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霧寫一篇作文相關作文20篇

用霧寫一篇作文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452字

霧是一種自然現象。它千變萬化,隱藏在山間,天空,有著一絲神祕。

一天清晨,起床後,我透過窗戶看到外面白茫茫的一片,看來今天這神祕的使者—霧又來了,我乘公交車上學時,一路穿過美麗的仙境,路過鯉魚江大橋時,平靜的湖面上泛起了一層層薄霧,在湖面上方環繞飄蕩,像極了哪位仙女遺失在人間的衣裳和絲帶。不過,我透過窗外看到的不一樣了,因為這時有了一束陽光透出來,像一把金燦燦的寶劍直穿雲霄,陽光照在湖面上,使這仙境多了一分靈氣和活力,路上我還看到一座座高樓的上方被那調皮的雲霧擋住了,我還想上去看看呢,這霧天美是美,但影響了一些司機開車,所以很多車子都會開燈,所有的車子像烏龜一般在瀰漫著白霧的馬路上緩緩前行,偶爾可以看到人行道的行人在霧裡若隱若現,好像在躲貓貓。

來到學校,站在4樓的走廊上,向遠處眺望,遠處的山可美了,半山腰的霧好像繫著一條白色的腰帶,又像一條白蛇落在山間。漸漸的,在太陽的照射下,霧漸漸的散去了,四周圍彷彿升起了煙霧,這神祕的霧。悄悄地來,也悄悄地走了。

霧,真是大自然的禮物。

用淚寫一篇作文六年級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571字

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淚,如感激的淚,委屈的淚,悲傷的淚等,而讓我記憶猶新的是那兩次……

一次,十月一早上,我們早早的起床,是為了看早上的慶典儀式。到了八點,典禮開始了,我們激動地坐在沙發上,看著兵隊升旗,只見他們邁著整齊地步伐,緩緩的從天安門裡向升旗的地方走去。他們一刻也不能放鬆,就這樣緊繃著臉向前走去。升旗的時候,只聽國歌一響,旗手就拋起紅旗,五星紅旗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耀眼;在微風的吹拂下,五星紅旗隨風飄揚!人們的眼睛也一直跟隨著五星紅旗,每當看到他,中國人就自豪起來。而這一刻我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那一次,十月一的典禮使我流下了激動的淚,而這一次,我流下了感謝的淚。

期末考試的時候,我沒有帶圓規,我正急著發愁,我後桌就就問我怎麼了?“我沒帶圓規考試的時候該怎麼辦啊!”我著急的說。“我借你吧,咱倆一會兒一塊兒用。”我當時弄了一下,接著才說了一聲“謝謝”。那次考試,多虧了後桌的圓規,我的試卷上才沒有扣分。我在心裡流下了感謝的淚。

淚是一個人最容易觸控的東西。它來自心靈的深處,純潔、至聖是它的標籤;清澈、透明是它的顏色;或苦或甜是它的味道。每一滴淚的出現都有它的故事,每一滴淚的故事都取決於它的來源,因此每一滴淚都是不同的。

用悔字寫一篇作文500字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700字

每個人在成長的路上,都做過錯事,幹過傻事。事後想起來,真是十分難過呀!這種心態,我確信每個人都有過。特別是我這個黃毛小子,做過的悔事還真不少。

我做事總是毛毛躁躁的,媽媽說我是一個大大咧咧的小孩。天氣預報說今天會下大雨,媽媽叫我出門之前帶好雨傘,我卻視之不理、不聞不問,結果在路上被雨淋成了“落湯雞”。

還有一次數學期中考試,臨出門前,爸爸“命令”我一定要看清楚題目。結果,發試卷時,我把簡答題的“9”看成“6”,還有那道連環題,一步錯,步步錯呀!最後就是大錯特錯,老師毫不留情扣了我15分。我在心裡那叫一個悔喲!

其實這些“悔”,只要態度認真,還是可以改變的。最讓我煩的是我這倔強的脾氣,明知有錯,就越不承認,越不悔改。因此犯下的錯真是讓人後悔不及。

有一天上午,我不小心把客廳桌上的花瓶打碎了,我急忙逃走。“你們兩個給我站住,是誰把桌上的花瓶給打碎了?”我和哥哥剛走出院門,身後就傳來了媽媽大聲地責問。媽媽神不知鬼不覺地來到了我們的身旁,一雙虎眼掃過我們,那目光掃得我後背都是冷汗。突然媽媽指著哥哥說:“一定是你乾的!”哥哥的臉像一個熟透的紅蘋果,“真不是我乾的。”我就站在哥哥旁邊,看到哥哥流下了委屈的淚水,心裡真不好受。我本想說出來,但就是開不了口。事後,想著哥哥代我被媽媽批評,我真後悔!

人生有很多後悔,因為這個“悔”字讓我覺得有很多遺憾,希望大家儘量不要讓自己後悔!

用蚯蚓寫一篇作文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1036字

本週,語文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項探究實驗作業。我選擇的實驗:探究蚯蚓一截兩段後會不會再生成兩條蚯蚓?“這怎麼可能呢,難道蚯蚓會神話故事裡面的‘分身術’嗎?”一個個問號在我腦海裡盤旋著。

放學後,我拎著小鏟子和媽媽一起來到草地上挖蚯蚓。不一會,不費吹灰之力我就挖到一條蚯蚓。蚯蚓軟軟的身子,長長、圓圓的,像一根繩子。蚯蚓爬起來一拱一拱的,把身子扭成了“s”形。“蚯蚓看起來好醜啊,這麼醜的動物,應該不會是益蟲吧?”媽媽看我一臉嫌棄的表情,指著地上說:“別看蚯蚓其貌不揚,你可不能‘以貌取蟲’認為好看的蟲子就是益蟲,難看的蟲子就是壞蟲子。”

原來,蚯蚓是農民的朋友。它以泥土裡的沙粒、土壤以及腐敗葉子為生。這些東西吃了以後排洩出來是捲曲粘的小顆粒,裡面含有化學物質,是莊稼所需要的營養。蚯蚓是一臺很好的耕耘機。在地下生活,還能把地下的細土翻到上面,把粗土翻下去,使土地更鬆軟,起耕耘作用。蚯蚓有一個霸氣十足名字叫—“地龍”,在中醫學上是一味名貴的藥材,可以通筋活血。

“儘管蚯蚓有這麼多本領,但是到底會不會‘分身術’,還需要你自己去探究了。”在媽媽的鼓勵下,我半信半疑的把它截成兩段:一分為二的蚯蚓跳起了“雙人舞”,一會這段把身體擰成一個S形,一會兒那段又擰成了一個O形,像是兩個巫師在為施展魔法做熱身運動。一分鐘,兩分鐘過去了。“咦,蚯蚓沒有變成兩隻蚯蚓啊?”媽媽好像看穿我的想法,“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再觀察觀察吧。”幾小時之後,令我驚奇的一幕出現了:從一條蚯蚓的兩段,變成了兩條短蚯蚓,又爬來爬去了。媽媽看我目瞪口呆的表情,拍拍我的肩膀:“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這其中的奧祕,從書中去尋找答案吧。”

詩人王之渙曾經說過:“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為了驅散縈繞在我腦海中的這片疑雲,我查了百科全書,又上網查了百度百科,終於瞭解到了蚯蚓“分身術”的奧祕所在:原來,蚯蚓是一種環節動物,身體中包含著生物器官--再生器官,這一種器官能使蚯蚓在被分解後再生。

看來我要好好學習,去發現、去研究更多大自然的奧祕!

用光頭強寫一篇作文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633字

唉,每天辛辛苦苦砍樹,李老闆也不發工資給我,我還有兩隻臭狗熊追著我打,養的貓也不讓人省心,我怎麼這麼慘啊!

雖然我命運不怎麼,但我相信,越努力,越幸運!一想到這點,我又提起鋸子,想要出門砍樹了,我就算賺不到錢,我也一定會堅持我砍樹的信念!

我一腳踹開家門,拎著鋸子,衝向森林。正跑著,突然,我眼前一亮——哇啊!這麼高大的美人鬆!“這麼高大,這麼粗壯,而且還有迷人的芳香,這,一定是上好的木材啊!”我情緒激動,眼睛裡還閃著亮亮的星星。“這要是給李老闆送過去,該多賺錢啊!”我掏出鋸子,“呵嗯,呵嗯”地拉著鋸子,剛要砍樹,背後就躥出來個熊二,熊二一邊啃蘋果,一邊指著我:“光頭強,你咋又來砍樹了?俺熊二今天就帶(代)表森林懲罰你!”

我一看是熊二,扭頭就跑,我把熊二繞進了一個山洞裡,傻乎乎的熊耳就被我封在洞裡了,我這才放心地去砍樹。

“嗡嗡,”我鋸倒了一棵又一棵樹,在經歷了這麼多困難之後,我終於可以放心砍樹了。當我沾沾自喜地砍倒了第十棵樹時,熊大不知從哪裡冒出來,抓住了我,被暴揍了一頓後,我才失魂落魄地回到家。

從這以後,我只能與兩隻熊打游擊戰,我每一個小時,砍一棵樹,這樣我一天怎麼也可以砍十棵樹,一週70顆就夠了。

我這才知道堅持與努力的重要性,我光頭強,不會放棄當一個伐木工,我會堅持下去,並把它當作一種習慣。

用遊覽順序寫一篇作文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504字

古老的清暉園

清暉園是廣東有名的四大名園之一,在我的家鄉廣東順德可是家戶喻曉的。媽媽說今天帶我們去清暉園玩一天,我聽了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走進清暉園的大門,最先看見的是雙龍戲珠的雕像,這座雕像在魚池的中央。魚池裡有許多又肥又大的鯉魚,在驕陽的照射下,鯉魚快活地游來游去,好像在說:“熱死了,熱死了!”

進入清暉園,再走過了一條小河,我們便來到了清暉園的後花園。後花園可漂亮了!各種各樣的花連成了一片,像五彩繽紛的花海。有一座假山座落在花園的中央,讓後花園就顯得更加優雅、氣派。小鳥們吱吱喳喳地叫過不停,彷彿在和大家打招呼呢!突然,飄來了一朵黃色的“雲”。遊客們不約而同拿出手機、照相機正準備拍下這神奇的一幕,一位遊客大叫:“這哪是什麼雲?是一群蜜蜂!”

再往前走,我們來到了一個寬敞的陳列室,裡面陳列著又古老又精美的傢俱,紅木傢俱已褪色,但做工相當精細,讓我大飽眼福,彷彿把我帶到古代的世界裡。這裡還擺放著各式各樣的陶器、古老的花瓶,花瓶裡插滿了百合鮮花,花香四溢,芬芳撲鼻,真是美的享受!

古老的清暉園真像一幅美麗的、古老的畫卷。

用遊覽順序寫一篇作文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526字

游龍門石窟

說起龍門石窟,那是我非常熟悉和想念的地方。它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境內,同時也是距離外婆家最近的一個景點。從外婆家出發步行大概只需十五分鐘左右即可到達龍門石窟,暑假裡的一天媽媽帶我到那裡遊玩。

走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由陳毅元帥親筆題寫的“龍門”二字。往前走,眼前豁然開朗。伴著伊河水慢慢前行,我們來到了龍門山萬佛洞,萬佛洞因南北兩側雕有整齊的一萬五千尊小佛而得名。大大小小的佛依次排列,神態與樣貌各有不同,都在閉目打坐。

繞過萬佛洞,我們來到了龍門最大的石窟——奉先寺。我們首先看到的是盧舍那大佛,它完工於武則天統治的盛唐時期,面容與武則天有些相似。她大約有十七米高,耳朵有兩米長。從正前面看盧舍那大佛,儀表端莊,面帶微笑;站在佛像腳下仰望,她威嚴地盤坐在蓮花座臺上。她一隻手手心朝上,一隻手手背朝上。據說,因為它是龍門石窟最大的佛,這個動作表示“天下唯我獨尊”的意思。

游完了奉先寺,走過一座橋,我們來到了河對岸,這便是東山石窟白居易遺址和白園了。東山石窟不及龍門山萬佛洞的氣概,但也令人讚歎。

龍門石窟中的洞窟真是說也說不盡,道也道不完,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遊賞。

以亮為題寫一篇作文 篇8

話題作文 ,3799字

【篇一:以亮為題】

在一陣淡淡的麥香中,一位小男孩數著空中明亮的星星,慢慢地進入夢鄉。

他的夢,是萬物點綴出來的夢,大地被金黃的麥田覆蓋,似一片金黃的汪洋大海。五彩的蝴蝶在麥田裡穿梭,似繽紛的魚兒在海中生活。雖是夜晚,但那天空卻未泯玩心,用千千萬萬明亮的星星裝飾。星空下,麥田裡一條曲折的小道通往炊煙升起的地方,一座小屋,一扇木門,一位婦女,一盞燈。男孩順著小道向燈光跑去,向著炊煙跑去,這個是男孩歸家的光亮。那亮溫暖了男孩的心房。

夢醒了,那盞燈不見了,那陣麥香聞不著了,那個男孩已變了模樣。他從鄉村走向了城市,從童年走向青年,伴隨他的是滿身的鬥志。

奮鬥的鬥志在次次的碰壁中消耗怠盡,他如同一塊滿是稜角的小石子被打磨成了一塊光潔圓潤的鵝卵石。他奔走在各個地方,為了工作,為了生存,盲目地忙碌著。他感覺自己就像社會上的一粒沙,渺小,無依無靠。一遇見大風大浪,他就只能在半空中迴旋打轉。只能隨波逐流而不能活出自己。

這不是他所熟悉的一切,溫暖的燈光幻化成了絢麗的霓紅燈,刺瞎了他的雙眼。悠閒的炊煙變成了汽車嗆人的尾氣,令他聞不見麥香。滿地的麥田成為了結實的欄杆,擋住了他歸家的道路。

夜更深了,人也更少了,孤獨的他總會躺在草坪上,含著苦與淚,像一隻無助的小動物,默默地舔舐自己的傷口。在他再一次躺在公園的草坪上,雖然空中己沒有了星星,但是耳畔吹來的清風,依舊讓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寧靜。他聞著麥香,踏著炊煙,望著燈光,進入了夢鄉。

一個小男孩躺在麥田裡,數著空中明亮的星星。他在麥田裡打滾,沾了滿身的泥和淡淡的麥香。他追逐著蝴蝶,與他們賽跑,風就是他的翅膀。他向著光亮走去,那是他歸家的光亮。那亮溫暖了男孩的心房。

他的臉上浮顯了微笑,淡淡的卻是甜蜜的。

他認錯了路,這並不是他的小道。他認錯了光,這並不是他的光亮,但是他認對了心,這是一顆浪子的心,在隱隱作響。

抓起行李,乘著風,帶著淡淡的麥香,他向著遠方奔去。

眼前的光亮漸近,心中的光亮也越進。

一條小道,一座木屋,一個婦人,一盞明燈,閃耀出召喚遠方的遊子歸家的光亮。那亮溫暖了男孩的心房。

【篇二:以亮為題】

班主任身後跟著一個女生走進了教室,難道這就是班主任說的所謂新同學—小花。

她還真了不起!剛進教室就集聚了所有同學的目光。兩條辮子垂在胸前,還紮了兩個蝴蝶結,好笑死了。穿著一件好像是中山裝的衣服,褲子好像大了很多,鞋子上盡是泥巴,兩手不停地揉著衣袖,頭低著像是個犯了錯的孩子。哦!這就是小花!

不知道是我的幸運還是不幸,小花坐在我旁邊,一直以來都是我一個人“霸佔”了兩張桌子,好不快活,她一來就“侵佔”了我的“領土”,加上她那土得掉渣的打扮,我很是看不慣她,總想捉弄她。

此後,小花便成了我們茶餘飯後議論的物件,我們課後開心娛樂的物件,為我們義務勞動的物件。我們把最髒最累的活交給她幹,我們把挨老師罵的氣撒在她身上,我們把調皮搗蛋後的爛攤子丟給她收拾……而她,從來都只是默默地忍著,從沒見她掉過淚,也從沒見她笑過,即使是每次考試拿第一。

這樣一個人,太奇怪了!我不禁對她好奇起來。

可是,小花轉學了,去得很匆忙。當我們沒有小花這個“受氣包”的時候,我們才發現,教室沒有以前那樣乾淨了,窗戶沒有以前那樣明亮了,桌椅沒有以前那樣整齊了,甚至,我們沒有以前那樣“快樂”了……小花?原來一直默默為我們奉獻她自己的一份力,儘管她從我們這兒收到的是無止盡的恥笑甚至是侮辱。小花,世界怎麼會有像你這樣“笨”的女孩?

不久,我意外地收到了小花的來信,內容約略如下:我一直生活在黑暗中,父母早逝,沒有朋友,和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但我仍然覺得我的生活充滿陽光,因為上帝給了我一盞燈,讓我照亮了自己的生活,這盞燈就在我的心中。無論我的生活多麼的黑暗,我都不怕,因為我點亮了我的心燈,同時,我也想把別人的生活照得更加明亮。

看完信,我哭了,我不僅沒有點亮自己的心燈,更把黑暗傳給了別人。

我將小花的信貼在了教室後面,並在上面寫了四個很大很大的字—點亮心燈!

【篇三:以亮為題作文】

我出來散步。

天還不怎麼黑,卻早見房內點起燈來。走到溪邊,溪水緩緩流過,水中魚兒互相追逐打鬧,見了人,全躲到石頭縫裡了。

走著走著,天就黑了下來,卻也可以走路。忽然,前邊冒出一個黑乎乎的東西。我嚇了一跳,卻是一隻青蛙,它當即跳入草叢,卻不等人來抓。

一抬頭,忽見前面有一團微弱的亮光。這光略顯綠色,卻也帶了一點黃色。走近一點,這光卻飄走了,我先是吃了一驚,但之後就明白這是螢火蟲了。我四下裡一看,發現身邊有四五隻螢火蟲。它們飛來飛去,好像在跳某種奇特的舞蹈,向我打招呼似的—

我於是便陷入了深深的遐想中:溪面和溪邊飛滿了大大小小的螢火蟲,就像滿天星斗一樣,映得溪面一片明亮。那一定是十分美麗的,只可惜我是見不到了,但我能想象地出,那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本來,能見到螢火蟲已是知足了,我卻一定要抓一隻,以證明我見到過螢火蟲。我費了半天力抓住了一隻,捧在手心裡,生怕它跑了或是傷著了。它在手心裡到處亂撓,我卻早已回到了家。

我把手鬆開,讓它爬到手指上。它在電光的照耀下卻不發光了。我知道這裡不是它的天地,於是我把它放了,看著它漸漸遠去,消失在夜色中……

現在,螢火蟲日益稀少了。小魚和青蛙雖然也還可以見到,卻失去了昔日的精神。小魚已不再嬉戲,只是在水中無精打采地閒遊,有些蚊子大的,遊的挺快,卻像後面有隻鴨子追著一樣,疑神疑鬼。青蛙也不那麼會撲騰了,很容易就束手就擒了,而且很少見到大蛙了,都是一些彈丸大的小蛙。它們難道會像螢火蟲一樣消失嗎?還是會重獲新生?

這難道與我們沒有關係嗎?誠然,我們可能沒有親手殺死它們。但是,誰敢說他從來沒有破壞過環境呢?

我們應該為螢火蟲最後的這點光亮作努力,杜絕環境汙染,還螢火蟲一片天地。

【篇四:以亮為題】

春天因為點亮了心燈,所以才趕走了寒風呼嘯,冰凍三尺的嚴冬,迎來了萬物復甦與百花齊放。

花兒因為點亮了心燈,所以它才承受了風雨的洗禮,綻放了絢麗的色彩,迎來了萬眾驚羨的目光。

人們因為點亮了心燈,所以才有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尺還復來”的自信與豪放,才有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勇與無畏,才有了“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豁達與堅貞。

心燈是羅盤,指示了前進的方向,心燈是燈塔,照亮了未知的路。

陶淵明點亮了心燈,他離開了那“樊籠”終於“復得返自然”,從此寄情于山水,過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併為我們後人留下了一首首膾灸人口的優美詩篇。

李白點亮了心燈,離開了那黑暗腐朽的官場,著一身飄逸長衣,佩一把紫氣寶劍,駕一匹純白駿馬,隨風而行,遊歷於三山五嶽,與月亮對飲,與黃河爭雄,抒寫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不羈個性。

霍金點亮了心燈,他雖然身體殘疾,但是他志氣堅定,他並不因身殘而放棄夢想,失去信心,他堅強的與病魔爭鬥,與死神抗衡,他並不抱怨命運的不公,只是奮力的拼搏,勤奮的鑽研,最後終於為物理界作出了不朽的貢獻,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雖然我的命運是很悲慘,但是我還有一個大腦可以思考,我還有一個多手指可以動,我還有愛我的與我愛的人……”

古往今來,無論是誰,只要他不放棄夢想,點亮心中那盞燈,就能夠尋求人生的真諦,就能像陶淵明、李白、霍金等人那樣創造不朽的人生。

點亮心燈吧,因為它能指明你前進的方向;點亮心燈吧,因為它能給你自信與勇氣;點亮心燈吧,因為它能助你尋找到生活的真善美,能助你登上成功的顛峰。

點亮心燈吧,花兒將為你開放,鳥兒將為你歌唱,成功之門亦將永遠為你而開啟!

【篇五:以亮為題】

推開灰塵滿布的窗戶,你會發現天空竟是如此美妙。

撥開遮住雙眼的陰雲,你會發現陽光竟是那麼可愛。

點亮心燈,你會發現身邊的人,是那麼美好,身邊的事是如此精彩。

和朋友吵鬧,鬧脾氣了嗎?和朋友意見不同,一生氣,相見如同陌路了嗎?和朋友為了生活的點滴,一恨心,如仇人見面分外眼紅了嗎?

點亮心燈吧,撥開心靈被嫉妒、羨慕、鄙視、自私……所環繞的陰雲,洗滌被汙染的雙眼,你會發現失而復得的朋友是那麼的純真,漸行漸遠的友誼迴歸身邊是那麼令人歡欣。

為父母的嘮叨而厭煩嗎?為父母的關心而煩燥嗎?為父母的好言相勸而大發雷霆嗎?為父母辛苦的教育,尚嫌不夠嗎?

點亮心燈吧!走進父母的內心深處,去感受,去領悟:他們對你的關心、擔憂、幸福、愛、期盼……用你的雙眼凝視父母的淚眼,你會發現,他們的愛一直在溫暖著你,包裹著你。

曾被生活傷害過嗎?曾在商場購物時受過服務員的冷眼嗎?曾在飯店吃飯時被店主人“宰”過嗎?曾在乘車時遭遇過乘客的白眼嗎?曾以為生是充滿汙垢的嗎?曾以為世界是無情冷漠的嗎?

點亮心燈吧!你會發現挫折過後師長、朋友的真誠鼓勵,購物時店員的真心服務,吃飯時店主熱情的招待,乘車時乘客的愛心、溫暖……到那時,還以為生活是汙垢的?還以為世界是無情冷漠的嗎?

點亮心燈吧!不是所有愛的種子都會被埋沒,不是所有的陽光都穿透不了烏雲,也不是所有付出都沒有回報的。

點亮心燈,收割歲月的陰霾,拾取生活的溫暖。

點亮心燈,即使走在迷霧重重的大街上,相信,總會有陽光溫暖你的心。

點亮心燈吧,十一月的寒風,在散發迷人的醉香!

點亮心燈吧,相信,愛會永遠長陪伴!

以我們身邊的龍文化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篇9

國二作文 ,1392字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佳節到來的同時,遊子們的鄉愁也如約而至。值得大家注意的是一張迅速走紅網路的“鄉愁地圖”。

“鄉愁地圖”走紅的同時也不禁令人懷疑:如此一張“鄉愁地圖”真的能反映億萬遊子們的鄉愁嗎?我認為不能。

這份鄉愁地圖調查了近幾年各省中秋禮品的銷售情況,以物質為調查的依據不免引起眾多不滿。鄉愁作為一種質樸且熱烈的情感,默默燃燒在每個遊子的心中,那在離別的車站藏起的淚水,那每一個輾轉反側的深夜,人們一遍遍地勾畫著記憶中的故鄉的一草一木,這才是鄉愁,最平凡的情感。也許節日的禮品也寄託著情思,但那單薄的包裝盒,又怎能裝下銘心刻骨的鄉愁?龍文化之鄉愁,非那平淡無奇的資料罷了。

首先,從現實情況來看,“鄉愁地圖”並不具備代表性。“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國各個省份的節日風俗大相徑庭,並非各地區、民族都流行送禮這一習俗。且即便是送禮,人們在禮品的選擇方面也各有講究,有所差異。“鄉愁地圖”僅以某一產品的銷售資料為分析依據,製作者在這些問題的考慮上顯然有所欠缺。“鄉愁地圖”的調查資料不具備普遍性,得出來的結果自然也不具備代表性。以“鄉愁地圖”來反映各省鄉愁情況,顯然是不真實的。

其次,從情感方面考慮,數千年來一直困擾著遊子們的鄉愁是一張“鄉愁地圖”所承載不了的。“篋中有帛倉有慄,豈向天涯走碌碌”,古人迫於生計背井離鄉,時至今日也不例外。無數青年跨越了大半個中國湧向北上廣,尋求著打工賺錢的機會。如果說中秋對於一家團圓的人來說是種幸福,那麼對於有家卻不得歸的遊子來說無疑是種折磨。雖然在大資料時代下,他們能與遠方的親人視訊通話,但歡聲笑語間終究隔著一層厚實的螢幕,濃濃的鄉愁盤踞在他們孤寂的心頭。對離家的遊子而言“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愁緒是一切冰冰冷冷的資料所無法表達出來的。遊子的鄉愁既是他們關於故鄉的獨家記憶,也是他們被迫遠離故里的悲哀,這些都是無法與人述說的,而這些,“鄉愁地圖”豈敢承載,又豈能承載!

古有無數遊子對月長嘆,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嘆交通不便,家屬難寄,只得鬱郁低吟,遙寄愁思。如今科技騰飛,交通便捷,中國更是有最快的高鐵,回故鄉看看只是一張車票的距離,又為何還有如此多的人懷抱著鄉愁呢?是因為鄉愁是一種懷念,我們記憶中的故鄉也許只是家門口的桂花樹,傍晚衚衕巷裡的煙火氣,我們的鄉愁也許只是母親最拿手的菜,三月裡滿天飛舞的柳絮,在我們離開故鄉的那一剎那我們對於故鄉的全部記憶,都封存在腦海中。也許我們可以輕易回到故鄉,但舊時的景色再也找不回來。時間不會風化人們對於故鄉的記憶,那輪跨越了千年時光的明月,依然光華流轉,承載著無數遊子最純粹的思念。我們與古人,遙望同一輪明月。

鄉愁,是獨酌望月,是小徑徘徊,是入夜難寐;這山、這水、這月,盡是我遊子懷鄉愁思,而中國“鄉愁地圖”怕是載不動遊子的許多愁啊!

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令我難以忘懷的仍然是故鄉的炊煙,和眯著眼睛往灶中塞柴火的爺爺,以及冷呼呼的冬天煮完飯後一股腦兒溜進灶臺口利用那一星半點兒的餘溫取暖的黑貓。如今的故鄉對我而言既是一個回不去的地方,也是一個走不出的地方。故鄉,是我心之所向的一片熱土。唯有那鄉愁,是我心中的龍。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鄉愁,從不是一張單薄的“鄉愁地圖”和冰冷的資料所能承載的;那是一種魂,中國人的龍,那種牽掛著的龍文化,叫鄉愁。

以堵為題寫一篇作文 篇10

國二作文 ,1151字

如蛛網一般的柏油馬路交縱著,車的長龍川流不息,我的心卻堵了起來。

這繁華的都市,馬路愈建愈寬,也容不下一隅菜地了。我家樓下的老爺爺本是農村拆遷上來的,老一輩的莊稼人是離不開土地的。不知什麼時候,老爺爺就把小區空地的雜草除了,撒了些菜籽—小小的一片菜地,如老爺爺的第二個家。

記得還上小學的時候,放學後一有空暇就去看那些菜。那時小區裡的路很窄,我跑兩步就能過去。記得有一次衝勁猛了,竟踩到了一株小菜苗。正在澆水的爺爺見了,忙走過來,替我拍了灰,又把菜苗扶正,繼續灑水。被我踩到的菜苗已經矮了一大截,它嫩綠的葉莖折斷,露出裡面已蒙了土的葉肉。我的負罪之心竟油然而生。我擔心地看向一臉慈祥笑呵呵的老爺爺,小聲問:“爺爺,這菜還能活嗎?”爺爺爽朗地笑了:“活!當然能活!青菜看著脆,只要根不斷,在土裡撒點水,三天發種,五天抽芽,半個月就長好了。”確實,沒幾天,那株被我踩斷的小青菜又長了起來。

我以為一年又一年,會一直這樣種苗收穫,但小區的路真得太堵了…。

不知什麼時候,有人向物業反映:路窄,把綠化帶埋了擴路,這樣小區裡的車開的方便,路也不會堵了。於是,物業開始挨家挨戶上門收物業費,於是,挖土機開進了小區裡,於是,那龐然大物突兀地闖進我寧靜的生活,將草無情地碾壓,將樹攔腰斬斷,米黃的樹心描著一圈一圈的年輪,然後冰冷的鐵質工具刺入地裡,尚連著土的根被從溼潤的大地裡挖出,留下一個個孤獨的深坑。

看著一個個沒了樹陪伴的深坑,心裡不知為何有些堵。一次晚歸,看到幾乎所有的空處被混雜著粗糙黃沙的泥土掩埋,也包括那個小小的,不起眼的菜地。隨著隱有雛形的路日漸顯寬,我竟很久沒有見到那個老爺爺了。

機器轟鳴了幾天,小區煥然一新。馬路吞噬了兩邊的綠化帶,路邊有了停車位,小區裡再也不會有車堵起來了。只是也看不見那個菜地了,它被鋪上了石子水泥,那些菜也許提前被收走了,也許被埋在了路下。他們沒有空氣,沒有陽光,根也斷了—活不成了。但不會有人在意這些,日子會像飄落的雨絲一樣繼續流轉,因為所有人都覺得路變寬了,不堵了,生活環境變好了。

一次走過一群閒聊的老奶奶,聽她們議論到那個老爺爺。

“嗨,那老頭子真犟,死活不讓修路,路修好了,人都沒影了。”

“修個路有什麼不好?不過我昨天還在河邊空地見到他……種菜呢……”

老一輩的莊稼人,是離不開土地的。農村曾有他的田,但拆遷了,也許會建起高樓大廈。路邊曾有他的地,但修路了,汽車將會從上面飛馳著碾過。河邊,他又開闢了自己的菜園,願再沒有什麼建樓修路去擾亂他的一隅天地。

我堵著的心,漸漸開塞。縱然外界的喧囂一次又一次將那個老爺爺的田地掩埋,但就如青菜一般,根還在,對土地的眷戀還在,終會繼續紮根,繼續生長。

柏油馬路上車水馬龍,河邊仍有一抹青意溫馨如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