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飄粽香相關作文20篇

端午飄粽香 篇1

國三作文 ,1042字

對於端午節,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這端午節其實是為了紀念一位非常偉大的人——愛國詩人屈原。那是在屈原跳江自盡後,人們為了不讓河中的魚蝦吃屈原的屍體,就朝江中扔食物給魚蝦們吃,之後便有了粽子。說到粽子,我便記起了去年的端午節。

那是一個晴朗的天,藍藍的天上只飄著幾片薄薄的雲,太陽照得到處都是暖洋洋的,不時刮過一股小風,給人們又添加了幾分清涼。在這麼好的天氣當然也會有好的心情,但是,我那愉悅的心情並不只是因為天氣好,還因為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在這個節日裡,人們一大早就準備好端午節必備的東西——粽子。在城市裡,人們一般都是在外面買,但是,這次我回了老家,老家就不一樣了,家裡的老人很早就準備好了包粽子的材料:粽葉,繩子,糯米。一切準備就緒後,大家就開始包粽子了。

首先拿起一片粽葉,把其中一頭捲成一個漏斗狀,往裡面放一些糯米,然後在向一個方向包粽葉,把最後一點小尖包進粽葉裡,最後用繩子包一下,一個胖鼓鼓但有稜有角的粽子就做好了。看到這裡,我手也開始癢癢了,迫不及待地拿起一片粽葉就開始包起來。我一步步仔細地做著,學的有模有樣的。只差最後一步了,我拿起一根繩子把粽子綁了起來。終於大功告成了,看著我的作品,心裡美滋滋的,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包得粽子越來越多,最後就差把粽子煮熟了。

大家都跑進廚房,因為粽子下鍋了,一股濃濃的棕香味飄在空氣中。我們幾個小孩子口水都要流出來了,還不等粽子煮熟出鍋,我們就在鍋邊圍成了一個圈。過了一會兒,粽子要出鍋了,大人們要我們往後退了幾步,因為要開始拿粽子了。一揭開鍋蓋,鍋裡熱氣直冒。一股股白氣升到空中,一會兒就消失不見了。但最吸引我的還是那股粽香,濃濃棕香直往我鼻子裡鑽,讓我更加迫不及待。等著等著,終於等到了。

桌子上有四五個碗裡都裝著粽子,那一個個粽子真是誘人啊!胖鼓鼓的,還散發著濃濃的香味。還有幾碗小菜放在旁邊,都很爽口。大家都圍著這個大圓桌,有的站著,有的坐著。看著人都齊了,就開動了。我手疾眼快挑了一個大粽子遞給奶奶,因為這些粽子大部分是奶奶包的。然後遞給爺爺、姨奶奶、舅爺爺……最後我才拿起一個粽子。我先解開繩子,在慢慢的剝開粽葉,對著那香噴噴的、軟軟的粽子咬了一口,嗯!真的好好吃啊!那濃濃的粽香一直留在我的脣齒之中,難以忘懷。最後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了這次午餐。

就讓那濃濃的粽香永遠飄在端午節吧!

端午飄香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3字

包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在粽葉飄香的端午節裡,我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包粽子。

上課了,老師說要上一節不一樣的作文課,我們都很好奇,會是什麼樣的呢?老師也不賣關子,直接告訴我們,今天我們來包粽子。對於一次粽子沒包過的我更是心裡一陣激動。

老師為我們準備好了原材料,有翡翠般的粽葉、珍珠白的糯米、暗紅色的蜜棗、香甜的葡萄乾。老師把包粽子的方法告訴我們,我們便開始自由創意了。

我本想先把粽葉捲成圓錐形,可粽葉根本不聽我的話,想讓它轉個身,它非得拗在那裡不願和另一端合作組成圓錐形,經過我多次的“撮合”,它終於肯扭過去了,但這個調皮的圓錐形不僅漏米還漏水,仔細一看,原來圓錐底部有個小洞。沒辦法,我只好把所有的食材都倒了出來,又把兩邊粽葉向中心緊了緊,這才不露米了。接著,我把上面的粽葉折下去,再把兩邊多餘的粽葉捏下去,最後,把多出來的粽葉向一邊折去,哈哈,一個完美的三角形出現了。再看其他同學,不是折不成三角形,就是漏了一堆米,我暗暗誇了自己一句“天才!”,就哼著小曲用麻繩纏起來粽子來,但是繩子好像故意和我作對似的,像一隻小泥鰍一樣在我的手中活蹦亂跳,就是不乖乖地呆在粽子上,直接導致了“完美的三角形”許多的“bug”,時不時的還會鬆開。

千辛萬苦,我的粽子終於下鍋了,想一想那味道我的口水就“直流三千尺”,好了好了,不說了,我要等待粽子出鍋了。

又是端午飄香時 篇3

國一作文 ,826字

攀折下蜷延籬柵的薔薇,系在花籃邊緣,順便摘下幾片拗綠的箬竹葉,捆成一束,便丟進了花籃中。越過山頭,晃去泛黃的麥田,徑直院門。木柵間隙中鑽出了幾支玫瑰,迎風揚著葉瓣間祕釀的恬香。迎門望見姑姑持著瓷碗,揚播著彌散的雄黃。這裡發生的一切都在悄無聲息的訴說著已深入庭院的端午氣息。

折下攀緣的玫瑰,聚在掌心般大小的竹籃中,散落幾塊冰糖,再盛上一蠱水,便是備好了色香具應的玫瑰醬了。塊截板油,製成一盤糖板油,赤小豆煮熟過篩,原先零碎的玫瑰醬與板油,此刻變得粘稠細膩。灌入砂鍋,浸豬油,中火烘上半晌,這簡單的幾步便使我墜入瑰醬的醇香了。待火燃盡,姑姑便取出瑰面,待溫適,盤成圓餅,中心置糖板油,搓成零散的圓球,遠看卻形同一盤圓形的珠落。

姑姑做的小球,便是我在家中品不到的玫瑰洗沙粽陷。看著姑姑忙碌的身影,我不禁想到了天上忙碌的仙子,此刻的她,彷彿融進了身後的竹林間。姑姑取走了我採集的箬竹,拆散開來,連成大片。三層壘級,一崴瑰麵糰,半勺瑰醬,著手散落糯米,雖未下鍋,卻好似能嗅到輾轉襲來的清香。步滿半盤,就準備製作鹹蛋黃鮮肉粽了。挖出熟透的蛋黃,洗淨盛盤,晶瑩剔透,瑪瑙般的外表在光線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輝。手握箬竹葉,一顆蛋黃,三勺米,兩勺芽菜,緊纏起來,旁搦的葉身便緊實起來了。

左側瑰粽,右側鹹粽,便將滿盤浸入熱水中。兩小時的等待看似漫長,我們一家卻毫無察覺。我掰下茶餅的一小塊,浸入壺中,在茶餘中漫談,聽姑姑說那山中的趣事,茶壺鳴笛,細細的吐露著炙熱炎夏。蒸汽不停的撞動壺蓋,發出清脆的響聲。品一錮茶,嗅那深山瀰漫的清香,待粽煮熟,大家便忙碌起來,拆線,鋪在桌上,蒸汽嫋嫋在林蔭中,撲鼻的香氣沁人心脾,我咬去粽尖,露出了糯連的玫瑰陷,盡留恬香在口中迴旋,打動著大家的味蕾,一口粽,拌入布穀的啼鳴,傾下餘茶,這一年如此愜意之時又能有幾回?

相比吃速凍粽,而家中劇裡度過的端午,還是在一家的團圓中小談生活,品嚐美食更為善,這般的的自然,又有幾家能享受的得呢?

端午的粽子 篇4

國二作文 ,722字

來深圳定居十幾年,我們一家也漸漸沾染了不過節的習氣。

深圳大約是沒有什麼傳統風韻的,逢年過節最大的特色便是各大商場開始打折。商場裡都是人擠人,一派熱鬧喜慶的模樣,只是這節過的如何便不太好說。

在我們一家還過端午的時候(其實大概只是儀式性地參與一下),媽媽會在門口掛一束艾葉,我不大記得艾葉是否有香氣,只記得開關門時那束葉總晃來晃去,看著挺有趣。

龍舟自然是沒得賽的,頂多也就賽賽紙船—倒盆水,把紙船往水裡一放,看它慢慢悠悠漂一陣子,末了沉下水底,這有什麼意思!

這麼說來,端午節最有意思的也只剩吃粽子一環,這倒也是我們最期待的。

樓上心靈手巧的婆婆總送來親手包的粽子,這粽子確實好吃,也不太清楚是不是有什麼祕方。看得出來的只有糯米、紅豆、還有一塊分量很足的肉。

乍一看還挺普通的,但細看就會發現那米不是雪白的,而是帶著點淺棕色。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以為我發現了這美味的奧祕,並堅定地拒絕了所有白花花的粽子,現在想想大約只是入了味導致的。

粽子繩扎得很緊,把一隻肥嘟嘟的粽子勒成了一圈一圈的,活像要爆開了似的。那結用手解不開,得用剪刀剪斷草繩,才能吃上粽子的內容。

把那深綠色的粽葉剝開,裡面是一個有點鬆散的錐體,繩子勒著的地方明顯凹進去一圈,但重點還是在那撲鼻的香氣上。用筷子挑開米,裡面的內容一清二楚,紅豆已經煮得軟糯香甜,糯米很有嚼頭,肉塊溢著肥美的香氣……這些都是我們對著新煮的粽子不願停嘴的理由。

糯米不好消化,因此小孩子只吃了幾個就被勒令不許再吃,於是只得眼巴巴地圍著大人轉,等著能吃到一兩塊那讓人口水直流的肉。

到現在,偶爾也一時興起地嘗試把白米粽子滾著白砂糖吃,喀吱喀吱的口感倒也不錯,只是無論如何比不上那回憶裡的肉粽了。

端午的粽子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485字

粽香瀰漫的五月,對於我來講沒有太大意義,無非是多了一天的休假,面對超市裡的速凍粽,蜜棗、鹹肉,應有盡有,但確實連那細繩也不願解開。偶爾能記起小時候六七歲的端午,速凍的大米沒有那時糯米包的一半軟糯香甜。超市裡的速凍食品,怎麼可能敵得上記憶中鄉下老家的粽子?

六七歲的我,對於端午的定義無非就是粽子。一早醒來,便可以下樓去廚房了,視野裡只有外婆在竹椅上往灶火裡添柴的身影,以及瀰漫整屋的清新粽香。知道我喜歡蜜棗粽,老人家總會遞給我兩個綠粽。與其他粽子不同,裡面添了不止一顆棗。望著我滿心歡喜的樣子,外婆會流露出慈愛,略帶寵溺的微笑。時光的流逝總能留下痕跡,滿臉的皺紋是飽經風霜世事的證明,但初心不變,外婆笑得很溫柔。坐著板凳,和妹妹端坐在院子中,雙手捧著粽子,無處不在的,小小的幸福。

年復一年,直至離開。為了學業,離開了小院,充滿回憶的地方,那個笑容逐漸淡化,與粽子,以及滿院的粽香。

又是一年五月,端午,粽子還是有的,但,沒味了,超市裡的蜜棗全然沒有記憶裡熟悉的味道,“好難吃……”第二口之後我還是沒忍住,把它丟在一旁。

懷念童年的端午,外婆的粽子,以及那份小小的幸福。

端午的粽子 篇6

節日作文 ,760字

人間最有味的就是這清淡的歡愉!

—題記

又到端午節了,又到了吃粽子的時候,忘不了那糯糯的、飄著清香的粽子……

去年的端午節,我回到老家過節,我最愛的就是奶奶包的甜粽子了。脫去外皮那一層層綠綠的粽葉,一個個香甜可口的粽子就展現在你的面前,咬上一口,可好吃了。可這次當我準備去吃奶奶包的粽子時,卻發現這次奶奶包的是鹹粽子。我最討厭鹹粽子了,因為裡面都是肉,太油膩了。於是我把奶奶給我的鹹粽子扔在了桌上,回到房間。

奶奶看我連最愛吃的粽子都沒吃,就走進房間問我:“你怎麼不吃粽子了?”我不耐煩地說:“我要吃甜,鹹的難吃!”聽完,奶奶急匆匆地向外走去。

我在房間裡無聊地坐著。回頭一看,只見奶奶戴起老花鏡,坐在桌前,繼續包還沒包完的粽子。我心想:“我都不喜歡吃鹹的你還包?”只見奶奶拿了一張粽葉用手一捲,粽葉便成了一個漏斗狀的圓錐形。接著,奶奶在裡面插上一根筷子,拿調羹舀一些糯米放在裡面,然後均勻地撥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緊緊的。最後,奶奶兩手捏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看著也無趣,我便躺到了床上。

過了一會兒,我聽到了奶奶煮粽子的聲音,聞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清香的粽葉味!沒過多久,奶奶就拿著幾個剛煮好的甜粽走到我面前,對我說:“這是我剛煮好的甜粽子,你最愛吃的甜粽,快吃吧!”我聽了十分開心,但又有些愧疚:奶奶年紀大了,更何況已經包了一早上的粽子,累得腰痠背痛的,可就是因為我不吃鹹粽子,又讓奶奶再去包了幾個甜粽子,而奶奶卻沒說一句累……我吃著喜歡的甜粽子,心裡甜蜜蜜的,但有一絲苦澀的滋味在心頭!

有一種愛,不求回報,卻一直給予。這就是奶奶對我的愛,並且這愛今天都藏在了這端午的粽子裡。

中夏已至,粽子飄香。對奶奶,我將怎樣回報以愛呢?(公眾號:涵城語文)

端午的粽子 篇7

節日作文 ,615字

端午節總離不開粽子,粽子承載了太多太多,無論是與屈原的聯絡,還是節日的氛圍,都讓它成為不可或缺的部分,而我要說的,是它身上凝聚的情意。

與往年端午不同,今年我們打算自己包粽子。蘆葦葉、糯米、紅棗和細繩早已擺在桌上。

爸媽之前也沒有包過,三個人一起看著教程開工。媽媽手快,一轉眼一個精緻小巧的粽子就出現在她手上。我和爸爸不肯服輸,趕忙加緊了手上的動作,媽媽帶著淺淺的笑意看著我們倆。我將手上的粽葉底部卷出漏斗狀,在裡面裝入糯米和棗子。媽媽笑說我裝的太多了,我看著手裡已經堆成小山包的糯米不以為然,“我這叫實誠,一個就管飽!”爸媽被我逗笑了,媽媽忙催促我趕緊包完,我剛剛將粽子封上口,還沒纏線,問題就來了,白色的糯米從粽葉縫隙滾落,彷彿是在哭泣。我瞬間就為自己之前的大言不慚而臉紅,媽媽也笑起來,趁機戳了一下我的臉頰,我正要惱羞成怒的戳回去,仍處於狀況之外的老爸舉起他自己剛包好的粽子,我趕緊埋頭苦幹,把多餘的糯米去掉重新包好,再用細線緊緊纏住,打一個漂亮的結,放到盤子裡。爸媽此時大概已經包了四五個,我把自己的那個放在中間。

不經意間,粽子都包好了。雖然有的歪歪扭扭,不大齊整,但我們還是有莫大的滿足感。媽媽拿出剛煮好的粽子,將它們擺成心形,粽香溢滿了整個屋子,我們坐在桌邊談笑。夕陽順窗戶灑在桌面上,映在我們臉上,溫暖、歡樂印在心上。

或許親情就是這樣,沒有轟轟烈烈,驚天動地,但有每天的歡笑,讓暖意浸潤心房,讓粽香飄蕩在回憶上。

端午的粽子 篇8

國三作文 ,630字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端午節,這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的節日。在端午節這天,每家每戶都會買粽子或者自己做粽子來紀念屈原。

在端午節那一天,我家也不例外,總是自己做粽子吃。煮粽子時,鍋裡再放幾個雞蛋一起煮著吃,是為了讓今年的黴運都煮走,煮出好運來。

在端午前幾天的時候,我家就開始準備著過端午的食材。媽媽去超市買了一些糯米。紅豆。玉米。花生和紅棗。還有包粽子需要的大竹葉。在端午節的前天晚上,媽媽就把糯米在水裡泡上了。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媽媽就開始包粽子。她把昨天買的所有食材都混到一起,開始包起了美味的粽子。因為媽媽知道我愛吃玉米和花生,所以她包了幾個裡面只有玉米和花生的粽子。因為能更好地分辨出這幾個粽子來,所以她系這幾個粽子的系法和別的粽子的系法不一樣。粽子包完後鍋里加了水把粽子和雞蛋放進去,開始煮了起來。然後她又開始張羅做其他事。等到粽子快煮好的時候我已在床上聞到了粽子的香味。順著這個香味我迷迷糊糊的從床上下來。走進廚房,開啟鍋蓋一看,哇,好多粽子呀。看到我兩眼放光。這時媽媽說“洗臉刷刷牙,準備吃粽子了。”,我就以最快的速度洗刷完後,進了廚房準備吃香噴噴的粽子。等媽媽把飯做好後我把熱騰騰的粽子放到了盤子裡準備開吃。

吃粽子時媽媽拿起了包著玉米和花生的粽子遞給了我。我剝開一看高興的不得了,這粽餡全都是我愛吃的。雖然媽媽包的粽子沒有超市的好看,但是卻比超市的好吃多了。因為我吃到嘴裡的不僅是媽媽包的粽子,更是媽媽對我的愛。

端陽憶粽香 篇9

國三作文 ,931字

記憶中,端午節是最令人愉悅的節日。它沒有春節“爆竹聲中一歲除”的喧囂,沒有清明“路上行人斷魂”的悲涼;也沒有中秋“月有陰晴圓缺”的悵然。

端午未至,但街角的粽子鋪早已開張,粽香縈繞,我不禁憶起了曾經的端陽……

外婆家,一個木盆,盆中盛清水,水中是碧綠的粽葉,粽葉新鮮,顏色嫩綠誘人,嫩得能掐出水來。每當我看到木盆中碧綠的粽葉,心中便是一陣清涼和滿足。

外婆麻利地取兩片粽葉又在一起,捲成一個漏斗狀,放入糯米、蜜棗、卷好,用繩子繫好。很快,一個個青翠可愛的粽子便從外婆手中完成,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外婆包粽子時,我便坐在一旁,偷偷拿一顆蜜棗丟進嘴裡,甜蜜在舌間綻開。外婆總會嗔怪我:“看你個饞蟲,蜜棗都要給你吃光咯!”我依舊往嘴中送蜜棗,我擋不住這甜蜜的滋味。

我最愛的是煮粽子,雖然很慢,但煮好後就可以聽吃粽子了,我看著粽子靜靜躺在水中,水在翻滾,氤氳的熱氣從灶臺向上爬,粽香溢位,鑽進我的鼻子中,和著糯米清香。粽葉悄悄變黃,粽香起來越濃。

好一會兒,粽子才煮熟,從水中撈出一顆粽子,剛剛剝開,粽香四溢,嘗一口糯米,軟而糯,還夾雜粽香。煮熟後蜜棗融糯米中,粽子清香甜蜜。濃濃的棗汁與清香的糯米再和著粽葉的香氣,記憶中端午的味道總是忘不掉的。

我大塊朵頤,外婆剛坐在一旁一臉滿足地看著我。滿屋粽香四溢,熱氣縈繞。我看著鍋中熱氣騰騰的粽子,恨不得一口氣全部吃進肚中。鍋中的水已微微泛綠,充斥著端午的味道。向窗外望去,家家的艾葉迎風起舞。家家的煙囪熱氣氤氳,是否都已品嚐到了可口的粽子?

多年已過,外婆身體欠佳,端午也不再包粽子了。我吃著買回來的粽子,仔細品味,卻怎麼也不如外婆親手包的粽子好聽懂。似乎粽葉沒有那新鮮,蜜棗沒有那麼新鮮,蜜棗沒有那麼甜,糯米沒有那麼軟,粽香也沒有那麼濃了。

端午將至,我看見粽子鋪前排滿了長隊,他們看鍋中的粽子,卻沒有了那種期待的目光。

粽香縈繞,熱氣氤氳,卻少了家和親情的味道。曾幾何時,我還能在端陽吃上外婆親手包的粽子?

又是一年端陽至,真正的粽香只悄悄地藏在我的記憶深處……

端午粽飄香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569字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拿我的家鄉—廣寧來說,這裡風俗就和別的地方不一樣。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每家每戶都包粽子,吃粽子,而粽子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的,梘水粽就是其中之一。

梘水粽的樣子很可愛,呈近似的圓柱形,被裹得胖乎乎的,就像冬天裡穿著厚厚的棉襖棉褲的小朋友。“梘水粽”顧名思義就是用梘水做的粽子,所以做這種粽子除了必備的糯米之外,還需要一些梘水。把糯米放在梘水浸泡片刻,然後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先拿兩片粽葉放在手中,然後在粽葉裡放適當的糯米,再放一片粽葉,把粽子捲起來,然後將粽子前後部分折進粽身,再用竹篾從頭到尾地把粽子裹實,一條別緻的梘水粽就大功告成了。

把製作好的梘水粽子放到鍋裡用猛火蒸,半個小時後就可以聞到粽子的香味了。大約5個小時後,一條香噴噴的梘水粽就出爐啦!解開纏繞在粽身上的竹篾,一陣粽子的清香就撲鼻而來,伴隨著梘水那獨特的氣味。嘗一口,糯米黏而不粘,還透著清香宜人的粽葉味以及梘水那獨特的美味,讓人忍不住會多吃幾口!

除此之外,家鄉人還會把艾葉插在門框邊以辟邪;用艾葉和姜蒲頭熬水來洗澡,以求身體健康。

現在,越來越多外國的節目傳到我們國家,而那些中國傳統節日,卻漸漸消失在人人的記憶中。真希望端午這個帶有中國特色,帶有家鄉特色的節日習俗能夠永久地儲存下去。

端午粽飄香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455字

寧靜的夜晚,涼風習習,漆黑的夜空中縹緲著一點兒星星的痕跡,細細的月牙伸向空中,像死神的鐮鉤,冰冷的、陰森的。路上沒有一個行人,兩旁樹葉被風吹得沙沙作響,夜,更涼了……

強烈的燈光透過白色的窗幔倒映著她忙碌的身影,一個個精緻玲瓏的粽子堆在桌上,越疊越高。我望著奶奶疲憊的面影,不由自主地向燈光處走去……

黑暗的角落裡,我靜靜地望著眼前的這一切:骨瘦如柴的奶奶,她是多麼的辛勤,每年的端午,她總要忙活,即使再累也要包上幾個粽子,為節日增添點兒氣氛。她嫻熟細心地包著粽子,內陷的大眼睛彷彿溢位了慈愛,她宛如樂團的指揮家,優雅地演奏著交響樂。別小看奶奶那雙粗糙的手,它可以為大家包出多種多樣的粽子:有三角粽,這種粽子可以一口吃下一個;有四角粽,這個粽子的包法也只需要一張粽葉就可以完成了;最困難的要數長粽了,奶奶需要花大力氣,因為長粽的包法需要拼接,而她可以一個人獨自地完成。不知不覺,奶奶已經包了幾個小時了,我痴痴地望著那個疲憊的身影,瞬間感覺那是高大的。

第二天清晨,一股粽子的香味飄蕩在院子裡,飄進了我的心田……

端午粽飄香 篇12

國小三年級作文 ,616字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端午節。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龍舟節,相傳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來。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要吃粽子、吃“五黃”(黃瓜、黃鱔、黃魚、鹹鴨蛋黃、雄黃酒),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有的地方還要划龍舟。今天我就在蕭山日報小記者活動裡好好體驗了一把包粽子的樂趣。

老師先發給我們每人兩片粽葉。粽葉長長的、寬寬的、青綠色,帶著一股特有的植物清香。我們按照老師的示範,先把兩片粽葉略微交錯重疊在一起,然後在三分之一處折成漏斗狀,這“漏斗”裡面就可以裝米和餡啦。

我們的第一項任務是包一個紅豆餡的粽子。老師拿來一盆拌好的粽子餡,裡面有糯米、紅豆、白糖等很多料,我左手拿著剛才包了一半的粽葉,右手舀了滿滿一勺餡料,正好把剛才的“漏斗”填滿,接著把多餘的粽葉折回蓋住“漏斗”包裹好,用老師發下來的粽繩在粽腰處紮緊並打結。哇!一個還像那麼點回事的粽子就在我手上誕生啦!

接著的第二項任務是包一個肉粽。有了剛才初次成功的經驗,現在我就“輕車熟路”了:拿上兩張粽葉,在三分之一處折成漏斗狀,在“漏斗”中舀入一半糯米,然後放入豬肉餡料,再加上糯米把“漏斗”填滿,接著把多餘的粽葉折回蓋住漏斗包裹好,用粽繩在粽腰處紮緊打結。嗯!這回比上次那個包得更好看一點了!

我興致勃勃地又包了第三個粽子,還是個肉粽,因為我喜歡吃肉粽。而且我覺得,端午節學習包粽子,既體驗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習俗,又鍛鍊了巧手能力,還品嚐了美味,真是一舉奪得啊!

端午粽飄香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756字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快到2018年了,過去那些美好的情景常常在我的腦海中浮現。讓我們用真誠的筆墨,描繪出這些美好的記憶吧!

今年的端午節,同學們興高采烈地提著自己家裡包的粽子來到學校,這是送給老師的。同學們互相攀比著自己的粽子,誰帶的最大、最多,誰就是最受同學的稱讚和羨慕的人。

到了學校,大家紛紛把一袋袋香噴噴的粽子堆到講臺上。看著這麼多香甜軟糯的大粽子,我心裡美美噠!大家都期待著老師快來,猜測著老師看到這些的高興樣,猜測著老師會說什麼。“老師來了!”不知誰喊了一句,大家趕緊坐好。

一進教室,老師便被這堆成小山的“百家粽”嚇了一跳。弄明白是怎麼回事之後,老師動情地說:“謝謝大家,謝謝你們的爸爸媽媽!大家的心意老師心領了,可是這麼多,老師也吃不完呀,該怎樣處理這些大粽子呢?”看著同學們瞪大眼睛等待結果的樣子,老師笑了,“咱們一塊兒吃掉它們吧!”

這怎麼行?同學們都說:“不行不行!這是我們送給老師的,怎麼能自己吃呢,回去怎麼給爸媽交代啊?”老師開始給大家做“思想工作”了:“老師理解大家的心意。可是這麼多,老師的確是吃不完呀。你們就當幫幫老師的忙,順便也都嚐嚐、品品別人家的味兒,互相點評一下。好嗎?”同學們都被老師說服了,不由得紛紛點著頭說:“行!行!行!”

我們開始分粽子了,大家你一口我一口地吃著,老師也和大家一起說說笑笑,吃著粽子。看著我們大口大口的吃著,她的眼神流露出來的分明是母愛!

同學們都說自己在家吃不了多少粽子,可是和同學在一起覺得越吃越好吃,越吃越甜,好像和老師、同學在一起吃比在家裡吃更香、更甜!這就是和無話不說的“親人”在一起所有的獨特情誼吧!

粽子的香氣瀰漫了整間教室,這就是真摯的友誼和濃厚的師生情誼呀!這份“粽情飄香”的美好會永遠留存在我記憶的最深處,它是最美好的,最快樂的。

端午粽飄香 篇14

節日作文 ,1024字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咸和甜。龍舟下水喜洋洋。”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它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是我們悼念屈原的日子,那麼,屈原是誰呢?

有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期有七個國家,其中秦國實力最雄厚,有一天秦國要攻打楚國,楚國賢臣屈原得知後,迅速稟告了楚王,並獻計保衛國家,可楚王並不在意反而責罵了屈原,雖然後來屈原又努力了幾次,但都無功而返。最後一次屈原返回家中時看到老百姓正在辛苦耕耘著,艱難生活著,想到自己不能為百姓分憂解難,萬念俱灰之下投進了汨羅江。

屈原不僅是賢臣,還是一位有愛國情懷、學識淵博的詩人,所以他深受老百姓的愛戴,在得知屈原投江後,人們為了不讓江裡的魚蝦吃掉他的身體,也為了屈原的靈魂在江裡不會餓著,百姓們紛紛把家裡好吃的東西投進江裡,還為了東西不被魚蝦吃掉,把吃的包成粽子投入江中。

所以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就是為了悼念屈原。那麼,粽子要怎麼包呢?每年我都跟著媽媽包粽子,所以我很熟練。首先,我們要準備粽葉、糯米、五花肉、乾貝、蝦仁、雞蛋、料酒、蠔油等材料。這些材料準備好以後,我們就可以開始加工這些材料了。

第一步將五花肉放入碗中,再放入蠔油和料酒,然後進行攪拌,最後蓋上一層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醃製三個小時,最好隔夜再拿出來,這樣會更入味。第二步將香菇切成條狀,乾貝切成絲,然後一起放入鍋裡翻炒,翻炒過程中加入香油、醬油、五香粉等配料會更香。第三步開始包粽子,首先將粽葉折成立體三角形,先鋪上一層糯米,然後把醃製好的五花肉放進去,再放入炒好的蘑菇、乾貝和雞蛋,最後再蓋上一層糯米,用力壓幾下,蓋上粽葉,完全包裹之後用蘆葦草纏繞幾圈打結完成。一定要把粽子包緊,這樣可以防止粽子裡的配料掉出來。第四步也是最後一步了,那就是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裡煮半小時到一小時。粽子熟了以後取出來後可以六個一組,用剩餘的蘆葦草捆綁成一串串,掛在門窗上,想吃時解下一個來,方便又好吃。

粽子剛出鍋的時候,那誘人的香味真的讓人流口水。每次家裡的粽子出鍋,我總是第一個吃的。今年的端午節,媽媽說她還準備包甜粽,真的太期待了!你們知道嗎,粽子不僅可以包成菱形,還可以包成長方形,三角形……各種各樣的形狀,高顏值好口感。

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粽子的香味永遠留在我心中,這種味道讓我想起了愛國詩人屈原,也讓我懂得身為中國人要有一顆愛國心,我期待每一年端午節的到來。

端午粽飄香 篇15

節日作文 ,337字

端午節,最讓我開心的事是吃粽子。

那天清晨,我剛從美夢中醒來,就聞到一陣濃郁的香味兒,什麼香?粽子香!我在床上再也待不住了,一骨碌爬起來,就往飯廳跑去。眼前的景象令我興奮不已,桌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粽子,有鮮肉棕、火腿粽、蜜棗粽、白粽……數都數不過來,真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饞得我直咽口水。

我趕忙坐下來,顧不得冒著熱氣的粽子會燙到手,匆匆地剝開一個粽子碧綠的“外衣”,香味兒撲鼻而來,只見一個黃燦燦的飯糰就像一個吃飽了的小雞肚子一樣滾圓,把粽子掰成兩半,露出了裡面誘人的肉餡,我再也忍不住了,大喊一聲“吃粽子嘍!”立刻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吃完鮮肉棕,我感覺還沒解到饞,又剝開了一個我最愛吃的白棕,輕輕沾上一點糖,然後大口咬進嘴裡,哇!那甜蜜的滋味甜透心窩,真是絕世美味呀!

端午粽飄香 篇16

國小五年級作文 ,658字

一個個香噴噴的粽子,一場場鑼鼓喧天的龍舟賽,一張張興高采烈的笑臉,勾畫成了今年多姿多彩的端午節。

這幾天一直雷雨不停,如瓢潑一般,上天是開心了嗎?原來是端午節來了!

今天早上,我家裡也忙碌起來了。早晨,媽媽的喊聲打破了家裡的寂靜:“快點起床,包粽子啦!”語音剛落,我一下子從床上彈了起來,衝到了餐桌上。“哇!”桌上擺滿了包粽子的材料,一大盆糯米擺在上面,還有紅豆、綠豆、雞肉、蘑菇、肉鬆、金黃的鹹蛋黃……奶奶動作嫻熟,把一小團糯米放在粽葉上,然後加上紅豆、綠豆、雞肉、蘑菇、肉鬆、鹹蛋黃,接著又加了一片細長的粽子葉,三兩下就成了一個像金字塔的形狀,最後,又用牢固的繩子,一圈又一圈地把粽子捆了起來。才僅僅過了半小時,鍋裡就擺滿了粽子。

媽媽調好了火,開始煮粽子。剛開始,聞不到什麼香味,可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粽子慢慢地開始散發出清香。終於,粽子煮好了!當媽媽揭開鍋蓋的那一刻,粽子的香氣瀰漫了整間屋子,大家都陶醉在了其中。我像熱鍋上的螞蟻,圍著灶臺打轉,只等媽媽一聲“好了”,就可以美餐一頓了!

我剛想伸手去抓來吃,可馬上被媽媽制止了:“小傻瓜!你以為自己是‘鐵砂掌’啊!你會被燙傷的!”我吐了吐舌頭,露出了尷尬的笑容。過了一會兒,我才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仔細地看了看,再小心地把粽葉慢慢剝開。啊!粽子馥郁的清香再一次撲面而來,我咬了一口,白晶晶的糯米,軟軟的,特別香,特別甜。我享受的表情浮現臉上,心情也頓時變得更加愉快了。

端午粽飄香,我們一家其樂融融的笑臉,就是端午節那幅最生動優美的端午畫啊!

端午粽飄香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837字

初夏時節,街頭巷尾開始飄起粽子的香味,我不禁又想起姥姥的粽子。姥姥很善於包粽子,兩片葦葉,在她手裡轉個彎,再一壓一折,一個粽子就包好了。豆沙餡、蜜棗餡、香腸餡、鮮肉餡……只要想吃什麼口味的,姥姥都能包進粽子裡。

姥姥包的粽子又漂亮又嚴實,下鍋再怎麼煮,從沒漏過一粒米。

每次煮粽子的時候,整個房間都飄著那溫暖的、夾著糯米和粽葉清香的味道。我一聞到這個味道,就迫不及待想要掀鍋蓋了。剝開粽葉,只見糯米已經被粽葉染上了一層黃綠色,晶瑩發亮,咬上一口,軟糯、清香,那滋味,我現在寫著寫著,都要流口水了。

我最愛吃蜜棗餡的,姥姥在每一個粽子裡都會放兩顆很大的蜜棗,只要咬一口,就能吃到餡了。蜜棗吸飽了水,又浸上了糯米和粽葉的香氣,不是那麼甜,而是變得更香了。我恨不得連粽葉上沾的一粒米都不放過。

不光我愛吃,鄰居家的小夥伴也都愛吃姥姥的粽子。所以每次姥姥都坐在那包很久,一次要包上百個,煮好幾鍋。然後再派家裡的每一位成員去送粽子。“小宇家沒有老人,家裡沒人會包,還要買,買的哪裡有自己包的好吃!”“楠楠媽媽最愛吃我包的白米粽子,前兩天見我還問我要不要包。”“大牛每次從老家回來,都給我們帶那麼多蔬菜,咱也不能光吃人家的呀!”……幾家一分,那麼多的粽子就見了底。我不高興了,“姥姥,就給我們留這麼幾個呀?”姥姥笑著說:“有姥姥在,還能沒有你吃的?先把人家的給了再說。”雖然是這麼說,但每次都是送鄰居的多,自己留的少。

爸爸和媽媽都是外地人,在南京沒有親戚,但是自從姥姥來了以後,我們在小區裡也結識了許多好鄰居,遇到了事情,總是互相幫忙,親如家人。姥姥送去的不僅僅是粽子,更是人與人之間的關心和牽掛。

端午佳節來臨,姥姥又從老家來給我們包粽子了,一想到那麼多小朋友都能嚐到姥姥的手藝,我比自己吃了還開心呢!

端午粽飄香 篇18

國小四年級作文 ,371字

今天是端午節,奶奶準備包粽子給我吃。

一大早,奶奶就開始忙著準備包粽子的材料了:有昨晚就開始泡已被泡得白白胖胖的糯米,一把先煮後洗的碧綠的箬葉,一段麻繩,一碗泡發的紅豆和綠豆,還有一袋甜滋滋的蜜棗。

奶奶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奶奶麻利地拿起兩片箬葉,交錯疊放在一起,先把箬葉捲成一個圓錐形,然後把白白胖胖的小糯米和粽子餡一起放入“小圓錐”內,再用粽葉把頂包上。最後,用麻繩緊緊地繫好,一個可愛的小粽子就從奶奶的巧手上“誕生”了。

粽子包好後,奶奶就把粽子放進鍋裡,加滿水,用大火燒。水燒開後,改用小火慢慢煮。

粽子煮熟後,滿屋子裡都飄蕩著粽子的香味。我迫不及待地剝開一個大大的白粽子,沾了一點兒白糖,一口咬下去。哇,粽葉的清香和白糖的甜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真好吃!

這真是一個粽葉飄香的端午節!

端午粽飄香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868字

盼星星,盼月亮,我終於盼來了端午節。又是粽子飄香時。

中午放學回家,我看見媽媽正忙著包粽子,連忙跑過去,站在媽媽身邊。我看見媽媽拿起兩片粽葉,熟練地捲成喇叭形,用勺子舀了兩勺糯米裝進“喇叭”裡,再放上一顆紅棗,扣上一塊五花肉,壓緊,左一包,右一裹,用細繩紮緊,一個錐形粽子就包好了。

我的手癢癢的,學著媽媽的樣子,也拿起兩片粽葉,但小小的粽葉很“調皮”,就是不聽我的話,“捉弄”我好半天,才捲成一個喇叭形。我心中暗暗歡喜。我舀了兩勺糯米放進棕葉裡,準備拿其它餡料。哪知顧此失彼,放進的糯米居然都不見了,原來“喇叭底”是漏的,還好我有預感,在盆子上包,減少了損失。媽媽看到了我的熊樣,哈哈大笑起來。她意味深長地說:“孩子,粽子好吃,包起來不容易。要記住‘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聽了,羞愧地點了點頭。

“吃一塹,長一智。”我再次認真地看了媽媽的示範,然後挑了一大一小兩張粽葉疊在一起,用手捏住葉子的兩端,小心翼翼地捲成一個漏斗形,放入米和棗,再放上一塊五花肉,在肉上再放一些米,用食指和中指把米摁緊,接著用右手去折粽葉,把粽葉蓋在口子上,最後,挑一根麻繩,一頭用嘴巴咬住,另一頭用右手把粽子紮緊,打上結,好像捆犯人一樣,把粽子綁得緊緊的,看上去像個“醜八怪”,擺在媽媽包的粽子中間,“鶴”立雞群,顯得那麼扎眼。但是我心裡還是樂滋滋的,因為我畢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了一個奇形怪狀的粽子。

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拿去蒸煮。不一會兒,廚房裡飄來一陣陣糯米和粽葉散發出的清香。我早已垂涎三尺。

幾十分鐘後,粽子總算開鍋了。媽媽將粽子端了上來,我連忙挑了那個自己親手包的“醜八怪”,迫不及待地剝開一個看,淡黃色的肉呈現在我的眼前,一口咬下去,一股濃香縈繞於心。我吃著自己第一次包的粽子,心裡好開心呀。

端午粽飄香 篇20

國小四年級作文 ,723字

“端午節到了,送你一個香甜的粽子,以芬芳的祝福為葉,以寬厚的包容為米。以溫柔的叮嚀為餡,再用友情的絲線纏繞,願你品嚐出人生的美好……”

“送你一個特製的粽子,裡面包藏健康香米,好運棗子,平安香菇,快樂蝦仁,長壽花生,還有我這份真心的祝福……。”

這是阿姨們在端午節前夕給媽媽發來的問候資訊。媽媽說每每讀著這些簡訊,就會想到遠方的外婆。外婆每年的這一天,必定是早早的到集市買回那種長長的艾蒿。然後用紅毛線紮好掛在大門口上。艾蒿有股氣味,外婆常說這味能避邪。媽媽最喜愛這藥草碧綠的顏色。而且家家戶戶門口都掛著一兩束,也讓這一天平添了幾分詩情畫意。

媽媽還告訴我“在家鄉,端午節這一天的早餐她們必定是吃那種小巧的三角涼粽。小時候就聽老人們傳說,當年士大夫屈原含憤投江,老百姓聞訊紛紛划龍舟搶救,卻遍尋不著。無奈就讓家中的婦人包制粽子撒入江中,讓江中的魚兒食用。以此保護這位以死諫王愛國的士大夫肉身。所以涼粽的包制也是有講究的,這粽心必須是素餡的。用糯米為主料,以豆沙、紅棗、白糖為餡,放少許硼砂,再用竹葉包裹以草繩纏繞成等腰三角形,放入鍋中蒸熟而成。出鍋的涼粽帶著竹葉的清香,而且小小的樣子,很是誘人。這樣做的粽子還有一特點,即便是冷著食之也是脆口的,而且在常溫下三兩日不餿。”-

聽完媽媽這番話,我想如今我們一家人常居西安。媽媽再也瞧不見家家戶戶大門上掛著的碧綠,聞不著那蒸煮涼粽的清香。這端午節懷念的不僅僅是那位愛國士大夫的凜然正氣,還有她那南方山清水秀的家鄉和常常讓我們牽掛的親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