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湯包相關作文20篇

老家的灌湯包 篇1

國三作文 ,899字

“來來來,吃飯了!吃飽了才有力氣學習啊!今天媽媽又學會了一道菜,水煮肉片。這水煮肉片啊,有菜又有肉……”媽媽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我則吃得盡興:“好吃,好吃……”

這情景,是我生活中屢見不鮮的畫面,說起來我也算得上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吃貨了,凡是到一個地方,都會品嚐這裡的美食,什麼狗不理包子啦,北京烤鴨啦,南京鹹水鴨啦,南京灌湯包啦……可最讓我懷念的,是家鄉的灌湯包。

我的家鄉是寨裡鎮,在萊蕪也算的上是“經濟發達”的農村大鎮了。可在我的腦海裡,她卻非常陌生。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都在城裡,所以小時候從沒有回過老家。直到那次,爸爸去老家辦事,在老爸的邀請下,我屁顛屁顛地跟著爸爸回到了久未謀面的老家。爸爸辦完業務已經是中午十二點了,“咕咕……”,肚子開始叫喚了。爸爸說:“走,老爸帶你去吃咱老家的正宗灌湯包!”早就知道老家的灌湯包鼎鼎有名,這回非去吃一次不可!

來到正宗的寨裡灌湯包老店,老爸叫到:“老闆!來一籠湯包!”“好嘞!”老闆回道。不一會兒,一籠香噴噴的灌湯包就擺在我的眼前。灌湯包圓圓的、鼓鼓的,一個挨著一個,有序地排列著,“頭上”封口的地方也很可愛,像一個小太陽。太陽散發著光芒,而它卻散發著濃濃的香味!加上它那白白嫩嫩的皮兒,真讓人垂涎三尺啊!我拿起筷子,輕輕一紮,“吱—”紅褐色的肉湯就冒出來了,我趕緊用嘴把它堵上。肉湯流到了我的嘴裡,熱乎乎,香噴噴。這下可勾起了我的饞勁。我向前探探脖子,輕輕咬一口包子,蓬鬆的麵糰夾雜著鮮嫩的肉餡,肆無忌憚地刺激著我的味蕾。“好吃!”我不由地連連叫好!若是嫌膩,還可以蘸點醋,既能解膩開胃,還更加一份酸爽美味。我一連吃了四個包子,吃完嘴邊還有淡淡的包子香味。看看爸爸,一邊吃著包子,一邊嗑著蒜瓣,“吧唧吧唧”吃得正香。

那一頓包子,看似是平常,可是我至今忘不了它。現在回想起來,味蕾上瀰漫開來的仍然是老家那濃濃的包子香,我終於明白“回味無窮”的含義了。

家鄉的灌湯包,它那麼平常,也沒什麼大的名氣。它比不上赫赫有名的南京灌湯包,也比不上流傳千古的天津狗不理包子,但它卻令我難以忘懷。這一份老家的味道,將永遠是我記憶中抹不掉的一抹燦爛的光芒。

灌湯包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429字

我的家鄉在開封,灌湯包是我們家鄉最有特色的小吃,灌湯包具有皮薄餡大、灌湯流油、軟嫩鮮香、肥而不膩的特點,因外形提起像燈籠、放下似菊花而聞名天下。它是最令我們開封人驕傲的美食。

灌湯包的外形很獨特,頂上有十幾道褶皺,像小女孩的裙襬。灌湯包的皮又白又軟又細嫩,白得猶如一朵純白的白玉蘭,軟得猶如剛剛出爐的牛奶麵包,細嫩得猶如小寶寶光滑的肌膚。

灌湯包的吃法也很獨特:“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蒸熟的湯包端上來,熱氣騰騰,雪白晶亮。對著一個個晶亮剔透的灌湯包,你可千萬不要急著下口,否則熱熱濃濃的湯汁可要濺你一身。正確的方法是先用筷子輕輕地把灌湯包提起來,慢慢移到湯勺內,然後在灌湯包上咬一個孔,這時,湯汁從咬開的小孔裡緩緩流出,然後慢慢地吸,那鮮美的湯汁淌過舌頭,劃過喉嚨,感覺真是美妙無比。這時小小的灌湯包就像是個洩了氣的皮球。濃香的肉餡配上筋道的包子皮,那味道真是無與倫比,令你食慾大增。

你是不是嘴饞了呢?如果你想嚐嚐的話,那就來我的家鄉開封吧!

美味的灌湯包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02字

我吃過的美食有很多:東坡肉、芝麻湯圓、宮保雞丁……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灌湯包。

灌湯包的樣子很好看。它圓滾滾、雪白雪白的,看起來就像一個面板白皙的小寶寶正衝著你笑著說:“我可好吃啦,快來吃我吧!”湊近一聞,一股肉餡特有的濃香撲鼻而來,一下子就激起了人們的食慾,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恨不得直接衝上去,把它一口吞下!

灌湯包的吃法是很講究的,要先在包子上咬一個小口子,然後小心翼翼地把裡面的湯汁吸出來,最後一口一個,過癮至極。

我還自創了一種“陳式吃法”,大家不妨試試。每次吃灌湯包,我都會拿一根吸管,將這“吸湯神器”輕輕插在包子“頭”上,然後慢慢吮吸湯汁,鮮香微甘的肉味便在我的舌尖瀰漫開來。喝完湯汁,夾起包子,蘸點小醋,直接送入口中,一股酸爽的味道和著濃郁的肉香味在我的舌尖徹底綻放,真讓人飄飄欲仙、回味無窮。

我和這灌湯包之間還有一件小趣事呢!那是我第一次吃它,不知道里面有湯汁,直接咬了下去,結果湯汁“水漫金山”,在我的新衣服上畫了一隻大花貓。就這樣,我和灌湯包結下了樑子,我暗暗發誓,以後我一定會常常來關照它,也是在那時,我發明出了新吃法。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早已經口水直流了呢?快去嘗一嘗吧!

揚州灌湯包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467字

揚州自古就繁榮昌盛,美食小吃更是數不勝數。在清秀的瘦西湖旁,找一處茶樓,上一籠香氣四溢的灌湯包,沒有比這更愜意的事了。

灌湯包皮薄餡嫩,湯濃肉香,玲瓏剔透的麵皮打著褶子包著鮮香美味的肉餡,濃郁的湯汁好像就要溢位來了。湯包個頭不小,有一整個手掌那麼大。

吃灌湯包要用吸管只有用吸管捅破面皮,才能讓肉餡透一透氣。我迫不及待,一把將吸管插進麵皮,用盡全力吸了一口,滾燙的湯汁立即穿過吸管湧進口中,滾落到舌頭上,把一大半味蕾燙得大聲抗議。我連忙張開嘴,伸出舌頭大口喘氣。灌湯包則用幸災樂禍的眼神盯著我,像是在向我發出挑釁。灌湯包終於涼下來了,我奪過籠子大口吃了起來。啜著鮮美的湯水,嚼著香醇的肉餡,我不禁想起一句詩:“此物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嘗。”

我來到廚房,遠遠地窺見那個做湯包的師傅。他嫻熟地把肉餡和配料包進麵皮裡,再圍攏麵皮,把湯包小心翼翼地一個一個的小籠子裡,慢慢蒸熟。一個小小的湯包,做起來竟然這樣麻煩!

揚州灌湯包的美味令我無法忘懷。無論身處何地,只要憶及那淋漓的湯汁,我鑽滿饞蟲的心就好像要留下一串列埠水來。

我喜歡的灌湯包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476字

我喜歡吃家鄉的灌湯包,灌湯包不僅味道好,樣貌更是好看。

灌湯包的做法較複雜,餡料豐富。皮薄,正宗的灌湯包的包褶有20-24個,皮一定要薄,而且不能破損還要有韌性。放入蒸籠的灌湯包火候要掌握好,否則蒸出來的味道會不一樣。

好的灌湯包講究外觀,不好看的不是成品。蒸好後的灌湯包包色晶瑩剔透,可以從皮裡看到湯和肉。灌湯包又白又大,活像一個個胖娃娃。用筷子一夾,皮不破可見其韌性。

灌湯包最正宗的吃法也有很講究的,用木筷子把灌湯包夾入勺子裡,把灌湯包咬破一個小口,在湯汁流出的時候,用嘴巴湯汁吸食掉,湯汁味道醇厚,肉質鮮美。最有趣的是,剩下的皮,往破的小角里吹氣,韌性的皮可以吹起來,可好玩了。

最奇怪的是,灌湯包的湯汁從哪來的?灌進去的?其實不是,灌湯包的湯汁是灌湯包裡的肉裡的,由於皮有韌性可以存湯汁,所以就有了湯汁。吃了灌湯包後,就不會想吃別的小吃了。對於我這種挑剔的吃貨,能有讓我喜歡上的小吃真的不容易。可吃了灌湯包後,這種味道卻存在了很久了。雖然不能特別理解這種感覺,但朦朧間發覺這種味道已在我心中生根發芽。

灌湯包味道沒變,家鄉的味道也永遠不會變。

西安美食——灌湯包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787字

品嚐西安美食,不僅可以去一些餐館品嚐菜餚,還可以去一個美食街兼景點—回民街品嚐小吃與特色菜品。其中,數灌湯包令人叫絕,讓人脣齒留香,回味無窮。

西安那條回民街,裡面有各種美食。你進去後,先不為裡面的令人垂涎欲滴、琳琅滿目的美食所震撼,先不為那四處飄散、沁人心脾的香氣所饞,光是那絡繹不絕的人群就令你驚歎:這地方慕名而來的人很多,人聲鼎沸,擁擠熱鬧。看來,西安美食定有其獨特誘人之處!

想起回民街,最令我難忘的便是吃灌湯包的經歷。

“凡人都擋不住美食的誘惑,我看到一家挺大的門店,便停下來腳步。咦,這小攤中怎麼夾著這麼大一家店鋪啊!看到灌湯包三個字,我便拉著爸爸往裡走:‘我最愛吃包子了!’”。

“咬一口,哇,好燙!‘這包子怎麼還帶水兒啊!’,我抱怨道。經過爸爸仔細講解,我知道了原來這湯水正是灌湯包的奧妙所在。湯最重要,餡兒次之,皮再次之。喝完幾口鮮美的湯汁,又吃了幾口餡兒,我細細品味過後,發現還真是湯汁更為鮮美啊!”

噢,懂了,這鮮美可口的湯汁,便是其獨特誘人之處。薄薄的皮、香鮮的肉餡、香濃的湯汁,一口咬下去,真是妙不可言!

相傳朱元璋攻打天下時,由於一座城的守城官兵早有防備,他們加高了城牆,加了萬金閘,所以九天九夜也攻不破城。一天夜裡,常遇春將軍見萬金閘緩緩升起,原來是敵方官兵押運民夫,便衝上去頂住萬斤閘。常將軍吃力地頂著閘門,這時營中送來點心,胡大海便抽身喂他包子和菜湯。由於常將軍肚子餓得慌,不停地叫“包子,湯、湯、包”,弄得胡將軍手忙腳亂。他急中生智,將湯灌入包子,待滲入後,再喂與常遇春。他吃了便頓生力量。事後,常將軍問胡大海給他吃了什麼東西,讓他頓生力量。胡大海笑:“就是你所言的湯包啊!”

灌湯包的雛形便源自於此。

西安之行,令我難忘!獨具特色的西安美食,融入了當地民俗文化與當地人的心血。這是西安人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一種追求與享受。

灌湯包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354字

灌湯包,在北京、天津等地極其常見,這可是我的最愛呢!想不到此次西安中原採風之旅,我有幸嚐了個夠!

灌湯包有一件軟綿綿,白茫茫的外衣,由麵粉製成。當然,光看外表是不夠的,要看“內在"。“外衣"裡,最常見的肉餡(不,是標準肉餡)是豬肉餡,加上些油一起攪拌,放入外皮裡,包好。哇!雖然還沒蒸,但肉香彷彿早已溢了出來。

把半成品放入蒸籠,蒸20分鐘,好……揭蓋:“嗤嗤(吸鼻子的聲音)”“啊,真香!”感覺滿屋子都是肉香。

出鍋啦!我迫不及待地想馬上要咬一大口,可是服務員笑著提醒我,“你要先咬一小口,把汁吸出來,再吃!”哇,連吃法也那麼講究,更別提味道啦。我按照旁人的方法,吸了一小口汁,啊……那滋味,簡直永生難忘!我大口大口地吃起來,豬肉餡不油不膩,香噴噴,口感軟軟糯糯的,真好吃!

這就是我的一生至愛一一灌湯包。

我喜歡的風味食品灌湯包作文 篇8

狀物作文 ,542字

“您的包子來啦!”只見籠屜的蓋兒一揭,白色的霧氣傾瀉而出,混著一股淡淡的蔥香味兒,再看那灌湯包薄薄的皮兒,十分透亮、晶瑩剔透,好似水晶做的,包子皮兒上一圈圈微微漲起的皺紋,如同一朵菊花盛開在仙霧之中。

輕輕捏住包子皮兒,慢慢提起來,湯汁和餡兒便連滾帶爬地擠向一邊,用筷子一戳,湯汁便四溢而出,流進早已等候多時迫不及待的嘴。微微帶著餘熱的湯汁兒從舌尖蔓延開來,一抿嘴,細細品之,鮮味便如靈丹妙藥般讓我陶醉其中,彷彿掉進了“咕嘰咕嘰”微微冒泡的乳白色的鮮魚湯,湯汁劃過我的喉嚨,稠稠的,好似一塊絨布包住了我的味蕾,又彷彿掉進了醬香排骨那濃濃的湯汁裡了,真的是讓人無法描述!總而言之,這是一次令人愉悅享受的旅程!

精華食罷,那剩下的小包則被我一口吞之,入口那一瞬,卻還是被驚豔到了,微微的透明的包子順滑可口,並不粘牙。繼續進入,包子裡的那一個小肉團便滾入我的口中,細細嚼之,餡料裡混著湯汁的濃香,還有微微發稠、大小不一、富有嚼勁兒的肉粒,都在極度興奮的口腔裡流轉醞釀。

一個飽嗝宣告了這一切的結束!抬起頭來,發現這店中的每個人的五官無不極享受的攢在一起,雙眼微微眯起,嘴角呈45度翹起。看罷,不禁慨然:這樣一家包子店,打廣告真乃多餘之舉!

灌湯包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638字

我的家鄉在南京,這裡有許多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但在眾多美食中,最令我流連忘返的,還屬灌湯包了。

站在南京的街頭,你定會嗅著一陣醋香。循著醋香走去,你便可尋著一家湯包店。此時的你,定會被這香味所吸引,情不自禁地走進店中,坐下,點一籠湯包。

只見湯包師傅嫻熟的抓起一把麵粉,把麵粉揉開,然後輕輕地挖了一小團肉餡,放在麵粉的中央。然後左手捧著麵糰,右手在麵糰的邊緣來回捏著。轉眼間,便捏出了一個個小褶子。然後在放在了一旁的蒸籠裡面。不一會兒,一個個滿臉皺紋的小湯包便在蒸籠裡整整齊齊的排起了隊。我望著這一個個小巧玲瓏的湯包,不由的嚥了一口口水。

過了一會兒,一籠湯包便端上桌了。只見一個個晶瑩剔透的湯包靜臥在蒸籠裡。薄薄的外皮如白雪一般,透過外皮,似乎還能看見裡面鮮嫩的肉餡,令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端著一個小碟子,夾了一個湯包,放在小碟子裡。然後端起一瓶香醋,緩緩的將醋澆在湯包上。醋沾在雪白的湯包上,看起來更加美味誘人。我夾起一個湯包,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鬆嫩的外皮頓時令人食慾大開。我又咬了一口,只覺得香甜的醋夾雜著美味的肉餡,在舌尖上縈繞。濃郁的肉香味兒刺激著我的味蕾。我頓時胃口大開,又夾起一個湯包,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然後端起小碟子,將碟中的醋與肉汁一飲而盡。醋香與肉香輪番在我的脣齒之間舞蹈。不一會,一大屜湯包就已經被我解決的乾乾淨淨了。

這就是我的最愛——灌湯包。它自小就陪伴著我,在我的記憶中,總是令我流連忘返,欲罷不能!

美味的灌湯包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660字

你吃過湯包嗎?湯包可是我夢寐以求的美食。昨天,媽媽就帶我去大飽了口福。

湯包有許多口味,因人而異。等待湯包時我發現顧客大部分都是衝著湯包來,上有老人,下有孩童,貴有白領,凡有平民。湯包的魅力可真大!

過了一會兒,服務員端來一籠熱氣騰騰的湯包。嗬!這湯包真有型!喏,白色的皮兒薄薄的,隱隱帶了點黃,上半部分與燒麥差不多,整個看起來胖墩墩的,像一個白白胖胖的嬰兒。藉著陽光,可以隱隱看見餡兒,猶如一咕嚕梅花。我忍不住夾起一個,輕輕送入口中,一咬,滾燙的汁水頃刻間湧入了我的口中。

“天吶!”,我大叫。媽媽笑出了聲,拍了拍我的頭,輕聲說:“小饞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慢慢來。”她輕輕夾出一個,放入醋碟中,吸收好後,才輕輕咬開皮兒,吸汁,品餡。我也食指大動,迫不及待地學著媽媽的樣子,品嚐了起來。

這湯包果然美味,湯汁酸中帶甜,甜而不膩,還瀰漫著一種包子特有的清香,令人胃口大開;餡兒肥瘦妥當,調料恰到好處,不鹹不淡,彷彿可以在口中化開;皮兒又韌又嫩,不過軟,不過硬,吸收了醋更顯得鮮美。

據說,湯包是在一次農民起義中發明的。義軍攻打元軍時,在城外久攻不下,統領趙大海與胡滿春無計可施,只得按兵不動。終於,深夜時,有人出來挑水。胡滿春便用身體抵著城門,讓義軍進城。但不久,胡大將便汗如雨下,只好大喊:“湯包子,湯包子!”趙大海便把菜湯倒入包子裡給他吃,結果胡滿春力氣大增,大敗元軍。湯包因此得名。

你知道嗎?毛主席也吃過湯包,還讚不絕口呢。

我愛湯包!

灌湯煎包 篇11

國小四年級作文 ,511字

“鍋蓋一掀香四溢,湯包流油醉神仙。”大家猜猜看,這是什麼好吃的小吃?嘻嘻!它呀,就是我最喜歡的灌湯煎包呀。

灌湯煎包,外形跟豆沙包類似,普普通通的,遠遠望去就像一個個小蒙古包。剛出鍋的灌湯煎包色澤分明,香氣四溢。它們的底部烤得金黃金黃的;底部以上的麵皮白白嫩嫩的,看起來比小姑娘柔滑的面板還要光滑。煎包的表面還撒著一些黑黑的芝麻和綠油油的蔥花,為煎包增添了幾分色彩,使得它們顯得更加端莊高雅。撲鼻而來的蔥油和鮮肉香味,讓人垂涎欲滴,恨不得馬上把它們一個個吞到肚子裡去,美美地享受一頓大餐。

灌湯煎包的味道很獨特,吃的時候也要講究順序,才能品出它獨有的美味。先在煎包的一邊輕輕地咬個小洞,接著用嘴慢慢地吮吸一下,立刻嘴裡就會充滿湯汁的濃香,汁的味道鮮而不膩。吸完湯汁後,咬一口煎包,細細品味:它的麵皮有著淡淡的甜味;它的底皮又脆又香,吃著就讓人想起了農村老家鍋巴的味道;它的肉餡又滑嫩又鮮美,很爽口。從旁邊的小盤子裡蘸上一點辣醬,加點醋,再咬一口,那種又辣又酸的味道真讓人回味無窮,吃了一個還想再吃一個,難以控制,以至每次吃到肚子快要炸開時,仍不肯罷休。

灌湯煎包,又香又美味,是我最愛的美食。你有興趣,也不妨去品嚐一下哦!

灌湯小籠包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576字

我最愛吃媽媽做的美味佳餚,香辣的辣子雞,甜糯的豆沙小丸子……所有都是我的至愛。這不,今天媽媽又做了一道特色小吃——灌湯小籠包。

放學了,我的肚子發出了一聲聲抱怨,我只好急衝衝地奔回家。走到樓梯口,家中就飄來陣陣肉香,我放慢腳步,吮吸著這時斷時續的濃香,大腦放空,神經彷彿剛剛甦醒了一般,味蕾跳動著,口水不停地溢了出來。

我尋著肉香,慢慢地走到家中,眼睛突然一亮,是灌湯小籠包!我把書包往沙發上一扔,立馬回過頭來欣賞我親愛的小籠包。那一個個小巧玲瓏的小籠包,如同抹了蠟一般油光發亮,晶瑩剔透。

我小心翼翼地夾起一個小籠包,輕輕咬了一小口。Q彈的餃皮十分有嚼勁,再喝上一口鮮美無比的肉湯,我閉上眼睛,讓這肉湯緩緩流進我的心中。就在這時,一個粉色的小肉丸頑皮地跳了出來,我迫不及待地吃掉了它,瞬間我彷彿跌入了一個橙色的世界,色香味俱全的肉丸在我的舌尖上跳躍,我慢慢地咀嚼著這肉丸,完全沉醉在美味中了,吃貨的世界裡可永遠只有吃。

每一個小籠包都讓我回味無窮,它們給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與滿足。可體重日益增重的我,卻只能吃著平淡無味的“兔子餐”,每當我看見小籠包都望眼欲穿,我在心裡和小籠包說了一百遍“再見”,但怎麼也忘不了這刻骨銘心的味道。

我愛你,小籠包!

湯包中的絕品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675字

又是金秋蟹兒肥,在這個季節品一下蟹黃湯包是最愜意不過的事了。

蒸熟的蟹黃湯包雪白晶瑩,上面的折皺層層疊疊,細巧均勻,整個兒湯包恰如一朵飽滿圓潤、千瓣緊裹、含苞欲放的玉菊。仔細端詳,皮薄如紙,幾近透明,稍一動彈,便可看見裡面的湯汁在輕輕晃動,使人感覺到一種吹之即破的柔嫩。別說吃了,光是看,就是一種美的享受。

如此晶瑩剔透,令人垂涎三尺的湯包製作可不簡單。我偷偷溜進店裡廚房間,好好瞧上了一會。只見師傅們用特有的工具從蒸好的螃蟹中取出蟹肉、蟹黃,再在鍋中澆上豬油,加上蔥末、薑末、蟹肉及蟹黃進行翻炒。一股蔥香、薑辣和蟹香撲鼻而來,我不禁閉眼,吸了一口氣。湯包的餡做好了,包餡可是個絕活。師傅將擀好的包子皮往左手上一攤,取餡置於正中,十指大動,只見包子皮在他手中快速旋轉。瞬間,一隻小巧玲瓏的蟹黃湯包已經做成。放入蒸籠,轉眼,誘人的香味直奔向你。

看著如此誘人的湯包,我早已口水直流。“輕輕吸,慢慢提,先吃餡兒,再吃皮。”這是吃湯包的口訣。我小心翼翼地用吸管在包子上開了一個小“窗戶”,將它插進裡面一點點地吮吸,蟹肉和蟹黃順著吸管一點一點地滑入我口中。蟹肉的細嫩、蟹黃的鮮美、湯汁的酸甜混合在一起,在我的脣齒間流動。頓時,我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似乎醉了。汁吸完了,自然也就少不了大塊的蟹黃與蟹肉了。我用筷子挑開皮,夾出蟹黃與蟹肉,慢慢放入口中,蟹黃酥,蟹肉嫩,真好!最後,湯包內什麼也沒有了,就要吃細嫩的皮了。夾起皮,稍稍沾一點醋,“啊嗚”一口,將皮一下吞入口中,那酸酸的、韌韌的皮快速滑過喉嚨,甚是美妙啊!

蟹黃湯包竟如此美味,真不愧是江蘇的傳統小吃啊!

蟹黃湯包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644字

我們泰州的美食小吃雖不豪華,但卻豐富。街頭巷尾到處可以買到好吃的食物,而我比較喜歡的是泰州著名的蟹黃湯包。

蟹黃湯包在泰州早茶中已不算稀奇。這天,爸爸媽媽帶著我一起來到會賓樓品嚐那裡的正宗蟹黃湯包,讓我飽飽口福。蟹黃湯包要現吃現點,我們點單後,沒過多久,一籠香噴噴的蟹黃湯包便做好上桌了。那小湯包的皮薄得很,包住了裡面鮮美的汁水。看,那小巧的形狀好似一座座小寶塔。如果不是上面還有圈凹凸不平的地方,就真像圓鼓鼓的小氣泡了。

其實,蟹黃湯包的製作過程還是很繁瑣的,首先將準備的蟹黃和蟹肉與熬出的蟹油炒出香味,再用處理過的豬肉沫與蟹肉攪拌並加入佐料,讓餡的味道能更加的鮮美,最後再把它包成包子,不過最後一步還是很難的,要保證皮的薄而皮又不破還是需要很高的技術的。

蟹黃湯包的吃法也是很講究的。我第一次吃時,看到這晶瑩透明的皮,聞著那令人垂涎三尺的香味,我恨不得一口就“了結”它。媽媽卻跟我說:“蟹黃湯包吃時要先咬個洞,把汁都吸走。它的精華可全在湯汁裡哩!”我按照媽媽的方法先咬個洞,頓時,汁水如奔騰的野馬一樣湧進我的嘴裡,鮮美的味道不停地衝擊著我的味蕾。把餡和皮醮點醋,咬一口鮮鮮的、濃濃的、鹹鹹的,讓你吃了還想吃。我忍不住搶著吃了一個又一個,吃得我滿口留香,啊!真是美味之極啊!

有時候吃得太快也不好,比如有一次包子剛上來,我便迫不及待的抓起來就吃,結果包子燙得我直吐舌頭。

中國各地的美食各不相同,但卻都表現了我國的傳統飲食文化。親愛的朋友們,如果你來到泰州,讓我免費幫你做次美食導遊吧!

蟹黃湯包 篇15

國小六年級作文 ,552字

蟹黃湯包是我們這兒有名的風味小吃。

一天,我來到一家名叫“龍袍蟹黃湯包”的店裡準備品嚐一下我夢寐以求的—“蟹黃湯包”。我點好了餐,十分鐘左右,湯包便擺在了我的面前,頓時,一股淡淡的螃蟹香味撲鼻而來。蟹黃湯包雪白晶瑩,靜靜地躺在碗裡,裡面的湯汁若隱若現。“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照著這句話,我先輕輕地夾起蟹黃湯包,然後慢慢移到了面前,咬下一口。皮薄如紙的包子皮一咬就破,鮮美的湯汁一湧而出。我趕緊吸了一口。啊,湯汁嫩滑,在我的口中轉了轉就滑進了食道里。皮摻著蟹肉和蟹黃一起嚼,由於餡被湯汁浸泡過,所以還有些湯汁的味道在裡面。美味的肉餡加上鮮美的湯汁,難怪和普通的湯包不一樣呢!大家在品嚐的時候一定要細細地咀嚼,慢慢地感受,這種入口不膩的感覺是在吃普通包子時感受不到的。

既然它的味道與眾不同,那它的做法一定也很有講究吧?事實確實如此。第一步先得將螃蟹洗乾淨,用繩子捆綁好,上籠後用大火蒸二十分鐘至熟,再取出放涼,去殼取蟹肉、蟹黃備用。第二步把豬油燒至六成熟,入蔥末,薑末炒香,入蟹肉蟹黃,翻炒至出蟹油……看來只有做法考究才能做出美味的湯包啊!

蟹黃湯包,那無與倫比的口感和鮮嫩味美的湯汁,都已經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味蕾深處。我永遠也忘不了這令人垂涎三尺的人間美味—蟹黃湯包!

蟹黃湯包 篇16

國小六年級作文 ,759字

我是一個可愛調皮帥氣的小男孩,我愛畫畫,愛騎單車,愛讀書,加入巨城後,我學習了很多課外的作文技巧,受益深深,今後我會多多練筆,努力提高寫作水平,來,投我一票吧!

它是每家早餐店中的招牌菜,它的美味家喻戶曉,它的肚子裡流露出珍寶,吃一口,便會令人飄飄欲仙,它,就是蟹黃湯包。

我非常喜歡湯包的形狀和那能飄萬里的香味了。當服務員端上來時,我連看都沒看其它菜,共中央總書記雙眼立馬掃向了期盼已久的湯包。這湯包好似一張肉嘟嘟的臉蛋,圓圓的臉向我投來了求救訊號,因為身材太胖,所以無法走動,再一看,裡頭蟹黃似乎隨時都可以衝破臉皮流出來,我仔細聞了聞。呀!一股螃蟹的香味飛進了鼻中,它如一個小精靈,在我鼻中散下了許多蟹黃的香味,我竟完全沉醉在了其中。

蟹黃湯包不僅有肥美的身材和誘人的香味,如果吃一口,那就真的美味極了!

我猛然驚醒,瞧了瞧眼前的湯包,“不好!”原本肉嘟嘟的臉蛋,變得像一個“紅蘋果”,一些蟹淘氣地跑了出來,我的口水頓時“飛流直下三千尺”,連忙拿起筷子,在湯包肚子上打了個洞,張開拳頭大的嘴,津津有味地吮吸著裡面的蟹黃湯。過了會兒,我如打了勝仗,放下了兵器,誰知,趁我鬆懈之時,剛剛撤離的敵兵如潮水湧了上來,我措手不及,嘆了口氣,白白浪費了剩餘的蟹黃,我了看桌上灑落的蟹黃湯和紅紅的黃子,如鑲在沙漠中的紅寶石,這真是出師不利啊!有了第一次的失敗嘗試,使我第二次不再那麼魯莽,我小心翼翼地咬開一個小口子,一瞬間,一大波蟹黃湧了出來,我急忙品嚐起來!啊!鮮嫩的蟹黃和濃厚的肉汁竄進了嘴中,蟹黃如同一群調皮的小魚兒,在肉汁海中嬉戲,玩耍著,它們每移動一步,就會散發出誘人的香味,我則被這種美味給牽走了魂,完全沉浸在了蟹黃湯包的海洋裡,蟹黃湯包的美味真是名副其實啊!

人間美食多種多樣,就算是山珍海味,也比不過蟹黃湯包啊!

江陰蟹黃湯包 篇17

國小六年級作文 ,863字

一個地方的美食,是這片土地上勞動人民汗水的結晶和智慧,也體現了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底蘊。說起江陰的美食,最著名的莫過於蟹黃湯包,這裡的蟹黃湯包,據說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週末來到陶興寶小吃店,我就迫不及待地點了個蟹黃湯包。沒多久,一個冒著熱氣的湯包就映入我的眼簾。這真是件藝術品啊,我這樣想。

它軟白圓潤,上面佈滿了一道道細巧均勻的摺痕,像一條平鋪著的精緻的百褶裙。頂上還撒著幾根淡黃的薑絲,像是裙上細碎的流蘇。那皮是那麼飽滿、那麼柔嫩、那麼水靈、那麼吹彈可破。我輕輕挪動盤子,隱約看見裡面金黃的湯汁湧動,它們好像要爭先恐後地掙脫這層脆弱的束縛。我小心翼翼地想要用吸管戳破它,但那看似柔嫩的麵皮一下子把吸管給彈了回來。戳開一個小口,頓時滲出些油亮的、金燦燦的甘露。輕輕呷上一口,頃刻間,一股蟹油的鮮香便在口中四溢,讓人頓時回味無窮,讚歎嘖嘖。我貪婪地吮吸完美味的湯汁,接著便開始品嚐裡面的蟹肉。輕輕撕開面皮,一塊塊如紅寶石般的蟹黃零星地散落在米色的蟹肉絲中,仔細嚼上一口軟糯細嫩的蟹肉和金紅腥香的蟹黃,幸福滿滿。

吃蟹黃湯包時,自然少不了香醋。油膩的湯汁、軟嫩的蟹肉和入口即化的麵皮搭配得天衣無縫,這時,蘸上一點香醋,瞬間脣齒留香,滿足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我深深地被江陰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所折服。

蟹黃湯包的做法十分考究:先用火煮透大閘蟹,肉不能太爛,也不能太硬。接著取出蟹肉和蟹黃,用小火燉出蟹油,再和雞湯翻炒,這樣餡就算做好了。接著要和麵,再擀出半透明的薄皮,把餡兒包起來。餡兒要適中,多了,容易在蒸包時破裂;少了,便達不到“湯足如泉”的效果。折皺也特別講究,要細巧均勻,美觀整潔。

記得我第一次吃蟹黃湯包時還發生了一件趣事呢!那天我買了個湯包來解解饞,當看到裡面晶瑩剔透的汁水熱鬧地晃來晃去,我便迫不及待地一口咬上去,頓時金黃的汁水四濺,濺到了手上,噴到了臉上,燙得我嗷嗷亂叫,真是心急吃不了熱湯包啊!

美食文化源遠流長,它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程序中的一朵奇葩,而江陰蟹黃湯包無疑是奇葩中最耀眼的一朵。愛美食,愛湯包,愛上江陰造!

蟹黃湯包誰與爭鋒 篇18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8字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正是大閘蟹最為肥美之際。此時此刻,若能品嚐幾隻蟹黃湯包,再喝上一杯熱茶,可是再愜意不過了。星期六,身為一枚吃貨的我歡呼雀躍。為何?當然是為心心念唸的美食—蟹黃湯包啦!

我和媽媽來到古月樓,只見這兒人滿為患,看來蟹黃湯包的魅力可真不小呢!

過了一會兒,蟹黃湯包端上了,只見它安靜地躺在蒸籠中,霧氣環繞,麵皮呈半透明狀,可以隱隱約約地看到裡面的湯汁和鮮美的蟹肉、蟹黃。輕輕地用筷子碰一下面皮,裡面的湯汁便帶動麵皮搖晃起來,顫顫巍巍的樣子使你禁不住想大快朵頤,再配以濃郁的香氣,也只有《西遊記》中白白嫩嫩的人蔘果能與之匹敵了。

如此美味當前,我怎能不動心?“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而後一掃光。”這句俗語可是早有耳聞了。我小心翼翼地將湯包放入一個盛滿醋的碟子中,用牙齒輕輕咬開一個口子,然後吸了一大口湯包內的湯汁。

哇!湯包內鮮美香醇的雞湯和蟹黃被窩吸入口中,挑動著我的味蕾。待它們慢慢溶化,脣齒留香,回味無窮。我又咬了一口麵皮,嫩滑可口,飽浸湯汁,真是“此餚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嘗”啊!

如此美味,自然不是尋常手藝就能做成的。蟹黃、蟹肉要精選九、十月份的大閘蟹,湯是鮮香味美的老母雞湯,麵皮更選用高筋麵粉,僅製作工序就33道,這般講究,做出來怎會不好吃?

蟹黃湯包,誰與爭鋒!

品湯包 篇19

國二作文 ,402字

看完梁實秋先生的《雅舍談吃》中寫的湯包後,我特別想去吃。

梁實秋先生說湯包“何地無之?”,但是我在丹陽大大小小的包子店逛了一個遍,才在一隅方塊大小的門鋪裡尋得湯包。

夥計很是麻利地起了一籠,先入眼的是滾滾白煙,慢慢地再霧氣深處看見了幾隻晶瑩剔透的包子,湯包不大,靜靜地臥在蒸籠布上。妙處真是在包子皮上,薄薄的,厚度恰好是能夠半透不透地看清裡面的乾坤,湯汁撐鼓了包子的底座,而上是肉餡映出來的一個粉點。

提湯包時要眼疾手快,在褶皺處毫不猶豫地下筷,望著被拉起的包頂面皮逐漸牽動肉餡的凌空,也只能用梁實秋先生的一句“像是被嬰兒吮癟了的乳”來比喻了。

好不容易放入盛醋的碟子中,下口先咬破包子皮,吮吸其中濃醇鮮美的湯汁,那一剎那口中滿溢的鮮味似乎把心也填地美好,等只剩下了空皮和肉餡,再呲溜地蘸醋吃完。心急了,結局就成了皮破湯流。

湯包,要吃得有“品”,品手藝,品口中的滋味,品食物美妙的咀嚼感,品生活的智慧。

故鄉的湯包 篇20

國小五年級作文 ,510字

家鄉,是一個神聖的地方,有很多令人懷念的味道。我的老家在宜興,那裡有很多美食:蔥油餅、手撕鴨、梅乾菜扣肉餅……而我最愛的,是那小小的、圓圓的小湯包!那個東西對我來說很重要。

對於較少回家鄉的我來說,回到這裡就一定要去徐舍的街上吃一頓,而必點的就是那誘人的小湯包。

我坐在小吃店的座位上,猴急猴急地左顧右盼,看著別人桌上的湯包一份份的上來了,心裡就會一陣的著急。聞著那一股股誘人的香味,對於吃貨的我來說,嘴裡不禁地流起了口水。而這時,我的小湯包上來了。九個湯包圍坐成一圈,比拳頭要小一點,它放在一個蒸籠裡,上面還有一些精緻的折皺。吃湯包可是有很多講究的,有很多人抱怨吃湯包卻喝不到湯,咬一口湯就全流走了。哎,那他們可真是外行啦!

我小心翼翼地夾起湯包,先慢慢咬了一小口。裡面的“湯汁”立刻流了出來。我用嘴輕輕地吸了一口,頓時,舌頭上的味蕾就開心的跳起了舞呢!這實在是太美味了!這股湯如山上的清泉喝到肚子裡,都可以感覺到它們在胃裡歡樂的翻筋斗呢!然後把剩下的肉吞入肚中,你感覺到他雖像快艇那樣滑入了胃中,香味卻在脣齒間久久徘徊。

雖然時代在變,國家在變,世界在變。可是,家鄉的美味不會變,愛家鄉美味的那一顆心,也永遠不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