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中的我們相關作文20篇

碎片化中的我們 篇1

碎片化中的我們作文8 ,822字

隨著科技進步的發展,我們通過手機,電腦,電子書,網路等等進行著斷斷續續的閱讀與學習,而這種學習方式就被叫做碎片式閱讀。現在我們大部分就是通過手機等電子產品來學習的,而我們只要開啟手機,就能得到海量的知識與資訊,好像所有資訊都可以觸手可得。這樣一來,閱讀就顯得十分輕鬆。

然而這種碎片式閱讀卻讓我們的閱讀變“淺”,也沒有深度。還影響正常的工作學習,佔用一個人的生活時間,更會造成一代人的淺薄盲從,容易斷章取義,造成錯誤;影響著我們的心態與認知,摧毀了經典,改變了我們的閱讀方式,也就讓我們的思考變得單薄,無腦。

小時候,讀過一些經典,那時候的自己抒發感情的時候,可能會以一些詩句來體現,以經典的形式表達。然而隨著碎片化的慢慢入侵,偶然回首一看,發現自己身邊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網路用語,很少會有意境化的抒發,越來越多的人忘記了經典,而是以一種白化的形式體現,雖說通俗易懂,但是卻在無形之中慢慢將人侵蝕,使得我們變得缺乏內涵與含蓄。

我記得我十歲之前,很喜歡在夜晚來臨時,手捧一本經典,在微涼的晚風中,感受書本里帶來的歡愉,但是慢慢的,數字化產品席捲了我們的生活,我開始慢慢走出書本的世界,被其所吸引,逐漸的我忘記了看書時所有的意境與歡愉,我沉浸在遊戲和變幻無窮的電子產品中無法自拔,開始排斥經典,覺得它老土有麻煩。可現在試想,假如,不一樣兩批人看見天空中一排大雁飛過,從抒發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到現在的“臥槽,好多鳥啊”,人已經在無形中變得沒有意境了,過於現代化的生活,會讓我們忘卻經典,忘卻傳統,使我們變得過於冷漠與機械化,我終是反省自己,是否應該這樣,答案是不,我在這碎片化的人生裡忘記了自己最初想要的,開始漫無目的的追求一些心靈慰藉,可是到頭來,自己所得到的只有當時的愉悅罷了。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必然是經歷了各代人的爭吵與協商,最終還是保留下來,所以我認為在這碎片化的人生裡,我們應該不忘初心,回顧經典,充實我們自己的內涵。

別讓碎片化主宰我們的未來 篇2

別讓碎片化主宰我們的 ,813字

“網際網路+”掀起了又一個時代的浪潮。如今我們正處在一個網際網路的時代,我們的生活也被碎片化了。

所謂“碎片化”,就是我們將整體的生活分成一塊塊零星的片段。碎片化固然可以使我們的生活有條有理,但隨之而來的缺點卻更加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碎片化的生活降低了人們對事物的認知途徑和能力。

碎片化的生活讓人們去商場購物的時間與次數大大減少。同時,在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今天,網購漸漸取代了逛商場,人們可以足不出戶購買所需的物品。但正是因為足不出戶的網購,人們就不能先觸及到物品後在進行購買,這也讓一些“黑心”商家得以插足,於是網上商品的質量往往不盡人意,使人們花沒必要的錢。碎片化的生活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逐漸脫離了物質世界,面對的只不過是冰冷的螢幕。

碎片化的生活讓人們缺少整體化的思想。

碎片化的生活使人們將整體的事物變得零星,往往一件事要分多次才能完成。這導致人們沒有了整體觀念。當遇見不可分割的事情時,他們就會束手無策,不能很好地把握正確的方法,也不能很好地分配時間,更有甚者可能會耽誤大局。碎片化的生活也讓人們的心態變得零星了。

人們往往會被侷限在眼前的問題上。

碎片化的生活使人們總忙於眼下,只能從區域性考慮問題,不能觀大局。這就使人們只滿足於現狀,不為將來做打算。碎片化讓人們的生活被分割成無數小部分,而若人們所能看到的事物越來越近、越來越小,那麼他們很難有一個長遠的目標,這個社會也將止步不前,不再有更高水平的發展。

作為一個高中生,我們的生活也如此:有節奏的上課、下課,什麼時候放學、什麼時候做作業……一切都已被碎片化了。但我們不能改變這個時代,我們所要做的,並非只侷限於做好眼下,還要站得更高、看得更遠,規劃好我們的未來,樹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目標,併為之奮鬥。

有遠見才能成大器,在這個有條有理的生活下,我們既要珍惜碎片化生活帶來的安穩,又不能忘記我們自己的未來!

我們的未來是屬於我們自己的,別讓碎片化主宰我們的未來。

“碎片化”改變我們,還是我們改變生活? 篇3

“碎片化”改變我們, ,910字

要說以前我也曾聽說過“碎片化的生活”這個新名詞,雖對其不甚瞭解,但也沒有深究過它的具體含義。直至近日閱讀了資料我才“客觀”地知道了碎片化的所謂含義—“‘碎片化’一詞是描述當前中國社會傳播語境的一種形象性說法。所謂‘碎片化’,原意為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我們也可將‘碎片化’理解為一種‘多元化’,而碎片化在傳播本質上的整個社會碎片化或者說多元化的一個體現。”以上這段文字是我摘錄於網路上對碎片化的定義,雖是客觀,但過多的專有名詞對於不解其意的人來說是一頭霧水。都說“歷史的車輪滾滾而來任何阻止力量都必將螳臂當車為齏粉”,而在這移動網際網路大為發展的當今社會,“碎片化”便是那車輪碾過所留下的痕跡。

我雖對“碎片化”不像諸多專家學者瞭解的那麼專業,但這既然已悄無聲息地融入了我們的生活,那放眼從前與而今,有何不同便一目瞭然。

且不論我們日常生活中涉及面最廣的衣、食、住、行。單說作為汲取前人文化和當代資訊的閱讀,也因著如今資訊量的急劇增多人們開始面對資訊得浮躁,其方式早已與曾經不經相同,成為了“碎片化”在生活中所涉及的又一領域。我也曾在網路上了解到面對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碎片化閱讀”,不少學者都紛紛表示了當閱讀成為“悅”讀,其方式就背離了閱讀本身的擔憂,並且認為“碎片化閱讀”使讀書成為一種被動和強制性的行為,讓人無法感受到蘊含在其中的無盡樂趣。但我們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凡事皆有兩面性”,在我們批判“碎片化閱讀”減少了我們深層次閱讀的時間時,為什麼不想想也正是“碎片化閱讀”帶給我們看待問題的多方面視角,不想想“碎片化閱讀”其實正是我們當今缺乏深層次閱讀和無暇深層次閱讀的產物。所以真的是“碎片化”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嗎?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還隱藏著許許多多的“碎片化”,與其說這些“碎片化”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倒不如說是我們的心態與需求才是創造瞭如今的“碎片化的生活”。正如學者費勇所言:“我不排斥碎片化時代,我們該考慮怎樣才能把自己修煉得更完美。”既然“碎片化的生活”已經運人類的思想和時代潮流而生,我們又怎甘心被“碎片”的浪花衝昏頭腦。只有讓“碎片化”物盡其用,才真正算是我們改變了生活。

碎片化中的永恆 篇4

碎片化中的永恆作文1 ,1152字

如今,我們身處一個資訊化快速發展的時代中,人沒享受著戰爭後世界統一運作而帶來的更高效的科技生活,沉溺在安逸中而忘乎自我以至於終日散漫,不再為生活加以思考,在以追星、追劇、瀏覽各種社交網路為消遣的生活中迷失瘋狂,而殊不知自己正不斷噬取著大量零散資訊,或許等到某一日他們清醒過來卻已渾然不知自己到底處於一個怎麼樣的世界中。

在碎片式的生活中,人們不存在一個固定系統,碎片式交友、碎片式接受資訊、甚至是碎片式的人生。在網路上常出現的“標題黨”便是碎片化生活下所出現的一種縮陰。所謂“標題黨”,也就是瀏覽資訊只關注標題的人,這些人在與他人的交際中,什麼話題都能夠加入討論,但是卻都只是一知半解,常常泛泛於人群的笑聲之中。許多人常說,現代人不會思考,其實這也是碎片化的弊端之一,在微博上,總有那麼多人喜歡將自己的思考想法輸入僅僅一百多字的空格中發表。試問,真正的思考是僅僅一百多字就可以闡明的嗎?那些人將自己的想法濃縮再濃縮,美其名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實則精華沒有留下多少,倒是從頭到尾都是華而不實的話語,看上去便是很“高大上”的樣子。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人們碎片式地輸出,碎片式地接受,以至於人們的思想日復一日地淺顯。

尋找生活的新鮮感,在這個為終日忙碌的工作而奔波的社會中,這樣的行為固然沒有錯,或是說可以理解。但不經為此而感到可惜,彷彿是大浪中的一滴水,隨波逐流,在大浪中不斷翻滾後,終於平靜地被埋沒。回頭看看,自己這一生究竟做了什麼?好像什麼都沒有。他們似乎沒有一種對於生活到底該如何前進,並以何種形式終止的思考認識。只是在茫茫無際的道路上盲目的前進而已。

我們無可厚非的是,這樣的生活,我們無法改變,每一個人都應該接受這樣碎片化的生活,因為這個社會它即是如此。但在系統自己的生活後,我們應當為自己建立信仰,我此指的信仰不是指宗教信仰。列夫托爾斯泰說:“所有信仰的本質就是,它賦予了生命一種死亡也不能帶走的意義。”我們不能改變身邊人的看法,或許會遭受到不一樣的目光;或許知道最後自己都是孤身一人,但還是義無反顧地前行;又或許直至最終都沒有觸碰到終點。但是,當你或過頭,你會發現自己的生活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就連腳印都能夠連成一條完整的道路。也許曾經懊惱沒有達到目標,但卻不後悔自己所經歷的一切。人最應該為之哭泣的不是你努力了沒有達到,而是你連努力都不曾有過。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無與我皆無盡也。”有一個固定的生活系統是一個人能夠確立信仰的前提,而能夠心無旁騖地向目標前行,那你的一生都將是永恆的,正如蘇格拉底、柏拉圖等哲學家們,他們似乎永遠夠不到哲學的盡頭,但他們對待哲學信仰與其思想生命是會被人類所代代相傳,不竭不枯的。

而這,正是碎片化中的永恆。

遇上碎片化生活——我們該何去何從 篇5

遇上碎片化生活——我 ,737字

由於現代科技的進步,資訊量大面積爆炸,我們的生活被炸得粉碎。在看似完整的學校生活中,時間劃分為一天九節課,每節課間隙還要安插上十分鐘的碎片時間。而回到家,只要一個控制不住,手摸向罪惡的手機,時間就又會被分割為一半正經事,一半被消磨浪費的的情形。

如此碎片化的生活,對我們的影響太大。首先,每一塊時間雖然是極為短小的,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時間疊加起的總量將會是驚人的。其次,若將人的時間視為一個總量,那麼它將不因為碎片化而變多。可是,我們不能在短時間內高度集中精力完成某一件事,因此,究竟該不該使用以及如何使用這些細碎時間成了一個令人猶豫的問題。

碎片化生活早已隨著科技的發展成為我們的日常,而它帶來的問題卻也在無意識地困擾著我們。所以,當我們手握碎片化生活時,究竟該怎麼辦?

我認為,碎片化其實是一種自由度極高的生活方式,它不同於例如學校中固定“一心一意”的學習方式,而是可以動用多種感官進行“三心二意”的學習。如果充分利用,甚至可以事倍功半。比如說,我們可以一邊看書,一邊聽一些演講;可以一邊練習畫畫,一邊聽音樂陶冶情操,放鬆心情。這可以使我們在更短的時間內瞭解、學習這個世界。而這些短時間內可以完成或完成部分的事,安排在碎片時間內進行是再合適不過了,因為就算是“三心二意”地使用時間,總有一些閃亮細小的時間碎片能“入腦”,總好過隨意在網上瀏覽一些無意義的資訊“過腦”。

同時,碎片化生活還是我們向“結果”傾斜。由於時間過於細碎,使得冗長的過程變得“可遇而不可求”。在工作或學習之餘的碎片生活中還能完成一件完整的大事對於大多數的我們而言極為困難。

於是,到了我們選擇的時候。是設定目標,致力於一個方向;還是分散利用碎片化生活,搞定一件件小事?這就與我們個人的偏好有關了。

碎片化時代,我們應如何自處? 篇6

碎片化時代,我們應如 ,1012字

沐浴著冬日的晨光,倒上一杯茶,捧起一本書,靜靜地研讀一個下午;或是在難擋的酷暑中酣暢淋漓地打起一場球賽,揮灑青春的汗水……這些看似平常的事物對於如今的我們來說似乎漸漸成了一種奢望。不知從何時起,我們原本完整的生活被一件又一件零碎的瑣事切割成了碎片。

“碎片化”時代的一個主要特徵是我們消耗在交通上的時間大大增加。各色交通工具和私家車是現代人出行的主要方式,而正是這些無止境地換乘、交通堵塞大大減緩了我們的效率,更侵佔了原本屬於工作和學習的時間。

當你在早高峰搭上一輛公交車,放眼望去盡是捧著書嘴裡念念有聲的學生和閉目小憩地上班族。窗外時不時駛過一輛私家車,駕駛座上是爭分奪秒啃幾口早飯還不忘打電話的年輕父母,旁邊還坐著正起勁地划著平板電腦的孩子。地鐵上清一色都是低著頭捧著手機的人群,連路邊的行人都是人手一副耳機。隨著“碎片化”一起誕生的,是城市裡與日俱增的“低頭族”。

發達的網路和智慧手機的推陳出新導致的“低頭族”社會是“碎片化”時代的另一大特徵。現在的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能處理的事情多得超乎人們的想象,由於每天花在交通上的時間太長,很多人選擇在出行的同時用手機處理事物,或是選擇手機遊戲、網路視訊來打發時間。而“低頭族”造成的對於人們生理、精神上的傷害是不言而喻的。

碎片化生活,帶來的是資訊的瑣碎與缺失和工作效率的底下。正是這樣的碎片化,導致我們接收資訊的不完整,因而給社會的正能量和積極發展造成了障礙;正是這樣的碎片化,導致我們很難專心致志地處理一個問題,而是不斷會被周圍的嘈雜所困擾。

那麼,在現代碎片化的洪流中,我們應如何自處?在我看來,我們首先應做到的是關注自己。大資料時代,成千上萬的資訊紛至沓來,我們被淹沒在網路碎片的潮水中,唯一的救命稻草正是自己腳下的孤島。不論是學生、上班族或是退休老人,修養自己是人生永恆的主題。如果能把關注娛樂新聞的時間用來關心時事,把與周圍人進行無意義的聊天談笑的時間用來看書寫字,我們不僅能避免諸多切割時間的“利刃”,更能把自己從周圍的喧囂中摘除出來,實現更好的自我。

其次,學會停下來享受生活。你有多久沒有好好地欣賞過頭頂的天空,沒有看到遠方一片的蔥鬱?身邊的美好何其多,我們更不應在網路的流言蜚語中迷失自我。和家人在晚飯後乘著夜風散散步,和孩子趁著雨後的清新看看大自然的麼美,碎片化的時代似乎也和我們無關了。

生活是瑣碎的,我們更應保持心靈的澄澈與完整,在喧囂中尋找安寧。

碎片化時代,我們忘卻了什麼 篇7

碎片化時代,我們忘卻 ,475字

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裡,一切都變得如此便利。我們可以從微信,QQ上用幾分鐘時間,碎片化的閱讀一些文字,得到一些資訊;我們可以利用科技的便利,和一些甚至從未見過面的人,在等公交車的幾分鐘時間裡談天說地,講出自己的感情,來獲得與人的溝通交流……

可是,在這樣的時代中我們在不經意間忘卻了什麼。

停不下的地計劃,停不下地建立,停不下地刪除、存檔、再重建……如此往復,如此重複,就像是碎片化的時代,重複這樣的動作,重複這樣的說辭,“我的朋友遍佈天下,可是同城卻找不到人一起吃飯”這樣的友情,這樣的碎片化的時代我們忘卻了什麼?

想想我們已經多久沒有和至親一起促膝而談,想想我們已經多久沒看到那些只剩下一個“暱稱”的朋友一起“撒潑打滾”。

幾條訊息,一串符號,構成了我們與人交往的全部,每天我們在撕成碎片的時間裡與家人交流,看似時時問候,與我常在的家人真的還記得我的真面目嗎?

這樣被撕成碎片的親情,這樣偽裝在碎片中機械的交流,真正溫暖的回憶,真正深刻的情誼,究竟被我們遺忘在哪一條簡訊,哪一個表情包中?

找不到的……它們或許將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裡被永遠的忘卻了。

碎片化時代,我們失去了什麼? 篇8

碎片化時代,我們失去 ,1069字

說起搭地鐵、乘公交,你最先想到的會是怎樣一幅畫面?那你又是否記得,十年前這裡的景象?短短十年,人們手裡的報紙變成了手機,嘴邊的閒聊變成了飛速的打字,即使是閉著眼睛的人,耳朵裡都塞著一對耳機。

所有的人都不浪費一絲時間,用各種碎片化資訊填滿每一點空閒。碎片化的生活好像教會了我們如何擠出海綿裡的水。

可是,當我們為此洋洋自得的時候,你又是否想過,這些“水”真的派上用場了嗎?

在碎片化的時間裡,人們做的最多的,便是刷微博、刷朋友圈,看看頭條新聞的熱評,轉發某公眾號的新文章。那些不同的聲音,像不同方向的風,只是將你變成一株搖擺不定的草。它們讓你一會向左,一會兒向右,一會兒向前進,一會兒往後退。你感覺自己一直在走,其實最後還是停在原地,並沒有進步。

言論的相對自由,應運而生的是各種歪理邪說,各種謠言緋聞。而碎片化的生活方式正增加了它們的流傳方式與接受的易度。它們換上了犀利的言辭,用不可置否的語氣衝擊著人們的思想,而你擁有的碎片化時間卻不足以讓你對其正確性進行深思辨別,往往就覺得好像有那麼點道理,然後它們便模糊的留在了腦海裡,潛移默化中影響了你的觀念。或許你昨天還在為父母聽信養生妙招而發笑,今天卻把營銷號熬的毒藥當作雞湯喝掉。

除了思想上的帶歪,即使是一些正確的東西,看多了也會因認知成本的降低導致自身的思維變得狹隘。就像做卷子一樣,當剛看完題目就被立即出示了答案,你以為這樣輕易就能得到正解豈不是爽歪歪,實際上卻一點都沒有收穫。因為你省略了自己進行思考的過程。況且網上的事物總是將複雜變得簡單化,在迎合了碎片化生活對時間限制的同時,也隱去了推理的過程與其同其他事物的聯絡,猶如一個沒有解題過程的答案。

其他還有一系列問題,比如因為資訊量爆炸造成無法記住有用的資訊;因為刷一刷變成習慣導致沉迷上癮,最終甚至可能去佔用其他時間;因為長期找不到真正有意義的東西而變得焦慮……

我們以為碎片化的時間是海綿裡擠出的水,但這些水如果無法灌溉出一株綠苗,那它終究也只是在被擠出後自然蒸發掉了,留下一塊水漬。

在遇見碎片化生活已經不可避免的的當下,我們又該怎麼做?我們無法改變碎片化的趨勢,但能改變應對它的方法。

碎片化帶來的資訊就像是一塊塊金屬,有大有小,有值錢的也有廢物。而我們首先應該成為一塊強力磁鐵,能夠吸得到有分量的東西,而不是被細小的塵埃絆住。這就需要先有知識體系的建立,有足夠的積累,才能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將碎片化的內容用於填補自己的知識網路的漏洞。

資訊碎片化時代,既要看清自己失去的,更要找到方法,在碎片化的生活中更好地生活下去。

碎片化生活——我們失去了什麼 篇9

碎片化生活——我們失 ,952字

在移動網際網路大為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生活逐漸被碎片化—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生活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根深蒂固,似乎非常符合我們的生活方式,那麼碎片化的生活使我們失去了什麼呢?

就拿碎片化的閱讀和碎片化的時間來說,這些已在我們的生活中根深蒂固了,它們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呢?

“碎片化”會給我們一種錯覺,讓我們覺得自己是在高效利用時間。不知不覺中,它偷走了我們無數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比如我們學生,下課時間、午休時間、乘公交車時間……這些本來大把大把的時間,被我們碎片化,浪費在玩手機、和同學們瞎玩,然而,我們還不以為然,反而認為自己是在節省時間。“碎片化生活”現在竟已經成為褒義詞了,而實際上碎片化生活卻把我們整塊整塊的時間切分成零碎的時間,時間卻這樣浪費了。碎片化時間不等於節省時間。

同時,有些人利用碎片化時間閱讀。所謂碎片化閱讀,就是利用零碎時間閱讀。這樣子當然是好的,但是實際上在這種碎片時間裡,很多人讀書會一目十行,僅僅是淺閱讀,讀了之後很難會有真正的收穫,過目即忘,無所裨益。更何況,某些人的“閱讀”是在手機上都各種網路小說、段子,“如破爛櫥櫃,臭油壞醬悉貯其中”,導致“其齷齪亦耐不得”,網際網路的發展也有其弊端,就是網上各種雜亂、低俗無用的資訊導致現代人的品位低俗。碎片化閱讀不等於閱讀。

網際網路的發展使人們的社交方式更加簡便,微信、QQ的存在是人們貌似離不開手機。現在有了碎片時間,人們更有理由因為時間的短暫而把這種時間全用來刷微信、刷QQ,殊不知,這些時間結合起來全部用來學習讀書,做些有益身心的事會帶來多少好處。儘管社交軟體能方便人們,但這些弊端也不可否認。

很多人,在這種碎片化時間裡放縱,結果不知不覺就浪費了很多時間,真正利用碎片化時間不該是這樣。

那麼,難道說碎片化生活就真的那麼不堪嗎?

其實不然。這些零散的時間看似很小,但是隻要我們合理規劃,這些時間也能發揮很大的作用。同時,我們也不要在這些零碎時間裡做無意義的事,比如玩手機、瞎聊,在這些時間,我們要做些有意義的事情。這樣,才是真正利用碎片時間。

當我們遇到碎片化生活時,要合理利用這些有限的時間,並做有所益處的事情,這樣子我們才能不被碎片化生活所害,真正利用這些時間。

時間碎片化來了,我們還需要書桌嗎 篇10

時間碎片化來了,我們 ,675字

我原本住在浦東,三房一廳有3張書桌。一張外公用,一張媽咪用,一張我用。媽咪是最喜歡在書房看書的,她總是那麼專注,那麼用功。弄得我都不好意思偷懶啦。

最近媽咪總是很晚到家。我問媽咪,是工作更忙了嗎?媽咪說,不僅是工作的問題,還有原來的房子出租,可是租客要求處置所有的3張書桌,說太佔地方。於是媽咪把書桌拍了照片放在網上,請需要的朋友可以來免費拿。有約著來看桌子的,媽咪就先去浦東老房子裡再回家。

“媽咪,那你現在是不是處理完了呢?”我問,“以後是不是可以早點回家?”我滿懷期待。

媽咪顯出少見的愁容:“沒有。很少有人來看,即便是來看了先嫌棄太大。我又找了收舊貨的,也沒有人收。如果是亂扔在外面,物業又不同意。我實在是太大意了,我認為這位租客不要書桌,外面要的人肯定很多,畢竟書桌是必需品啊。哪知道是這種情況。難道現在的人都不需要書桌了嗎?”

是啊,我想起媽咪無論在哪裡,無論條件是簡陋還是寬裕,媽咪都必須要佈置一件自己的書房。我的笨媽咪啊,她以為她自己要書桌,其他人也要。她簡直就是與世隔絕,不知道現在大人都拿著手機看各種資訊或新聞,或者就是看電視打遊戲消遣。孩子們早就有書桌了。房子這麼貴,誰還會浪費面積來放一張桌子呢。

我很慶幸我還是一個孩子在學校讀書,有的是整段的時間學習。而不像那些大人,時間都被碎片化了,一會手機響一下,一會又要收個郵件。媽咪總說,現在的辛苦是為了以後的不辛苦。我明白媽咪的苦心,我也會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趁時間還沒有碎片化,認真讀書學習。

可憐的書桌,他們一定很傷心吧。託時間碎片化之福,天下之大,居然已經容不下一張書桌了。

碎片化生活中的我們 篇11

碎片化生活中的我們作 ,915字

提起“碎片化生活”這個詞,相信你一定不陌生,因為它在我們每個人的學習生活中都有體現。就拿我這樣一個初中生來說,生活也是越來越碎片化了呢,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學習,碎片化的娛樂,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我們的心態與認知。

所謂碎片化,是指完整的東西被割成諸多零散的碎塊。比如說,如今最為普及的微信公眾號平臺,幾乎每天都會推送數千字的文章,我們可以隨時開啟手機點開閱讀個幾百字,如果沒讀完,可以在下一次想起的時候再次點開閱讀。像這樣通過手機、電子書等電子終端接收器進行的不完整的、斷斷續續的閱讀,都是碎片化的閱讀,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接受、適應,並且依賴上了碎片化的閱讀。

還有我們最熟悉的電視節目,很多年以前,我們喜歡的電視節目是要在固定的時間準時收看的,而且必須完整地看完,就算是其中插播的令人生厭的廣告也得忍受,因為一旦錯過就不能重來了。今天,我們可以在電腦、IPAD、手機等各種電子終端上點播,可以在公交車上、地鐵上、飛機上各種場合收看,完全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的碎片化生活當然有它的好處,可以讓我們方便快捷的接收更多資訊,可以抓緊一切時間學習;但相較於深度閱讀,碎片化閱讀的缺點則在於它無法令人獲取更多的知識或營養,碎片化學習則是不能深入去學習。而且不知不覺中,隨處皆可見低著頭的手機一族,碎片化的遊戲雖能讓你得到短暫的娛樂與放鬆,卻可能會帶來頸椎、視力等身體上的損害。

總而言之,碎片化的生活,有利有弊,難以捉摸。要說這一切的源頭是什麼,還不是我們自己。每天只有24個小時,而我們卻都很貪心,想要接收更多的資訊。因為不高興好好讀書、看報紙,所以才有了碎片化的閱讀;因為沒有時間好好去商場逛街,所以才有了碎片化的購物;因為懶得與人面對面聊天,於是有了微信、qq,有了碎片化的社交;因為不想在去往培訓班的路上奔波,所以才會有了英語教學軟體,有了碎片化的學習。

在我看來,時代潮流本就是這樣。當它使什麼東西變得更為先進便捷時,總會一不小心漏掉什麼。比如說人文,風情。而當所有人都適應了這種環境後,大家漸漸都很難改變它了。而你所能做的,就是做你自己。

碎片化資訊中的我們 篇12

碎片化資訊中的我們作 ,907字

如果問外婆,曾經的她一天是如何度過,她會告訴我,她早上出門上班,晚上回家買菜做飯看報紙。而我的一天則豐富許多,除了一日三餐和學習,我看到好的電影集記錄片便下載到電腦;在公眾號上收藏優秀的文章;午休時間學習了製作雙皮奶;在“奇葩說”中看到新奇古怪的觀點,便反覆琢磨一翻……

這便也許是網際網路的功勞,它用豐富的內容將我們的日常生活分成了小塊並一一填滿。但可以發現比起我們正常的生理需求,更多地被分割大的,是我們獲得資訊的方式。

從前,人們每天獲取資訊的,只有一尺見方的報紙或二十寸小彩電。對他們來說,“包攬天下”的難度極大,眾口難調是普遍現象,而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可傳播的資訊數量急劇增加。為了滿足人們個性化需求,碎片化是遍及所有平臺的發展趨勢。

如果你問我,這樣每日忙忙碌碌的生活有沒有使我比外婆聰明許多?我絕不敢下此斷言。的確,我能在飯桌上侃侃而談,但我面對一個簡單的作文題時,腦中依舊空空如也。反而,我每日的確比外婆疲憊不少。

碎片化的資訊獲取讓我們能針對自己的興趣學習,交流。確實,我也學到了比起從前我能學到的知識。但若要問起這有何弊端,相信每個人又都能說出不少。碎片化的文章只傳播各種事實,卻忽略其推導過程,各種資訊不成體系,只跟著熱點走,缺乏持續的聯絡。

但我們依舊熱衷於此。承認吧,我們都希望能快速成功。我們認為看一個提高自信的方法就能成為萬人迷,看一個PPT教程就認為自己是高手。但這些努力就如同把拳頭打到空氣裡,到頭來什麼都沒得到卻在不斷欺騙自己。

從現在開始改變這一切依舊不晚。當然,我們改變不了時代的潮流,我們能改變的是我們自己。我們第一步能做的就是把一個個孤島連線成為一塊廣闊的大陸。當看到碎片化的知識點,試著停留一會兒,並以它為起點,尋找新的大陸,而不是永遠縮在角落裡。

這樣做,更重要的是放慢了生活的節奏。喬布斯曾說:“我願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換取與蘇格拉底相處的一個下午。”我相信,他決不僅僅滿足於獲得碎片知識的興奮,更是獲得知識的過程。正是如此,成就了我們的與眾不同。

碎片化是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但絕不要害怕它,而是利用它。我們改變的是生活方式,不變的是內心寧靜和對精神的更高追求。

致我們碎片化了的生活 篇13

致我們碎片化了的生活 ,1093字

聽媽媽講,從前我們的生活都是慢悠悠、不慌不忙的,大家都是做完這件事,再做下一件事,生活一直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後來隨著科技的發展,節奏變得越來越快,大家都變得越來越忙,特別是當網際網路開始普及以後,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逐漸變得碎片化。比如我們每天都通過微信、QQ、微博、搜尋引擎、各類網站等多個渠道獲取資訊。手機令我們的時間碎片化,網路令我們的閱讀碎片化,微信、QQ令我們的交流碎片化。

每天清晨,在醒來之後,我們往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手機;每天夜晚,睡覺前做的最後一件事情也是看手機。在我們家裡,爸爸每天回來的第一件事情基本上就是看微信上的朋友圈新聞和或者用微信與同事聊工作。每次上廁所,即使是蹲著,手裡也不忘記看手機。而媽媽每天也是經常看手機,上淘寶給家裡買東西。我呢,放學回家後第一時間也是開啟iPad,刷刷朋友圈,去看看微信群裡有沒有什麼新動態,我也經常會在手機上閱讀一些文章,和父母溝通卻越來越少。就連親朋好友見面以後不到5分鐘都會不由自主的拿起手機,把看手機當作一種消遣。

記得曾經有一個夏天的晚上,我提議和爸爸去樓下散步,可是到了樓下,剛聊了幾句,我突然發現爸爸不說話了,扭頭一看原來是正在玩手機,不時的還發出笑聲,正看得起勁呢。我突然想到。難道我們的親情也被碎片化了嗎?這樣的碎片意識已經無處不在,深入到了我們的大腦中,深入到我們溫馨的親情生活當中。

當然,資訊化時代也帶給了我們許多好處,就比如說微信,如果我們在學校裡有什麼聽不懂的地方,放學後我們可以使用微信問老師、問同學,和大家交流問題;如果沒有記清楚有哪些作業,也可以問同學;再比如說搜尋引擎,如果你面板上出現了小紅點,你就可以用搜索引擎,就可以知道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了。所從這些方面將,微信和搜尋引擎為我們提供大量的資訊,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幫助和好處,最關鍵的是我們人類要擅於利用、擅於辨別,把碎片化了的生活有效利用起來,化零為整,最大地發揮碎片化帶來的效益。比如,爸爸之前考MBA的時候,十分的辛苦,又要上班又要用碎片時間學習,但是爸爸抓緊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包括坐地鐵,等公交,喝咖啡,或者是早晨起床前,以及晚上上床還沒有入睡的時間來學習,最終爸爸成功地讀取了MBA。爸爸通過利用碎片時間,成功的完成了他人生的一件大事,可以看出有效的利用碎片是多麼重要。

雖然科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碎片化,但只要我們能夠有效地利用碎片,化零為整,那麼我們就一定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功!最後,我也希望我們要嘗試在吃晚飯時把手機放在一邊,嘗試在晚餐時間與家人愉快的溝通和交流,讓親情迴歸到他原來的狀態,改變,從點滴做起,從你我做起!

我們被碎片化了的生活 篇14

我們被碎片化了的生活 ,644字

隨著鬧鐘“滴滴”的聲音,我開始了一天碎片的生活。心不甘,情不願的從被窩裡爬出來,走向廁所。

看了一眼鍾,六點三十分。繼續洗臉刷牙,小狗哈利搖搖尾巴朝我走來,親暱的在我腿上蹭了蹭。看來它是餓了,我放下手中的事情,去給它喂狗糧,看著它吃完所有的狗糧,我才放心離開。已經六點五十分了,我潦草的收拾了一下,就手忙腳亂的出發去上學了。“你好,我們這是xx貸款,請問你需要。”騷擾電話大早上就開工了。“不要!”我不高興的結束通話了電話。在這個發展飛速的時代,有時想安安靜靜的做一件事都做不到。我們總是被各種各樣的煩瑣事打擾,生活逐漸被碎片化了。已經七點二十了,我的早飯還沒有解決,我狼吞虎嚥起來。慌忙的吃完早飯進了校門。碎片化的生活會給我們一種錯覺,讓我們覺得我們是在高效利用時間。不知不覺中,他偷走了你無數的金錢和時間精力。晚上六點放學了,吃完飯開始學習。微信滴滴的響了,同學問窩有沒有補課,就這樣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起來了,時間一點點的過去了。

我們的生活被碎片化,微信,陌陌,QQ各種社交軟體層出不窮。有一點時間我們總想著刷個微博,打局王者,時間總是在悄無聲息中就流走了。在碎片化的時代,我們應該學會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魯迅說過:“時間就像海綿的水,只要願擠,總是有的。”課間十分鐘我們可以做道數學題,看著就一道,可長時間積累起來數量就很多了。給自己做一個學習計劃,每天向著目標去奮鬥。利用空餘時間讀本書,增加知識。用刷微博的時間背幾個英語單詞。只要我們利用好時間,碎片化的生活對我們的影響就會變小。

碎片中的我們 篇15

碎片中的我們作文90 ,900字

隨著網路的出現和不斷髮展,我們的生活開始被手機,電腦等所不斷分割。最終支離破碎猶如一張蛛網化成了許多的碎片。工作時,一條資訊,一個電話可能就打斷了工作,閱讀時可以在手機上隨時讀隨時停,閱讀變的斷斷續續。在這碎片的世界中,我們的身邊被微信,QQ所充滿,所有的人都行色匆匆卻不知生活已然破碎。身處碎片中的我們又該如何呢?

碎片化的生活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冷淡。在資訊化的當下,我們沉浸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中。社會上出現了許多低頭族。他們行色匆匆面對手機螢幕時而喜笑顏開時而愁容滿面,他們的一切心聲似乎都只對虛擬世界所袒露,而當兩個人面對面時更多的則是沉默與冷淡。當人們從一個碎片踏入另一個碎片時,他與現實的聯絡卻在不斷被切斷。

碎片化的生活就像一種快餐文化,我們不斷的在各種碎片中穿梭,時而工作,時而閱讀,時而購物,時而聊天。這些體現出的都是我們內心的不平靜。遇上碎片化生活的我們迷茫在一個個碎片組成的迷宮中。我們需要一雙翅膀去擺脫碎片的束縛。正如古語所說“君子使物,不被物使。”身出資訊時代的大環境中,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世界,卻可以改變我們自己。如果我們被物所使那麼我們的生活就將破碎而我們也將無所適從,只有我們掌握物,去控制物,就會像手拿粘合劑將我們破碎的生活重新粘合起來。

許多有識之士都喊出了“放下手機,抬起頭”的口號。在這碎片橫飛,喧鬧紛亂的世界中,將手機放下,去尋一片淨土。當我們擺脫網際網路時才發現生活的不同,這樣的寧靜與安詳是碎片化生活所無法給予的。正如閱讀紙質書籍,你可能一連幾個小時手不釋卷,完全沉浸其中,在書中的世界你躲避了網際網路的喧鬧,在這其中你獲得了一個“完整的世界”。

身處碎片中的我們面臨著抉擇,是身處其中還是跳出束縛?答案顯而易見。可太多的人卻不願離開,他們甘願被物使成為網際網路的奴隸。面對數量龐大好壞不一的資訊,他們來者不拒在一條條回覆和一個個贊中他們的心變得空洞,變得迷茫,他們沉浸其中而不自知深陷泥潭也甘之若飴。他們的生活破碎不堪分崩離析。我們的身邊有太多這樣的例子,親情消逝唯有虛擬世界作伴。我們是時候放下手機了,不要讓生活再破碎了。是時候靜下心來去感受完整的生活了。

碎片化式的閱讀,帶給了我們哪些利與弊? 篇16

碎片化式的閱讀,帶給 ,1679字

所謂碎片化閱讀,就是指用手機、電子書、網路等等電子終端為載體的碎片化閱讀。而在當今21世紀,智慧手機大行其道,幾乎每個人都會隨身攜帶一部手機,空閒時不妨上上網,看看世界動態關注最新新聞,覺得自己彷彿看透了全世界,卻在不知不覺中就過掉了一天。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中槍”了嗎?

碎片化的生活,碎片化的時間和碎片化的閱讀組成了我們的生活。“多讀書,多看報。"這樣的一句話曾經廣為流傳,而現在呢?到處都是微博微信,百度谷歌,朋友圈,公眾號……原本的書本,報紙或是像字典這樣的工具被一一取代。潛移默化中,我們的生活就彷彿是整容般變了個大樣:

早上一大早起來,點開手機裡的小紅點,瞭解了一些資訊,就覺得自己已經是上帝般看遍了世界的酸甜苦辣……

上班途中無聊?開啟微博刷刷吧,喲,這個明星又怎麼怎麼樣,這個朋友又出了什麼事,這個國家又發生了什麼暴亂……

同事推薦的文章,看一看,呀,寫得太好了!簡直就是大師般的文筆啊……。

晚上剛剛窩進被窩裡,卻根本不想睡覺,看看手機吧。原來朋友們都線上,聊聊天吧!反正明天工作少……

仔細想想,發現其實我們人類越來越有些愚笨了,網上對於碎片化有一句話:“仔細檢索自己的生活關鍵詞,你會發現,自己根本沒有好好利用過碎片化,你自己的時間、精力甚至生命,反而被碎片化了。”

簡單來說,意思就是我們—人類,逐漸被碎片化了。而我想講的,是同樣被碎片化的一中獲取知識的方式。

這就是閱讀。

凡事總有起因、經過、結果甚至是無果並未來繼續發展,而閱讀怎麼會被碎片化,它又是被碎片化成什麼形態了呢?恕我直言,幾乎人人都有過碎片化閱讀的經歷,就比如工作完的閒暇時間看看微信公眾號裡那些“百看不厭”的文章,上廁所時刷刷微博裡發生的事,或是坐公交地鐵時,看看瀏覽器,知道了世界各地都有什麼大事發生……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的生活已經被這些看似充滿營養,五彩斑斕的資訊給擠得滿滿當當,而實際卻沒留下一丁點能學習或者是運用的技巧技能—這同樣也是碎片化閱讀和實體書閱讀的明顯差距。當你在閱讀實體書時,你所閱讀的一定會是你喜歡的,或是你需要的,能為你帶來幫助和啟發的,而反過來看碎片化的網上閱讀,說白了就是接受一些對你沒用什麼用的訊息,並不能像實體書一樣豐富營養,同樣也很少能在現實中派上用場。

那麼碎片化閱讀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嗎?這裡就要用到一句老話了,凡事都有它的兩面性,有好有壞,沒辦法隨意評判。我們從碎片化式的閱讀中,能夠更快速瞭解最新訊息,這一點無可否認。而我們失去了什麼呢?在翻閱資料的過程中,我找到了答案:耐心。

沒錯,想必大家都遇到過一些令人厭惡的“標題黨”,這些人往往為了增加訪問量,起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標題,例如“震驚!……”“獨家祕寶看完就刪……”等等。這些標題與內容非常不相符,卻使人們一次次地點進來。我在進行所謂的碎片化閱讀時也遇到過許多標題黨,而大家卻總是因為這些人消磨了自己的耐心。漸漸地,不管是哪一種閱讀方式,大家都沒有耐心去認真看,只是匆匆掃一眼,就退出來或是把書放在一旁不管。這實在是令人惋惜。

在查詢資料時,我反覆閱讀了採銅先生的演講稿,裡面有幾句話使人感同身受,同樣也有我們再次失去的東西—閱讀的深度。

閱讀的深度,這個詞對大家來說也許看上去太過深奧,其實不然,閱讀的深度就是讓自己整個人近乎忘我地沉浸在書海中,用心去閱讀、體會、感受。同樣在閱讀時,要挑選適合自己的書,想想你是否有興趣閱讀這本書,是否有時間和精力去閱讀而不是三分鐘熱度。能夠真正用腦用心去閱讀,並且樂於思考、拓展,我想這也是一種深度。

在文章的最後,我希望能告誡各位:手機、平板的記憶體是有限的,當你盲目地在其中下載,總有一天你需要刪除一些內容,而這些內容會化為真正的碎片,再也找不回來;而書本上的知識、內容才是真正永恆儲存的,想看時就可以翻開來,找一個僻靜的角落安安靜靜地享受這段美好時光。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多多利用碎片化時間去進行深度閱讀呢?

再說,閱讀本身就能使人心情愉悅,多多豐富自己的人生,全身上下充滿書香氣,豈不美哉?

我的碎片化時間,我做主 篇17

我的碎片化時間,我做 ,729字

“叮鈴鈴…。”我睜開眼睛,艱難地從床上爬起來,發現媽媽已經在一旁拿著英語書在我面前“和藹”地笑著:“兒子啊,都說早上人的記憶最好了,正好,你早晚上反正也沒什麼事可以做,背背英語吧。”我臉上寫滿絕望,不得不拿起書來裝模做樣,有氣無力地讀起英語來。

匆匆忙忙地吃完早餐,我瘋了似的逃出家裡,小聲嘀咕著:“大早上的就不能讓我先緩緩嗎?剛剛起就被逼著讀英語我也很絕望啊。”到了學校,一問同桌,原來也是同病相憐。下了課,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拿出了中午甚至是晚上的作業來寫。我也早已習以為常:“雖說這樣晚上負擔輕了點,但除非全部寫完,不然其實少不了多少。但是課間只有十分鐘,本來是為了休息的,非得搞得節奏很快,好像大家不寫作業良心就會受到譴責似的。”我向我的同桌抱怨,看到連他也在寫作業,我陷入了迷茫,趴在桌子上發呆,好像隱約聽到媽媽在喊:“你看看人家都在寫作業,哪有一個像你一樣這麼懶,你看看人家……”

下午放學後,我回到家裡,“撲哧”一下趴在床上,閉上眼睛準備休息一會,可是耳邊響起了媽媽的叫喊:“兒子你作業寫完了嗎?”我不耐煩的說:“沒呢,幹什麼?”我剛剛抽出一本書準備看一會,媽媽就說:“寫作業去,寫完了再看書!”我無可奈何地去寫了作業,寫完之後已經夜深了,我跑到屋裡捧起書讀了起來,沒想到,媽媽說:“反正你現在閒著對不對,去幫我…。”“啪”的一聲,我把門狠狠地關上。

不是我不想幫忙,我只是想我自己來使用我碎片化的時間而不是循著父母給我指派的任務,我們現在碎片化的時間大多都是別人在掌控,這並不是我們想看到的,我們是應該勤奮一點,但這並不代表我們應該把用來休息的時間用來學習或者工作,不代表我們應該週六週日往各個補習班之間東跑西跑。

我的碎片化時間,應該由我做主。

於碎片化中保全自我 篇18

於碎片化中保全自我作 ,921字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木心先生通過詩歌表達了他對慢生活的嚮往。處於資訊大爆炸的時代背景下,慢生活對大多數人來說無疑是一種奢侈。置身於快節奏的洪流中,每一分每一秒似乎都能被切割成無數碎片,人們被迫遭遇碎片化生活。然而,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或許碎片化生活並不是人們主動的選擇,但這並非意味著它一無是處,關鍵是怎樣規劃碎片化時間。

朱光潛先生曾在《寫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中提到:“中學課程雖然多,但你捫心自問你每天真抽不出半點鐘的功夫嗎?如果你每天讀三四頁書,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讀四五本書了。”碎片化閱讀的力量可見一斑。繁重的學業或工作負擔讓我們好似無暇顧及任何事,但若能從一天中抽出一些碎片化時間,去發展自身興趣,也未嘗不是一個好方法。學會利用每分每秒,傾力擠出時間海綿中的每一滴水,這是現在的人們必須學會的可貴能力。

可同時碎片化生活也引出了一個不容小覷的問題。若無意識的將碎片化閱讀作為攝取學識的唯一途徑,長此以往人們便會將學習寄託於區區碎片中,這自然是不可行的。碎片化閱讀往往意味著不夠深入,只是囫圇吞棗般的掃閱致使我們沒有針對性的思考,從而漸漸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汲取到的只能是一些浮於表面的東西,真正所得自然大打折扣。與此同時,碎片化生活更令我們於無形中變得浮躁,人們再也沒有耐心花費大量時間潛心於一件事,亦或是完整閱讀一本書,用心去探求,只會企圖通過零碎的時間獲取廣袤的學識,妄想付出極少時間索取儘可能多的收穫。到了這時,被碎片化的不再僅僅是生活,更是我們的人生、我們的思維。

這也不禁令我想起了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中的文物修復師們。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坐得住’可能意味著會錯過新風向,但在他們的身上卻能看到一種對時間的超然,他們在故宮修文物,也修著人們自以為是的價值標準。這正是我們應學習的生活態度,碎片化是時代的需要,也是有效的應對方式,我們固然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去解決瑣碎的事務,提高工作的效率,但同時是不是更應該盡力保留一些不受外界干擾的時間,靜下心來感受生活,沉浸於所愛之事中去呢?也唯有這樣,才能不被功利所驅使,在利慾薰心的環境中堅守真我,在碎片化的生活中仍擁有完整的自我。

致成長中的我們 篇19

國二作文 ,980字

不止一次在夢裡見過未來的我們,當初林蔭道下的身影都在歲月的激盪中濃縮成了沉澱,像一場無聲的黑白電影,雖然短得只有三年。

時光都在那一刻,臉上還充滿著稚氣的我們蹦跳地進入了校園,我們在教室裡大聲地晨讀,我們在操場上發瘋般地奔跑,我們為了老師讀錯了一個字而笑得不可開支,我們因為有體育課一天都那麼興奮,那時的我們,童真、率直,每天都充滿著夢想和希望,每天都是那麼快樂。

然而時光的年輪在轉動,當初的我們還是那樣嗎?還是那樣,但我們多了責任和擔當,我們會競爭,會每天熬到深夜學習,我們各自在理想的征途上奮鬥,我們會相互合作,會在午後一起探討題目,會因為某一問題的答案而爭執個半天,我們的思維在發展,腳步在加快,思想在變得成熟,我們會充滿鬥志地誦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我們會體會李清照婉轉的詞風“昨夜雨疏風驟”,我們會思索范仲淹“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的憂傷情懷,我們也會品味毛澤東“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的興奮之情,太多的過往,太多的記憶,太多的捨不得,那些陪我們一起成長的文人們給予我們太多,也是在這些給予中,我們成長了太多,也充實了太多。

現在的我們忙於學習的奔波,再也無當初的衝動,思考數學問題,背誦語文文章,似乎已經成了生活中的主旋律,我們會在夜晚的某一時刻對著虛空的某一處微笑,幻想著成長中的我們未來的某一天相遇,我們會在繁重的學業後互相傾訴,我們會在跑步時大聲背誦《岳陽樓記》。在趕考的路上,我們也在嬉笑著唱著班歌,我們會把《陋室銘》改編,我們會給每位老師取綽號,我們也會對老師傾訴衷腸,那些如同陰霾天氣後放晴的點滴瞬間,我實在不知道未來的我們會多麼想念這些青蔥歲月,會多麼懷念班級瑣事和那些熟悉的燦爛笑靨。

風起之處雲湧,水盈之處泉生。人生萬事,都是在積累中才會變得愈加珍貴,而我們也是在成長中才會漸漸發現,成長的過程中往往都伴隨著失去和得到,也是在這些彌足珍貴中才體會得到,在一起是多麼的快樂。我也曾幻想著,我們正如班歌中那句歌詞所說的,在某一角落,瞥見了那熟悉的校服;我也曾夢想著,多年以後,在某一所大學相遇。每每想到這些我都會嘴角上揚,那畢竟是我們的記憶,不是嗎?

願成長中的我們更好,願未來的我們在“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中更好!

太多寶貴的,需要跋涉才可以獲得。

太多璀璨的,隔著夜空越光芒四射。

成長中的我們 篇20

國小五年級作文 ,683字

以前我曾經看到一個新聞,兩名高中生圍毆老師,還對著鏡頭怒吼道:“我是學生,你們能把我怎樣!”的確,我們不能把你怎樣,但是社會可以!

我曾經有一個同學,她學習很好,而且是奧數格外的好,但是幹什麼都很慢,同學們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做“奧特曼”。後來去高中留學回來後給我講個經歷:在外國假期要出去打工,第一次去上班遲到了五分鐘,就因此被解僱了。他沒想到第一次因為遲到付出的代價竟然是丟掉自己寶貴的工作,而更讓她難過的是老闆的忠告:“如果我不解僱你,你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麼殘酷!”也許老師不能把你怎樣,但外面的世界就可以,這就是成長中的習慣導致的後果。

以前我們班上有一次失竊案,案情很快就水落石出。主演是班上一個出了名的熊孩子,他偷了別人的自行車。班主任就叫這個熊孩子和他的家長來,想和家長聊聊,可家長的態度更讓老師驚歎不已:“我們家有錢,孩子是一時貪玩,說多了傷他自尊心。”這位家長,我想問,如果像你這麼說,一天比爾蓋茨突發奇想去行竊,這又算是過家家嗎?老師不能把你怎麼樣,但社會可以。如果在社會上,這不光是錢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了,這還會讓你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有一次吃喜酒,我看到一位家長帶著孩子,孩子爬上桌,飛速的轉動菜桌,想吃什麼,就往嘴裡放,別人根本無法動筷,家長也不管他,後來有人罵他是個沒教養的人,他卻說:“現代教育要放開天性,不能老束縛孩子。”他從未想過每個孩子都要成為公民的,要進入社會,當你漠視別人的權利,當別人的權利受到傷害時,他的天性可以保證她一生的幸福嗎?

成長中犯錯,我們可以理解,可我們的家長,我們的監護人也跟著一起連連犯錯,做我們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