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南瓜餅相關作文20篇

舌尖上的南瓜餅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614字

中國人在美食上從來不缺乏想象,每一種食材都可以做成各種美食,連最普通的麵粉都可以做出十幾個花樣來。中國是農業大國,瓜果蔬菜品種繁多,南瓜被做成的美食更是不勝列舉。與糯米粉配合,一道美味的早點便會應運而生。

取一隻成熟的南瓜洗淨,去掉種子與皮以後便可將它切成小塊放在籠屜上蒸煮。高溫下,蒸鍋裡漸漸有了響動,翻滾的開水升騰起陣陣水蒸氣,白霧一般裹挾著南瓜。很快一絲絲甜甜的香味滲出,直往人的鼻孔裡鑽。我和同學們都變得急迫起來,紛紛圍聚在老師身邊,等待它們出籠。

帶著熱氣的南瓜被放置在一個大碗中,我們用筷子將它搗成泥,接著把糯米粉倒入碗中。雪山一樣的糯米粉在我們的合力攪拌下,很快與南瓜泥融合在一起,再也分不出彼此。想要吃到稱心如意的南瓜餅,得把握好糯米粉的量,多了無法成型會碎成顆粒狀;少了,又會太稀,做出來的餅沒有勁道而且還不能拿在手心裡。心急的同學丟下筷子,把手揣進米粉裡不停地揉,那模樣倒有幾分像廚師呢。

和好了面,我們便開始做起餅來。看著同學們有模有樣地左搓右壓,我突然調皮起來,抓起一塊麵團,在掌心中用力一壓,雖不算圓,但怎麼看也是一塊餅啊。倒不是沒有耐心,而是想盡快讓它們下到油鍋裡,可以讓我們飽食一頓。

南瓜餅遇到滾燙的油,立刻膨脹起來,它們似也喜歡油的香味,不停翻滾著。陣陣香氣瀰漫在空中,早勾出了同學們肚裡的饞蟲。南瓜餅剛一出鍋,大家也顧不得燙,三兩口便吞下了肚。

南瓜餅好吃,做南瓜餅的過程也著實讓人享受。

舌尖上的南塘老街 篇2

國三作文 ,2142字

和曛的暖風中摻著肉夾饃撲鼻的香氣,蟹黃灌湯包熱氣騰騰,朦朧的水蒸氣中隱約可看見拍著長龍翹首以待的人群。古色古香的羊腸小道縱橫交織在青磚白瓦的江南民居式房屋周圍,伴著吆喝聲,伴著滋滋作響的煎炸聲,在燥熱的空氣中瀰漫。綿長的幽幽小巷,記載著金黃色的舊時光,飄蕩著甜甜的童年味道。

清明的雨露草木尤為新鮮,將碧生生的艾草研成粉,與麵糰混在一起,經過一系列的加工後,頗有名氣的青團就誕生了。南方獨有的小點心,在南塘自然有見。白帽白褂的師傅們嫻熟地揉搓著青綠的麵糰,胖鼓鼓的麵糰們則慵懶地趴在木桌上,時不時不情願地在糯米粉上翻來覆去滾幾圈。師傅們將做好的面劑子毫不留情地按壓成圓餅狀,裹入棗紅的豆沙餡,小心翼翼地收了口後,它們個個像吃飽喝足的大肚子將軍一樣,光是賣相就賞心悅目,口感更是妙極佳極。青團入口的味道,好似春天的味道,綠綠的嫩嫩的的皮兒,不甜不膩,有點兒黏,卻不粘口,再加上清甜的豆沙,入口即溶,齒間都久久縈繞著清淡悠長的青草氣息。

南方小點講究精緻—雕得栩栩如生的菊花在綠豆糕上徐徐綻放,雅緻大方。入口的綠豆糕口感綿綿涼涼,卻又與桂花糕大同小異。桂花糕的麵皮浸泡在桂花香之中,使品嚐它的人兒都彷彿浸泡在桂花香氣裡。引人注目的是蛋黃酥,個頭小小,色澤金黃,上頭撒滿了油光發亮的芝麻。輕輕捏起一個,粗糙的手感;放到嘴邊,唾液已是迫不及待;咬下一口,滿滿的肉鬆摻夾在蛋黃裡,蓮蓉為它們作陪襯,鹹甜各半,在舌尖舞動著曼妙的華爾茲。也有名副其實的玫瑰酥。雖並未品嚐過玫瑰,但它已讓我大飽口福。小口品味,它的外皮酥得掉渣,越嚼越香,欲罷不能中便被玫瑰馥郁的香氣所包圍。最觸動味蕾的是外婆橋的鳳梨酥:土鳳梨做成的內餡細膩香甜,和鵝黃的沙沙的外皮充分混合在一起,可謂珍饈美味,色味俱佳。最具寧波特色的自然是水塔糕了。嫩滑冰涼的觸感,最為簡單樸素的原料,搭配在一起,構成了學白如玉的民間糕點。它是軟軟糯糯的,鬆鬆厚厚,甜而不膩,是寧波人家喻戶曉的早點。蔓越莓口味的顏色偏紫,鑲嵌著顆顆鮮紅的蔓越莓;核桃口味的顏色偏褐,點綴著粒粒棕黃的碎核桃。旁邊還陳列著灰汁團,黑綠的外表與青團相似,口感卻大相徑庭,都各有千秋。

嚐遍了各式各樣的精巧小點,步伐突然被牛肉麵的香味給牽絆上了。走進牛肉麵鋪,迎面就是濃濃的牛肉羶香。廳堂的佈局很考究,清一色的紅木桌椅,秀氣的垂地珠簾,但裡頭卻熱鬧非凡,人聲鼎沸。夥計搭著條毛巾,忙得腳不沾地,在店裡上上下下來回奔著。靜候片刻,我點的牛肉麵到了。香氣自然不必多言,已麻痺了五臟六腑,就連濃厚的湯汁也煮進了牛肉的香氣,鮮亮得如同一塊琥珀。麵條是手工擀的,顏色米黃,吮吸起來暢滑無比,咀嚼起來更是筋道十足,充滿彈性,餘味猶存。湯汁上方悠悠飄著大塊的牛排,牛排的肉爽嫩韌勁,瘦而不柴,且色澤紅亮,使人很有食慾。“燒烤豬腰作小菜,花生腐竹俱周到。”店家還貼心地為我們添了幾道小菜,如涼拌海帶,小炒娃娃菜,雪菜肉絲等,都做得風味極佳,其美味難以言狀。

老街上走著的人兒個個手持碩大的炸魷魚,其賣相看起來相當不錯,它於是完美地誘惑了我。循著人群覓去,一家“中華老字號”赫立在街口,店門前浩浩蕩蕩地站著一群等候的人,我便也排了進去,此時此刻才真正感受到自己是“龍的傳人”。魷魚我不大愛吃,但這家炸魷魚炸出來的貨色卻令我食慾大好,忍不住想嚐嚐—微焦的魷魚須傲嬌地向上翹著,分外妖嬈;麵粉包裹的魷魚身經油鍋一炸,變得酥脆金黃,香氣逼人;紅彤彤的番茄醬,白花花的孜然粉,更是猶如錦上添花。冒著熱氣的炸魷魚送到嘴邊,先彆著急吃,呼哧呼哧吹上兩口,再一口咬下。魷魚肉十分緊實,且有韌勁,用力一撕咬,粉嫩粉嫩的肉還藕斷絲連著,嘴裡滿滿的都是它的鮮香,果然是名不虛傳的“外焦裡嫩”,怪不得有如此之多的人甘願為之苦苦等候。

走著走著,被精巧的糖人給吸引了:粘稠的金色糖漿在象牙般的細棒上徐徐纏繞,凝固後則變成了栩栩如生的糖人兒。麥芽糖腥甜的香氣環繞在一枚枚糖人周圍,酥麻著人的神經,滿滿的都是甜蜜和幸福。蜻蜓薄如蟬翼的雙翅懸在半空,似乎展翅欲飛;孔雀昂收挺胸,似乎在傲慢踱步;古代女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似乎在吟歌,又像在嬉戲,手中握著的不再是糖人,而是一件巧奪天工的藝術品,實在不忍下口。賣糖人的旁邊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她粗糙的老手如同兩隻蝴蝶一般翩翩起舞,三下五除二便疊成了一隻胖嘟嘟的小云雀,是用碧綠細長的竹葉編制而成的,比糖人更為精緻美觀,不禁令人讚歎。捧在手心中央把玩,微涼的觸感,沁人心脾的竹葉清香,連拂過身邊的風都雅緻了起來。街頭的小工藝把人帶回了作為樸素的童年時代,充滿了回憶,充滿了遐想。

冰糖葫蘆垂涎欲滴,酸甜的山楂滾上糖霜,曼妙無比;糯米餈柔軟香甜,香噴噴的糯米撲上芝麻,細膩如雪;油贊子酥脆鮮亮,金燦燦的麻花撒上白糖,入口即化……還有奶香四溢的東北大板,濃濃的奶油甜而不膩;Q彈爽滑的魚丸鮮嫩誘人,晶瑩剔透,一切一切都那麼撩人舌尖,吃得我酣暢淋漓。

如孕婦一般挺著個圓滾滾的大肚子,手裡拎著大包小包,嘴角還滿是小吃的殘渣,連衣服也沾上了各種各樣不知名的湯汁醬汁和油汙,不過卻十分滿足。呼嘯著的地鐵,把吃飽喝足的我和媽媽,從古色古香的南塘老街送回了家。

舌尖上的南京 篇3

國三作文 ,865字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火了以後,全國紛紛介紹起當地的美食,今日我心血來潮,介紹一下南京的當地美食—鴨血粉絲湯。

鴨血粉絲的是南京的一絕,我一聽到它的名字就滿口生津;一看到它就會饞得“口水直流三千尺”。傳說有一個很窮的人,殺鴨子的時候用一個小碗裝起來它的血,不料粉絲掉進去弄髒了。無奈,他只好把粉絲和鴨血一起烹飪。卻不料,居然燒出了第一碗鴨血粉絲湯。只見湯汁芳香四益,引來無數路人競相猜測這美味的湯是如何烹飪的。財主聽聞此事,封窮人為職業廚師,專門給財主和他的姨太太們烹飪鴨血粉絲湯。

血粉絲湯曾經被晚清《申報》第一任主編蔣芷湘題詩稱頌“鎮江梅翁善飲食,紫砂萬兩煮銀絲。玉帶千條繞翠落,湯白中秋月見媸。平民書生饕餮客,浮生為食不為詩。欲贊茗翁仙人手,春江水暖鴨鮮知。”此記錄能夠說是對於鴨血粉絲湯最早的有文可查的記載了。

每至月底,我都要去樓下吃一碗鴨血粉絲湯,每次都要排上好久的隊。但是每次看大姐姐的動作都認為是一種藝術。見她首先取出一個碗,接著取出一團粉絲放入一個漏勺中,再將漏勺放入煮著鴨肝與鴨腸的大鍋裡涮一涮。兩分鐘後,把燙好的粉絲裝進碗裡。然後嫻熟地從一個個陶碗裡取出適量的鴨血、鴨肝、鴨腸還有油果子,再撒上香菜、榨菜之類的調味品,澆上早已準備好的湯汁,放入一勺辣油和少許醋。這樣一碗香氣四溢的鴨血粉絲湯就大工告成了。

此時的我恨不得將自己變成一個超清晰的數碼相機,把眼前的一幕映入自己的腦海中。碧綠的香菜猶如細細長長的綠葉艇飄在水面上,大小不一的鴨血們探出腦袋,彷彿跟我打招呼,大團大團的粉絲晶瑩剔透,還有鴨肝、榨菜,或浮於池面,活沉在池底。真是頗具詩意啊!

聞到那香味,就能體現到所謂的“尚未入口,已香入骨髓”的味道。“咻咻咻”我將大團粉絲吸入口中。軟軟的粉絲伴著麻麻的辣油在口中迴盪……香噴噴的鴨肝,有嚼勁的鴨腸,鬆軟的油果子,爽口的濃湯,無一不刺激著我的神經,不知不覺中,一大碗就被我幹掉了。

想到現在,鴨血粉絲湯也算是一種文化遺產,希望它能與文化一樣,好好的都被儲存下去。

舌尖上的南京美食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747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節的到來,美食也接踵而來而來,那就是青團。

青團既是南京的美食,也是清明的代表,讓我最難忘的美食當然就是青團了。

“青團來了!”隨著服務員的喊聲響起,我從門外三步化作兩步地跑到自己的座位上,服務員手拿抹布,提著蒸籠的拎帶,隨之映入眼簾的是十幾個青如松樹,猶如臺下石階的顏色,綠中雜著絲絲的黑。這十幾個青團,就如十幾個軟乎乎的胖娃娃般地端坐在木色的籠子中。

我忙用手抓起一個青團,青團表面附著一層薄薄的皮,我一把將它撕下,聞了聞,一股清香撲鼻而來,中間雜著一股股淡淡的艾草香味,讓人心曠神怡。

我輕咬了一下青團旁邊的麵皮,那麵皮黏黏的,才剛咬下就黏在了我的口腔之中,嘴裡似乎夾雜著草葉的清香,撲鼻而來。突然,什麼東西從這黏糊糊的青團裡流瀉出來,甜絲絲的,嘴裡夾著一顆顆沙粒般的小豆子,腦裡突然一亮,原來是紅豆!我細細品味著紅豆在嘴裡上下流動的感覺,像是條小蟲在嘴裡上下地爬著。我忙把剩下的青團一口嚥下,青團順著我的咽喉滑過,感覺身體裡充斥著、洋溢著一股股清甜的豆沙味、略帶苦澀的艾草味……

我吃完了青團,只見旁邊的叔叔也在狼吞虎嚥地吃著青團呢!只見他提起一個青團,將皮扯開,高高昂起頭,把一整個青團放入嘴中,低下頭來,還沒看那青團在嘴裡咬幾下就“咕嚕”一下滑進他的肚子。他吃完了還打個飽嗝,邊摸肚子邊說道:“真好吃!”一個阿姨進來了,問道:“你吃的青團是什麼餡的?”叔叔歪著頭想了想,然後疑惑地問:“什麼?什麼餡的?這青團,恐怕是沒有餡吧!”阿姨呵呵笑了,說道:“你可真是豬八戒吃人參果,不識其味啊!”看看他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樣子,我和阿姨摸著肚皮哈哈大笑,最後,叔叔也很有興致地笑了起來。

這就是南京美食—青團,下次,你也可以來南京一起享受吃青團的樂趣喲!

舌尖上的餅乾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395字

每次一走進超市,就可以看到很多很多的零食,有爆米花、巧克力、暑片等等,但是我覺得最好吃的零食非驚奇脆片餅乾莫屬。

看到“驚奇脆片”這幾個字的時候,我覺得應該是很脆很脆的,我又看到了上面的配料有澱粉、小麥粉、食用鹽等等,我迫不及待地把包裝袋給打開了,聞了聞,我覺得好香好香,還是蔬菜味的,又看了看餅乾的樣子,是黃黃的,還帶著一些綠色,形狀有的是正方形的,有的是長方形的,還有的是三角形的,它們的表面凹凸不平。我咬了一口,只聽“咔嚓”一聲,真脆啊!味道是鹹中帶著一點甜的,然後我又咬了一口,同時還舔了舔手,味道好極了!就這樣,我吃完了一塊,然後從餅乾袋裡又拿了一塊放進了我的嘴裡。

吃完一包後,本來不想再吃了,可是想起那個味道,心裡又開始發癢了,就像好多蟲子在爬。最後,我用了很大的勁才忍住不吃了。餅乾雖然美味,但是多吃對我們的身體是無益的。

舌尖上的微感動 篇6

國三作文 ,777字

太陽把光芒灑向人間,將溫度傳遞到葉梢;葉子把那份溫暖化為養料,把能量傳遞給花朵;花朵將那動力化為恣意的美麗,將豐碩傳遞給果實;果實心滿意足地墜入泥土,把希望傳遞給明天……食物傳遞的就是一份煙火嫋嫋而不絕的美好。

從前只是被舌尖上的中國裡那醉人的色彩吸引,鹽漬的醉蟹,一條好久才製成的火腿,鮮亮的顏色彷彿讓人們隔著大熒幕都能聞到香氣。但是深入其中才知道,美好的背後都有一個被手藝人傳承的故事。

其中有一次講了一對做麵條的陝北老夫婦,住在黃土溝溝的窯洞裡,不會做別的,就會做一手面條。為了製作地道而又筋道的麵條,他們常常深夜輪班去翻、晾。一個特寫鏡頭讓我看到了老人臉上的皺紋,如春風吹皺了一汪水,瞬間讓我覺得一碗麵原來也有故事,原來也有滄桑。如今,麵條多在現代化的大工廠裡製作,美觀,效率高。而手工麵條費時,費力,利潤低。但是老人不以為然:“機器做的麵條有啥味道?”為了留住這份手藝,老人的子女就算有再大的事也要回家幫二老揉麵團。正是因為有這份兒匠人精神在裡面,我們才可以品嚐到那麼多有歷史底蘊的美味啊!

那次回老家,鄉親送了我們一袋子野菜,蔫蔫的沒有生氣。可是媽媽將這袋野菜視若珍寶,在廚房裡忙忙活活,端上來一盤蒸菜,拌上蒜泥和香油,嚐起來有一種別樣的清香。媽媽看著這菜的眼神兒,流淌著溫柔的光,將它的歷史娓娓道來。小時候村子裡的人只有紅薯啃,“無鮮肥滋味之享”。姥姥就常常下地挖野菜,給飢餓的兒女嚐個新鮮。姥姥去世已是許多年,但媽媽仍然記得貧乏的年代姥姥做的家鄉吃食。時至今日我才能品嚐到從姥姥或者更早的前輩那裡流傳下來的食物,感受到親情隨血緣流傳下來的美好。

誰說食物就沒有情感和溫度呢?只要大家用心去體會,你一定能品出其中與眾不同的味道。焦黃的炸豆腐,鮮紅的湯底,酸甜的招牌鯉魚,亦或是一碗平淡的麵條。傳遞一份脣齒飄香直抵舌尖,傳遞一份美好直達心間。

舌尖上的微感動 篇7

國三作文 ,777字

太陽把光芒灑向人間,將溫度傳遞到葉梢;葉子把那份溫暖化為養料,把能量傳遞給花朵;花朵將那動力化為恣意的美麗,將豐碩傳遞給果實;果實心滿意足地墜入泥土,把希望傳遞給明天……食物傳遞的就是一份煙火嫋嫋而不絕的美好。

從前只是被舌尖上的中國裡那醉人的色彩吸引,鹽漬的醉蟹,一條好久才製成的火腿,鮮亮的顏色彷彿讓人們隔著大熒幕都能聞到香氣。但是深入其中才知道,美好的背後都有一個被手藝人傳承的故事。

其中有一次講了一對做麵條的陝北老夫婦,住在黃土溝溝的窯洞裡,不會做別的,就會做一手面條。為了製作地道而又筋道的麵條,他們常常深夜輪班去翻、晾。一個特寫鏡頭讓我看到了老人臉上的皺紋,如春風吹皺了一汪水,瞬間讓我覺得一碗麵原來也有故事,原來也有滄桑。如今,麵條多在現代化的大工廠裡製作,美觀,效率高。而手工麵條費時,費力,利潤低。但是老人不以為然:“機器做的麵條有啥味道?”為了留住這份手藝,老人的子女就算有再大的事也要回家幫二老揉麵團。正是因為有這份兒匠人精神在裡面,我們才可以品嚐到那麼多有歷史底蘊的美味啊!

那次回老家,鄉親送了我們一袋子野菜,蔫蔫的沒有生氣。可是媽媽將這袋野菜視若珍寶,在廚房裡忙忙活活,端上來一盤蒸菜,拌上蒜泥和香油,嚐起來有一種別樣的清香。媽媽看著這菜的眼神兒,流淌著溫柔的光,將它的歷史娓娓道來。小時候村子裡的人只有紅薯啃,“無鮮肥滋味之享”。姥姥就常常下地挖野菜,給飢餓的兒女嚐個新鮮。姥姥去世已是許多年,但媽媽仍然記得貧乏的年代姥姥做的家鄉吃食。時至今日我才能品嚐到從姥姥或者更早的前輩那裡流傳下來的食物,感受到親情隨血緣流傳下來的美好。

誰說食物就沒有情感和溫度呢?只要大家用心去體會,你一定能品出其中與眾不同的味道。焦黃的炸豆腐,鮮紅的湯底,酸甜的招牌鯉魚,亦或是一碗平淡的麵條。傳遞一份脣齒飄香直抵舌尖,傳遞一份美好直達心間。

舌尖上的記憶 篇8

國二作文 ,549字

每一段時光都有它獨特的味道。即使有些事,已經好久不曾重演,我卻依舊記得那舌尖上的味道,那種記憶。

“啊嚏,啊嚏”又是一個冬天,一場大雪把這個小小的地方包裹了起來,顯得虛幻而縹緲。而我又毫不例外的感冒了!當我蓋著厚厚的棉被,身體冰冷,頭腦發熱時。我想起每次我發燒媽媽必會給我熬一碗—薑湯。

每當我睡眼朦朧,拖著疲倦的身子從那充滿溫暖的小床上下來時,總會看見媽媽那忙碌的身影,滿屋子都充滿著姜那獨有的味道—熱氣騰騰的水翻滾著,翻滾著,像打翻的五味瓶。每當這時,媽媽總會和藹地對我說:“趕緊去休息!薑湯還沒好呢”而我總是一臉無所謂地看著她:“沒關係,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這時,她總會放下手中的活,把我推進臥室,給我掖好被窩,然後囑咐幾句就離開了。幾分鐘後,便會有一碗薑湯出現在我眼前。媽媽總會逼我喝,原因就是因為我討厭姜!一勺一勺的薑湯順著我的舌尖往下流,只是瞬間我就被溫暖了。那種味道帶著點微辣,還有點澀澀的,當然也有點甜,我知道那甜的是媽媽對我的愛,那種愛簡單,沒有華麗的修飾,只有一顆純樸的心,卻包含很多。那種在舌尖上的感覺漸漸流傳到了我的心裡,染上一層美麗的顏色!

舌尖上的感覺芬芳了歲月,璀璨了年華,留住了時光,將點點的味覺融化在我們的心間,成為我們心中最珍貴的記憶!

舌尖上的快樂 篇9

國二作文 ,735字

吃貨出沒!各家小吃攤請注意多備食材!吃貨要大開吃戒啦!

吃貨,在這個時代並不少見,處處有吃貨,吃貨處處有。上個星期六我就和我另一個吃貨朋友一起大開吃戒,吃到肚子都如同彌勒佛。

星期六,天氣並不像自己想的那麼陽光明媚,晴空萬里,天空灰暗灰暗的,不時颳起幾陣冷風,穿了兩件長袖衣服的我還是覺得好冷,但這阻止不了我們倆吃的慾望!半個鐘的“跋涉”,我們終於到了目的地—步行街,那裡有很多好吃的!我們走在大街上開始尋找“獵物”有好吃的絕不放過!

“那裡!奶茶!喝不喝?”朋友拍著我的肩膀指向對面的一間奶茶店,奶茶!“當然要啦!快點過去!”我拉起朋友的手一起跑過馬路買了兩杯奶茶,冰凍後的奶茶在冬天裡喝是最爽的!我們倆一邊喝一邊繼續尋找“獵物”。

“對了!上次我不是在微博上跟你說過那個雞排超人嗎?去那裡看看!”說完朋友就拉著我跑到清輝園那邊找到了“雞排超人”。這店好小—還以為特別大呢,能有啥好吃的?失望得很。我們要了兩份醬爆雞排,據朋友介紹說這種雞排裡面都是芝士,咬一口就能看見芝士。待接過雞排時,我眼前一亮—新鮮出爐的,熱乎乎的,外表炸得金黃金黃的,一咬下去肯定很脆!我趕快咬了一口,除了嫩滑雞肉之外還有金黃色的芝士,芝士都融了好像要流出來似的,嗯!真的很好吃!外脆內滑,香脆可口。

“完了!我這麼吃下去肯定要肥了!”我吃著雞排擔心的說道。“你要吃還是要瘦?”朋友反問道,“兩個都要…。”我望向朋友,只見她不屑一顧地白了我一眼,好像在說“就知道你要吃!吃貨!”我們一路走一路吃,吃得肚子都撐德滾圓滾圓。朋友說:“做吃貨,肚子一定要吃得下好吃的!吃貨的肚子絕對不能不舒服!”這不就是吃貨精神!

趕上幸福時代的舌頭沒少吃好東西,怕是開心得不行!

美味的南瓜餅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680字

寒假的一天晚上吃飽飯後,媽媽說宵夜要做南瓜餅。我聽了一蹦三尺高,心想:我要親手做南瓜餅。這樣,我既可以露一門手藝,還可以完成一項寒假作業,幫媽媽做事。便問媽媽:“媽媽,我可以做嗎?”媽媽連聲說好,滿口答應了。

我們來到廚房,媽媽當副手。我先用自來水把一個大南瓜洗乾淨,然後用小刀把南瓜皮刮掉,切成小塊,再放進鍋裡蒸熟透,二十分鐘之後,再把蒸熟的南瓜搗成泥。我又拿了很多的糯米粉放在一個大盆裡。因為還要搓粉。我燒了一鍋起泡泡的水,然後拿勺子把水放進盆裡。再用筷子邊攪和,邊用手搓。這樣搓了一會兒,就把糯米粉搓成了一塊麵團。然後將搗成泥的南瓜和糯米麵、白砂糖摻和在一起。最後,我和媽媽用手把大面團搓成啤酒瓶口大小的粗細。把它們平攤在桌面上,用刀切成塊,再用手搓成一個個小圓球,捏扁。這樣,一個個小南瓜餅就做成了。表弟在旁邊看得心癢癢的,嘴裡不停地嚷嚷。我看他心急的猴樣,馬上叫他也自己嘗試。於是,表弟也按著我搓南瓜餅的步驟學著做,果然做出了南瓜餅,雖然外形沒有做得像我做的好看,可他還是高興得不得了……

由於我們一家人都喜歡吃南瓜餅,所以我們做了很多。

最後,還要炸南瓜餅。我先把很多的油放進鍋裡燒滾,然後把一個個南瓜餅放進去炸。還要不停地用長筷子翻動,這樣才會讓餅均勻受熱。炸好的南瓜餅顏色金黃,看上去真叫人垂涎三尺。咬一口,裡面軟軟的南瓜泥加上外面脆脆的糯米粉,香甜可口,美味極了。

那天晚上的夜宵,家裡充滿了歡聲笑語。家裡人一邊看電視,一邊誇我的手藝好。我真開心,因為我教會了表弟做南瓜餅,還品嚐到勞動的樂趣!最主要的是當了一次孝敬小明星,得到了家人的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