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決定文化相關作文20篇

經濟決定文化 篇1

高二作文 ,806字

也許是山寨春晚想叫板央視春晚的影響力之最,我記得年前央視新聞聯播就山寨文化作大篇幅報道,從山寨服飾到明星等等,可謂山寨文化就在我們的身邊。然而央視乃正經之地,羅京也不宜亂置褒貶。隨後真正掀起褒貶大潮的是我們的普羅大眾。

大部分的老百姓都喜愛山寨文化,原因很簡單,就是貼近咱們百姓的生活,符合咱老百姓的實際。就是像較之春晚的其他節目,百姓更鐘愛趙本山的小品一樣。你儘可以把那些大師級作品,大提琴演奏,大規模表演等一系列的“大牌”讚頌成“陽春白雪”,把那些鄉渠裡的表演,粗拙的模仿斥之為“下里巴人”,可是表演者還不是樂此不疲,觀眾還不是津津樂道!咱們得承認中國國情,咱們得承認貧富差距那條渠,咱們百姓樂了就是硬道理。

然而,社會不乏故作高深,扮似承擔整個中華文化發展重擔的“專家”、“學者”,他們大肆貶低山寨文化,認為山寨文化是克隆文化,拼湊,剽竊的文化。於是就有廈門大學拒《流星雨》劇組的校內拍攝,雖知中國版的《流星雨》難與韓版,或日版的《花樣男子》相媲美,但是劇集的勵志本質和精神是沒變的,斥資億元的華麗鏡頭固然能吸引我們的眼球,但真正長留腦海仍是劇集本身的精神啊!你想,如果投資過億元只是拍出像《無極》、《夜宴》那些爛片,我們倒不如接受那黃土背景的來得踏實。山寨文化,你可以認為是低賤,但就中國大片難以拍出好萊塢水平一樣,難道好萊塢就有資格禁止中國拍大片了嗎?允許山寨文化與其他文化共存,正可以取長補短,拾遺補缺,互相促進。並不是任何的模仿和取用,都是犯罪。人家美國不也一樣偷走熊貓,功夫較你中國人賣座。老百姓選擇自有他的道理,大眾的口碑不是金錢堆砌出來的。請不要開口閉口就是“剽竊”。

中國有13億人,其中佔了多少億的農民,每個人也有追求美、多、好的心態,但你得叫咱們的錢包撐得起。山寨文化其實更折射出了多元的社會價值觀。因此不要人為任何的模仿都是對原版的褻瀆。你得看看中國的國情—咱老百姓窮啊!

學習國學經典,傳承文化精髓 篇2

國一作文 ,931字

中華上下五千年,多少文人墨客各領風騷。傳承文化,學習文化,是我們的責任。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比較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在經歷過全盤對傳統文化的否定後,我們應思考傳統文化對於當今中國社會建設的重要意義,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增強當代人對民族文化的精神與特點的認識,提高個人的文化修養和思想品味,構建未來中國的民族文化。

這週週五的晚上,我抱著極不情願的心態觀看了山東少兒頻道的“國學小名士第三屆誦讀大賽”。剛看時,我十分心不在焉,想著趕緊看完好去睡覺,可漸漸地,我便被這個節目深深的吸引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參賽者中年齡最小的王澈的自我介紹。他雖然年僅十一歲,但卻知識淵博。面對他,我自愧不如。當十二道題目全部結束的時候,我才發現自己竟然只對了3道題目。看完這期節目,我的感受頗深,我深刻的領悟到了中華民族的古文化的博大精深。

平時我們學習古詩,僅僅只是按照老師的要求把古詩原文及註釋背過,卻從來沒有認真的體會過古詩之美。我們讀一首古詩,不僅是把它記住,而是要體會它的韻味,理解它的含義,做到身臨其境。當我再次翻開課本上的那一首首古詩,看到的並不是乏味的方塊字,而是詩人作詩的情感和所描述的畫面。從詩中,我體會到了屈原的愛國精神、曹操的巨集大抱負、毛澤東的革命情感;感受到了李白的浪漫氣息與岑參的英雄氣概。在那字裡行間,無不透露著古詩的獨特魅力。

誦讀古詩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陶冶我們的性情,可以使我們更加富有內涵。從現在開始,我們每個人都要把古詩當作是自己的一部分,每天堅持讀一首古詩,一年下來就會掌握365首古詩。假如我是風箏,那麼古詩就是風,帶著我在藍天下飛行;假如我是一個在夜晚迷路的人,那麼古詩就是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當我們的國家失去了靈魂,會是怎樣?可想而知,就是一具空殼,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而我們作為一名初中生,就要肩負起為國家注入靈魂的責任。我希望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看到古詩之美,體會到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國學經典繼續在更大、更閃耀的舞臺上放射光彩!

通過這次的觀看,我領悟到了很多。作為祖國未來的花朵,我們應該學習國學知識,讓祖國的國學知識長流不息,永不磨滅!

誦讀經典傳承文化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1533字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讀可以拓寬我們的視野,增加我們的見識,更為重要的是,閱讀經典,是中華名族傳統文化得以傳承的一條重要途徑。

中華民族從古至今都沿襲著誦讀經典,傳承文化的優良傳統。中國人歷來重視學習,重視閱讀。“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些古訓都彰顯了中華民族對閱讀價值的認識。

今人對閱讀的意義也有更深入的瞭解。中國共產黨十七大提出要“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十八大又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與優秀傳統文化一脈相承,相得益彰。“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早已經融入了中國人的血液中,成為一代人一代人遺傳的基因,已經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

文化的傳承需要藉助某種載體。高質量的書籍,經典名篇是民族文化傳承的載體和重要媒介之一。《論語》讓我們學會了“仁”與“愛”,《離騷》讓我們懂得“忠君”與“愛國”,《史記》讓我們領略到“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風采。一個民族的文學經典是一個民族血脈,是一個民族歷史長河綿延不斷的靈魂。熱愛閱讀,熱愛經典,應該是深入到每一個國民的骨子裡的精神,而不是流於形式。

在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家鄉,滿大街都是叫賣《論語》的小攤小販,而他們中絕大部分人對《論語》的內容,卻知之很少,他們說這些都是旅遊紀念品,是賣給外國人看的,自己哪有功夫看!可見,孔子家鄉的人,孔子的後人並沒有真正地承擔起承傳儒家經典的重任,而只是把《論語》之類經典僅僅當做一種商品,一種謀利的工具,並不是對其內容真正地感興趣。反而,一些外國人把儒家的經典視為珍寶,認真的研讀探究,不斷地承傳弘揚。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文明,傳統文化是我們代代傳承的精髓,是我們中國人為之自豪的國粹。只有我們自己先多學習,深入瞭解,才能讓更多的外國人更好地瞭解我們中國人擁有的傳統文化。

前段時間,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和中華成語大賽兩種電視節目熱播,這兩種電視節目很好地傳播和弘揚了我們的傳統文化,這樣一個公眾平臺,重新喚起了人們對母語的熱愛。飲食類節目——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弘揚的是中華傳統美食,更多的是透過美食宣傳積澱的中華美食文化,同時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國人瞭解我們的飲食文化,熱愛我們的美食。

“多讀書,讀好書”經典誦讀可以提高我們自身文化品味和人文素養,通過誦讀經典可以使我們瞭解中華文化歷史,豐富我們的文化知識,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傳承國學文明,讓經典浸潤人生。

唯有民族文化才是歷史長河中永遠流淌的,唯有民族文化才能凝聚起推動民族復興的力量,也唯有民族文化才能開啟更加燦爛文明的中華新紀元。面對新時期實現中國夢的新任務、新要求,我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挖掘和汲取還存在明顯差距和不足,還有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要做,還有大有可為的廣闊空間。我們應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更進一步的細緻梳理和深入挖掘,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切實做到古為今用,使其更為豐富、更加多樣。

讓我們從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中匯聚新的力量,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不斷前行,堅定奔向中華民族美好的未來。

誦讀傳承經典弘揚傳統文化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683字

《論語》、《孔子》、《荀子》、《莊子》、《道德經》、《三字經》、《弟子規》、《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都是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經典,可是現如今的我們很少涉及到我們祖先世世代代傳下來的這些精髓,最多也就是在課本上學到一些古詩文或是散文,而真正瞭解其深意又懂其背景的同學還是屈指可數,這樣的現狀不禁讓我們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堪憂。

瞭解這些古籍,並不是為了單單的傳承文化,還是為了讓我們先輩的精神理念傳承下去,每一次讀古籍的過程,那都是一次心靈的淨化。

這些古籍給我的心靈開啟了一扇進修的大門,以其不自生;外其身而身存,要做一個不追求名利的人,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不自命清高,待人友善,待人待事不要有偏見,不要因為一個同學沒有跟你說要借你的什麼東西,就借走了,沒有跟你打招呼,你發現了,就認定了他是一個小偷,且以後、將來都不會變,那樣的想法是不對的,同學可能只是無意的拿走了沒有跟你說,但是,他還回了,就說明他不是偷,你不應該去傷害你的同學,可能你的這一句話就影響了他的一生,你因該告訴他,下次要記得告訴你,畢竟“人之初,性本善”,世界本沒有好人和壞人之分,全是憑你自己的判斷,可能他是無意識的,卻被你誤會成了有意的,所以人要學會寬容大度的待人、處事。

凡是並不是你表面所看到的那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難言的苦衷,你做不到了解每一個人,瞭解每一件事,不如學著去包容別人,體諒別人的苦衷,多去發現身邊、生活中的美,學會感恩,感謝你身邊的每一個人,無論是討厭你的人、還是愛你的人……你都要感謝,因為正是有他們你才會進步,才會成長,才會擁有豐富多彩的人生!

國學誦讀經典,弘揚美德文化 篇5

國三作文 ,1101字

在電視《國學小名士》的影響下,我望著書架上陳舊的《孔子》《唐詩宋詞三百首》,在意識地驅動下拿起書本,輕輕地吹去灰塵,耳邊響起輕微而美妙的風聲,重溫了過去的聖賢經典,感受美妙的傳統文化。

我在每個靜謐美妙的傍晚總是雷打不動的守候在電視機前,滋滋有味地觀看《國學小名士》。

知行合一,學以致用。在這個節目中,最讓我銘記難忘的是無人監考的那場節目。在參加考試時,一位身著黑色衣服的“小黑”比參賽選手似乎更惹人注目,在考試進行的時候,監考老師的離開讓我詫異不已。原來,監考老師離開也並非巧合,原來是為了測驗同學們在這種情況下會怎麼做,果然,“小黑”開始“行動”了,他竟然明目張膽的向另一位考生望去,真是“膽大包天”啊。最最另我吃驚地是,幾乎全部的選手都把自己的答案毫無保留的提供給了“小黑”。我坐在電視機前陷入了久久的沉思,換做是我,我會怎麼做?答案已似乎不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要從中汲取道理,我們不能成為這樣的人,也不能成為提供答案的人。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偉大人格的素質重要的是,一個誠字。我們在今後的考場上,不管是否有老師的監督,我們都要把誠信作為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我們自己要把誠信作為無形的老師,人人平等,不能作弊,“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要用自己的汗水換回自己應得的成績。

最使我目瞪口呆的環節就是“我愛記詩詞”了,當選手說出來一句句流暢優美的詩詞時,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了,我不得不感嘆自己是“井底之蛙”了,浩大的書海之中,我讀過得詩詞數量是多麼渺小啊!同時,我也為我們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大河中優秀詩人的偉大詩詞而驕傲!

面對“躺”在地下的垃圾,你會在意嗎?看著電視機螢幕的畫面,只有一位同學注意到並且拾起了垃圾,而電視螢幕前的我卻羞愧不已,紛飛的思緒把我拉回那一天—。

花兒散發著陣陣清香,鳥兒輕哼著動聽歌曲,真是畫畫的好地方。“啪”一個紙團的落下打破了這美好的意境,而這不文明現象的製造者就是在一旁揮灑顏料的我,花兒停止散發著陣陣清香,鳥兒停止哼唱動聽歌曲,我卻絲毫沒有在意的繼續畫畫。我無意中回頭,看見了一個帶著紅領巾的女孩,她輕輕地撿起了紙團,丟進了不遠的垃圾箱外,我的目光與女孩清澈美麗的目光相撞,我急忙低下頭,羞愧不知不覺的映掛在我的臉上,語無倫次地連聲說:“謝謝謝謝謝謝,啊,對不起。”腦海裡久久迴盪著女孩的一句“舉手之勞,何足掛齒”。是啊,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不就是體現在這些方方面面嗎?

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接班人,我們要把我們炎黃子孫的優良傳統發揚起來,在日常的生活中,言行一致,不做“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真正地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讓美德的種子在你我心中發芽吧!

經典文化的歸宿 篇6

高一作文 ,1207字

我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國的傳統文化著作更是不計其數,單單是儒家的文作就有《詩》、《書》、《禮》、《易》、《春秋》等等。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更是令文學著作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現在,科學技術發展飛快,中國的傳統文化該如何傳承呢?我們又應該怎樣學習傳統文化,把傳統文化實踐在我們的是實際生活當中呢?

經典文化當中,豐富的知識能夠端正我們的心態,修養自己的身心。大學裡面就說過“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可見,豐富的知識就在於研究事物的過程。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就像培根說得那樣“知識就是力量”。只有獲得豐富的知識,才能夠增長我們的見識,讓我們修身養性。一個人,若是缺少了知識,那麼,他的人生一定是潦倒的。潦倒的人生就會碌碌無為。

從我國的文化中,我們可以學到對待學習的方法。就像“論語”裡面說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我們對待學習中的知識點,不能不懂裝懂知道的就承認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這就是對待事物的正確態度。如果,我們在學習上不樹立正確的態度,就會失去對學習的興趣。讀書注重的是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的時候,如果不用心去思考,就會感到迷茫,從而失去了去探究事物的根底的樂趣。整天空想卻不去好好讀書,就會疑惑不解,這樣子,學習跟不學習又有什麼兩樣呢?所以,我們既要認真學習,又要養成多思考的習慣。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還要要養成多問的習慣。不懂就要問。《論語》裡曾說過“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聰明而喜愛學習的人,會向不如自己學識的人學習,卻不會感到羞恥。學習,最重要的不是學識的淵博,而是要積極地去探究學習中不懂的問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當看到別人的優勢時,應學習別人的優點,而從別人的缺點中,改掉自己也擁有的缺點。學習也是一樣的。畢竟“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問則通,通則會。對於學習中的問題明明不懂卻又不問,不解開自己的疑惑,又怎麼能夠算是真正的學會了呢?

傳承傳統文化,我們要尊敬父母,愛護長輩。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孟子》裡曾有提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尊敬自己的長輩,長輩是我們的領導者,引領著我們向未知的道路進發。在成長的這條道路上,我們需要他們的時時提醒,時時監督,以免自己走上歪路。尊敬父母,愛護父母,《三字經》裡說“親師友、學禮儀、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一個小孩子,九歲就會溫席,以此來孝敬父母,作為我國的青少年,未來祖國的棟樑。我們更應該要學會孝敬父母,關心父母,體諒父母。

中華文化引領著我們走在濃濃書香的路上,傳統文化,不只是看和讀,還要把傳統文化應用在生活中。這樣子,傳統文化才得以傳承,中華的經典文化才可以被我們所繼承與流傳。

讀《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有感 篇7

讀後感 ,781字

當我翻開《中華傳統文化經典》這一本書時,中華五千年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便如滔滔江水一般湧現在我眼前,中華五千年可歌可泣,不可計數的風流人物便漂浮在我腦海。彷彿有一股強大的磁力吸引著我,促使著我往下讀……

當我讀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時,我感到了團結合作之重要,力量之強大。

這是無可厚非的,無論是作戰,還是實際生活,無論是人,還是動物,無論是古代,還是當代。團結永遠都是如此重要。比如就拿日本侵華事件來說,如果當年國共兩黨沒有聯合起來抗擊日本,如果當年全國人民沒有團結起來一致對外。我想日本的陰謀就早已得逞了,哪裡還會有新中國,哪裡還會有中華民族,哪裡還會有現在活得如此幸福的你我,中華傳統文化哪裡還會得以傳承?還有,螞蟻搬食物相信大家也不以為奇了,但是大家可否有想過,如果它們沒有團結起來的話,又怎能將比自己大數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食物搬回洞穴了呢?

當我讀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身而取義者也”時,我明白到,道義比生命更為重要。

我國從古至今這樣捨身取義的例子也不以為奇。文天祥,一個家聞戶曉的英雄人物。他之所以可以這樣流芳百世,也只是因為他在生命與道義面前選擇了道義,拯救萬民於水深火熱之中。但如果當年他沒有捨身取義而苟且偷生,他是否還能名垂青史呢?我想,中國的歷史不也隨之而改變嗎?他也必將遺臭萬年了吧!還有2013年為救不慎溺水的遊客而壯烈犧牲的鄭益龍。他也在道義與生命面前選擇了道義,而犧牲了生命,成為受萬人敬仰的英雄。但如果他當時沒有勇敢下水去救人而袖手傍觀的話,那名遊客的命運又將如何?

讀《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我認識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品《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我品味到歷代風流人物的可歌可泣,不畏犧牲,不畏艱苦;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發揚中華民族精神,與經典同行,與中華傳統文化相伴終身。

我所經歷的文化節作文 篇8

國二作文 ,4309字

【篇一:我所經歷的文化節】

五月的這天,太陽光照的有些刺眼,略帶悶熱的天氣還是抵不住同學們熱情高漲的氣氛。這天就是我們一直盼望的第五屆校園文化節。

我們的文化節,活動內容豐富不說,氛圍也甚為壯觀。

先從各班精心設計,準備的文化牆說起吧。文化牆可謂是我們花盡心思準備的作品。最開始是設計版面,我們班一起九個小組,每個組都是積極思考。看了看別的小組,組員們激勵的討論,謹慎的繪圖也讓我充滿幹勁。忙在自己的小組裡討論起設計的樣式等。果然,一個人的智慧想法是比不上一個組的思維結晶,而九個組的心血結晶結合起來,便是一個班級團結的力量。班級裡的分工十分明確喜愛攝影的李雪晴把同學們在一起生活的美好瞬間展現在我們眼前,有我們軍訓時的認真,社會實踐時的團結,無處不體現著我們五班的精神文化。還有字寫得好的同學,也人人寫了一張具有文學風采的摘抄。我也寫了一副,也許我的字並不是最好的,但是為了班級,我可是很認真的在寫。為了一字不錯,我放慢了速度寫得很晚,但是看到我們班獲得二等獎的文化牆時還是很開心的。不管結果如何,我也經歷過,體驗到,享受了文化節的過程。

還有各個班的勞技作品展示,每個班的精品也都是凝結著大家心血的作品。其中也有我刻的橡皮章,那是凝集了我心血的作品,也為我們班爭得了榮譽。它一刀一刀在我手下成形,此時充滿了我的幹勁,在陽光下散發著柔和又濃烈的光芒。

美術比賽是在室外進行的,從初一到初二,每個人的精力都全神投入在筆下的畫紙上,頭頂上烈日的籠罩也遮蓋不住此時的文化節。同學們熱血充滿幹勁,在校園裡揮灑青春的年輕氣息。我也拿起畫筆,在筆尖上劃過的,是我“華一”校園文化節的美麗。

除了這些,文化節裡還包括了舞蹈,歌唱,表演等專案。甚至還有圍棋比賽,看到同學們一個個眉頭緊鎖的思考模樣,我更是覺得經歷的這文化節,是匯聚智慧和才能的地方。

這就是我所經歷的文化節,滿是人間煙火,又不失萬般柔情美麗。

【篇二:我所經歷的文化節】

週三放學,聽聞明、後兩天下午是開展第五屆校園文化節的活動,同學們都喜出望外,心情又終於可以放鬆兩天了,但更多是對各種活動的期盼和躍躍欲試。

時間真快,轉眼到了週四的下午,內容是文藝展示。體育課後,全校師生便在操場上站好隊,準備欣賞廣場操比賽。隨著一首首高昂或炫酷的樂曲從廣播裡傳出,主席臺下一個接一個的班級表演陸續亮相,看得人眼花繚亂,似一道道不同的風景線划動在眼際。隊形、舞蹈、口號,動作流暢,倒使我們這些觀賞者大有隨音樂躍動之勢了。

印象最深刻的表演,那是當我們有些視覺疲勞和睏意的時候,突然聽到高昂的《最炫民族風》響起,使我們又莫明地激動,興奮起來,眼前似乎浮現了一大群大媽在夕陽的映照下悠悠然跳起廣場舞……不過說歸說,他們跳得倒真挺好的,只是能想象到他們背對著一片笑聲和譁然,臉上的表情會是如何。

解散後,我們又陸續圍觀了不少比賽區,在繪畫區欣賞了一幅幅“大作”,在圍棋比賽區聆聽老師對圍棋的講解,在剪紙區還收到了幾幅精美的剪紙作品,在我們班的展區也一一欣賞了本班的優秀作品,時間過得飛快,轉眼一下午美好時光就這樣過去了。

週五下午,文化節精彩依舊,是文化節的文藝匯演,大家都十分期待各種精彩演出,所以在演出開始就緊緊盯著電視機,老師們跳的開場舞一下吸引了大家眼球,不時引來陣陣喝彩。緊接著是“漫長”的臺拳道表演,大家也是連連叫好!節目一個比一個精彩,大家不陌生的節目又出場了—週一聞同學的唱歌,他在學校前幾次活動中已唱出了名。他雖被許多同學罵做“裝”,但還是那麼有勇氣走上臺表演,聽他唱歌和看他過於誇張的動作,都會使我想起“譁眾取寵”這個詞。節目都很不錯,有的令人捧腹大笑,如“毛票”;有的則發人深思,如“超級變變變”表演。此次看演出,讓我感受到:不論表演是成功還是不完美,只要你有勇氣站在舞臺的燈光下,或是擁擠的人群中,勇敢地展現自己美好自信的一面,縱然得到是倒掌聲,嘲笑聲或是譁然聲,都是勝者,都是成功者,都勝過那些只會圍觀、道是非的膚淡評論家。

文化節,就這麼過去了,雖短暫,但帶給我們快樂,帶給我們文化藝術的陶冶,帶來文化藝術的享受,是文化情操的一次感悟和培養。別了,第五屆校園文化節,別了,初中最後一次參加的文化節。

【篇三:我所經歷的文化節作文】

一所學校中的文化節,展示了這所學校中的多彩文化,而當我第二次經歷了我們學校的文化節後,我彷彿才領略到了學校文化歷史的冰山一角。

我所經歷的文化節,是奇妙的。

在校園文化節繪畫比賽中,比賽題目為“我愛華一”。許多同學將自己的奇思妙想與華師一初中聯合在一起,有的是一個小朋友穿著校服在太空中遨遊,有的是校園中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落發生的一幕場景,有的是校園中籃球賽打得熱火朝天的情景。文化節中,每一位作畫的同學,都開動了自己的想象力。一幅簡單的畫面卻承載了校園生活中的記憶。一位同學畫的是學校的跑道,紅色的塑膠跑道,喚醒了記憶中,我們曾在這紅色跑道上揮灑出汗水,想起去年運動會,想起我們班同學的合作,想起教室牆上貼的一張又一張象徵榮譽的獎狀。文化節是如此奇妙,喚醒了我都快遺忘的時光。

我所經歷的文化節,是變幻的。

在校園文藝匯演上,展示了我校學生的多才多藝,使人感受到了學校深厚豐富的文化底蘊。學校中我們熟悉的老師,卻搖身一變,染上青花瓷的高雅如白蓮般在舞臺中翩翩起舞;身邊熟悉的同學,轉身成為臺上滔滔不絕的相聲演員,成為童話中的公主,成為坐在演出大廳的琴手,成為我始終未能料到卻出奇合適的角色。最變幻的,則是一組男女生一起帶來的交際舞,平日中嬉笑玩鬧,卻都在上臺的一瞬間消失,留下的,如紳士與淑女那般。文化節如此變幻,展示了學校的多樣性。

我所經歷的文化節,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是代表著整個學校文化的,是無與倫比的。

【篇四:我所經歷的文化節】

陽光透過片片白雲的間隙灑落下來,打在溼潤的草坪上,儘管陽光是那麼地刺眼,校園的操場上還是人聲鼎沸,操場上的各個角落都充斥著興奮和激動。

這段時間是我們學校的校園文化節,許多有才藝的人都大展身手,在文化節上一展自己的丰采。我們坐在溼潤的草坪上,嘰嘰喳喳地討論著,老師還在上面講著什麼,初一的同學們還排練了舞蹈,但我們的心早已不在這裡,飛向了各個展臺。

初一的同學還在主席臺前跳著操,而我們班的大部分同學已經溜向了勞技作品的展臺,在升旗臺的下方按照從初一到初二,從右到左的順序擺了二十張桌子,每張桌子上除了每個班的班號就擺了大大小小的展品。初一的主要展品就是用塑料坯編成的小籃子、小球等。我不禁想起我們在初一的時候,在勞技老師的指導下剪開盤成一卷卷的塑料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去打造一個個藝術作品,今年我們二年級的作品就是用木板做成的小書櫃、小梳妝檯、小凳子、小鳥窩,而有的同學還別出心裁在上面塗了色,粘了些小飾品,要是放大上幾十倍,一定會有人願意使用吧。

我們班的展品可謂是無比豐富:上天的飛機、下海的船、公路上的公交車、世界名建築巴黎鐵塔,還有各種各樣的家居小用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張霽雕刻的橡皮章,一大塊粉紅色的橡皮上,她用小刀刻出來一個巴黎鐵塔,印上藍印泥蓋出來,每一個細節,每一個陰影都十分清楚,上面殘留著的斑駁的小刀痕跡並不影響視覺衝擊帶來的美感,也不愧了張霽“民間藝術家”的這個稱號。

陽光衝破了雲層的束縛,一大片一大片地灑下來,大地被烤得焦灼,體育館門前的象棋比賽進行得如火如荼,那些進行現場繪畫的同學在操場一側的梧桐樹投下的陰影中,享受著絲絲涼風,進行著繪畫最後的塗色。他們一個個揮舞著彩色的畫筆,在紙上勾勒出一個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的形象,令人驚歎不已。

隨著溫度的不斷升高,我的嗓子感覺火燒火燎的,我們在操場上又繞了一圈後,飛奔回了教室,剛開啟教室門,風扇刺耳的旋轉聲伴著涼爽的風撲面而來,回到座位,我便迫不及待拿起水杯,感受水的清涼,隨著水的灌下,那種爽快的感覺漫上了全身。

水也清醒了大腦,我拿起筆,準備開始寫作業,同時也期待著第二天的文藝匯演,也許這是我們最後一次參加華師一的文化節,但它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美好回憶,這也許就夠了!

【篇五:我所經歷的文化節】

一年一度的文化節,伴著春,追著夏,又閃爍在我們的心田。無論是新綻的學弟學妹,還是滿懷期待的我們,在文化節吶喊起來!

文化牆,親筆手繪,這是時間的畫。

我參加的第一個活動便是文化牆繪本創作。潔白如玉的牆是鋪向幻想的路。如胸有成竹般,拿起手中的水粉筆,一道道畫下花叢的印跡,草色的芬香、綠的碧與黃的金閃爍在左上角,把牆圍起來。你漸漸富有色彩了,你的枝葉正向上伸展,你的精神正向上攀爬,你越發的青綠,給美麗獻上一份雙翼,你是春天派來的信使,是藍天上的無暇,你開出了春的花,為秋天種下秋的種子,在我心上。時間飛逝,我用它來畫你,勾勒更完美的友誼,更完美的藝術文化。

文化牆上開放的花朵,炫發出我所經歷的文化節。

歌唱賽,親身體驗,這是汗水結的果。

或許只有親身體驗才會知道吶喊與熱火背後的汗水。我來到選拔場,緊張的氣氛是汗水的詮釋和註解。看那一張張陌生的面孔,都是隱約有些熟悉,那都是對音樂文化的熱愛,這是絕不陌生的。細細看一看好了,用心想一想好了,歌唱不是要去爭奪那些所謂的名次,而是放飛夢想。於是,我放下不肯就範砰砰亂跳的心,和夥伴一起,在歌唱比賽中吶喊起來。

歌唱比賽灑下的汗水,流淌出我所經歷的文化節。

終一現,親臨現場,這是結果的樂。

長達幾周的文化節臨近尾聲,文藝匯演為它唱響結束曲。只見老師們穿戴整齊劃一的服裝,在“青花瓷”的伴奏聲中愈發興奮起來;跆拳道的登場,看那一拳一腳、一板一眼、一心一意的節奏,大師般揮舞的雙臂,不時聽見“啪啪啪”的脆響,他們徒手劈開的木板已成碎片,力量中飽含生機。臺下一片熱鬧,你拍我照,你喊我叫,給會場更增添了一份喧囂。看,那一個人的空翻,雙腿同時劈掉木板,厲害極了。接著是唱歌,週一聞唱著歌,竟然把臉貼在了攝像機前,著實充滿喜感。

令我最感興趣的還有小品和超級變變變了。人不僅多,內容也很豐富。小品中的禮儀,反應的不僅是社會,更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你的高傲不足為奇,然而,嚴肅中有夾雜著歡樂,“還真有啊~”等等臺詞配上演員的精彩表演,令人驚歎。臺下一陣陣歡笑更是鼓舞了士氣。超級變變變的豐富想象也令人稱奇,“超級瑪麗”雪花飛舞,可愛的人物形象,唯美的動態竹材,漫天飛舞的雪花無不豐富著這個春天,彷彿是要說:這個夏天不太熱。

藝術繪畫展裡留下的記憶,回引出我所經歷的文化節,這個多姿多彩的文化節,為我的初中生活留下了燦爛的一筆。

這就是我所經歷的文化節。

好習慣決定好未來作文 篇9

國二作文 ,8074字

【篇一:好習慣決定好未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習慣,是一個人日積月累的資本,不同的習慣決定著不同的人生。因此,有了好習慣,就有了一輩子都用不完的財富。

魯迅先生從小就養成了不遲到的習慣。他嚴格要求自己,凡事都要早做。於是,這位以“小跑跑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國文壇上留下了輝煌的業績;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一生熱愛運動,即使年事已高,每天也堅持鍛鍊。於是,他以充沛的精力,強健的體魄,完成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他們都是文壇上的驕傲,是許多作家學者心中的標杆。可是,縱觀他們一生,就會發現,他們的成功都與好的習慣息息相關。

播下一個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個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個性格,收穫一種未來。由此可見,形成一個好習慣,就能成就一個人的未來。

一家公司在招聘人才時,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幾位年輕人披荊斬棘,在重重選拔中脫穎而出,離成功只差一步之遙,面臨最後的考核,他們整裝待發。可是,考核那天,經理卻只和這幾位年輕拉拉家常,而並未談及公事,沒過多久經理便說考核結束了。幾位莫名其妙,卻也只得離開,可就在他們剛剛踏出公司大門時,一位年輕人獨自被經理召回了,結果不言而喻,他被錄取了。原來,在眾多應聘者中,只有他將自己喝水的紙杯帶到了門前的垃圾桶裡,就是這樣一個細微的動作,就是這樣一個看似不起眼的習慣,成就了他的事業。可見,世上沒有無緣無故地成功。成功是有規律可尋的,它既簡單,也不簡單。

有人說,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追求好習慣。是的,可好習慣的形成也需要培養。有關研究發現,將某種不斷重複的行為轉為習慣,大約需要21天時間,堅持到最後一天,那麼你無疑已經進入到了習慣養成的階段,而這個階段就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

其實,關於習慣的形成,在古人的話中,也可見一斑。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告誡我們要累積善舉,心存善念。

“吾日三省吾身”,告誡我們要時時反省,明辨過失。

這些都是金玉良言,字字千金,都蘊含著同一個道理:習慣,是一點一滴積累而形成的。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什麼是“借力”?知識?能力?不,那是實力,實力固然重要,“巧力”卻更難得,而好的習慣,就是“巧力”!它可以使我們做起事來事半功倍,可以使成功多一份保障。

所以,從現在開始,請把努力學習,認真聽講當作一種習慣。

把寬以待人,嚴已律已當作一種習慣;

把尊敬師長,關愛同學當作一種習慣。

請相信,有了這些習慣,你就是祖國花園中最燦爛的花朵!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趁我們還年輕,我們還年少,我們還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雄心壯志!行動起來吧,讓我們為明天奠基,從現在做起,從今天做起,養成良好的習慣,鑄就輝煌人生,共創美好未來!

【篇二:好習慣決定好未來】

首先,給大家講兩個小故事。第一個:徐礪寒,小紙條的正能量。假如你在路上撞壞了別人的車會怎麼辦?江蘇楊州大學附中高一學生徐礪寒用一張小紙條告訴你。

2012年11月的一個下午。徐礪寒在上學途中不小心撞壞了一輛寶馬車的後視鏡,為了向車主道歉並賠償,他在路旁等候了20多分鐘,眼看快到了上課時間,車主還沒有來,徐礪寒留下一張紙條,向車主道歉並寫了自己的聯絡方式。就在他準備離開時車主回來了,瞭解事情原委後,車主大為感動。自己承擔了所有維修費用。併發帖:“孩子,謝謝你,你讓我們這些受世俗汙染太久的大人的心靈被好好清潔了一回……”這條微博感動了無數網民。

徐礪寒做錯了事敢於擔責任的行為何嘗不是一種好習慣呢?

1920年,一個11歲的美國男孩踢足球不小心撞壞了鄰居家的玻璃。鄰居要他賠償12。5美元,這在當時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他向父親求助。父親說:“我先借給你,但一年後,你必須還我。”從此,他開始了邊上學邊打工的艱苦生活。不到一年,他便還清了父親的12。5美元,這個男孩就是後來的美國總統里根。我們發現是誠實守信的好習慣成就了理根總統的人生。好習慣是我們成長的導師,是勾勒輝煌人生的神筆。

從本質上講,良好的行為習慣展現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好好學習的前提,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

曾看到這樣一則新聞,說新加坡的公共場所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一些文明禮貌標語如:禁止吸菸,不準隨地吐痰等卻是用中文書寫。對此,人家是這樣解釋的“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是中國大陸的遊客。”為此,一位到新加坡考察的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啊!”

個人是集體的一員,個體是國家的一部分,只有每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只有國民素質提高了,國家才會繁榮昌盛。

作為一個學生,我們要做一個懂文明,有禮貌,一個堂堂正正的人,然後便是成才,決不能做一個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當今時代,是一個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我們更需要具備文明的素質。

好習慣能幫助人們贏得寶貴的機遇。20世紀60年代,蘇聯發射了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宇航員叫加加林,有這麼一個插曲。十幾位宇航員去參觀他們要乘坐的飛船怎麼能穿著鞋進去呢?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動作,讓設計師非常感動。他深知:“只有把飛船交給一個愛惜它的人,我才放心。”於是,在他的推薦下,加加林成了人類第一個登上太空的宇航員。所以,有人開玩笑說,成功從脫鞋開始。我們發現,得到賞識很簡單,養成好習慣就可以。

一種習慣的養成需要21天,播下一粒種子,孕育21天,你就可以收穫一種好習慣,多年後,你便能擁有一種好品質。養成一種好習慣,堅持21天,也許未來的改變就在21天當中,堅持下去,你就能收穫一個不一樣的人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僅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他人的尊重,養成良的行為習慣,為塑造一個完美的自己而努力。用一言一行向別人證明:養成一種好習慣,我可以的!

俗話說:“管得住自己,你是習慣的主人,管不住自己,你將成為習慣的奴隸。”做主人還是奴隸,你選好了嗎?

昨日的習慣已造就了今天的我們,今天的習慣將決定著我們的明天,因此,從此刻起,從即日起,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做一名合格的高中生,共同創造屬於我們的精彩人生。

【篇三:好習慣決定好未來作文】

培根曾經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追求好習慣”。習慣就像指南針,指引著我們每個人的行為。習慣又像一把刻刀,我們每個的品性都是它雕刻的作品。

習慣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也不是兩三天短週期的行為,它一旦形成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力,與人相隨一生。

好習慣是主動清理垃圾,變廢為寶;好習慣是儀表端莊,嚴格幹律已;好習慣是尊重他人,文明禮貌;好習慣是陽光能讓人感到溫暖;好習慣是花朵,能裝點我們美麗的城市;好習慣是開啟成功的鑰匙,能使我們孜孜以求,克服困難;好習慣是成就未來的基石,能使我們不輕言放放棄,勇於追求!

然而今天我們的好習慣在哪裡呢?“花園城市”之稱的新加坡,它的垃圾箱上僅僅用中文寫著“請不要亂扔垃圾。”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中國遊客亂扔垃圾的習慣讓他們非常反感。中國還被別的國家稱為“吐痰大國”。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幾千年的文明古國,卻論落到今天這個地步,中國人該怎麼想?我們中學生該怎麼做?同學,行動起來,用一些實際行動來改變我們國家吧!養成好習慣,從現在做起!養成好習慣,從我做起!

我們彎下腰,撿起可回收的廢品,可以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好習慣,但就是這個習慣卻可以拾起災區孩子的希望!廈門大學有一個叫“愛心託蒙”的社團,這個社團的成員用兩三個月時間撿了兩三千個塑料瓶,兩三百斤舊書報等許多可回收的廢品。他們把賣廢品的錢捐給託蒙災區,資助他們建圖書館。就是這兩三千個塑料瓶卻點燃了災區孩子的希望之燈,讓他們能在書海里快樂地遨遊。現在他們都養成了在街上見到可回收的廢物就會撿起來,帶回去分類回收的好習慣。同學,也許你會覺得丟人,但我告訴你這不丟人,這是一種人格的昇華,素質的提升。彎下腰也許比別人矮,但實際比別人高很多很多,受到的不是嘲笑而是尊敬。

同學,你有沒有養成把垃圾扔到垃圾箱裡的好習慣?有沒有根除隨地吐痰的壞習慣?有沒有不闖紅燈的好習慣?這些小習慣都能體現我們個人的道德素質和良好修養,如果沒有,那麼就請你從現在開始培養!

由紅變黑,我們失去的是一份希望,一份光輝的前程。有的同學養成了不良的習慣。懷著不成熟的心智去假裝成熟,模仿大人們吸菸,把享受成熟寄託在8釐米的香菸上。同學,你知道嗎?香菸裡有200多種毒素。有研究表明,人每吸一根香菸,生命就減少了三分鐘。那麼抽一盒香菸,你的生命就減短了60分鐘。如果你一個月抽一盒,一年就減短了720分鐘。那麼五年,十年呢?同學,人生苦短啊!對於我們中學生來說,正處於花季般的年齡,應像花兒那樣鮮紅、美麗,而不應像老人那樣體弱多病,咳嗽不斷。同學,當你在享受香菸的時候,香菸正在侵蝕你的身體、摧殘你的意志,殘害你的生命,這樣還談什麼未來,談什麼理想呢?

養成好習慣至關重要,改掉壞習慣也是刻不容緩的。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談談怎樣養成好習慣,又怎樣改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改掉壞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首先我們自己要意識到這些好習慣的重要性,壞習慣的危害性,因為只有我們明白它們對我們的影響,我們才會有強烈的願望去行動。接下來我們要對所培養的習慣進行統籌安排,分清至次,由易到難,由淺到深,逐個擊破,然後下定決心,持之以恆地行動下去。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要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相信“Nothingisompossible”研究表明:3個星期的事重複會形成習慣,3個月的重複會形成穩定的習慣。而這些好習慣一旦養成,就會伴你一生,讓你受益無窮。

人生因習慣而起,習慣影響人的一生。昨天的習慣造就今天的我們,今天的好習慣成就明天的我們。同學們,讓我們一起養成好習慣,用好習慣迎接美好的未來,收穫成功的人生!

【篇四:好習慣決定好未來】

如果你們習慣微笑。那麼你就會給他人營造一股溫馨的氣氛。

如果你習慣傾聽,那麼你就會贏得他人的親睞和傾心的關切。

如果你習慣觀察,那麼你就會愛上這個美麗而充滿陽光的世界。

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有人問資歷深厚的老學者:“您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裡,學到了什麼是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呢?”出人意料的是,這位白髮蒼蒼的老學者回答道:“幼兒園。”周圍的科學家暗暗點頭,而那些旁聽的人則疑惑不解。

記者又問道:“那麼您在幼兒園裡學到了些什麼呢?”老學者答道:“首先,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午飯後要稍作休息……學習要多思考……”這位老學者的回答代表了與會科學家的普遍看法。概括起來,他們認為終生所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從小家長和老師教他們養成的良好習慣。如果說性格決定命運,那麼習慣影響一生,好習慣可以成就美好未來。魯迅先生從小就養成了愛護書的好習慣。他總是在看書之前把手洗乾淨。書若是髒了,他就小翼翼的擦乾淨。書若是破損了,他就細心地把書修補一番。在他眼裡,每一本書都是一塊珍寶。正是這種愛護書的好習慣,正是他這種對文學事業一絲不苟的態度,他才用手中的筆寫出了一篇篇內涵刻的文章,既發人深醒,又催人奮進,從而在文學領域鑄就一番輝煌。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總有那麼一個習慣,他無論走到哪裡,口袋裡總揣著一個小本子,把突然想到的問題記下來,回到家後重新梳理。日積月累終於寫成了“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科學成就和好習慣是密不可分的,同學們,那麼生活中的我們應當怎麼做呢?

面對迎面走來的老師,你是尊敬的問一聲“老師好”還是漠然走過?看到地面上的一個小紙團,你是彎腰將它拾起,還是裝作沒看見?面對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你是繞道而行,還是直走過將小草殘忍的踩在腳下?

當一句“謝謝你”,“對不起”,一個點頭微笑,一聲親切的問候頻頻出現之時,當好習慣像影子時時刻刻跟在我們身後之時,當亂扔垃圾,踐踏草坪的情景不再出現之時,我想一個充滿溫馨而又和諧的社會離我們不遠了,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離我們不遠了。

人們常說:“播種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有專家指出: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需要堅持不懈的21天,也許未來的改變就取決於這短短的21天,養成好習慣,讓好習慣伴隨我們一生,隨著夢想開起的起航,給自己一個無悔的青春,一次最美的見證,到達成功的彼岸。

美國教育家曼恩說:“習慣就像一根纜繩,我們每次給它纏上一般新的鎖鏈,要不了多久,它就會牢不可破。”

同學們,就讓我們去為好習慣的纜繩纏上恆心的鎖鏈吧!

當它牢不可破之時,就讓我們拉桿起航,成就生命的精彩!

【篇五:好習慣決定好未來】

很榮幸站在這裡跟大家交流,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好習慣決定好未來”,“習慣”一詞,我們並不陌生,因為我們與習慣朝夕相處,因為擁有習慣,我們才使生活變得有條不紊,良好的習慣是事業成功的奠基石,壞的習慣則是人生的絆腳石。

愛默生曾說過:“習慣若不是最好的僕人,便就是最差的主人。”牛頓因為習慣對任何事物都會保持好奇心,才會有如此強健的革命本錢,錢學森因為習慣每天早起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科學知識》節目,才打下了深厚的航天知識基礎。

如何養成一個好習慣呢?接下來讓我給大家講幾個故事吧!

我國明末著名學者張薄,大家都知道《五人墓碑記》就是他寫的,他年輕時就養成了一個好習慣,凡是讀過的書,一定要親自抄寫,抄寫後朗讀一遍,再把它燒掉,若記不住,再抄,再朗讀,再燒掉,像這樣,反反覆覆要六七次才能把抄的書記住,正因為他一次次堅持不懈,並習以為常,才鑄就了他輝煌的人生。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美國作家海明威,他的作品以自然精煉著稱,為什麼呢,原來海明威每次寫作時都是站著寫,而且是用一隻腳著,因為這樣,使他一直處在一種緊張狀態,迫使自己儘可能簡潔的表達自己的思想,正是這種獨特的寫作習慣,才使海明威形成簡潔的文風。

再看一下我國臺灣著名作家劉墉,他經常要參加各類活動,同時還忙著創作和出版大量文學作品,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他的時間如此充足呢?原因在於他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將每天要做的事情進行分類,並進行統籌安排,分清輕重緩急,從而實現了一時多用,這才得以在緊張的生活中高效利用好有限的時間,試想,如沒有這樣好的處事習慣,他的生活會變得怎樣的一團糟。

這些事實告訴我們,人人都有而且應該有適合於自身的習慣,我們需要有張薄那種堅持不懈的刻苦精神,需要海明威那種獨特的風格習慣,需要有劉墉這種細緻而有條理的生活習慣,不僅如此,我們還需要培養更多有用的好習慣。

事實上,習慣沒有貴賤之分,只有好壞之別,小時候,父母常對我們講“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的故事,這種人一旦落入法網,就會後悔莫及,可是又是否想過,造成這樣的後果究竟是誰的原因呢,答案很簡單,壞習慣使然,如果你養成了壞習慣,你順手就牽羊,隨手就丟垃圾,隨地就吐痰,隨隨便便就為惡果種下了惡因,到頭來只能是咎由自取。

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今日的小習慣可能正是明日的優秀品質和成功祕訣,那就讓我們從現在起,從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開始,習而成慣,打造一個擁有有好習慣的自我,一個有著美好的成功自我。

【篇六:好習慣決定好未來】

好習慣是立足的資本。一個人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他就不能在社會中立足。

我們從步入小學時,老師就常常教導我們,要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好習慣對於我們的人生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記得那時老師常和我們講著名數學家陳景潤的故事。陳景潤在少年讀書時非常認真,刻苦,對學習方面他有很濃厚的興趣,尤其對數學。幾門學科中他成績最拔尖的就是數學,所以他在聽講時有一個習慣。就是把老師講的一些重要的知識點和習慣記在一個本子上,把型別相同的題集中到一起。

幾年下來,他記了不下十幾個筆記本,上面寫得密密麻麻的,正是他的這個好習慣,才使他成為了一位著名的數學家。

在日常生活中,好習慣體現在你的舉手投足間,表現在你的談吐間。好習慣是迷茫大海中的燈塔,指引我們航行的方向,為我們的人生奠下了基石。好的習慣決定好的未來,成就精彩的命運。

習慣,表現在生活的細微之處,它也許就是一個端正的坐姿,一個指路的手勢,一次耐心的等待,一句溫暖的問候,當我們說一個“請”字,“請”字的背後是尊重;當我們說一句“對不起”和一句“沒關係”,“對不起”的背後是涵養,“沒關係”的背後是寬容;當我們投出一個真摯的目光和一個善意的微笑,“目光”的背後是歉意,微笑的背後是理解,更是一種支援與鼓勵。

在我們的校園內,總能見到與校園環境極不和諧的垃圾,紙屑,教室裡操場上食品袋,衛生紙隨處可見。我們知道;一所學校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好的學習氛圍。我們現在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地影響到我們自身心理素質和我們的未來,而好的習慣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

記得一位名人曾說過;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構成的,而不是由文字,青少年的文明素質建設應從規範行為習慣做起,從提高基本素質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好的行為習慣,為成就美好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

【篇七:好習慣決定好未來】

如果說生命是一座五彩繽紛的百花園,那麼好習慣就是這坐花園中一朵美麗的小花。這小花雖不起眼,但它的果實卻對生命有著深遠的影響,他能把生命的荒島裝飾的五彩繽紛。

如果說生命是一片充滿生機的原野,那麼好習慣就是這片原野上恍然踏出的一條心靈之路。有了這條路,就能在茫茫的原野上找到前進的方向;有了這條路,就能去漫遊我們的理想之國;有了這條路,就能一天天地走近我們渴望的新生活。

如果說生命是一部激越高亢的樂章,那麼好習慣就是這部樂章中用不斷的拾取願望的音符,獨自創作的一首迷人的歌;唱著這首歌,就能享受到生活的節奏之美;唱著這首歌,內心就會湧動著一種催促自己奮發向上的力量。

子曾經曰過:“少若成天性,習慣如自然。”縱觀歷史的發展,許多偉大人物的成功是與他所養成的良好習慣緊密相連的。

大英博物館的某個座位下,就留下了偉大的革命家馬克思長期來此學習的兩個腳印。倘若他沒有專心致志,勤奮刻苦的好習慣,又何來鉅著《資本論》的問世?藝術家達芬奇有著堅強的毅力,養成刻苦磨練的習慣,如果沒有幾百次地畫雞蛋,又怎會有文藝復興、名震世界的畫作“神祕的微笑”《蒙娜麗莎》的誕生?這樣說來偉人和巨匠尚且如此,那平凡的人呢?答案是肯定的。李寧原是一名普通的運動員,但他有一個好習慣,就是每天都堅持訓練十多個小時,而且每次訓練都要求自己一定要突破一個高難度動作,否則就不離開訓練館。終於,他洛杉磯奧運會上,一個人獨攬了三枚金牌,成為了國人的驕傲。

作為一名學生,勤奮學習是我們最基本的要求。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樣也是不可或缺的。

我們崇尚“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每天都把學過的內容複習再加以鞏固便是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此外,養成“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好習慣也是我們應該做到的。

學校是我們學習的地方,保護校園的乾淨整潔我們義不容辭,拾起一片紙屑,愉悅一份心情。養成愛護環境的良好習慣提高了我們的道德素養。

其實,習慣既可以自己養成,也可以打破,只是絕非一蹴而成,而是需要長期的養成。習慣左右了成敗,習慣改變人生的命運。“積土成山,積水為海”,每天都積累一點聚少成多,我們便離成功更近一步。

昨天的習慣造就了今天的我們,今天的習慣決定了明天的我們。同學們:習慣成就人生,為了明天的我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培養每一個良好的習慣吧!讓我們堅信:好習慣終究會成就好未來!

吟誦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化 篇10

國三作文 ,841字

12月31日晚上,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和滿腔的熱情觀看了城北小學全體老師和部分學生的慶元旦經典誦讀晚會。那天晚上我們師生歡聚一堂,我們熱烈歡呼,我們激情澎湃,我們鬥志昂揚……

晚會在《木蘭辭》歌舞中拉開序幕,精彩紛呈的節目讓人目不暇接。五年級老師的書法表演《蘭亭序》令人耳目一新。那飄若浮雲、矯若驚龍、遒勁有力的毛筆字,讓人不得不對中國書法及古典詩詞的精妙讚不絕口。

六年級老師的《江山代有人才出》將晚會推向了高潮。首先是集體誦讀民族英雄岳飛的《滿江紅》。老師們的朗誦高亢激越,充分展示出了岳飛"精忠報國"的英雄氣概。我喜歡《滿江紅》中的"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這句話表達了岳飛的雄心壯志;我喜歡“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句話反映了岳飛積極進取的精神和對後人的殷切希望;我喜歡“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這句話說明了岳飛高尚的人生觀,不論事實如何,志向卻不改變。緊接著是師生的歌舞表演《臨江仙滚滾長江東逝水》。那深沉、渾厚的歌聲,更叫人浮想聯翩。它把我們拉進了那段群雄逐鹿的動亂時代,也引我們進入了那個英雄輩出的歲月。以前每讀到這首詞的時候,就有種蕩氣迴腸的感覺,它讓人在感受蒼涼悲壯的同時,又營造出一種淡泊寧靜的氣氛,折射出高遠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最後是吟誦雄渾磅礴的《沁園春雪》。它給我們帶來了威武雄壯的氣勢、沁人心脾的情感、成就偉業的抱負!再次聆聽這首詞,有種如逢故知的感覺。它激起了我心底的漣漪,激起了我的愛國情懷。毛澤東主席的預言,今天實現了!看!中國的風貌“紅裝素裹,分外妖繞”,中國的事業“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中華兒女正為振興中國,實現我們國家更強大的夢而拼搏爭取。歷史已證明:“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

整場晚會在一聲聲蕩氣迴腸的千古絕唱中,開啟了一次夢的旅程。廣大師生們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詮釋了經典詩文的美感,表達了對偉大祖國的由衷讚美。在《祝願歌》的一句又一句祝福聲中,晚會圓滿落下帷幕!

我喜歡有文化內涵的經典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18字

中華歷史,源遠流長,而經典就是歷史的結晶體,它蘊含了代代人的智慧與豪情壯志。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內涵,它才被後世人所傳誦,永垂不朽。

而如今,中小學生的語文教材已有低幼化的現象。“太陽公公”“月亮姐姐”“小兔兔”等幼稚的詞語在教材當中頻繁出現。我真的搞不懂,這樣沒有半點營養的“垃圾”詞語對學生們到底有什麼用?我們需要的是有文化內涵的經典,不是這種低幼化的讀物。

長期閱讀這樣的文章,只會導致一個結果。那就是到了小學畢業還只會使用“小豬豬”“爸比”……。這樣的“童語”;當說到李白、杜甫的名篇時他聽得雲裡霧裡;當談到毛澤東、詹天佑、李大釗這些偉人時,他天真地問他們是誰,幹了些什麼。

……

看到這樣的情景,我們無比痛心疾首。但是,如果孩子從小閱讀經典,結果就不同了。

經典,是有文化內涵的,是經得起時代變換的磨礪的。如果從小閱讀經典,我們將受益匪淺、感觸頗深: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可以陶冶孩子的愛國情懷。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讓孩子更好地認識大自然,對萬事萬物懷有一顆敬畏之心。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少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樣的詩句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好好利用時間。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教會我們要不懼艱險、迎難而上。

《論語》、《孟子》、《資治通鑑》、《史記》……這些名家名篇更是能陶冶我們的情操;豐富我們的知識;讓我們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會我們為人處事。可謂是有百利而無一害,不得不讀。

所以,我不喜歡沒有營養的幼稚教材,喜歡有文化內涵,有文化底蘊的名家名篇——也就是人們口中的“經典”。

讀經典,讀有文化內涵的經典,能讓我們得到薰陶,從而養成良好的品行,良好的人生觀、道德觀與價值觀。所以——

讓我們一起來讀有文化內涵的經典吧!

中華文化經典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1169字

中國,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中國,一個承載著無數文明的古國;中國,一個充溢著希望的國度。五千年來,茶葉的清香在空中散發出的是中國人的情懷,粉牆黛瓦在水鄉中維持著的是中國人的傳統,毛筆在宣紙上靜靜地轉動書寫的是中國人的歷史。夏日的荷塘月色,冬日的雪映長堤,隨著七絃古琴的樂律,在中國的萬里疆土上,永久地連線著它的過去和未來。

文房四寶

我第一次接觸到國畫是八歲,當初只是學了一些皮毛,但在那短短几年間,我卻愛上了這些染著悠悠墨香的水墨畫,愛上了筆墨紙硯。而宣紙,它留給我的印象最深,不是多麼華美的形象,而是潔如雪,雅若梅,粗看之下,彷彿夾雜著日月的明朗,。它的味道總是微微染上墨香,從不像生硬的濃香。宣紙的氣息,是讓人心安的淡雅之味,也許,這便是中國文化之真諦吧,不張揚,但清麗。像那些用筆尖暈染,勾勒出重重意境的水墨畫一樣,像不染凡塵,輕靈灑的脫仙人一般,在墨香中移步於歷史的長河。

越劇

一截飄揚的水袖,一段鏗鏘的樂聲,幾聲充滿綿意的輕柔唱腔,從戲臺上,書本上,甚至電視上,帶給了我無窮無盡的念想。在各類戲劇中,我尤其愛越劇,那臺上女子婉轉的唱腔,時而啼血悲訴,時而略帶豪情,那長長的袖一揚,動作輕緩舒展,唱腔綿長輕盈,濃妝豔抹,金銀掛飾之下是靈動秀氣的心靈。越劇的美,還美在它的語言,如:“牡丹謝,芍藥白,海棠青,楊柳帶愁,桃花含恨”。一字一句無不帶著柔美、委婉之意。漸漸地越劇對我而言,那生動的形象不再在那電視上停留,而是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暗暗地傳播著中國經典文化的美韻。

瓷器

光潔的表面,精美的青色花紋,是我對瓷器的印象,然而,這又是多麼淺顯的觀察,它上面印的是落霞嗎?要不怎有此番雍容。它上面印的是水流嗎?要不怎有此番似柔似剛的風韻?景德鎮瓷器上,精美的蓮花給出了回答,它穿過歷史的潮流,穿過年代的輪迴,突破陳舊的灰土,在溫潤如玉的青瓶上,飛出了鳳凰,綻開了錦花,光潤的瓶身,在歷史的沉澱中,靜靜地記錄著那些金陵臺殿雄偉和霓裳羽衣飛揚的那一瞬間,記錄著屬於中國的古典之美。

絲綢

柔軟地似水,明豔地似光,綿長光滑的絲綢就像時間似的從我手中流開,針腳熙攘之間,一個個生動又抽象的物體在眼前一閃而過,閃金的線條流暢地在華美的“畫卷”上穿梭,不帶一絲生硬,燈光搖曳之下,在手間拂過的“噝噝”聲浸透著空靈的清音,在空中久久地迴響著,穿過了千年的時光,穿過了那遙遠的“絲綢之路”,穿過了那陣陣駝鈴,一直向未來飛去。

窗外,雨在不住地下,浸著清涼的水珠從黑青的瓦上滑落,隨之染上了暈黃的白牆,在青石磚上連成一片,匯聚成一條長長的水流。是的,在日月輪轉,花開花落,雲捲雲舒之間,中華在靜悄悄地雄壯起來,也在靜悄悄地點燃著每個人心中的中國魂!

東西文化的碰撞 篇13

高二作文 ,930字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是既保守固執又精明能幹,而西方人則是比較自由民主,做事規矩,追求紳士風度和誠信。兩種來自不同民族的人生活在一起,總會發生一些令人震驚的事情。這在看完《東方文化西方語》後感受就更加明確了。

比如,談到“海外華人圈有這樣一種說法:中國人在國外要過三關,即語言關、金錢關、心理關。不過以我在海外的觀察與經歷,我覺得華人們還要過‘小人關’。”這個“小人關”指的是中國人在國外生活時,老想著在各種管理和制度中找出可以佔便宜的漏洞來減輕高昂的服務費用。這種行為自然是不被提倡甚至是違法的。但做這些事的中國人抱著一絲僥倖的心理,想著自己應該不會被抓到,而且這也是沒有誠信的表現,是對自己極度不負責任的做法。在國外,誠信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品德。一個員工可能會因為就撒了一次謊而很難再找到工作或終生失業。高中生可能因為考試作弊而不被任何大學錄取。更何況是不排隊、坐車不買票甚至是逃稅這種事?

“沒有明令禁止的事就是可以做的事”,這應該是許多國人心中的觀念,出國後也屢試屢爽,頻頻觸犯法規法律。我們身邊也是常有“沒有明令禁止的事就是可以做的事”的情況出現。如規定學生晚自習期間不能去洗手間,有些同學就想出“我去喝水的時候順便去上洗手間”的藉口;上課不許吃零食,有些同學就用嘴叼著牛奶一直喝個不停。老師看了提醒他,他就說“規定上課不許吃零食,又沒說上課不許喝牛奶”。在這種小事上都喜歡找漏洞去鑽,更別提那些可以“省錢”的“坐車不買票”“逃稅”等事情。中國人的精明能幹都用在瞭如何讓自己付出很少卻能享受成倍好處上。殊不知有辛苦汗水的勞動成果才是最受用最踏實的,靠正確途徑得來的東西才最受享用的。

外國人看到我們國人的這些海外行為,即使我們的國民GDP再高,生產總值再大,進出口量再多,終究還是不會從心裡承認我們中國是一個大國、強國。出國在外,我們已經勢單力薄,更要遵守國外的制度和管理規則。出國留學,入鄉隨俗是最好的生存方法。學習國外人的禮貌誠信、遵紀守法,才能更好地融入當地的環境,儘早度過“小人關”。而不是屢次違反法律,還被驅逐出境,搞得金錢事業兩頭空。

最後我認為:精明能幹是好事,國外生活要自律;學習當地各法律,適應民族好文化;樹立中國好榜樣,民族強大遲早的事。

尋訪紅色足跡·傳承膠東紅色文化 篇14

尋訪膠東紅色足跡徵文 ,1358字

戰爭,自古以來伴隨著硝煙、炮火與人員傷亡。1937年,全國人民抗日戰爭在東北打響,緊接著,在1946年,全國人民解放戰爭馬不停蹄地趕來。到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標誌著祖國大陸獲得統一,中國人民取得大團結!14年的烽火,14年的殺戮,讓多少人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所以,我們要勿忘國恥,重走膠東紅色之路,傳承膠東紅色文化,讓血一樣的紅色,永駐我們心間。

日出東方,海面旖旎。

膠東,奏出了一曲波瀾壯闊的紅色史歌!

幾天前,我去了雷神廟戰鬥遺址,這裡打響了膠東戰爭的第一槍。這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四合院,屋簷的瓦片被風雨的侵蝕,已經失去了本來的模樣,它顯得舊舊的,老老的,很不起眼,但在人們心中,他散發著紅色的光輝,他戴著金色的光環,他在和平的大地上,發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了黑夜,帶來了天明。我邁過高高的門檻,踏著陳舊的水泥地面,走進了廟內。雷神廟戰鬥遺址真的很小,不像其他紀念館那樣巨集偉,青磚白瓦,普普通通。幾棟小屋子就那樣簡單的立在那裡,可能在以前,還會冒出縷縷炊煙吧。但是,炊煙變成了硝煙。誰也不會想到,在幾十年以前,這裡曾面對著槍林彈雨,這裡曾經血流成河。“七七”事變後,日軍佔領了牟平城。為了打擊日寇的囂張氣焰,中共膠東特委書記、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司令員理琪率三軍一大隊一舉解放了牟平城。戰後,部隊向南轉移,理琪等領導同志在城南雷神廟開會。中午,從煙臺趕來的日軍海軍陸戰隊百餘人包圍了雷神廟。我三軍幹部戰士二十餘人堅守廟舍,頑強地抵抗著數倍於己的日軍,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戰鬥中,理琪同志不幸英勇犧牲,年僅30歲;很多同志光榮負傷。現存東廂外窗上的一塊麵積僅0.8平方米的鐵皮雨搭板,上面密佈著138個彈孔,廟內現存的石碑、石礎上,也是彈痕累累。雷神廟戰鬥點燃了膠東抗日的烽火,打響了膠東抗戰的第一槍。我走近石碑,隔著透明的玻璃板,觸控著那些彈孔,感受指尖傳來的冰涼。都說十指連心,然而此刻我的心中,充滿著一種沉痛。那是一種力量,壓得我喘不過氣。我緩緩蹲下,看著地上新長出來的小草,綠油油的,越發的可愛,它們是被烈士們用鮮血澆灌的,我彷彿已經看到:負傷的理琪同志倒在血泊裡,腹部已被子彈穿透,鮮血涓涓地流出,連腸子都透了出來,他用一隻已被鮮血染紅的手捂著腹部,另一隻蒼白的手,顫顫巍巍的舉了起來,好幾次槍都差點掉下去,他把全身最後一絲力量集中到手腕,眼球突出,牙齒緊咬,身體微微弓在一起,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發出了最後一顆子彈。“嘭”這顆子彈帶著理琪同志最後的願望,結束了一位日寇的生命,理琪同志也終於安然的倒在了血泊中。空氣中瀰漫著腥甜的氣息,嘹亮的蟬鳴像是英雄們戰勝的號角,又像哀悼烈士的低鳴。我不禁仰望天空,用手撫摸著殘破的牆壁,喃喃道:“理琪同志,你的願望一定是希望中國和平,繁榮富強,你看,現在已經實現了,祝你安息。”

腦海裡還像過電影一般回想著戰鬥的場面,我的心情十分低沉,重新凝望膠東這片大地,竟是被鮮血染紅的。

紅色蔓延,精神不滅!

尋訪紅色足跡,傳承膠東紅色文化,是我們青少年應當做的。我們應該將這些閃閃發光的紅星,傳揚更遠!我們應該將這些永不磨滅的精神,發揚光大!時間的年輪還在慢慢擴大,歷史他安靜的呆在那裡,無聲無息。他用無言的方式,敲響我們心中的警鐘: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感受春節民俗文化 篇15

國二作文 ,611字

春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人們新的一年的生活的開始。在這期間裡,全家老少都一起“迎新春,除舊歲”,我們家也不例外。

除夕那天,是我最開心的一天。我早早地把寫好的春聯準備好,就等著爺爺的膠水了。對於貼春聯,我可是個行家,家裡春聯每年都是我貼的。而且不只是春聯,還有那個大大的“福”

字。這“福”字必須要倒貼,寓意是“福”到了的意思,希望在新的一年裡能福氣滿滿。

接下來的一下午,可都是大人們的活兒啦,那就是包餃子。這個活兒看起來容易,學起來可就難多了。這不,這次我也想試試。

首先,把餡鋪在麵皮兒上,再把麵皮兒捏起來,這樣一個餃子就完成了。我照著“口訣”捏了幾個餃子,造型上都挺美觀的,可實際上卻不怎麼樣。可能是沒捏緊的緣故吧,我包的那幾個餃子一到鍋裡就全露餡了,無奈的我啊,只能吃著麵皮喝湯了。

其實除夕的高潮啊是在晚上。我們早早地吃完餃子便下樓放鞭炮了。膽大點兒的毛頭小子就放“炮仗”,女孩子則放煙花之類的。當鞭炮聲響起來時,才發覺有了濃濃的年味,這才是春節的開始。

除夕後一天就是大年初一,是晚輩給老輩拜年的時候,這一天必須說吉祥的話,寓示著這一年吉祥如意。雖然年輕人不計較什麼,但是還是要給爺爺奶奶拜年。穿上新衣服,腦袋裡蒐羅著各種吉祥話,可無非就是那套“萬事如意,身體健康”、“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之類的,只是老人們聽著高興,做晚輩的也跟著高興。就這一句話,結束了大年初一,跑斷了腳後跟,也磨破了嘴皮子。

傳承中華之美,飽含文化之韻 篇16

國二作文 ,975字

春節是中國人眼中最重要的節日,它在人們的心中,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春節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是因為它的存在既代表了人民美好的社會願望,也反映了一個時代的社會現象,同時也折射出中華文化的魅影。

最具文化底蘊的,當然要數“對聯”和“福”字。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更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通俗性和高雅性相容,雅俗共賞。這種獨一無二的藝術形式,深深地吸引著我。“福”字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也有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氣已到”。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同時,“對聯”和“福”字也展示了中國書法的博大精深,一橫一瞥,一點一捺,寥寥幾筆卻有無限氣概和感慨,讓我讚歎不已。

接下來,就是我們盼望已久的除夕,也就是我們口中的“大年三十”,是一家人相聚日子。這一天,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格外高興。當然,這一天也有三個最為重要的習俗,便是“祭祖”、“吃年夜飯”、“守歲”。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飯桌上必不可少的菜餚,非“魚”莫屬,它取“年年有餘”的吉慶寓意。其次,加上春節聯歡晚會這一盛大節目的襯托,顯得更加吉慶歡樂。最後,人們還要守歲。守歲的“守”,即有對即將逝去的舊歲有留戀之情,也有對即將到來的新年懷希望之意。“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在除舊佈新之際,親朋好友,圍爐而坐。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收穫頗豐。煙花滿天飛,點綴的夜幕絢爛多姿,每個人都靜靜欣賞煙花上升的精彩和綻放的美麗,隨著煙花的升空,默默祝願……

年初一,一定是春節中最溫馨的一天。這一天,每個人都要走街串巷,給親朋好友帶去問候和祝福,也就是俗稱的“拜年”。“拜年”是春節的一項重要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我想,這一天也是小孩子們的最愛的一天。因為在這一天,小孩子們可以收到大人的“紅包”,即“壓歲錢”。這裡面不僅有錢,更有大人們對孩子們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願。時間帶走的是嬌豔的外表,留下的卻是經久瀰漫的醇香!春節正是如此,幾千年的歷史,造就了它的輝煌,造就了它無法撼動的地位。我們愛春節,更愛創造它的傳統和文化!

特殊的瑰寶——春節文化 篇17

國二作文 ,688字

中國有許多傳統的習俗文化一直流傳至今,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中國特殊的瑰寶—春節文化。

春節在臘月初八便拉開了帷幕。在臘月初八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泡臘八蒜,都做臘八粥。臘八蒜到了年底就被醋泡得發青了,蒜中夾帶醋的酸味,醋中又充滿蒜的辣,使人胃口大開。

臘八粥就更絕了,人們將新收穫的大豆、桂圓、大米、小米等五穀雜糧混在一起,加以熬煮,那滋味真是“此粥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嘗!”現在,我的舌尖彷彿依舊殘留著臘八粥淡淡的香味,令人回味無窮。

臘八過後,人們又陷入了忙碌中。家家戶戶都趕辦年貨,什麼瓜果蔬菜,雞鴨魚肉等物品全都往籃子裡放。超市裡,大集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人們一個個忙得不亦樂乎。望著海一般的人群,我不由感慨:年近了!

二十三,過小年,憋了一年,人們終於放鬆下來,掛上火紅的燈籠,點著絢麗的煙花,爆竹也趕來湊熱鬧,開心得敞開了肚皮。人們歡聲笑語,沉浸在歡樂中。

二十三後,人們打掃屋子,閒逛,以迎接新一一年的到來。

經過短暫的安靜後,大年三十來臨了。大街小巷上,街頭巷尾旁到處瀰漫著餃子的香味,燈透過紅色的燈籠罩篩下了一束束紅光,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這一晚,是要守歲的,無論大人小孩都圍坐在電視機旁,一邊看文藝演出,一邊聊家常,其樂融融……

初一可是一個好日子。人人都穿上新衣服,出門給人家拜年。大街上或三五成群,或兩人相伴,熙熙攘攘,車水馬龍。人們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新年好!”

初二到初五,人們會走一些比較遠的親戚,彼此之間談一談一年來的收穫,說一說新一年的計劃,趣味無窮……

初五以後,人們陸續開始上班,新年就這樣在起早貪黑的工作中拉下了帷幕……

尋訪紅色足跡傳承膠東紅色文化 篇18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5字

煙臺是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也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以煙臺為主體的膠東地區是山東紅色革命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中國最早進行紅色革命的地區之一。提起煙臺的戰役,人們不禁要提起“地雷戰”。

地雷戰發生在1942年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候,海陽行村鎮趙疃村的百姓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與日本鬼子鬥智鬥勇,終於戰勝了鬼子。

那時候鬼子兩村一崗哨,三村一據點,封鎖打擊我們,對我軍實行“燒光、殺光、搶光”三光政策,他們用極其凶狠的手段殺死我們的同胞,搶光我們的糧食,燒燬我們的家園。

面對侵略者的暴行,海陽人民沒有屈服,趙疃村的百姓沒有屈服,他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學會了治地雷、埋地雷。他們用大刀長矛、土槍土炮、與敵人進行抗擊。當時去學制地雷的有趙守福、于化虎、孫玉敏等幾人,學會後,他們便開始帶著趙疃村的民兵用地雷對付鬼子。他們不斷地集思廣益,不斷創新,製造了土地雷,用漫山遍野的石頭製造了拉雷、絆雷、滾雷等。只要鬼子開始下山掃蕩,他們就提前做好準備,在大小路口、山坡、樹林、瓜田菜園等地方埋上地雷,鬼子走到哪兒,地雷炸到哪兒,給了鬼子沉重的打擊。

如今雖然戰爭已離我們遠去,但英雄們在戰爭中那種團結協作、艱苦奮鬥,集思廣益,不斷創新的那種精神我們不能忘記,我們要向他們一樣,好好學習,用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使我們的祖國更強大。

心在旅途——《文化苦旅》閱讀感悟 篇19

讀後感 ,1040字

離開案頭,換上一身遠行的裝束,推開書房的門,餘秋雨開始了文化之旅。他筆下的文字,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而我,也透過他筆下略帶滄桑的文字,開始了一場心靈的文化之旅。

聆聽著來自遠古的呼喚,低聲吟哦著文人墨客留下的動人心扉的詩篇。腦中也浮現出了一幅幅或蒼茫壯闊,或柔麗悽迷、清新婉約的影象:積雪的群山,空曠遼遠的天空,絲絲縷縷飄零的浮雲,在朔風中縈繞千年的羌笛,是黃沙漫漫的陽關;叛逆得瑰麗驚人的激流,殘缺的神話下,“美麗的夢留下美麗的憂傷,人間天上,代代相傳”的神女峰,清榮峻茂的兩岸,是孕育了王昭君和屈原的三峽;柔婉的言語,姣好的面容,精雅的園林,幽深的街道,給人以感官上的寧靜和慰藉,是中國文化寧謐的後院,蘇州;群塔入雲,藤葛如髯,是漂浮著千年藻苔的西湖……

身處廣袤的自然,再高大的人也變得渺小;在滾滾歷史文化長河裡,再繁華的盛世也不過是驚鴻一瞥;而在深邃而神祕的穹宇中,孕育了千百億生命的地球,也顯得如此微不足道。

那麼,作為一個人,一個極其普通的生物體,我們又有什麼權利在自然面前,面對著幾千年時間中沉澱下來的精神財富,仰視著無邊的閃爍的星空,趾高氣昂?

其實,人生也是一場旅行,是一場心靈的旅行。終點站都是相同的,有些人急功近利,顧不得欣賞沿途的風景,用他所謂的好方法,匆忙地走過去。只是,最後才發現,自己心竟是空的,回首一生,茫然無措,曾經費盡心機蒐羅的功名利祿,卻無法填滿空虛的心靈。

那麼,把心放謙卑一些,虔誠一些,淡然一些,閒適一些,去享受旅程;滿懷著對下一處美景的期待,腳步堅定而輕快地向著前方踏著,永不疲倦。霧氣氤氳的深山中,迴盪著嫋嫋空靈飄渺的古琴曲;金黃麥田裡,隨著麥浪翻滾起伏的是莫扎特輕快跳躍的《卡農》;山溪泉眼旁,如流水般叮咚作響的是晨風中的柳笛清音。漸漸地,曾經羸弱的身體變得健康而挺拔,黯淡無光的雙眸閃爍著自信的光芒,蒼白空虛的心也變得色彩繽紛而充實。

心在旅途,是一種積極樂觀自信的心境,是一種追求美好,又能享受過程並不斷髮現快樂的生活態度,它使人不斷地向著最完美的境界前進。我不知道那美好的遠方在哪裡,沒有人會回答我,但是我會走著屬於我自己的道路,不斷向前,享受著沿途的辛苦與疲憊,享受著花朵苦澀的甜蜜,享受著屬於我一切的一切。荊棘算什麼,剌破的傷口總會癒合;風雨算什麼,泥濘過後的天空總會更加湛藍;失敗跌倒算什麼,大不了爬起,重頭再來。

心在旅途,堅定的腳步永遠向前;心在旅途,前進的腳步永不停歇。

孝文化要傳承演講稿 篇20

演講稿 ,1335字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高一十一班的管元妮。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孝文化要傳承”。

想必大家坐公交車的時候,都會聽到和看到一條公益廣告:夢娃醒太陽笑中國夢多美妙國是家善作魂勤為本儉養德誠立身孝當先和為貴。今天,我們一起來談一談這個“孝”字的深刻內蘊。

前些天,踏著學雷鋒月的春風,我和小夥伴們去了敬老院。我們被分到了七樓的一個房間,裡面有一位盡力撐著身體的老爺爺,睡眼惺忪。我問:“爺爺好,您剛睡醒嗎?”然而,他並沒有應答一聲,這時氣氛有些尷尬,我沒有放棄我又搭話:“爺爺,您家是哪兒的?”這時老人望著遠方,說:“家?我哪還有家啊。”我不知道他為什麼這麼說,也不知道他經歷了什麼,但那時我多麼希望自己可以是他的家人,能夠陪伴他。敬老院,再好的房間,再可口的飯菜,也不如一個知心人陪他們說說知心話。

說到這裡我想到了我們的老人—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記得上個漫長而又愜意的暑假,原本我只打算在姥姥家住兩三天,可是在她再三挽留下,這一住啊就是一個多周。白天烈日高懸,我們就一人拿一個小板凳,到村口大樹下乘涼。姥姥總愛拉著我的手,叫著我的乳名,為我講述著小時候的故事,她的眼中不時閃過自豪,笑容盪漾開來。像一個老農面對豐收的農田,像一個漁民提著沉甸甸的漁網。那時,我是多麼地慶幸還能和姥姥享受著這份恬適,又是多麼地希望時光可以慢一點,再慢一點。

馬石莊教授說過:“青少年活在未來,中年人活在現在,老年人活在過去。”我們有大把的時光來規劃未來,並且為之奮鬥不止。可是我們還能陪伴家人多少個春夏秋冬呢?更何況現在很多同學都住宿,陪伴家人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我們的父母雖說不到花甲之年,但是朋友們,細心一點,我們就會發現爸爸媽媽和前幾年不一樣了,銀絲多了,皺紋多了,嘮叨也多了,我們要知道,他們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有更好的生活。咿呀學語時的驕傲,蹣跚學步時的攙扶,逐漸離家時的牽掛。人生最美夕陽紅,世間最美老年花。很多同學說,我們身為高中生,學業繁重,沒有那麼多條件去盡孝,但其實不然!我們可以在空閒的時候,給家人打電話問聲好,大休的時候,幫疲倦的奶奶捶捶背,聽孤單的爺爺講講那過去的故事,為年邁的手腳不再麻利的他們做一次可口的飯菜。或許他們跟不上我們的潮流,或許他們有一些耳背,但同學們,請俯下身來,耐心地傾聽他們的話,他們的曾經,他們年少的夢……就算在校園中我們一樣可以盡孝。大方得體的舉止、誠實守信的品質、文明自律的行為、節儉樸素的生活……這點點滴滴都在向父母表明,爸爸媽媽,我長大了!我已經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青年!在學習上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認真投入,全力以赴,我們將會用最優秀的成績,向我們的親人宣告:爸爸媽媽,請您相信,我們能擔起未來的重擔!努力學習,健康成長,就是我們最好的盡孝!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線。有一些事情,也許我們現在還無法懂得,但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同學們,趁我們青春年少,年華正好,我們要傳承孝道,及時盡孝,用自己的努力撐起未來家庭的重任,用自己的拼搏擔起中華民族的未來。孝文化,要傳承!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