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發現相關作文20篇

童年的發現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511字

發現,是一個人不斷探索從而得到的某重結論。

童年的時候,我的發現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還有一隻小狗。

我家的寵物狗,名叫:“小雨點兒”,它到我家的時候,只有一隻小老鼠那麼大,小腦袋上有兩道棕色的毛,把它的小腦袋分成了三瓣,漂亮極了。

有一天,天空晴朗,萬里無雲,風吹動著小草,空氣格外清新。我的心情非常好,想出去走走。我走向花草密集的後院,正巧看到了“小雨點兒”,它怎麼了?面容憔悴,無精打采,眉頭還緊皺著哩。我看見它一直向後院的草地走去,我決定跟蹤它。“小雨點兒”走到一棵草旁邊,用鼻子嗅了嗅,急忙吃了起來。

這時,我才回過神來,“小雨點兒”可能是肚子不舒服,因為我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一件事,一隻貓的肚子疼,就是吃了一種草治好的。想必“小雨點兒”也是。果然不出我的所料,它吃完後,不一會兒就吐了。我一蹦三尺高,大聲呼喊:“我有新的發現了,小雨點兒,謝謝你!”於是,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爺爺,爺爺說:“人嘛,只要你細心觀察,都會有所發現的。”我飛奔到那棵草前,摘下一片葉子,做了一個標本,留做紀念。

童年,一個多彩的世界,雖然那個葉子標本已經乾枯了,但這個發現卻一直留在了我記憶的匣子裡,它永遠成為這個匣子裡一個閃光的靚點。

童年的發現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9字

在我的童年生活中,有過許多新的發現,蝴蝶是怎麼來的?小鳥為啥能飛?蚯蚓為什麼鑽在土裡不出來……其中我最得意的發現是蝸牛為什麼在下雨之後出來的特別多?

記得在二年級的時候,我特別喜歡擺弄蝸牛,讓兩隻蝸牛比賽誰跑得快,跟同學比賽誰捉的蝸牛多等等,我有時一下課就往校園裡的花園走,去尋找蝸牛的足跡。有幾次,天氣晴朗,我花了十多分鐘四處尋找,才捉到躲藏在草叢中的兩隻小蝸牛。那天中午,剛下過雷陣雨,我趁著下課時間,又去校園裡的花壇捉蝸牛。沒想到,每個草叢下面都有一大坨的蝸牛,我才用五分鐘就捉了十幾只又大又黑的蝸牛。這時,我心中的疑問不斷湧上來,為什麼蝸牛在晴天的時候很少,在雨後卻這麼多?爸爸告訴我,蝸牛喜歡在陰暗潮溼的環境裡生活。

我冥思苦想,為什麼蝸牛喜歡在陰暗潮溼的環境裡生長呢?於時,我決定做個試驗,我捉來兩隻蝸牛,放在同一個盒子裡,用菜葉鋪好。一隻蝸牛用繩子固定住,一隻放在盒子裡自由活動,然後放在太陽底下暴晒。過了一會兒,我驚奇地發現,一隻能自由活動的蝸牛已經鑽到菜葉底下了,可另一隻用繩子固定住的蝸牛,已經死了。我終於明白了,蝸牛是軟體動物,喜歡在陰暗潮溼的環境中生活,離不開水份。一旦水份缺失,蝸牛就不能生存。

我把我的發現告訴了爸爸,爸爸責怪我說:“你不用功讀書,竟然跑去玩蝸牛。”我辯解道:“這可是我的一個重大發現哦!”從那以後,我愛上了科學。

童年的發現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97字

炎熱的夏季,我最喜歡吃棒冰,每次吃棒冰,我的腦海中總會浮現那段奇妙的童年記憶。

那是三年級的一個暑假,天氣熱得我想吃棒冰,可是媽媽不在家,我想我可以試試自己做棒冰。說幹就幹,我模仿以前媽媽做棒冰的步驟,拿來一個空瓶,往裡面加了一半水,又放了點檸檬汁,然後把蓋子擰緊,放進冰箱的冷凍室。

第一次做棒冰的心情,真是既激動又忐忑,我一邊看動畫片,一邊等待著冰箱裡的美味。每過五分鐘,我都要看一眼冰箱,心裡想著一罐檸檬水變成酸甜可口的檸檬棒冰,忍不住流下了口水。終於,半個小時過去了,我迫不及待地開啟冰箱,卻只看見一杯冷清的冰水,我很失望,只得再次把瓶子放回冷凍室。

等啊等,又過了半個小時,我嚥了咽口水,急不可耐地開啟冰箱,心想:親心愛的棒冰啊,您修煉了這麼久,也該得道成仙了吧。可是開啟冰箱的一剎那,失望再次降臨,一瓶水紋絲不動。我絕望地又等了一個小時,沒想到那瓶水實在太任性了,還是沒有變冰的跡象,“哦,不!”我忍不住大叫起來!

等到媽媽回來,我把這件事告訴媽媽,媽媽說要凍五個小時才行,我懊惱地準備放棄,拿出瓶子用力地甩了一下。就在這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隨著一陣“咔咔咔”的聲音,冰塊像爬山虎一樣在瓶子裡往上爬,連十秒鐘都不到,一瓶水迅速變成了一杯冰。

原來,水變冰需要空氣,我甩瓶子時,無意中把水和空氣混在一起,有了空氣,水很快就凍上了。我一邊舔著這遲來的棒冰,一邊為自己的新發現感到高興。

童年的發現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530字

今天,我有一個重大的發現,爸爸居然長老年斑了!這真是令我驚訝。也許你會說這很正常啊,人老了都會長的。但是,我的爸爸還很年輕,才三十多歲,也不應該長呀。

通過仔細的觀察,我發現老年斑黑黑的,一塊一塊的。因為爸爸的面板白,長在臉上特別顯眼。不過老年斑不大,從遠處看去就像是一顆痣,所以對爸爸沒有太大的影響。可爸爸那麼年輕,怎麼會長老年斑呢?我自己推測了一下,是不是爸爸工作辛苦,每天早出晚歸,不按時排便造成的呢?“嘻嘻”,我的想法真搞怪。不過為了真相大白,我問了問度娘。

原來,是因為爸爸工作太忙,回來太晚,不能按時排出身體裡的毒素。我真的猜中了!還有就是爸爸的壞習慣,晚上回來還看電腦、看手機,電磁輻射也有不小的影響。另外爸爸不按時吃飯睡覺,不愛運動,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我真想替爸爸減輕負擔,這樣爸爸就可以按時回家,好好吃飯,早早睡覺,及時排除淤積在身體裡的毒素。我也要自覺地學習,不讓爸爸操心,多出一些時間去運動。這樣身體就會更健康,老年斑也會慢慢的消退了吧!平時我也可以多節約一點,別讓爸爸那麼辛苦。我希望爸爸變回以前那個年輕帥氣的樣子!

今天我發現了很多,也懂事了很多。我一定要節約任何一個東西,哪怕只是一張草稿紙;我一定會自己的學習,讓爸爸少為我操心!

童年的發現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661字

童年,是天真有趣的;童年,是快樂無憂的;同時,也是充滿了探索與發現的……

在我六歲那年的夏天,我在院子裡玩,突然,有隻亂蹦亂跳的螞蚱吸引了我,使我放下手裡的“活兒”,抓螞蚱去了。

終於抓到螞蚱了!我得意地張開手,看著拼命掙扎的螞蚱,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突然,我的腦海裡浮現了一個問題:螞蚱的呼吸器官在哪兒?於是,我忙開了,我找到一個缸,裡面裝滿水,我想:螞蚱的呼吸器官肯定在頭部,我小心翼翼的把螞蚱的頭插進水裡,想不到,三分鐘過去了,螞蚱的腳還在悠閒地練著“剪刀腿”,我有點兒不耐煩了,自言自語道:“這螞蚱肺活量也太好了吧,那麼久了還沒被淹死?”我邊說邊將螞蚱拿起來,有些鬱悶的看了看,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於是,我跑的房間去問正在午睡的媽媽:“媽媽,螞蚱的呼吸器官在哪兒呀?”誰知,媽媽翻了個身,不耐煩地向我擺擺手:“去去去,一邊兒玩去,我可沒那麼耐心地教你!”我沮喪地走了。

回到那片草地上,我仔細觀察著螞蚱,就這樣認真凝視了大概3分鐘,我驚奇的發現,螞蚱的背部一起一伏的,我激動地跳起來,大叫:“我發現了!”並自信地把螞蚱的背部輕輕地放在水裡,屏住呼吸,靜靜地等待……結果,過了好久,螞蚱還是跟之前一樣那麼有活力,我失望透了,正要放棄的時候,不知道怎麼的,我瞄到了螞蚱的腹部。我連忙將扔掉的螞蚱抓起來,抱著“試試”的心態,將螞蚱的腹部“插”入水中,果然,螞蚱沒過一會兒就一動不動了,我高興極了,第一次感受成功的喜悅,在院子裡跑來跑去,跳來跳去,恨不得告訴全世界。

我的童年,就是那麼充滿了探索,即使是失敗了,我也不怕。

童年的發現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485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現,我也一樣,那是我在二年級時發現的關於螞蟻在下雨時會走向高處的奧祕。

有一天,我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大雨嘩啦啦地下著,突然我發現一隊隊螞蟻大步大步地向高處走去。我心裡蹦出了一個疑問:為什麼螞蟻要往高處走呢?在自己家裡躲雨不是更舒服嗎?

我帶著一堆疑問回到家,便迫不及待地衝到爸爸面前問:“爸爸,為什麼螞蟻在下雨的時候要往高處走呢?不躲在自己的窩裡呢?”這個問題問得太突然了,搞得爸爸措手不及,爸爸撓了撓頭說:“這個問題還是你自己觀察、探究吧!”

可惜在爸爸那裡沒有打聽到什麼資訊。噢!對了,我可以借閱一下書本。我翻開一本《十萬個為什麼》想從中知道一些資訊,我從目錄上看到了“為什麼螞蟻在下雨天要向高處走”這欄。我翻開那一頁,開始閱讀起來。從中知道了螞蟻在下雨時往高處走是因為下雨前空氣的溼度會比較高,螞蟻對空氣溼度變化的感覺非常靈敏,當溼度加大時,它們就會感到此時在低處非常危險,就往高處搬家。

這次的發現,讓我覺得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能從周圍的事物收穫許多知識,發現許多有趣的事情。我也為自己在二年級時的這個發現感到無比的自豪。

童年的發現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597字

記得在我小學二年級的時侯,火熱的夏天,我常常能聽見蟬在樹上發出嘹亮的歌聲,可是這歌聲並不是令人歡樂的,而是聽來煩燥的“吱—吱”聲,而且夏季天氣越是悶熱,蟬叫得越大聲,總會使人有種不安的情緒,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那天天氣很熱,我的腦門上滾著豆大的汗珠,蟬還在耳邊不停地鳴叫著,“吵死了”我心裡總是那麼想,想著想著,我的好奇心不自覺地出現了,於是就撿起一隻地上的蟬,回家研究一番,蟬的歌聲究竟有什麼神奇的祕密。

我拿來小工具,準備開始檢查蟬的嘴巴,我卻驚奇地發現蟬竟然沒有嘴巴,我問爺爺,爺爺說它是用腹部發聲的,可是蟬的腹部並沒有嘴巴,我拿著兩把鑷子將蟬的翅膀拉伸,慢慢地觀察著它的變化,發現在它的翅膀分別有一些神奇的黃色薄膜,當翅翼伸過薄膜時,薄膜便發生了一些微弱的顫動,我趕緊找來《昆蟲記》,作者法布林在書中寫到,這些薄膜是可以振動的“音箱”。我又找出一本《動物百科全書》,從中看到當它們用肌肉扯動音箱時就會發出聲音。從這個小實驗中我發現到,原來蟬的“歌聲”並不是用嘴發出來的。實際上,蟬是昆蟲中出色的鼓手,它們腹部兩側,各有一片富有彈性的薄膜,好像鼓膜一樣,裡面還有天然的“擴音器”。蟬在高聲歌唱時,不是用錘敲,而是用肌肉扯動“鼓膜”發出顫音,顫音再通過“擴音器”,就變得十分響亮。

這是我童年裡的一個發現,在這個發現中體會到,要有好奇心,去探索身邊未知的事物,才會有更大的發現。

童年的發現 篇8

國小二年級作文 ,442字

人們不都說“水火不容”嗎?而我卻發現水和火竟是一對好朋友。

這件事發生在我八歲那年的一個週末,天涼颼颼的,我剛起床,媽媽就叫我給爐子生火。我生了很久很久的火,火像跟我有仇似的,就是不燃起來,只見青煙直冒。我情急之下,丟下打火機,舀起一瓢水,往柴火上一潑,火不但沒熄滅,反而將木柴燃起來了。這是為什麼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人們都說水克火,我這次的本意是用水將火熄滅,而事實是水不但沒熄滅火,反而讓火燃起來了。帶著這個疑惑,我問爸爸,爸爸說不出原因。我問媽媽,媽媽只搖頭。我問姐姐,姐姐罵我無聊,沒事找事做。但我並沒有沮喪,而是繼續追尋。突然,我眼前一亮,《十萬個為什麼》應該能幫我解決這個問題。

我飛奔來到新華書店,找到《十萬個為什麼》,仔細查詢我要找的內容。哦,原來是這樣:當我把少量的水澆到柴火上時,火把水蒸發了。蒸發後,水中有氧,氧氣幫助火越燒越旺。這樣一來,水不但沒有將火撲滅,反而使火燒了起來。我恍然大悟。

我終於明白:只要善於觀察,善於思考,並追根問底,就能發現問題的答案。

童年的發現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668字

說到童年,我總會想起很多有趣的事,最讓我記憶猶新的還是在奶奶家發生的一件事。

暑假,爸爸把我送回了奶奶家。

一天上午,我吵著要吃雞蛋飯,奶奶說:“雞蛋吃完了,要去雞窩裡撿雞蛋。”說完,奶奶轉身就出門了,我吃了那麼多雞蛋,還從來沒有撿過雞蛋了。於是,我也跟在奶奶身後,蹦蹦跳跳朝雞窩走去。

來到雞窩旁,看著雞窩裡躺著三五成群的雞蛋寶寶,我高興極了。奶奶見我那麼興奮,便遞給了我一個雞蛋,再三囑咐我要保管好,不要把雞蛋打碎了。調皮的我哪肯聽奶奶的話,我左捏右捏,發現雞蛋結實的很,我心想:雞蛋哪有那麼脆弱?奶奶淨胡說。

走到院子,我再次拿起雞蛋拼命地捏,我的臉都憋紅了,手也捏軟了,雞蛋也沒有動靜,我又叫上隔壁家的“大力士”哥哥來試一試,大哥哥爆發了他最大的力氣,雞蛋依然沒有破裂。我好奇地問奶奶:“為什麼雞蛋捏不破?”奶奶一邊炒飯,一邊說:“就你一天問題多,你看我這輕輕一磕,雞蛋就破了。”是啊!奶奶輕輕一磕,雞蛋就破了,為什麼我捏不破雞蛋?這個疑問一直讓我很納悶……

轉眼,暑假結束了,爸爸來接我回去上學了。回到家,我把這個現象告訴了爸爸,纏著爸爸給我解釋,爸爸拗不過我,在網上查閱資料,告訴我:“捏雞蛋時,力氣分散到了整個雞蛋殼上,而磕雞蛋時,力量集中到了一點,所以雞蛋不容易捏破,一磕就破,建築師還根據薄殼原理設計了北京的鳥巢咧!”聽了爸爸的解釋,我恍然大悟。

童年歲月裡,我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不過,正是因為這樣,我還收穫不小了。如今,我長大了,不再像以前那樣愛問了,然而,每當我想起捏雞蛋的事,我又會提醒自己,要多問,多去發現!

童年的發現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695字

童年像一杯酒,這杯酒放的時間越長,它就越讓人回味,就越珍貴。童年是純真、難忘的歲月,每當我翻開相簿,看到了自己吃魚時的照片,我就會情不自禁地笑起來。這讓我懷念不已,當年的那次發現又重臨於我的心頭。

這張照片是我三歲吃魚時拍下的,因為我已經對魚研究了幾次,得出了一個真實的結論,所以每當看到自己吃魚時的照片,都會令我自豪地笑起來。

那次,我一個人坐在家裡望著魚缸發呆,突然一個大膽的問題浮現在我的腦海裡:魚為什麼會遊呢?幾天下來,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所以,我準備在切魚時研究研究。這天晚上,媽媽買來了一條魚,媽媽切魚時,我站在一旁,我把媽媽切好的魚,淘氣地一塊一塊地看,包括器官我也要研究一下,媽媽吃驚地望著我,突然我發現了“新大陸”—魚的頭裡有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一問才知道那是魚鰓;而且魚肚裡有一個脹脹的東西,聽媽媽說那是控制魚在水裡上升或下沉的器官—魚鰾。我大膽地猜想:大概是因為魚鰾和魚鰓造成的吧!魚遊的時候嘴是一張一和的,而且魚鰾全都是氣。我對自己有這個想法而感到興奮,我認為這一番理論是我第一個知道的,我沾沾自喜,想把快樂和爸爸媽媽分享。我驕傲地告訴爸爸媽媽,我原以為他們會一個勁地誇我呢!但一告訴他們,他們就笑得合不上嘴,我很生氣,也很迷惑不解。現在,我長大了,我的發現得到了證實,但我的發現不夠完整。這時,才發現這一番理論人類早就知道了,但不管怎麼說,我也感到自豪,因為那次發現是我自個兒思考出來的。

其實,這只是我的其中一次發現,身處童年的我,每天都會有新的發現。一場爭執,一次發現,一個玩具,一件趣事……雖然微不足道,但無不蘊含著我的快樂與追求。

童年的發現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454字

童年,人人都有過童年,童年是快樂的,童年是悲慘的,而我,天天都有快樂,有發現的童年。

一次愉快的暑假,我在奶奶家住了一段時間,一次我吃完飯,便喝了一些牛奶,因為太飽,我把剩下的牛奶倒在了院子裡。

不久我出去玩的時候,發現,在我倒掉的牛奶上面爬了一堆小螞蟻。我心想:“螞蟻是在上面涼快。”最後我決定要去問一下奶奶,因為奶奶一生經歷了很多有趣的發現,而我太小,懂得知太少!可是奶奶太忙,沒空。我坐在臺階上仔細觀察!

嘿!小螞蟻是不是在喝牛奶。因為奶奶家有小綿羊,而且,小綿羊吃飽了草,會跑到院中喝水,然而在樹上的小鳥一直觀察,等小綿羊走了,小鳥就像一把箭飛過,用尖尖的嘴,彎下腰,喝了幾口就飛走了,所以任何動物會喝水。

可是我還有點困惑,螞蟻是怕水的,為什麼還要喝水。到了最後,有新的時代,手機上有百度,可以提任何問題,突然,我的腦袋一轉,想起了童年時的發現。結果一搜螞蟻是會喝牛奶。我一下高興的蹦的三尺,高我為此感到驕傲。

童年的我發現是很有意義的,童年的發現就像一盞燈一樣,照亮我們的路,這就是我童年的發現。

童年的發現 篇12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4字

我在剛上小學的時候發現了把泡泡糖吃進肚子裡不會死,這是我親自體驗的結果。

記得有一次,那是我小學一年級的時候發現的。我之前聽大人們說過如果泡泡糖嚥下去粘在腸子上會死人的。記得那次我去樓下小廣場玩。有許多小玩伴都在那裡,我們就一起開心的玩遊戲。玩了一會兒又來了一個小夥伴。她對我們說:“我帶來了一盒泡泡糖大家一起來吃吧。”說著,就把泡泡糖分給我們大家。因為我是第一次吃泡泡糖,所以很好奇。一下子就吃進嘴裡。因為過於激動,一個不小心就嚥了下去。小夥伴們看到,都著急的圍了上來,都在替我想辦法解決怎麼辦。可是大家想了半天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大家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我是心急如焚失望的回家了。回到家裡我以為我要死了,於是就躺在床上等死。等著,等著,我就不知不覺的睡著咯。第二天早上我醒來後發現我沒死,我狠狠地捏了下自己,這知道我沒有做夢,我還活著。原來咽泡泡糖不會死人。這真的是一個奇蹟啊。

世界上有很多事,有的時候大人們是為了嚇唬小孩子不要吃泡泡糖才這樣說。而有時大人們說得是真的,泡泡糖還是有很多壞處的,比如越吃越餓,吃多了嚴重時會引起腹脹、腹瀉,還可能導致肥胖。總之吃泡泡糖、口香糖是有一定的壞處的。生活中的一些不具有危險的事,還是要我們親身去體驗感受的。不僅能知道答案,還可能體會無限的樂趣。讓我們一起留心觀察,說不定若干年後的“牛頓”就在我們當中。

童年的發現 篇13

國小三年級作文 ,408字

今天,奶奶家又殺雞了!我們一家人一起去鄉下吃雞。

離晚飯時間還早呢!可我卻以經不耐煩了,這時我看見一群小雞吃完“湯飯”後,又跑去石子堆吃石子。接著猛跳起來。這是為什麼?就當我冥思苦想時,突然想起我在有一本書上看到過雞沒有消化系統啊!這給我更幫助我“破案”呀!看來我又得研究實驗了!說做就做,我拿出礦泉水瓶,在裡面放好水和米,還有小石子,接著我擰好蓋子,猛搖起來。搖了一會,我開啟瓶蓋一看,米真的碎了!我成功了!

青蛙為什麼是兩棲動物

很久以前的一次閱讀,讓我有了一個幼稚的疑問:青蛙為什麼是兩棲動物,為什麼不是一棲動物,為什麼不是三棲動物……有了這疑問我就不停的去探究,終於在一本書上找到了答案。原來,兩棲動物是在陸地上,水裡都可以生活的動物。

現在想起我問的那個青蛙為什麼是兩棲動物的問題,我就情不自禁的笑起來。我小時候可真傻,童年就是一個童年日記本,它能記錄我們的快樂童年,卻不能讓童年永遠,永遠的留在我們身上。

童年的發現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920字

我曾經因為動畫片《熊出沒》和家人爭論了一番,還因此被哥哥取笑。

你可能會疑惑,《熊出沒》又沒什麼特別值得深思的地方,這部動畫片的主旨不就是保護綠色生態嗎?!

我可不是圍繞“主旨”來爭論《熊出沒》的,而是—

《熊出沒》的“沒”!

那時,我還是小孩子,也像其他同齡孩子一樣是個電視迷。動畫片《熊出沒》,也就是我主要觀看的動畫之一。那時,我才上一、二年級,剛剛學了“沒(méi)”這個字,還沒學關於多音、多義等“深奧的哲學”。於是,我疑惑了,為什麼大家都叫它《熊出沒(mò)》?不應該讀《熊出沒(méi)》麼?我將我的疑惑告訴了大我三歲的哥哥。

哥哥聽後,狂笑一陣,我迷惑不解,大聲爭辯著:“難道不是《熊出沒(méi)》嗎?老師教我們這個字讀méi,沒說過這個字讀mò!”

哥哥停止了大笑。但他依然抿著嘴巴,防止自己笑出來。他對我說道:“我能不能只笑笑,不說話?”說完,帶著一副欲笑不笑的表情昂首闊步地走了。

經過這件事後,更加激發了我對“沒”這個字的研究與好奇心。為了這個“沒”字,我在家還經常和家人們爭論,不過總是爭不出個所以然來。

大概是過了一兩年的時間吧,我們學了多音字。那時,我清清楚楚地聽見老師教我們學“沒”這個字的多種讀音,同學們也跟著老師唸唸有詞。

我忽然想起了自己以往的發現,情不自禁笑出了聲音。

正在黑板上寫字的老師,忽然轉過身來,大聲質問我們:“剛才是誰在笑?站出來,從輕處罰!”

老師尖銳的目光掃視著眾人,一下子就看到了還未收斂笑容的我。

老師呵斥道:“曾少邱,你給我站起來!”我如夢初醒,急忙調整表情,可已經來不及了,我只能乖乖地站起來。

“曾少邱,你笑個什麼笑?!”老師像拷問罪犯似的問我。

“老……老師,我……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我支支吾吾地答道,一下子漲紅了臉。

老師一副很生氣的樣子,似乎在責備我沒有認真聽課,所以給了我一點小小的懲罰—面“角”思過。

我懊喪不已,心裡暗暗責怪自己,為啥要笑出聲來?不過還好,老師沒讓我說是什麼發現,要不然的話,同學們還不把我笑得頭都大了!

不過,在牆角,我倒想出了一條自我安慰的理由—誰的童年不糊塗呢?在童年犯下的錯,全都是我成長的足跡!

童年的發現 篇15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22字

童年,是一塊糖果,含在嘴裡,甜甜的;童年,是一片羽毛,輕輕一吹,柔柔的,飄向遠方。童年是快樂的,也是充滿好奇心的。

上學期學完語文第八課《童年的發現》後,我想起了在我的童年裡,也有一次“驚人”的發現。

我家隔壁的那棟樓以前有一個很大的魚缸,裡面有許多條魚,是房東養的。我和我的堂姐每天都要抽出十分鐘的時間去看看它們,給它們餵食。甚至給他們一一取上了名字。

一天,我和我的堂姐和往常一樣給這些魚兒們餵食,卻發現魚缸底部的一條有著銀色魚鱗的魚都不吃魚食。那是一條長大約十五釐米的魚。

“它是不是病了啊?”我抬起頭問我堂姐,“這條魚我以前怎麼沒見過啊?”

“沒準兒,它是腦子有病。”堂姐笑著回答我,“或許它是新來的。”

突然,我們倆睜大了眼睛—那條魚居然把一塊小石子吃到嘴裡了!

“你說的沒錯……這新來的的腦子是有一點兒問題……”我的目光依然停留在那條銀色的魚的身上,臉緊緊地貼在魚缸的玻璃上,恨不得把臉伸進水裡。

我們驚呆了,以為它要把石子吞下去,但仔細一看,石子被那條銀色的魚含在嘴裡嚼來嚼去。

“瞧!它把石子吐出來了!”我興奮地指著它說。

“那它還是有救的。”堂姐“噗嗤”一聲又笑了出來。

為了找出這條魚為什麼要吃石子的原因,我們也是下了不少功夫。

我們去查書,但書上沒有答案;我們去問我爸,我爸也不知道……

“是不是我們眼花了?”堂姐問。

“說不定真是我們看錯了!”我回答道。

“那我們晚上再來看看吧。”

“就這麼定了!”

夜幕降臨,我們姐妹倆就打著手電筒躡手躡腳地跑到魚缸一旁躲了起來。

“你看!這條魚又吃石子了!”我說。

我們屏息凝神,心裡簡直就像十七個水桶—七上八下!生怕這條魚吞下石子,卡在喉嚨裡,死掉。只見它又將石子含進嘴裡。我們擦了擦眼睛,確認了自己沒有看錯。它果然嚼了幾下,就吐出來了。

我們覺得很奇怪,魚又不是雞,為什麼要嚼石子?是閒著無聊沒事幹嗎?為了找到答案,我特地拜託我爸買了一本關於魚類的《十萬個為什麼》埋頭攻讀。可“天皇不復有心人”這句話根本不靈!我突然靈光一閃,敲了一下腦袋,說:“查一下電腦不就行了嗎?”

啊!終於查到了!原來這條魚叫銀龍魚,牙齒如果不經過磨鍊的話就會變軟,咀嚼能力就會變弱,吃石子是為了磨鍊牙齒啊!我立刻跑出家門跟我的堂姐分享,誰知道,她也找到答案了,也來找我了。我們一起哈哈大笑,總算把“謎底”給揭開了!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去發現的不止有科學家,還有天真無邪的我們!

童年的發現 篇16

敘事作文 ,594字

講起童年的發現,必須先從磁鐵棒說起。

那時我才六歲,老爸有一天突然遞給我一個包裹,神祕地說:“拆開看看吧!”我好奇地打開了,只見裡面有幾根瘦長的棒子,兩頭都粘著一個銀色的東西。我隨意的地把這幾根棒子扔在桌子上,對這些東西沒有什麼興趣。可是當棒子剛剛落在桌面上,就彷彿有一股巨大的力量把它們吸在了一起。我奇怪地拿起了這兩根緊緊吸在一起的棒子,發現銀色部分把兩根棒子吸在一起。有這麼強的吸力?我半信半疑使勁地甩了一下,兩根棒子看似要被分開,卻又重新成了一條直線。我費了好大的勁兒才把它們分開。我拿另一端再吸,兩根棒子卻又好像要逃避對方地攻擊似的,總是繞著轉,就像一對仇家似的。我用九牛二虎之力把它們合在了一起,一鬆手又彈開了。有時候,我想把它們合在一起時,另一頭就會轉過來互相粘著。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一邊想,一邊摸著磁力棒上的磁鐵。突然,我好像摸到了什麼,便停止思考,側身下去看。一個小小的字母N呈現在我的眼前,又看另一邊是一個S。是什麼意思呢?我便試著用一根S,便拿過來仔細觀察。指南針為我指出了正確的方向。哈哈,知道了,磁力棒一定也跟指南針有關。把兩根磁力棒接在一起的地方當作中心點,兩根棒子的頭為指標,如果把兩個相同的頭接在一起,那麼兩頭都不標著S或N了嗎?指南針不就會不準了嗎?我的發現竟是如此簡單明瞭,我為此感到格外高興。

後來我每次把玩兩根磁力棒,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童年的發現。

童年的發現 篇17

國小五年級作文 ,629字

我家陽臺上有很多盆花。白的茉莉,粉的茶花,黃的石榴花,它們四季常青,隔三差五就開花。唯有三角梅,每年夏天,枝頭上只有稀稀疏疏的幾朵花。大家想盡辦法,給它多施肥,按時澆水,但都沒有見效。

有一天早晨,我看到爸爸正要把隔夜茶倒掉,心裡就嘀咕:花每天都要澆水,茶也是水呀,能不能拿去澆花呢?於是我對爸爸說:“爸爸,隔夜茶倒了怪可惜,不如拿去澆花吧!”“嗯,好吧,那你就去澆吧。”爸爸想了想說。我拿過茶,對三角梅猛地一潑。過了幾天,我看三角梅葉子沒有枯黃,枝也沒有斷,於是以後有隔夜茶,我都往它身上澆。

想不到那年夏天,奇蹟發生了:三角梅的枝上掛滿了花朵,像一團火焰,又像一朵雲霞。看到開得茂盛的三角梅,大家都開心不已。今年它怎麼開得那麼好呢?我想起了自己澆的隔夜茶,會不會和它有關?於是我照樣時常給三角梅澆隔夜茶。想不到冬天它又開了一次花,而且比上次更旺盛,難道茶水有助於植物生長?

我依樣畫葫蘆,把隔夜茶澆到石榴花的盆子裡,結果石榴花不但沒有多開花,反而葉子枯黃了許多。這究竟是為什麼?我查閱了一些書籍。原來三角梅是喜歡鹼性的,茶正好含有弱鹼性,而且隔夜茶經過發酵,產生的青黴素正好也是三角梅喜歡的。它們一拍即合,成了絕配。但石榴花是最怕鹼性的,所以和茶水“話不投機半句多”,迅速枯黃了。

一杯普通的隔夜茶,兩顆平常的植物,它們背後竟隱藏著如此有趣的科學奧祕。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學好科學能為生活提供許多便利。讓我們一起在科學的長河中激起新的浪花,探索新的奧祕吧。

童年的發現 篇18

國小五年級作文 ,637字

我們的童年是豐富多彩,多姿多樣的,在我的童年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發現,也有許多可笑的事,下面請看我的表述吧!

那是一個大地復甦的春天,春姑娘邁著輕快的步子來到了這裡,她把沉睡中的植物和動物叫醒了,她又把春意帶到了我家小院裡。媽媽和我,就在小院裡種植物。

那天,媽媽拿出許多植物的種子,走到小院中,開始播種,我就對媽媽說:“媽媽,請給我留一塊地,我要種葵花!”媽媽點頭答應了,我高興地跑回家中,拿出一些我平時吃的瓜籽,跑到空地上,學著媽媽的方法,開始種瓜籽。先拿出一桶水,澆在空地上,然後在地上用鏟子挖出一個坑,把瓜籽放進去,接著用土把瓜籽埋上,最後用腳,把土輕輕踏平,就可以了;第二天,我來到種瓜籽的地方,用清涼的水給它澆灌,用合適的肥料,給它施肥,第三天,第四天……。直到過了二十多天,媽媽種的花和蔬菜,都長出了嫩芽,而我種的瓜籽,沒有一點反應,我猜想:有可能是,我培育的不到位,也可能是,瓜籽還沒到發芽的時候吧,於是我就更加精心地培育著我的葵花,又過了半個月,媽媽種的花和蔬菜,全長大了,而我種的瓜籽,還是無動於衷,我急得哭出了聲,媽媽聽見了哭聲,就過來問我怎麼回事,我說我種的瓜籽,怎麼還沒有發芽?媽媽又問,你種的是哪種瓜籽呀?我回答,“就是咱們吃的那個瓜籽呀,怎麼了,有什麼不對嗎”,媽媽聽了之後,對我解釋說:“你種的是,炒熟的瓜籽呀,只有生瓜籽,才能種出葵花呀!”我這才恍然大悟。

我從童年的這件事增長了知識,同時發現只有生瓜籽才能種出葵花,熟瓜籽是不能當種子的呀!

童年的發現讀後感 篇19

讀後感 ,760字

最近,我讀了《童年的發現》一文,瞭解到費奧多羅夫是一個敢於提問、反覆思考、大膽想象的孩子。

文中講了費奧多羅夫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有關胚發育的規律。可是他的重大發現並沒有給他帶來榮耀,反而,在上生物課時,自己突然想起了兒時的發現,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結界被老師轟出了教室,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讀著讀著,我不禁想起了童年時所做的一件傻事。

記得在四五歲時,表姐已是一米五的高個子了,而我還是一個小不點。我什麼時候才能跟表姐一樣長得那麼高。於是我時常問媽媽:“媽媽,為什麼老姐長得那麼高,而我卻這樣矮呢?”媽媽回答:“傻孩子,等你長大了,也會像姐姐那麼高的。”我心想:等我長大了,要等到什麼時候啊!

直到那年春天,我們全家一起去種樹,看到媽媽把水澆到小樹上,就好奇地問媽媽:“為什麼給小樹上澆水呢?”媽媽回答:“這樣小樹才能快點長大啊!”聽了媽媽的話,我心裡一動:把水澆到小樹上,小樹能長大。那水澆到我身上,我也一定能長大。於是,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水桶拉到身邊,可是力氣太小,無法舉起來。怎麼辦呢?焦急的我索性整個人泡在水桶裡。好冷啊!好冷啊!我的上牙和下牙都打起架來了,但我為了長高,還是堅持泡在水中。媽媽轉身看不見我了,就忙著找我。等到她來到水桶邊,看到我冷得直打顫,生氣地問我:“你怎麼泡在水中!不要命啦!”我只好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媽媽。媽媽聽完我的解釋,哭笑不得地把我從水桶中抱出來,趕緊送我回家換衣服。可是到了第二天,我還是感冒了。但我並?]有因感冒而後悔。

一想起費奧多羅夫那大膽想象的精神,我忍不住想向他學習。我堅信,只有我們能善於觀察,認真思考,大膽想象,一定全有更多的發觀。

童年的發現 篇20

國小四年級作文 ,541字

童年,是多姿多彩的。童年裡發生的趣事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得數不清,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次吹泡泡的事兒。

那天下著小雨,我不能出去玩,只能在家裡待著。當我正覺得無聊時,突然想到,為何不在陽臺上吹泡泡玩,製造快樂呢?於是,我立刻開始找材料,準備親手做一個泡泡圈。首先,我用鉗子將細鐵絲擰成一個羽毛球拍形的圈,然後把泡泡圈在肥皂水裡浸了一下,之後我小心翼翼地把圈拿起來,興奮地吹了一口氣。大大小小的泡泡在空中飛舞著,有的像珍珠,有的像乒乓球,有的像小氣球……美麗極了。我又拿起泡泡圈在空中揮動,沒想到竟拖出了一個橢圓形的大泡泡。我一邊慢慢地跑,一邊揮動手中的泡泡圈,泡泡變出了好多形狀。真是有趣呀!

這是為什麼呢?難道這瓶肥皂水比較特別?還是和鐵絲的形狀有關呢?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我立刻去書房查詢書籍,在《遊戲中的科學》一書中,正巧介紹了這方面的知識。原來肥皂水是有張力的,而且比水的張力更具彈性。所以,當我用力揮動泡泡圈時,殘留在圈上的肥皂水就會隨著我的力量大小和方向的改變而產生各種不同形狀的泡泡,只要用力不超過肥皂水的張力,泡泡就不會破。而且今天下雨,屋內潮溼,泡泡就更不容易破裂了。

真沒想到小小的一個遊戲裡還藏著科學小知識,科學的世界真是奇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