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美相關作文20篇

漢字的美 篇1

高二作文 ,770字

中華民族的漢字經過歷史的演變已經愈發成熟,直至今日漢字的歷史內涵也未被髮掘完。作為中華民族的通用語言符號,漢字是最美的。

漢字的美在於它歷史悠久。

漢字經過上千年的演變,由原來的甲骨文發展到現在的簡化字,在這期間漢字用時間來奠定其豐富的文化底蘊。漢字如同一座城,每座城都有其各自的文化底蘊;漢字如同一幅畫,每幅畫都有其各自的鑑賞價值;漢字如同一壺酒,每壺酒都有其各自的醇厚酒香。而漢字經過時間的打磨,向世人展現它的風采。

漢字的美在於它使用範圍廣。

中國憑藉領土大和人口多這兩個優勢,將漢字發展為使用範圍最廣的一種文字。現如今許多外國人也在學習中國的文化,譬如說原本開設在中國的孔子學院已經遍及全世界。越來越多的人在學習中國文化,而漢字的使用人數也在不斷增加。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漢字的使用範圍將遍及全世界。

漢字的美在於它的形體和音韻。

許多人認為漢字是世界上最美最動聽的文字。用幾筆幾畫就能描寫出一個具體事物,例如鳥,馬,河等,用簡單的筆畫將具體的事物描繪的生動形象。漢字用二十四個字母和四個聲調來標記讀音,多少人曾被它的複雜難倒,但正因為讀音的複雜多樣才創造出優美動聽的漢字。通過漢字的形體和音韻來看,它確實是優美的。

漢字的美在於它實用性強。

漢字的實用性是非常強的,現在在各個領域都能看見漢字的身影。在與外國人交談時也可以用漢字來交流,甚至使用漢字比使用英文形容得更加貼切。不僅如此,在中國的一些正規檔案和考試也是需要使用漢字的,就連少數民族也不例外。雖然少數民族擁有自己的語言文字,但在正規檔案和考試中是不能使用的,而這就必須要求少數民族也要學習漢字。這說明在中國,漢字才是官方認證的文字。所以說漢字是非常實用的文字。

漢字擁有這麼多的優點,我們作為中國的一份子應該感到驕傲自豪,同時也應該弘揚中國的漢字,讓更多人發現漢字的美!

文字的美好 篇2

高三作文 ,747字

正如狄更斯所說的:“這是最好的時代,這也是最壞的時代。”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裡,喧囂與煩躁充斥四周,繁榮與輝煌映帶左右,我們更應該靜下心來,通過文字來品讀那經典中的善意也美好。

在那繁華的十九世紀的英國,社會一片繁榮,但在華麗的外殼下卻暗藏著飢餓與貧窮的悽楚,狄更斯便是在這最複雜的年代裡,用手中的筆寫下流傳歐亞的經典《雙城記》,用文字帶給讀者希望與美好。而同城的馬克思更是如此,那劃時代的《共產黨宣言》激勵了廣大無產階級奮起反抗,鼓勵他們爭取自己的權利。狄更斯與馬克思留下的經典讓人備受鼓舞,作者們雖然身處在不同的時代,卻都用樸實的文字寫下經典來傳播人間的善意與希望。

在遙遠的東方同樣存在著這樣的人。海子,傳奇般的詩人。在那動亂的年代依舊寫下如此經典的詩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在那動盪不定的日子裡依舊讓人感受到希望與美好的從未離去。在同一個國度中,也存在讓人溫暖的名字,沈從文,他的經典名作《邊城》中對鳳凰古城的留戀,更是喚起了廣大讀者對家鄉的思念。他們留下的經典聲聲未絕,留在耳際,向著這個世界傳播他們對世界的熱愛與善意。

當然文學經典中對現實的不滿與批判也從未停歇,如果細細品味也能感受到先賢名人們對美好的嚮往。

正如太宰治所著的《人間失格》,帶著對世界的不滿與惡意就像惡之花凝成的花蕊,雖然嬌豔卻死氣沉沉,在這不滿下更流露出了作者對美好的追求和熱愛,輕輕合上這經典之作,用心感受作者深埋的善意,同樣能感受到經典帶給我們的美好。

在那充滿荊棘的時代裡,依舊有人伏在案前為我們留下經典的作品,其中有巴金對傳統禮教的批判,有沈從文對江西風土人情的描寫,有雪萊對希望的那份嚮往,他們無不用充滿激情的文字來撥動讀者心中的那根弦,讓我們靜下心通過作者們筆下的文字來感受經典中的善意與美好吧。

漢字的故事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534字

我國的文字,博大精深的文字,有著五千年曆史,也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漢字。

五千年前,我們的國家就有了自己的文字,也是歷史最早、最悠久的文字—甲骨文。在這五千年的歲月長河裡,我國人民又創造出數種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這些文字,都融合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又有著一個統一而響亮的名字—漢字。

在悠久的歷史中,同時也湧現出許多偉大的書法家:王羲之、柳公權、顏真卿,他們的一幅幅書法作品令人驚歎。“行書流暢、正楷端莊、狂草奔放、鳳舞龍翔。”這短短几句話,概括了我國的漢字書法的種類和特點以及漢字書法的獨特魅力。

另外,經常說漢語也可以鍛鍊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據說,美國有一名學生,學習成績十分優異,經常考前五名。可是,突然有一天,他竟然說不出話來,只能看懂漢字。專家分析這是“失語症”,原因是因為英語是拼音文字,於是專家讓這個孩子學漢語,學了一段時間後,專家讓這個孩子再讀英語,他居然能說得流利自如,並且可以流暢地讀出漢語的各種繞口令。這就是我國患失語症的人比外國的少得多的原因。

現在,當我們讀起書來,我們應該感到自豪,因為我們出生在這個說漢語的國度。讓外國人驚歎:“好聰明的中國人,好流利的中國話”!

漢字之美 篇4

高一作文 ,806字

漢字,作為中國人從古至今使用的文字。它除了擁有悠久的歷史,還有自身獨特的魅力,這魅力足以讓每一個接近她的人心曠神怡,渾然忘我。

漢字之美,美在她那變幻莫測,極富音樂性的發音。“一聲平,二聲提,三聲轉彎,四聲降。”它的每一種發音都包涵了隱藏在漢字之內的美妙。人們所朗誦的詩歌短文在那靈活而又小巧的四種聲調的譜寫下,成了一篇篇動人的旋律。抑揚頓挫,輕重緩急。這些看似簡單的發音方式,卻串聯成了一首首關於漢字的讚歌。

漢字之美,美在她那時而飄逸俊朗,時而粗獷豪放,時而又華美靈巧的形。你若小看了漢字中的“橫豎撇捺點勾提”,那你就是大錯特錯。這些筆畫看似如此普通又如此平凡,但正是因為這些筆畫才勾勒出了漢字。那一撇是如此輕巧,而那一捺又是那麼的蒼勁有力。正是在這些縱橫的筆畫中,才有了漢字形態的美麗。正是因為漢字的或扁或圓,亦莊亦諧,動靜相宜,才有了漢字多彩的美麗。

漢字的美,美在它那多種多樣,與形相互聯絡的義。看著“翟”字,你可曾想到一隻展翅高飛的大鳥;看著“笑”字,你可曾在眼前浮現出一個臉上滿是喜悅的小寶寶;看著“巍峨”,你可曾感覺到一座高大險峻的山峰頓顯眼前。是啊!這便是漢字義的魅力。它的義與形相互結合,使你不僅為它的一筆一畫感嘆,還會為它那多彩的解釋與聯想而發自肺腑地欣賞和讚佩。

是啊,漢字的義具有自身特殊的魅力,這種多變的美,是其他的文字難以與之相比較的。中國人表示“我十分愛你”這個意思可以運用多種表達方法,可以說出多種情感不同的語句。而英語中,只能用一個“Iloveyouverymuch”來表示。相比之下,你是否覺得漢字的義是那麼靈活呢?

文字之美,還美在她只對真正愛她、懂她的人撩開自己神祕的面紗。

讀到一首琅琅上口的古詩,當你被一篇美文深深陶醉。你心中會有一種難以抑制的喜悅。

只有被漢字的美所吸引,我們才會“沉醉不知歸路”,才會“為伊消得人憔悴”!

夜深人寂,挑燈夜讀。會心之處,不覺莞爾。

漢字的自白 篇5

國三作文 ,1035字

如果要問漢族幾千年的瑰寶是什麼?哈哈,自然非我漢字莫屬了!

我的大名叫漢字,小名中國字,英文名CineseCharacters!我的家族是表意文字中的詞素音節文字。

至於,真正的來歷恐怕是無人知曉了!傳說,我乃倉頡所造。但這一說法並沒有得到太多的人的肯定。我只知道,我,詞素音節文字的歷史要追溯到1300年前的商朝甲骨文,再到秦朝的小篆,然後發展至漢朝,才被更名為“漢字”。

我除了歷史悠久外,其文化地位也是不可小視!我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同時也是流傳範圍最廣的一種文字。據你們人類統計,世界上使用漢字和漢語的人數達到16億以上!在歷史上,越南、朝鮮和日本都曾用我們來記錄他們的語言。日本人至今還在使用我漢字和假名的混合文字。所以,有學者將我們稱為“第五大發明”!

沒有昔日的艱苦奮鬥,哪來今日的輝煌成就。現在,我甚至可以大言不慚地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像漢字家族那樣歷經滄桑,青春永駐!”早在5000多年前的古埃及,聖書字是人類最早的文字之一,但沒過多久,就消亡了。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也有5000多年的歷史,但在公元330年後,也消亡了。歷史上衰亡的著名文字,還有瑪雅文、波羅米文,但,只有我,漢字,不但經久不衰,還獨矗世界文字之林,不斷地發展,影響越來越大。我,漢字,才是當之無愧的“王者”。

可能會有人質疑:你憑什麼獨霸五千年的文壇?我會理直氣壯地告訴你:“就憑我本身!”我自古以來就有一個奇特之處,就是我們的超方言特性及超語言特性。你們人類的語言的語言學家把中國各地的方言分為八大方言區,有人說,如果沒有漢字,中國就分裂成幾十個小國家了。

不僅如此,我,漢字,還是最動聽的文字之一。我的一字一音,每個音又分為四個音調,因此,讀起來響亮清晰,婉轉動聽,有節奏感,有音樂美,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用我寫成的詩,既有鏗鏘悅耳的音韻,又有抑揚頓挫的美感。講究平仄、對仗。所以,詩句可以整齊、鮮明。

我,漢字,也是最優美的文字之一。優美到什麼程度了呢?我已經成為一種藝術—書法藝術。我的書法藝術是任何其它文字所無法比擬的。草書、行書、楷書、隸書……已名譽世界,多少名人、聖人潑墨一筆,只為抒寫漢字的優美。又有多少人為獲得聖人墨寶而一擲千金。

我的身材勻稱,橫平豎直,沒有一點歪七扭八,因此還得了“方塊字”的美譽,我挺直的腰板就象徵著中華民族挺立的脊樑,我,才是中華民族不老的“神話”!

屹立在中華民族風風雨雨五千年,我所鑄造的輝煌將會永遠傳承下去!

漢字的訴說 篇6

國二作文 ,706字

“我,來自五千年前的中國,那時我第一次被你們帶到這個世界,作為文明的象徵;而現在的我,已無數次被拋棄在了你們的眼簾之外。”

—來自一個漢字的訴說

你擁有嫵媚的線條,是美的化身。世界上還有哪種文字具有繪畫美的藝術品?唯有你啊,我的文字!

你既是歲月的使者,又是歷史的證人,見證著漫漫的歷史煙塵。多少個王朝興盛又衰落了,多少次月缺又月圓了,唯有你,仍然熠熠閃光。我們只能依靠你來推想歷史,我的漢字!

而現在,我又該去哪裡尋找你的足跡?

我走進了一片竹林,一陣陣濃郁的清香撲鼻而來,濃郁中蘊藏你的芬芳;陽光下稠密的竹葉泛著零星的符號,光影下看見了你的身姿。曾經的漢字在竹笛上揮舞著青春,書寫著人生,用漢字美的曲線記錄著歷史,成就一部部汗青。司馬遷在簡上面,鑄就了《史記》,屈原亦在竹簡上譜寫了《離騷》等不朽的篇章。是你,見證了中華民族的燦爛文明;是你,將滔滔不絕的歷史推向今天。形影間透著剛勁,又帶著柔美。這是文人騷客對你的痴迷,是我對你的評價。

為什麼這個評價只屬於古代呢?難道現代的書法竟如此不堪,少了輪廓和線條美,多的竟是一個個錯字,這不僅僅扭曲了漢字的靈魂,而且顛覆了書法的真諦。

多少次翻開沉睡的古典,你讓我們驚異,更讓我們興奮。你的家族裡最著名的《蘭亭集序》,是晉代傑出書法家王羲之的巔峰之作,也代表書法的最高成就。這些漢字透著狂放和剛強,雖然錯綜複雜,卻又各顯神韻,雖然沉睡了幾千年,卻又栩栩如生。

漢字,你知道嗎?我愛你,我深深的愛著你,你的每一筆,每一畫都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靈,使我的靈魂受到了洗禮。因為愛你,我才會感到憤懣。

我希望你帶著你的神韻,你的風采,在歷史的長河中永遠的走下去。

漢字之美 篇7

國二作文 ,628字

漢字,是一種語言表達的力量,橫平豎直,端莊大方,更有一種文字的生命之美。

古代的文人書寫底蘊頗為深厚,提筆落筆,墨色便在紙上浮現。一筆墨,分隔了墨白,分隔了陰陽,分隔了虛實。筆法的時而輕墨,時而疾徐,漢字的深厚剛勁表達得漂流盡致。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一個個漢字是豐富的書法瑰寶。它們是中國五千年古老文化的結晶,代表著一個民族的疑聚力量。

行雲流水,落筆如雲煙,寫下每一個筆畫都是拉長曆史鏡頭的過程。古人寫書法是從臨摹法楷體開始的,數千張紙的練習追求書法之道。古人曰:“正者,沖和之謂也。”練字以“中和之道”為內涵,做到身正、筆正、紙正。以正的立意書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用內心對書法的尊崇表現漢字之美。大多數書法家都有自己獨具一格的字型,或許飄逸,或許柔美,當每個人的內心沉澱下來去傾訴時,語言學會有自己不同尋常的生命特質,字型也便不同了。字型形狀有別,靈魂始終是一致的,漢字帶給人的洗滌與淨化是不會改變的。

真正用心靈觸控一支毛筆,體會墨汁落於紙上,輕輕渲染開來的韻味。臨摹一篇美文,感知那春風拂過柳葉的雅緻,亦或是臨摹一篇經典,感知古風古韻,如同欣賞那紅牆黃瓦間,一位手撐油紙傘的女子。寫下端端正正的一筆一劃,細細體味書法之美,漢字之美。當筆尖輕輕落於紙上,悠悠墨韻染,當每一撇一捺劃過,都是在訴說。你聽到了嗎?那是在與紙墨的細語,它柔情又細小的聲響,在筆尖,在紙上,在墨裡。

漢字之美,是無法言說的,滿心的欣然和崇高的敬意,只能化作空中的墨香迴盪去表達。

漢字之美 篇8

國二作文 ,978字

漢字之美,美就美在它只對真正愛它、懂它的人掀開自己神祕的面紗,美在外形華美與忠貞氣節的凝造。

神祕的面紗在於其歷史奧妙,是誰創造了漢字?又是怎樣的機遇創造了漢字?外形華美是《大學》中講的“外王”,它重點在於文字筆畫的柔美,每一筆的連暢與精神世界用文字表現出了自然。而忠貞氣節就是《大學》的內聖,每個字都是一首詩,譬如“木”字,其豎表堅守,其橫意發展,而撇捺兩筆則是向外拓展,這不正是讀書人對讀書的態度嗎?

漢字的演變過程是美的。目光縱向追溯至千百年前,文字產生了,而它是以甲骨文的形式,這是一種刻於甲骨與銅器的文字,這是一種簡單的圖畫文字,在當時這種文字與陶器的花紋是相互契合的。因此,漢字之美就體現出來了。後來,幾百年以後,金文誕生。商代金文多為象形文字或以象形文字合成的會意字,它們像一幅幅圖畫,有的渾厚奔放,有的呈團塊狀。在近些,篆書向我們緩緩而來,它將金文簡化,又不失圖畫風格—圓潤是它的特點。後來,隸、楷、行、草成為時代趨勢,其間架嚴謹,方正平直,渾厚剛勁,豪邁奔放。

漢字的外形是美的。說起來,不得不提書法。拾一杆毛筆握於手中,沾於墨硯,使書墨香氣暈染開來。一手扶宣紙,另一手持筆蒼勁立於紙間,濃墨重彩也典雅風範。書法是藝中之藝,之所以有此稱號,是因為書法是字型的標本,也是人格的楷模。宋朝科舉時期,蘇軾以其驚人思想奪得榜眼,可那時蘇軾的字只算得上規範,並不能拔得頭籌。是什麼使蘇軾的字成為灑脫不羈的代表?我想,是蘇軾人格上的修養,煉定平凡內心,甘於做“閒人”,不爭名利,因此才能寫出一幅又一幅完美的書法之作。

漢字的精神也是美的。漢字向來就有盡善盡美的稱號,所謂“善”,是人心之善,“美”,是自然之美。因此,書法的第一筆往往能決定整個藝術境界,黑或白,虛或實……下筆時,萬物皆圍你旋轉,時間就是永恆。這種忘我的精神也是有限度的,“虛則歧,滿則溢,興則正,正者,沖和之謂也”。它超越了政治上的束縛,擺脫了權力上的枷鎖,昇華為精神上永不衰敗的財富。

漢字之美,美在我們義無反顧的與世界撞擊而守住文化,美在擁有真正的中國魂。也許,眾多人提筆忘字,縱使漢字經歷過這樣的悲劇—而這種悲劇依舊散發著動人光芒的美。

想想伏爾泰的話:耕種自己的園地,不要急於膨脹自己,當我們用真正中國心堅守起這個大國,我們才有勇氣不忘初心,慎終如始。

漢字的呼喚 篇9

國二作文 ,581字

一節語文課上,老師好像是心血來潮進行了一次字詞的聽寫,在聽寫之前,老師便在三班試過了一次,結果三班全軍覆沒,沒有一個人全對,錯一兩個字的人也是沒有幾個,聽完這一些,我想:看來這次聽寫會很麻煩。

事實上的確很麻煩,第二個詞就將大部分同學卡住,我也是冥思苦想才寫出來的,聽寫結束,我們也遭到了和三班同樣的結果—全軍覆沒,許多同學都寫對幾個而已。這簡直就是一種恥辱,更恥辱的是,這些詞我們早就學過,而且老師曾經反覆強調過的字,這不但是我們的恥辱,也是漢字的恥辱,堂堂中國人使用的語言居然還會錯誤。

漢字並不是生物,它並不能發出聲音,但是我聽到了它的呼喚:“請重視我們!”

漢字的恥辱不僅僅體現在這一方面,現在,虛擬的網路發達了,人們也好像更聰明瞭似的,發明了各種各樣的新漢字,在網路上,漢字被拆解,中間插上圖畫,英文,成為了新新文字,網路上出現了各種不像漢字的漢字,還出現什麼網路用語,“火星文”,我看這些都是漢字的恥辱。

漢字的恥辱遠不止這些,樁樁件件都不堪入目,這可是我們中國獨有的文字啊,為什麼要這樣糟蹋文字?

漢字是我們獨有的文字,漢字的恥辱也就是我們中國人的恥辱,漢字的確不是生物,的確不會發出聲音,但它是中國悠久歷史所積累起來的,“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我認為,糟蹋漢字同樣意味著背叛。所以,我要替漢字呼喚:“請重視漢字,別讓漢字再受恥辱!”

做漢字的傳承者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465字

中華文化是一種本土文化,我們的祖先創造了獨特的漢字和語言,並用他們獨創了自己的道德、宗教、文字、藝術和哲學,形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禮儀典章、風俗習慣和民族精神。

漢字很深奧,但有很神奇的規律。比如“明”字,“日”代表太陽,“月”代表月亮,太陽和月亮一起出現,世界不就很明亮嗎?“富”字中的“宀”代表房子,“一”代表房子的橫樑,“口”是說話,代表人,“田”字是土地的意思。家裡有房、有人、有田不就很富有嗎?這些漢字可真有趣呀!

儘管現在電腦打字這項技術有要代替寫字之勢,但我們中華漢字如此博大精深,是經得起現代科技的衝擊的。漢字,這一文化瑰寶是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只有用心寫,才能寫出漢字的真諦,發揮出漢字的美。打字這項技術是很方便,但打出來的字,呆板顯得沒有生氣,發揮不出漢字的韻味。

我們做為中華文化下一代的傳承者,應把漢字寫好。讓我們這項藝術永遠流傳。漢字深奧,優美。“動若脫兔、嬌若蛟龍”是我們的驕傲。否則又怎會吸引外國人來學習呢!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所以我們要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為把漢字寫好而勤學苦煉。

傾聽漢字的聲音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423字

我們每天都遨遊在漢字的王國,漢字是我們最忠誠的朋友。我們或看書,或讀報,或寫作,都離不開漢字。每一個漢字都閃爍著她那大大的眼睛,等待著你的排程。她們像一個個活潑快樂的小精靈,會讓你不由自主地愛上她們。

她們是變化多端的。瞧,她們像一個個整裝待發的戰士,排成一列筆直的長隊,變成了方正端莊的楷書。看,她們像一個個頑皮淘氣的小蝌蚪,變成了龍飛鳳舞的草書。

她們就像春風般沐浴著人們的每個細胞。她們像一個個小泥丸,需要我們用雙手去把她們塑造成一座座雕像,每座雕像都有不同的風韻。漢字的溫度,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

一個個漢字,就像一個個小精靈,在才華橫溢的人的手下流淌。她記錄著中國古老的文明,承載著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內涵。她們在歷史的記憶中散發著迷人的芳香,又在現代的長河中飄蕩著醉人的氣息。她們像一個個漩渦,令每一個接觸她的人都想放肆地舞弄一番。

徜徉於漢字中,就像徜徉於浩瀚的太空;看見漢字,就像聽見了她美妙的心聲,讓我們一起去用心傾聽漢字的聲音。

探尋中國漢字之美 篇12

國一作文 ,1099字

回首千古華夏,漢字走過甲骨成泥,鐘鼎斑駁,竹簡絹帛的古老歲月,歷經秦朝的篆書,漢朝前期的隸書,直到漢朝末期才形成了筆畫平直,形體端正的方塊形文字。每一個漢字都是由偏旁和筆畫來組成,各種筆畫在一個平面裡多向展開,構造複雜多變。中國漢字之美,美在形態,美在音韻,美在靈性。

中國漢字具有形態之美。原始的中國漢字是一種表意的象形文字,字形跟字義、字音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絡,它是形、音、義的結合體。老祖宗造字,不僅融會了字的靈動美觀,更糅合進了人的喜怒哀樂。一個字如果說是一幅圖畫,那麼一個詞、一個句子乃至整篇文章便是視感極強的世界了。如“月”的形狀像月牙,“山”似隆起的連綿山峰,“果”讓人想到樹上碩果累累等等。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只有短短的十二個字,六種景物,便可勾勒出一幅天涯遊子漂泊他鄉的“離人秋思圖”來。中國漢字這一種表意功能,是西方文字所無法企及的。因此,中國漢字具有形態之美。

中國漢字具有音韻之美。一般來說,一個漢字代表一個音節。有的漢字一個音節有好多個漢字來記錄,如“xī”音節就有“西、吸、溪……”;有的漢字還表示幾個音節,如“和”可表示為“hé、hè、huó、huò、hú”五個音節;還有些字可以通過聲旁確定音類或大致的讀音,如“張、倀、萇、悵”等,“長”就是這組字的聲旁。字有平聲、仄聲,平聲、仄聲又可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過去還有入聲。聲音有高有低、長短起伏,讀起來讓人慷慨激昂,讓人熱情奔放,讓人心娛神悅。優美的漢字讓你聆聽高山流水的琴絃,讓你聆聽蘇東坡月下把酒、仰望蒼天的聲聲發問。在人生受挫之時,讀幾首詩,背幾句詞,你會感到心曠神怡、豁然開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唱出了我們希望與信心的高昂強音,“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那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的平仄格式構成語調的高低起伏。思鄉情感無處訴說,吟讀時語調應呈現出來自心靈的跌宕,兩個“頭”字發音時應夾雜著嘆息聲,讓人感到悲情的詩意美。因此,中國漢字具有音韻之美。

中國漢字具有靈性之美。漢字雖然是由橫豎點撇捺組合而成的字形,但它們不是僵硬的符號,而是有著獨特性格的精靈。每個字都有著不同的風韻。如“哭”字一看就像是流淚,“笑”字一看就像是竹子笑彎腰的形態,“重”字一望就有沉墜感等。漢字的變化無窮無盡,本身就具有靈性之美,足使我們為之動情。漢字自身就有一個想像的天地,任我們飛翔和馳騁在知識的海洋裡,享受無窮的樂趣。因此,中國漢字具有靈性之美。

中國漢字承載著華夏子孫的生活情感和美好理想,承載著中華民族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就讓我們一起來探尋漢字的形態之美、音韻之美及靈性之美。

漢字之美歷久彌新 篇13

國二作文 ,659字

漢字如月,有皎潔似銀,也有朦朧如紗;漢字如畫,有濃墨潑灑,也有淡筆輕描;漢字如歌,有輕吟淺唱,也有黃鐘大呂。漢字是中華文化的傳承,更是中國的象徵與驕傲。寫好漢字,領略漢字之美,這是一種情懷。

看盡塵世繁華,不忘漢字之本。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們用鍵盤代替了寫字,在敲擊鍵盤的聲音中我們逐漸丟失了書寫漢字的優良傳統,以至於大多數人都是提筆忘字,明明會寫這個字,拿起筆的瞬間卻不會寫了,這是多麼可悲又可怕的現象。不要讓漢字漸漸被遺忘,不要讓漢字一次次的被消磨,不要讓漢字與古人一起隨風飄逝。

樂享山間明月,銘記漢字之美。“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漢字如月之光;“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天”,漢字似風之曲;“夜江霧裡闊,新月迥中明”,漢字是夜之裳。正如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體現了詩人不僅想要登上山的頂峰,更想登上人生的巔峰。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達了詩人寧願一死也不願出賣國家的愛國情懷和高尚品格。漢字完美的呈現了古詩詞形式的優美與內含的深邃。

閒捧詩書與墨歡,傳承漢字之韻。現在,越來越多的文化節目出現在銀幕上,如《中國詩詞大會》,各方選手在美輪美奐的唐詩宋詞中徜徉留戀;又如《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全國各地的中學生書寫著他們對於漢字的熱愛與傳承;還有《漢語橋》,參加比賽的選手都是外國人,全世界都在關注,學習著漢字。古不有漢字,萬古如長夜。漢字不僅是中國文化的代表,更是世界文明的基石。傳承漢字之韻,凝聚世界之情。

漢字散發著一種書香,熱愛它,傳承他,在歲月靜好中享受它的不盡芳香。

領略文字的美麗 篇14

國一作文 ,622字

臺下熙熙攘攘的人影竄動著,不停傳來小聲的議論聲。我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百無賴聊地發著呆。心裡暗暗埋怨著母親,非要讓我來聽這個無聊的朗誦大會……

大堂的燈光忽地暗了下來,人們頓時閉了嘴,周圍變得寂靜無聲。就在這份安淨當中,清脆動聽的古箏小曲傳入耳畔,隨之響起了悅耳的女聲:“文字是美麗的,沒有它,哪有唐詩的意象?沒有它,哪有宋詞的韻味?讓我們一起來揭開文字的面紗,共同領略它的美好!”

第一位選手朗誦的是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一首哀怨悲切的曲子響起,選手飽含情感的聲音也緩緩跟上:“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那悲切的語氣,彷彿將我們代入了作者的心境:獨自面對著枯老的藤樹,幾隻烏鴉在黃昏下盤旋著。那寂寞困潦的意象,那哀怨悲傷的語氣,無不令人潸然淚下。

當人們還深陷在悲傷的意境,久久不肯回神時。慷慨激昂的軍樂突然奏起,隨之慢慢傳來:“七律长徵 毛澤東,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深沉而又激昂的男聲振動著人們的心,我們彷彿看見了紅軍們不怕艱苦,排除萬難的英勇模樣。紅軍那份樸實和沉毅,真叫人肅然起敬!

接下來的朗誦都令人彷彿身臨其境。我不僅從中感受到了中國漢字深切的魅力:一說到“雨”,你就能想象到大雨傾盆或淅淅瀝瀝的樣子;一說到“雷”,你就不禁膽戰心驚,生怕著那驚天的響雷。

若要每一個人都能領悟到文字的美麗,必須每個人都要說起中華文字,中華語言。讓我們一起來說普通話,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漢字的美麗!

漢字的魅力 篇15

國二作文 ,687字

“扁擔長,板凳寬,扁擔沒有板凳寬,板凳沒有扁擔長。扁擔要綁在板凳上。板凳不讓扁擔綁在板凳上。扁擔偏要綁在板凳上。板凳偏不讓扁擔綁在板凳上。”這首風靡於全國的繞口令完美表現了中華民族獨有的漢字的魅力。

中華驕傲正是本次開學第一課的主題,而漢字則是中華驕傲之最。五千年來,從甲骨文到網路熱詞,從唐詩到宋詞,從元曲到明清小說,哪一項不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漢字乃是整個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這不僅僅是中國的漢字,還是世界的漢字!一橫、一豎、一橫、一豎、一橫,就這短短的幾個筆畫就構成了一個“正”字,方方正正的一個字,告訴了炎黃子孫做人要正直;一撇、一捺構成一個人字,用最簡潔的筆畫代替了“person”;一個“家”字,串聯起世界上每一箇中華民族的心。

現在,國家提倡讓同學們學習中華民族的驕傲—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時寫作使用的最多的文體,就用短短的幾個漢字就能表達現在一句話的意思,“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短短兩句就描繪出作者書舍的大致模樣和品位,這正是漢字所有的魅力啊!

說到文言文,還不得不說一個可以和文言文相媲美的文體—詩。詩中,我可以感受到李白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的豪放;可以與蘇軾共情“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思鄉之情,還可以領略到毛主席那“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的革命到底的豪情壯志。

在這短短的幾個字中,我們就可以深深的感受到詩人的情懷,這難道還不夠說明漢字的魅力有多大嗎?博古通今者方成大器,我們不能因現代化的潮流而丟失古人給我們留下的豐富的遺產,讓我們響應國家的號召,不使中華驕傲湮沒在歷史的滾滾長河之中!

我與語言漢字的故事 篇16

國小四年級作文 ,620字

人類需要語言來溝通,文字可以把語言記錄下來,讓人反覆感受到語言的美,所以學好語言和文字對於我們非常重要。

我們中國的語言就特別有意思。拿我前陣子學的課文《火燒雲》來說吧,裡面描寫火燒雲的顏色就有葡萄灰,茄子紫,梨黃……等等。這些詞語讓我們一看就知道顏色的深淺,更讓人覺得這是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像葡萄灰,如果只說成灰色,每個人認為的灰色都是不一樣的,可是誰知道說的灰色深到什麼程度,又淺成什麼樣子呢?如果是葡萄灰,就能讓人馬上想到葡萄的畫面,一目瞭然地知道是像葡萄一樣的灰色。瞧,中國的語言就是這麼嚴謹。

更有趣的是同樣的一句話,多一個字,少一個字,改一個字,意思也大不相同。像蘇東坡年輕時寫的一副對聯,他首先寫的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讓人覺得特別驕傲自大。後來一位老翁拿著一本書來求教,他才發現自己原來還有那麼多的字不認識,於是,就把對聯改成了“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看,那副對聯只加了四個字,意思就完全不一樣了。

中國的漢字更是精妙,它其中包含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字要橫平豎直,寫得端端正正,告訴我們做人要堂堂正正;左窄右寬,告訴我們人要互相謙讓……可我經常會寫出錯別字,比如“堅”寫成“豎”,“今”寫成“令”,放到句子中讓人產生了很多的誤解,鬧了很多笑話,所以我一定要一筆一畫地寫好漢字,儘量減少錯別字。

前陣子看《漢語橋》,很多外國人都在學習中國的漢字和語言,身為中國人,我們更應該學好,把自己的漢字和語言發揚光大!

漢字的叮嚀 篇17

國三作文 ,1056字

翻頁,凝視,屏息,深思,學習中華文化,應傳漢字之美,牢記其叮嚀,用心去想,用神去體會,用語言無表達,銘記於心

忐忑的叮嚀—不驕不躁

看到這個詞,大家都會想起前年響徹大江南北的神曲《忐忑》,觀其字形,一上一下,頓覺讓人感到顛簸不安,底下的兩個心字,直觀的告訴了你這個詞是用來形容心情的。初識此字,即便不知其字音也能對其意心領神會,它的讀音tante,讀起來頓挫有力,好像有人在用力的拍桌子向你叮嚀:“不要放鬆,緊張與慎重之感油然而起,當我因為考試成功而感到驕傲與自滿時,是忐忑一詞讓我脈動回來,重回狀態。他讓我知道了,想要取得成功,切不可驕傲自大,忐忑的叮嚀,我們應牢記。

鏗鏘的叮嚀—永不言敗

看到字旁,讓人感覺好像看到金屬一般,閃閃發光,寒氣逼人,堅強,一個多麼令人堅強的詞彙,多少次,當你陷入困境,無慾沉淪,是朋友的一聲:“你要堅強”,使你恢復了勇氣與信心,一鼓作氣東山再起,kangqiang,讀起來鏗鏘有力,英勇果斷,更加透露出一種坦蕩的胸懷與磅礴地氣勢,他在我遇到困難想要放棄前行的時候,叮嚀我:“勇往直前永不言敗”。使我重拾信心,找回自我,鏗鏘的叮嚀,我們應牢記。

憧憬的叮嚀—勿忘初心

豎心以站立的姿態立著,向前,向上,蘊含著對未來的希望。“童”,天真,爛漫,而美好的童年,善良而美麗的童話“景”,良辰美景,和煦的春風,chongjing讀起來輕柔夢幻色彩斑斕,寓意著未來無限的希望與動力,他在我迷失初心茫然無措時,叮嚀我勿忘初心保持純潔的本質,憧憬的叮嚀,我們應牢記

現在越來越多的國人爭搶的學習外語,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卻有這過多的語病,是的,學習一門外語固然重要,但是身為一名中國人,難道不應該先學好漢字的功底嗎?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應該從自己做起,牢記漢字的叮嚀,將其弘揚光大。

墨畫的叮嚀

墨筆淡過畫有神,寫遍古今樂與傷。清墨在紙上慢慢的散開了,不用濃重點綴,便自成一幅骨感十足饒人心絃的墨韻書香,帶給我們永遠的叮嚀

人有神,墨畫亦有神。古代便有李白所著:“千古山川入此畫,墨筆淡青傳有神”。如今,亦有徐悲鴻之言:“畫為畫,何為有神之畫?墨為墨,筆墨勾勒其畫。”齊白石一生作畫,晚年說過:“我畫了一生,前十年用來找墨韻,又用了二十年,找墨的精華。最後三十年傾聽畫對我的囑託。”齊白石一共用了六十年的時間尋找畫對他的叮嚀。

當你看到一幅完好的墨畫時,你能下手去破壞它嗎?筆在下,畫神在上。這是他對我們的叮嚀。喜怒哀樂畫中亦有所體現,這也是墨畫獨一的地方。

漢字的魅力 篇18

國小五年級作文 ,560字

提起中國,首先想到的就是漢字。漢字源遠流長,已經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了,隨著時代的變化,漢字被人們簡化了。

每個漢字都有自己的含義:“森”字就是這樣,很多樹木在一起,就是森林了。近看森,猶如三棵樹木挺立著;遠看森,猶如一片樹林,緊緊湊湊的,讓人感到清新。

漢字有獨特的藝術氣息,如“休”字,好似一個人靠在樹上休息,這就是漢字。漢字的外形能使人忍不住去琢磨、研究。每一個字都是有含義的。如開學第一課上,巴基斯坦的幾位教授,對漢字有愛慕之心,一見漢字便想起中國。一個外國人都那麼喜愛漢字,這不正說明漢字擁有獨特的藝術氣息和魅力嗎?

說到漢字,人們最感興趣的就是猜字謎了。字謎是通過字的外形和特點,來編寫一首兒歌或一句話,如:拱豬入門,豬在十二生肖中對應的是“亥”,“門”裡面有一個“亥”,就是“閡”。

諧音歇後語人人皆知,它是用諧音表示兩種意思,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一(衣)少十(食),它既表示沒有一和十,又表示沒有衣服和食物。我上次在報刊上看過一家人在門上寫了這條歇後語,聰明的人就拿來了衣服和食物。

漢字字形也不同,隸書古色古香,行書姿態迷人,正楷端端正正,草書龍飛鳳舞,各有各的樣式。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珍貴符號,如今放眼全球,有多少人對漢字著迷。作為中國人,我們要讀懂漢字的魅力,為中國驕傲!

漢字的自述 篇19

國小六年級作文 ,545字

我們是迄今為止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中國曆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

那麼我們是怎麼來的呢?傳說在先秦時期,有一個叫倉頡的人創造了我們。他根據各種飛禽走獸、應用器物的特徵創造出了我們。後來我們被越來越多地廣範運用到生活中。

剛開始,我們只是被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圖案用來占卜,那時侯的們叫甲骨文。後來到了商周時期,我們又被鑄刻在青銅器上,被人們叫做金文和鐘鼎文。到了春秋的戰國時期,我們又被刻在石鼓上也就是石頭上,被叫做石鼓文和大篆。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我們慢慢地變成了小篆也叫秦篆,被許多書法家所青睞。再後來我們又變成了隸書、楷書、草書,最後又演化出現代的行書。許多著名的書法家的作品都是用行書寫的,如王羲之和他的兒子王獻之可都是行書大家。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我們,在大街小巷裡,書本報紙裡都有我們的身影。我們主要被用來記事、交流等。我們的魅力也不小,能讓人在不同的詞語和字中體會不一樣的情感和意義。

我們是漢字,我們是中國的驕傲。

許多詩人用我們寫詩詞,那一字一句的詩詞句透露出作者與眾不同的情感,如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句詩表達了作者思鄉情感。因為有了我們,作者的作品才會被後代傳閱,流芳百世。

我們是中國漢字,有魅力的中國漢字!

學習漢字的收穫 篇20

國小五年級作文 ,523字

經過最近一次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我對漢字有了更深的瞭解和認識,並且更加熱愛我們的漢字文化了。他們像一個個調皮的小精靈,在紙上歡樂地玩耍、嬉戲;像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在山澗中“嘩嘩”地流淌著、奔跑著,用那動聽的泉水聲滋潤著你我的耳朵。

真的,它們可不是僵硬的符號,而是一個個富有獨特個性的小精靈。“明亮”兩個字,讓你感受到光明和溫暖;“黑暗”二字一出現,似乎讓人感覺掉進了無邊的深淵;“輕”字能讓人感覺飄飄欲仙;“重”字卻讓人感覺一直往下墜;“實”字讓人聯想到一座厚重的城牆;“虛”字讓人浮想起彩色的泡泡;“哭”字一看就像一個人在嚎啕大哭;“笑”字一看則像是開懷大笑。當你寫下“偉大”這個詞時,不禁肅然起敬,併為祖先的創造力而讚歎不已。

漢字產生於四千多年前,從古至今經歷瞭如下的演變過程: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隸書→楷書→行書。其中,甲骨文、金文可謂“刻骨銘心”,隸書、篆書則是“古色古香”,行書流暢,楷書端莊,狂草奔放、鳳舞龍翔……看著這些字型,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王羲之、王獻之、米芾等大書法家來,他們的字寫得多麼漂亮啊!

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結晶。如今漢字文化的接力棒已傳到了我們手中,我們要繼續發揚光大,把這些具有獨特風韻的漢字傳承下去。