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猴記相關作文20篇

觀猴記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608字

我和媽媽還有表姐去觀猴子,這種猴子可不是動物園裡的猴子,而是張家界森林公園的野生獼猴,我們順著金鞭溪逆流而上,就來到了觀猴的最佳地點。

這裡的猴子可真多呀!老老少少,大大小小有幾十只。

這裡的猴子可真有趣呀!只見四五隻猴子敏捷地爬上了一棵大樹,然後“撲通撲通”接二連三的跳進了水裡,它們在幹什麼呢?哦,它們練習跳水呢!原來那棵大樹是它們的跳水臺,有意思的是兩隻一大一小的猴子在一個樹枝上玩耍,大的想把小猴從樹上搖掉下去,可小猴子用四肢緊緊地抱住樹幹,小猴子的身體隨著樹幹的搖晃一點一點往下垂,眼看著快要堅持不住了,大猴子還在繼續搖動樹幹,撲通一聲,小猴子掉進了水裡,大猴子驕傲的坐在樹枝上,斜著眼睛看那隻掉下去的小猴,那神情得意極了。最有趣的是兩隻小猴在啃東西,一隻小猴大口大口的啃著黃桃,一個遊客拿著玉米在向他招手,小猴子也立即向遊客招招手,意思好像是讓扔過去,另一隻猴子正在津津有味的啃著食物,我仔細一看,啊?原來是一隻爛拖鞋。

忽然一聲巨響,我和表姐嚇了一跳,回頭一看,原來媽媽一腳踏空一屁股坐在了水裡,褲子全溼了,我和表姐哈哈大笑,就在我們笑著的時候,兩隻母猴從山裡走了出來,各帶了一隻小猴,第一隻小猴趴在了媽媽背上,第二隻小猴緊抓著媽媽的肚皮,它們大搖大擺的從我們面前走過。

媽媽說:“如果沒有張家界這麼好的生態環境的話我們今天就看不到這有趣的一幕了”。

暑假生活觀海記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4字

今年暑假來臨,媽媽正愁著不知帶我去哪裡玩?我突然想起有本書上說:“山是雄壯的,海是秀麗壯觀,美麗湛藍的。”我們領略過山的雄壯,卻不曾見過海的壯觀,更不要說了解它的秀麗了。我們帶著對海的好奇和嚮往,一家人終於來到了沙扒灣“觀”海(其實是去玩)。

當我第一次看到海時,它比我想象中的不知要大多少倍!藍色的海水捲起朵朵浪花,浪花拍打著岸邊的岩石。海浪“隆隆”地敲響了鑼鼓,彷彿要震撼每個人的心靈。海闊天空,白雲朵朵,海燕掠浪而過。眼前的一切頗為壯觀。

從遠處極目眺望,天連水,水連天,天水交接的地方,一般快艇緩緩駛過來。遠處,一陣海風吹過來,出現了一道道銀鏈,像奔騰的駿馬,又像勇猛的雄獅,飛快地衝上沙灘,直衝向我們來……海水嗆得我直咳嗽,可我顧不得海水的嗆咳,也不顧得海水打溼我的褲子,在海邊邊笑邊跑著。我笑著跑著,我真想投入大海的懷抱中與它一起共舞。忽然,又一個巨浪打來,把我打得全身溼透,我緊閉雙眼,口中的海水不斷“衝湧“出來,逗得家人哈哈大笑。

傍晚時分,蒼茫的大海有些迷濛,那蔚藍的天空中飄著幾縷微雲,猶如一位害羞的姑娘用輕紗遮住了臉,一灣灣盈盈的海水,猶如一面大鏡子。

這時,讓我想起了一首歌:“在鬆軟軟的海灘上,在金黃的沙子上,一位小男孩,光著腳……”。那這個小男孩不正是我嗎?

大海啊,我愛你的壯觀,更愛你的秀麗。這次暑假觀海記將在我的腦海中留下金色的回憶!

螞蟻觀察記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482字

在我們生活、學習中,經常會遇到螞蟻,在我腦海裡印象深刻的是觀察它們的生活習性。

一天,我在牆角里發現了一個螞蟻窩那裡陸續的有螞蟻爬出來,一隻螞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它揮動著手中的旗子,似乎是它們的“指揮員”,今天陽光燦爛,螞蟻們不停的尋食,它們建起了屋子,我嘗試擋住螞蟻的去路,機靈的螞蟻選擇了另外一條路,它們的分工明確,二十隻螞蟻在尋找著食物,利用“傳遞員”彙報資訊,轉眼間,螞蟻們收穫了一大推“食材”,接著召喚來許多同伴做搬運工,它們秩序井然。突然一陣微風吹過,天空驟然陰了下來,“站崗員”似乎發現了不對勁吹響了下雨的號角,“速速撤離”傳遞員把訊息散播在蟻群中,螞蟻們重灌上陣,似乎忘記了剛剛的疲倦,原來牆角的家只是一個“休息中轉站”,一群勤奮的螞蟻將比自身大好幾倍的食物托起迅速撤離,螞蟻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力氣呢?到底是什麼讓它們有如此源源不斷的力氣?我百思不得其解。

一群小螞蟻正在迎接這滿載而歸的“英雄”,這些似乎是它們的孩子,它們在洞裡歡聚分享晚餐,靜靜的,靜靜的,我陶醉在這螞蟻世界中。

通過觀察觀察,我從中體會到我們應該學習螞蟻勤奮,團結一致的精神。

綠豆觀察記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539字

星期五下午語文課,老師佈置了一個作業:泡綠豆觀察記,我很奇怪,為什麼是綠豆呢?

回到家裡後,我問奶奶有沒有綠豆,奶奶說:“沒有了,你邀綠豆乾什麼?”我說:“這是作業,老師說要泡綠豆觀察。”奶奶說:“明天我買回來給你。”

第二天,綠豆買回來了,我趕快拿了一點出來,大約有二十顆,然後放到了被子裡面泡,看有什麼發現。

第三天,我看到泡的綠豆有部分的外皮已經掉出來,我專心的每顆都看一看。又過了幾個小時,我發現大部分的綠豆的皮都已經掉開了,而且有幾顆長出了一點芽。

第四天,我再觀察我杯子裡的綠豆,發現綠豆有一半以上都發芽了,真是一天比一天多。我再王杯底看,發現昨天發芽的那幾顆又不同了,有點長出葉子的樣子,而其他的綠豆卻看不出來。

到了第五天,我看到杯中的綠豆都發芽了,有好幾顆真真正正的長出了葉子,非常好看。這是我看到另外一個杯中的綠豆卻一直都沒有發芽,於是我去問爸爸:“爸爸,為什麼我這杯綠豆一直都沒有發芽呢?,而且還有一股臭味呢?”爸爸就問我:“你是用什麼水泡的?”我說:“開始用熱水,後來用冷水。”爸爸說:“用熱水是不行的,會吧綠豆泡熟,不能發芽,還會變爛變臭。”我聽完終於明白了是什麼原因。

經過這幾天對泡綠豆的觀察,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也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方法正確才行。

觀《好記者講好故事》有感 篇5

觀後感 ,529字

今天,我們全家人坐在電視前一起觀看《好記者講好故事》。

這裡的每位記者講的都非常出色,十分感人。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位記者欒子洲叔叔講述的《老人與海》的故事。

這個故事講的是欒子洲叔叔在海南採訪的一位老船長,這位船長在知道記者的身份後送給了他一個禮物:一本更錄薄。更錄薄是影印的,叔叔卻拿它當寶貝,它非常重要,因為是老船長蘇承芬老爺爺祖傳的航海記錄薄,上面記錄著南海上很多實用的知識,早期人們出海的重要航海地圖,還記錄著南海周邊島嶼的位置,證明南海島嶼是我們國家的領土重要證據。最後主持人邀請了蘇老爺爺來到現場,蘇老爺爺拿著一個羅盤和真正的更錄薄,講述以前更錄薄怎樣使用,現場老爺爺還講述了以前航海的時候途經每個島嶼都會在島嶼上面立個木牌“中國領土”,下次過來沒有的話重新立,並且記錄下途經島嶼的名稱。

蘇老爺爺一個普普通通的老漁民,他的先輩們很早以前就知道南海三沙周邊島嶼是我們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沙屬於中國的歷史!我們國家的領土神聖絕不可侵犯。

爸爸的話:李偉奇今天看到了許多像蘇老爺爺、邊防戰士……這樣許許多多的愛國人士,他們不怕犧牲,不怕困難,無私奉獻,給了他深深的感觸。也體會到現在的幸福來之不易。培養孩子的愛國情懷,明白了要有一個真誠的心!

螞蟻觀察記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531字

在生活中,有許多趣事,只要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中的奧祕,說起來,有次觀察螞蟻的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次,我和媽媽一起去外婆家,到了目的地,疼愛我的外婆給了我一塊餅乾,我嫌屋子太悶,便走到院子裡吃,還不時會掉些餅乾渣,我低下來頭,發現了若隱若現的小螞蟻,我有些好奇地彎腰蹲在地看了看,我發現小螞蟻的身體有三節,第一節是它的頭部,第二節是它的腹部,第三節是它的尾部,有8條健壯的腿,頭頂上還有兩根觸角。這觸角是用來幹嘛的呢?我感到有些奇怪,於是,我繼續跟著螞蟻,這隻螞蟻原來是想搬運我剛才吃的餅乾渣,只見它用它那剛勁有力的肢體抬起餅乾渣,它看起來有些吃力,我就在一旁喊道:“小螞蟻,加油!加油!”我目不轉睛地盯著它的一舉一動,它突然把餅乾渣放了下來,我有些沮上,我心想:原來它是要放了,真是太可惜了。我繼續觀察小螞蟻,我發現它在和另一隻小螞蟻相互碰碰觸角,我明白了它們是用來交談的方式,原來小螞蟻的世界有這麼多神奇的地方,我又想:他們在說什麼呢?我決心深入螞蟻的世界,過了一會,竟然看見一隻只小螞蟻排著隊像條黑色的長龍似的湧向了那些掉落的餅乾渣,然後,把它們一塊一塊搬回洞裡,它們真是團結的小精靈。

今天的觀察,我不僅增長了課外知識,更明白了團結一心的道理。

綠豆觀察記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391字

10月3日早上,想起老師佈置了一項作業—觀察泡綠豆。事不宜遲,我抓了一把綠豆,放到水裡。過了5小時後,綠豆似乎不滿自己的綠衣裳了,皺著眉頭。我拿出放大鏡,發現綠豆個個探出了小頭,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第二天,豆子脫了綠衣,但似乎又捨不得,只脫了一半。脫掉的那一半露出了微黃的身體,“小頭”長了足有1。2釐米呢!上面還有微紅色,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又像一條小蛇在不停地吐著舌頭,真是既奇怪又可愛。

第三天,綠豆寶寶們長出的“小頭”越來越高了,還變粗了,頭上的紅點越來越長。我又拿出放大鏡看,發現長得較好的綠豆頂上都有一點綠色。

第四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去看小綠豆,發現它們本來的“頭”朝下了,並長出了小根,直直地立在那裡,頂上還長出了葉子,看起來真霸氣!我拿出尺子量了量,豆芽足足有4釐米高,真厲害!

這次觀察綠豆,讓我收穫不少,真有趣。希望之後的幾天,我的綠豆會長得更好!

絲瓜觀察記 篇8

國小三年級作文 ,309字

今天,我和媽媽聊到了絲瓜,我突然有了極大的興趣。於是,我撐著一把大花傘,去外公的菜地裡觀察絲瓜。

絲瓜的藤蔓是淡綠色的,有的細細的,長長的;有的粗粗的,短短的;還有的彎彎的,跟彈簧似的。它的葉子大大的,但又不是很大的那種。有的葉子支撐不住這猛烈的陽光,已經變成枯黃色的了,可憐兮兮的。我一捏它,就會發出“沙沙沙”的聲音。絲瓜的花可美了,一朵朵都露出金燦燦的笑容,好像在歡迎我的到來。它的花有五片花瓣,我一聞,有著淡淡的花香。絲瓜還沒成熟的時候,全身都長著毛,好像毛孩似的,綠綠的,胖胖的,但成熟後,便換上了一身白色又帶條紋的衣裳,變得瘦瘦的,長長的,可漂亮了!

通過這次的觀察,我意識到大自然還有許多奧祕等著我去發現。

螞蟻觀察記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468字

在我家樓下的臺階旁,有一條又細又小的縫。經過好幾次觀察,我才知道,那原來是個螞蟻窩。

太陽火辣辣地照耀著大地,在涼快的房簷下,我把一大塊可口的肉鬆放在螞蟻窩旁,拿著放大鏡,蹲在旁邊等候螞蟻的出現。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終於有一隻螞蟻探頭探腦地出來了,它看見了肉鬆,小心翼翼地靠了過去,嗅了嗅,摸了摸,就開始推肉鬆。它那小小的嘴在不停地動,好像在說:“嘿喲,嘿喲。”過了一會兒,它見搬不動,就跑回窩裡。我想:哈哈,大傻瓜,搬不動,就跑了。這下,美味的食物沒有了!可是接下來,我瞪圓了眼睛,“喲,那是什麼呀?”一隻只螞蟻從洞裡爬出來,像一團團烏雲交叉在一起。

“原……原來它不是大傻瓜,它去搬了一群救兵過來幫忙了。”我自言自語道。一隻大螞蟻一抬腿,一大堆小螞蟻就蜂擁而上。它們有的把肉鬆分成一小塊一小塊,有的在當搬運工。搬肉鬆的幹得最起勁,它們圍成一個大大的圓,站在左方、右方、後方來推,站在前方的往前面拉。

幹了好一陣子,它們總算把一個巨大的肉鬆搬了回去。

別看螞蟻個頭小,卻有一個團結友愛的大家庭,果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觀荷記 篇10

高一作文 ,944字

世間芳草數不勝數,千姿百態,各具靈性。世人贊梅傲骨不折,頌竹高風亮節,但更為我鐘意的另有其物。由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為此執筆,或吟,或誦,或描,或繪,每一筆都無不蘊含著作者的情感點滴。於是,中國文學史上有她濃墨重彩的一筆,處處都能找尋她清麗的身影。

提筆的瞬間,便不知不覺回到了佛山三水荷花世界。帶著“若脫籠之鵠”的心情,我們在大自然中尋找樂趣。一陣幽香調皮地鑽入我的鼻子,絲絲潤潤,夾雜著淡淡的薄荷香味。恍惚間,我竟化身李清照,盪舟於那荷花叢中,藉著少許的酒勁划船回家,吟詩作樂,悠閒自得。遠遠望去,九寶蓮廊是條沒有盡頭的長廊,灰瓦黑柱,亭頂四角翹起,有高有低,有直有曲,它們屹立於池水之上,儼然成為了滿池荷花的“守護者”。荷花只露出一點小尖尖,像嬰兒的乳牙,圓潤細嫩。是我近視的緣故,其餘朦朧一片,似有一面輕紗相隔,迷離得看不分明。

漫步著,竟已穿梭於九寶蓮廊中。這時,一切都清晰可見。現在雖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時節,也似乎錯過了“風過荷舉,蓮障千重”的最佳時機,但年輕的怒放,衰老的枯萎,有盛有衰,卻給人更真實的感受。這才得以窺見生命的痕跡,探求生命的脈絡。誰說驚豔必定濃妝豔抹,眼前這一池荷花就足以令人驚豔:一個個翩翩女子,素顏白淨,及肩長的秀髮挽髻,果真是娟然如拭,芙蓉出水。再看那身巧奪天工的粉墨色旗袍,襯得她們天生麗質,冰肌玉骨。真是美若天仙,氣質非凡,毫無沾染一絲雜質。她們這會兒微微細語,粉嫩的臉蛋泛著紅暈;那會兒又撐起繡著蓮蓬花樣的翠綠色油紙傘,從容優雅地漫步,輕盈的身姿讓人害怕她們下一秒就要飛向雲端。難怪周敦頤在《愛蓮說》中盛讚:“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再四處觀望遊客,他們顯然被這群不食人間煙火的女子所深深吸引,他們驚異於她們的一塵不染,迷戀於她們的高貴脫俗。這才是生命,最最本真,最最純粹的生命。能在一池淤泥中不蔓不枝,潔身自好的生命,難道不值得眾人敬佩嗎?她們固然沒有人類高等,但始終保留著某些人類已經丟失的本質。生命,不本該就是這樣乾淨,美好的嗎?

朋友,與我一道吧。去幽靜的九寶蓮廊那兒,洗淨身上的塵埃,毫無保留地把自己交給一池荷花。細嗅花香,輕撫花瓣,看她們素雅奪目,聽她們喃喃細語。也許在某個瞬間,你會找回從前那個,和她們一樣美麗的自己。

我的觀鳥記錄 篇11

國三作文 ,2351字

1、發現鳥兒

今年3月8日,媽媽發現我家主臥室廁所的窗臺上有一個鳥窩,裡面有4個小鳥蛋,顏色跟雞蛋差不多,光滑沒有斑點,比大人的大拇指略大一點兒。

鳥窩全都是用細小的樹枝做成的,沒有樹葉,沒有羽毛,也沒有草,看起來亂糟糟的,好像也不怎麼暖和。

第二天,我們發現有一隻鳥兒在窩裡孵蛋,它的毛是灰灰的,脖子上好像戴了一條鑲了珍珠的圍巾,看起來特別漂亮。媽媽一再警告我,要我輕輕的去觀察,但是不能去動鳥蛋和鳥窩,因為小鳥如果感覺到危險,就會棄窩而逃,再也不會回來。

2、鳥兒的名字、樣子和特點

我們在網上輸入“脖子帶花紋的鳥”,然後就有很多種鳥的資料出來了,我們對比圖片,終於查到,這種鳥兒的名字叫:珠頸斑鳩。網上說:它又名鴣雕、鴣鳥、中斑、花斑鳩、花脖斑鳩、珍珠鳩、斑頸鳩、珠頸鴿、斑甲,是中國東部和南部最為常見的野生鴿形目鳥類,俗稱“野鴿子”。頭為鴿灰色,上體大都褐色,下體粉紅色,後頸有,寬闊的黑色,其上滿布以白色細小斑點形成的領斑,像珍珠圍脖,在淡粉紅色的頸部極為醒目,它也由此得名。嘴是暗褐色的,腳是紅色我家裡的斑鳩就是這個樣子的,很漂亮。我們都很喜歡這個新朋友。

3、鳥兒下蛋、孵蛋

接下來的兩天,每天都增加了1個小鳥蛋,變成6個了。我們隔著玻璃窗觀察它,生怕把它嚇跑了。

早上我們起床它在窩裡,晚上我們回家,它還在窩裡孵蛋。

我們買了一本《我的第一本觀鳥日記》的書,裡面說,珠頸斑鳩喜歡在村落及農田附近活動。5~7月繁殖。用小樹枝在樹杈上搭建極為簡單的平臺巢。通常一次生2~3顆白色的蛋(也有個別的可以生3個4個),前後大約差一兩天。孵化期為15~18天,小斑鳩就會破蛋而出。幼鳥孵出後,親鳥嗉囊能將食物消化成食糜並分泌一些特殊成分形成“鴿乳”,用於餵養幼鳥。珠頸斑鳩有多種叫聲,常為反覆的“咕咕-、咕咕-”,連續而低沉。常飛到地上、旱田或小溪邊覓食,生性膽小,人若靠近,則常轉身以背相向。珠頸斑鳩主要以植物種子為食,特別是農作物種子,如稻穀、玉米、小麥、豌豆、黃豆、菜豆、油菜、芝麻、高粱、綠豆等。有時也吃蠅蛆、蝸牛、昆蟲等動物性食物。這些蛋是不是這隻斑鳩下的?這還是個迷。我猜,我們家這麼多“鴿子蛋”,可能是在我們發現之前就有別的斑鳩下的。

4、鳥兒為什麼到我家?

斑鳩為什麼今年會到我家窗臺上來呢?我們通過仔細觀察,我們家後面原來有一片茂密的樹林,今年因為要建新房子,就把樹木都砍掉了,可能鳥兒就沒有地方搭窩了。另一個原因可能就是我們家窗臺上有防盜窗,鳥兒把窩搭在這裡,不會被風吹走,所以鳥兒選擇了我們家,沒有到別人家去。第三個原因就是我們家衛生間的燈泡壞了很久,晚上裡面沒有燈,我們也不用這個廁所,鳥兒喜歡晚上黑黑的,不喜歡晚上有亮光,所以它晚上在窗臺上就不會害怕了。

5、鳥兒不見了!

3月28日,我們發現鳥兒不見了,只剩下孤零零的6個小鳥蛋。本來,經過了這20天,我們估計小鳥兒馬上就要出來了。可是大鳥不見了,我們感到很傷心,但是也沒有辦法。

6、第2只斑鳩出現了!

4月2日,我們發現窗臺上有一隻鳥兒在孵蛋,我們特別高興,以為鳥兒又回來了。可是,我們又發現了一個新情況,有3個鳥蛋被鳥兒推出到窩外面了。我們特別驚訝,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後來,我發現這不是原來那隻鳥,這是一隻新來的珠頸斑鳩。因為它比原來那隻鳥更瘦一點兒,小一點兒。

媽媽為了驗證我的說法,4月4日白天的時候,把窗戶推開進行了觀察。果然是換了一隻鳥,新下的蛋位於最右側,原來6個,現在7個,對比之下,顏色明顯更淺一點,看起來很新鮮的樣子。媽媽說:“它膽子很大,我開啟窗戶,它挪開身子,讓我看了看它身下的蛋,但是並不飛走,真是夠淡定啊。”可是它為什麼要把開始的鳥蛋推出窩呢?我們又查找了資料,原來珠頸斑鳩築巢的時候,通常由雄鳥尋找合適的地方,再帶雌鳥去選,選一個雙方都認為可以的地方,築巢是一起築的;但也可能去佔用之前其他珠頸斑鳩或其他鳥類的巢,所以有個成語叫“鳩佔鵲巢”,就是指斑鳩有這個愛佔別的鳥兒的巢的特性。就是說它們是很懶的一種鳥兒啦。

過了幾天,小區廣播裡說:小區裡的花園綠化帶噴了農藥,要所有人別進綠化帶,怕中毒。4月8日,我們發現,鳥兒又不見了。媽媽猜測鳥兒可能到小區花園裡找東西吃中毒了,死了。我們既失望又傷心,也不知道這個原因對不對。

7、第3只斑鳩

過了幾天,大概是4月13日,又來了一隻珠頸斑鳩,這隻斑鳩比前面兩隻都大一些,顯得胖乎乎的。它又開始下蛋孵蛋,下了1個,這樣一來,就有了8個鳥蛋了(窩裡有5個,窩邊上有3個)。我們悄悄的把它窩邊上的蛋放回窩裡去了,可是第二天,我們發現窩裡只有5個顏色新舊不一的蛋,還有窗臺角落裡有1個摔破的蛋,其他的2個蛋都不見了。我們到樓下去找,也沒有看到蛋殼,不知道那2個蛋去哪裡了。天氣越來越暖和了,我想這次應該能孵出小鳥來吧。可是這次我們又失望了,4月20日,我們發現鳥兒再次失蹤了。這一次,直到現在,也沒有鳥兒出現。只有窗臺上剩下幾個孤零零的小鳥蛋。媽媽說,小鳥蛋肯定已經壞掉了,因為沒有連續的孵化,又過了這麼多天,已經變質了。我仔細看,鳥蛋的顏色是有點暗,好像裡面有黑影,可能真的是變質了。爸爸說,以前他小時候在鄉下,斑鳩是很常見的,有人抓來吃,現在鳥兒可能是被什麼人抓到吃掉了。我想這也是有可能的。

8、最後的話

雖然沒有能夠見到小斑鳩孵出來,可是我也學到了很多知識:

2我知道了很多關於珠頸斑鳩的知識,我也更喜歡研究科學了,長大了我還要成為一名科學家;

2我們要儘量愛護自然環境,比如不要砍掉樹木,讓鳥兒沒有地方安家,也要小心使用農藥,免得小動物吃了中毒,要保護好小動物,因為它們是我們的朋友。

如果還有鳥兒願意到我家來,我一定會繼續守護它們。

觀雨記 篇12

國小四年級作文 ,514字

安靜的月湖公園最適合划船,我們來到了這兒,被這的風景牢牢迷住。

我們上了船,慢慢地劃,慢慢地劃……

沙啦啦,沙啦啦……

雨隨著風而來,慢慢的,像一條條晶瑩的絲帶,打在這平靜而無波紋的湖面上。雨打溼了我的手,它在我的手上走來走去,在這個未知的地方,他似乎迷了路,但仍傲然地挺起頭,一點兒沒有迷路的樣子。

嘩嘩譁,嘩嘩譁……

雨下得越來越大,船上的帆布為我們頂住了大部分的雨,但還是有一些頑皮的小精靈想竄進船裡探個究竟。我們看著雨,它們有的像很大的豆子,有的像細細的絲帶,有的像小小的橡皮……

月湖公園的樹木在雨下顯得更加生機勃勃,有嫩綠,墨綠,淺灰,金黃……陽光明媚,天空中一片令人舒心的湛藍,陽光下,所有色彩彷彿都在這一刻融為一體,層次清晰。

這雨中的綠色,在任何一個畫家手中,都難以用顏料調出來,但只要一看到,便會在腦海裡產生一種難以忘卻的畫面。

雨不知什麼時候,停了。樹木,也停止了交談,公園中一下子變得非常寧靜。不遠的地方,一對夫婦正小聲交流,彷彿在誇獎這雨。遠處,許多隻小船正漸漸靠岸。

我們也漸漸靠岸,露珠正調皮地往下垂自己的下巴,樹在瘋狂地搖擺。

咚—呼,咚—呼……

猶如一場太陽雨的結束句。

螞蟻觀察記 篇13

國小四年級作文 ,825字

家中新搬來一盆植物,別看長得又高又大,可給家中惹了一地的螞蟻!我靈機一動,在大植物周圍撒了幾小塊麵包,引出螞蟻,把它們放生,順便看看小螞蟻是怎樣進食、通訊的。

我耐心地蹲著,等待小螞蟻的到來。終於,一隻小小的螞蟻來了,它爬到麵包旁,先是動動觸鬚,又在麵包周圍走了走,似乎有些遲疑:天上掉下的麵包?太突然了吧!我死死地盯住它,屏息凝視,生怕我的呼吸和一舉一動驚擾了它,讓它聞到人類的氣味。

那隻小螞蟻鑽到麵包底下,也許是想把它舉起來,或造個“屋子”吧!可是,它一直不出來,我等得不耐煩了,又把目光轉移到其它螞蟻身上。

這時,一隻身材中等的黑螞蟻把我吸引住了。它的目標是我正前方那塊較大的麵包塊。它先“聞了聞”又爬上去,似乎咬了一口,又下來,它好像不想獨食似的,去叫夥伴了。但也許就是那麼一瞬間,那塊大面包塊上爬了許多黑螞蟻。

皇天不負苦心人,原本黃燦燦的麵包塊瞬間變成了“黑煤”,看它們吃得津津有味,我的嘴巴也情不自禁地動了起來。嘿,螞蟻成了我的“寵物”啦!突然,我看到有兩隻螞蟻“偵察員”在麵包旁走來走去,似乎在警戒“可口的陷阱”,其中一隻聞了聞,走開了。我著急起來,但不動聲色,繼續觀察。那螞蟻若無其事,但有目的地走著,碰見一隻螞蟻,停了下來。我產生了疑問:為什麼要停下來呢?它們停下來,是要做什麼?我探頭仔細看了看,原來它們在用前足擺弄觸角呢!那樣子像是在比美,像是在交流:“快去嚐嚐吧,那邊美味的蛋糕,味道棒極了!”又像是在警戒著:“報告長官,前方發現美食,目前還未鑑定出是否有可疑氣味,但居民們都在啃食、搬運,請您勘察並品嚐!”

除了觀察,我還用查資料的方式,瞭解了螞蟻能抬起比自身重好幾倍物體的原因是:它們的嘴中有“月牙形”的大牙,大牙很有力量,能鉗或咬住大物體。並且螞蟻后腿上能分泌一種特殊的化學物質,使得一隻小小的螞蟻都能抬起一隻死蜜蜂。

這真是一次有趣的觀察實踐,不僅讓我長了知識,還讓我知道要學習小螞蟻團結友愛、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黃豆觀察記 篇14

日記 ,408字

週末,禹老師給了我們一項任務,要我們仔細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然後寫篇觀察日記。

我二話不話,挑了幾顆圓滾滾的小黃豆,用一個蓋子和兩張溼紙巾,做了一個簡易的窩。

第二天一早,我迫不及待地去觀察黃豆的變化。呀!黃豆外面一層皮出現了許多皺摺,就像老人臉上的皺紋一樣。

第三天,我起床一看,黃豆像一個個金光閃閃的元寶,圓圓的,十分好看。

到了第四天,黃豆已經發芽了,長出了一根像蛟龍的尾巴似的莖。可是,有一顆好像生病了。我心想:“怎麼回事?”手一摸,哎呀!糟糕,紙巾變幹了。我連忙把紙巾打溼,再鋪上去。

就這樣,在我的精心照料下,幾天後,黃豆長成了黃豆芽。它高高的個子,身體是白色的,長出的小葉子是嫩綠的,像是雨後的春筍,變得生機勃勃。它們似乎在對我說:“謝謝你這幾天來對我們的照顧和關心,為了報答你,弟兄們都爭先恐後地茁壯成長呢!”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世上萬物都是有靈性的,只要你細心觀察,就能發現其中的奧祕!

蠶寶寶觀察記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110字

下午我放學回家,發現蠶已經織出了一張密密麻麻的網把自己圍了起來,它們有的藉助盒子的一角,有的躲在爸爸為它做的一個“小床”上,各織各的繭!

我盼望小寶寶們能早日破繭而出……

月季花觀察記 篇16

日記 ,591字

你聽說過一年四季月月都可以開放的花嗎?她就是素有“花中皇后”美譽的“月季花”!國慶長假我對她來了個親密接觸。

10月1日星期日天氣:晴

我仔細觀察了我們家樓上的月季,發現她的身上披了一層橢圓形的綠葉,葉子呈深綠色,但剛長出來的嫩葉卻是嫩紅色的;葉脈呈網狀,葉緣有齒,葉片上有小刺。在她細長而挺拔的莖上同樣長了嫩紅的小刺,又尖又硬,好像對我說:“別過來,只許看,不許動!”。

10月5日星期四天氣:陰

接下來幾天,月季的葉子下垂了,我想她肯定是渴了,要喝水,我趕緊給她澆水,今天早上,我驚喜地發現她的花苞就像一個個圓圓的小臉蛋,悄悄地從枝頭冒了出來,東瞧瞧,西望望,又好像衝著我微笑。我數了數,居然有6個呢!我高興極了!只見那些紅彤彤的花苞三三兩兩簇擁在一起,好像在說著悄悄話;有的含苞欲放,就像害羞的小姑娘藏在葉子後面,若隱若現,半開半合,似乎想蹦出來看一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呢!

10月7日星期六天氣:晴

清晨,我在樓下聞到了一陣陣濃郁的花香。我快步跑上樓去,你瞧,這株月季花已經完全綻放了,露出了燦爛的笑臉,那一片片花瓣在陽光照耀下顯得那麼地晶瑩!花瓣視粉紅,那麼美。黃色的花蕊居然把勤勞的小蜜蜂和美麗的蝴蝶姐姐都請來“舞蹈”了。

正在這時,一陣秋風吹過,花香四處飄散,葉子輕輕搖曳,發出“沙沙”地響聲,我想那一定是月季花發出的笑聲吧!

美麗的月季花給了我無窮的樂趣!我喜歡月季花!

螞蟻觀察記 篇17

國小三年級作文 ,329字

上週末的早上,我坐在椅子上晒太陽。這時一隻螞蟻“探查手”發現了一隻飛蛾的屍體,它使出全身力氣,也沒能把龐大的屍體搬走。

“它太小了,如果大一點就好了。”我替它惋惜。

這時,它一晃身子,想再一次把屍體背起來,可就像搬一座“山”一樣,毫無希望。無奈下,它只好悻悻而去。

“螞蟻畢竟太小了。”我自言自語道,“要是它力氣大些就好了。”

我話音剛落,發現螞蟻“吃”心未死,它又捲土重來,後面還跟著“大隊人馬”。它們碰了碰觸角,彷彿在商量著什麼。這時,螞蟻們有的把屍體一點一點地分開;有的聚氣凝神把大塊的屍體搬走;有的兩蟻聯手,奮力拼搏;還有的發起蠻勁,搬走屍體……不一會兒功夫,屍體便被搬回蟻穴。

這一次觀察,我發現別小看一隻螞蟻,要是團結起來,個個都是“大力士”呢!

豆子觀察記 篇18

國二作文 ,983字

星期四下午四點,我急急忙忙從學校跑回了家,按照老師說的,做豆子發芽的試驗。我把一些豆子放進杯子,然後要往裡面倒水。媽媽提醒我要注意水的量,因為水多了豆子會腐爛,水少了不會發芽,沒過豆子就行了。

第二天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去看我的豆子。一看,咦?這豆子怎麼還不發芽?好像比原來胖了,像一個個剛吃飽飯的小娃娃,胖嘟嘟的,真可愛。我問了一下媽媽,媽媽說:“孩子,做事要有耐心,再說了,這豆子一天是種不出來的,得需要大約一週的時間才能種出來哪!”噢!原來如此,我撓著頭笑了。

第三天,我依舊觀察豆子,發現有些豆子開始蛻皮了,它們掙開黃色的外衣,露除了黃嫩嫩的身子,白白的,象花生仁一樣,真好玩。有的豆子還是把衣服裹得緊緊的,為什麼呢?我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那些豆子顆粒比較小,而且很瘦弱的樣子,看樣子,它和人一樣,身體健壯了才能好好的成長哩!沒關係,我相信它們在我的精心照顧下一定會發芽的!

到了第四天,發生了意外。觀察的時候,我聞到了一股淡淡的臭味。再看我的豆子,身子都變了顏色,它們好像生病了。我擔心極了!趕緊想辦法。我知道水髒了,於是給豆子換了水。豆子立刻變得新鮮了,這時,我看到有幾個豆子表面上有已經長出了一點白色的小芽芽,那芽嫩嫩的,黃黃的,像個嬌弱的小姑娘似的招人憐愛。

今天已經是我泡豆子的第五天,可豆子的發芽情況還是不那麼明顯。這是怎麼了?我從網上查了查,原來這豆子不能一直泡在水裡,於是我把豆子就拿出來,把水倒掉,再重新放好,上面蒙上一塊薄薄的紗布,然後把他放到溫暖的地方。

功夫不負苦心人!我的一顆豆子終於發芽了,時間是試驗第六天的中午十二點四十八分左右。我想豆子終於變成豆芽了,這可是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種出來的,一定非常好吃。等它們都長大了,我一定要親自嘗一下。可我有點不明白,為什麼有的豆子發芽快,有的發芽慢啊?我去問媽媽,媽媽說:“這是因為,陽光照射好並且水分吸收好的豆子發芽就快,相反的話發芽就慢了。”

哎呀!原來有的植物可以不用土就能生長!要是都用這種方法可以省多少化肥呀?而且還能減少多少化肥汙染土地呀?能節約多少水呢?能減少多少化學物質排放量呢?你說這樣節不節約呀。

這是一次有趣的觀察!這次試驗讓我學到了很多平時學不到的知識,更讓我明白了平時要多觀察,多思考,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我還懂得了以後做事要有毅力,只要堅持,一定會成功的!

豆子觀察記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843字

“豆子有什麼好觀察的?”有些同學聽了這個題目可能會問到。沒錯,經過我的觀察,我覺得豆子的變化既奇特又有趣,要專門寫寫它。

前天,老師佈置了泡豆子這項作業,觀察就從那天開始。我遵照老師的旨意,把“調皮”的小豆子“請”了出來,押往“水刑場”。調皮的豆子們束手無策,只好乖乖的配合我被押往“水刑場”。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豆子們“砰、砰、砰”扔進一口精緻的小碗裡,也就是“水刑場”。由於用力過猛,它們濺出一朵朵水晶般的浪花。豆子們不一會兒就沉下去了,吐出了一顆顆晶瑩的水泡。那小泡泡大的只有小米粒那麼大,小的甚至只有小米粒的1/4大,泡泡一串串的升上來,燈光一照,五顏六色,howbeautiful!看,豆子們懶洋洋的,一個堆在另一個上面,呼呼大睡,靜靜地等待著“水妖”的到來。終於,讓豆子們苦苦等待的“水妖”來了。剛進“小床”的她還不適應,前仰後翻,弄得豆子們一陣亂飛。過了一會兒,水平靜了,證明“水妖”適應了。她龐大的身軀籠罩著豆子們,邪惡的目光一閃一閃,像一面明亮的鏡子。我,也就放心了!

過了一天,我又接著觀察。那天的豆子沒什麼特別之處,只是綠色的豆皮兒裂了道縫,多麼像一個個躲在被窩裡的小娃娃探出了小腦袋,望著外面神奇的世界;又多麼像一個可愛的綠寶寶咧開嘴巴,開心地笑了。有些沒裂開縫的,豆皮兒皺皺了,像老爺爺臉上枯糙的皺紋。此時的“水妖”也不是那麼高傲、狡猾了,她像跟小豆子們交上了朋友,開始同情它們的遭遇了。這正是女性應有的風格呀!

又過了一天,小豆子們“破殼而出”,鑽出了那又限制又堅硬的殼,它們成功了!這一切肯定是水妖創造的!看,那些綠豆們紛紛脫下綠“連衣裙”,展示著自己雪白雪白的身姿。只有紅豆很害羞,不願脫下自己紅色的“長袍”,也可能因為不捨得,畢竟那“長袍”很美麗。“水妖”的顏色變成灰黃的了,她“憔悴”了。因為她把魔法都給了小豆子,讓它們每個“人”都得到了一條小巧的“尾巴”。啊!“水妖”,你該改名叫“水仙”才對呀!

既然綠豆都有了小尾巴,那紅豆呢?我期待著繼續觀察。

小豆芽觀察記 篇20

國小四年級作文 ,373字

我很喜歡吃豆芽,可是卻不知道它是如何長出來的,於是,媽媽便決定指導我發豆芽兒,並探索一下其中的奧祕。

我們先選了一些既圓潤又飽滿的綠豆,給它們仔細地洗了個澡,浸在水中,我就興奮地等它們發芽了。

第二天,我一放學,就迫不及待地跑回家觀察綠豆。哇!小綠豆都長胖了,有的脫下了綠色的衣裳,像一個白白的小圓球;有的胖得把衣服都撐破了,露出了白白的肚皮;還有的長出了小芽,像一個逗號……我把它們沖洗了一下,放進篩子裡,再用紗皮和舊衣服蓋在上面,防風遮光,我心中充滿了喜悅,希望它們快快長大。

在我的精心呵護下,小豆芽變長、變粗了!細細的根上頂著兩片豆瓣,它們衝著我微笑,彷彿在說:“我們長大了,我們長大了!謝謝你的精心呵護!”

第一次種豆芽,我就獲得了成功,吃著自己發的豆芽,心裡比吃了蜜還甜。這次發豆芽不僅讓我感受到了樂趣,還讓我感受到了種子力量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