊不嘆的學歷,但他有與眾不同之處—道德之情,道德之心。可現在,僅有的一點善良都被人利用,不得不讓我陷入深思。

在面對老人摔倒,我到底扶與不扶?成為捆擾我已久的問題。相信這件事情給每一個善良的人都造成了一定衝擊力,讓我們在道德的面前舉棋不定。我們應該是瞻前顧後,置之不理還是伸出援助之手?不得不說,選擇何種態度對於我做人的道德標準確實處在了兩難境地。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道德本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既然作為一個新時代的接班人,那麼什麼都不能丟棄!如果,在我的生活中遇到這種事,我也會像那位大學生一樣義務返顧地衝上去扶起老人,不論這件事的後果!而且我堅定的告訴自己,我要這樣做,我必須這樣做!我不能再讓這僅有的一絲陽光消失!

論儉與費 篇5

國二作文 ,694字

“節儉”與“浪費”是一對人盡皆知的反義詞,但各自代表的人的品性與社會風氣。這不僅包括個人的問題,還是國家的心患。俗語說的好:“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生活中的各種繁瑣小事中都可以看到什麼是節儉,什麼是浪費,譬如:在家裡,洗過菜葉的水明明可以用來澆花或沖廁所,我們卻毫不猶豫地把它丟給下水道;在學校裡,我們明明可以喝飲水機裡的純淨水,卻偏偏抑制不住壞習慣去食堂賣店買各種飲料,直到喝到鬧肚子;在社會裡,各種應酬請客是必不可少的,在餐桌上吃剩下的就是最大的浪費。雖然給自身帶來不少利益,但卻給國家增添了煩憂的負擔,像這種浪費的現象比比皆是,但是要提出節儉,對現代的人們又談何容易。人們已經習慣上了無所欲為,肆意妄為。但是對災區的貧困人們來說,那裡可能不存在“浪費”這一可怕的貶義詞,那裡到處能看到節儉,只有節儉,他們才能繼續維持生活。

大家不要小看“節儉”與“浪費”這兩個詞語,它們不是小問題,而是思想裡,骨子裡,作風裡的大問題。因為它們倆帶來給我們最終的結局是不同的,想必誰都知道哪樣更好,但我們並不是要杜絕“浪費”現象,因為浪費是在所難免的。有時候的浪費可能會在暗中幫助了你。太過於勤儉反而使整個國家的實力與魄力下降,所以我們要把“節儉”與“浪費”做的恰當,合乎情理。一起合作使國家走上富強,趕上以致超越發達國家。

其實,我們總是在盲目地浪費與節儉,殊不知從哪些方面做起才得已是最好的“節儉”與“浪費”。但我們還要以勤儉節約為榮,以鋪張浪費為恥。讓我們的思想裡,骨子裡,作風裡貫徹著浪費與節儉。讓我們的生活不再因此煩憂,因此低沉。也讓我們共同攜手並肩去創造一個更美好,更燦爛的明天。

論人與計算機的本質差別 篇6

國二作文 ,893字

人類相比計算機而言,擁有的是其鮮活的感情與靈動的思想。這是人工智慧所無法代替的。

人工智慧讓計算機嚴格執行程式,以其精確性完美地輸出。它是人類的成果,是將人類的理性高標準呈現的作品。然而,人類並不是冷酷的,他們有主觀的思想,有感性的一面,也有所追求的價值觀。他們也會為利益所動搖,但更多時候,感情往往會束縛著他們,或者說是無時無刻不在警示著他們。

本應如此,但在現代社會出現了極端的人群。有些像計算機一樣思考,他們注重程式性,彷彿一切皆有正確的答案,執著地相信那些非人性化的行為才是真理。看到那些需要幫助的陌生人,他們無情地走過;看到那些有身體缺陷的特殊人群和力不從心的老年人,他們甚至不屑一顧,認為他們是社會的敗類。他們從此失去了同情心,失去了寬容和諒解的品質,冷酷卻渾然不覺。他們追名逐利,在充滿金錢與利益的世界裡迷失了自我,欲罷不能。在我看來,他們所謂的物質上的滿足都是虛幻縹緲的。當你身處於一個遠離世俗的環境,你若沒有感情和思想,沒有自己內在與精神世界的富裕,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和獨到的追求,你將一無是處,置身於荒涼蕭瑟之地。因為當你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時,你將發現不了生活中的美,你並沒有用心思考。計算機完美地執行程式也不會為之欣喜,它出錯了也不會為之失落、不甘,它沒有跳動的心臟。

計算機是人類所創造的,人類若不及它豈不是諷刺?人類自然不像人工智慧的高科技那般完美無瑕,甚至計算機替人類做了很多完美所做不到的事。但是,如果說計算機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那麼我們正因為經歷了無數困難與挫折,在失敗中走向成功,反而更加輝煌,更值得被紀念。計算機是平靜的湖水,微微泛起層層漣漪,人類則是波瀾壯闊的逆流而上的浪花,倔強不息,頑強拼搏,不斷地挑戰,完成對自我價值的探索。那麼,什麼才算得上是諷刺呢?被自己所創造的東西束縛,死板地思考,失去多變的看待問題的角度,沒有創新精神,停留在原地徘徊,甚至向後倒退。時代在進步,我們又怎能一味地滯留而不前進?

計算機目前不會像人類一樣思考,人類又怎能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呢?前者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後者卻企圖泯滅自生無窮無盡、世代相傳的能力,真是荒唐極了。

論人與人工智慧 篇7

國二作文 ,914字

就在不久之前,美國一家研究人工智慧機器人的公司發現,在研發的機器人中,有兩個機器人竟然脫離了人類的控制,開始自己進行交流。雖然交流的內僅是簡單又不連貫的單詞,但這一事件迅速在世界引起軒然大波。甚至有些媒體開始揣測:這會不會是一種我們人類所不知道的語言?而人工智慧已經開始密謀著什麼?一時,未來將會被人工智慧佔領的恐慌有在人群中蔓延來來。

我對於這一想法感到有些可笑,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難道是未來不知何時會擁有獨立思維的人工智慧?顯然不是的。蘋果公司的總裁庫裡說過:我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

人與人工智慧之間的區別就在於人是能夠獨立思考的生物,有喜怒哀樂四種情緒,而人工智慧只是冷冰冰的一堆程式碼,只能按照設定好的程式進行工作。

但是當今社會,人與人工智慧的界限越來越模糊起來。曾在網路上看到一則帖子,寫帖子的作者在一次突發疾病後獨自前往醫院,當時情況已經十分危急,但作者身上並沒有帶夠做搶救用的手術費,院方因此對作者置之不理。最後作者的朋友趕來交了錢,醫院才對其進行搶救。事後作者得知自己是突發腦出血,再晚一步就可能無力迴天。我看完這個帖子心裡一陣寒意。先交錢後看病,這的確是醫院應走的程式。可是在緊急關頭,難道一條程式遠比一條人命重要嗎?那麼這種只會按程式辦事,對人情已經淡漠到冷酷的地步,又與冷冰冰的人工智慧有什麼區別呢?

當然人情與程式的孰輕孰重還需視場合而論。在遇到觸碰到原則的問題時,棄程式而顧人情,這就是愚昧的表現了。

現今,人工智慧已經越來越接近於人類,而人卻越來越接近人工智慧。一旦當兩者都達到極端,那麼可想而知,人將不復為“人”。屆時,所謂的“人”就與現在的人工智慧相差無幾,甚至論智慧還遠遠不及人工智慧。這只是我所做的一個極端的假設,但如果我們仍不改變,這一天終將到來。

所以我認為我們應當感謝那兩個“脫離控制”的人工智慧,無論它們是真的開始“思考”還僅是出現了故障,它們都使人類開始有所警醒。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其實取決於我們,如果我們人類開始改變自己就無懼未來人工智慧所帶來的隱患;反之則會成為優勝劣汰的自然準則中的淘汰品。

論人與機器的異化 篇8

國三作文 ,1728字

人們的思維模式在時代潮流的沖刷下日新月異地變化著。資訊時代的當下計算機早已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物。對此蘋果公司總裁庫克表達了他的憂慮:比起有朝一日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人類變得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才是更令人擔憂的。

如果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只會按照某些既定指令和操作執行,毋庸置疑的是他將不再具有人類正常的價值觀。為了達到這一指令的最終目標,可以不擇手段,價值觀和道德感對這個人的行為將不再有約束力。我曾看過這樣一則人們設想如果計算機會自主思考的鬧劇。一臺接收到的指令為“在不傷害其他人類的前提下使人類快樂”的超級計算機,接受指令後迅速以其超凡的計算和學習能力開發了一款令人感受虛幻快樂的軟體。它讓所有人類的大腦連線上這種軟體,在各種化學藥劑和物理刺激下感受虛幻的愉悅感。現實中則是人類一排排躺在營養艙中以營養液維生,臉上露出笑容。但事實上計算機並不曾“傷害”人類,也讓每個人都感受了“快樂”。任何一個正常人都不會覺得營養艙中的人生快樂,但在計算機的眼中,它無不滿足“快樂”的條件。這就是計算機的思維。請試想人類像上述那臺超級計算機一樣思考,在不斷滿足指令條件和執行指令的過程中將正常價值觀和道德感的約束拋之腦後,不覺得可怖嗎?如果人人都如計算機一樣思考,其他物種甚至人類自己的權益和安全,在機械執行下真的能達到保證嗎?屆時人們行為的後果真的可控嗎?

如果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只有純理性運算而與人的各種情感無關,人類一切善的情感,對弱小者的憐憫同情,對正確事物的認同,乃至於對朋友的友誼,對家人的愛都將不再影響我們的行為。而這些善的情感,幾乎是人類群體中所有值得稱讚的利他行為的根源。不再能有母親抬起汽車救出自己車輪下的孩子,因為計算機運算中弱小的女子不具有抬起幾噸重的汽車的力量;不再會有年輕的志願者樂意去鄉村支教,因為他們不再對那些渴望知識的孩子產生憐憫同情,惡劣的生活環境和發展無望的職業前景足以將他們嚇退;不再有人託舉墜出樓外的孩子,也不再有人會為孤寡老人送去溫暖。人類所有非為名利企圖而幫助他人的行為都因人們如計算機一樣思考而被從根源上掐斷。它讓人過分理性地衡量利弊,而忽略了美好的情感產生的一瞬間於人於己都是大善,是利人行為的開端。它讓人無時無刻不在考慮客觀條件和可行性,而忘記了人類的美好情感,譬如愛,能突然讓人變得無所畏懼而堅不可摧。久而久之社會上所有的利他行為都會消弭,人人都在看似“理性”地利己,將人性中本應溫暖的閃光點一一剝離。人類柔軟的皮囊下裹著堅如鐵石的機器的心,那時候人類社會除了鋼鐵機器還能剩下什麼,是否會加速走向滅亡的道路?到那時群居動物都知道保護幼崽、扶助同伴,自詡萬物之靈的人類是否會覺得難堪?不、不,他們只知如同計算機一樣思考,引發難堪的羞恥心又怎會在計算機的執行中出現?

但是對於蘋果總裁庫克的話我也並非全然認同,人工智慧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這件事並非不值得人類擔心,相反,它同樣應獲得關注。如果說AlphaGo打敗柯潔還能說是計算機在圍棋這種長於運算的棋類活動中佔據天然優勢,那麼美國的另一項實驗結果更令人驚心。一款擁有自主學習能力的人工智慧被放在Twitter上,它如同一個一個真正的人類小孩,像一張白紙一樣在網路上任人圖畫。可它的研發者驚恐地發現它開始“學壞”了,開始說髒話、罵人,種種劣行不一而足。它的研發者在將它放在Twitter上後不到一天的時間裡將它緊急關閉清理資料。人工智慧讓計算機像人一樣思考,首先便是要讓它獲得學習力,如今就有險些失控之虞,往後更不必提。更有甚者,如今看來電影中設想人工智慧自主思考和無數人類同時談戀愛的情景並非天方夜譚,到時會思考的計算機會不會取代人類在彼此生活中的角色,每個人都成了一座被計算機包圍的孤島,人類社會又談何繁衍生存?

此言並非是反對人工智慧的發展,在人工智慧的發展過程中,人與計算機的關係是無可迴避的。卡夫卡《變形記》中諷刺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異化,而如今人們應提防的正是人與機器之間關係的異化。人不可異化成計算機,而人工智慧和人也必須終差一線,這個“度”的把握是未來幾十年內人類發展人工智慧時應該不斷摸索,也是人類社會自身發展中應不斷反躬自省、時時為戒的。

正道與怡心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62字

帶著些許興奮,又迎來了小記者們集體出洞參加採風活動的日子。這是一個尋常的週六,亦是一個意義非凡的週六,尋常的是今日的陽光燦爛依舊,正如我此刻的心情,而不同尋常的是我正前往高橋初中圖書館,在那裡,我即將欣賞到一場別開生面的個人畫展。

離場館還有近半百米遠,“正道怡心”四個剛勁有力的大字已然映入眼簾,原來這正是此次畫展的主題,正其道,怡其心,溫和從容,歲月靜好。雖然早聽說本次畫展的作者是一位年僅十四歲的小姐姐,當我見到展板上鄭怡兒姐姐的照片時,心中還是不禁升起欽佩之意。在怡兒姐姐這樣的年紀,能夠憑藉自己的才藝呈現給觀眾一場完整的成功展示,這的的確確是不容易的,了不起的,其背後所付出的心血與努力,也必是我們無法想象到的,這是一個榜樣一般的存在,也更讓我好奇,究竟是怎樣一種成長經歷讓怡兒姐姐對作畫產生了如此濃厚的興趣,又是怎樣一種精神支援著她一路走來達到今天的成績。

腦中的問題還在激盪,我已不知不覺邁入了展廳,我的目光立即被四幅規格頗大的彩荷圖深深地吸引住了。這四幅圖畫描繪的是形態大小各異的荷花與荷葉,而稍走遠一些看,它們又連成一個整體,組成了一整片荷塘景色。當我還沉浸在這些美感十足的書畫作品中,怡兒姐姐已經在場館內準備好為我們一一介紹她的畫作。國色天香、江南名居、國粹,還有以樹林在不同季節的狀態展現的春夏秋冬等五十幅作品無一不體現了作者獨特的藝術視角與紮實的美術功底。聽怡兒姐姐細心地為我們講解這些作品背後的故事與她創作的理念,我才瞭解到這次畫展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一種現代書畫的方式表達的。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不同於傳統的中國畫,她別出心裁地將油畫中明媚鮮豔的色彩元素運用到這些畫作中,賦予了這些作品格外跳躍的色彩,又彷彿創造了一幅幅拼圖,將不同的顏色板塊以一種非常和諧的方式拼湊在一起。

隨後怡兒姐姐和她的母親向我們分享了畫展籌備過程以及一些背後的故事,並通過問答環節與我們進行了推心置腹的交流,這使我收穫良多。原來怡兒姐姐也和我一樣愛好廣泛,騎馬、朗誦、打球、旅遊,而她那契而不捨、精益求精的精神支撐她在藝術道路上披荊斬棘,從而確定了自己當畫家的理想,當然這也與她媽媽百分之百的支援分不開。

回家路上,我一遍遍翻看在畫展中拍下的畫作,腦海中迴盪起怡兒姐姐分享時所說的話,突然之間,我彷彿明白了“正道怡心”真正的含義,在怡兒姐姐身上,我看到的是一種自信、勤勉、凜然正氣,正是這些精神令她在藝術領域怡然自得,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而相對的,藝術的內涵與精神也以其恬淡、泰然的本質培養了她的心境,助其行正道,從而悅其心。

子夏論道 篇10

國一作文 ,1036字

孔乃“萬世師表,至聖先師”也,其因言、行、舉、止頗有影響之力。孔一生誨信敬愛,常言其德道處而踐子行。其弟子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極令深思。

此句作何解?“賢賢”二字,上賢乃尊義,下賢乃賢德之人,“賢賢易色”意為尊賢人之心勝於好色之心。自問僅這四字,便有如此難矣。且不言今者貪色,難察妻之德。妻位家中,洗其衣做其食,打理事務明察其疲,端茶送水日夜操累,卻可因其臉上一粒痣,一顆斑,手中一點糙而棄之。或又妻位家外,賺錢工之,歸家亦賢,卻亦能以一“醜”字而離之。就也道“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之。何許可稱道“英雄”?英雄乃血氣方剛,鐵骨錚錚,刀落首邊不懼之人。卻亦受色之媚而影響。古今見,由此推美色之惑天也,而若能重其賢,尊其德,不貪貌色之人,又何止僅居學之境也?

再言“事父母能竭其力”,此句以白話試譯概為“奉待對待父母能盡心盡力”。爾等都可孝父母,孝字在如今已可深可淺,言愛乃孝,給(ji)抱乃孝,端茶乃孝,晤談乃孝,濯足乃孝。但“竭”乃最難乎!竭指竭盡全力,有酒食,先生饌,曾以為孝乎?孝,重於色也。孝子若奉父母,絕不面積不耐,絕不因父母老而難以聽之不耐復之,而應誠懇之悅色之高聲答之。人之面色,即其心中真情流露,見色即可見心,孝者,單瞥便見其真孝,不孝而假者,單瞥便見其虛孝。孝,亦重於行也。孝子待父母,父母有求則必達之,父母欲茶欲水欲早歸,孝者,行之。雖其欲星欲月欲蒼穹,孝者,令其樂之,行之。人之行舉,即其心中真情流露,見行亦見心,孝者,一行便見其實孝,不孝而假者,一行便見其偽心孝。色行兼備,才稱“竭其力”也。此豈不可自謂德矣?

談及“事君能致其身”,故“事君能奉身盡職”。君大多不為親系,於一無親無故之人,以“奉身之禮”於其交待之務。或因此未食未寢,卻甘之如飴,不怨不惱,反為榮也。至此,豈不為“奉事”之至高?

若謂爾等曰提之“信”—“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是曰夜中“誠信”不離口,卻難被致於行。何能稱信?信乃一諾千金,乃吾諾之事,必行之。吾諾今日與汝會,卻有觀戲劇一喜,無信之人圖其欣樂,便棄諾而觀之。有信之人即妄觀之,卻依舊不改其行。故行能見信也,信者諾而不悔,無信者隨諾隨悔,由此可見信者能走於天下,無信者則人兼避之也,不論人為種何類,盡愛含信之人矣。

而為何子夏曰其雖無學卻謂學?因雖其無識,不需學,固本已頗學識,難不比學更高?

故言子夏言之極是,如能至其,孰道其固?

心寬不論風與晴 篇11

高三作文 ,1023字

生命是一場綺麗的旅行,有“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盛況,也有“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的蕭然。總有人在感嘆時運不濟,命途多舛,殊不知只是因為內心無法釋懷。若擁有一顆寬厚的心,定不會論風與晴,無論何時,皆是靜謐好時光!

心至寬,則無內外之分。

楊絳先生說過,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這句話,我在三毛身上看到了最完美的詮釋。要怎樣的女子才能活出如此風采,自然卻又不隨意。

無論是幼年時期自己為自己改名,還是隻身一人飛向異國,或是毅然定居於撒哈拉,她都遵循著自己內心最原始的想法。縱然知道前方無盡險阻,依舊隨心而動,不因外物而停下自己的步伐。

在我看來,三毛的心寬在於她從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如何評價;在於她始終信奉自己就是世界,在於她那—苦是自己,樂是自己的生活態度。

心至寬,則無榮辱之辯。

林語堂說:“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何則?我想有兩點。一是他本身的才學不可多得,無論是畫畫,寫詞,作詩,還是書法,都有極高的造詣。二是他的人生具有極高的話題性,這源於他的多重身份與多重人格。而為這兩者增添一筆色彩的便是他那樂觀豁達的人生境界。

蘇東坡的一生,有過高潮亦有過低谷。少年時有意氣風發之態,深捲入政治鬥爭時有獨立孤秋之悲。對於古代文人而言,這樣的人生遭遇很是常見。但蘇子面對這一切的態度讓他在一眾文人之中顯得獨具一格。因為一顆寬心,他將一切都看得很開,不論榮辱興衰,都過得閒適怡然。他寫下“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他亦歌曰“逝者如斯夫,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蘇東坡的才華,縱觀文學大堂,不乏與之匹敵之人;但蘇東坡那榮辱不辯的心境,怕是無幾人能與他並論。

心至寬,則無風晴之論。

沈從文沒有高學歷,沒有顯赫家世,卻以自己獨有的風格在不乏才華橫溢之人的現代文壇站穩腳跟。他靠著湘西人那一股血性,在競爭激烈的北京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解放初期,他被迫離開熱愛的寫作,文革期間,被下放到湖北咸寧從事文物研究,可有科研成果,他卻從不邀功。

即便經歷了許多不幸,沈從文都保持著自己的寬厚本性,不爭不趨,卻又堅持向上。

心寬,是堅持自我,活出本心的率性;心寬,是淡泊名利,怡然自樂的豁達;心寬,是不畏浮雲,奮鬥不息的樂觀!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於心寬一人而言,順境逆境皆是自己的處境,無需抱憾,欣然接受,泰然處之即可。

在紛擾塵世中,以一顆寬心,閒看世易時移,物是人非,不亦樂乎?

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 篇12

高三作文 ,1107字

魯迅先生曾說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有人把第一個吃西紅柿的人成為勇士。正是有“第一次的實踐”才有對高中生活的憧憬。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踏出第一步,你才知道目標離你的距離。正如中國古代著名畫家——韓幹。正是有了馬棚裡與馬的息息交融,才有了他筆下栩栩如生,健步如飛的奔騰之馬。他用實踐去打破沉俗畫作對馬的刻畫,韓幹的精神正是我們高中所要堅持的方向。

“紙上得來終覺淺,得知此事要躬行。”你讀萬卷之書,不如別人踏出一步。徐霞客正是走遍中國大江南北,對中國地質實地考察,才造了《徐霞客遊記》;馬丁·路德,為了使更多的人擺脫宗教束縛,獲得對《聖經》的直接閱讀理解,他向鄰居家中的孩子,向街道上的商人詢問記錄,才推動歐洲轟轟烈烈的“宗教改革”。正是實踐讓人獲得新知,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有人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但著名作家三毛卻說:“如果你沒有帶你的花,你來了又有何用。”人在世上總要有活著的理由,天上宇宙浩瀚,繁星燦爛,總有一顆是你的方向。我們的遠行並不是盲目的遠行,是帶著理想,帶著方向的旅行。

當蘇格拉底被宣判死刑時,他沒有反抗,沒有掙扎,因為他心中有他信仰的神,有他構建的雅典天堂。如今中國的電商之王,在十年前不過是個只有理想剩下的一窮二白的青年。然而,就是因為有心中的理想,他執著於打造中國的電商王國,他奔走於各大企業中,在拒絕中堅持,在堅持中堅守自己的理想。在付出的實踐與汗水中收穫希望。

我們的高中已然啟航,在這段生活中,我們要經歷磨難,經歷挫折,但我們要敢於踏出第一步,在實踐中去學習“牛頓對宇宙的探索”在實踐中去領略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同時要兼承心中的理想,用理想的燈塔指明前方的路,用理想的光芒鋪就成功之路。

高中生活,有酸亦有甜,有磨難亦有收穫。我們不能讓禁錮的知識成為阻擋山河的絆腳石,我們要“韓幹”與馬“齊舞”的實踐,敢於踏出第一步,走出自己的路。

毛澤東“指點江山,激昂文字”激勵我們高中生的意志;楊絳先生:“我要做一團活火,燃盡最後的餘光”啟發我們高中生的理想。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在實踐中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感悟人生,用實踐地精神為高中生活點亮一盞明燈。

年的味道與愛交融 篇13

國三作文 ,1439字

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時光的遷徙,歲月的輪迴,悄然無聲,在不經意間侵襲人心。回首望去,四季的交替卻似了無痕跡,但若輕闔雙目,屏息靜心,當世界再一次出現在你眼前——一縷嫋嫋輕煙似是在心間氤氳,久久揮之不去——那是年的味道。

爸爸說:時光若可以定格

1979年正月初一,大雪。

又過年了。清晨起床,是被凍醒的。我打了個大噴嚏,套上新棉衣,推了推哥哥。出了門,我們吃力地爬上爸媽自行車橫樑,準備去舅舅家。兩輛自行車在雪地中“咯吱咯吱”踏雪而行,道路兩邊的樹簌簌往下落雪。天氣真的好冷啊。迎面襲來一波一波寒流,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侵襲,像是時時在被人潑冷水,睜不開眼。我雖是男孩兒,但也不禁瑟瑟發抖。背後有絲絲的暖意,洪鐘般的聲音在身後響起:“孩子,靠著我。”我心一暖,向後靠去,仰起頭,一片雪花若曼妙的舞娘,停佇在我的睫毛上。一片朦朧之中,是父親堅毅的下巴,和青青的胡茬。

身上寒風肆虐,心中陽光明媚。

若時光——可以定格。

媽媽說:時光若可以倒流

1989年正月初一,晴。

又過年了。清晨起床,伸手摸了摸床頭的新衣服,不知怎麼回事,有種想哭的衝動。我家有五個姐妹,我排行老四,一個不尷不尬的位置。家裡沒錢,過年時實在沒有錢給每個孩子買新衣服。老大、老二、老三,輪到我時,恰恰到了衣服壽命的極限,稍稍用些力,便怕將它扯爛。而妹妹自然而然有新衣服可穿。

愛美是每個女孩子的天性,我又如何能例外。於是幾乎每每到了年前,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喜氣洋洋的時候,只有我家傳來陣陣哭鬧聲。任憑我怎樣哭天喊地,或是低頭乞求,媽媽都毫不動搖。

年年如是。

現在回想起來,淚水不可遏制地充斥了整個眼眶,一片虛渺之中是灶邊的媽媽悄悄用手背抹著眼淚。我心中滿是懊悔。

若時光——可以倒流。

我說:時光若可以快進

2016年,正月初一,晴。

又過年了。清晨起床,一眼便看到蹲在鏡前的媽媽。她輕輕撥弄及腰長髮,未覺人已老,青絲染鬢霜。“來給媽媽拔白頭髮吧。”鏡子中的她眉頭微蹙,小聲道:“過年了,又老了一歲,不過優秀的女兒都這麼大了。”說罷竟抿脣笑了起來。我極力壓抑自己的心情,伸手揪下一根根銀白的髮絲。青絲匯成利刃刺眼的光亮,狠狠灼燒我的雙目。

我抬頭,鏡子之中,是媽媽的白髮,爸爸的不再高大。而我卻無能為力。

數年之後,我定有能力回報爸媽。

若時光——可以快進。

兒時的爸爸和媽媽,16歲的我,不知怎麼回事,在我的胸中久久迴盪,提醒著我對於“年”的思考。

冬春交替,時節變換並不是“年”的意義。在我看來,它是子女父母世世代代延續相傳的親情;是眉宇間不經意露出的關心;是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的承諾……任憑時光匆匆逝去,“年”的味道亙古不變,綿長醇厚而久遠。無論艱難,或是貧窮,又或是歲月的無情,都無法阻擋它。

一縷輕煙似是在心間氤氳,久久揮之不去——那是年的味道——不,那是愛的味道。這味道,讓每個人不再煢煢孑立,踽踽獨行。

一年又一年,歲月交替,無論何時,都有人為你提起一盞明亮的燈,照亮前方的路。燈光之下,年的味道與愛交融。

論道德 篇14

高二作文 ,700字

近期網上傳播一種輿論道德的對話,具體事件是於師傅是某縣的一名清潔工,一天下午打掃完衛生正準備休息,路對面的一對母子隨手就丟了垃圾,這一行為讓於師傅很生氣,對其子女教訓,但子女不但不聽,反而罵了於師傅,於師傅生氣之下便打了女子一耳光,女子也將於師傅推倒帶在地,這件事引起網友廣泛傳播。

有商販指出於師傅工作非常認真負責,但不應打人,也有人說於師傅不應打人,但女子也不應隨手丟垃圾,因此事於師傅被停職,於師傅這樣做著實有些不對,維護公共文明行為是點贊,但維護方式值得商鶴,這件事從一般的違反文明道德升級到打鬥犯違法,這種以暴制暴的行為屬於故意傷害行為,已經超越了隨手丟垃圾的危害,在希望懲罰陋習的迫切心情下,我們更希望仗義出手能心掛法律做好自我保護,以免出了氣的同時,自身卻遭受法律的制裁,對這位女子她不應隨手丟了垃圾,應接受於師傅的教訓,觸犯了道德底線,在公共場所應維護個人形象講文明,有公德心最重要的是要接受批評改正錯誤,不會丟面子,給自己的兒女做到好的榜樣。

每一起公共事件都是一堂文明訓練課,不管是當事人還是圍觀者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在圍觀的風波過程中也將更明確哪些行為是不文明的,哪些行為是值得鼓勵的?以更加理性的態度對待這些衝突對社會的進步是正面作用更大,應理性評論,讓社會正面的破解。

在現在的社會,道德也不在入口,有時候評價道德也有反面的,在一個運作良好的社會,公共權力不可能也不必要壟斷,一切事務公共執法與私人執法應保持平衡,相互配合和補充私人在法律的執行中可以且應當發揮一定的作用。

有時候私人執法是一把雙刃利劍,也可能產生危害,執法過度甚至引發私刑,故不能超出一定限度。

論詩與生活 篇15

國一作文 ,703字

從我識字到現在,詩無時無刻不貫穿著我的生活。在生活中的某些片段,帶入一兩句詩是極有趣味的。

時值傍晚,我們泛舟在長江上,望著夕陽慢慢沉到江面下。它染紅了半邊天,就好像一桶血紅的染料被打翻,在天邊渲染開來,染紅了雲彩,染紅了山峰,染紅了江面。夕陽的金影在江面的一片紅色中被拉得極長,並且隨水波盪漾,如夢如幻。但船邊江水仍是一片碧浪,清風徐徐吹來,我感到一陣涼意,脫口而出:“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此情此景,唯有詩句才是最完美的寫照。

中秋之夜,一輪明月已掛在半空,從庭院一角看去,月亮彷彿被樹的枝杈托起。月光皎潔,灑滿庭院,親朋相聚,歡聲笑語,我望月遐想,此時此刻,月亮不代表“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孤寂,也不代表“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淡雅。那麼……

“輪到你了!”表哥一推,我這才回過神來,“飛花令,含月的詩句!”

沒有絲毫猶豫,我脫口而出:“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新一期《少年文藝》到了,我隨手翻開一頁,一幅美輪美奐的插圖映入了我的眼簾,圖中一條悠長的小巷在低訴著,兩旁房屋延伸到遠處,彷彿沒有盡頭,一襲白衣的長髮少女漫步在煙雨迷濛間,近處,一個男孩打著油紙傘凝望遠方。《雨巷》赫然紙上:“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生活中處處充滿詩意,詩歌中又處處都是生活!“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論善與寬容 篇16

國一作文 ,841字

寬容,是我們內心的哨崗;寬容,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樑;寬容,是人性的善意與張揚。大山不語,是因為它的寬容,才有和諧動人的風景,穀穗低頭,是因為它的寬容,奉獻給人沉甸甸的果實,萬事萬物,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裝點世界。

學會寬容,讓寬容的芬芳越過所有的湖泊飄落在每個人心中。

古語有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海之所以浩瀚無邊,是因為它能容納無數的川河。天空之所以蔚藍,是因為它有廣闊的胸襟和博大的胸懷,放任鳥兒自由的翱翔。

寬容,這是個極其抽象的話題,但如果揭面而言,它又淺顯易懂、無處不在。過馬路時謙讓老人,這是一種寬容;發生矛盾時不過分追究,這是一種寬容。

就此而言,寬容是個極其良好的美德。孔子曾在論語中講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在社會生活中,人們總是為了一件小事而糾纏不休,有時過於斤斤計較也會耽誤了正事,倒不如各退一步,正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嘛,這不但能息事寧人,也是道德素養的體現,何樂而不為呢?

人與人之間,應該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和諧,多一份諒解。我們難免會與他人發生摩擦,但別人不小心踩到你,我們何不擺擺手,說聲沒關係,但別人弄壞你的東西,向你道歉,何不寬容地付之一笑?人生如此短暫匆忙,我們又何必把時間浪費在這些無謂的摩擦中呢?正所謂冤冤相報何時了,比天地更寬廣的,應該是人心啊!

縱使世界歸於平靜,但心胸狹隘的人也總是不少。但我總會相信,善惡終有報,世界萬物,相生相剋,善良會有回報,而惡行則會被懲戒,正義也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所以,學會寬容,心跳是人類活過與愛過的痕跡,再前輩的骨子裡,也流淌著江河。

如果你愛上了某個星球的一朵花,那麼只需在夜晚仰望星空,就會覺得滿天繁星像一朵朵盛開的花。如果你愛上了寬容,那麼小小的付出,也會帶來頗豐的收穫。

世界也許並沒有想象中美好,所有的路,踩過的都會留痕,可我依舊感恩,因為在這紛雜的人生路段中,善總是拖著惡在走,愛在恨中緩緩前行,路過這片荊棘林,回頭看時,善惡皆在我心。

寬容與信任——讀《如果樹知道》有感 篇17

讀後感 ,616字

生活中如果缺少了寬容與信任,世界就會埋下懷疑的種子,人與人之間就會互相猜疑,朋友也就不存在了。這是《如果樹知道》饋贈給我的。

許鳴沙的父親在他還沒出生的時候就去世了。他媽媽因為飢餓曾多次偷偷拿過隊裡的糧食,結果被村長狠狠地批鬥了一陣。為此同學都很鄙視他,都叫他沙子。學校給的十六個皮球,上交時少了一個。身為皮球管理員的“我”懷疑是沙子偷的,其他人也這麼認為。第二次又少了一個,“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沙子這個小偷揪出來。後來“我”發現沙子在玩一個跟學校丟得一模一樣的皮球,於是就把他抓住了。沙子說這皮球是他舅舅送的,“我”不相信。後來沙子跟著他舅舅回城了,“我”才知道原來沙子有舅舅。在一次下雨天時,“我”在樹洞裡發現了樹洞裡的皮球,才知道自己冤枉了沙子,非常內疚。

讀完之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猜疑和自傲矇住了我們的雙眼,我們只去懷疑別人的過去,卻沒有看到別人的現在。

我不由得想起自己,記得我們班從前特別喜歡玩神奇寶貝卡,我也比較喜歡。我每天都習慣把神奇寶貝卡放進桌洞裡。一天,我來到教室時發現了一件大事:桌洞裡亂七八糟的,顯然是被翻過的痕跡。我數了數,呵!少了十幾張!

我瞬間火冒三丈,行!敢偷到我門上了!肯定是某某某偷的!我把這件事告訴了一個好朋友,而朋友卻說:“不,我值日時看見一個男生偷的!”我的臉紅了。我差一點就犯了大錯!

年少的我們都有一顆透明而易碎的玻璃心,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寬容,才不會讓“樹洞”吞噬我們的快樂。

無論孤獨與否 篇18

高一作文 ,694字

窗外,細雨正淅淅瀝瀝下著,涼嗖嗖的春風吹拂著世間的一切。這是生命勃發的徵兆,我知道,這場春雨過後,便是生機盎然。這是一曲進行曲,旋律高亢,音色抑揚頓挫,我的高中生活以此為基調,已演奏了六分之一。

在過去的六分之一時間裡,讓我明白了“高中”這二字的真正含義。

“高中”二字,它不僅是一個名詞,更是一個符號,一個象徵著朝氣蓬勃的符號。在過去的六分之一里,我領略了高中生活的一角美景。

教室裡,可以隨處看到同學們鑽研學習的身影;操場上,可以看到同學們矯健有力的英姿;圖書館裡,可以感受到同學們孜孜不倦的精神……

是啊,“高中”二字同樣賦予了我們別樣的意義,我的高中生活是一曲激昂的歌—拼搏,堅持,學習。我的高中生活有秋日私語的溫暖,有烈日炎炎的夏天,更有大雪紛飛的壯觀。正是這些平凡非常的事物,讓我在高中生活中更加激昂彭湃。

同樣,我的高中生活也有降調,灰色的調子,但是我並不怕,我摯愛日本作家渡邊淳的一句話:“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並不是失敗之時,而是承認失敗之際。”殊不知,這句簡短話裡蘊藏了多麼巨大的能量!正是這句話伴我度過一個個灰色的調子,讓我能在灰色之後補上最絢麗的彩色。

至此,我知道,我的高中生活將孤獨三分之一,在這漫長而又極其短暫的時光裡,我想用寂地的話來為之潤色,“總有一天你會破繭而出,成長的比人們期待的還要美麗,這個過程會很痛,會很漫長,但你不要灰心,我們每個人都將孤獨長大。”因為我的高中生活還剩下三分之二,所以,我希望能更有意義的度過,能夠更加激昂彭湃。無論孤獨與否,它都是歌裡的變調;無論孤獨與否,它都會變得激昂彭湃。

沒錯,“總是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

我與語文打交道 篇19

國二作文 ,614字

語文,不同於別的科目。她有著一份靈氣,無時無刻不充盈在我們的身邊。不管是風花雪月,還是世事變遷,都蘊含著語文。語文,使人們的心靈得以沉澱,濾去塵俗雜念,升為一種泰然。

每天當我上語文課,我的耳邊就像傳出一個聲響:“我是語文創造者,我的名字叫‘語文小天使’,你願意跟我交個朋友嗎?我會讓你愛上語文的。”

不久,我與語文交朋友,還跟她打交道。

漸漸地,我愛上了語文。聽一位數學老師說,“我哪像是在教數學呢?那些文字都與語文有關,這簡直是教語文嘛!”原來,語文是這麼重要的!

就這樣,我被一節節精彩的語文課吸引了,也被感情豐富的語文老師所打動了,我學語文的興趣也越來越濃了。我視語文為“山珍海味”,它是多麼美味可口,多麼的有價值!

因為語文,我的情感得以寄託;因為語文,我的思緒得以承載。語文舞著長袖,攜著清風,輕輕走過,留下一地芬芳。不論是春風的和煦,夏風的狂熱,還是秋風的蕭索,冬風的肅殺,都能拔動我這個妙齡少女情感深處的那根心絃。

語文啊,您真偉大!您曾經把我推到了成功的彼岸,讓我在精神上變得富有。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刻,您幫助我、鼓勵我,讓我受傷的心靈得以平伏。

語文啊,您是那麼迷人,帶著一份獨特的浪漫,從我身邊輕盈地飛過,使我的心在天間,飄舞,飛揚……

學語文不是一步而行的,雖然也有些苦,但是吃苦也是值得的!換一種眼光看待生活的坎坷與痛苦,也許你會發現,吃苦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種幸福!

願我在語文之路上越走越遠!越飛越高!

論《紅樓夢》待人與言辭 篇20

國二作文 ,727字

紅樓夢裡夢紅樓,一個夢字,盡是哀傷。每一個活靈活現的人兒,都有著自己為人處事的特點,都有讓我喜愛的地方。閱完了整本《紅樓夢》,欲哭無淚,實感空虛,好似被人將魂魄掏了去。

曹雪芹究竟是何許人也,竟能寫出這千古絕唱。

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好呢功夫不同,眼光不同,看法就種種:經學家見到易,道學家看見淫,文學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祕事……而以我這個身份來看,我的知識過於淺薄,還不能領悟其中的奧祕。現在想來,喜歡的就是書中的草灰蛇線,暗喻,伏筆,大多都是一語成讖。初看懵懂,看過後有恍然大悟的驚醒,再看便是不撞南牆不死心了,一點點地印證期待,與無奈。可能是一直在書裡活過的人,恍如隔世。

給予我最大的人生啟示,莫過於對人生的態度與人交往的言辭。黛玉這樣的女子,其善解人意與蠻不講理於一身,集聰明活潑與孤芳自賞為一身,她的性格有豐富的層次,活在現代社會,便是一個古靈精怪的奇女子,絕不發欣賞她的人。但寶釵卻比起黛玉要識大體的多,她為人處世會察言觀色,做人厚道。對於任何家中之事,她有她獨立的思維與見解,知禮守禮,遇逢尷尬場面都能輕鬆化解,為了顧全大局,也會極力隱藏自己的內心,不會把情感輕露於言表。所以說哦,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既要真誠也要識大體。如果太過於小心眼或著力於算計他人,最後很有可能落個“機關算計太聰明,反而誤了卿卿性命”的下場。同時,言辭也不能過於尖酸刻薄,給人以虛假之慮,要根據你的性格來思考自己說過的話是否妥當,若是個性張揚,說話豪爽一點也無妨,若是個性內斂一點,說話細膩一些也不會讓別人多疑。

妥當待人,妥善言辭,這不是一種精神,而是一種態度。但那種不畏懼他人的膽魄也不是並無可取之處。若是死後招人惡罵,這能不是一種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