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源訪古相關作文20篇

荊源訪古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656字

早春初晴,我隨朋友一起來到洪園,欣賞這裡的風光,瞭解這裡的文化。

剛進門,迎面而來的都是一些古老的房子、商鋪和戲臺。房屋外牆爬滿了綠油油的爬山虎,屋簷下掛著一串串的紅燈籠。戲臺很有特點,樓梯上長著青苔,四根柱子上都分別雕著兩尊人物像,周圍的欄杆上雕著一頭頭獅子,每頭獅子嘴裡含著一顆球,腳上踩著一顆球,栩栩如生,一切都顯得那麼古色古香。

繼續往前走,一株株的梅花映入眼簾。這裡的梅花雖不是很多,但品種繁多,這一處黃的,那一處粉的,前一處白的,後一處紅的。“一束寒梅白玉條”,一朵朵梅花露在枝條之間,小巧玲瓏。洪園最大的特點是它地處西溪溼地,所以隨處可見溪流和湖泊。洪園的水真靜啊,靜得象一面鏡子;洪園的水真清啊,清得可看見靈活的小黑魚穿梭在水草之間;洪園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是一塊碧綠的玉石。微風拂面,陽光照耀,湖面泛起層層微波,真是“水光瀲灩晴方好”。梅花映襯著湖水,就好似玉盤上雕出的花紋。

一路迎著梅花,不知不覺,眼前出現一片無邊的花海,像落入田間的彩虹一般五彩繽紛,像織不完的金絲一樣綿延不斷。我彷彿置身花海中,變成一朵小花,聽著蜜蜂和我嗡嗡地說話,看著蝴蝶在我周圍翩翩起舞。

最後,我們來到洪?N紀念館。洪?N是浙江錢塘人。我們走過一條長長的曲藝長廊,長廊上掛著一幅幅銅雕,上面的圖畫和文字講述的是洪?N著作《長生殿》的故事,我們仔細地看著每一幅圖片和文字,深深地陶醉其中。

白牆黑瓦,槿籬茅舍,小橋流水,花木扶疏,一切是那麼恰到好處,真如仙境一般。

尋訪古巷徵文 篇2

國二作文 ,5965字

【篇一:古巷依舊】

揚州古鎮,是江南的一大水鄉。那兒,橋美,水美,巷美,單單只是圖片就讓人無比嚮往。

剛進古巷,給人的第一感覺便是涼爽,本來外面陽光刺眼,熱得出汗,可前腳一踏入狹窄而幽長的石磚小徑,那些令人煩躁的情緒便在一瞬間消失不見。古巷裡很安靜,偶有知了的叫聲混著風聲,像一首安眠曲。一戶人家門口還坐著一位老人家,坐在一把有靠背的小木椅子上,環著手臂,垂著腦袋,一點一點地在打瞌睡。聽到外面走過的腳步聲,也只是微微抬了抬眼皮,淡淡地看了我們一眼,繼而又低下了頭。

沒走多遠,就看見了楊橋的代表—石橋。不過橋的這邊有一間大屋子敞開著門,門口還有一個類似於報亭的小屋子,在周圍都是木門緊閉的小房間中,十分顯眼。進門一看,呵,原來是一家劇院啊:一座紅花轎擺在房屋正中,轎子後方有輛獨輪車,輪子旁一左一右地放著嫁妝,是兩個皮箱子,還用大紅帶子打出一朵紅花,十分喜慶;屋子後面是一個舞臺,因年代久遠,木板上有好幾個洞,都是因為發黴塌陷的,空氣中飄著淡淡的腐爛的味道,被爸爸稱為“歷史的味道”。屋子一側擺著三個鐵衣架子,上面全是鏽跡。看來,門口報亭似的小屋子就是售票亭了。閉上眼睛,彷彿還能看見數年前點場景:大廳中間擺滿了長椅,坐著的大多是買了票進來的,也可能有滑頭點的人,趁檢票員不注意溜了進來。兩側的衣架子這時全在後臺,戲臺子一側,坐著敲鑼打鼓的老先生,中間的演員正繪聲繪色地表演著,後臺有的人濃妝淡抹,準備上臺……

出了劇場,向橋那邊走去。跨上石橋的樓梯一步要邁很遠,但一層與一層只有十釐米的高度差距。橋中間,有一個正方形的石塊,石塊正中間有一個突出來的圓點,拳頭大小。爸爸見了,下了橋去問旁邊的老人家,他的貓十分乖巧地趴在他身旁。我和弟弟不禁蹲下身子,我伸手撓了撓它的小腦袋,沒想到它不但沒跑掉,反而愜意地眯了眯眼睛。弟弟先和小貓握了爪,又去碰了碰它直豎在空中的尾巴,然後又學我撓了撓它的腦袋。許是弟弟碰了它的尾巴惹怒了他,它竟然一下子就咬住了弟弟的食指。我心裡慌了一下,可弟弟卻笑著抽出手,說:“一點兒也不疼。”還給我看了看他的食指,果然,上面除了小貓的口水亮晶晶的,其他什麼都沒有。古巷的貓如此溫順不怕生,咬人竟然也那麼輕柔,那這裡的人也一定十分溫柔寧靜,待人有禮。

古巷裡還有許多點設計令我讚歎不已:一線天、木船、一米碼頭……我們走到一個碼頭的時候,正巧碰見一個老婆婆旁邊放著一盆衣服,蹲在水邊,洗著衣服,看見我們還朝我們笑了一下,繼而又低下去洗衣服了。這兒的人雖然也用著一些現代的東西,但他們的心依然像這裡楊橋的水,寧靜,安穩。

世界雖變,古巷依舊。

【篇二:尋訪古蹟】

在江西贛州每日在城市的喧囂中,有這樣一條古巷寧靜而又莊重的矗立在老城區中。倘若你站立在在這條古巷中,便彷彿看見了曾經的繁華,踏上由青石板鋪成的道路,就宛如回到了從前。但是現在一切如往昔一般,靜謐而又古老。只可惜在城市的變更中,失去了本該屬於自己的繁榮與昌盛。這就是中國古巷之一灶(皁)兒巷。

煙雨朦朧之際,撐一把油紙傘,漫步在灶(皁)兒巷中,聆聽著雨水在傘上訴說著它曾經的繁華歷史,“淅瀝,淅瀝”,雨滴們又在感嘆著它失去往日的光彩。此刻,閉上眼,好似望見穿皁色衣服的衙役人員,聽到衙府升堂的情景,那一聲聲的“威……武……,威……武……”即震懾了在場的犯人,又讓人感受到縣老爺的威嚴與公平公正。也許正是有了兩袖清風的廉官,灶(皁)兒巷才會在歷史中綻放著自己的光彩。

不遠處,有路邊小販吆喝的聲音。糖葫蘆的絲絲甜味迎面撲來,街上的算命先生,向路邊的行人標榜自己是神算。胭脂水粉店門口,姑娘們在仔細挑選合適自己的胭脂和眉筆。要說到會館,就不得不提到筠陽會館,館內的18間客房門楣分別刻有福、壽、祿等吉祥文字作為房號,各地的遊人住進有如此吉祥寓意的客房,心中便油然而生一種自己的房間在保佑自己感覺。

層層疊疊而又錯落有致的風火牆,讓灶(皁)兒巷顯得有層次感卻不失美意,房屋上大大小小的鏤花、飛簷、花楣、雕窗讓人不禁感嘆古代建築的美輪美奐,與手工藝人高超的手藝。

如今,在贛州凡是上了年紀的人,看到灶(皁)兒巷便會喚起兒時的記憶。它承載的不僅是宋代到清代人民生活的縮影,而且還承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與老人兒時最珍貴的記憶。

【篇三:古巷悠悠作文】

蘇州,一座以園林聞名的城市。各個大大小小的園林成了蘇州標誌性的名片,相較而言,那些藏於城市中的古巷便不是那麼顯眼了。

它們歷經風霜與苦難,有的早已在歷史的車輪滾過時化為塵土,有的在一座座摩天大樓拔地而起時消失,還有的在現代化的生活中已經找不到一點原本的面貌……相較於這些命途坎坷的古巷來說,懸橋巷則幸運得多。青磚白牆猶在,小巷悠悠,寧靜依舊。

懸橋巷內曾經住過不少名人,明代高士徐波,舉人朱綬世,狀元洪鈞,現代著名中醫錢伯煊……時間如流水,曾經住在懸橋巷中的人們有的早已不在,那些青瓦白牆卻記憶著一切。葉聖陶從小生活在巷中潘家堂西,與顧頡剛一同在張傢俬塾上課。顧頡剛和葉聖陶從小便是同窗和近鄰。兩人從小便十分聰穎,顧頡剛在8歲便通讀《四史》,而葉聖陶更是在7歲時便通讀《四書》《詩經》《易經》,8歲時已經能用工整的小楷書寫三百字的文章了。或許,他們在孩提時曾經揹著書包,嬉戲玩鬧;或許他們曾經在巷內慢慢走著,鞋底叩擊著青石小路;或許他們曾經在巷中清代藏書家黃丕烈的藏書閣中翻閱古籍;又或許他們曾經坐在私塾中仔細聆聽先生的教誨;又或許……也許正是兩人的互相影響和環境的薰陶,葉聖陶成為了著名的教育家,而顧頡剛也成為了著名的歷史學家。正是這條古巷伴隨著他們的成長,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優秀的人才。仔細聽,幽深的小巷中彷彿還傳來了著若有若無的朗朗讀書聲。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孩童早已長大,成家立室,兒孫滿堂,步入知天命的古稀之年,而古巷卻一成不變,保留著原來的舊貌。她像一位慈祥的母親,注視著一個又一個棟樑的成長;她用青瓦白牆,篆刻了最美麗的故事;她用那亢長的巷道,儲存著最溫暖動人的詩篇……

悠悠古巷,古巷悠悠,歲月流轉,古巷猶在。

【篇四:尋訪古蹟】

皁兒巷的路不曾規律過,好似是古人有意為之?—亦或是古人偷懶的?哈哈,我不由得笑了笑。這巷子處處露露著一股濃郁的厚重感:石是宋時的,磚是明朝的,瓦是清代的。它讓我依稀模糊的看到了從前:一排身穿黑衣的衙役面容莊嚴肅穆,行動迅速的穿過小巷,而旁的人則噤聲不語。那是一種怎樣的場面啊!

我的手緩緩地撫摸著這古巷的牆,我蹲下來嗅著這路,這裡的一草一木無一不是在給予我回憶、思索和傾訴。

風悄悄的滑過我的勃頸,天有些涼了,我裹緊了衣衫。卻想:你是否也會感到冷呢?我想不會吧,皁兒巷,對吧?你屹立在江南泥土之上,度過千年春秋,感受寒冬臘月及烈日當空,你不曾言語,但我卻聆聽你的心聲,對吧?

我知道你的想法,我知道你的滄桑,我更知道你的……驕傲!所以,就這樣,我就慢慢的來到你的身邊,去觸控歷史的細節,去想那千年滄桑,去尋找你心古老。我尋找著,我探索著,但卻發現你我之間還有一層薄膜。

我無法透過它,你卻也不願打破它。我瞭解,你有你的自豪,你不願我用現代的氣息來點汙你,但我一定會尋訪你的內心深處。

路很歪,我好似跌撞的走著,遐想著,心中也走過漫漫長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突然吟誦著。

而在這恍然之間,我感覺那個膜已然消失了。啊!那就是你的面目—皁兒巷!我尋訪的古巷!

“皁兒巷,你不會孤單了,你有我了。”我笑了。古巷,我已尋到了你!

【篇五:三坊七巷】

要說什麼叫三坊七巷,其實指的是三個坊和七條巷。巷是什麼?就是屋子之間的通道比街道窄,有的地方叫衚衕,在福州也叫弄。坊是什麼?坊是人們的住宅區。

節日的三坊七巷果然人潮如織。修葺一新的南后街仍盡力地保持著歷史的風貌,原木本色的古民居毫不張揚,臨街的店鋪也透著家常的氣息。深褐色的木窗櫺甚少華麗的雕飾,你會覺得:這古樸的窗櫺,有濃濃的墨香、詩意,有淡淡的空靈,又有一些無法觸控的凝重,宛如一幀珍藏許久的藝術珍品,你只有細細的回味,才能品出個中滋味。老福州的韻致,就在沿街的一方石頭,一口小天井,一扇小窗中滲出來—溫和醇厚,毫不張揚。

來到了安民巷,聽說安民巷還有個故事呢!以前,外國(古代的時候中國分為好多個國家)打到我們國家的附近,老百姓們都害怕極了。於是,外國派了一名士兵在這條巷門口貼了一張安民告示:老百姓,你們不要害怕,我們不會傷害你們的。老百姓這才放心。於是,後人就給它起名字叫安民巷。

我在郎官巷南側的二梅書屋逗留許久:當我抬起腳,跨過那高高的門坎時,內心不禁生出一股敬畏,這是清代翰林林星章先生的舊居。木質結構的書屋,不是高堂大屋,但每一處都流露出古時文人學士的風雅。一間間大小不一,格局各異的書房,或由小回廊相連,或隔著小天井相望,但皆樸實無華,就連廳堂也沒有什麼特別耀眼的擺設,似乎把所有的堂皇都小心翼翼地掩藏起來,樸實無華到極致。

走出二梅書屋,心卻仍在裡面繞不出來,直至走到緊挨著衣錦坊的黃璞故居前,才被這另一種迥異的建築喚醒。這黃氏故居,是左右對稱、前後推進的格局,顯出一種別樣的整齊,處處透著無聲的端莊,莊重而不失精巧。一進一進的房子像串葫蘆似的,每一進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連線,而每一進的大廳、廂房、耳房、書房、起居室、天井,迴廊,各有各的情致,又渾然一體,不可分割。故居的每一進都是以大廳為中軸,井然有序地左右鋪開,層層推進。緩緩地移動腳步,往昔的繁華也恍若在眼前晃過。

“誰知五柳孤鬆客,卻住三坊七巷間”,號稱明清古建築博物館的三坊七巷,曾經滋養了多少將相之才,曾經匯聚了多少時代風雲,無須太多的史料,單從坊名、巷名,就可窺視它曾經的風姿和榮耀。但多少翻雲覆雨的故事,多少風雅迷人的傳說,都付與春風一笑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徜徉其中的物是人非之慨嘆,想來古今無異。

【篇六:青果風韻】

城市裡,大街上,高高的樓,密密的人,透著絲絲喧鬧,使我煩躁的心,時時不能平靜。

我獨自漫步在青果巷內,那青瓦白磚的風韻,卻深深融進了我的心。城市裡這小小的一隅,如一徐清風,在我心中久久盪漾……

這彎彎曲曲的路,透著幾分滄桑。彷彿眼前有位丁香般的女子,撐著把油紙傘,走在小巷裡。一股江南的風韻,似從我心底油然而生。江南的水,江南的路,在我心中浮現,在

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騰空而起。我抬起頭,仰慕的望著這浸透著江南風韻的青果巷,這典雅的青瓦白磚,似是一種力量,驅使著我的心,使我用心再看看它—青果巷。

我循著江南的氣息,悄悄地邁著步子。生怕我一用力,打破了這安詳的寧靜,打破了我心中久久漾起的青果風韻。石子路整齊的鋪著地面,青色的鵝卵石打著迴旋,巷子的深處,送來徐徐微風,浸透著典雅,揉進了花香,我陶醉地吸了一口氣,想要把這青果古巷的靜美,吸入我的鼻腔,融進我的心房。隱隱約約,我好像迷戀上了什麼,那是一種少女的柔美,麻酥了我的全身。我似乎愛上了這種淡雅的青果風韻……

柔美的風韻迷醉了我的雙眼。卻在巷子深處,傳來了幽幽清香,我循著香氣,不由得加快了腳步。路邊的垂柳披下了她細長的柳枝,好似少女的長髮,溫婉,迷人。這淡淡的清香中透著花的味道,沁人心脾,卻不濃郁,清秀脫俗。花香不怕巷子深,風裡帶著花香,送到了這裡。我不禁仰望那巷子深處,也許,那裡真的有著一位丁香般的女子呢。

我踏著清香走在青果巷內,不禁細細採擷那抹青果風韻,品味它那斑斕悠閒的縷縷芳香……

【篇七:尋訪古蹟—青果巷】

我誕生於常州,而最令我感到自豪的,是一條巷子—青果巷。

常州是江南水鄉著名的歷史城鎮之一,至今約有兩千五百多年,歷史時期的遺存十分豐富。而青果巷則是常州市區儲存最為完好、最負盛名的古巷。

住在常州的人們肯定都來參觀過這麼一條古巷,也領略過它的風采。它是常州市的歷史風貌精華所在,但凡入過這條巷子的人們肯定都知道,它不僅保留了不同時期的一些歷史遺蹟,還保留了許多傳統的建築以及某些名人的故居。在這條巷子的旁邊是一條古運河,運河上架著一座小橋,我第一次來時,還稱它為小橋流水人家呢!

我的學校就在青果巷旁邊,每天上學放學,走過最多的一條路就是青果巷。

一進入青果巷,一種江南韻味就映入眼簾。到處都是黑白的簡約風格和實木門檻。當然也有矮小的屋門,每次,我都會情不自禁地到處張望。

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四合院,雖然沒有進去過,但卻在門縫裡看過好幾回。它是一個經典的黑白四合院,它有著很高的門檻和屋簷,裡面的空間也十分的大,一看就是個大戶人家。每當我從這家門前走過,都忍不住多看幾眼,目睹它的風采。

青果巷,一條古巷……

【篇八:臨海紫陽街】

前陣子,我和父母一起去了浙江遊玩。人們都說:去了浙江,風景是要看的,菜系是要嘗的,古街也是要去的。我聽了十分好奇,什麼古街這麼知名?居然都成了必去之地?於是,懷著好奇,我們前往了浙江第一古街—“臨海紫陽街”

一到古街,還未進入,便感到自己彷彿穿越了時空:窄窄的街道是有青磚鋪成,點點青苔隱藏其中;兩旁的老房子都是灰牆黑瓦,透著古樸寧靜;那木質格子窗戶、那飛翹的屋簷、那笨重斑駁的大門、那小店門口隨風輕飄的幡?無不顯露這古街的古老而神祕的氣息。

懷著靜穆小心的心情緩緩進入古街,沒想到古街並不“老態”,而是處處透露著“生機”呢。你看,兩旁的老房子都被開了各種各樣的店鋪,有賣傳統物品的,有賣各種小吃的,更是有好多古代賣手藝的如捏麵人、畫糖人蔘插其中?我目不暇接,好生興奮。這時,我突然發現有個白髮老者靜靜的坐在街邊自己的一小塊攤位邊,正全神貫注的畫著糖畫。只見他一手拿著一隻長柄勺子,舀了一小勺糖漿,然後慢慢傾倒在鋪著的糖衣紙,邊倒邊做畫。少頃,一隻栩栩如生的龍欲騰空而起,真是令人拍案叫絕啊!而整個作畫過程,老者是一氣呵成,運勺如飛,龍的線條粗細有致,糖漿最後一點恰好就倒在了龍的最後一筆,不多不少,完美至極!這哪是食品?這分明就是珍稀的工藝品。趁著人少,我厚顏提出讓我一試,老者居然同意了。本來自以為在一旁看了好久,自己也應該掌握要領了,沒想到真正自己操作起來,這個拿勺子的手居然顫顫抖抖,倒出的糖漿忽多忽少,導致龍的線條雜亂無章,簡直就是畫了個“四不像”。唉,看來,任何看似簡單的事都是需要長期鍛鍊,經過不懈的努力,在恆心和毅力中才能達到目的,不然,就只會像落得個“三腳貓”“四不像”。

臨海紫陽街,是個有著大氣古樸而又蘊含活力,讓人流連忘返,久久不願走出的古街?我喜愛它,不僅是因為它獨特的美,更因為那裡有個老者教了我一課。

尋訪古樹 篇3

國小三年級作文 ,655字

在古色古香的古玩市場,有三棵古樹堅強地矗立了六百多年,這是三棵銀杏樹。

還沒有走進去,就看見了銀杏樹繁茂的樹枝。走近看,大樹非常粗壯。普通的樹,一個小朋友就能抱住它。而這幾棵銀杏樹,至少也要三個人才能抱住。這麼高大的樹,能算得上參天大樹了。

據說,銀杏樹有多高,根就有多深,這幾棵銀杏樹少說也有二十多米高,那樹根最少也二十米了。扎得多深呀!真是根深葉茂。現在樹上雖然還沒有葉子,但可想象,再過幾個星期,樹葉一定佈滿了枝丫。

銀杏的樹幹十分乾燥,都已經龜裂了,一塊一塊的,就像老人深深的皺紋。別說摸了,就是看一眼,也知道它十分粗糙。樹皮是灰褐色的,還帶點黑。它們的身上還寄生著其他植物,一些樹枝上布著青苔,還有小草長在上面。甚至還有其他樹在它身上紮了根,是銀杏樹的博大胸懷包容了這些植物。除了銀杏,還有什麼樹能有這般博大胸懷!它們不但要供給自己的營養,還要將營養輸送給其他植物。

繁茂的樹枝有粗有細。數以萬計的小枝密密麻麻地遍佈著,如同一把大傘,遮天蔽日,為人們遮擋陽光的暴晒、狂風暴雨的吹打……樹枝上還有成千上萬的小芽苞,裡面孕育著將來的銀杏葉子。這麼多的芽苞,到了秋天,肯定金黃一片,好像金色的房子,又像金色巨浪。

站在樹下,我彷彿看到了金色的秋天:小扇子般的黃葉落了一地,遠遠望去,宛如一條金子鋪滿的路。樹下,孩子們或奔跑嬉戲,或揀一些好看的樹葉來做樹葉貼畫、樹葉書籤……金黃的樹葉,是城市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我愛銀杏樹,不僅是愛它在秋天的豔麗色彩,更是愛它的博大胸懷,愛它對那些草、青苔和常青樹的包容!

保國寺訪古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793字

這是我初次去保國寺,不尋常的是,這次在遊覽名勝古蹟的同時,還要尋找耐人尋味的“古風”。

早就聽說寧波保國寺歷史悠久,創於東漢,建於唐代,興於北宋,是江南最古老,儲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建築,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為江南一絕的建築瑰寶。這個星期日,我有幸走進了它。保國寺坐落在江北區靈山山腰,自南向北分佈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堂和藏經樓,兩側有鐘樓和鼓樓連線著其它建築,錯落有致,美不勝收。我先跨入古老的木門,映入眼簾的是杏黃色的院牆,青灰色的殿脊,更多的還是蒼綠色的參天古木,全都沐浴在玫瑰紅的晚霞之中。不計其數的松柏,高大而挺拔,茂密繁盛的葉叢配上粗壯有力的樹枝幹既大方又灑脫,猶如一位毫不拘束的少年。

再往裡走,躍過雲霧繚繞的仙人橋,翻過坪坡,穿過山門後的中庭,就來到舉世聞名的“無樑殿”,幽靜開闊的庭院,古樹林立,蔭廕庇日,數只藍尾紅嘴雀在樹葉的縫隙中嬉戲,把大雄寶殿襯得富有勃勃生機。步入神祕的大雄寶殿,大殿的平面為長方形,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八椽。殿主要分為前、後兩部;前部為敞廊,裝有天花藻井;後部為乇上明造,不安裝天花,近建有尊佛。大雄寶殿因為什麼而得名呢?那是因人們進殿後只看到天花藻井而看不到殿內樑架,又名為“無樑殿”,聽說此建築還得過“魯班獎”呢。殿頂為單簷歇山頂,殿頂翼角平伸而微微上翹,古雅秀美。

繼續沿著充滿柏葉青苔味的林間小道走,一切又光明起來,道路兩旁的草葉青苔味也從墨綠漸變成了青綠色。不一會兒,一座小巧玲瓏的四合院又呈現在我眼前,它樸素中帶著華麗,屋簷上雕刻著精緻特色的花紋,簡直是別具匠心,鬼斧神工!流光溢彩的窗櫺上映出了屋內古色古香的茶几,坐椅和臥床,上面無不流露出悠長的文化氣息。

回眼一望,天色已經黯淡下來,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保國寺,心中不斷讚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直到現在,我的腦海中還回印著這古代經黃的文化藝術,久久揮之不去……

探訪古鎮 篇5

國三作文 ,798字

爸爸告訴我,我們老家在株洲三門鎮,早一向,我又從書上看到:古時候,有個建寧古鎮,它是三國時期吳王孫權建的,它的舊址就是今天的三門鎮。這讓愛好歷史的我充滿了好奇與神往。寒假有空,又逢春節,天氣晴朗。爸爸帶著我也要去老家拜年,於是我興奮地來到了三門。

三門鎮處於湘江邊上,江水滔滔,讓我想起“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的詩句。可是,我更想尋找的是歷史的痕跡。可是,往來的船隻,柔軟的沙灘,船上岸邊忙碌的人們,都是清一色的現代氣息。這多少讓我有些失望。但我沒有洩氣,一到老家,我就向親戚們特別是老人們打聽有關這裡的歷史故事,令我驚喜的是:一個常年在這一代採砂的親戚說他在採砂時挖出了很多古董,有的他已經賣出去了,還有一些收藏,我高興地跟著他去看這些“寶貝”,看見了果然大開眼界:有幾塊雕著圖案的床鋪,還有一些古董裝在盒子裡,有銅器、銀器、陶器,甚至還有漢白玉器。這個親戚還大方地要我從中挑選禮物,我挑了三件菸斗:一件由古銅製成,像一支短號,上面雕刻著精美的花紋。一件由黃銅打造,好似一支阿爾卑斯長號,雖過了多個春秋,但仍然能使用。另一支用青天銅鑄造,像一支電話筒。

我又來到江邊,站在岸上,凝視著江水,想起電視劇《三國演義》主題歌的歌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我想,這些菸斗的主人真是三國時代的嗎?我撫摸著這三個菸斗,打量著,彷彿在與那些先輩對話,回到家中,我迫不及待地找到一位收藏家爺爺,請他鑑賞這三個菸斗的年份,爺爺說:這不算古董,是解放前後的東西,但能挖出這麼多的菸斗,至少證明,你們家鄉這一帶舊社會很繁華,應該是個熱鬧的碼頭。

我設想著老家河灘上曾經熱鬧的場面:穿梭的船隻、喧鬧的人群、叼著菸斗的船伕……。不由得充滿了神往。而今,只剩下了寂寞的沙灘。歷史真神奇啊,我一定要勤奮學習,長大當個歷史學家。

西津訪古 篇6

國二作文 ,1067字

古渡西津於我猶如一位大隱於市的高士,一次次在它身邊經過從未駐足。在我意識中,西津,一渡口罷了,能有多大意思?不想日前的鎮江之旅顛覆了我無知的偏見,令我愧赧無比。

來到西津最醒目的不是渡口、古街,而是那聳立在古蒜山巔的銀山寺,巍峨的大殿橫空而出,氣勢磅礴,令無數遊人仰嘆不已。入古街,首先是那些看得見的“古”讓你流連,大的有古店鋪、古街道、古院落;小的有店鋪的古牌匾、條石上的古車轍、院落裡的古樹木,無不使你感覺古意盎然,彷彿穿越千年來到前朝歷代。最妙的是古街入口處的西津渡遺址,考古發現加上現代保護技術使石砌的古渡口赫然呈現在今人面前。遊客憑欄俯視腳下,透過厚厚的玻璃可以清楚看到古渡口那一級級沿江而上的石階,使人不由聯想起南來北往商旅們那匆匆的身影,江面上千帆競發的盛世景象了。這遺址像一條深埋在地下的根,汲取著江水的精華默默滋養這方土地。走在西津條石砌成的街道上,一道圍欄引起我的注意,圍欄裡是一段長8米,寬2米的玻璃路面,遊客可以清楚看到路面下不同深度各個歷史時期的古街道,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街道層層疊現,猶如一部翻開的史書書寫著西津古老的歷史。

拾階而上,我們在看得見的“古”意裡徜徉,一種低沉渾厚、空靈柔美的樂音傳來,尋音而至一精舍,一素衣長鬚老者端坐案前,雙手持壎吹一古曲,案几上焚一柱香,嫋嫋香菸隨古樂飄散。室內滿滿香味和古樂,我彷彿置身月光如水的蓮池,壎音如淨瓶之水輕濯浮躁的靈魂,縱使驕狂亦古井不波了。佇立良久,主不言,客不語,在古樂的浸染下各自的靈魂在自由浮游,盡情享受著這空古的意境。一曲終了,主人睜開眼,微微一笑,我忙恭敬合掌行禮,辭別老者,一切都是那麼坦然。出雅舍我在想,這也許是“古”音的薰陶使然吧。

酸的是醋,甜的是糖,香的是酒,空氣中不停變換著各種氣息,我們來到了美食街。鎮江香醋天下聞名,我們在專賣店參觀一番,除慨嘆它歷史之悠久、名氣之遠播、品種之繁多、價格之昂貴,無一人出手購買,頗令店主失望。隔壁是間麥芽糖店,一顆顆淡黃的糖塊裝在塑料袋裡,10元一袋,統一包裝,統一價格,沒有盛名,也沒有其它種類,卻是我童年的最愛。我們湧進小店,爭相購買,你送我一粒,我回贈你一顆,童年的那份快樂又浮現在大家的臉上。

品嚐著童年的甜蜜,我們出了西津古街。在站臺上,現代城市的喧囂又像浮萍般聚攏來,感覺自己就是個行將沒頂的溺水者,窒息、恐懼油然而生,回望西津古街,確如一位隱者在蒼茫的暮色中漸漸隱去了。唉,西津古渡渡古人,我生待渡渡何在?

古隆中訪學感悟 篇7

國二作文 ,1055字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八年級有一件盛事,是自開學以來讓我魂牽夢繞的。此刻躺在床上,望向窗外,天際已出現一抹魚肚白,我想,那黎明之後的古隆中之遊該是多麼精彩。

和本班的同學一起坐在大巴車中,我和大家一同嬉笑著,但卻“醉翁之意不在酒”,思緒早已飄向雲海,時不時抬頭看向天中雲朵,那好似就要變幻成古隆中所代表的那位三國名賢。

恍恍惚惚中,道路兩旁的樹木多了起來,綠雲如蠶吃桑葉般佔據了我的眼簾,快到了。

下了車,深呼吸,嗅到了綠葉的清新混雜著泥土的芳香,綠樹,綠葉,綠草,好一個獨立於世俗之外的清幽境界,那一千多年前住在這裡的那位也一定是一位志向高遠的隱士吧,衣帶飄飄,閒庭闊步于山林之間的形象浮上心頭。

順著林蔭小道一路向前,不覺間已經深入了林間。耳畔時而回響著婉轉悅人的鳥鳴聲,心中只剩下如泉水般的愉悅。轉過一處山角,眼前出現了一座石雕牌坊,上面刻了許多字。別的記不多得,“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八個字銘刻在心間。細細品味,那位孔明先生的心一定寧如止水,志向一定處在九霄雲外。

山腰的石梯看上去是經歷了不少風雨,凹凸不平的表面似乎在訴說著那段跌宕起伏的時代,落葉散落其上,彷彿走在一條穿越到那段群雄爭霸的三國時期的時光之路。慢慢的,一座武侯祀逐漸顯現。踏入門檻,一座鍍金雕像出現在眼前,果然是“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袍,飄飄然有神仙之概。諸葛亮先生渾身流露著暗金色的光澤,唯獨那雙執著羽扇的手是亮晃晃的金色。導遊說,那是遊人想要從諸葛先生身上帶走一些智慧,經常觸碰導致的。我卻絲毫升不起這樣的念頭,那種睥睨天下的眼神,那種源於自信的輕狂,那種看破紅塵的淡然,竟讓我有種膜拜的感覺。

廟宇一間接一間地穿過,一片竹林好像突然從地裡鑽起來似的,出現在眼界中。燦爛的陽光終於衝出來了密密的樹冠照射在光滑的綠葉上,閃閃地浮動著金光,絲絲縷縷地灑在我的身上,暖暖地愜立舒坦。不覺間,來到了諸葛先生的居所。

早聞這位先生自來不注重物質上的追求,進了門,我還是被居室之簡陋震驚了,一張床榻,一張飯桌,一張古琴,好像孔明先生有生之時這裡這麼空空蕩蕩一樣。腦海中浮現了這樣的一幕:諸葛亮臥在床榻上,搖著羽扇,輕吟古風,絲毫不在意所處之地的簡陋。“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我想即使再貧濟的物質享受也掩蓋不住他精神上的富足吧。

登上山頂,望向天際,心神一片空靈。一路來的三國文化、亂世風韻,早已浸透了我的心靈。諸葛孔明那顆永不熄滅的北極星,處在天際之巔,散發著耀眼的光芒,冥冥中指引我前進!

尋訪東河古橋 篇8

國小三年級作文 ,910字

“河邊尋煙柳,小巷訪畫橋。”我和同伴組成求知小隊,從整治一新的五柳巷開始,沿著東河尋訪一座座古橋。

我們經過了三座南宋時期的古橋,它們分別是:鬥富一橋、鬥富二橋、鬥富三橋,這裡還有水上巴士的起點梅花碑站。中途有一位熱心的老爺爺給我們講解了許多關於這三座橋的來歷,我們聽得津津有味。此時正是臘梅開放的季節,東河兩岸的臘梅競相開放,我們邊走邊欣賞周圍美麗的風景,不一會兒就到了第四座橋——安樂橋,橋洞兩側的牆上刻著許許多多精美的壁畫。

走出橋就看到路旁有兩口已經廢棄的古井,而它的旁邊就是水上巴士城站火車站。繼續往前,穿過清泰街人行地道,我們便能看到一座拱形的木質便橋,橋的另一邊連著一個彎彎曲曲的小公園。慢慢往前走,高高的淳佑橋便呈現在眼前,橋頭的雪松鬱鬱蔥蔥,橋旁的淳佑亭裡坐滿了閒聊的老人,它的對面就是水上巴士浙二醫院站。穿過寬闊的解放橋下的解放路人行地道,一個親水平臺赫然在目,一座雪白的美女雕像矗立在中央,許多的老人在這裡開心地跳著廣場舞。

在香樟樹的掩映下,我們不知不覺走到了萬安橋,依次會看到水上巴士葵巷站、菜市橋站。這裡是東河水面較為寬闊的地方,兩岸桃樹柳樹相間。每當春天來臨,船兒在河中穿行,岸邊桃紅柳綠,風景十分優美。

穿過菜市橋,你就會聽到朗朗讀書聲,原來旁邊是青藍小學,真羨慕這裡的同學,開窗就能欣賞到風景如畫的東河美景。河的對岸是六座可供一人通行的景觀小橋,它們依次是荷祥橋、瑞祥橋、福祥橋、盈祥橋、興祥橋、盛祥橋,雖然小巧,但依然美觀。

一個小時後,我們來到了此行的最後一座橋——太平橋,這座橋獨具特色,橋上有一座風雨亭,一根根圓柱撐著鋪有黑瓦的亭子,兩旁的木質座椅可供人們休息賞景,中間的通道供人通行。

由於河道整治,目前水上巴士只能到潮鳴寺巷站,往前的廣安橋、寶善橋、壩子橋三座古橋未能看到,有點遺憾。此次的尋訪,我們一共看到了9座古橋,2座木質便橋,6個水上巴士站,2個人行地道,十幾個各式各樣的小亭子和大小不一的小廣場。

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東河即將迎來一年中最美的季節。同學們,讓我們結伴泛舟東河上,健步東河邊,一起欣賞這如詩如畫的美景。

荊州古城一日遊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721字

去年的國慶節,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有大姨一起,乘著爸爸的車,去荊州看望姐姐。順便到古城遊玩。

乘坐四個多小時的車,到荊州去了姐姐的學校。第二天,我們叫上姐姐一起去遊玩。

一個多小時就到啦。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寬闊的護城河。它猶如一面翡翠色的寶鏡,倒映著堤邊的小樹,城牆,城樓和許多的遊客的身影,這幅圖畫美極了。我迫不及待地往前走,一座九個石孔的拱橋橫跨在護城河上。從橋上走過去就到了城門下。我抬頭望去,門洞的上方刻著兩個金燦燦的大字一一一荊州。上面掛著兩個古銅色的大鐘。我知道這個大鐘是在古代,敵人來時警告城內居民,準備防備襲擊的工具。

穿過城門上了臺階。我就看到一把關羽的大刀立在那裡。我連忙跑過去。一手扶著大刀,一手擺著OK的姿勢。讓媽媽給我和大刀留影。

好多的遊客:有些遊客跟穿著鎧甲的“土兵”拍照,有些遊客在和石頭雕像拍照留影,有些遊客騎著“戰馬“拍照留影,還有些遊客站在古城樓前集體拍照留影。我也和“士兵”和“戰馬”留了影。

我們一家人一起往前走,我看到了真正的古城牆。牆體是用石頭砌成的。我用手摸著城牆,牆面上還長著苔蘚,牆縫裡冒出了小芽。外公告訴我。這城牆是用糯米汁拌洋桃漿混合磚石砌成的。城牆的總長是105km,高8。83米,是我國府城中儲存最完美的古城牆。我在心裡想,外公知道的可真多啊!

我牽著外公的手來到城樓。一樓裡面的物品琳琅滿目,看得我眼花繚亂。大姨給我買了一個公主用的粉色的皇冠披紗,好漂亮,我好喜歡。很快我們逛完了城樓下了臺階,我看到了三臺鼓古炮,我興奮地拉著姐姐和古炮留影,看著這龐然大物,哦!原來大炮是這個樣子的。

這次荊州的旅遊,我學會了好多的知識,觀賞了好多美麗的奇景,是最有意義的一次旅遊。

荊州古城導遊詞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447字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來到荊州古城。我叫諶威衡,很高興能成為大家的導遊,希望大家玩得開心。

說到荊州,你們一定會想到三國演義吧,那裡有許許多多讓人驚歎的故事,而這些故事裡面就有荊州,如劉備借荊州,關羽失荊州等。荊州一直以來都是行軍打戰的必爭之地。

荊州古城一共有六道門,分別是東門、小東門、北門、小北門、西門和南門,每座城門均設有“雙保險”,前後兩道門,兩門之間均設有甕城,可致攻城之敵於死地。六座城門原都建有城樓,現在只有東門和北門有城樓。因此我們遊覽古城最好的去處就是東門和北門。東門又稱“迎賓門”它是迎接來使賓客的地方,所以城門最壯觀,特別是晚上天黑後,霓虹燈亮起,城門上的賓陽樓好似有千萬顆星星落在上面,光彩奪目。大北門又稱“拱極門”,是古代通往中原和京城的唯一出口。

好了,說了這麼多,大家對荊州古城一定有了初步的認識,在出發前提醒各位朋友,荊州古城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屬於世界文化遺產,希望大家能給予保護,不要隨意破壞它。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荊州古城,去探尋荊州古城的歷史印記吧!

荊州古城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622字

我的老家在湖北省荊州市,那裡有許多古建築,並且大部分的古建築儲存完好呢!

荊州這個名字,可能大家有點陌生,但是。如果我把它原來的名字說出來,可能大家就很熟悉了吧,三國時期,在長江中下游有一個兵家必爭之地,名叫江陵,就是現在的荊州,大家現在知道了吧。

荊州是我國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位於江漢平原西南部,在素稱“九曲迴腸”的荊江北岸。這裡有儲存完好的古城牆。可惜新東門、公安門、西門,北門和新南門以及老東門都要收費。如果想去城牆上看看,我告訴你一個好地方,在老南門門口的廣場旁邊,有一段長一公里的古城牆,滿牆的青苔彷彿在銘記城牆的歲月,這是其他地方的城牆上沒有的,還不收費。如果是剛來的遊客,就是花錢在已經完全商業化的東門,去看城牆,完全不知道自己被騙了,所以要看就要看老南門的城牆。

荊州從它作為戰國時期楚國的“渚宮”和官船碼頭算起,已經有2600多年的歷史,是歷朝封王置府的重鎮啊。荊州還地處江湖之會,是連線東南西北的水陸交通樞紐,以前的荊州非常大,像現在的荊門市、潛江、仙桃、天門、京山縣和鍾祥市等等,以前都是荊州地界,現在荊州的面積也很大,有兩個區,三個縣。三個縣級市和103個鄉鎮。全市面積有140067平方千米,歷史文物也很多。所以假期也是最好來看看哦,但是由於離石家莊較遠,坐飛機過來也要五個小時,坐高鐵動車六個小時,開車要11小時開1000公里。所以我也是建議大家偶爾來一次好了。

荊州古城 篇12

國二作文 ,1059字

荊州古城,又名江陵城,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暑假,我終於一睹這古城的風采。

入眼便是一派安寧祥和的景象。蔚藍的天空,天空中是悠悠的白雲,白雲下是硃紅色的城樓,城樓上還掛著幾個燈籠,燈籠後面是高高低低的城牆,城牆腳下是一排排的柳樹。一個身著白色紗裙的小女孩拈著一片細葉在微笑,母親在一邊給她拍照。琉璃般平滑的水面映出這一切的倒影——“實是欲界之仙都”!

看著這如詩如畫的景色,再想想之前做功課時候認識到的那個戰火紛飛的荊州。真是天淵之別。

渡過寬寬的護城河,仰望城牆,只見漆金的大大的“荊州”二字。為觀景方便,這兩扇鑲著生鏽的大鐵環、有些掉漆的門是常敞開的。撫摸著那滿是歷史滄桑痕跡的城門,不禁想起:千百年前,那個還處於戰火紛亂中的荊州,那威武的大門,應該總是緊閉的吧?作為古城的第一道關卡,它定然被日日夜夜把守,絲毫不敢放鬆。斗轉星移,滄桑鉅變,這一代代荊州守將曾誓死捍衛的城門,如今卻可以這樣大大方方地敞開著,吸引著一批批慕名前來探尋歷史的遊客。

走進大門,被一堵高牆攔住了去路。環顧四周,才發現自己身在一個小小的城牆“包圍圈”裡。放在從前打仗的時候,這個空間僅能容納一支小分隊。這就意味著,如果不慎被敵軍攻破第一道城門,荊州守軍就可以利用包圍的優勢,迅速反攻,打敵軍一個措手不及。

內外雙層城牆,是絕妙的設計。但為什麼偏偏出現在荊州?難道是這裡的人民最聰明?未必。荊州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西面,是巴蜀之地、天府之國;南面,是荊楚之土、芙蓉之國。作為必經之地的城池,又怎能不採取些特殊的保護措施呢?

在城內一番兜兜轉轉,走走停停,總算是找到了上城牆的斜坡。歲月在斜坡的青石磚上刻下深深淺淺的小凹坑。坡度有些陡,沒有扶手。我於是攀著牆緣穩住身體,踏著石板前進,耳邊迴響著腳踏石板發出的清脆的噠噠聲。古時,那些駐守荊州的將軍們是否也曾這樣,在青石板上踱來踱去,思索著保護荊州、抵禦敵軍的大計?

踏過青石板,我又踏上城樓的大理石臺階,登了天台。站在那兒俯瞰,“包圍圈”中的一切盡收眼底。想想多年以前,守城的將領應該也會這般眺望,看著下面浩浩蕩蕩幾欲摧城的軍隊。他的心中,該是怎樣的驚濤駭浪?我想,應該是緊張與自信並存吧。緊張自然是緊張於戰事,自信卻是因為荊州本身絕佳的防禦基礎了。

有戰爭的地方,往往有故事;荊州古城這個戰火聚集的地方,有著太多我們可以暢想的故事了。

荊州古城牆 篇13

國二作文 ,1213字

上次登上這城牆,已是許多年前了。家鄉就在此處,卻遺憾地少了對這段古城牆的記憶。這一次走上荊州古城牆,我打算用心去聆聽它的故事。

走過一條空蕩的巷子,站在路盡頭,城牆不遠了,相隔的是一條護城河。水流汩汩,以悠閒的姿態淌過,卻是渾濁不清的,更別說能看見城牆的倒影了。穿過跨越護城河的石橋,我站定在城牆腳下。在這高大肅穆的城牆下,抬頭瞻仰,它好似注視著我,帶著讓人敬而遠之的眼神,不怒自威。忽然間,我竟然有些不知所措。

城牆的根基是大石塊壘成的。原本的灰色,有的已經泛白,有的呈現出一種金屬生鏽的暗黃色。再往上是數不清的小磚塊。相較於底層的石塊,這些城磚被侵蝕得厲害,有幾塊已經殘破不堪。觸碰到指尖,粗糙得像老人臉上的溝壑,也是冰涼的。兩塊磚間的空隙裡瀰漫著潮溼的氣息,已長滿了青苔。這些時而殘缺的城磚,重重疊疊,交錯著築起了眼前這座城牆,也築起了一座城市歷經歲月的模樣。

我想若時光倒流,荊州再回到上千年前。歷來作為兵家必爭之地,定烽煙四起。荊州也因而成為歷史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星。再者,地處長江中下游廣闊的平原上,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註定了它的不平凡。於是有詩人途徑此地,面朝遼闊無跡的平原,吟詩作賦。壯闊無言,這大概就是歷史給予人的厚重感。

穿過城門,登上城牆。才發覺這座城牆是那樣的普通,甚至是,毫無特色。城牆並不高,稱不上什麼綿延千里,屹立千年不倒的建築奇蹟。燥熱的風似有似無地拂過,倚靠著凹凸不平的城磚眺望,心中不是俯瞰一座城市時的波瀾壯闊之感,反倒有一些沉悶。眼前和預期中奇麗的景色大相徑庭。幾棵繁盛的大樹上枝條肆意生長,遮攔了一方視野。天是明晃晃的白,沒有一絲雲彩相伴,顯得單調乏味。荊州城也無聲地應和著這種沉寂的氛圍,城裡,沒有引人注目的高樓大廈,沒有擁擠繁忙的車流。時間偏偏在這座城市中放慢了腳步。失望之餘,還有惋惜。

這還是那個三國時期名揚天下的荊州嗎?

這還是那個走進無數詩人夢中的江陵嗎?

可走回城下,看到的又是另外一副景象。就在剛才看似威嚴的城牆腳下,是一群悠閒的人。幾棵樹投下樹蔭,幾張竹凳子隨意地擺放,住在這附近的街坊鄰居就這樣坐在城下談笑風生,用方言聊著生活中的瑣事。荊州的方言聽起來隨性熱情,一如這裡的人,有著樸實直率的性格。棋盤就地架起,還有人饒有興致地下著象棋。一牆之隔,城牆內甚至有跳起廣場舞的。三言兩語的談話聲,棋子敲擊棋盤的清脆聲響,還有廣場舞的音樂聲交雜在一起,久久迴盪,一點點地遷移,改變著荊州古城牆過去肅穆的模樣。如今的它換了副面容,以謙和的姿態悄然潛入在歲月這盤細膩的沙中。

或許有人會懷念荊州古城牆過去的輝煌,但不可否認,當下的它依然令人沉醉。一段城牆,一座城,總會經歷些歷史的沉浮,也會被人們的不驕不躁所感染。平靜甚至落寞不是敗給了時間,是歷史變遷,再次走向頂峰必經的道路。既然如此,那就好好欣賞沿途的風光,也甘於沉寂,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歷史的傳承。

安於平淡,也心向輝煌。

與古箏的一面之緣 篇14

國三作文 ,875字

有時候,往往只需要一面之緣,剎那間,你將會擁有不一樣的事件。

曾何幾時,小小年紀的我時常看《還珠格格》。不必說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多愁善感的紫薇、凶狠惡毒的皇后娘娘。她們的容貌我都已記不太清了。可當在我四歲半時,我無法忘記它的模樣與聲音,真的,直到現在也是如此。

四歲半時,我還在痴迷於《還珠格格》中的搞笑片段,無所收斂地大笑時,電視中出現了紫薇,此時她也正唱著我多不懂的一些詞,只是匆匆瞥見在她膝下的一架不知是什麼的小玩具。我天真地問媽媽:“媽媽,那個東西是什麼啊?”媽媽略傾側頭望了望,“古箏”。兩個字就像在我心中紮根似地留下了。耳畔突然響起一陣音樂,我大笑的聲音停下了,靜靜地聆聽著那個名為古箏發出的聲音。

那種聲音平和沉穩,悠揚自然,似乎沒有什麼大起大落。望著紫薇纖細的手指滑過古箏上的“線”,便會有一陣清脆的音樂傳來,那一陣聲音,似乎那聲音傳入了我的心底,是悲亦或是喜,只是靜靜地,穩穩的。我的心也開始泛起一陣又一陣的漣漪。靜了,一切都靜了,我浮躁的心沉了,穩了。就像是一輪魔法一般,滲入我的心中。我被施法了,這才回來。發現電視情節已經換了,腦海中極力回想古箏的摸樣:沒有很大,上面有很多琴絃,人用手指在上面撥著琴絃,就會傳出一陣“魔音”。起碼對於當時的我來說,那已經是很有吸引力了。

雖然只見過一面而已。

於是,我吵鬧著要學。我第一次將手觸及琴絃,有一股力量充斥著全身。“叮……”,清脆的聲音再次響起,那聲音是傳自我手中的,似乎又添加了幾分魔力。

那一年,我五歲。

稚嫩的小手,還不能十分有力地撥動著琴絃,天真無邪的我,還不能流利地彈奏出一首曲子。但,這已足矣。

現在,我快十三歲。我曾無數次地帶上假甲,撥動琴絃。可是,一切都只因為我與古箏的一面之緣。

只見過一面,還是在電視上的,卻讓我對古箏情有獨鍾。真的,如今,我無數次演奏著曲子,古箏帶給我的沒有煩惱,卻只是一味地帶給我寧靜。

我,好像真的被施了法。

高山流水,知音難覓。古箏已變成了我的一個知音,先是讓膚淺俗氣的我愛上了它,又讓我浮躁的心沉靜下來。

有時候,只需一面之緣,就已足矣。

與古箏的一面之緣 篇15

國三作文 ,875字

有時候,往往只需要一面之緣,剎那間,你將會擁有不一樣的事件。

曾何幾時,小小年紀的我時常看《還珠格格》。不必說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多愁善感的紫薇、凶狠惡毒的皇后娘娘。她們的容貌我都已記不太清了。可當在我四歲半時,我無法忘記它的模樣與聲音,真的,直到現在也是如此。

四歲半時,我還在痴迷於《還珠格格》中的搞笑片段,無所收斂地大笑時,電視中出現了紫薇,此時她也正唱著我多不懂的一些詞,只是匆匆瞥見在她膝下的一架不知是什麼的小玩具。我天真地問媽媽:“媽媽,那個東西是什麼啊?”媽媽略傾側頭望了望,“古箏”。兩個字就像在我心中紮根似地留下了。耳畔突然響起一陣音樂,我大笑的聲音停下了,靜靜地聆聽著那個名為古箏發出的聲音。

那種聲音平和沉穩,悠揚自然,似乎沒有什麼大起大落。望著紫薇纖細的手指滑過古箏上的“線”,便會有一陣清脆的音樂傳來,那一陣聲音,似乎那聲音傳入了我的心底,是悲亦或是喜,只是靜靜地,穩穩的。我的心也開始泛起一陣又一陣的漣漪。靜了,一切都靜了,我浮躁的心沉了,穩了。就像是一輪魔法一般,滲入我的心中。我被施法了,這才回來。發現電視情節已經換了,腦海中極力回想古箏的摸樣:沒有很大,上面有很多琴絃,人用手指在上面撥著琴絃,就會傳出一陣“魔音”。起碼對於當時的我來說,那已經是很有吸引力了。

雖然只見過一面而已。

於是,我吵鬧著要學。我第一次將手觸及琴絃,有一股力量充斥著全身。“叮……”,清脆的聲音再次響起,那聲音是傳自我手中的,似乎又添加了幾分魔力。

那一年,我五歲。

稚嫩的小手,還不能十分有力地撥動著琴絃,天真無邪的我,還不能流利地彈奏出一首曲子。但,這已足矣。

現在,我快十三歲。我曾無數次地帶上假甲,撥動琴絃。可是,一切都只因為我與古箏的一面之緣。

只見過一面,還是在電視上的,卻讓我對古箏情有獨鍾。真的,如今,我無數次演奏著曲子,古箏帶給我的沒有煩惱,卻只是一味地帶給我寧靜。

我,好像真的被施了法。

高山流水,知音難覓。古箏已變成了我的一個知音,先是讓膚淺俗氣的我愛上了它,又讓我浮躁的心沉靜下來。

有時候,只需一面之緣,就已足矣。

川西之行——古爾溝 篇16

日記 ,561字

2016年7月15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是川西之行的第一天,坐了一天的車,我的四肢都麻木了。黃昏時,終於來到了今晚要住的地方—古爾溝。

古爾溝座落在一個小山溝裡,兩旁是陡峭的山峰,一邊的山峰光禿禿的,而另一邊則長滿了小樹叢。因為以前在課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中學過,所以我知道哪座山峰在南邊,哪座山峰在北邊。

在小鎮的旁邊,有一條小溪,溪水很渾濁,像一群打鬧完後趕著回家吃晚飯的小孩子,正奔跑著向下遊流去。

吃過晚飯,我和媽媽沿著小溪散步。溪邊的欄杆上,飄著五顏六色的小旗子,這是藏區人民特有的標誌—經幡。小溪的兩旁,種著一排柳樹,柳枝在晚風中輕輕舞動,夕陽的光輝灑在柳樹上,柳樹就像抹了一層油,顯得更加翠綠了。

黃昏的小鎮上,來往的人不是很多,顯得小鎮特別安靜。偶爾可以看見幾個賣水果的小商販,籮筐裡盛滿了李子、蘋果、梨。一陣晚風吹來,感覺很涼爽,空氣中也瀰漫著一股水果的香味。我嚐了個蘋果,酸酸甜甜的,真可口。

小鎮上,家家戶戶房前屋後都種滿了美麗的格桑花(我第一次知道這花的名字),有紅的、白的、紫的、粉的,五顏六色,競相綻放,好看極了。媽媽一直叫我和格桑花合影,但是因為我有點頭暈(後來我才知道,這叫高原反應),一直吵著回酒店睡覺。

古爾溝的黃昏是美麗的、寧靜的、香甜的,我真喜歡這個地方!

看《最美古詩詞》後有感 篇17

讀後感 ,533字

今天看了最美古詩詞的比賽,我有許多的感受,我體會到古詩詞的美,也對文學多了一份崇敬。

節日是以比賽的方式進行的,每個學校的同學一登場,首先都會以說、唱、舞的方式展現一段古詩詞,每當看到小演員穿著古代服裝,站在臺上說唱時,我都不禁連聲叫好。看,那位說《江南荷採蓮》的小選手,他生動的表情加上甜美的聲音真的是讓裁判都歎為觀止。聽,有人在唱蘇軾的《水調歌頭》,這首詞在經過現人的改變後,唱出來可真是無比的動聽,一旁伴舞的小學生個個動作也十分有趣,突然,“主角”有力的聲音一輛,我們不禁逗眼前一怔,當“主角”說到高潮部分時,我們所有觀眾都不禁為之感動,真是說得太好了。

節目的第二個部分是考驗選手的知識掌握程度,由裁判提問,選手來回答,有很多問題我都沒有聽說過,看來,我還需要繼續拓寬我的知識才行。每當一個個正確的牌子從裁判手裡舉出來時,我們這些觀眾真為某些學校的小選手捏一把汗。

我比較感興趣的是一個提示性的問答題,簡單說就是給你三個提示,讓你來答一個問題,有的選手回答問題的過程可謂是跌宕起伏,本來答對的改成錯的,而有的將錯的改成對的,有時真的是讓我們這些觀眾都大吃一驚,心情跌宕起伏。

其實,最後的第一、第二的名次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個人都從這次活動中收穫到了什麼。

傳承——觀《中國最美古詩詞大賽》有感 篇18

觀後感 ,547字

古詩,古詩,顧名思義,古代詩歌。

古詩最鼎盛的時期在唐朝,所以也叫唐詩。古詩的每一句都是詩人們經過反覆琢磨出的,講究“對應”,字字對照,朗朗上口,極具韻味。

雖說古詩具有獨特的韻味,但在大多數人看來,並非如此,看前人的詩,反倒有些枯燥了,但這次的《中國最美古詩詞大賽》卻是令人們對古詩的映像有所改觀。

往年的古詩都是要求“記”,而這次則要求人們會“用”。雖說是比賽,卻也增加了一絲娛樂性,讓古詩不再枯燥,讓人們願意親近詩文。古詩是華夏民族百年的文化,是一種值得傳承的文化,這次大賽倒是讓人們對古詩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和傳承,這是對華夏文化的弘揚,也是對它的記憶,以致使它不會在時光的消逝下丟失。創新而不能忘本是本次大賽的中心。

古詩美,“美”在何處,是它獨有的韻味。“詩歌”是什麼,它不是說“詩”和“歌”,而是“詩歌”這是一個整體。在早期,人們創作的詩歌是可以唱出來的,有名的有“漢樂府”,所以早期是也叫“詩歌”,是非常具有音樂美的。詩不像詞,詩的字字照應,而詞卻是段段照應,詩也不似曲,詩雖可唱,卻簡短且有韻味,但曲卻是可唱的詞,自然不同。可以說,詩歌是獨有自己的韻味的,且它的流傳廣、簡單卻又有強烈的感情的獨特性讓它一躍成為人們最喜愛的表達方式。

喜愛詩,是對詩的傳承,更是對華夏文化的傳承。

家鄉的古街 篇19

國小五年級作文 ,442字

現在的城市已高樓林立,很難看到有什麼古街,可我的家鄉東臺,卻有這麼一條古街,它叫“安豐古街”。

安豐古街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至今還有人家住在這裡。走在街上,你不由自主地會向腳下的石板路看。石板路上有坑坑窪窪的小孔,一看就知道是年代留下的腳步,這些石頭原先是鹽商壓鹽所用,後來被運到這裡鋪路。

安豐古街的店鋪,都是老字號的招牌。先來看看燒餅店吧!東臺有一種婦孺皆知、男女老少都喜歡吃的燒餅—龍虎鬥。這家店生意很好,門口排起了一條長龍。這家店也是用最傳統的方式烘烤—一個大汽油桶,一堆碳,老闆娘用手託著,用麵粉做好的龍虎鬥,然後拍到桶爐裡面去,再按幾下。這手藝常人可學不來。

第二個老字號就是老布鞋了,這布鞋,光鞋底就有六七成,針頭還是普通的針頭扎進去,拔出來,都要用技巧。鞋身就更不要說了,各式各樣,各種造型,這布鞋是中老年人的最愛,他們認為布鞋不但好看,而且耐穿、舒服。

這裡還有毛澤東紀念館,為了紀念偉大偉大領袖毛主席。

這裡就是我的家鄉,我愛我的家鄉!

遊安豐古鎮 篇20

國小五年級作文 ,521字

安豐古鎮,就像鑲在安豐的一顆明珠,她樸素而又美麗,沒錯,今天我就要到這座古鎮去一睹它的風采!

來到古鎮,只見地面是用一塊塊石板鋪成的,頗有歷史風味。我循著石板往前走,不禁被它怔住了:這裡人來人往,人流如潮,道路被擠得水洩不通,恐怕就連一粒塵埃也不能鑽出來吧!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終於出來了。當我出來時,看到了一座座古老的房子,我不禁歡呼起來,快馬加鞭,終於站在了一座古代陶藝品前。

只見,這座房子是用一塊塊磚頭砌成的,就連那牆壁也是用磚頭一塊塊壘成的。我走進去,這裡就像一個小型的博物館,有著不同年代的陶瓷,我被古人的這種巧奪天工的技術給深深折服。

又看到了一座擁有幾十年歷史的大樓—鮑氏大樓。那大樓的古樸讓我不由得想要進去看看,走進大樓,那樸素的工藝,令我更加期待樓上的景色,這座大樓,有著幾十個大大小小的房間,雖然已經沒有人住在這裡,但依然還能看到當年這座大樓的輝煌。

一路上,我還看到了許許多多的古玩店、紀念館等等。

我又來到了一座廣場,這裡是人們品茶論道、休閒跳舞的好地方。上面有座高高的戲臺,逢到節日的時候,這裡會舉行一個文藝活動,到那時,這裡將會變成水洩不通的文藝廣場。

我愛這個地方,它的古樸和美麗,讓我深深愛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