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土灶相關作文20篇

燒土灶的樂趣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516字

“爸爸,讓我來試一試吧,從來沒有燒過土灶耶!”我哀求爸爸。想不到他爽快地答應了:“小心點兒,別讓火出來,更不能燒到自己。”我一個勁兒地點頭。

暑假的一天,我們在新昌姨媽家做客,他們村家家戶戶都是用土灶燒飯,煮出來的米飯噴噴香。想不到爸爸剛走,火娃娃就萎靡不振了,我見情況不妙,馬上往火膛裡放些幹樹枝,火娃娃頓時精神百倍,不停地舔舐著,趕跑了“瞌睡蟲”,跳起了優美的“火舞”。大鍋裡的米飯“噼裡啪啦”響個不停。“不行,再這樣下去,飯會燒焦的。”我不禁擔心起來。

我停止了放柴火,漸漸地,火娃娃犯困了。不知啥時,只剩下那木炭裡微微的火星了。“不好,得趕快加柴!”我cccc,這可怎麼辦?”真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弄巧成拙。我鼓起腮幫子往灶裡吹氣,不見效果,急得我滿頭大汗。“把木頭放在底下,把上面的菸灰頂一頂!”耳邊傳來爸爸的聲音。“呼—”隨著爸爸的一口長氣,火娃娃竟然又興奮起來了,這下我得控制好火勢,太旺時,柴火往旁邊挪一挪,火勢小時,慢慢添些柴。

不一會兒,飄來陣陣飯香味兒,還有“咕嚕咕嚕”開水冒泡的聲音。媽媽告訴我,大鍋旁邊放有一個小湯鍋,當米飯燒熟時,水也沸騰了。“傳統的土灶真棒,一舉兩得!”我忍不住翹起大拇指。

燒土灶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599字

一個學期緊張的學習時光又過去了,開心豐富的寒假生活開始了。寒假有時冷酷無情,讓狂風暴雨和鵝毛大雪在地球降臨;寒假有時又會溫暖如春,讓大片的陽光灑滿世界每個角落。這個寒假,我們全家計劃回老家,和爺爺奶奶一起歡歡喜喜過大年,最興奮的是我可以體驗燒土灶啦。

土灶是用磚塊和泥巴壘成,以前沒有煤氣灶,家家戶戶都用土灶,“民以食為天,食以火為先”,它可肩負著一家人吃飯的大問題呢。

我們回到老家,奶奶用土灶燒飯給我們接風洗塵啦,我終於可以親身體驗一下燒土灶的感覺和那溫暖的火苗了。我先在火坑裡放上幾根木柴,用打火機點一堆竹葉,然後竹葉在火坑點燃了木頭,我一看火不大,就想把沒燃的木頭放到小火上點起,可是火不聽話,一下子滅了。我又加了一點易燃的小樹枝和竹葉,就在放入竹葉的一瞬間,灶膛中燃起了熊熊大火,炊煙從煙囪中裊裊上升起來。奶奶一看火燃起來了,十分高興,就在大鍋裡做起了美味的飯菜。我緊緊地注視著灶膛中的柴火,當木頭快要燒完的時候,就又放進去一根,一直讓火持續地燃燒著。我感覺自己的臉被火苗照得熱乎乎的,跑到鏡子前一看,哈哈,像蘋果一樣紅撲撲的,燒土灶真好玩!不一會的功夫,奶奶就做好了一大桌香噴噴的飯菜,我們開始迫不及待地吃起來,用土灶大鍋做出來的飯菜真是非常美味可口啊!

只不過可惜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農村裡也會慢慢沒了土灶。過不了多久,也許我們只能在博物館裡看見了,但我不會忘記它帶來的樂趣和美味。

體驗爸媽的孩童生活——燒柴灶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530字

暑假的一天,我來到鄉下太太家,那裡對我來說最有趣的東西就是大柴灶了。灶的上面架有兩口大鐵鍋,中間還裝有一個可以熱水的銅罐,下面是兩個方方正正的灶膛,一個灶膛裡擱著長長的鉗子、鏟子。另一個灶膛裡有很多樹葉燒成的灰,黑漆漆的。儘管現在太太家也不使用這柴灶了,在我的強烈要求下,我們還是利用了最古老的燒飯方式。

我非常興奮,就連我的小跟班—弟弟也很高興,因為這是我們唯一可以正大光明玩火的機會了。

我先拿起弟弟給我的幹稻草,用打火機把稻草點燃,小心翼翼地放進大柴灶裡,再加進薄薄的木片,火就熊熊的燃起來了!之後,可以放進大一些的木柴,火就會越燒越旺,發出噼噼啪啪的聲音,似乎有幾個小孩,躲在大火裡玩耍呢!

想著想著,柴灶裡的火漸漸熄滅了,只剩下幾塊黑裡透紅的炭,時不時會一閃一閃地冒出亮光,就像天上的小星星在向我們招手。

看著這火紅火紅的炭,我不由地想起白居易寫的:“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鬢蒼蒼十指黑”的賣炭翁。

“火呢,火呢”忽然聽媽媽在催我上火,我只顧著自己觀察玩弄,完全忘記了灶臺上的媽媽還在燒菜,於是我衝忙又夾了木頭進去。不一會功夫,我汗流浹背,滿臉發燙,喉嚨還乾巴巴的,心裡想,比起媽媽的孩童生活,我現在的生活真是比蜜還要甜呀!

燒柴灶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318字

雙休日,我們全家一起來到爺爺奶奶家。那裡對我來說最有趣的東西就是大柴灶了。

我非常興奮,就連我的小跟班-弟弟也很激動,因為這是我們唯一可以正大光明玩火的機會了。

我先拿起弟弟給我的幹稻草,用打火機把稻草點燃,小心翼翼地放進大柴灶裡,再加進薄薄的木片,火就熊熊的燃起來了!之後,可以放進大一些的木柴,火就會越燒越旺,發出噼噼啪啪的聲音,似乎有幾個火精靈,躲在大火裡玩耍呢!

想著想著,柴灶裡的火漸漸熄滅了,只剩下幾塊黑裡透紅的炭,時不時會一閃一閃地冒出亮光,就像天上的小星星在向我們招手。

看著這火紅火紅的炭,我不由地想起白居易寫的:“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鬢蒼蒼十指黑”的賣炭翁。

比起他,我們現在的生活真是比蜜還要甜呀!

那一座土灶,那一縷松香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58字

一年四季,一日三餐,它總是默默的被燃燒著,它那“噼噼啪啪”的燃燒聲,使我久久不能忘懷,這,就是我家鄉的土灶。

土灶其實不大,只佔了廚房的一個小角落,但卻足以放下兩口大鐵鍋,和一隻永遠盛滿熱水的小鐵罐。灶的正前方是二個送柴火的洞口,塞進木柴後,熊熊的火舌親吻著鍋底,一會兒熱氣騰騰的飯菜就出鍋了。灶前坐著燒火的人,灶邊上站著燒菜的人,其他的人則都圍在土灶邊上聊天,這是多麼溫馨的場面啊,年味就這樣瀰漫在奶奶的廚房中!

奶奶家的土灶大多是用松木做燃料的,它在老家的山上到處都有,而且燃燒後不會產生太大的煙霧。冬季一場雪後,松針就有厚厚的一層灑落在地上,松枝也會被壓斷,這時奶奶就會撿回好多的松木或松針堆在院子裡;這時的松木是不能燒的,要晾晒一些日子,等它身上的潮氣全部揮發了,才能成為合格的燃料。奶奶平日還會儲藏一些晒乾的松針,以備應急時使用。這些松針是焦黃色的,鬆軟輕薄,易燃,常有老母雞在松針垛裡下蛋,在老家過年的那幾天我經常驚喜的在松針垛裡發現帶著隱隱松香的雞蛋。

用松木燒的飯菜總有一股若有若無的松脂香,奶奶過年時每天都給我們燒一桌美味佳餚,讓我能懷念一整年的香味。

家鄉總少不了一抹有味道的記憶,那一縷松香,便是我對於家鄉最深的留戀。每當我看到松樹,便會產生親切的感動,因為那是奶奶的廚房,那是我和家鄉的暗語!

土灶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861字

我的老家在一個十分不起眼的農村,那裡沒有現在的煤氣灶,但是有一個大大的土灶,這個土灶給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童年記憶。

因為我學習十分繁忙,在城市裡回老家也只有放長假回一兩次。

曾記得,早晨,太陽從屋頂上撒下了一縷朝霞,太陽光又透過窗簾,灑到了我的臥室裡,灑在身上,感覺十分溫暖。我正在我臥室裡的床上,吃著香甜的覺。突然一個聲音傳到我耳邊:“孫子起床啦!太陽晒屁股啦!”我立刻坐起來,穿上了衣服,然後下樓,跑到了廚房,陪奶奶一起煮早飯。

現在農村是臘月,十分寒冷,但我向往著溫暖。啊?我打開了廚房的門,發現奶奶已經坐在土灶的小板凳上,等我過來了,我像一隻跟屁蟲一樣,歡蹦著也拿了一個小板凳放在奶奶旁邊,坐了下來,奶奶像往常一樣愛撫著我的頭,臉上笑開了花一樣,土灶已經修了好幾次了,上面有土灰。在外面貼了一張小人貼畫紙,那個就是造神,其實接不貼都是一個樣,在爐灶上還有用大豆做的杆子。

這時奶奶拿出了一個木材在杆子上一擦,立馬亮出一團火,然後插進灶膛,灶膛裡立刻亮出了一團火,烏黑的廚房,立刻亮出一道光。

奶奶站起了身,打開了灶蓋,拿出了水瓶,把熱水倒進去,我偷偷的把板凳移到土灶正中間,把手伸了出去,把手搓了搓,一股暖流湧上心頭,寒冷的寒風在土灶的傳來的熱氣下驅趕得一乾二淨,我心裡感到十分溫暖。過了一會,土灶裡的水煮開了。奶奶站起了身,把灶蓋打開了,水在土灶裡面沸騰著,熱氣湧出土灶,我感覺更溫暖了。奶奶拿來肉、青菜、米飯放進了鍋裡去了。拿來了一個大板勺在土灶裡攪拌著。

奶奶像魔術師變魔術一樣,變出了一個帶皮的玉米。我十分開心,找來了一個木棍插了進去,我把它放在灶裡面煮了一會。灶裡傳來一陣玉米的清香,我把玉米拿出來剝開皮,吃起了香噴噴的玉米。

炊煙在屋頂升起,屋裡我與奶奶被暖流擁抱。

我拿來一個小碗,開啟灶蓋,奶奶說:“小心燙!”我拿起大板勺舀了兩勺粥,我喝了一口粥,粥溫暖了我的肺,熱氣溫暖了我的小心靈。

最近幾年,農村改造,雞不再打鳴,也看不見炊煙和那個大土灶了,但我還是把它記在心中,因為其中有我許多美好的記憶。

土灶 篇7

高一作文 ,1068字

一場小雨過後,空氣中夾雜著紅泥的氣味,濃烈得幾欲讓人落下淚來。

我又忍不住久久望著屋簷下的那堆紅泥。

自記事起,姥姥家便有土灶,那時的土灶是泥土的土黃色。每每看見炊煙,我便又想起了兒時姥姥做的蕎麥餅。

姥姥總是先將蕎麥放在清水中,顆粒飽滿的蕎麥籽便乖乖沉在水下。當姥姥以熟練的動作將浮在上面的蕎麥籽一下下撈起時,不過是眨眼間的事。接著,她將蕎麥籽搗成粉末,蕎麥的清香便輕車熟路地四下彌散開來。最後一道工序,是把蕎麥粉加入麵粉塑成餅狀。

青綠色的蕎麥餅該上灶開蒸了。炊煙升起,其中夾雜著蕎麥濃濃的香。見姥姥忙的得滿頭大汗,我便主動要求承擔一些,我以為柴越多越好,於是在灶膛中塞滿了柴。可是,火卻陡然滅了,正心急,姥姥走過來說:

“火要空心,人要實心!”

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把柴退出一些,火果然神奇地燃了。

我還記得,每每炊煙升起麥香彌散,鄰里的孩子便都會聞香跑來,姥姥總是大方地分給他們。咬上一口,蕎麥的清香溢滿整個嘴巴。再大一點時,土灶沒有了新建時的鮮潤顏色,變得有些黯淡了,但我仍覺得親切。

記得那時,我最喜歡獨自走在回家的路上,望著不遠的炊煙,像村莊的呼吸,綿長而溫熱,夾雜著柴木香和飯菜香,心裡便覺得很踏實。尤其是散落夕陽的田壟間,伴著聲聲急躁的蛙鳴,慢慢走著走著,便到了家。

這時,姥姥便會笑著對我說:

“淘氣包,又到哪裡去野了,餓了吧?”

說著便從土灶上端來一碗金燦燦的紅薯丸子放到我面前,每一個丸子都散發著溫暖誘人的光芒。我接過來,便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姥姥坐在桌前,看見我的吃相,又忍不住笑。

後來,我上學了,土灶便似乎荒廢了,因為家裡有了煤氣灶。但每次過年回家,姥姥總是要在灶前忙活好長時間,做一大桌噴香的飯菜。姥姥用不慣現在的炊具,她說:

“用老祖宗留下的東西,這樣飯菜做起來才有味嘛!”

姥姥堅持用土灶做飯很多年,於是我們也享受了很多頓暖意融融的年夜飯。

可後來,姥姥病倒了,於是便歸土灶承擔責任,土灶被大人們拆毀了。

姥姥出院回家後,看見那堆紅泥,什麼也沒說,只是我覺得她的眼睛裡彷彿有了空洞與茫然。

今年過年,她忙不起來了,她也沒什麼可忙了。沒有了土灶,她還能幹什麼呢?她呆呆地坐在火邊,一動也不動,像是一尊塑像。

望著角落裡那堆寂寞的黃泥,我也像尊塑像。我懷念那久經炊煙薰炙的豆乾香,懷念那蕎麥餅的麥香,更懷念那姥姥在上面忙活了半輩子的土灶……

我想穿過潺潺奔流的歲月逆流而上,再回到那段炊煙裊裊的日子去。

那個小土灶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703字

老家有一個小土灶,灶門上早已薰上了黑煙,瓷磚上也留下了油汙。在這口灶邊,留下了我成長的足跡,無限的歡樂和奶奶滿滿的愛意。

十年前,每當它向天空吐出一縷縷青煙時,我就知道,它開始工作了,小土灶邊又出現奶奶忙碌的身影。奶奶為我們全家做好早飯、午飯和晚飯,為我們準備好一切她所能做的事。

小時候,爸爸、媽媽在城裡工作,我一歲後就離開他們,來到鄉下和奶奶生活。那時,我很挑食,這個不吃,那個不吃,奶奶就用小土灶為我熬粥,那粥稠稠的、粘粘的,再撒一些肉鬆,一口一口地餵我,我吃得可香了!我不喜歡喝魚湯,奶奶還是用小土灶,將魚湯做成了魚湯麵,再配上家裡菜園的蔬菜,一碗魚湯麵被我吃得乾乾淨淨。奶奶看我吃得這麼香,用手指颳了一下我的鼻子說:“真饞!”奶奶變了法地給我用小土灶弄吃的,我的胃口越來越好,從此,改掉了挑食的毛病。

後來,到城裡上學,我離開了奶奶。每次回到老家,她總是細心地挑我喜歡吃的菜買,還是用那小土灶為我們準備豐盛的菜餚,害得媽媽每次進門都說:“菜別做太多,孩子要減肥!”奶奶說:“好,一定不多做。”結果菜一上桌,媽媽無可奈何地搖搖頭,全是我喜歡的,冒著熱氣的紅燒肉、香氣撲鼻的雞湯、肥大的龍蝦……奶奶總是坐在一旁,一邊為我們夾菜,一邊說:“多吃點,多吃點。”

我們要回去了,桌上會變出一個盒子來,裡面往往是最大的龍蝦、最肥的紅燒肉、最好吃的雞腿,弄得大家哭笑不得。

只要有這個小土灶在,我就一定能找到回家的路。每當看見奶奶家的小土灶飄出縷縷炊煙,心中總會生出一股暖暖的味道!

土家燒龍會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716字

我們土家族有個傳統習俗,就是每年正月都要舉行燒龍會,來祈福來年的風調雨順。去年正月18日那天,又到了我們河溪鎮一年一度燒龍的日子。我們一家人高高興興地觀看了燒龍會。

那天去看燒龍的人好多,我們好不容易才擠上一輛農用車,坐上車子向河溪鎮出發了。我心裡非常期待,覺得車子開得太慢了,恨不得一下子就飛到河溪鎮。過了很久,我們終於來到了河溪鎮。那裡人山人海,可熱鬧了!有舞龍的;有舞獅子的;有舞彩燈的,還有扭秧歌的……真是讓人應接不暇呀!

到了晚上,大家滿心期待觀看燒龍。小孩子在人群中嬉戲穿鬧,他們邊跑邊大聲叫:“快來看哪,燒龍了呀!”外地的遊客拿著照相機,邊拍照,邊興高采烈地說:“這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呀!”就在大家議論中,舞龍的小夥子來了,他們身穿古裝,衣服上繡有龍,頭上圍著一條大約長几米的頭帕,顏色非常鮮豔,上面繡了五顏六色的花紋。他們的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把紙做的龍舞得活靈活現。那紙龍在空中翻飛盤旋,它一會兒向左邊飛,一會向右飛,一會兒繞個圈兒,它一下子好像變成了活的了一樣。紙龍把嘴張的大大的,它似乎在對我們說:“祝福你們新年快樂。”舞龍的小夥子邊跑邊嘴裡大聲地有節奏地喊:”喲或!喲或!”周圍看的人也叫起來:”燒龍!燒龍!”開始燒龍了,只見燒龍的人把裝滿火藥的竹筒點燃後,扔向紙龍“噼嚦吧啦”,火藥響聲很大,耳朵都要被震聾了!膽小的人,就會用手捂住耳朵,身子直往人群中躲。而舞龍的小夥子在爆竹聲中勇敢的穿來穿去,還豪氣十足地“嘔,嘔”叫個不停。直舞到橋頭,然後把紙龍丟下去,讓紙龍隨著水飄蕩,表示把龍放到海里去了。

燒龍活動雖然結束了,我的心還久久地沉浸在燒龍會中,被舞龍的小夥子那種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所感動!

學燒青椒土豆絲 篇10

國小三年級作文 ,444字

我喜歡吃的菜有許多,比如番茄炒蛋、可樂雞翅……但是我最喜歡吃的還是青椒土豆絲。今天我懇求爸爸道:“爸爸,你能不能教我燒一道我最愛的菜—青椒土豆絲呢?”爸爸爽快地答應了。

於是我們就開始了。我一邊聽爸爸說具體的步驟,一邊動手操作。我先從冰箱裡拿出一個土豆,把它放在水龍頭上搓洗。胖乎乎的土豆被我洗得乾乾淨淨,然後我把土豆和青椒切成絲,放入水中浸泡半小時。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我架好鍋點好火,在鍋裡倒入少許的油,等油在鍋裡冒出煙時,我便把之前儲備好的青椒絲倒入鍋中。頓時鍋中發出了“噼噼啪啪”的聲響,然後我又倒入土豆絲兒,一條條細長的土豆絲就像一條條魚兒一樣竄入鍋中。我操起鍋鏟不停的翻炒,等土豆絲變得金黃油亮時,再放入少許的鹽和味精,一盤香氣四溢的青椒土豆絲就出鍋了。我把炒好的青椒土豆絲端上了桌子,爸爸嚐了一口,豎起了大拇指誇道:“香噴噴,嫩爽爽的,味道好極了!”媽媽和奶奶也誇獎我真能幹,一學就會。

得到了全家人的讚賞,我心裡美滋滋的,希望今後還能做出更美味的菜給家人吃。

童年的記憶——燒灶火 篇11

國一作文 ,690字

童年的記憶中,有很多事是值得回憶的。小時候的我,最感興趣的事,莫過於燒灶火了。

記得從剛剛懂事時起,在奶奶家,我就要燒灶火。從此,一見我開口要燒灶火,奶奶二話不說便答應,因為奶奶已經知道我有這樣的愛好。

我對第一次燒灶火的情景還歷歷在目。

先點火。我把報紙點燃後,扔進灶膛,灶堂裡的樹枝慢慢地就和報紙一起燃起來。由於我靠灶膛太近,一陣煙朝前面冒出來,嗆得我不停地咳嗽。我趕緊用火鉗將樹枝撥動一下,不一會兒,火就燒旺了——“呼……噼啪!”……火越來越旺。我又加了一些樹枝,彎腰看了一下樹枝。彎腰看了一下火勢,火苗正在裡面快樂的跳著舞呢!看到一根根木柴被火燒著,我莫名其妙地感到心裡暖暖的。我趁勢加了一大把樹枝進去,然後就和媽媽聊起天來。過了一會兒,我突然發現灶口的火苗慢慢變小了。糟糕!火只有一點點了。我一看,只得使用我的王氏燒火獨門絕技——快速扔進一張報紙,因為報紙能暫時讓火燒得更旺。這辦法也是從奶奶那兒學來的。接著,我立即放入了樹枝。這方法果然奏效,火苗一會兒就旺了起來。我就這樣的幫著奶奶和媽媽做飯。

記得那一次,我們忙活了好大一陣子。最後,香噴噴的飯菜被端上桌,我吃著格外香甜,心裡也格外高興,因為它是我自己動手燒火做出來的。

童年時燒灶火的經歷,使我懂得一個樸素的道理——一一件看似簡單的事,也要專心地去做,不然就會出差錯。這樣的經歷,也使我在以後的生活和學習中受益匪淺。

啊!童年時的燒灶火,它成了我永遠的記憶。

燃燒在我心中的溫暖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715字

我不是陽光,我不能照亮所有黑暗;我不是冬雪,我不能點綴所有枝頭。我,只是個普通的女孩,但我依然想盡我最大的努力去溫暖他人的心!

這個暑假,我隨爸爸參加了“愛心無價,邵商友情”關愛留守兒童幫扶結對活動,這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活動。我們一行十幾輛車浩浩蕩蕩地走過崎嶇無比的盤山路,一路塵土,一路顛簸,終於來到了黃荊嶺進入了“無媽村”。

“媽媽”是世界上最溫暖的稱呼,而在“無媽鄉”這些小夥伴的世界裡卻成了不願觸碰的忌諱,這些小夥伴的故事大同小異,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離開了,他們有些都忘了媽媽長什麼樣。他們想找,卻怎麼也找不到……

七歲的黃春華乍一看像個男孩,生活一塌糊塗,她和媽媽的距離只有兩公里,卻看似遠在天邊;十四歲的張娜,已經12年沒有見過媽媽了,“媽媽”一詞讓她日思夜想,卻不能聽別人提起;七歲的劉娜,可以拿著她和媽媽的唯一合照,一言不發地注視一個小時。

看見小夥伴們孤苦伶仃、愁眉不展時,我心裡湧起一股力量:我一定要讓他們笑!在那裡,我們給小夥伴上了安全知識課,他們是那麼認真,那麼如飢似渴地聽著。課後我們一起玩遊戲、一起聊天,他們終於笑了!笑聲飄蕩在村委會的每個角落。當我和爸爸把準備好的善款、書籍、玩具等物資一一發送給小夥伴們時,他們眼裡含著淚花,臉上露出了甜美的笑容。當我和一個小夥伴結對子時,我倆緊緊相擁,我想用我的力量去幫助她,讓她開心地學習和生活……

快樂的時間總是短暫的,一天的活動結束了,雖然我很累,但是看到小夥伴們和我一樣開心,我覺得這是最快樂的時刻。以後,我願意用心和小夥伴們一起學習、一起玩耍,讓他們笑……

願我的到來,願我的笑容,願我的心聲,隨著一縷清風吹進小夥伴的心田,掃盡他們的煩惱和憂愁!

保護土地,愛惜我們的家園 篇13

國二作文 ,1046字

土地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她承載了我們的生命與希望。隨著人類的發展與進步,世界各國越來越認識到土地的重要性。我國的國情與發展現狀更是決定了我們面臨著世界上最嚴峻的土地問題。

我國是一個土地大國,我國總面積位於世界第三,但我國更是一個人口大國。我們曾經自豪的地大物博在眾多的人口面前顯得黯然失色。此外,土地的荒漠化、人們的肆意破壞等原因使我國面臨著更為嚴峻的土地問題。我國人均耕地只有0。106公頃,不足世界人均數的43%,這使我們的糧食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挑戰。我國的經濟發展與現代化建設,對土地提出了更大要求。對此,我國已經制定了世界上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來保護我們的土地資源。但是,保護土地,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更需要我們每個人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當然,科學規劃與利用土地資源首先是一個國家與政府應做的事。我們知道,我國經濟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工業、旅遊業的發展以及我們都知道的城鎮化建設,這些都對土地資源提出了挑戰與要求。這需要我們各級政府與官員首先負好自己的責任,科學規劃,遵守國家政策,做好自己的事。而現實情況是,一些地方和政府為了追求眼前利益,往往陽奉陰違,公然違反政策,浪費了大量土地。前些日子,看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欄目,就有一個地方政府違反國家規定,建高爾夫球場,將大量耕地變成球場。儘管我們可能採取處罰措施,但木已成舟。這些嚴重危害了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

此外,愛護土地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我們一些人對土地問題漠不關心,我們許多不經意的行為對土地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危害。如垃圾的分類存放問題我們很早就提出來了,我們身邊的垃圾箱就有可回收垃圾與不可回收垃圾兩種。但我們有幾個人做到了將垃圾分類呢?我們習慣了一扔了之,從不想過些這些行為產生的後果。垃圾的存放是需要佔有土地的,更有許多垃圾如果亂扔,更會對土地造成不可恢復的損害。如廢舊電池。廢電池的其主要成分為錳、汞、鋅、鉻等重金屬。廢電池無論在大氣中還是深埋在地下,其重金屬成分都會隨滲液溢位,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汙染,。科學研究表明,一顆鈕釦電池棄入大自然後,可以汙染60萬升水,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用水量。而對承載水資源的土壤更是造成了巨大損害。而中國每年要消耗這樣的電池70億隻……這是多麼驚人的數字啊!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樹立保護土地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從一點一滴做起,為保護土地儘自己的力量。

“地球是我家,保護靠大家”,讓我們每一個人從自身做起,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共同愛護好我們的家園吧!

土地的語言 篇14

國二作文 ,712字

土地總是沉默的,可你能否聽見它無聲的語言,在訴說著它的無奈?

那天,隨意翻閱一本書,看到了兩張照片。前一張,2002年科爾沁的一個水庫,湖水豐盈,碧波盪漾,水鳥翔集,宛如仙湖。多麼美的景色!可是第二張照片,七年後的同一個地方,湖水已經乾涸,湖底雜草叢生,龜裂的空地上露出一隻只碩大的貝殼。書上說,在新中國成立前,千餘年的草原開墾使科爾沁從疏林草原變成了現在的科爾沁沙地;近半個世紀以來,特別是機械化墾殖作業的開始,使科爾沁沙地的土地荒漠化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即使我們把科爾沁沙地的擴張歸罪於千年輪迴的氣候大環境,農墾開發的事實,也會把人類的行為,放到是與非的天平上。

照片的作者戴白古拉,聽懂了土地的語言,你呢?

我的地理老師,在一次講課時,用手指著內蒙古的一片沙漠說,十多年前她剛剛教學時,教科書上這裡的標註是草原,而今土地荒漠化,許多草原都變成沙漠,她去過的草原,只有呼倫貝爾值得去看了。教室裡一片寂靜,沒有人說話。我們都知道,我們對土地的認識和保護還遠遠不夠,為了更好的環境,我們也應該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這堂課上的我們,聽懂了土地的語言,你呢?

教科書上的黃土高原,網路上的黃土高原,在描述美麗的人文環境的同時,沒有忘記嚴重的水土流失。陡坡墾殖、濫砍濫伐,加上黃土土質疏鬆、夏季多暴雨的環境因素,黃土高原被水侵蝕的溝壑縱橫,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安全。許許多多的人們,哪怕自己不能溫飽,也積極擁護水土保持工作。每當聽說這樣的人與事,我總是充滿敬畏。

那些平凡又無私的人們,聽懂了土地的語言,你呢?

如果你還沒有聽到土地的語言,請你現在就靜下心來去聽、去感悟吧。它的聲音是那樣急切,甚至勝過飢餓的人們尋找糧食,它在尋找著安寧。

珍惜資源,愛我國土 篇15

國二作文 ,655字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自己。—題記

一方熱土養一方人。我們親愛的大地母親,衍生了燦爛的禮儀文化,養育了勤勞的炎黃子孫,留下了富饒的資源能源,為我們做了重大貢獻。而我們應怎麼回報她的呢?鋪張浪費,還是厲行節約?每個人肯定都會說:“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但是說到做到的卻沒有幾個人。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如果說資源是鐵,國土是鋼,那麼鋼鐵消失的時候,我們又該怎麼樣?

隨著國家的發展,資源也不斷地被開發和利用,這不僅是國家發展的需要,也是衡量國家綜合實力的標誌。但正是因為國家的需要,從而導致了資源過度開發,能源日益減少。

現在人口每年都在增長,人們都從農村往城市裡搬,使得我國的土地資源逐漸減少,但後備耕地又少,所以我國有許多窮苦人在捱餓。農業乃是國家的第一產業,沒有土地,哪來的國家的人民?如果土地資源繼續減少,我國該怎麼樣弘揚名族精神?該怎樣在世界上立足?

然而,水資源更是寥寥無幾。農業用水、工廠廢水、生活髒水都排放到我國的大江大河中,使得水汙染,我國嚴重缺水。或與我們現在體會不到那種缺水的心情,但作為炎黃子孫,怎麼能忍心看到大地媽媽的肌膚風乾?怎麼忍心看到別的地區的人死於口渴之下?中國有13億人,如果沒人每天節約一滴水,那麼這一天13億滴水或許就可以拯救整個地區的人。

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第三步走,資源緊缺狀況又將進一步加劇。而資源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所以我們必須在加快利用國外資源的同時,更好地保護和合理利用國內資源。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珍惜節約每一滴水,每個資源!

我們腳下的資源土地 篇16

國二作文 ,996字

土地資源對人類是至關重要的。

土地是人類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社會生產勞動資料,是農業的基本生產資料,是一切生產和存在的源泉。

沒有土地,人類就沒有地方生存,人類需要土地,就像人需要空氣、水、陽光一樣。土地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基礎性的物質條件,人類從土地中得到賴以生存的衣食住行的基本條件。徒弟的數量、質量和分佈等決定著土地的人口負載量和人們平均的生活質量。人類只有正確、科學地開發、利用、改造、保護土地,保持恰當的配比,才能在利用土地、取得土地產品的過程中實現土地的可持續利用和人類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土地可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設用地。耕地可以為我們提供我們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資源;林地可以起到淨化空氣、阻擋風沙和保持水土等重要最用;草地可以為畜牧業提供廣闊的牧場;建設用地可以為我們提供生存和發展的地方。但是,據報道,世界上有110多個國家的耕地的肥沃程度在下降,這是因為人類沒有正確使用土地而造成的後果。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由於森林之本的消失、耕地的過分開發和牧場的過度放牧,造成土壤的剝蝕情況十分嚴重。裸露的土地變得脆弱了,無法長期抵禦風雨的剝蝕。有些地方,土壤的流失量可達到每公頃100噸。化肥和農藥的過多使用與空氣中毒塵埃的降落,泥漿到處噴灑,危險廢料到處拋棄……,所有這些都對土地造成不可逆轉的汙染。例如我國的海南省。海南全省有沙化土地面積105萬畝,其中流動沙丘2。3萬畝,半固定沙丘12萬畝,每年被海水侵蝕和沙化的土地面積達2000多公頃!這是多麼令人震撼的一組組數字啊!

建國以來,我國一直十分重視耕地資源的立法工作。目前制定的與耕地保護相關的政策法規和規範性檔案已有上百個實行了嚴格的耕地保制度。但實際效果不佳,我國每年都有200萬畝左右的耕地被建設用地佔用,全國水土流失總面積達356萬平方公里,耕地汙染達1。46億畝,全國沙化的耕地已超過22。5萬畝。形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社會經濟發展歲帶來的不可避免的負外部性,另一方面則與我國耕地保護制度不完善有關。

土地資源是我們獲得一切生存基本物質的重要資源。我們每天都要吃的食物的最終源泉是土地,衣服裡用到的棉花也是從土地裡長出來的,等等。這些東西都是土地的產物,都是大自然的恩賜,我們要好好珍惜土地資源,愛護土地資源,正確利用土地資源,一要做到“十分珍惜和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珍惜資源,愛我國土 篇17

國一作文 ,1203字

世間萬物都依賴著大地繁衍生息,像是一種許諾,告知生命的抵達,或許是大地母親給予的愛,早已?L依了安寧。

我國自古以來就擁有著廣袤無垠的土地。其中,耕地約20億畝,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3.9%,林地18.7億畝,佔13.92%;草地43億畝,佔29.9%;城市、工礦、交通用地12億畝,佔8.3%;內陸水域4.3億畝,佔29%;宜農宜林荒地約19.3億畝,佔13.4%。

胡錦濤書記曾提出:“節約和節約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加強資源管理,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雖然我國土地資源豐富,但人均佔有量卻很少。伴隨著國家人口逐年的增長,我國的土地已不堪重負,加之森林面積減少,土地荒漠化嚴重,還有人類不斷開發資源更是加重了我國土地的重擔。想象一下960萬平方千米撐起14億人口,這哪夠用呢?國家也想出並實踐了不少應對措施。用梯田種糧食有效地緩解了人多糧少的困狀;用西電東送,南水北調等措施嚴格保護了耕地;用嚴格耕地保護制度是糧食連年增長。這些良策都有效的緩解了我國用土資源的緊張。

我國國土資源緊缺的狀況長期存在,問題的根本在於人口數量過多,其次是不能很好的合理利用資源,在這是一些不文明人的亂砍濫伐導致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是我們在短時間無法修復不能妥善的加以利用,浪費了土地資源。我希望最後的18億畝耕地紅線我們能堅守到底。法律、行政、經濟手段多管齊下,嚴格控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總量和速度,實行耕地先補後佔。比如樓可以建的高大堅固一些,減少佔地面積;或者培育糧食新品種,在有限的耕地中提高糧食產量。例項也是有的: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地上地下分層使用,以中心廣場、商業中心、地鐵站點、幹道交叉點以及大型公共設施為節點,形成網路狀的地下空間利用體系,增加地下建築面積740萬平方米,其中地下商服建築面積約200萬平方米,相當於節約土地185萬平方米。地下空間分層出讓,打破了傳統供地方式以地面橫向宗地界限為基礎的模式,地面橫向和地下豎向界限同時界定,統籌考慮了各種用途的綜合利用,在保證交通、停車等基礎設施的同時,極大滿足了商服、人防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也解決了不同開發主體不同用途的供地和確權問題。還有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秈型雜交水稻,解決了成千上萬人的溫飽。

在此我想向大家倡議:㈠保護樹木,那是防止浪費土地的好方法。㈡控制人口增長,減少土地的負擔。㈢提高對土地資源的利用,加強耕地的平衡建設。㈣國家應實行土地保護策略,保護土地質量。

作為學生的我們,雖不能對大面積的國土做保護,但在校內外的土地上拾起垃圾,把地面清掃乾淨那也是一種保護。在學習上更應該堅定信心,進一步提高對國土資源的認識,為未來保護國家的土地資源打下夯實的基礎。

古人云:“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遠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未來的人們能躺在青綠的草地上聞著花香,與蝴蝶嬉戲,感受泥土的味道,望見大地的遼闊。

放下仇恨,學會寬容——讀《小熊背土豆》有感 篇18

讀後感 ,801字

讀完這篇文章,我心潮澎湃,久久難以平靜,它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其實仇恨就像是刺,當你抓住它的時候,被傷害的往往就是自己。

本文主要講的是小熊的小朋友笑小熊是小胖子,小熊非常生氣,它永遠都不想跟小朋友們玩了。媽媽讓小熊背土豆,小熊不理解但還是照做了。過了好幾天,土豆腐爛了,發出難聞的味道,它把土豆放在地上,小熊明白了自己的錯誤。仇恨就像是這袋土豆,你一直揹著它,就是一個負擔。你只有把它放下來,才會感到輕鬆。

其實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難免有些磕磕絆絆,有些人輕輕一笑,就把這不快樂的事情給淡忘了,有些人卻會一直記住那些讓他不開心的事。淡忘的人會生活得很快樂,因為在他的心裡,沒有不愉快的事情,而那些記住的人會生活得很痛苦,因為他的頭腦裡滿是那些不開心的事。

當與人在磕磕碰碰時,我們應學會寬容,輕輕一笑,如果當美麗的東西被破壞時,便會成為美麗的遺憾。

浪漫大師雨果說過,最高貴的復仇方式是寬容。’寬容就像清涼的甘露,澆灌了乾涸的心靈寬容就像冬日的陽光,溫暖了冰冷麻木的心,寬容就像清涼的甘露,澆灌了乾涸的心靈;寬容就像冬日的陽光,溫暖了冰冷麻木的心;寬容就像不熄的火苗,點燃了冰山下降要熄滅的火種;寬容就像一種魔笛,把沉睡在黑暗中的人叫醒。寬容就是當一隻腳踏在紫羅蘭的花瓣上時,紫羅蘭卻將香味留在這隻腳上。

我聽過一個故事,一個精神病人闖入一位醫生家裡,射殺了醫生三個花樣年華的女兒,而這位偉大的醫生卻仍為那精神病人治好了病。這也是寬容。

如果人生選擇了計較,那麼他將永遠在黑暗中度過餘生;而一個人如果選擇寬容的話,那麼它能將陽光灑向大地

其實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一個心中充滿仇恨的人,就是一個生活在地獄中的人,從此看不到燦爛的陽光。我們應學會扔到心中的仇恨,學會寬恕,你會發現自己的心胸會越來越寬廣,心情變得越來越愉快,而生活也會越來越美好。

寬容別人就是解放自己,讓我們還心靈一份純淨吧!

珍惜資源,愛我國土 篇19

話題作文 ,857字

資源,對作為新時代引領者的我們,已經不再是新名詞。新時代的一切,處處需要資源。

中國的領土雖然廣大,但森林面積狹小,濫砍濫伐現象嚴重。水資源、石油資源、礦產資源和海洋資源都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他們總有枯竭的一天。因此,我們要珍惜資源,節約資源。

如今,農民伯伯種的糧食除了自己食用外還會有剩餘,那為什麼不少種些地,多栽些樹呢?現在的大部分人,只會埋怨空氣質量差、生態環境不好,可他們也不想想,現在的這種狀況是因誰而起呢?

俗話說的好,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大部分人每天把節約掛在嘴邊,可是真正付諸於行動的有幾個人呢?他們都只不過是說說罷了。

水是生命之源泉,人可以五天不吃飯,但絕不可以五天不喝水。但在水資源匱乏的今天,浪費水的現象依然很嚴重。如某人洗完手後不關水龍頭,便揚長而去;水槍裡的水就在零零後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隨風而落。不管是學校、家庭還是工作中浪費水的現象比比皆是。因此,我們要節約用水、一水多用。如用洗完臉的水洗腳,洗完腳的水澆花跟洗拖把。每人每天節約一滴水,就會使一個水資源匱乏的地方變得不再緊張。

礦產是經過幾十億年的地殼運動而形成的,現在很多國家都在毫無節制的開採礦產資源,濫砍濫伐現象嚴重,但又有多少人想過他們的舉動會造成什麼後果,會使多少動物失去家園呢?挖完礦產後,往往環境也會是一塌糊塗。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滑坡泥石流的現象發生,造成嚴重的惡性迴圈。這點,我們應該向澳大利亞學習:不給地球留疤痕。

地球是人類及各種生物賴以生存的家園,一點點的破環就會給我們帶來嚴重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利用好這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拒絕汙染和破壞。如今,人們的濫砍濫伐,導致了水土流失;過度放牧,致使土地荒漠化。人們丟的電池、垃圾、塑料袋,汙染了這聖潔的土地。愚昧無知的人們,請快點清醒過來吧!不要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土是用之不竭的了。土地就在腳下,請大家一起保護、節約這片土地吧!

為了各種資源的不枯竭,為了藍天、白雲、碧水、青山、沃土下的各種生物。請善待地球吧!珍惜資源,愛我國土,從我做起!

守護心中那片淨土 篇20

高二作文 ,717字

繁雜塵世,長路漫漫,通向夢想的道路百轉千回,使人暈頭轉向,有的人迷失了,消沉了,一生碌碌無為;有的人堅守自我,堅守心中淨土,於是他們到達了終點,實現了人生的輝煌。

守護心中的那片淨土,方能守住自然的天性。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陶淵明生活的概述;恬靜少言,不慕榮利,是他一生的寫照。在那黑暗動盪的年帶,面對高官厚祿,他灑脫一笑,高唱安能為五斗米折腰飄然而去,回到那魂牽夢繞,朝思暮想的田園,用勞動和詩文來自娛,捍衛心中的淨土。

守護心中那片淨土,方能保持樂觀的心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是一種怎樣的灑脫與豪邁,誰又知蘇軾一生的跌宕起伏?一次次的貶謫,一次次的冤案,蘇軾四處漂泊,看遍了人情冷暖,看透了世間百態,所幸,心中那片淨土沒被哀怨和抱怨浸染,於是,中秋時節,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躍然紙上,字裡行間浸滿了樂觀與昂揚。

守護心中的那片淨土,方能成就自己的夢想。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推出,便在社會上引起極大轟動,人們驚歎於海倫凱勒的成功,然而,她在失去聽力後,在那個無聲的世界中彷徨和迷茫誰又能體會?是心中的淨土化作明燈,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助她走得更遠。

心中的淨土陪伴我們一生,一旦被負面情緒所攻陷,後果將不堪設想。就如那雄才大略的嬴政,統一六國後,他的心靈被慾望和傲慢填滿,焚書坑儒,建阿房宮……多少勞民傷財之事被做出。迷失了自我,秦朝縱國力強盛,又怎能長久?

時至今日,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年代,太多的虛榮、傲慢、貪婪充斥著整個社會,人一旦稍稍放鬆,心中的淨土便會淪陷,於是,黑心棉,毒奶粉等屢禁不止。唯有堅持本心,堅守心中那片淨土,社會的正能量才能不斷增加,社會才會更加和諧安定,國家才能更加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