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廂記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西廂記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804字

2017年9月23號晚7:30分,蒲劇《西廂記》於全國地方戲展演中心準時開演,在研會的組織下,我觀摩了此劇,略有感想,於此淺談。

蒲劇《西廂記》較之於我們相對更加熟悉的元雜劇《西廂記》,在情節上沒有什麼大的變化,便不再加贅述。整齣戲演員表演紮實,劇中小和尚和法聰的安排讓人耳目一新,可是整齣戲節奏給人前鬆後緊的感覺,但我我最想說的還不是這一點,而是改編後的人物性格,頗有些值得深究的地方。

首先是張生。在我看到張生的時候,總是有另一個人影在我腦海中晃動,隨著劇情的展開,這個人影越來越清晰,哦對,是《紅樓夢》中的賈瑞,那個行為猥瑣、最終喪命的小人。張生的行為竟與他如此相似:賈瑞貪圖鳳姐美貌,最終陷入鳳姐的圈套,喪命於風月寶鑑;張生“迷戀”鶯鶯美貌,陷於鶯鶯的“圈套”,得了個“熟賊”的稱號。在劇情上並沒有什麼講不通的地方,但是我們細想,王實甫的《西廂記》以詞曲優美,極具意境著稱,而蒲劇則是唱腔高昂,樸實奔放,當張生跳過粉牆私會鶯鶯,卻被紅娘撞上,情急之下被鶯鶯指認為賊時,只能操著一口山西方言不斷重複:“我是賊,我是賊”:每每見到鶯鶯便顯的急不可耐,哪裡還有一個書生的影子。都說是才子佳人,佳人得需才子配,這才符合觀眾的審美心理。這就需要創作者在進行改編時全面考慮,不僅要在劇情上說的過去,還要貼合劇種特徵,能讓人物行動行得通,人物形象立得住。

其次是紅娘。紅娘是我們十分熟悉的人物形象了,在張生和鶯鶯的愛情故事中,她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甚至可以說她在鶯鶯的女性意識覺醒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覺得這是紅娘這個人物需要在劇中存在的首要原因。可是在蒲劇《西廂記》中,紅娘的這部分“功能”我看不到,我只看到了一個舌尖嘴利的小丫鬟,甚至是“拷紅”一場,小紅娘分析的頭頭是道,但是失去了那部分“功能性”,也只能是給觀眾做個笑料罷了。鶯鶯的形象也有前面類似之問題。不加詳說,觀劇便知。

最後,我想說創作需謹慎啊!

西廂記讀後感2000字 篇2

讀後感 ,1038字

“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凝是玉人來。”,每當讀到這句詩時,腦中總會浮現出關於崔鶯鶯的朦朧想象,那大概是一個身姿纖弱的大家小姐,斜倚在木質的門廊上,滿目柔情的望著一輪圓月,等待著自己的情郎到來,這樣的意像,充滿了關於詩情畫意的美好和一絲花前月下的浪漫,是屬於中國古代獨有的含蓄古典之美,讓人忍不住心神盪漾,思緒在字裡行間沉浮,被帶向一個未知的遠方。

很長一段時間裡,說道西廂記,我總認為這就是一個關於情情愛愛的無聊故事,當年讀紅樓夢時,見賈母說:“這些書都是一個套子,左不過是些佳人才子,最沒趣兒。把人家女兒說的那樣壞,還說是佳人,編的連影兒也沒有了。開口都是書香門第,父親不是尚書就是宰相,生一個小姐必是愛如珍寶。這小姐必是通文知禮,無所不曉,竟是個絕代佳人。只一見了一個清俊的男人,不管是親是友,便想起終身大事來,父母也忘了,書禮也忘了,鬼不成鬼,賊不成賊,那一點兒是佳人?便是滿腹文章,做出這些事來,也算不得是佳人了。”,只覺得深感贊同,但是當我我真正拿起這本書時,就完全改變了自己的看法,不由自主的被書中的故事所吸引。

王實莆細膩優美的筆觸下所描繪的崔張兩人的愛情故事,乍一看有些老套,家境貧寒的張生上京趕考時路經河中府,去古剎普救寺拜訪時遇到了暫住在寺中的崔相國家小姐崔鶯鶯,崔小姐氣質嫻雅容貌秀美,惹得張生“眼花繚亂口難言,魂靈飛兒在半天”,為了接近佳人,張生在寺廟中住下,詩書應和之下兩人逐漸暗生情愫,無奈崔府老太太百般阻攔,兩人的愛情歷經種種磨難,好在上天不負有情人,兩人最終修成正果拜堂成親。

其實比起這一版的故事,元慎的《鶯鶯傳》似乎更貼合實際,在元的故事中,張生上京趕考後將鶯鶯拋之腦後,徒留鶯鶯苦等一生。王的大團圓結局或許是為了迎合觀眾,畢竟雜劇是要演出的,比起悲劇觀眾顯然更容易接受喜劇,其實在我看來,我們每一位讀者,也都希望王的版本才是真實的,才子佳人終成眷屬,這也是我們對美好愛情的一種想象和期許。

西廂記中不乏精彩詞句,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大概還屬“我就是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貌。” 讓我想起了87版紅樓中,寶黛共讀西廂時彼此那懵懂而愛戀的眼神,我想這樣含蓄而深厚的愛情已經在現代社會中逐漸離我們遠去,快節奏的生活逼著我們不斷地前進,愛情變得越來越簡單,卻也越來越淺薄。那種“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的愛情觀,大概也只有在閱讀這些經典書目時才能再領會一番,只是掩卷之際,還是會忍不住輕輕嘆息,一分為卷中佳人,一分為孑然之身。

西廂記讀後感1000字 篇3

讀後感 ,4674字

最近讀了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想寫點讀後感,卻不知從何說起。剛開始粗略地看了一遍,竟把一本名著讀成了小黃書,邊讀邊笑,大出意料之外。接著不甘心名著成了小黃書,精讀了一遍,又把小黃書讀成了名著,寫得真美,也感受到元戲曲獨特的藝術魅力。一開始當做小說看,感覺情節實在是太單薄了,隨便一本言情小說都完勝它。後來把它當戲曲劇本來讀,感覺這種特定的形式有它本身的道理,情節不是重點,而且到後來覺得情節其實還不錯,有很多細緻之處。

這本書古代是禁書,以前總覺得肯定是那些封建衛道士迂腐不堪,看不得人家好好的愛情故事。但看了一遍之後,我竟然有那麼一瞬間站在了封建衛道士那邊,覺得禁得有道理。就算放到現在,書中的主人公也有那麼一點三觀不正。

張生在普救寺巧遇崔鶯鶯,立刻被她美貌所吸引,而且這種吸引完全可稱之為性吸引。他一想就想到“偷香竊玉”(偷情)那方面去了。不過這也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啦。但不但如此哦,他本來是要去考試的,現在一遇上美女,就覺得考試沒那麼重要了,乾脆就不去趕考了。不去趕考也就罷了,他還藉口說寺院清淨,跟老和尚說借間僧房來溫書,賴著不走了。多年不見的結拜兄弟就在附近,多次派人來請他相聚,他也不想去。真的是一心一意。男主人公這麼開場,倒是打破了我對戲劇中“才子佳人”中“才子”的印象。這麼不符合主旋律,難怪封建父母們不喜歡。

至於女主人公崔鶯鶯也不是省油的燈。張生第一次見到崔鶯鶯,是在遊玩佛殿的時候,當時鶯鶯沒發現他。張生在遠處呆呆地望著。等到鶯鶯的侍女紅娘發現有人,主婢二人趕緊離開,因為古代大家閨秀不可拋頭露面。但在離開時,鶯鶯回頭看了張生一眼,這一眼分量可不小。被人看對於千金小姐來說已經是可恥的事,在非禮勿視的年代,你還回過頭來看帥哥,這就含義深刻了。所以張生自作多情認為鶯鶯對自己有好感。後面事實也證明如此。

大家閨秀深居簡出,很難看到的,所以張生必須主動創造機會。他打聽得鶯鶯跟紅娘每晚都會在花園裡燒香,所以在角落裡等,希望能“飽看一番”。鶯鶯在燒香時,長嘆了幾聲,似有憂愁。張生想鶯鶯也許是對自己動情了,春心萌動(真的很會想,這小子有點自戀)。於是高吟一首詩來搭訕,看鶯鶯有何反應。不得不佩服張生很會寫情詩: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春。如何臨皓魄,不見月中人?翻譯一下:今晚的月光像流水般柔和,春天裡花叢在月光下靜靜地盛開著。月亮是那麼明亮,感覺那麼近,可是為什麼看不到月中的嫦娥呢?這首詩寫得十分清新,而且後兩句語義雙關,把鶯鶯比作嫦娥,讚美了鶯鶯,又表達了自己想一見佳人的渴求,潛臺詞就是:花好月圓,像嫦娥一樣美麗的你何不出來相見呢?寫得真是高明,不過也得像鶯鶯這樣的才女才聽得出,放在現在,這首搭訕的情詩是一點用都沒有的。鶯鶯聽後,讚歎好清新的一首詩!然後迴應了一首: 蘭閨久寂寞,無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應憐長嘆人。這首詩比較容易,“蘭閨”就是女子的閨房,整天待在閨房裡太寂寞了,這麼好的春天卻無所事事虛度而過。我想剛剛在吟詩的人,應該是可憐我吧!這簡直就是正面迴應啊!張生一聽,開心死了。原來鶯鶯不僅美麗,而且聰明。張生馬上出來相見,鶯鶯也想迎過去,可是紅娘在旁邊,也不敢輕舉妄動。紅娘見有男人,馬上跟鶯鶯說有人,拉她回家。這時候的紅娘還是個電燈泡。

這一次就是他們第一次直接交流,兩人都是一見鍾情,而這兩首詩幾乎都是委婉的表白了。我們要注意的是鶯鶯這時是有婚約的,已經許配給別人了。見到張生就直接正面迎合,而這個男人只見過一面,這也確實是很有個性。後面故事情節的發展,我們也可以看到,其實鶯鶯才是他們愛情突破障礙的主導力量。

張生之後又主動創造一次見鶯鶯的機會,不過是在公開場合,兩人沒有交流。如果故事沒有在外力量來突破,那兩人只能是痴男怨女,各自相思成病。於是按一般的套路,壞人出現了,一個亂軍的頭目要擄鶯鶯為妻,還威脅如果不能如願,要殺掉所有人。大家手足無措,這時候張生就可以來英雄救美了。在被逼無奈之下,鶯鶯與母親(故事中的老夫人,權威人物)商量說,只要有人能退兵,就嫁給他。老夫人答應(在她看來是緩兵之計)。於是張生出來了,說我有退兵之計。電視劇小說看多了,覺得這種英雄救美的情節應該設計得很精彩,我本來以為這張生真的是智比孔明,一個書生竟能擊退五千賊兵。但沒想到他所謂的計策就是寫信給他附近的結拜兄弟—他兄弟是白馬將軍—請求他發兵退敵。作者寫這個結拜兄弟就是來給張生送助攻的,這張生真的是命好啊!送完助攻,這兄弟就退場了。他的下一次出場也是來送助攻的。書中把張生這計策誇得天上有地下無的,說什麼“胸中百萬兵”“滅寇功,舉將能”……我都為他不好意思了。

可是好事多磨啊,老夫人反悔了,推辭說鶯鶯已有婚配,讓他們以兄妹相稱。這可苦了這對有情人。這時候紅娘真正做起紅娘來了,她為張生出謀劃策,說張生善於琴藝,而鶯鶯也深諳琴道,不如以琴傳情,看鶯鶯如何迴應。於是當晚鶯鶯花園燒香,張生在隔壁一首《鳳求凰》,直訴衷情。這是他們第二次直接交流,上次以詩傳情,委婉互表好感,這次以琴聲訴衷情,再次確認相思之意。

這次過後,張生病重,半真半假,一方面張生確實得了相思病,另一方面,張生讓大家知道自己生病了,是希望有人來看他,再次創造機會。這不,鶯鶯也捉住機會,派紅娘來看望張生。張生寫了封簡訊,後付一首詩,託紅娘轉交給鶯鶯,這首詩是:相思恨轉添,謾把瑤琴弄。樂事又逢春,芳心爾亦動。此情不可違,虛譽何須奉。莫負月華明,且憐花影重。大意是我思念得你厲害,你也對我動心,既然兩情相悅,我們何必管那些外在的名聲禮節呢?希望不相負啊!

這裡得先交代一下,鶯鶯這時候對紅娘還是有戒心的。因為紅娘是老夫人放在鶯鶯身邊的,用來看管鶯鶯的。所以每次紅娘看見有男人就忙拉鶯鶯回家,這是她工作職責啊!到目前為止,無論是和詩聯韻,還是琴聲傳情,紅娘都是聽不懂的,至少表面是不懂。即使派紅娘去看望張生,也是理所應當的,因為張生救了他們一家,張生病重,派人探望,並不違禮法。所以,到目前為止,在紅娘面前,鶯鶯還是個守規矩的大家閨秀。所以這次看到紅娘拿來的張生寫的信,鶯鶯還裝模作樣發脾氣,責備紅娘為什麼拿這種不三不四的東西來,還說你拿我的回信去給張生,我要告訴他我們只是兄妹關係,並沒有其他意思。紅娘自張生救了他們一家,心裡欽佩他,又見張生對鶯鶯十分深情,受相思之苦,心裡可憐他。她也知道小姐有意,這次被這麼責罵,心裡可不爽了,覺得小姐太任性,折磨張生。

可紅娘不知道,這小姐“奸詐”得很那,她那回信裡,又是一首詩: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張生一看,病好九分,原來這是首約會的詩。看張生如何給紅娘講解這首詩:

“待月西廂下”,著我月上來;“迎風戶半開”,他開門待我;“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著我跳過牆來。

原來鶯鶯讓張生深更半夜跳牆過去跟她私會,好一個大家閨秀!

可是這與男人私會的罪名可不小,鶯鶯在沒確認紅娘是“自己人” 前,是不會冒這個險的。於是在那晚張生跳牆過來摟住她時,她變卦了。她憤怒地責備張生,還喊紅娘過來,說有賊。最後在紅娘的求情之下,她才放過張生。做這麼多事,無非就是想確認紅娘對他們私會的態度。紅娘求放過張生,看來是自己人了。真是女人心,海底針啊!可張生就慘了,本來相思成病,好不容易得到好訊息,精神來了,沒想到卻被潑了一臉冷水。本來還以為妾有情郎有意,現在是一廂情願了。這下又病了,病得更重了。

鶯鶯知道張生病了,寫了張藥方央求紅娘帶給張生。紅娘一開始可不願意了:姐姐,不是開玩笑的,上次寫了首詩騙他,把他弄個半死不活的,你這次再寫什麼東西捉弄他,他的命可就沒了。鶯鶯:不會的,這真的是救人的藥方。紅娘也知道張生的病非鶯鶯不能救,所以再次做起了牽橋搭線的紅娘,把藥方帶給張生。我們來看看這藥方:“桂花”搖影夜深沉,酸醋“當歸”浸。面靠著湖山背陰裡窨。這方兒最難尋,一服兩服令人恁。忌的是“知母”未寢,怕的是“紅娘”撒沁。吃了呵,穩情取“使君子”一星兒“參”。哈哈,這哪是藥方,分明又是一封傳情的信。裡面“桂花” “當歸”“知母”“紅娘”“使君子”“參”都是中藥名,通過這樣的暗語,鶯鶯告訴張生:那晚我之所以變卦,是因為怕母親還沒睡熟,也怕紅娘去告密。後面還寫了一首詩:休將閒事苦縈懷,取次摧殘天賦才。不意當時完妾命,豈防今日作君災?仰圖厚德難從禮,謹奉新詩可當謀。寄與高唐休詠賦,今宵端的雨雲來。(上次的事你不要放在心上,這樣會摧殘自己的身體。我也想不到你救了我的命,我卻成了你的災難。你對我實在是有厚德,我已經顧不得那些禮法了。再次跟你約定,這次是真的。後兩句詩是關於性愛的典故,這次鶯鶯已經不是約會而是“約炮”了)

張生和紅娘心知肚明,看完詩後,他們兩個的對話挺有趣的。紅娘:你這個窮酸秀才,連個枕頭被子都沒有,她來了怎麼跟你睡啊?把她凍壞了怎麼辦。張生:小生有花銀十兩,有鋪蓋借我一下。紅娘開玩笑說:我才不借呢!再說了,你們不脫衣服就不怕冷啦……

隔天晚上,約定的時間到了。紅娘心裡怕小姐又說謊,讓張生送了命。上次一弄,已經是大病,這次再變卦,估計是沒救了。心裡很是擔心。沒想到鶯鶯還裝模作樣說:紅娘,收拾臥房,我睡去。紅娘:不會吧?!你要睡?讓那張生怎麼辦?鶯鶯:什麼張生啊?紅娘:小姐,這人命關天,不是開玩笑的。你這次再反悔,我就去告訴老夫人你偷偷約張生出來。鶯鶯:可這羞答答的,怎麼去嘛!紅娘:羞什麼羞啊,到了那裡你們還不是忘乎所以。趕緊去,老夫人睡了……

來到張生門口,紅娘先去敲門,遞了被子枕頭進去,還交代說你輕點,別嚇到她。然後把鶯鶯推進去……接下來的情節,當然是巫山雲雨啦!本來這段應該略過的,羞答答的,你讓我怎麼寫嘛。可是作者實在太厲害了,他用幾句話就描述了整個性愛過程,而且很有詩意,看懂了,覺得露骨,看不懂,更覺唯美。所以我不得不選一點介紹一下:春至人間花弄色,將柳腰款擺,花心輕拆,露滴牡丹開。這句是裡面比較露骨的一句,柳腰款擺,形容鶯鶯做愛時的動作,花心指什麼,想想就知道了。花心輕拆,人家是處女嘛,破處。露滴:額,淫水……牡丹,紅色的,初紅。好啦,不說了,還有其他描述,自己看去。說了都不好意思,寫得這麼美的詩句,居然被我讀出這些東西出來。

寫到這裡真的累了,不過要是再這裡結束,不大好意思。我們來分析一下這才子佳人間的愛情。前面我說過,剛開始是把《西廂記》讀成了小黃書,因為確實如此啊,男女主人公一見面就被對方外貌吸引,然後就往偷情方面想,而鶯鶯更是主動約炮,難怪古代成了禁書,就算放到現在,見兩次面就去開房的也不會被提倡吧。不過當我們還原古人的生活環境時,你會發現,這其實是很自然的事。古代人是沒有談戀愛的概念的,因為根本沒有空間。當古代帥哥看上某個美女時,他的反應應該有兩個:娶她、上她,而不會出現中間狀態,說我要和她談戀愛,因為社會環境不允許,普通男女間只有兩種狀態,一種處於婚姻中,一種處於隔絕中。而中間狀態不是談戀愛,而是偷情私通。同樣如此,如果女的看上男的,也有兩個反應:嫁他,給他,而不是說想著去牽手看花。所以鶯鶯和張生兩個既然互相認定了,就不必經過談戀愛這個環節了,社會環境也不允許他們這樣做。所以,這本書重點還是在情而不是在性。性在這也只是情的表達方式。

上面只介紹了個故事大概,省略了好多精彩情節,而且《西廂記》的精華是在那些曲詞上,如果只是看情節而忽略了這些曲詞,那就太可惜了。《西廂記》幾乎滿篇都是妙文,隨處都是佳句。

《西遊記》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1029字

今年寒假期間,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我被唐僧他們師徒四人能吃苦、不畏艱險、堅持不懈的精神打動了,他們經過千辛萬苦、在路上打敗了各種各樣的妖怪、抵制了各種各樣的誘惑,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得真經。

我讀到,一次唐僧被蜈蚣精抓走了,孫悟空去救唐僧,被妖怪的獨門武器打傷了,悟空暈了過去。觀音菩薩化身為村婦,用法術變幻了棟房子,八戒發現了,就和沙僧將悟空抬了進去。菩薩拿了杯藥,給悟空喝了,悟空醒了,觀音菩薩指點他說:“天上有個神仙,是雞修煉成的,專門剋制這種妖怪。”悟空謝過了他,與八戒、沙僧,去找雞仙。回頭一看,房子已經沒了,悟空才明白,是菩薩幫了他。他上天找到神仙,和他一起下去,降服了妖怪,救出了師父。悟空遇到困難,而且還受了傷,但他沒有放棄,而是堅持救出了師父。

還有一次,悟空去化緣,他怕有妖怪,便用金箍棒畫了一個圓圈,讓師傅和師弟不要出來,以免受到妖怪的傷害。他出去化緣,人們都以為他是妖怪,不讓他化緣。他用了穿牆術,化了緣。往回趕去。另一邊,八戒等不住了,說:“師傅,猴哥肯定是吃了不管我們了,我們出去找吃的”唐僧拗不過八戒,出去了。他們來到一座寺廟裡,裡面有兩件衣服,唐僧不穿,八戒,沙僧穿了以後被捆了起來。寺廟變成了一個洞,裡面有許多妖怪,大王是青牛怪。悟空找不到了師傅。叫出來土地一問,原來是青牛怪捉去了師傅。悟空去救師傅。這個青牛怪,本是太上老君的坐騎,他變成妖,偷了一個鐲子,這個鐲子可以吸兵器,悟空來和他挑戰,他打不過悟空,就用鐲子吸了悟空的兵器。悟空上天庭依次請了:雷公電母,火神祝融,水神共工……可兵器都被吸走了,最後悟空叫來了太上老君,才制伏了青牛怪。這一次比蜈蚣怪可艱難多了,但悟空沒放棄師傅,沒放棄西天取經。

像這樣的故事,在西天取經的路上還有很多很多。除了要面對外來的各種妖魔鬼怪的威脅、誘惑,他們還要面對內部的各種問題,比如:唐僧不能識別妖怪的真面貌,經常被妖怪矇騙,反而錯怪悟空;八戒好吃懶做一遇到困難就退縮,喊著散夥回他的高老莊;孫悟空總是覺得自己的本領強遇到事情不願意商量,不願意與別人合作,讓很多事走了彎路,浪費了時間。

在取經的路上,雖然遇到了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也發生了各種各樣的分歧,但是他們師徒四人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也沒有放棄自己心中的那個信念—求得真經,普度眾生,這是他們的目標,也是他們前進的動力。

只有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怕吃苦、不畏艱險,堅持不懈就能取得成功。

磨難造就成功——《西遊記》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726字

俗語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總有許許多多的磨難,就好像《西遊記》,唐僧師徒三人不也是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得佛經嗎?

說到《西遊記》,它是中國古典文學的名著之一,講述了唐代大和尚玄奘到天竺去尋訪佛經。途中收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他們一路保護師父,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取得佛經。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故事是“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遣悟空去化緣,山中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以換長生不老。第一次變美女,第二次變老婦,第三次變老翁,三次將唐僧騙去。但悟空用火眼金睛識破白骨精的詭計,將白骨精打跑,不料唐僧卻誤以為悟空濫殺無辜,將他逐去,但當師傅有危險時,悟空卻立馬趕去救師傅,這個故事最讓我感動。

西遊記中最為精彩的故事是“大戰紅孩兒”火雲洞紅孩兒是牛魔王與鐵扇公主的兒子,他生性貪玩,調皮。用苦肉計騙取了唐僧的信任,縱風將唐僧懾走。並用三味真火燒得悟空和豬八戒落荒而逃,於是悟空請得龍王降下雨水,不料反被燒傷,豬八戒去請觀音菩薩,不料被紅孩兒假扮觀音菩薩抓去,最終悟空請到真的觀音菩薩用蓮花寶座降服紅孩兒,並收他為善財童子。

唐僧師徒三人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讓我感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也是我們值得學習的精神,再聯絡自己,遇到一點點困難就輕易放棄、半途而廢,如果我們能堅持到底,那麼也許會成功,因為,一切的成功都是經歷了許多困難才得來的,“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蟲兒之所以能夠破繭成碟,是因為它經歷了許多的苦難,連蟲兒都能飽受磨難,我們人又何嘗不行呢?

《西遊記》,讓我收穫良多,師徒三人的取經故事更讓我感動,懂得了磨難造就成功,更吸引我去關注的不是精彩的故事,而是一個個令人深思,讓人受益匪淺的道理。

西遊記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1043字

只有克服挫折,才能獲得成功

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便常常給我講《西遊記》裡的故事,也會給我買《西遊記》的碟片。那一卷卷神奇的畫面給我的童年添上了不少豔麗的色彩。

重溫這部經典之作,我漸漸地發現,自己能夠從這部書中領悟許多,而不是像兒時一樣,只懂得觀看打妖怪,享受懲惡揚善的愉快。也許,這便是年齡的成長和經驗的豐富所帶來的對人、對事、對物的不同理解吧。

我從這部書中理解得最深刻的非“成功之路上必定有艱難險阻”莫屬。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一路上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這其中有妖怪的阻攔,也有神仙的誘導。從前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天上的神仙暗中在幫助唐僧,但又時不時會有他們的坐騎、童子到地下稱妖,阻止唐僧前進呢?神仙為什麼不能再唐僧到來前就把妖怪收了,讓唐僧一行人一路上暢通無阻呢?現在想來,恐怕是隻有經歷了挫折才能成長,才能擁有獲得成功資格。

把取經之路看做生命的道路也並非不可以。在這條看似平淡無奇的道路上隱伏著種種阻礙。它們各不相同,但又有著驚人的相同點—若克服它們,你將能前進;若被它們嚇到,你將寸步難行。而唐僧師徒四人又可看作一個人的不同表現。

如果像唐僧一樣,首先就被對挫折的恐懼壓倒了,這是不可行的;如果像豬八戒一樣,好吃懶做,滿足現狀,那也不行;如果像沙僧一樣,遇事太隨和,也難以跨過艱難險阻。因此,我們應該更多地學習孫悟空。

在這部書中,我們見證了孫悟空從剛出世到學本領,再到大鬧天空,保唐僧取經。這一路上能打敗妖怪也多虧了幼時本領的學習。如果他從小像一隻平凡的猴子一樣,沒有學習,不去打拼。他又怎能在自己打不過妖怪時去請求各路神仙的幫助?怕是還沒見到唐僧,就已經老死了。而我們也和孫悟空一樣,現在正是學習的時刻,只需克服功課上的困難,學好知識,為與今後生活上的挫折拼鬥打好基礎。當然,廣泛交友也是必需的。朋友可以在我們遇到一己之力難以承受的困難時給予我們幫助,讓我們渡過難關。當然,光是學習孫悟空也不行,我們應該融合四種性格,讓自己變得沉著、冷靜、勇敢、有耐心,這才是克服挫折的上上之選。

其實,遇到挫折並不一定是痛苦的。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愛迪生為了找到適合做燈絲的材料,經歷了13個月的艱苦奮鬥,試用了6000多種材料,進行了7000多次實驗才成功。相比之下,我們經歷的挫折又算什麼,連這些小困難都不願承受,成功之門又怎能開啟?

所以,我們不必害怕挫折,要堅信自己有能力去克服。當我們踏過一個又一個挫折時,便會不經意地發現,“成功”就在眼前!

西遊記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913字

一個都不能少

團隊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是一副完整的骨架,是一雙形影不離的筷子,少了一個,什麼事也幹不成……

—題記

人類歷史上最能詮釋“團隊”一詞的大概要數長篇章回神話小說《西遊記》中的“唐僧師徒西天取經小組”了,他們為了同一目標,堅定不移,勇往直前,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到達西天,取得真經,修成正果。

假想一下,倘若少了其中任何一個成員,那麼他們還能取回真經嗎?

少了唐僧那是肯定不行,因為他是這群人的領導,是取經之行的核心,雖然有時他過於依賴徒弟,好壞不分,甚至到了少了徒弟連飯也吃不上的份兒,但缺少了帶頭的群體,肯定會亂成一鍋粥,毫無目的地前進,說不定還未走到一半路程,就如八戒所言:分了行李,各自散夥了。

那少了孫悟空呢?嗨,那絕對不行,雖然他有時性情暴躁,心高氣傲,但他本領高強,是保衛唐僧的主力助手,少了他,誰給開路?少了他,誰給辨妖?少了他,誰救唐僧……他機靈、聰敏、勇敢、機智……不知多少妖魔鬼怪見了唐僧就垂涎三尺,可卻因為他有個神通個大的徒兒而望而生畏,以失敗告終,所以,少了誰也不能少了孫悟空……

也許有人會說,豬八戒好吃懶做、貪戀女色、喜歡挑撥是非……他不就可有可無嗎?NO,大錯特錯!事實上,他除了這些小毛病,也有許多優點:憨厚老實、聽話、沒有害人之心等等,在對敵鬥爭中他沒少作貢獻,少了他,悟空再神通廣大,可能也會因勢單力薄,寡不敵眾而敗陣的。

跟孫悟空和豬八戒這一猴一豬比起來,沙僧顯得故事較少,生氣不足。但他也是不可缺少的配角,試想:假如沒有這樣一個憨厚誠實、任勞任怨的師弟,當孫悟空和豬八戒鬧矛盾的時候,由誰來當調解員?當兩位師兄外出時,由誰來陪手無縛雞之力的師傅?取經之路,漫長遙遠,由誰來挑那沉重的行李?

既然唐僧及三個徒弟都這麼重要,那麼白龍馬,是不是不很重要呢?請看,在明中,是它不辭勞苦、默默無聞地駝著唐僧翻山越嶺,長途跋涉,最終到達西天;在暗中,他也在保護唐僧,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不顧自身安危與妖魔拼殺,從而幫他們渡過了n次難關,你們說,少得了他嗎?

可見真經的取得,師徒一個也不能少;看完小說,掩卷長思:在我們現實生活中,要想取得成功,一個團體之中又能少得了誰呢?

西遊記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669字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這個寒假我和家人一起閱讀了這本名著。通過學習這本名著,我學到了很多,受益匪淺。

《西遊記》總共分為三大部分,前七篇講了引子部分,孫悟空的登場,唐僧取經的緣由等;然後八至十二篇講了唐僧去西天取經途中,收孫悟空、豬八戒等人為徒等。

這本名著的主要部分是十三至一百篇,這部分內容主要講述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的故事,在取經的過程中,他們見到了很多妖魔鬼怪,有的妖怪不安好心,有的表面上假裝好人來幫助他們,其實暗地裡想害死他們,這樣就能吃到唐僧的肉長生不老了,還有的妖怪趁著師徒四人鬧矛盾的時候假裝成孫悟空的樣子來欺負他們。但是,他們在路上也遇見了許多的好人,比如:大海龜、女兒國的國王、漁夫等幫助他們度過了不同的難關。在整個取經途中,他們也有吵架、不信任,甚至唐僧還拋棄過孫悟空,但是在唐僧遇到危險的時候,孫悟空還是來救他了,最終他們還是團結在了一起。歷經千辛萬苦,他們終於走到了天竺,因為需要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到真經,可是到了天竺的時候他們才經歷了八十難,如來佛祖給了他們空白經。最後一難是去的時候唐僧答應幫馱他們過河的老烏龜問佛祖它還要多久能修煉成仙,結果唐僧給忘了,烏龜很生氣,就在送他們回去快到岸的時候把他們扔下了河。九九八十一難為滿,方看見真經。

《西遊記》不僅故事很吸引人,故事情節栩栩如生,而且它還用了很多修辭手法,比如:比喻、擬人、排比等,很值得我們學習。在閱讀這本名著的時候,我學到了做人一定要持之以恆,遇到問題要知難而上,不能退縮。還有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本領,一定要學會團結。

西遊記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955字

書是人性的淨化器,給人心靈盪滌,使人大徹大悟。從小,書已成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伴我走過了十幾個春秋。讀書給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讓我受益無窮。自小我就喜歡沉浸在靜謐的夜裡,沉浸在書的馨香中,安靜地去思索,去與橫臥書中的每一個靈魂自由自在地交流……

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吳承恩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心地善良,信仰堅定,明知到西天取必然會碰到許多艱難險阻,“吉凶難定”,但仍然勇往直前,義無反顧。孫悟空—樂觀、勇敢、頑皮、靈活、熱愛自由,除惡務盡,充滿了鬥爭精神,是許多妖怪的剋星。豬八戒—取經路上的髒活、累活都是他來幹,他憨厚淳樸,沒有害人之心,並且終於堅持到了最後的勝利。沙僧—當孫行者和八戒鬧矛盾的時候,須由他出來勸說調解,兩位師兄外出時,由他陪伴師傅。這四個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的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作鬥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這個故事深刻地告訴了我們:正義是一定會戰勝邪惡的,因為真理永遠存在,做每一件事情都要不達目的不罷休,絕不氣餒,這種精神正是我們青少年所需要的。而且,好吃懶做也是不行的,只有機智靈敏,英勇果斷才能事半功倍。我們在學習時,或者在生活中不應該遇到一點點挫折和困難就放棄,困難和挫折是可以克服的,動動腦筋,努力一把,咬咬牙不就過去了嗎?一旦戰勝了困難和挫折,那勝利還會遠嗎?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歷了八十一個磨難,讓我感受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著實也是一種值得我們學校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成功與否,只要我盡力去做,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後。

西遊記讀後感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909字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充滿了離奇、精彩的神話故事,每每讀起《西遊記》,我就會情不自禁地溶入那精彩的情節之中。

孫悟空是這篇文章裡的第一主人公,他是唐僧徒弟當中最厲害的了,他有七十二般變化,在降妖除怪中立了大功,他天不怕地不怕,連玉皇大帝都敢惹,所以玉皇大帝就給他了個稱號,叫“齊天大聖”。這就是孫悟空,一個故事裡的英雄。其中,他在[三打白白骨精]中的表現最令我難忘。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變成少女,老媼和老翁,接二連三來欺騙唐僧,而唐僧善與惡不分一再上當,幸虧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識破妖怪及陰謀。唐僧卻執迷不悟反而把孫悟空趕走,險些被白骨精吃掉。讀了這回文章,我是又開心又生氣。開心的是白骨精雖然狡猾,但每次都被孫悟空識破打敗;生氣的是忠心的孫悟空每次都被唐僧冤枉。但是,我要說:孫悟空,你真棒!因為你不僅武功高強,而且為了除惡可以赴湯蹈火,不怕受冤枉受委屈,即使被唐僧念緊箍咒,也要把妖精消滅,你是堅持自己信念的英雄。

說到豬八戒,他可比孫悟空差遠了,他只會三十六般變化,還比較貪吃貪睡,常常因為食物被妖怪抓起來,而且還好色,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回他的高老莊去,有時還愛說謊,孫悟空說他,他就挑撥師傅給孫悟空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受點苦。但是豬八戒還是有優點的,他憨厚老實,有力氣,是孫悟空除怪的好幫手。因為他毛病多,所以作者對他的批評是很嚴厲的,但又是善意的。因此人們就不討厭豬八戒了。

師傅唐僧,沒有孫悟空那樣有七十二般變化,也沒有豬八戒的力氣大,也沒有沙僧勤快,也沒有白龍馬的腳力。但是他不怕“千辛萬苦”。沙僧和白龍馬沒什麼本領但都勤勤懇懇的。

這四個人物都有特點,性格不同,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鬥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歷了八十一個磨難又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真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做什麼事情遇到困難就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我以後一定要學習他們這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